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40马太福音 > 正文

马太福音05--SDA圣经注释

第 五 章

提要:1 基督开始祂的登山宝训:3 宣布蒙福的对象。 13 他们是世上的盐。14 世上的光,造在山上的城。15灯:17祂来是要成全律法。21杀人的含义,27犯奸淫的含义,33起誓的含义:38劝人要忍受冤屈,44甚至要爱我们的仇敌,48要努力追求完全。

[ 登山宝训:太5:1-8:1=路6:17-49。主要注释在《马太福音》。见本卷注释218页地图和231页年表] 。

1 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门徒到祂跟前来,

  看见这许多的人。显然是指太4:25的“许多人”;他们在耶稣第一次加利利城镇乡村旅行布道之后跟着祂。登山宝训很可能发表于公元29年的夏末(《福山宝训》2,45页),约在他三年半传道的中期。路加显然将登山宝训与任设立十二使徒联系在一起(路6:12-20;参《福山宝训》3,4页),并保留了那个重要日子发生事件的正确顺序:一,整夜祷告;二,设立十二使徒;三,下到平原;四,讲道(见《历代愿望》298页),只省略了耶稣“就上了山”(太5:1)。这一省略使有些人认为《路加福音》所记载的讲道《马太福音》的记载不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

  另一方面,马太没有在这里提到设立十二使,而是在记录几个月后的第三次旅行布道时提到(太10:1-5)。但马太在提到跟随耶稣的群众之前,先讲述了加利利海边的呼召(太4:18-25)。从各福音书记载来看,设立十二使徒是为了满足对于更多受训工人的明显需求,以关照到处跟随耶稣的大批群众。

  设立十二使徒是组建基督教会的第一个步骤。基督是这个神圣恩典新国度的君王(见第23节注释);十二位使徒乃是它的创始成员(见可3:14注释)。在十二个门徒成为国度创始成员的那一天,国王发表了就职演讲,阐述了成为该国公民的条件,宣布了该国的律法,描述了它的目标(见《历代愿望》298页;《福山宝训》3,4页)。登山宝训就这样立时成为基督担任恩典之国君王的就职演讲和该国的宪法。祂在正式建立该国并宣布了它的宪法之后不久,就开始了第二次加利利旅行布道。在这段时期,耶稣生动全面地显示了这个国度,它的原则和权能使人受益的种种方式(见路7:1,11注释)。

  山。参太8:1。显然就是祂整夜祷告的山,也是那天早些时候设立十二使徒的山(见《历代愿望》290,298页;见可3:14注释)。这座山的地点尚未确认。十字军东征以后,人们把古代提比哩亚以西8公里处的哈亭角说成是登山宝训的地点。但这种传说法无法追溯到十字军东征之前,所以靠不住。

  基督发表登山宝训的山被称为“新约的西奈山”,因为它与基督教会的关系,就象西奈山与犹太民族的关系一样。上帝在西奈山颁布了祂的律法。耶稣在加利利这座不知名的山上重申了上帝的律法,并更加详细地解释了律法的真正意义,及其训诫在日常生活问题上的应用。

  既已坐下。可以合理地推定,按照古时的习惯,耶稣教训和讲道一般都是坐着的(见太13:1;24:3;可9:35;见路4:20注释)。这是拉比们通常采取的姿势。教师是坐着上课的。至少在这个场合,群众也坐在草地上(《历代愿望》298页)。

  门徒。当然包括早些时候刚设立的十二位使徒(见可3:13,14注释;参路6:12-19)。他们与耶稣的关系非常密切,形成了一个核心,自然就坐在祂旁边;此外但是还有许多跟随耶稣、并被称为祂门徒的人(《历代愿望》488页;见可3:13注释)。至少在耶稣后来的传道工作中,有几名妇女也陪着祂并服侍门徒的需要(路8:1-3;参太27:55)。这些虔诚的妇女中有些人可能在场。但听众大部分是农民和渔夫(《历代愿望》299忒;《福山宝训》39页)。其中还有探子(《历代愿望》307页;《福山宝训》47页;见太4:12注释)。

2祂就开口教训他们,说:

  路加说:耶稣在开始讲话时“举目”(路6:20)。虽然马太和路加对这次讲道及其背景的记录存在一些差异,但他们无疑是记录同一次讲道。两份记录的相似之处超过了表面上的差异;而它们之间的差异也只是表面上的,并不是实质上的。讲道的原文肯定比记录下来的要长得多。两位作者各自对讲道作了归纳。他们在各自的福音书中记录了圣灵所感动他们的特征(见本卷注释274页)。所以他们的记录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补充的。我们应当接受两位作者所记录的全部内容。我们有权得到耶稣这次讲道比较完整的记录;这不是一份记录所能提供的。见《马太福音》第三章补充注释二。

  马太对于这次讲道的记录几乎是路加的三倍。这可能是因为马太比路加更关注耶稣的教训。路加则如他在序言中所坦言的(路1:1-4),主要关心历史的记叙。马太关于登山宝训的记录含有许多路加没有提到的内容。但路加也提到一些马太所省略的内容。见本卷注191页。主要的相似之处如下:

  《马太福音》 《路加福音》

  5:3,4,6    6:20,21

  5:11,12    6:22,23

  5:39-42    6:27-30

  5:42-48    6:32-36

  7:1,2     6:37,38

  7:3-5     6:41,42

  7:12     6:31

  7:16-21    6:43-46

  7:24-27    6:47-49

  马太所记录登山宝训的许多其他内容还散见于《路加福音》中,无疑是因为基督在以后传道的不同场合重申过这样的思想。见路6:17-49注释。

  在登山宝训中,基督论述了祂国度的性质,驳斥了犹太领袖灌输在百姓心中有关弥赛亚国度的错误观念(《福山宝训》1页;见太3:2;4:17注释)。登山宝训说明了基督教的性质与祂时代的犹太教是完全不同的。

要充分认识登山宝训的意义,不仅需要理解祂所提出的每一条原则,而且要明白每一条原则与整体的关系。讲道的统一性是粗心的读者看不出来的。下面的提纲强调这种内在的统一性,并说明这篇讲章各部分的关系。

登山宝训提纲

   天国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一.公民的目标是完美的品格,第5章。

  1.如何成为天国的公民,太5:3-12。

  2.天国公民是天国原则的活代表,太5:13-16。

  3.天国的行为标准,太5:17-47。

  4.公民的目标是品格的改变和完善,太5:48。

  二.正确生活的动机和公民身份的范例,太6。

  1.敬拜,侍奉和人际关系的正确动机,太6:1-18。

  2.人生的目的:为天国而计划和生活,太6:19-24。

  3.上帝供应那些首先追求天国的人,太6:25-34。

  三.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太7。

  1.黄金律以及应用它的能力,太7:1-12。

  2.顺从和自律是公民资格的试石,太7:13-23。

  3.呼召采取果断的行动,太7:24-27。

3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虚心。ptōchos,意为非常贫穷,源于ptassō(“低头弯腰”、“畏缩”;见可12:42;路4:18;6:20注释)。在本节ptōchos是指那些在属灵上非常贫穷,觉得自己迫切需要天国所提供之事物的人(参徒3:6;见赛55:1注释)。那些没有感觉到自己属灵的需要,认为自己“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的人,在上天看来乃是“困苦、可怜、贫穷的”(启3:17)。只有“虚心”的人才能进入上帝的恩典之国;其他所有的人都没有感觉到需要天上的财富,并拒绝其福气。

