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12列王纪下 > 正文

列王纪下12--SDA圣经注释

第 12 章

提要:1 约阿施在耶何耶大在世的日子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4 他命令修理圣殿。17 哈薛收到礼物转意不攻打耶路撒冷。19 约阿施被他的臣仆杀死,亚玛谢接续他作王。

1 耶户第七年,约阿施登基,在耶路撒冷作王四十年。他母亲名叫西比亚,是别是巴人。

  这里又以正常格式记录约阿施的统治(Jehoash或Joash,见第1,2,4节等;参第19,20节;13:1,10)。

2 约阿施在祭司耶何耶大教训他的时候,就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

  教训他。见代下24:2。

3 只是邱坛还没有废去,百姓仍在那里献祭烧香。

  这种情况在亚撒(王上15:14)和约沙法(王上22:43)统治期间一直在继续。在他们后面的约兰,亚哈谢以及亚他利雅统治期间无疑也是这样。同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亚玛谢(王下14:4),亚撒利雅(王下15:4),约坦(王下15:35),和亚哈斯(王下16:4)作王的时候。直到希西家的时候才最终将邱坛废去(王下18:4)。但在他死后玛拿西又将其恢复(王下21:3)。因此,尽管犹大有许多不错的君主,但邱坛上的崇拜在南国的历史中好像几乎一直在持续。这些邱坛并不一定就是崇拜偶像的地方。所罗门建造圣殿之前人们一直都在这样的邱坛上献祭(王上3:2)。当约西亚拆毁邱坛时,原先在那服侍的祭司不允许上到“耶路撒冷耶和华的坛,只在他们弟兄中间吃无酵饼”(王下23:9)。玛拿西的时候,“百姓却仍在邱坛上献祭,只献给耶和华──他们的上帝”(代下33:17)。尽管如此,很多这样的邱坛却必定仍是腐败堕落和偶像崇拜的中心(见利26:30;民22:41;33:52;王上13:33;王下17:29;代下14:3;34:3,4)。

4 约阿施对众祭司说:“凡奉到耶和华殿分别为圣之物所值通用的银子,或各人当纳的身价,或乐意奉到耶和华殿的银子,

  约阿施说。恢复圣殿的工作好像不是大祭司耶何耶大而是约阿施王开始的。耶何耶大此时年纪老迈(见王下11:4注释)。他显然不再有精力去处理那么多重要的事情了。因此,恢复圣殿的工作只能交由年轻的王去负责了。

  凡……的银子。这里提到了三种不同的奉献:(1)“奉到耶和华殿分别为圣之物。”那些向耶和华许愿或将特定的牲畜或东西奉献给祂之人所出的金钱(见利27:2-28)。(2)“各人当纳的身价。”这是每个人被数点时奉献给圣殿的金钱,无论贫富,都是半舍客勒(出30:13-15)。(3)“乐意奉到耶和华殿的银子。”这些是乐意的捐献。

5 你们当从所认识的人收了来,修理殿的一切破坏之处。”

  从所认识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一个祭司都要从他们所熟识的人那里将银钱收上来。显然这件事不仅要在耶路撒冷做,还要在全国开展。

  修理。祭司们要监管修缮的工作。

6 无奈到了约阿施王二十三年,祭司仍未修理殿的破坏之处。

  人们在约阿施二十三年之前可能已做过一些修理上的努力,但三心二意,收效甚微。

7 所以约阿施王召了大祭司耶何耶大和众祭司来,对他们说:“你们怎么不修理殿的破坏之处呢?从今以后,你们不要从所认识的人再收银子,要将所收的交出来,修理殿的破坏之处。”

  你们怎么不修理?王责备祭司们,因为他们玩忽职守,不尽心完成圣殿的修缮。

  不要……再收银子。显然祭司们将钱收上来用在自己身上。王现在命令他们停止这种行为,将所收的银钱交出来,用于修理圣殿。

8 众祭司答应不再收百姓的银子,也不修理殿的破坏之处。

  这件事完全不再由不忠的祭司负责。他们同意不再为这件事聚敛钱财,而让其他的人负责修理。

9 祭司耶何耶大取了一个柜子,在柜盖上钻了一个窟窿,放于坛旁,在进耶和华殿的右边;守门的祭司将奉到耶和华殿的一切银子投在柜里。

  取了一个柜子。这是王所授意的(代下24:8)。

  坛旁。指圣殿院中的燔祭坛。但根据代下24:8,它“放在耶和华殿的门外。”这两处或者指同一个地方,或者这个柜子在捐献的过程中有搬动。

10 他们见柜里的银子多了,便叫王的书记和大祭司上来,将耶和华殿里的银子数算包起来。

  王的书记。这是朝廷的一个重要官员,不仅负责王的信件,还可能掌管王家的钱库。亚述的雕刻表明,在对外战争中所获得的战利品都是由书记登记的。既然书记直接对王负责,约阿施就可以确知为修理圣殿所捐献的款项是按他的指示使用的。

  大祭司。自出埃及和征服迦南以来,这个称号是第一次使用(利21:10;民35:25;书20:6)。大祭司和王的书记通力合作进行监督,为防止这些款项被滥用提供了双重的保障。

  数算。希伯来语是manah,“统计”,“数算”或“分配。”

