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09撒母耳记上 > 正文

撒母耳记上04--SDA圣经注释

第 4 章

提要:1 以色列人在以便以谢被非利士人击败。3 他们把约柜接来,令非利士人恐惧。10 他们又打仗,约柜被掳,何弗尼与非尼哈被杀。12 以利听到这消息,往后跌倒,折断了他的颈项。19 非尼哈的妻子在她分娩以迦博的难产中绝望而死亡。

1 以色列人出去与非利士人打仗,安营在以便以谢;非利士人安营在亚弗。

  非利士人。《士师记》说以色列曾受非利士人奴役40年(士13:1)。在那段期间,参孙作当地的士师20年(士15:20;16:31)。以利的士师身份要么紧接着参孙,要么与他交迭。以利作士师40年(撒上4:18)。当以利年纪老迈失去了对国务的控制时,非利士人可能就感到他们寻求控制这个丘陵国家的时候到了。既然知道中央政府是在示罗,他们自然就会向它进军。

  安营在亚弗。亚弗意为“堡垒”或“围墙”,源于一个意思是“强制”、“强迫”、“把握”的动词。这座城池一直被认为是沙仑平原的城镇安提帕底,在约帕西北约18公里处。这样的话,距离示罗就不会超过把约柜从示罗被抬到战场上(撒上4:10,11)的40公里。除了安提帕底之外,没有明确的已知地点可以被认为是亚弗。亚设支派的亚弗(书19:30,31)太靠北边了,不值得考虑。鉴于亚弗的意思是“堡垒”,这个名称可以用于各种要塞,或者是永久的,或者是暂时的。

2 非利士人向以色列人摆阵。两军交战的时候,以色列人败在非利士人面前;非利士人在战场上杀了他们的军兵约有四千人。

  以色列人败在。先前有许多的场合都是上帝指导以色列的军队前去与他们的敌人作战,并且每当他们照着祂的命令去做时,胜利就是他们的。然而,这次的情况就不同了。他们把约柜抬入战场(3节)结果被非利士人掳去,证明以色列人是被一种相信自己力量的错误信心推动,才发动了这次战争并指望一次轻松的胜利。他们上去作战,不是谦卑地信靠上帝,而是由于骄傲,自以为有聪明、有能力。当上帝与他们同在时,任何敌人都不能在他们面前站立;当上帝不与他们同在时,失败是必然的。

3 百姓回到营里,以色列的长老说:“耶和华今日为何使我们败在非利士人面前呢?我们不如将耶和华的约柜从示罗抬到我们这里来,好在我们中间救我们脱离敌人的手。”

  为何。当近东信奉多神教的民族遇到挫折时,通常会认为他们的神对他们生气了,应该更加认真地予以安抚,好避免将来更坏的灾难。鉴于以色列当时消沉的信仰状况,以色列人对耶和华持有这种看法就不足为奇了(见《先祖与先知》584页)。也许在以利秉政期间,过去的胜利导致了一种自信,弄瞎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看不到自己需要上帝。因为领袖们任性固执地为了他们四围民族的神而离弃祂,所以上帝只好允许他们自食其果。他们没有在上帝面前谦卑己心,反而把约柜仅仅当作一个保证成功的法宝。这就表明他们对上帝抱有一种迷信的态度。

  既然没有得到一点来自上头的指导,权贵们就建议,百姓也同意某件以前从未想过的事。他们距离圣所只有几公里远,如果约柜在他们中间,胜利肯定就是他们的了。上帝临格的这个宝贵象征盖着罩布,被服役的利未人从它在幔子内的安息之所抬了出来(民4:5,6)。鉴于以利儿子们过去的作为,毫不奇怪他们会忘记所有尊敬的礼节,急匆匆地赶几公里路到了军队那里,盼望避免更多的人被杀。

  但是因为约柜是上帝临格的象征,又因为领袖们拒绝了上帝的指导,所以上帝就不能为他们的利益伸手抑制他们了。要是领袖们谦卑己心从罪路转离,他们就可以象后来的年岁一样得到先知的指导了。在基督的日子,群众盲目随从了他们的祭司的领导,大声喊着说:“祂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同样,在以便以谢的以色列军队面对灾难时,想抓住他们自己想象的救命稻草,大声呼叫说现在可以保证胜利了。有组织的社会团体,不管是政治的还是宗教的,其祸福大部分都取决于其领袖们的态度和行为。

  然而个人却可以独立于团体,决定自己的属灵命运。虽然撒母耳分担了当时愚蠢荒唐行为的结果所带给以色列的羞辱,但这并没有阻止他个人蒙上帝悦纳。当亚哈的日子,领袖们转向巴力时,以利亚感到只有自己一个人是承认并侍奉永生上帝的。然而耶和华告诉他在以色列还有数千人没有改变他们对上帝的信仰和忠诚。

4 于是百姓打发人到示罗,从那里将坐在二基路伯上万军之耶和华的约柜抬来。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与上帝的约柜同来。

5 耶和华的约柜到了营中,以色列众人就大声欢呼,地便震动。

6 非利士人听见欢呼的声音,就说:“在希伯来人营里大声欢呼,是什么缘故呢?”随后就知道耶和华的约柜到了营中。

7 非利士人就惧怕起来,说:“有神到了他们营中”;又说:“我们有祸了!向来不曾有这样的事。

  神到了。非利士人有许多神。他们显然公认以色列的上帝与他们的众神不同。虽然7节中表示上帝的词是复数形'Elohim,但动词却是单数。然而第8节中的动词却是复数的——在真神和他们在亚实突庙里的诸神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8 我们有祸了!谁能救我们脱离这些大能之神的手呢?从前在旷野用各样灾殃击打埃及人的,就是这些神。