  有福了。makarioi,单数是makarios(“幸福的”,“幸运的”)。希伯来语是'ashre(见诗1:1注释)。'Ashre和makarios一般都译为“有福的”( 王上10:8;诗127:5;箴29:18;约13:17;彼前3:14)或“万幸”(徒26:2)。另一个希腊词eulogētos也是“有福的”,“可称颂的”之意(路1:68;彼前1:3等),源于词根eulogeō(“赞扬”、“赞美”、“尊荣”之意,见太5:44;21:9;26:26;罗12:14)。

  Makarios在第3-11节中出现九次。但第10,11节是指基督徒经验的同一方面,所以被视为是一个福气,所以是八福而不是九福。路加只记录了四福,即马太的第一、第四、第二和第八福(路6:20-23),但他补充了相应的四祸(第24-26节)。

  在登山宝训的开头,基督谈到了每一个人心中的最高愿望——幸福。创造主亲自把这个愿望栽培在人心中,原是要引导人与他的创造主合作,找到真正的幸福。当人试图抄近路绕过顺从上帝的要求时,就陷入了罪中。

  所以基督作为上帝恩典之国的君王,在就职演讲中宣布:天国的主要目标就是在人心中恢复丧失了的伊甸之乐,使那些选择从“窄门”和“小路”进入天国的人(太7:13,14)找到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他们的“心怀意念”时,他们才能找到内在的平安和喜乐,以及心灵真正持久的满足(腓4:7)。基督回到天父那里去时,把世人所无法给予的平安留给了祂的门徒(约14:27)。幸福只临到那些与上帝相和之人的心中(参罗5:1),临到他们的同胞(参弥6:8),就是遵行爱的律法(见太22:37-40)两条最大诫命的人。心灵的这种气质只属于恩典之国的真正成员。

  天国。见太4:17;路4:19注释。务必注意基督在这里所说的,主要不是祂将来的荣耀之国,而是现在的上帝恩典之国。基督在祂的教训中,经常讲到在那些接受祂主权之人心里的恩典之国。祂用稗子,芥菜种,面酵,撒网(太13:24,31,33,47),以及其他许多比喻予以说明(见《福山宝训》8,108页)。

犹太人以为天国是靠武力的,要强迫地上的各国服从以色列。但基督来要建立的国度是从人的内心开始,充满他们的生活,并带着爱的积极动力涌入他人的内心和生活。

他们的。感觉到自己的需要,乃是进入上帝恩典之国的第一个条件(见《福山宝训》7,8页)。比喻中的税吏正是因为意识到自己属灵的贫乏,“回家去倒比”那自以为义法利赛人“算为义了”(路18:9-14)。天国里没有骄傲,自满和自以为义之人的位置。基督吩咐心灵贫穷的人,用他们的贫穷换取祂恩典的财富。

4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哀恸的人。pentheō,通常表示非常悲伤,与泛指忧愁的lupeomai不同(太14:9;彼前1:6)。所以“虚心的人”(见太5:3的注释)属灵的严重贫乏,与本节中所说之人的深切悲哀正好相配。事实上正是深深感受到属灵的需要,才使人因看见自己生活中的不完全“哀恸”(见《福山宝训》9页;参《历代愿望》300页)。基督在这里指那些心灵贫穷,渴望达到完美标准的人(参赛6:5;罗7:24)。这句话也给那些因失望,丧失亲人,或其他伤心事而哀恸的人带来安慰的信息(见《福山宝训》10-12页)。

  必得安慰。parakaleō,“叫到旁边”、“求助”、“召集”、“召唤”;故有“劝诫”、“鼓舞”,“慰问”、“勉励”和“安慰”之意。这样召来的朋友是paraklētos。他的服务是paraklēsis。耶稣在约壹2:1中被称为paraklētos(“中保”)。祂离开时应许另差一位“保惠师”(paraklētos,见约14:16注释)圣灵前来与我们同居,做我们永远的朋友。

  上帝怎样用天国恩典的财富满足属灵的需要(见第3节注释),祂也照样用赦罪的安慰来满足为罪哀恸的心。人若不先感到需要,就不会因自己的缺乏——这里指公义的品格——而哀恸。为罪哀恸就这样成了想进入天国之人的第二个条件,很自然地紧随在第一步之后。

5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温柔。praeis,单数是praüs(“温和”,“温顺”)。基督说自己“心里柔和谦卑”(太11:29)。祂确是这样;凡“劳苦担重担的人”(第28节)都可以到祂这里来,找到心灵的安息。在希伯来语中与praüs 相应的词是`anaw,或`ani,意为“贫穷”、“痛苦”、“谦卑”、“温柔”。这个希伯来词曾用来描述极其“谦和”(民12:3)的摩西,还出现在赛61:13的弥赛亚预言(参太5:3注释)和诗37:11中,译为“谦卑人”。

  温柔是思想和生活态度,是为成圣预备道路的。“温柔”的精神“在上帝面前是极宝贵的”(彼前3:4)。《新约》作者经常提到“温柔”为一种主要的基督徒美德(见加5:23;提前6:11)。对上帝“温柔”意味着我们接受祂的旨意,并认为祂对我们的安排是好的,所以我们豪不犹豫地在凡事上顺从祂(参《福山宝训》15页)。“温柔”的人有完全的自制。我们的始祖因自高而丧失了托付他们的国度;但通过温柔可以重新得到(《福山宝训》17页)。见弥6:8注释。

  承受地土。参诗37:11。“虚心的人”要承受天国的财富(太5:3);“温柔的人”要“承受地土”。现在承受地土的,确实不是“温柔的人”,而是骄傲的人。但有朝一日,地上的国必赐给圣徒,赐给已经学会谦卑美德的人(参但7:27)。基督说,谦卑的人,就是已经学会温柔的人,终必得到高举(见太23:12注释)。

6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饥渴。这个比喻在一个年平均降雨量不到26英寸的国家里特别有说服力(见《SDA圣经注释》卷二第110页;见创12:10注释)。巴勒斯坦和近东大部分地区都是这样,既与大片沙漠接壤,就连有人居住的地方,降雨量也很少。当时听耶稣讲道的人中,无疑有许多都经历过口渴的痛苦。就像夏甲和以实玛利的故事所说明的,一个迷了路或找不到路上罕见之泉源的旅客,很容易陷于严重的困境(见创21:14注释)。

