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12列王纪下 > 正文

列王纪下03--SDA圣经注释

第 3 章

提要:1 约兰的统治。4 米沙背叛。6 约兰,约沙法和以东王,苦于缺水,藉以利沙得到水,以及胜利的应许。21 摩押人被水的颜色所骗,前来抢夺,被以色列人所胜。26 摩押王将他的长子献为燔祭;围困解除。

1 犹大王约沙法十八年,亚哈的儿子约兰在撒玛利亚登基作了以色列王十二年。

  十八年。见王下1:17注释。既然亚哈谢是在约沙法十七年(王上22:51)接续他父亲亚哈作王的,那么亚哈的死一定是发生在约沙法第十七年。亚哈是在与亚兰人的战斗中死去的(王上22:34-37),在这场战斗中约沙法自己的性命也受到了威胁(王上22:29-33)。

2 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但不至象他父母所行的,因为除掉他父所造巴力的柱像。

  不至像他父。约兰的父亲亚哈是以色列国中最邪恶的君王之一。关于他所犯下的一些罪行,见王上16:30-33。约兰的兄弟亚哈谢也犯罪作恶;因为他敬拜巴力(王下1:16,17),耶和华就让他死了。但是到了约兰作王的时候,由于以利亚和以利沙的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虽然评价说约兰远远没有公义施政,但却没有说他“像他的父亲。”

  除掉。亚哈曾在撒玛利亚城中修建崇拜巴力的庙宇,并在其中为巴力筑坛(王上16:32)。他可能还在里面为巴力设立了柱像,现在被约兰除掉了。

3 然而,他贴近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总不离开。

4 摩押王米沙牧养许多羊,每年将十万羊羔的毛和十万公绵羊的毛给以色列王进贡。

  牧养。这时摩押位于约旦河下游和死海的东边。这片区域水草丰美,土地肥沃,比较适于畜牧业的发展。甚至今天它还以其牛群羊群而闻名。古时的摩押王可与现在的阿拉伯酋长相比。他们的财富都是以牛羊的数量来估定的。

给以色列王进贡。《旧约》关于摩押在国王米沙的时代向以色列进贡的记载与和摩押石碑(Moabite Stone)相符(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120,121页)。摩押石碑记录了摩押被暗利和亚哈欺压了多年和米沙的成功反抗。其译文见本章补充注释。

进贡商品是当时东方的惯例。亚述人经常接受家畜,马匹,羊群和其它商品的进贡。约沙法曾从阿拉伯人手中接受“公绵羊七千七百只,公山羊七千七百只”(代下17:11)。

5 亚哈死后,摩押王背叛以色列王。

  亚哈去世,亚哈谢患病,这是摩押反叛的好机会。这次反抗的成功程度可以从摩押石碑中看出。摩押不但重新收回主权,还攻取了以色列的一些城镇并杀了很多以色列人。因此米沙说到他攻取以色列的尼波时“将城攻占并杀了所有的人,男人,男孩(?),女人,少女(?),并女仆一共七千人,我将他们都献给阿什塔基抹”(见本卷注释第864,865页)。

6 那时约兰王出撒玛利亚,数点以色列众人。

  那时。可能指他开始作王的时候,在摩押反叛之后不久。

  数点。约兰决心再次征服摩押。

7 前行的时候,差人去见犹大王约沙法,说:“摩押王背叛我,你肯同我去攻打摩押吗?”他说:“我肯上去,你我不分彼此,我的民与你的民一样,我的马与你的马一样。”

  差人去见犹大王约沙法。两国的亲密联盟依然存在。这时距约沙法陪同亚哈攻击基列拉末可能仅过去一年。约兰显然期待在与摩押人的战斗中获得像他父亲与亚兰人作战时同样的帮助。

  我肯上去。当初约沙法同意和亚哈一起去攻打亚兰人时曾受到先知耶户的谴责,因为他帮助“恶人”爱那“恨恶耶和华的人”(代下19:2)。但是现在他又一次同意了类似的要求,和约兰一起去攻打摩押人。没有说明约沙法愿意和约兰同去的原因,但也许是因为他被某些事情打动,比如约兰不像他父亲亚哈那样行恶,还除掉了巴力的柱像。这两个国家很可能仍保持着它们先前的盟约,因为甚至在亚哈死后,约沙法和亚哈谢曾在以旬迦别建造船只,想共同从事国际贸易(代下20:35-37)。之后约沙法的孙子亚哈谢还帮助约兰在另一场战争中攻击亚兰人(代下22:5)。

