第 二十四 章
提要:1 摩西蒙召上山。3 百姓承诺顺从。4 摩西筑了一座坛,立了十二根柱子。6 他洒立约的血。9 上帝的荣耀显现。14 亚伦和户珥负责管理百姓。15 摩西上山,在那里停留了四十昼夜。
1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和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都要上到我这里来,远远的下拜。
拿答、亚比户。作为亚伦的两个大儿子(出6:23),拿答和亚比户自然是父亲祭司职务的继承人。但他们后来因犯献“凡火”的罪失去了这个资格(利10:1,2)。
长老中的七十人。长老通常是年长的人,但不定都是。这里指在他们弟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人,是家长(出6:14,25;12:21)。他们代表全体百姓,拿答和亚比户则代表将来的祭司(出28:1)。这些领袖也代表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大家都要登上一定的高度,只有摩西登上山顶。长老们要“远远地下拜”。
2 惟独你可以亲近耶和华;他们却不可亲近;百姓也不可和你一同上来。”
3 摩西下山,将耶和华的命令典章都述说与百姓听。众百姓齐声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
摩西一回营就宣布了记载在出20:22至23:33的法律。十诫是由上帝亲口吩咐的,而“典章”则是由摩西向百姓阐述的。
4 摩西将耶和华的命令都写上。清早起来,在山下筑一座坛,按以色列十二支派立十二根柱子,
启示一切先知的真理之灵(见约14:26;来1:1;彼后1:20,21)使他想起了上帝赐给他的一切吩咐。于是摩西筑了一座坛,因为如果没有牺牲,约就没有约束力。
5 又打发以色列人中的少年人去献燔祭,又向耶和华献牛为平安祭。
这些少年人可能是“长子”(见出22:29),担任祭司直到利未人祭司职分的确立(出28:1;《先祖与先知》第350页)。他们被选中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宰杀牲畜的技术。“燔祭”象征个人的献身和顺服(诗51:16-19;又见利1:2-4注释)。“平安祭”象征与上帝恢复交往和对祂感恩(见利3:1注释)。
6 摩西将血一半盛在盆中,一半洒在坛上;
血象征祭牲的生命(利17:14),所以是每一只祭牲的重要部分。把血洒在坛上是一般祭祀的重点(利1:5;3:8)。现在一半血分给百姓,一半献给上帝。洒在坛上的血象征让上帝负起履行圣约条款的义务,洒在百姓身上的血象征让他们受这些条款的约束(来9:18-22;又见创15:9-13,17注释)。
7 又将约书念给百姓听。他们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
这是圣经记录中第一部被提到写成的“书”。“律法”的其他内容都是以此为依据的。摩西后来写下《申命记》,对约书作进一步的阐述。将约书念给百姓“听”以后,他们再次象在第3节中那样回应。当时奋兴的场面无疑使百姓真诚地同意遵守上帝的律法。他们的心灵确实愿意,肉体却很软弱(见太26:41)。实际表现总是落后于承诺。百姓显然对自己的心不大了解;他们还没有学会不自信,也不了解律法的属灵要求。
必须记住律法本身并没有拯救的能力,反之,它只能定罪。它既不能使人称义也不能使人成圣。它使所有的人都成为罪人并受它定罪(罗3:9,10)。它既不能约束内外的腐败,也不能抑制罪。它提供写在石版上的诫命和写在书中的“典章”,却无法把它们写在人的心版上(罗8:1-4;林后3)。新约成就了这一切,因为它不是靠我们自己菲薄的力量,而是凭着信靠住在心中的基督(耶31:31-34;来8:6-12;10:14-16)。
8 摩西将血洒在百姓身上,说:“你看!这是立约的血,是耶和华按这一切话与你们立约的凭据。”
摩西将血。摩西不可能将血洒在聚集的每一个人的身上;他一定洒在了作为他们代表的领袖身上。“长老”和各支派家族的其他首领可能参加了这个仪式。
你看!这是立约的血。在古代的民族中,用血来立约是一种常见的习俗(见创15:9-13,17注释)。有时用的是祭牲的血,双方严肃地保证,如果他们违约,就会蒙受那祭牲的命运。在异教徒当中,有时是用双方自己的血。双方都喝对方的血,以建立血盟关系。这意味着毁约将成为生死攸关的大事。摩西只是选择把血洒在坛上和百姓身上(见第6节注释),从而使立约的双方严肃地结盟。把血洒在百姓身上也象征着洁净罪孽,献身侍奉上帝。从此以后,上帝称他们为祂自己的产业;他们是属于祂的(赛43:1)。我们既摆脱了罪,也就成为上帝的仆人(罗6:22;彼前2:9,10)。