  但耶稣所说的是心灵的饥渴(见诗42:1,2)。只有怀着像那些快要饿死或快要渴死的人那样迫切的心情渴慕公义的人,才能得到公义。属世的资源,无论是物质的财富,深奥的哲学,食欲的满足,还是尊荣和权力,都不能满足心灵的饥渴。所罗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归纳说:“凡事都是虚空”(传1:2,143:19;11:8;12:8;参2:1,15,19等),都不能带来每一颗心所渴望的满足和幸福。智慧人的结论是,承认创造主并与祂合作,才会带来持久的满足(传12:1,13)。

  在登山宝训六至八个月之后(本卷注释231页年表),耶稣又发表了一次重要的讲道,是关于生命之粮的(约6:26-59)。祂更加充分地论述了这里所简单提到的原则。耶稣自己就是人应该渴慕的“粮”。他们吃这粮就能维持属灵的生命,满足心灵的饥渴(见约6:35,48,58)。饥渴的人得到慷慨的邀请,可以到天上的供应者那里接受饮食的供应,“不用银钱,不用价值”(赛55:1,2)。人心中渴慕公义,乃是基督已开始在其中运行的证据(《福山宝训》19页)。

  义。dikaiosunē,源于词根dikē(“习惯”,“用法”),因此指习惯所确定的“义”。在《新约》中,该词表示天国的原则所确定的“义”。在《新约》中dikaiosunē共出现94次,都译为“义”或“公义”。在希腊人中,“义”指遵行公认的习俗。就犹太人而言,“义”主要指遵从犹太传统所解释的律法要求(见加2:16-21)。但对于跟从基督的人来说,“义”有更加广泛的意义。基督徒不是要建立自己的义,而是蒙召“服上帝的义”(罗10:3)。他们所追求的,“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上帝而来的义”(腓3:9)。

  基督的义既是归给我们的,也是赐给我们的。归给我们的义带来称义。但称义的人要在恩典里长进。靠着住在心中的基督大能,人就能在生活中遵从与耶稣言传身教所彰显的道德律法的要求。这就是赐给我们的义(见《天路》310-312页)。基督在鼓励祂的听众思考“完全”,像他们的天父完全一样时(见太5:48注释),心中所想的就是这义。保罗说,耶稣是完美生活使“使律法的义成就在我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罗8:4)。

7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怜恤人的。Eleēmones(“怜悯”,“慈悲”,“同情”)。来2:17说基督是“慈悲忠信的大祭司”。基督本节所说的怜恤是一种主动对人的美德。若不采取怜恤的行动,就没有什么价值。太25:31-46把怜恤的行为说成是进入荣耀之国的试石。雅各把怜恤的行为包括在“清洁的虔诚”的定义里(雅1:27)。弥迦(弥6:8)归纳人对上帝和同胞的义务是“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上帝同行。请注意弥迦与基督一样,也提到了在上帝面前谦卑,并待人怜悯。这一切都可以与那作为“律法和先知道理的总纲”的两条诫命相比(太22:40)。

  蒙怜恤。这对于现在和审判的日子来说都是真实的,包括蒙人的怜恤和蒙上帝的怜恤。黄金律的原则(太7:12)既适用于我们对待别人,也适用于别人回报我们。残酷无情,心地卑鄙的人不大可能得到同胞仁慈怜悯的对待。但那些仁慈和体谅他人需要及感受的人,往往会得到世人同样仁慈的回报。

8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上帝。

  清心的。“心”字的原文在太13:15中指智力;在约壹3:20,21指意识;在彼前3:4中指内心。基督所说的清心远不止性方面的清洁(《福山宝训》25页),还包括一切理想的品质,去除所有不理想的品质。“清心”就是披上了基督的义袍(见太22:11,12注释),即圣徒所穿的“细麻衣”(启19:8;参启3:18,19)——完美的品格。

  耶稣心里所想的不是仪文方面的洁净(太15:18-20;23:25),而是内心的清洁。如果动机纯洁,生活就会纯洁。

  清心的人不再以罪恶为控制人生的原则。他们的生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上帝(见罗6:14-16;8:14-17)。成为“清心的人”并不意味着绝对无罪,而是指动机的纯正,靠着基督的恩典转离过去的错误,向着基督耶稣里的完全标杆直跑(腓3:13-15)。

  见上帝。基督强调今生人心中的上帝恩典之国,但不排除来生的永恒荣耀之国(见第3节注释)。所以“见上帝”显然既指属灵上也指肉眼上看见。那些感觉到自己属灵需要的人现在就进入“天国”(第3节);为罪哀恸的人(第4节)现在就得安慰;温柔的人(第5节)现在就有承受新地的权利;饥渴爱慕耶稣基督之义的人(第6节)现在就得饱足;怜恤人的人(第7节)现在就蒙怜恤。同样,清心的人有权利现在就藉着信心的眼睛看见上帝,并最终在荣耀的国度里有权面对面见祂(约壹3:2;启22:4)。此外,只有那些在今世培养了属天眼光的人,才有权利在将来的世界看见上帝。

  就像麻醉剂一样,罪的第一个影响就是蒙蔽人心智的高级机能。蛇迷惑了夏娃心灵的眼睛,使她看“那棵树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之后,她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创3:6)。当蛇说“你们的眼睛就明亮了”时,它是指心灵的眼睛,因为“眼睛”“明亮”的结果是能知善知恶(创3:5)。魔鬼先藉着让人相信犯罪的经验会使他们目光更清晰而弄瞎他们的眼睛。然而罪使人更加盲目。罪人“有眼”却“看不见”(耶5:21;参赛6:10;结12:2)。

  只有心地单纯的人才“得见上帝”。心灵的“眼睛”“了亮”,生命才会充满“光明”(太6:22,23)。太多的基督徒成了属灵的斗鸡眼,一只眼睛看天上的迦南,另一只眼睛却看“罪中之乐”(来11:25)和埃及的“肉锅”(出16:3)。我们唯一的保障就是在生活上坚持原则,把上帝放在生命的首位。现今那些视世上的事物为“可喜悦的”,关注撒但所展示耀眼小玩意的人,决不会看到顺从上帝的更大价值。我们要“得见上帝”,心灵的窗户就必须保持洁清洁。

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

  使人和睦的人。eirēnopoioi,源于eirēnē(“和平”)和poieo(“使”)。基督在这里特别指使人与上帝和好(《历代愿望》302-305页;《福山宝训》28页)。“体贴肉体的,就是与上帝为仇”(罗8:7)。但和睦的大师基督却来告诉人,上帝不是他们的仇敌(见《福山宝训》25页)。基督是“和平的君”(赛9:6,7;参弥5:5)。祂是上帝差到人间的和平使者。“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着他与上帝相和”(罗5:1)。当耶稣完成了指定给祂的使命,回到天父那里时,祂能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约14:27;参帖后3:16)。