8 约兰说:“我们从哪条路上去呢?”回答说:“从以东旷野的路上去。”

  哪条路?约兰提出这个问题。攻打摩押人有两条路线可供选择。一条是渡过约旦河从北边攻击他们,这是比较直接的办法。但摩押的北部边界由于经常遭受外敌攻击所以派有重兵防守。另外,如果联军从北边发起攻击,那么他们的后翼将不可避免地暴露在亚兰人的打击范围之内。第二条路线是从南边绕过死海的南部尖角穿行以东地进军。这是一条较长并且更加困难的路线,但却可以在摩押防守薄弱的部位发起攻击。还可以拉拢当时和犹大结盟(第9节)的以东,毕竟一个盟友总强过一个潜在的敌人。

  从以东旷野的路上去。显然是约沙法回答约兰。他建议的路线是从犹大下到死海的南端,在那里穿过以东干旱的沙漠区域。

9 于是,以色列王和犹大王,并以东王,都一同去绕行七日的路程;军队和所带的牲畜没有水喝。

  并以东王。此前不久,“那时以东没有王”(王上22:47),约沙法经过以东地到亚喀巴湾的以旬迦别(王上22:48),这是他当时的出海港口,就像所罗门的日子一样(王上9:26)。因此现在的以东很可能是犹大的附属国。它的王也是约沙法指定的。

  绕行。他们采取了迂回进军的方式。显然在这种荒凉艰险的环境中,他们不可能取直线到达目的地,只好迂回前进,寻找当时最适宜通行的道路。

七日的路程。没有说明这七天的行程是从何地开始的。从耶路撒冷出发,向南到希伯仑,沿途选择水源丰富的路线到达摩押的边境至少要有161公里。但是行军途中的困难也是很大的,天气状况对他们不利,前进的速度必定非常缓慢。在这种状况下最好的计划也可能泡汤。因为地形的原因他们不得不曲折前行,人数也是个很大的负担,庞大的军队更加重了他们的苦恼和艰难。

牲畜。他们所带的牲畜一作食物二作驮兽(第17节)。一支军队前往的地方如果有大量的牲畜,比如说摩押,就不会增加负担携带大量的牲畜当作食物。但是驮载辎重的牲口还是必要的。

  没有水。即使是在最好的条件下水在这些南部沙漠区域中也是非常稀少的。他们无意选择了一条最能保证水源供应的路线。但即便平时人们期待正常流淌的溪流在这干旱的地区都有可能枯竭。

10 以色列王说:“哀哉!耶和华招聚我们这三王,乃要交在摩押人的手里。”

  耶和华招聚。现在军队处在危险之中。约兰将责任推在耶和华身上。这件事是他自己的主意,和上帝毫无相关。但约兰发起征战以后,既发现自己处于极大的困境中,就责怪上帝,而不是他自己和他的盟友。

  交在摩押人的手里。军队在干热的旷野中行军疲惫不堪。他们到了一处安营的地点,期待能找到饮用的水,但他们发现水源的供应断绝了。长途跋涉使他们又渴又累。这一群人现在既灰心又感到孤独。在他们前面就是摩押的军队,这时可能已经得到警报,正以逸待劳准备给他们迎头一击。在约兰看来,已到了山穷水尽。他埋怨耶和华将他们三国的军队招聚到一起,要交在摩押人的手中。真正相信上帝的人决不会绝望,但约兰还没有学会信心的功课与含义。他还不认识上帝。不信在这困难的时刻丝毫没有作用,不能给痛苦的人带来安慰,也不能给灰心的人带来力量。

11 约沙法说:“这里不是有耶和华的先知吗?我们可以托他求问耶和华。”以色列王的一个臣子回答说:“这里有沙法的儿子以利沙,就是从前服事以利亚的(原文作“倒水在以利亚手上的”)。”

