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19诗篇 > 正文

诗篇032--SDA圣经注释

第 三十二 篇

  序言——这是一首忏悔诗(见本书第624页)。它把个人的忏悔与对他人的训诲结合起来。本诗的深刻用意就是阐明饶恕之福。这是在大卫与乌利亚的妻子拔示巴犯下大罪以后(见本书第724)。本诗记录了他的认罪和所得到的宽恕(见撒下11章;12章)。第1-5节是大卫的个人经验;第6-11节是训诲。据说这是奥古斯丁一生最爱的诗歌。这位神学者把本诗写在墙上,以便在病床上可以看见。

  关于本诗的题记,见本书第616,628页(《诗篇》序言)。

大卫的训诲诗

1 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是有福的!

  有福的('ashre)。见诗1:1注释。第1,2节用三个名词表示罪恶:“过”,“罪”,和“有罪”(见出34:7),并进一步探讨了因信称义的原则。

  过(pesha`)。指“悖逆”,离开上帝,暗示明知故犯。

  赦免(nasa')。见诗25:18注释。

  罪(chata'ah)。原指没有达到目标,履行职责。

  遮盖。不再用来指控罪人(见诗85:2)。遮盖罪不是忽略罪。赦罪只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悔改。认罪只有与悔改相结合(约壹1:9)才有价值。有些基督徒把二者混淆起来,宣称只要认罪就能得到宽恕。但是上帝所关注的是问题的实质。除了为罪悲伤以外,悔改还包括从生活上根除罪恶。这种根除是依靠上帝所赐的能力所进行的内心活动(《历代愿望》第466页)。宽恕自然会伴随着这样的经验。上帝能够赦免从生活中所杜绝的一切罪。

  许多基督徒似乎更加关心得到赦罪,而不关心从心中排除已知的罪愆。他们努力“不断地认罪”。这是一个高尚的目标。但只有把认罪和除罪结合起来才有价值。

  “基督的义决不会遮盖故意怀存的罪”(《天路》第276页)。在得到这个宝贵的恩赐以前,先天和后天的罪恶,就是那件破烂的衣服,必须脱下。这就是大卫的经验。他的大罪获得赦免,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他的悔改是真诚的。他憎恨自己所犯的罪(见《喜乐的泉源》第28,29页)。

2 凡心里没有诡诈、耶和华不算为有罪的,这人是有福的!

  不算为。就是上帝不把罪算在罪人身上。上帝不但赦免罪过,而且接纳真心悔改的人,就像他从来没有犯过罪一样(《喜乐的泉源》第67页)。罪全都归在我们的替身耶稣身上了。“我们不必担心基督和上帝怎样看待我们,而只要考虑上帝怎样看待我们的替身基督”(怀爱伦《全球总会公报》1901年4月23日,第420页)。

  有罪的 (`awon)。“道德败坏”,“欺诈”,“邪恶”。

  诡诈(remiyyah)。“欺骗”。在他自己心中,在别人的眼中,或在上帝面前,没有他所明知的虚伪。他的认罪是真诚的。参启14:5。

3 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干。

  我闭口不认罪。大卫曾不肯认罪,甚至连心里也不承认。在他对乌利亚和拔示巴犯罪以后的整整一年中,他的生活在表面上平安无事(见本书第723页)。但他无法摆脱剧烈的思想斗争和随之而来的肉体痛苦(见诗6:2,3;31:9)。

  唉哼(she'agah)。见诗22:1注释。

4 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液耗尽,如同夏天的干旱。(细拉)

  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大卫是指深深的负疚感。

  精液。指生命力。原文含义不明。七十士译本的译法完全不同:“荆棘扎在我身上,我非常悲惨”。

  细拉。见本书第629页(《诗篇》序言)。

5 我向你陈明我的罪,不隐瞒我的恶。我说:我要向耶和华承认我的过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恶。(细拉)

  陈明我的罪。宽恕随着认罪而来。关于本节表示罪的三个词,见对第1,2节注释。

  我说。关于本节的解释,详见撒下12:1-14;参路15:18。

  你。原文是强调的。据说奥古斯丁曾说过:“在医治伤口的时候,嘴里不会发出很多的声音。”