  为了认识基督所说“使人和睦”的意思,关注闪族人的思维和语言中和睦的意思是有帮助的。希腊词eirēnē在希伯来语中的对应词shalom,意为“完全”,“健康”,“兴旺”,“幸福的状态”和“平安”。鉴于基督和百姓都使用与希伯来语十分接近亚兰语,耶稣无疑是在展示闪族语中该词的内涵。基督徒应当彼此和睦(帖前5:13),并“追求与众人和睦”(来12:14)。他们应当为和平祈求,为和平工作,并积极参与促进社会安宁的活动。

  上帝的儿子。犹太人认为自己是“上帝的儿女”(申14:1;何1:10等)。这也基督徒追求的理想(约壹3:1)。成为上帝的儿子意味着要在品格上像祂(约壹3:2;参约8:44)。“使人和睦的人”是“上帝的儿子”,因为他们本与祂相和,并致力于引导同胞与祂和好。

10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受逼迫。基督在这里主要指在为天国放弃世界的过程中所遭到的迫害。自从罪恶入侵以来,基督与撒但之间,天国与世界的国之间,侍奉上帝的人与侍奉撒但的人之间就一直存在着“敌意”(创3:15;启12:7-17)。这场斗争将延续到“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启11:15;参但2:44;7:27)。保罗警告信徒,他们“进入上帝的国”,要“经历许多艰难”(徒14:22)。天国的公民在今生有患难(约16:33),因为他们的品格,理想,志向和行为都在默默揭露现今世界的邪恶(参约壹3:12)。天国的仇敌既迫害君王基督,也定会迫害祂忠心的百姓(约15:20)。“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后3:12)。

  天国是他们的。第3节对感觉自己属灵需要的人也发出这样的应许。“我们若忍耐,也必和祂一同作王”(提后2:12;参但7:18,27)。那些在世界为基督受苦最多的人,最能感戴祂为他们所受的苦。第一福和最后一福都含有成为天国成员的保证,这是很合适的。凡体验过这里所列的八项公民资格的人,都配进入天国。

11 “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

因我。基督徒因他们所信奉的基督之名受苦。在各世代中和在早期教会一样,真正爱主的人都“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而欢喜快乐(徒5:41;参彼前2:19-23;3:14;4:14)。基督警告那些想成为祂门徒的人说,他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太10:22)。但紧接着又补充说,凡“为我失丧生命,将要得着生命”(太10:39)。基督徒要“为他祂苦”(腓1:29)。

辱骂。oneidizō(“责备”,“诽谤”,“侮辱”)。又见路6:22注释。太4:11,12不是另一个福气;它只是说明逼迫表现的方式。

12 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

  欢喜。无论生活中遭遇什么,基督徒都要欢喜(腓4:4),因为知道上帝会使万事互相效力,叫他得益处(罗8:28)。在试探或考验的时候尤其要这样(雅1:2-4),因为苦难会造就忍耐其他天国公民所需的重要品质。

  快乐。参路加所说的“欢喜跳跃”(路6:23)。

  你们的赏赐是大的。又见路6:24-26注释。成熟的基督徒并不把奖赏当作最重要的(见《天路》398页)。他顺从诫命不单是为进天国,而是以与创造主合作作为生存的最高目标的喜乐。作出的牺牲可能是大的,但是报赏也很大。当人子在荣耀中降临时,“祂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太16:27;参启22:12)。

  先知。例如以利亚曾被亚哈和耶洗别所追逐(王上18:7-10;19:2);耶利米曾被同胞所迫害(耶15:20;17:18;18:18;20:2等)。逼迫是为了净化生命,除净品格中的渣滓(参伯23:10)。

13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

  你们。原文是强调的。务要记住,耶稣是在对祂的门徒说话,特别是对十二使徒。他们作为祂神圣恩典之国的创始成员,将发挥新的作用(见第1-3节注释)。其他的人在倾听,特别是农民和渔夫(《福山宝训》39页)。但法利赛人的探子也在场(《历代愿望》307页;见可2:6注释)。

  盐。在巴勒斯坦,盐采自沿岸的湿地或内陆湖泊。采集的设备简陋,导致盐中留有许多杂质。在接触潮气或遭遇雨淋时,极为易溶的盐分会被冲走,剩下无味的杂质。

  把天国的公民比作盐是因为其防腐性质(参《福山宝训》35页)。在冷藏和其他现代保存食物的方法发明之前,盐和香料主要用于防腐。在古代巴勒斯坦,盐几乎专门用于防腐和调味(见伯6:6)。同样,基督徒藉着传播福音成为拯救他人的媒介,在世界发挥防腐和净化的作用。门徒应该认识到拯救同胞是自己的主要责任。他们不应因为逼迫(见太5:10-12)或其他原因而离群索居,而要与自己的同胞保持密切的接触。

  路加登山上宝训的记录没有包括太5:13-16的内容,但他在其他场合引用了基督所说的类似话语(路14:34,35)。马可也记录了相似的话语,是在别的场合单独对门徒说的(可9:50),主要涉及与人相处的要素。各福音书作者记录了耶稣在不同场合所说的相同或相似的话语。一些人据此推断各位作者多少有些随意地把这些话放到不同的场合里,不顾祂实际上是在什么时候说的。但这个结论是基于一种幼稚的想法,认为耶稣在传道期间,对于任何一个观念都只讲一次。然而没有充分的理由认定耶稣不会在不同的场合对新的听众,甚至对基本相同的听众全部或部分地重复祂的话语。

  失了味。基督徒若丧失了自己的基本特征,就不能继续被称为基督徒,就象盐失去了咸味就不能继续被当作盐使用一样。基督徒如果有名无实,他们要进入天国就成了无稽之谈。不管他们口头怎么说,如果他们不反映基督的品格,就不是基督徒。

  咸。即恢复盐最重要、最有用的品质。当自称是基督徒的人丧失了基督的慈爱,能力和公义时,就没有任何其他的资源能供应他们的需要。一个有名无实的基督徒无法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传给别人。在古代的礼仪中,盐要放在每一样祭牲上(利2:13;结43:24;可9:49),没有盐,祭牲就不蒙悦纳。在这里盐代表基督的义(见《历代愿望》439页)。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成为“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罗12:1),就必须有耶稣基督完全之义的保存与调和(见加2:20)。