  这些大能之神。“大能”('addirim),“宏伟的,庄严的”,暗示非利士人承认上帝的能力崇高强大,这是他们从上帝过去对各国各民的作为中学习到的。他们因而感到绝望,差不多准备认输了,但他们却鼓起勇气,以一种充满仇恨的决心拼死反抗。决不作几年前还被他们奴役之人的奴隶。

9 非利士人哪,你们要刚强,要作大丈夫,免得作希伯来人的奴仆,如同他们作你们的奴仆一样。你们要作大丈夫,与他们争战。”

10 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打仗,以色列人败了,各向各家奔逃,被杀的人甚多,以色列的步兵仆倒了三万。

11 上帝的约柜被掳去,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被杀了。

  上帝的约柜被掳去。诗人论到这件事说:“祂离弃示罗的帐幕,……又将祂的能力交与人掳去,将祂的荣耀交在敌人手里,……祭司倒在刀下”(诗78:60-64)。虽然以色列人获胜的希望比敌人的希望大,虽然他们以必胜的信心投入战斗,但他们还是彻底失败了,每一个幸存者不是象3节中所说的逃回营里,而是“各向各家奔逃”。“家”('ohel),意思是“住处,”“居所,”表明这次的失败是那么大,以致每一个人都不得不转而寻求个人的安全,尽最大的可能跑回家去。

  何弗尼和非尼哈。约瑟弗斯说,以利当时已经辞去了大祭司的职位,让给了非尼哈,但是当约柜离开示罗时,他指示他的儿子们“如果他们自以为运走约柜能幸免于难的话,他们就不应再到他面前来”(《犹太古代史》卷11. 2)。要是这两个青年人在过去热心随从耶和华的领导,象他们现在要在敌人面前热心保护上帝临格的象征那样,以色列后来的历史可能就大为不同了。他们已经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上帝的领导,现在要使他们认识到就连生命本身都依赖于完全顺服上帝。但是这教训他们认识得太晚了。

12 当日,有一个便雅悯人从阵上逃跑,衣服撕裂,头蒙灰尘,来到示罗。

13 到了的时候,以利正在道旁坐在自己的位上观望,为上帝的约柜心里担忧。那人进城报信,合城的人就都呼喊起来。

14 以利听见呼喊的声音就问说:“这喧嚷是什么缘故呢?”那人急忙来报信给以利。

15 那时以利九十八岁了,眼目发直,不能看见。

  九十八岁。七十士译本为“九十岁”(见撒上2:22注释)。

16 那人对以利说:“我是从阵上来的,今日我从阵上逃回。”以利说:“我儿,事情怎样?”

17 报信的回答说:“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民中被杀的甚多!你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死了,并且上帝的约柜被掳去。”

  以色列人……逃跑。如果有寻求上帝之面的领导,以色列的历史将会多么不同啊。尽管自私的领袖们寻求自己的荣耀过于上帝的荣耀,从而为失败开了路,但祂还是没有掩耳不听认真寻求祂面的任何个人的呼求。尼布甲尼撒减少了耶路撒冷的人口,并没有阻碍但以理和他的同伴们与耶和华亲密相交,把福音带给许多掳掠他们的人。亮光照耀在最黑暗的夜晚,最好的品格常常是在最坏的环境中培育的。上帝有能力使可怕耻辱的时刻变为荣耀的良机,对于以色列人和所有的人都是这样。

18 他一提上帝的约柜,以利就从他的位上往后跌倒,在门旁折断颈项而死;因为他年纪老迈,身体沉重。以利作以色列的士师四十年。

19 以利的儿妇、非尼哈的妻怀孕将到产期,她听见上帝的约柜被掳去,公公和丈夫都死了,就猛然疼痛,曲身生产;

20 将要死的时候,旁边站着的妇人们对她说:“不要怕!你生了男孩子了。”她却不回答,也不放在心上。

21 她给孩子起名叫以迦博,说:“荣耀离开以色列了!”这是因上帝的约柜被掳去,又因她公公和丈夫都死了。

22 她又说:“荣耀离开以色列,因为上帝的约柜被掳去了。”

  荣耀离开。“以迦博”来自两个希伯来词'i和 kabod,直译是“不光荣的”或“不名誉的”。非尼哈的妻子将之解释为“荣耀离开(直译是“从……逃亡”)以色列了”。本章的最后描写一位青年女子,虽然嫁给了一个邪恶自私的大祭司,但却没有与他的性情有份。她对自己的丈夫和公公之死的关心显然是出于自然的感情;但她更关心约柜的损失,证明她虔诚地忠于上帝和神圣的事物。就连家人的死亡也没能使她放弃对丧失约柜的关心。当约柜被非利士人掳去时,她的孩子生在以色列的示罗,但带给她的安慰却很小。这位不敬虔之人的妻子虽然生活在败坏的时代,却是真正虔诚的人——在民族苦难的时期,还能有比这更大的勇气吗?

上帝的同在始终应当被视为最大的福气。失去祂的同在和抑制罪恶的能力应当被看作最可怕的灾难。象犹大那样故意拒绝被圣灵引导的人,他们的生活状况是没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