  约沙法说。约兰朝下看,约沙法则朝上看。以色列王只看到自己和自己的软弱。犹大王却仰望耶和华和祂的力量,他知道他的上帝有力量。约兰责怪上帝,因自己想象中的绝望和灾难而埋怨上帝。约沙法却能在目前的困难之外看到主里面的希望和安慰。

  先知。约沙法认识到现在的处境人已经无能为力了。在这极端危险的时候需要先知的声音。只有上帝的信息才能提供建议和引导,指点他们走出死亡的幽谷。

  我们可以……求问。每一个人都有祷告和亲自求问耶和华的权利,但上帝会选择回答人的方式。上帝凭着祂的智慧和旨意选择通过先知对祂的子民说话,提供希望,亮光和生命的信息。有一条光明和喜乐的道路对听从这些信息的人敞开。对于拒绝听从的人,只有黑暗,失败和绝望。

  以色列王的一个臣子。这位臣子职位的高低我们无从知晓。但我们确实知道正是他在这危急的时刻讲明了到哪里可以找到最需要的人。地位如何在这样的时候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现在需要一位先知,而这个臣子知道在哪里能找到他。在耶和华的工作中经常会有卑微的个人提出建议,最终带来了伟大的胜利。不论人属世的地位多么卑微,只要他肯服从上帝的吩咐,上帝就会藉着他作工。

  这里有……以利沙。以利沙似乎就在附近。约兰显然不知道先知在哪里。但仆人知道。上帝也知道。对于耶和华而言,不存在危机。上帝预料到这种情况。祂的仆人就在附近,可以在这关键时刻为急需帮助的人提供必要的亮光。

  从前服事以利亚的(原文作“倒水在以利亚手上的”)。这个有趣的细节揭示了以利沙过去服侍老先知时的本分之一。以利沙做好了交托给他的卑微工作,现在耶和华就将最重要的责任交付与他。

  “倒水在某人的手上”的习俗作为服侍的象征在如今的近东地区依然存在。圣经里的大部分地区都是非常缺水,不可以浪费。在游牧民族的帐篷里或没有自来水的乡村,餐前仆人都要在主人和宾客面前放置一个盆。他们拿着一块肥皂,举手在盆的上方,这时一道涓细的水流从他们手中一个带嘴的罐或一个类似茶壶的金属容器中流出。他们吃饭时不用勺或叉,就是以这种方式洗手的。倒水的人通常是仆人,不是地位高贵的人。

12 约沙法说:“他必有耶和华的话。”于是以色列王和约沙法,并以东王都下去见他。

  耶和华的话。以利沙的先知工作与北方以色列国的联系似乎比犹大要多,但是犹大国王知道以利沙是上帝的先知,并且知道他是奉耶和华的名说话的。国家的界限在上帝的工作中是微不足道的。耶和华的话与以利沙同在,对于以色列,犹大,以东以及一切愿意听从的人都是有益的。

  下去见他。三王亲自去见以利沙而没有命先知来见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先知比三王要远为重要。他们前去求问他,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真先知才能给出他们所需要的建议。

13 以利沙对以色列王说:“我与你何干?去问你父亲的先知和你母亲的先知吧!”以色列王对他说:“不要这样说,耶和华招聚我们这三王,乃要交在摩押人的手里。”

  以利沙……说。约兰外表的谦卑并没有给他免去必要的谴责。王的确在国中实施了一些改革的举措,但仍然“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第2节)。刚才他还表露出对耶和华不满的评价,要上帝为因人的决策失误而不是祂的旨意所造成的危险局面承担责任(见第10节)。

  去问你……的先知吧。指巴力和亚舍拉的先知。在以利亚的时代曾有四百五十个巴力的先知和四百个“亚舍拉”的先知,后面这一伙人从王后耶洗别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王上18:19)。当亚哈为收复基列拉末与亚兰开战前他曾咨询自己那四百个御用的先知,这一群人也奉“主(耶和华)”名说话(王上22:6,11),但他们却与犹大王所认可之耶和华的真先知(王上22:7,8)相去甚远。尽管约兰也曾致力于宗教方面的改革,比如除掉他父亲所造巴力的“柱像”(王下3:2),但他与完全接受崇拜耶和华以及了解上帝的真正性质和旨意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以利沙公开地责备他对真神上帝缺乏信心并以一种低下的动机指责抱怨耶和华(第10节)。