  无用。一个在生活中丧失了基督恩典和能力的基督徒,就是“无用”的基督徒。他还因误表天国原则的生活而危害天国的事业。

  被人践踏了。听众从所坐的地方,可以看见路上的白盐,因为失去价值而抛在那儿(《福山宝训》36,37页)。

14 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

你们。原文是强调的。

世上。kosmos(见太4:8注释)。

  光。光一直象征上帝的临格(见创1:3;3:24注释)。约翰说耶稣是“人的光”,照在世界的黑暗中(约1:4-9)。耶稣在传道快结束时说自己是“世上的光”(见约8:12;9:5注释)。基督徒既接受耶稣为世上的光,他如果忠于自己的恩召,就会反映那光。弥赛亚的预言称耶稣为“大光”(赛9:2),和“公义的日头”(玛4:2;见路1:79注释)。当真光照到人身上时,他们就会受到激励“兴起,发光”(赛60:1-3)。圣经说爱主和服侍主的人今生和来生(见太13:43)都像“日头”(见士5:31注释)发光。基督讲话时还是早上(《福山宝训》38页),太阳正向天顶攀升(参诗19:4-6)。同样,十二使徒和天国将来所有的公民也当出去,让他们的光照耀在世界各地,驱散罪恶,黑暗和对上帝的旨意及道路的无知。见约1:4,7,9注释。

  造在山上。现存的废墟表明,古代巴勒斯坦的城市通常是造在山上的,很远就能看见。从基督和群众所坐的位置,能看到周围山上许多的城镇和乡村(《福山宝训》39页)。

15 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

  灯。不是我们现在所用的蜡烛。古时的灯由陶土或金属制成碟形,灯芯浮在油上,点亮的部分靠在碟的一边,或从一个特别的口子伸出来。参可4:21和路8:16;11:33类似的话。

  斗。modios,一种量谷的器具,约8.75升,在家中常用来装面粉。基督说到“斗”,是因为当时一般人家里往往只有一个斗。它通常是用陶土制作的。犹太民族把他们的光藏在“斗”底下(参赛60:1)。耶稣指出,托付给他们的亮光是属于全人类的。见《SDA圣经注释》卷四26-30页。

  灯台。luchnia。在平民家里,灯台通常是用陶土制作的。也有石制或木制中心柱上的支架,托住顶部,作为方便的灯台(见出25:31;来9:2;启1:12;11:4等)。

  照亮一家的人。灯放在合适的灯台上,能照亮全家的人。同样,上帝的旨意是让全人类都受益于祂托付给亚伯拉罕后裔的真理之光(见创12:3;申4:6;赛60:1-3等;又见《SDA圣经注释》卷四28-30页)。参那盏寻找钱币的“灯”(见路15:8注释)。

16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真理的光是从天上来的(约1:4)。但当它照亮了我们的生活时,它就成了我们的光(赛60:1-3;弗5:14)。刚设立的十二使徒,是基督教第一批受任的擎光者。门徒们反映真理之光和上帝之爱的效果非常明显,连他们最苦毒的仇敌看得出来,“认明他们是跟过耶稣的”(徒4:13);耶稣将天上的光照在世上(约1:4)。犹太官长们对门徒的评价没有比这更高的了;他们对基督传道效果的承认也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基督在人心中点亮了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看见你们的好行为。灯的作用在于其清明有力的光。房间里的人可能看不见灯台上灯中的油,但灯的发光证明其中有油存在。

  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撒但总是想误表天父。基督来驱散黑暗,将天父彰显出来。基督也将同样的工作委托给祂的门徒。灯发出光,不仅让人看见这光,而且因光而看到其他的东西。我们的灯应当发光,不是要把人们吸引到我们自己面前,而是要把人们吸引到生命之光基督那里,吸引到有价值的事物上(太6:31-34;约6:27;参赛55:1,2)。

  这是马太第一次提到上帝为“父”。此后他经常用这个词(太5:45,48;6:1,9等)。《旧约》经常表达上帝为父、人类为祂儿女的观念(申32:6;赛63:16;64:8;耶3:4等)。但基督赋予父子关系以新的意义(《天路》141,142页)。犹太文学经常称上帝为天上的“父”。

17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

  莫想。在基督传道的最后两年,几乎所有的场合都有探子在场(见可2:6;路6:11注释),调查和汇报耶稣的活动。甚至在祂讲道时,他们也向周围的人造谣说祂藐视律法(《历代愿望》307页;《福山宝训》47页)。但是像其他许多场合一样(见可2:8;路4:23;6:8注释),耶稣知道他们的心思(《历代愿望》307页),并回应他们的异议,给出了祂神性的凭据。

  我来。耶稣指祂从天父那里(约16:28)来到这个世界(约18:37)。

  废掉。kataluō,直译是“拆掉”,比如一座房子或一顶帐篷,故有“使……失效”,“废除”,“取消”之意。基督既在西奈山颁布了律法,为什么要废除它呢(见《先祖与先知》366页)?见太23:23注释。

  律法。nomos(见罗3:19注释),相当于希伯来词torah,包括上帝所启示的全部旨意(见诗119:1,33;箴3:1注释)。“律法和先知”表明旧约圣经分成两个部分(见太7:12;11:13;22:40;路16:16;约1:45;罗3:21)。这种分法在古代犹太文献中也能看到(见《玛加比四书》18:10)。但在犹太人中,三分法更为常见,即律法,先知和诗篇(路24:44),或按希伯来圣经的标题,分为“律法,先知和圣文”。上下文表明耶稣在这里可能主要是指摩西五经所包括的、并由众先知所确认的道德律法和民事法规(《历代愿望》307页;《福山宝训》45页)。在太5:21-47中,耶稣从十诫(见第21,27节)和摩西的律法中(见第33,38,43节)挑选了一些戒律,表明祂的解释与文士、官方解释者和律法教师的解释完全不同(见本卷注释55页;见可1:22;2:6,16;路5:17注释)。

  基督说明,破坏上帝律法的不是祂而是他们。他们用自己的遗传废除了律法(太15:3,6)。基督取自律法的说明(太5:21-47),也许只代表祂这次演讲的一部分(见第2节注释)。祂的论述可能更为广泛。当祂说自己来是要成全律法和先知时,祂可能还强调祂应验了仪文律法预表祂的表号,应验了圣经中关于弥赛亚的全部预言(见路24:44)。祂来并不是要废除圣经的任何部分。圣经祂亲自所赐的(彼前1:11;《先祖与先知》366页),也是为祂作见证的(约5:39;参路4:21)。

  基督和文士们的重大分歧,涉及他们解释上帝神圣律法的遗传(见本卷注释第56页;见可1:22,44;2:19,24;7:1-14;路6:9注释)。耶稣从小就不理会这些没有《旧约》依据的拉比律法(《历代愿望》84页)。祂现在所废除的,是文士对圣经的错误解释(《历代愿望》307页),而不是律法本身。

  要成全。plēroō(“实现”,“充满”)。在登山宝训中,律法的制订者说明了其中戒律的真正意义,以及律法的原则在祂来建立之国的公民思想和生活上表达的方式(见赛59:7注释)。伟大的立法者现在亲自重申西奈山的宣言对于祂子民的约束力,并宣布凡藉着榜样和教训擅敢废除律法的人,“断不能进天国”(太5:20)。

