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 章
提要:1 约伯说自己埋怨不是无缘无故的;8 他求死是为了得安宁;14 他责备朋友们的无情。
1 约伯回答说:
第六章和第七章是约伯对以利法的答复。他首先为自己抱怨辩护。但是他语气变了。他不再是极度迷惑的苦闷,而是表现出一种温和,悲伤和几分镇静的精神。
2 惟愿我的烦恼称一称,我一切的灾害放在天平里;
烦恼(ka'as)。伯5:2中译为“忿怒”。以利法批评约伯的“烦恼”。约伯开始为这一控告辩护。
称一称。约伯希望把他的苦难都放在一个天平上称一称。他虽然有抱怨,但是他觉得与他的痛苦相比,这是微不足道的。
3 现今都比海沙更重,所以我的言语急躁。
海沙。比喻很重(见箴27:3)。约伯承认自己有点夸张,但由于他遭受了可怕的痛苦,他急躁的言辞似乎也变得有理了。
4 因全能者的箭射入我身;其毒,我的灵喝尽了;上帝的惊吓摆阵攻击我。
全能者的箭。喻指一般的灾难(见申32:23;诗7:13;38:2;结5:16)。约伯在这里特别提到上帝是他苦难的作者。这种想法似乎增加了他的痛苦,因为他不明白上帝为什么这样对他。
毒。当时在一些国家里,武士们常携带毒箭上阵(见诗7:13)。
摆阵。苦难临到约伯,就像敌军向他摆阵一样。
5 野驴有草岂能叫唤?牛有料岂能吼叫?
驴叫牛吼是因为粮食不够。约伯抱怨也是出于他所认为正当的理由。
6 物淡而无盐岂可吃吗?蛋青有什么滋味呢?
物淡。或“无味”,“清淡”,“未加调料”。约伯认为他的埋怨是合理的反应,就像一个人以倒胃口的饮食为生那样。
蛋青(rir challamuth),含义不明。Rir是黏液,或唾液(见撒上21:13)。有人认为Challamuth是一种带着浓浓黏液的植物,叫“马齿苋”。拉比们认为challamuth是蛋黄,所以就把rir当作蛋清,也就是蛋白。由于challamuth只在本文出现,故很难得出确切的含义。
7 看为可厌的食物,我心不肯挨近。
8 惟愿我得着所求的,愿上帝赐我所切望的;
所求的。就是求死(伯3:11-19)。
我所切望的。就是“我的期望”,“我的愿望”。
9 就是愿上帝把我压碎,伸手将我剪除。
压碎。或“毁灭”。
将我剪除。见赛38:12。指剪断生命的绳索,就像织布工把织好的布从织布机上剪下来。
10 我因没有违弃那圣者的言语,就仍以此为安慰,在不止息的痛苦中还可踊跃。
安慰。约伯急于求死的愿望,带着凄凉的色彩。如果他是异教徒,就会说到“自杀”。但他的人生观里没有这样的概念。他虽然认为苦难是上帝的箭,甚至带有毒液,他也要顺服上帝。尽管他想死,但丝毫没有自杀的意思。
踊跃。含义不明。在其他地方没有出现。英文KJV版为“坚固自己”。七十士译本为“跳跃”,但上下文完全不同,为“让墓穴成为我的城市,我跳到城墙上。我不会退缩,因为我没有违弃那圣者的言语”。
违弃。或 “否认”,“隐瞒”。约伯不怕死亡。他坚信自己的无辜。他知道自己没有违弃上帝。
11 我有什么气力使我等候?我有什么结局使我忍耐?
力气。以利法预言了更幸福的未来(伯5:17-27)。约伯回答说:“我没有足够的力气等候所应许的福分。”
结局。这样悲惨的生存,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
12 我的气力岂是石头的气力?我的肉身岂是铜的呢?
长期忍受这样的折磨,需要铜一般是身体和石头般的力气。
13 在我岂不是毫无帮助吗?智慧岂不是从我心中赶出净尽吗?