14 以利沙说:“我指着所事奉永生的万军耶和华起誓,我若不看犹大王约沙法的情面,必不理你,不顾你。

  万军耶和华。这是一个从撒母耳时代开始用于耶和华的称呼(撒上1:3,11;4:4;15:2等;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173页)。以利沙和以利亚所做的(王上17:1;18:15)一样,称自己为耶和华的仆人或使者,站在祂的面前,奉祂的名说话。

  约沙法的情面。犹大王是上帝的仆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王上22:43)。因为约沙法忠心服侍耶和华现,在主也眷顾他,并且他的情面为先知以利沙所公开承认。

  必不理你。这是一个尖锐却适时而必要的责备。上帝的荣誉受到损害。以色列的一个恶王竟敢将自己的愚蠢所带来的灾难归咎于耶和华。如果约沙法没有参与这件事,他是不会为以色列王调停的。恶人因他们中间耶和华的忠心仆人而享受了很多福气。这一事实却极少得到他们的承认。

15 现在你们给我找一个弹琴的来。”弹琴的时候,耶和华的灵(原文作“手”)就降在以利沙身上。

  一个弹琴的。历代以来在世界各地音乐都以其安抚精神和提高情操的功效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再没有比适宜的音乐更为有效地将人的心灵从属世的事物里提升到天国的氛围中。它能赋予思想以活力,扫除忧郁,还能激发勇气,制服焦躁的情绪,营造平安,喜乐和希望的气氛。

  降在以利沙身上。上帝的子民并不了解音乐真正的价值。它能帮助他们除去疲劳,赶走恶天使的搅扰,将他们的思想从忧虑、愤怒、苦毒和恐惧之中提拔出来。在家庭、学校和工作场所中多唱圣诗可以使上帝的儿女彼此之间以及他们和上帝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

  然而,切不可认为先知通常都会将音乐作为他们说预言的序曲。在扫罗的时候,那一班先知随身带着各种乐器(撒上10:5),这一事实只不过说明音乐在先知时期很受重视,就像上帝其它时代的儿女一样,这些先知经常使用音乐来将思想提拔到更高尚的题旨上。耶稣也认可诗歌的价值(《历代愿望》73页)

16 他便说:“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在这谷中满处挖沟;

  上帝经常选择人作为媒介来作工,让他们为自己做一定的事情。挖沟的命令是信心的试验,如果听从这命令就表示他们愿意顺服上帝的旨意。

  上帝的能力能使泉水从沙漠中流出并让旷野开花像一朵玫瑰。同样,当我们让上帝的灵进入心中的时候,曾经荒芜的生命就会因爱的努力而结实累累。但人有责任为接受上帝的灵进入预备道路。

17 因为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虽不见风,不见雨,这谷必满了水,使你们和牲畜有水喝。’

  为什么上帝用某种特殊的方法行事,人不一定能明白。上帝可以很容易地带来一场暴风雨,降下所需要的水。但是他没有选择那种方法。如果上帝那样做也许摩押人就会知道那边充满的是雨水而不会认为是人的血,如此一来,就没有办法用这种方法战胜他们了。

18 在耶和华眼中这还算为小事,他也必将摩押人交在你们手中。

  小事。人看来不可能的事,在上帝眼中都是微不足道的。有水供应在以色列人看来是一件很大的神迹。但上帝所行的用更大,他供水有双重目的,不但要拯救他们的性命,还要藉此打败他们的敌人。

  你们手中。在约兰看来上帝好像要将以色列交在摩押人的手中了,因此他胆大妄为地表达了这种思想(见第10节)。但现在看来事实恰恰相反,上帝要将摩押人交在他们手中。

19 你们必攻破一切坚城美邑,砍伐各种佳树,塞住一切水泉,用石头糟踏一切美田。”

  一切坚城。摩押坚固的城池无法抵挡以色列的军队,倒要在他们面前倾覆。

  砍伐。有人认为以色列人这样做违背了申20:19,20的吩咐。但是摩西说攻城时不许砍伐树木,原因可能是以色列人要吃其上的果子。这是出于周到的考虑,而非出于怜悯,以色列人要占领那地,如果他们把所有的果树都砍倒了,受到伤害的只有自己。