  说基督通过成全道德律法而废除了律法,这并不符合基督讲道的上下文。这种解释否定了基督显然要表达的意思,置祂于自相矛盾之中,说祂来不是要“废掉”律法,而是要通过成全它来“废掉”它。这种解释忽视了“乃是”(alla)一词的强烈对比意义,把前后两句话等同起来。基督成全律法,只是充分阐明了它的意义,给人一个完全顺从上帝旨意的榜样,使这部律法能“成就在我们身上”(罗8:3,4)。

18 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实在。Amēn(阿门),源与希伯来词'amen(“坚定”,“确立”,“稳妥”)。在希伯来语中,'amen表示给对方的说法一个明确强调的回答(民5:22;申27:15,16等)。这种用法也带到了《新约》之中(林前14:16)。“阿门”还经常用在《新约》荣耀颂的最后(罗1:25;加1:5等)。但在《新约》中,只有耶稣用“实在”来肯定和强调祂所说的话。祂的许多话是用“实在”开头的:“我实在告诉你们”(太6:2,5,16等),或如《约翰福音》(25次)用:“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约3:3,5,11等;见约1:51注释)。

  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参可13:31;路16:17。律法表达了上帝的旨意。救赎的计划表达了上帝的慈怜。两者都不能废除。“我们上帝的话必永远立定”(赛40:8)。

  一点。iōta,是希腊语的第九个字母,相当于希伯来语的yod(见本卷注释14页),是希伯来语最小的字母。

  一画。keraia,直译是“小角”,可能是指字母wau(w;见本卷注第14页)中的小钩,或某个其他字母与相似的字母区别的部分。阅读本卷注释14页中希伯来字母b与k,d与r,h与ch的相似性,就会明白希伯来字母细微差异的重要性了。犹太人有一种传统说法: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想废除律法中最小的一个字母,也是不可能成功的。他们认为这样做会招惹大罪,导致世界的毁灭。

  也不能。原文表示强烈的否定。道德律法不可能改变,就像上帝的品格永不改变一样(玛3:6)。道德律法的原则像上帝一样永恒。

  成全。Ginomai(“成为”,“发生”,“确立”)。上帝不会改变祂所表达的旨意(见第17节注释)。祂的“话”会实现祂慈爱的目的,而且“亨通”(赛55:11)。上帝的命令不会改变以迎合人的意思。

19 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做,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

  废掉。luō(“放松”,见太18:18),即“违背”,“废除”,“取消”诫命之意。该词的强调形式是Kataluō,(太5:17)。基督使用该词的弱式luō,可能想说明,即使在诫命上稍有放松,就会被称为“天国里最小的”。

  诫命中最小的一条。文士们(见本卷注释55页)曾对上帝的律法,摩西的民事和仪文律法,以及他们自定的规章等全部条例,按他们所认定的轻重缓急进行精心的编排,以为在遇到有冲突的时候,次要的规定应用让位于所谓重要的规定。这种狭隘的律法主义,使人想方设法避开上帝律法最明确的要求。关于运用这条原则的例子,见太23:4,14,17-19,23,24;可7:7-13;约7:23。宣布某些行为是“允许”或“禁止”的,被视为拉比的特权。耶稣说明祂决没有解除道德律法的规定对人的要求。祂比律法的官方解释者,文士和拉比都更加严格,因为祂在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存在例外。所有的律法都是平等的,都具有永久的约束力。

  又教训人这样。参“耶罗波安犯罪,又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王上14:16)的事例。

  称为最小的。就是被视为最没有价值的。基督决没有暗示说,一个违背诫命,又教训别人这样做的人能到天国去。祂在这里说明了天国对违背律法者的态度,对他们的品格所作的评价。这一点在第20节中得到了说明:违背诫命并教训别人也这样做的“文士和法利赛人”,肯定被排除在天国之外。

20 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

  你们的义。必须记住,基督主要是在对新设立门徒核心成员——十二使徒说话,也是对所有将成为新建立国度的公民说话(见第1节注释)。基督在这里用明白无误的语言,宣布了公民资格的崇高标准。

超过。天国公民的“义”必须超过文士,律法的官方解释者,和假装非常虔诚的法利赛人的义(见本卷注释51页)。就像体育竞赛一样,门徒是作为业余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及冠军们竞赛,并奉命最少要超过冠军们。

文士和法利赛人。见本卷注释51,52,55页。

  义。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在于外表上遵守律法的文字;基督则要求关注和遵行律法的基本原则。文士像一些现代的宗教家一样,给人性的软弱留下余地,淡化罪的严重性质。他们就这样使人易于违背上帝,并鼓励人们这样做(参《善恶之争》572页)。他们教导说,一个人是按照其大多数的行为接受审判的;如果他的“好”行为超过了他的恶行,上帝就会宣布他是义的(《米西拿》Aboth3.16,《塔木德》宋西诺版38,39页)。为要补偿恶行,他们规定了一套行义的制度,帮助人赚得足够的功劳,抵消对他不利的记录。法利赛人认为自己那套行义的制度是通往天国的可靠护照。事实上他们就是因此而成为法利赛人的。耶稣在这里宣布,他们的制度无法使人进入天国。用表面或自以为有功的行为来争取公义的努力,乃是毫无价值的(见罗9:31-33)。

  断不能。ou mē,强烈的双重否定。

21 “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

  你们听见。耶稣继续举例解释律法。作为律法的制订者,祂是律法唯一真正的解释者。耶稣清除了拉比诡辩的垃圾,恢复了真理原有的美丽与光泽。“你们听见”暗示大部分在场的听众自己并没有读过律法。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大都是普通的农民和渔夫(《福山宝训》39页)。耶稣后来当与有学问的祭司和长老交谈时问道:“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太21:42)。而那一天,一群在圣殿院子里的平民则对耶稣说“我们听见律法上有话说”(约12:34)。

  有吩咐。拉比们在引用更早的律法解释者作为权威时,经常以耶稣在这里所说的“有吩咐”。在拉比著作中,也用“有吩咐”作为所引圣经的开始。

  古人。“吩咐古人的话”或作“古人所说的话”。原文这两种理解都可以。

  不可杀人。十诫的第六诫(见出20:13注释)。

  难免受审判。及“会受到指控”。在过失杀人,而不是谋杀的情况下,律法会对杀人者提供保护(见民35:6;申19:3注释)。这里当然指故意流人血并受到合法当局的定罪和惩罚。

22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有古卷在凡字下添“无缘无故地”五字);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

  只是我告诉你们。拉比们引用遗传作为他们解释律法的权威,基督却凭着自己的权威说话,所以祂的教训与拉比的教训截然不同,正如百姓很快就看到的(见太7:29;见路4:22注释)。“只是我告诉你们”的说法在《马太福音》第5章中共出现六次(见第22,28,32,34,39,44节)。基督说明祂的要求远超过律法的表面形式,还包括形式之外赋予生命和意义的精神。祂举了六个特例,说明外表的行为与引起那些行为的动机之间的区别。这种对比像一条金线贯穿在登山宝训之中,使这篇讲道成了基督徒人生观的最高论述和历代道德规范的最好诠释。基督指出律法的要求实际上有多么深远的意义,并强调单在外表上遵守律法是毫无价值的。