这句话说明约伯极其沮丧。
14 那将要灰心、离弃全能者、不敬畏上帝的人,他的朋友当以慈爱待他。
将要灰心。原文含义模糊。英文KJV版为“遭难受苦的”。有些人认为本节的意思是朋友应该温柔地对待绝望者,即使受苦的人放弃了对上帝的敬畏。但我们不要据此以为约伯承认自己背道了。要把这一句视为假设,就是说,即使他否认了上帝,他的朋友们也不该抛弃他。
还有人依据叙利亚语(亚兰语)译本,武加大译本和塔古姆译本译为:“凡不仁慈对待朋友的人,就是放弃对上帝的敬畏(RSV版)。”两种译法与上下文都说得通。
15 我的弟兄诡诈,好象溪水,又象溪水流干的河道。
约伯把朋友比作溪水,在冬天时水涨流急,到了酷暑缺水的时候,却干涸而没了踪影。这种溪水,名为“干河”,是东方国家所常见的。约伯的朋友们在他兴旺时对他的态度,就像这些溪水在冬天短暂的水涨流急和喧哗。他们在约伯遭难时纷纷离去,就像夏天临近时溪水干涸一样。
16 这河因结冰发黑,有雪藏在其中;
可能指春天。融化的冰雪把黑色的湍流送下深谷。
17 天气渐暖就随时消化,日头炎热便从原处干涸。
到了酷暑缺水的时候,溪水就消失了。
18 结伴的客旅离弃大道,顺河偏行,到荒野之地死亡。
大道。希伯来语是`orchoth,原指“道路”。本文指流入荒野,消失在沙漠的河道。稍微改动一下该词的元音,就成了“结伴的客旅”(参赛21:13)。这里比喻旅队改道,往河床找水,却找不到,结果渴死在沙漠。见本书卷一,第44,45页。
19 提玛结伴的客旅瞻望;示巴同伙的人等候。
结伴的客旅。原文是`orchoth,与第18节相同。这里的词义是确切的。
提玛。阿拉伯西北著名的绿洲。
瞻望。描写旅队走近干河,急于寻找水源。
20 他们因失了盼望就抱愧,来到那里便蒙羞。
抱愧。即“蒙羞”(见诗6:10;22:5;25:2,3,20)。该词也可以表示“失望”(见赛1:29;耶2:36)。
21 现在你们正是这样,看见惊吓的事便惧怕。
现在你们正是这样。七十士译本为“你到我这里来毫无怜悯。”约伯要让朋友们理解他的意思。他希望得到他们的安慰,却得不到,所以非常失望。他们像那本应流淌着清泉的干河。
惊吓。或“恐惧”,“气馁”。约伯看透了朋友们的动机。他们来时抱着良好的意愿,想要安慰他。但当看到他的状况以后,就不敢过于友好。他们认为正他遭到上帝的惩治,惟恐对他表示过分的同情,而招惹惩罚。
22 我岂说:请你们供给我,从你们的财物中送礼物给我?
约伯不是要求朋友们提供物质的帮助。
23 岂说:拯救我脱离敌人的手吗?救赎我脱离强暴人的手吗?
约伯不是求向自己的仇敌报仇,或请朋友们夺回他被抢的财产。
24 请你们教导我,我便不作声;使我明白在何事上有错。
以利法曾暗示约伯犯了罪,但没有对约伯的生活提出明确的指控。他的朋友们的确在他的话语中找到了错误,但是这只是他绝望的反映。约伯要他的朋友们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他受苦是犯罪的直接惩罚。
25 正直的言语力量何其大!但你们责备是责备什么呢?
约伯说,正直的言语是有效果的。但你们责备的话又有什么用呢?你们的理由并不充分。你们的前提就是错的。
26 绝望人的讲论既然如风,你们还想要驳正言语吗?
如风。约伯承认自己的话是绝望的表现。本文是说他的话像风一样,有声音,有愤怒,而不是出于冷静的信靠和判断。直译的意思是他的话如风吹来飘去,不应作为责备的材料。
驳正言语。约伯实际上是在说:“你们难道要抓住我在情绪激动时所说的话,而不看我无可指责的行为吗?”
27 你们想为孤儿拈阄,以朋友当货物。
抓阄是为了卖身为奴以抵亡父债务的孤儿。这些话是对朋友的严厉指责。
28 现在请你们看看我,我决不当面说谎。
“请你们看着我的眼睛,从我的面容上看看我是否实话。”约伯在这里说自己问心无愧。
29 请你们转意,不要不公;请再转意,我的事有理。
约伯说你们冤枉我犯罪。你们应该为我的苦难另找原因。再调查以下就能证明我的无辜。
30 我的舌上岂有不义吗?我的口里岂不辨奸恶吗?
约伯说自己道德的理念是正确的。他的真诚是无庸置疑的。他对自己价值观十分自信。约伯处在危险之中。只有上帝能判断人的道德和属灵价值。约伯后来也承认自己所说的有些自己也不明白(伯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