  塞住一切水泉。填埋水井在古代东方的战争中是一种很普遍的做法。以撒的时代非利士人就将亚伯拉罕所挖的水井用土塞住(创26:15-18)。

  用石头。指他们将很多石头扔在田地里使其不再适合耕种。

20 次日早晨,约在献祭的时候,有水从以东而来,遍地就满了水。

  在献祭的时候。这可能只是指一天中献燔祭的时间。见王上18:29,36,那里也用圣殿的礼节来表示时间。早祭可能在黎明日出时献上(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698页和利16:4注释)

  从以东。圣经没有记载水是如何从以东地流过来的,但它却说明了水决不是从地下涌出来的。

21 摩押众人听见这三王上来要与他们争战,凡能顶盔贯甲的,无论老少,尽都聚集站在边界上。

  摩押众人听见。这里作者又按时间叙述,说明摩押人听到三王大军压境后是如何聚集备战的。

  凡能……,尽都。指从老到少能参加战斗的一切男性。所有能拿刀的人都被征召了。

22 次日早晨,日光照在水上,摩押人起来,看见对面水红如血,

23 就说:“这是血啊!必是三王互相击杀,俱都灭亡。摩押人哪,我们现在去抢夺财物吧!”

  必是三王互相击杀,俱都灭亡。巴勒斯坦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并非总是牢不可破,他们的联盟也不会持续太久。各族的联盟经常破裂转而互相攻打。鉴于犹大、以色列和以东的互相嫉妒,摩押人认为,前来犯境的三王可能掉转矛头互相攻打。

  摩押人啊,我们现在去抢夺财物吧!摩押人相信他们的敌人互相攻击尽数毁灭了,就冲出来急于抢劫。他们不再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是一群疯狂混乱的匪徒,一心得到死人的财物。

24 摩押人到了以色列营,以色列人就起来攻打他们,以致他们在以色列人面前逃跑。以色列人往前追杀摩押人,直杀入摩押的境内,

  没有战斗准备摩押人很容易被敌人攻击。联军没有受到什么抵抗就大举推进了。整个摩押地都敞开在他们面前。

25 拆毁摩押的城邑,各人抛石填满一切美田,塞住一切水泉,砍伐各种佳树,只剩下吉珥哈列设的石墙;甩石的兵在四围攻打那城。

  拆毁摩押的城邑。这里描述摩押人普遍而羞耻的失败。连防御坚固的城邑在胜利的入侵者面前都不能保全。

  各人抛石。在预备土地进行耕种之前必须首先将其中的石头清除干净。现在这些石头又被侵略者重新扔回了田里,使得土地的所有者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把地清理干净。

  吉珥哈列设。与赛16:11(Kir-haresh)和耶48:31,36(Kir-heres)相同,可能就是摩押的亚珥(赛15:1),现名el-Kerak,是摩押著名的要塞,坐落在死海南部正东边的一处战略高地上,扼守着前往红海的贸易通道。它建在一个陡峭的山崖顶部,四壁都是狭长的深谷,周围完全被耸立的高山环抱。事实上这处要塞被认为是无法攻破的。十字军东征时这是个重要的地方,十字军战士曾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其攻下。这座要塞是现存古代堡垒中最大的一个,至今仍在使用。

  甩石的兵在四围攻打那城。联军的甩石兵显然在城四围的山坡上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可以向城内抛掷石头。

26 摩押王见阵势甚大,难以对敌,就率领七百拿刀的兵,要冲过阵去到以东王那里,却是不能;

  甚大。即便在坚固的堡垒中,米沙还是发现战局对自己不利。

  要冲过阵。米沙想借一支突击队在以东王驻守的阵地上打开一个缺口突围,但没有成功。

27 便将那应当接续他作王的长子,在城上献为燔祭。以色列人遭遇耶和华的大怒(或作“招人痛恨”),于是三王离开摩押王,各回本国去了。

在城上。面对漫山遍野的敌人,希望借此使他们感到害怕。摩押人显然希望通过这一他们认为哪怕基抹都无法推辞的献祭,使攻城者产生迷信的恐惧。

  献为燔祭。这个嗣子显然当作祭物献给异教的神明,无疑是为了安抚他们本国的神基抹(见第5节注释)。通过这样的献祭,米沙希望能得到基抹的悦纳,帮助他反击敌人。献人祭是巴勒斯坦宗教中可憎的事之一。