  向弟兄动怒的。谋杀是动怒的结果。但一个人可能会对他的同胞,甚至对他发怒的对象隐瞒自己的怒气。法庭最多只能惩罚动怒所导致的行为;唯有上帝才能查究问题的根源,为动怒本身给人定罪和惩罚。

  有文本在“凡”字下添了“无缘无故地”(参《福山宝训》55页),似乎暗示基督赞成对于罪有应得的“弟兄”动怒。这好象违背基督关于爱仇敌和向怀恨的人行善的教训(第44节)。

  在另一方面,圣经表明对罪恶动怒是对的(见可3:5注释),那是在完全没有个人因素,单单针对罪恶本身发出义怒的情况下(见出32:19;约2:14-17等)。圣经论到上帝发怒是含有某种意义的(见民25:4;赛13:9;30:27;42:25;但9:16等)。所以针对羞辱上帝或伤害无辜的行为所发的义怒显然是无罪的(《历代愿望》310页)。

  审判。可能指地方城镇法庭的裁决,暗示用威胁或行动来表现怒气。

  拉加。rhaka,可能译自亚兰语的reqa'(希伯来语是reqah),意为“无用”,“愚蠢”,表示极其轻蔑。在拉比文献中,reqa'是一位官员对没有向他致敬的人所发的斥责。但基督徒对最无知最堕落的人也要尊重和温柔(《福山宝训》57页)。

  公会。sunedrion,这里可能指当地的议会或法庭,而不是指耶路撒冷的犹太议会。

  魔利。Mōros(“麻木”,“愚笨”,“愚蠢”)。有人认为mōros与希伯来词marah(意为“争吵”,“难控制的”、“叛逆”)相关。拉加(Rhaka)表示对一个人智力的藐视,或者说人缺乏智力。而这里所用的魔利(mōros)似乎也包括对一个人的动机的藐视。前者是说人是“傻瓜”,后者是说人是“恶棍”,暗示有恶毒的倾向。既然基督不肯“用毁谤的话罪责”魔鬼(犹9),我们也应该克制自己,不对同胞这样做。我们应当将对他人动机的审判和定罪工作留给上帝。

  据《塔木德》(Kiddushin28a,宋西诺版133页),骂别人是“奴隶”,就要被赶出会堂30天。骂别人是“私生子”,就要挨40下鞭打。骂别人是“坏蛋”,被骂的人就可以报复,或通过剥夺他的财产等而“危及“他的生存。

  地狱的火。直译为“火的欣嫩子谷(希腊语geenna)”或“火的地狱”。“地狱”(Geenna)译自希伯来语的ge' ben hinnom(“欣嫩谷”)或ge' ben hinnom(“欣嫩子谷”,书15:8)。这个山谷在耶路撒冷南面和西面,与大卫城和西罗亚池紧南面的汲沦溪相接(见耶19:2注释)。在以赛亚的日子,恶王亚哈斯(见《SDA圣经注释》卷二86页)似乎引入了野蛮的异教仪式,在欣嫩谷称为陀斐特的邱坛上焚烧婴孩献给摩洛(代下28:3;参《先知与君王》57页)。关于这些可憎的仪式,详见利18:21;申18:10;32:17;王下16:3;23:10;耶7:31注释)。亚哈斯的孙子玛拿西,恢复了这种仪式(代下33:1,6;参耶32:35)。几年后,义王约西亚正式污秽了曾举行这种恐怖礼仪的欣嫩谷邱坛(王下23:10),终止了这种做法。为报应这种罪恶和上帝警告祂子民的其他罪恶,欣嫩谷有朝一日将成为布满“这百姓的尸首”的“杀戮谷”(耶7:32,33;耶19:6;参赛30:33)。所以欣嫩的火就成了最后审判和刑罚恶人大日烈火的象征(参赛66:24)。在犹太人的末世论观念部分源于希腊哲学。他们认为地狱是恶人的灵魂接受刑罚的地方,直到最后审判和报应的日子。

  传说在欣嫩子谷里燃烧着垃圾,故象征着末日的火。这似乎是12至13世纪的犹太学者金希拉比最先提出来的。古代的犹太文献中并没有这种观念。早期拉比关于地狱象征末日之火的思想是依据赛31:9。见斯特拉克和比勒贝克《新约注释》卷四1029,1030页。

23 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

  礼物。dōron,指一般或特别的礼物。从太23:18,19可以看出祭坛上的礼物在仪式中的重要性。

  你的弟兄。听道的人无疑明白“弟兄”是指犹太同胞。对于基督徒来说,就是指基督徒同道。该词可以理解为与我们有某种密切关系的人。但基督后来说明所有的人不管其种族或信仰都是弟兄(见路10:29-37)。

24 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

  留在坛前。奉献个人的“礼物”或祭牲,被认为是宗教活动中最神圣最重要的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这种行动也要放在次要的地位。本节所提到的“礼物”可能指为了获得上帝的赦免和悦纳而奉献的“礼物”。基督强调人在与上帝和好之前,必须先与同胞和好(见太6:15;约壹4:20)。重要的义务应置于次要的义务之先。和好比献祭更加重要。在生活中实行基督化的原则(加2:20),在上帝眼中远比履行宗教仪式更有价值(见提后3:5)。

  和好。见太6:12;18:15-19注释。

25 你同告你的对头还在路上,就赶紧与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给审判官,审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监里了。

对头。antidikos,这里指诉讼的对方。上下文暗示本节的“对头”是“原告”,而基督所说的“你”则是被告。参路12:58,59。

  在路上。即去法庭的路上。耶稣说,最好在庭外了结案件。

  和息。eunoeō,“和解”,相关词是eunoos(“愿意”,“善意”,“友好”)。所以“和息”暗示对以前的对头改变态度。

  衙役。Hupēretēs(“下级官员”)。该词在《新约》中指会堂的“执事”(见路4:20注释),约翰马可所担任保罗和巴拿巴的“帮手”(徒13:5),教会的“执事”和“传道人”(路1:2;徒26:16;林前4:1等)。

26 我实在告诉你,若有一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

实在。见第18节注释。

一文钱。kodrantēs,拉丁语是quadrans,约相当于寡妇的“两个小钱”(参可12:42)。

  断不能。ou mē,双重否定,语气非常强烈。

27 “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

  你们听见。见21节注释。有文本在“听见”后面是“古人”。。

  犯奸淫。引自出20:14(参申5:18)。

28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

  只是我告诉你们。见22节注释。耶稣从根本上论述了婚姻的关系及其责任(见太19:8),所依据的是创2:21-24中所记载上帝最初对家庭的计划,而不是摩西的律法(见申24:1-4)。在那个计划中,婚姻是要满足伴侣的需要(创2:18),并为将要出生的孩子提供一个家和合适的训练(见创1:28;18:19;箴22:6;弗6:1-4)。这样建立的家是一个理想的环境。父母和孩子们都可以在其中向上帝学习,培养品格,实现上帝创造他们旨意中的崇高理想。