6 为此,凡虔诚人都当趁你可寻找的时候祷告你;大水泛溢的时候,必不能到他那里。

  为此。受到上帝宽恕的人会忍不住告诉别人(见徒5:42)。

  当趁你可寻找的时候。诗人暗示有朝一日人们想寻找宽恕也找不到了。上帝既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出34:6),愿意“广行赦免”(赛55:7),又怎么会是这样呢?在人类宽容的时期结束的时候,自然会是这样(见摩8:11,12;启22:11)。但就罪人个人来说,这种情况可能还会发生的早一些。许多人觉得自己至少可以暂时放纵罪恶,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们可以再悔改,得到宽恕。但罪的可怕之处就是它会牢牢地依附于人的心灵,成为人生活模式的一部分,特别是在明知故犯的情况下。他们以后往往就不想放弃罪恶了。没有这样的基本愿望,就不可能得到饶恕。许多这样的人也许在表面上会得救的愿望,似乎诚心祈求摆脱罪孽,但是如果不想根除所怀藏的罪恶,寻求得救也是徒然的。

  罪人有时祈求宽恕是出于对后果的恐惧,就像犹大一样(太27:3-5);或追求物质的利益,就像以扫一样(来12:16,17)。但是如果犹大摆脱了所担心的后果,以扫恢复了长子的名分,他们就会故态复萌,继续犯罪。这样寻求上帝是没有益处的(见诗32:1注释)。

  但是罪人也可以确信上帝绝不会充耳不闻任何诚心祈求饶恕的祈祷。同时要警告罪人,明知故犯,顽梗不化,就会失去清除污秽的愿望。来10:26描写了这种状况:“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

  大水泛溢的时候。得到宽恕的人会坚立在上帝救恩的磐石上。这个比喻希伯来人十分熟悉。他们知道大雨过后溪谷和峡谷的水位会突然升高,及其给居民所带来的恐惧。

7 你是我藏身之处;你必保佑我脱离苦难,以得救的乐歌四面环绕我。(细拉)

  藏身之处。见诗9:9;27:5。

  得救的乐歌。受到宽恕的人不会保持沉默。“我怎能不歌唱?”参考摩西和米利暗的歌(出15章)。当基督徒歌唱的时候,周围的人与他一同快乐。

  细拉。见本书第629页(《诗篇》序言)。

8 我要教导你,指示你当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劝戒你。

  教导(sakal)。词根是“训诲诗”。见本诗题记。关于“训诲诗”,见本书第628页(《诗篇》序言)。

  有人认为诗人在第8,9节中保证履行自己的诺言:用上帝的道“指教有过犯的人”(诗51:13)。但是把这两节视为上帝答复诗人在第1-8节所描述的经验似乎更自然一些。大卫曾离开上帝的道,放弃上帝的引导而走错路。为了防止悲剧的重演,或发生任何道德上的堕落,他最需要重新献身,让上帝来引导他。上帝慨然承诺对将来的胜利给予必要的保证,从而激发了他的希望。

  这里概括了防御道德败落的措施。基督徒必须不断地得到圣道的教诲,以致能辨别善恶。他必须在凡事上寻求上帝的旨意,否则他将无法辨认伪装的试探者。由于人生变幻莫测,仇敌千方百计要传播他似是而非的推理,我们需要每天得到新的指教。所以要虔诚专心研究圣经。凡是这样得到指教的基督徒,必立定主意不在任何方面做上帝所不喜悦的事。他也知道做任何事情的方向(见《历代愿望》第668页,参《教育论》第282页;《基督教育之研究》第17,18页)。

9 你不可象那无知的骡马,必用嚼环辔头勒住他;不然,就不能驯服。

  诗人把没有理智,需要管束的牲口与赋有上帝所赐智力的人进行比较(见赛1:3;耶8:6)。

10 恶人必多受苦楚;惟独倚靠耶和华的必有慈爱四面环绕他。

  本节是反义平行的范例(见本书第24页)。

11 你们义人应当靠耶和华欢喜快乐;你们心里正直的人都当欢呼。

  诗人很高兴邀请别人参加赞美的合唱(见诗64:10)。

  本诗描述了一个人的心路历程。他犯了罪,一度拒绝认罪,经过罪的折磨,最后认了罪,并得到宽恕。可以说,这是一首因信称义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