  大怒。希伯来文qeseph。尽管不是全部,但一般来说是指上帝的态度(民1:53;18:5;书9:20;22:20;代上27:24;代下19:10;24:18等),但这里却不能这样理解,因为没有提到以色列方面特别的罪。同时qeseph及其相关的动词qasaph也用来表示人的愤怒(创40:2;出16:20;撒上29:4;王下 5:11;斯1:12,18)。这里没有描述对以色列发怒的准确性质,说明他们以何种方式遭遇愤怒的细节。解围是因为抵抗者力量的加强,还是以色列人被那极端的献祭所震撼,抑或是他们感到了其它什么方面的愤怒,这一切我们无法确知。七十士译本的 metamelos意为“悔恨。”

  三王离开。围城者放弃了将城攻取的努力,把它留给了摩押王和他的人民,同时他们返回了自己的国家。他们虽然没有完全实现他们的作战目标,但还是获得一场可观的胜利。

第三章补充注释

  与以色列历史相关的最重要的文献之一,就是源于公元前九世纪的著名的摩押石碑上米沙王的碑文。关于这个石碑的图片和简介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120,121页。以下译文的分段不是基于原始碑文,而是为了阅读方便编排的。方括号里的词是为了说明碑文的意思。省略号表示碑文的破损之处,其上下文已经不能提供线索,告诉我们这里到底是什么;后面有问号标注的词是根据上下文对破损处所作的填补。

摩押石碑

  “我是基抹[Chemosh]的儿子底波尼人摩押王米沙。我父亲统治摩押三十年,我在他死后登基。我为基抹在Qorchah建了这座邱坛……,因为他从众王手中拯救我并使我胜过一切仇敌。以色列王暗利压迫摩押多日,因此基抹对他的国发怒。及至暗利的儿子接替他作王,说,‘我要继续奴役摩押。’他在我作王的日子这样说话(?),但是我胜过他和他的全家,以色列永远灭亡了。暗利占据米底巴地,并且[以色列]在他的日子和他儿子作王的前半期住在那里一共四十年,但在我的日子基抹住在米底巴。

  “我还建造巴力-米奥恩,在其中修造一个蓄水池,并修建Qiryathan [Kiryathaim]。迦得人从古时一直住在Ataroth地,以色列王为他们建造了Ataroth城。但我攻打那城,将城攻下,杀了城中所有的人,当作礼物献给基抹和摩押。我从那里带回了他们的统帅Orel,将他拖到Kerioth的基抹面前。我将沙龙和玛哈拉实的人安置在那里。

  “基抹对我说,‘去,夺取以色列的尼波,’我夜间前去,攻打它从黎明直到中午,将城攻取并杀了所有的人,七千男人,男孩(?),女人,少女(?),并女仆,因为我将他们都献给亚什他-基抹。我从那得到了YHWH [耶和华]的器皿(?)并将它们摆在基抹的面前。以色列王建造了亚哈斯,当他与我作战时住在其中。但基抹将他从我面前赶出,并且(?)我从摩押调了二百人,都是军长,让他们攻打亚哈斯,我攻下它为的是将其与底本连接。

  “我建造Qorchah,墙是木头的,是用香柏木制成的;我还建造它的门和它的塔,并建造宫殿,在城内有两个池子存水。在Qorchah城内没有天然的蓄水池。我对百姓说,‘在你家中为自己修造蓄水的池子。’我还使用以色列的俘虏为Qorchah城砍伐树木。

  “我建造亚罗珥并在亚嫩修造大道。我还重建伯巴摩斯Beth-bamoth,因为它曾被毁坏。我建造比色Beser,因为它已成为废墟,用(?)五十个底本Dibon人,因为所有的底本人都已归附。我统治(?)着一百个新增加的城邑。并且我还建造米底巴和Beth-diblathen和伯-巴力-米奥恩Beth-baal-meon,我将羊群(?)安置在那里。但基抹对我说,‘下去,攻打Hauronen。’我就下去并将它(?)攻下(?)基抹在我的日子……住(?)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