9 摩西、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都上了山。
确认圣约以后,摩西、亚伦、亚伦的儿子和长老们遵照上帝的呼召“上了山”(第1节)。这群人向上走了一段路,但肯定不是山顶,因为只有摩西才有权到那里去(第2,12节),其他人只能“远远地下拜”。
10 他们看见以色列的上帝,他脚下彷佛有平铺的蓝宝石,如同天色明净。
他们看见。显然这里的上帝不是虚幻没有踪影的,而是具有实实在在的位格(另见出33:17-23;34:5-7;民12:6-8;赛6:1-6;结1:26-28)。
如同天色明净。就是“象天空本身一样明亮”。我们可能认为,如此尊贵的荣誉和特权会使这些人树立起对上帝持久的信靠和顺从。但悲惨的记录是:亚伦屈从了百姓制造金牛犊的要求(见出32:1-6),以及拿答和亚比户因献“凡火”而被击杀(民3:1-4)。某一天里高贵的宗教经验并不能成为另一天的保障(太14:28-33;路13:25-27;林前10:11,12)。
11 他的手不加害在以色列的尊者身上。他们观看上帝;他们又吃又喝。
上帝没有以死亡,瘟疫或失明来打击这些人,尽管他们的不圣洁使他们没有理由认为自己看见上帝而仍可以存活(见创32:30;出33:20;士6:22,23等)。他们这次所看到的是神格中的第二位,就是上帝儿子的荣耀(《先祖与先知》第312,366页)。献祭以后通常会有一顿祭餐。长老们在尽可能靠近上帝的地方分享了这一餐。然后全体人员回营。
12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住在这里,我要将石版并我所写的律法和诫命赐给你,使你可以教训百姓。”
本章的剩下部分记录了摩西与上帝交往的四十天。在颁布十诫和“约书”的律例典章以后,上帝继续发布有关建造圣所的指示。圣所将成为祂在以色列人中的居所(出25:8)。如果让人自己来决定宗教礼拜场所的样式,他很容易做错。作为防止这一点,凡与礼拜有关的一切事物,都有“样式”指示摩西(出25:9;来8:5),包括每一样物品的材料、尺寸、形状和制作的细节。这些指示记录在出25至31章中。为了使摩西有充足的时间领会和记住赐给他的详细指示,他要“住在那里”,就是“山上”,四十天之久。
13 摩西和他的帮手约书亚起来,上了上帝的山。
14 摩西对长老说:“你们在这里等着,等到我们再回来,有亚伦、户珥与你们同在。凡有争讼的,都可以就近他们去。”
摩西这次由约书亚陪同。他曾参与打败亚玛力人(出17:8-13)。摩西知道自己将离开大家一段时间,就感到需要给众长老一些有关在他不在时处理事务的指示。他们要留在西奈山脚直到他回来,并要接受摩西的代表亚伦和户珥的指导。
15 摩西上山,有云彩把山遮盖。
摩西为自己的离去做好安排以后,就和约书亚一起上到山的上面部分,等候上帝进一步的指示。“云”是指出19:16中所提到的云。摩西虽已蒙上帝宣召,但要等到六天后才奉命来到上帝面前。今日和当初一样,在与上帝进行亲密交往以前,必须做好心灵的准备(参徒1:14;2:1),并默想祂的品格和旨意。摩西和约书亚无疑把这段时间花在默想和祷告中。
16 耶和华的荣耀停于西乃山;云彩遮盖山六天,第七天他从云中召摩西。
17 耶和华的荣耀在山顶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烈火。
在把摩西笼罩(第18节)在与创造主幸福交往之中的云彩与“烈火”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凡象摩西一样行在上帝圣道上的人,必然在“隐密处……,全能者的荫下”得到保护和安全(诗91:1,2)。而偏离义路的人所得到的,则不是安慰和保障,而是公正的惩罚,因为上帝对于他们乃是“烈火”(来12:25,29)。
18 摩西进入云中上山,在山上四十昼夜。
摩西离开约书亚进入云中,并在那里待了“四十昼夜”(《先祖与先知》第313页)。在这段时间中,他没有吃东西(申9:9;参王上19:8;太4:2)。
摩西在这里的经历是非同寻常的。它教训我们,与上帝的交往会给心灵带来最真实的力量和最甜美的饮食。否则人就会灰心(见路18:1)。世界会偷袭我们。我们的思想言语会“出于土,乃属土”(林前15:47)。我们既没有属灵的生命,自然无法把它分给他人。人只有与上帝的交往,才能领受恩赐。摩西是这样;我们也是这样。摩西单独与上帝同在,说明了私下祈祷的价值(太6:6)。即使是在大城市的混乱和喧闹中,与上帝单独相处和无声的祈求仍能带来帮助,以应付当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