11 把所平的银子交给督工的,就是耶和华殿里办事的人;他们把银子转交修理耶和华殿的木匠和工人,

  所平的。希伯来语是takan,“估计,”“测量,”这里可能指“秤重。”当时铸币还没有出现,而贵重金属在流通中都是测量重量的。

12 并瓦匠、石匠,又买木料和凿成的石头,修理耶和华殿的破坏之处,以及修理殿的各样使用。

13 但那奉到耶和华殿的银子,没有用以做耶和华殿里的银杯、蜡剪、碗、号,和别样的金银器皿,

  在修理圣殿的过程中,银钱不得挪作他用,即使是更换圣殿侍奉中的器皿也不可以。但在工程结束后,余剩的银子被送到王和大祭司那里,他们就指示将其用于耶和华殿中的器皿上(代下24:14)。之所以要换上新的器皿是因为亚他利雅曾将上帝殿中的圣物拿去供奉巴力(代下24:7)。

14 乃将那银子交给督工的人修理耶和华的殿;

15 且将银子交给办事的人转交做工的人,不与他们算账,因为他们办事诚实。

  办事诚实。这句话很好地证明了那些被拣选担此重任之人的品格。同样的评价也给了那些在约西亚的时候进行类似修复工作的人(王下22:7)。这对那些祭司来说是一个可悲的评价,正是由于他们的不忠,才采取了这一步骤(见王下12:4-8)。

16 惟有赎愆祭、赎罪祭的银子没有奉到耶和华的殿,都归祭司。

  赎罪祭的银子。见利5:15-18;民5:6-8。根据摩西的律法,这些银钱是属于祭司的并要归给他们。为了圣殿的修理而有特别的进项时,祭司也不应被剥夺他们正常的收入。但如果祭司将为了其它事项而募集来的资金占为己有而耽误了很重要的工程就是违反律法了。保持最大程度纯正的事业是最为兴旺的,能使人信任和慷慨。这样的过程可以为完成必要的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

17 那时,亚兰王哈薛上来攻打迦特,攻取了,就定意上来攻打耶路撒冷。

  那时,……哈薛。这里提到的事件发生在修理圣殿之后不久。修理圣殿开始于约阿施即位后的第23年(第6节),同年,约哈斯登基作以色列的王(王下13:1)。耶何耶大死后,约阿施陷入罪中,遭到了哈薛的攻击(代下24:15-25)。

  迦特。哈薛可能是经伯珊、耶斯列谷和沿海平原最终来到这座非利士城邑的;因此他必须首先征服北方的以色列国(见王下13:3)。迦特与亚兰国相隔遥远,一定很快又回到了非利士人的控制之下。后来犹大王亚撒利雅拆毁了迦特的城墙(代下26:6)。这座城的位置不详。大部分学者认为迦特就是`Araq el-Menshiyeh,在现在Beit Jibrin(新约时代的Eleutheropolis)以西10.4公里的Kiryat Gat。但也有人认为是Beit Jibrin和Tell es-S?fī(通常认为就是立拿)。很多以色列研究人员认为迦特是Kiryat Gat正北的Tell Sheikh el-`Areini,它位于Beit Jibrin以西10.4公里,希伯仑西北偏西32公里。

  攻打耶路撒冷。哈薛攻取迦特之后,所处的位置在耶路撒冷西南,他回大马士革正好路过耶路撒冷。可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亚兰的军兵上到“犹大和耶路撒冷,杀了民中的众首领”(代下24:23)。耶何耶大死后,犹大王和他的众首领“离弃耶和华──他们列祖上帝的殿,去侍奉亚舍拉和偶像”(代下24:18)。当耶何耶大的儿子撒迦利亚起来指责这罪时,他们“就照王的吩咐,在耶和华殿的院内用石头打死他”(代下24:21)。哈薛上来攻打耶路撒冷时,他遇见了“大队的军兵,”但他只用“一小队”就获得了胜利,因为百姓“离弃耶和华”(代下24:24)。

18 犹大王约阿施将他列祖犹大王约沙法、约兰、亚哈谢所分别为圣的物和自己所分别为圣的物,并耶和华殿与王宫府库里所有的金子都送给亚兰王哈薛;哈薛就不上耶路撒冷来了。

19 约阿施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写在犹大列王记上。

20 约阿施的臣仆起来背叛,在下悉拉的米罗宫那里将他杀了。

将他杀了。亚兰人离开的时候“他(约阿施)患重病”(代下24:25)。他显然受了严重的外伤。约阿施卧病在床的时候,背叛的臣仆将他杀死。这起反叛明显与王的背道以及他无耻地杀害耶何耶大的儿子撒迦利亚有关。约阿施欠那忠心的大祭司一条命。他也是由于耶何耶大才得以登上王位。他竟杀害了自己恩人的儿子,这是多么卑鄙多么忘恩负义的一件事啊!人们对约阿施很反感,以至于他“不葬在列王的坟墓里”(代下24:25)。

悉拉。具体位置尚未确定。

  米罗。可能是过去大卫攻取的古耶布斯城北部的一片驻防区。大卫曾经费了很大的力气来加强这里的防御(撒下5:9;代上11:8),最终其防御工程的主体由所罗门完成(王上11:27)。约阿施住在这里主要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21 杀他的那臣仆就是示米押的儿子约撒甲和朔默的儿子约萨拔。众人将他葬在大卫城他列祖的坟地里。他儿子亚玛谢接续他作王。

  约撒甲。他是亚扪人撒拔(代下24:26)。约撒甲的意思是,“耶和华记得。”

  约萨拔。他是“摩押妇人示米利的儿子”(代下24:26)。约萨拔的意思是“耶和华给予。”这两个反叛者的名字与撒迦利亚生前最后一句话之间存在巧合,撒迦利亚在被人奉王命用石头打死之前曾呼吁说,“愿耶和华鉴察伸冤”(代下24:22),它的意思就是,“让耶和华看见并复仇。”约阿施王亏负了大祭司耶何耶大对他的恩德,但耶和华还记得,并给予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