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14历代志下 > 正文

历代志下06--SDA圣经注释

第 六 章

提要:1 所罗门为百姓祝福,称颂上帝。12 在奉献圣殿的仪式中,所罗门站在铜台上祷告。

1 那时,所罗门说:耶和华曾说他必住在幽暗之处。

  那时,所罗门说。第六章记录了在奉献圣殿的仪式上所罗门真诚的祈祷。这里的记录与王上第八章十分相似。唯一重要的区别是13节有一句解释,而《列王纪》里没有。此外,40-42节的结束语与王上8:50-53的结束语不大一样。见王上第八章注释。

  幽暗之处。参王上8:12。当上帝就近祂的子民时,祂遮盖了自己,以免他们被祂的荣光所杀灭(见出20:18-21;申4:11;诗18:9,11)。

2 但我已经建造殿宇作你的居所,为你永远的住处。

  圣殿被毁、以色列亡国并不是上帝的计划(见《先祖与先知》第46页)。如果以色列继续忠于上帝,遵守祂的诫命,向周围的民族宣扬认识上帝的知识,真光就会普照全球,各国人民就有了得救的机会。这样,圣殿就会成为全世界崇拜上帝的中心,耶路撒冷也就成为世界的都城了(《历代愿望》第577页)。

3 王转脸为以色列会众祝福,以色列会众就都站立。

4 所罗门说:“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是应当称颂的!因他亲口向我父大卫所应许的,也亲手成就了。

5 他说:‘自从我领我民出埃及地以来,我未曾在以色列众支派中选择一城建造殿宇为我名的居所,也未曾拣选一人作我民以色列的君;

  本句和第六节前半句在《列王纪》中没有相应的句子。

6 但选择耶路撒冷为我名的居所,又拣选大卫治理我民以色列。’”

  选择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处在世界的十字路口,很适合作为世界的都市和全人类的祈祷场所。

  拣选大卫。圣经说大卫是合乎上帝心意的人,蒙拣选成就祂的一切旨意(徒13:22)。大卫成为以色列的国王,不是出于个人的野心,而且出于上帝的直接呼召(撒上16:1)。

7 所罗门说:“我父大卫曾立意要为耶和华以色列上帝的名建殿,

  见王上8:17注释。如果有更多上帝子民像大卫那希望样为祂建造壮丽的圣堂,今日世界上就会有更多敬拜上帝的教堂了。

8 耶和华却对我父大卫说:‘你立意要为我的名建殿,这意思甚好;

  见王上8:18注释。

9 只是你不可建殿,惟你所生的儿子必为我名建殿。’

  当上帝不同意大卫建殿时,他并没有生气。他虽感失望,仍顺从上帝的旨意。尽管没有得建造圣殿的许可,他仍积极进行准备,就像他自己建造一样(见代上29:2-5)。

10 “现在耶和华成就了他所应许的话,使我接续我父大卫坐以色列的国位,是照耶和华所说的,又为耶和华以色列上帝的名建造了殿。

11 我将约柜安置在其中,柜内有耶和华的约,就是他与以色列人所立的约。”

  见代下5:10;王上8:21注释。

12 所罗门当着以色列会众,站在耶和华的坛前,举起手来,

  所罗门站耶和华的坛前,先作献殿致辞,然后跪下作奉献祈祷(第13节)。

13 (所罗门曾造一个铜台,长五肘,宽五肘,高三肘,放在院中)就站在台上,当着以色列的会众跪下,向天举手,

  造一个铜台。《列王纪》里没有这个细节。所罗门站在高处,可以俯视会众,会众也能更好地看见和听到他们的国王。

  跪下。《列王纪》里没有这个细节,但《列王纪》祈祷的最后说所罗门“屈膝跪着”,然后站起来(王上8:54)。所罗门虽然贵为以色列国王,仍虔诚地在天国的大君面前跪下。这标志着国王的伟大和谦卑。他公开承认自己在万王之王,万主之主面前的卑微。

14 说:“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啊,天上地下没有神可比你的!你向那尽心行在你面前的仆人守约施慈爱;

  参申7:9;尼1:5;诗89:2,3;赛55:3;但9:4。

15 向你仆人我父大卫所应许的话现在应验了。你亲口应许,亲手成就,正如今日一样。

  在奉献圣殿的时候,上帝的许多应许都已经应验。上帝曾经应许把迦南地赐给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现在这些应许已开始实现。上帝曾应许大卫有一个儿子继承他的王位。这个应许已经应验了。以色列的前途充满希望和光荣。上帝已经证明,如果祂的子民忠于祂,祂会为祂的子民做什么。

16 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啊,你所应许你仆人我父大卫的话说:‘你的子孙若谨慎自己的行为,遵守我的律法,象你在我面前所行的一样,就不断人坐以色列的国位。’现在求你应验这话。

  所罗门明白忠于上帝和顺从祂神圣律法的重要性。他知道如果以色列人忠于上帝,就会得到荣耀和平安,也知道犯罪的悲惨后果。所以所罗门的祈祷成了一次讲道,严肃感人地呼吁人们永远记住上帝,并行在祂的道中。

17 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啊,求你成就向你仆人大卫所应许的话。

  参大卫在代上17:23的呼求。

18 “上帝果真与世人同住在地上吗?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况我所建的这殿呢?

