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七 篇
序言——诗人经常被仇敌围困,也经常从心中向上帝发出最恳切的呼吁。本诗是维护义人的祈祷之一。在本诗中,大卫(见本书第452页;《证言》卷五第397页)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祈求在这邪恶的世界里得到保护,并瑕想自己最终面对面见到上帝而心满意足。
关于本篇的题记,见本书616页(《诗篇》序言)。
大卫的祈祷。
1 耶和华啊,求你听闻公义,侧耳听我的呼吁!求你留心听我这不出于诡诈嘴唇的祈祷!
公义。因为大卫自信公义在他一边,所以他求上帝帮助。
呼吁(rinnah)。可以指欢呼(赛14:7;35:10;44:23;等等),也可以指呼吁(见王上8:28;赛43:14;耶7:16)。
诡诈的嘴唇。英文KJV版是“造假的嘴唇”。
2 愿我的判语从你面前发出;愿你的眼睛观看公正。
判语。大卫呼吁上帝向他的仇敌证明自己的无辜。
公正。上帝是公正的审判者。祂公平地判断所有的人,包括圣徒和罪人。
3 你已经试验我的心;你在夜间鉴察我;你熬炼我,却找不着什么;我立志叫我口中没有过失。
试验。大卫说上帝已试验过他,发现他是无辜的。
在夜间。恶人在夜幕下图谋罪孽(见诗36:4)。
熬炼(saraph)。如同金属在火中熬炼。
口。见雅3:2。大卫的决心影响了他的思想和行动。
4 论到人的行为,我藉着你嘴唇的言语自己谨守,不行强暴人的道路。
大卫保守自己不犯罪,不是靠自己的力量,而是靠留意上帝的话语(见诗119:9)。
5 我的脚踏定了你的路径;我的两脚未曾滑跌。
你的路径。参“强暴人的道路”(第4节)。
滑跌。当我们处在与诗人一样的危险中时,最好要祈求“坚固,不摇动”(林前15:58)。只要怀藏一件罪,我们就会滑跌(见本书第452页)。只有纯正的原则才能保守我们(见《证言》卷五第397页)。
6 上帝啊,我曾求告你,因为你必应允我;求你向我侧耳,听我的言语。
你必应允。大卫凭着完全的信心继续祷告。他知道上帝会垂听。
言语。指出声的祷告,而不是默祷。祈祷的诚恳证明本诗的前半部分并不是自诩公义。
7 求你显出你奇妙的慈爱来;你是那用右手拯救投靠你的脱离起来攻击他们的人。
求你显出你奇妙的慈爱。或“求你显出你的悦纳”。
你……拯救。阅读本诗,肯定会感在诗人的祈祷中有救主存在(见诗106:21;参赛19:20;49:26)。大卫认识他的救赎主。
8 求你保护我,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将我隐藏在你翅膀的荫下,
眼中的瞳人('ishon)。直译是“小人”。也许是因为它象镜子一样,可以从中看见自己的小身影。这里祈求上帝会保护诗人,就象一个人保护自己的视力。参申32:10和箴7:2类似的比喻。
你翅膀的荫下。该词在《诗篇》中经常使用,指母禽呵护自己的幼禽。参申32:11,12和太23:37类似的比喻。
9 使我脱离那欺压我的恶人,就是围困我要害我命的仇敌。
10 他们的心被脂油包裹;他们用口说骄傲的话。
脂油(cheleb)。原来可能是指中腹部脂肪,词根据推测是chalab(“覆盖”)。因此有人认为chalab指情感的所在。RSV版译为“他们关闭了怜悯之心”。放纵会使人心地刚硬,对同胞的苦难漠不关心。
11 他们围困了我们的脚步;他们瞪着眼,要把我们推倒在地。
直译为“他们的眼睛盯着地球”。就象扫罗及其同伙追逐他们的猎物,眼睛紧盯着大卫和他的同伴所走过的道路。
12 他象狮子急要抓食,又象少壮狮子蹲伏在暗处。
诗人的追逐者象狮子一样准备扑向猎物(见诗10:8,9注释)。本节是同义平行的典型,后半句重复和加强前半句的意思。
13 耶和华啊,求你起来,前去迎敌,将他打倒!用你的刀救护我命脱离恶人。
前去迎敌。有文本为“使他失望”。
将他打倒。或“使他倒下”。
我命。见诗16:10注释。
用你的刀。有文本为“是你的刀”。
14 耶和华啊,求你用手救我脱离世人,脱离那只在今生有福分的世人!你把你的财宝充满他们的肚腹;他们因有儿女就心满意足,将其余的财物留给他们的婴孩。
求你用手救我。有文本为“是你的手”。
只在今生。这样的人以物质的满足为人生的目的。肉体的享受是他们的最高追求,和他们所盼望的唯一报酬(见路6:24;16:25)。他们一切都服从于眼前的利益,完全不考虑上帝。
把你的财宝充满他们的肚腹。就恶人自己的人生目的而言,他们是成功的。他们活着只为今生,且在世界的物质上世界富有。他们不考虑来生。他们把永远的满足浪费在暂时的享受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的回答了伦理学上最深奥的一个问题:“恶人为什么兴旺?”他们的兴旺只是浮光掠影,与义人永恒的幸福是无法相比的。
儿女。东方人视儿女为福气。儿女越多,福气就越大(见诗127:3-5)。反之,没有孩子被视为最大的不幸(见创30:1)。
将其余的财富。他们自己有足够的财富,并给后代留下遗产。关于属世的兴旺,见伯21:7-11。
15 至于我,我必在义中见你的面;我醒了的时候,得见(或作:看)你的形像就心满意足了。
与世俗之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不羡慕恶人暂时的快乐,而是盼望面对面见到上帝(见诗16:10,11注释;又见诗13:1注释)。与上帝建立友谊,与创造主交往,是虔诚的人最大的满足。在道德方面,与上帝相象是人类的最高盼望(见约壹3:2)。诗17:15含有约壹3:2的几个要素:最高的满足,伟大的变化,扩大的视野(见太5:8;罗8:29;腓3:21;启22:4)。诗人用这句话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他相信死人复活和将来永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