  与世人同住。软弱的人经常会问:天上伟大的上帝会不会与世人同居?上帝曾应许摩西:“我必与你同在”(出3:12)。祂给雅各也有同样的应许(创31:3,5;创48:15)。诗人充满信心地说:“我虽然行过死阴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诗23:4)。耶稣应许说:“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上帝应许每一个敞开心门的人:“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启3:20)。在地球的每个角落,都有人体验到上帝的同在。凡愿意的,都能在世上享受上天的临格。

  不足你居住。上帝比祂所造的宇宙更加伟大。天上的天尚且不够祂居住,更何况人手所造的殿!人类的最大的需要就是学会谦卑和安静,敬畏地行在上帝面前。

19 惟求耶和华我的上帝垂顾仆人的祷告祈求,俯听仆人在你面前的祈祷呼吁。

20 愿你昼夜看顾这殿,就是你应许立为你名的居所;求你垂听仆人向此处祷告的话。

21 你仆人和你民以色列向此处祈祷的时候,求你从天上你的居所垂听,垂听而赦免。

  你的居所。天国是上帝的真正居所。但祂屈尊与地上的人同住(出25:8)。

  赦免。见诗103:12;赛43:25;44:22;耶50:20。

22 “人若得罪邻舍,有人叫他起誓,他来到这殿,在你的坛前起誓,

23 求你从天上垂听,判断你的仆人,定恶人有罪,照他所行的报应在他头上;定义人有理,照他的义赏赐他。

24 “你的民以色列若得罪你,败在仇敌面前,又回心转意承认你的名,在这殿里向你祈求祷告,

  得罪上帝的人失去了上帝的保护,落在仇敌和黑暗势力的手中。摩西曾预言,如果以色列犯罪,就会败在仇敌面前(利26:14,17;申28:15,25)。

25 求你从天上垂听,赦免你民以色列的罪,使他们归回你赐给他们和他们列祖之地。

26 “你的民因得罪你,你惩罚他们,使天闭塞不下雨,他们若向此处祷告,承认你的名,离开他们的罪,

  见王上8:35注释;参珥1:18-20。

27 求你在天上垂听,赦免你仆人和你民以色列的罪,将当行的善道指教他们,且降雨在你的地,就是你赐给你民为业之地。

28 “国中若有饥荒、瘟疫、旱风、霉烂、蝗虫、蚂蚱,或有仇敌犯境,围困城邑,无论遭遇什么灾祸疾病,

  见王上8:37,38注释。

29 你的民以色列,或是众人,或是一人,自觉灾祸甚苦,向这殿举手,无论祈求什么,祷告什么,

30 求你从天上你的居所垂听赦免。你是知道人心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待他们(惟有你知道世人的心),

31 使他们在你赐给我们列祖之地上一生一世敬畏你,遵行你的道。

  所罗门没有祈求惩罚。但如果惩罚降临了,他也求主让这些惩罚唤醒百姓,转离罪恶。上帝允许惩罚临到,是为了使人归正(见赛26:9)。

32 “论到不属你民以色列的外邦人,为你的大名和大能的手,并伸出来的膀臂,从远方而来,向这殿祷告,

  所罗门不但为以色列人祈祷,也为外邦人祈求。上帝的旨意,不仅是以色列人得到拯救,而且让天下的万民都认识祂,行走公义的道路。

33 求你从天上你的居所垂听,照着外邦人所祈求的而行,使天下万民都认识你的名,敬畏你,象你的民以色列一样,又使他们知道我建造的这殿是称为你名下的。

  见第32节注释。

34 “你的民若奉你的差遣,无论往何处去与仇敌争战,向你所选择的城与我为你名所建造的殿祷告,

35 求你从天上垂听他们的祷告祈求,使他们得胜。

36 “你的民若得罪你(世上没有不犯罪的人),你向他们发怒,将他们交给仇敌掳到或远或近之地;

  以色列民族那时还年轻力壮,生气勃勃。但他们将来有可能离弃上帝,被掳到外国去。所罗门恳求上帝在这悲惨的时刻纪念他们。

37 他们若在掳到之地想起罪来,回心转意,恳求你说:‘我们有罪了,我们悖逆了,我们作恶了’;

  智慧的灵和上帝的声音邀请罪人自省。“耶和华说,你们来,我们彼此辩论”(赛1:18)。

38 他们若在掳到之地尽心尽性归服你,又向自己的地,就是你赐给他们列祖之地和你所选择的城,并我为你名所建造的殿祷告,

  上帝恳劝离开祂的人回来。凡接受上帝邀请回归的人,将得到宽恕和生命(见启22:17)。

39 求你从天上你的居所垂听你民的祷告祈求,为他们伸冤,赦免他们的过犯。

  以色列人犯罪而被掳。可是上帝垂怜他们,应许他们只要悔改就能复兴。

40 “我的上帝啊,现在求你睁眼看,侧耳听在此处所献的祷告。

  第40节与王上8:52相应,但第41和42节在《列王纪》中没有相应文字。《历代志》中所罗门祈祷的结束语不同于《列王纪》。两位作者显然都简略地记录了奉献圣殿的祈祷。他们可能节选了不同的内容,而不单是措辞。

41 耶和华上帝啊,求你起来,和你有能力的约 柜同入安息之所。耶和华上帝啊,愿你的祭司披上救恩;愿你的圣民蒙福欢乐。

  这是特别邀请上帝来住在所罗门所造的圣殿中。

42 耶和华上帝啊,求你不要厌弃你的受膏者,要记念向你仆人大卫所施的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