  看见妇女。女性的美是慈爱的创造主所赐的。祂爱一切真正的美。以纯洁之心欣赏这种美既正当又合适。况且两性之间的吸引力是创造主培植在男男女女心中的。当这种吸引力在上帝指定的范围内运行时,原本是好的。但如果滥用来为自私罪恶的欲望服务,就成了世上最强大的毁灭势力之一。

  淫念。epithumeō(“牵挂”,“渴望”,“贪求”,“愿望”)。英语的“淫念”(“Lust”)是一个古老的盎格鲁撒克逊词语,意为“快乐”,“渴望”。“Lust”一样东西就是强烈地想占有它。Epithumeō既用于褒义,也用于贬义。耶稣曾对十二个个门徒说,祂“很愿意”(epithumia,epithumeō)与他们同吃最后的逾越节(路22:15)。epithumeō的褒义还出现在太13:17;路17:22;来6:11;彼前1:12等中。

  与epithumeō相关的名词epithumia也用于腓1:23;帖前2:17中。与epithumeō同义的希伯来词之一是chamad(“希望”,“乐意”)。Chamad在第十条诫命中译为“贪恋”(出20:17;申5:21);在赛53:2中译为“羡慕”。基督在警告人不要“看见妇女就动淫念”时,无疑想到第十条诫命。换一句话说,人管束自己的情感和意志遵从第十条诫命,就有了避免违反第七条诫命的保障。

  心里。kardia,这里指理智,情感和意志。因为人“心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箴23:7)。基督指出,品格主要不是由外在的行为,而是由促成行为的内在态度决定的。外表的行为只是反映和表达了内在的态度。做了坏事以为别人看不见,或出于恐惧才不做坏事的人,在上帝眼中是有罪的。罪首先是高级思维能力——理智,选择和意志的表现(见箴7:19注释)。外在的行为只是内心决定的延伸。

29 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

  你的右眼。参太18:8,9。基督在太5:28中探究到行为背后,要人注意促成行为的动机,即导致行动的态度或心情。祂在本节探究到动机或态度后面,指出罪恶进入生命的通道──感觉神经系统。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强烈的罪恶诱惑是通过视觉神经,听觉神经和其他感觉神经进入人头脑的(《使徒行述》518页)。

  人如果不看,听,尝,闻或摸会引起罪恶的东西,就是远离了罪恶的思想。罪恶的思想若闪现在意识中,就要立时予以排除,那就避免养成一种思维习惯,以致一旦有了机会,心里就会犯罪。基督过无罪的生活,是因为“在祂里面对撒但的诡辩没有丝毫的响应”(《历代愿望》123页)。

  跌倒。skandalizō,“诱捕”,“绊倒”,“使……跌倒”,源于skandalon,系支起网罗的棍子(见罗11:9;14:13;约壹2:10;启2:14)。

  剜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今生瞎眼或患其他残疾要比丧失永生好。但基督在这里用的是比喻。祂不是叫人伤害自己的身体,而是要人控制自己的思想。不看罪恶的东西,其效果与剜了眼是一样的,况且还有更多的好处,因为视力可以保留下来看好的东西。狐狸为了逃跑,有时会咬掉自己被兽夹夹住的爪子。蜥蜴会为此牺牲自己的尾巴;龙虾会牺牲自己的钳子。基督用剜眼断手的比喻,说明意志所应采取提防罪恶的坚决行动。基督徒完全可以效法约伯的榜样,“与眼睛立约”(伯31:1;参林前9:27)。

  地狱。geenna(见22节注释)。

30 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下入地狱。”

  右手。它是执行罪恶欲望的工具(见第29节注释)。

31 “又有话说:‘人若休妻,就当给她休书。’

  又有话说。见21节注释。

  休。apoluō(“释放”),这里指“离婚”。

  休书。Apostasion(“离婚]证书”),源于aphistēmi(“分离”,“抛弃”)。英语“apostasy”(背道)来自同一词根。正如基督下面所指出的,离婚不是上帝原来计划的一部分,而是因为人“心硬”,才得到摩西律法的许可(太19:7,8)。关于摩西离婚法规的性质和宗旨,见申24:1-4注释。应该强调,摩西的律法并没有规定离婚。按照上帝的指示,摩西容忍了离婚,并予以制约,免得被人滥用。基督徒的婚姻应该建立在创2:24,而不是申24:1的基础之上。

32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她作淫妇了;人若娶这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

  淫乱。porneia,泛指不正当的性关系。希勒尔自由学派教导说,人可以为最小的理由离婚,比如妻子烧焦了丈夫的饭(《米西拿》Gittin9.10,《塔木德》松奇诺版436,437页;参《福山宝训》63页)。但比较保守的沙马伊学派则把申24:1“不合理的事”解释为“不光彩的事”,意为“不端庄”或“下流”(《米西拿》Gittin9.10,《塔木德》松奇诺版436页)。但是耶稣说明不可以离婚,除非婚姻上的不贞。罪扭曲了婚姻的关系。耶稣来要恢复其创造主起初所命定的纯正和美丽。见申14:26注释。

  根据上帝的旨意,婚姻的制度是要祝福和提高人类。夫妻的伴侣关系是上帝命定的,作为培养基督徒品格的理想环境。婚姻生活所需要的大部分个性调整,以及进行这些调整时所遇到的许多困难,要求人运用自制,有时甚至是自我牺牲。真正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不求自己的益处”,“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4-7)。基督徒一旦结婚,就要接受运用这里所说原则的责任。凡如此应用这些原则,乐意让基督的恩典运行在他们生活中的丈夫和妻子,会发现不论困难在表面上多么严重,都没有解决不了的。在性情不合的情况下,基督徒的解决办法不是更换配偶,而是改变性情。

  犯奸淫。被抛弃的妻子自然会设法寻找到一个新家。但她嫁给别人,就是犯奸淫的罪,因为在上帝眼中,她以前的婚姻还没有正当地解决(参可10:11,12)。基督大胆地撤消了当时的拉比遗传,特别是希勒尔学派的遗传(见上面“淫乱”的注释),该派允许为任何理由离婚。据观察,在米西拿时期犹太人中,丈夫可以合法地强行解除任何婚约。耶稣强调婚姻的制度是上帝所设立的,一旦正式结婚,就得到上帝的批准。上帝所结合的,拉比的遗传或惯例是不能拆散的。

33 “你们又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背誓,所起的誓总要向主谨守。’

  又。这是基督对律法进行属灵解释第三个例子。

  听见。见21节注释。

  有话说。所引的不是原话,而是利19:12;出20:7;民30:2;申23:22教训的总结。

  背誓。epiorkeō(“起假誓”)。基督在这里指严肃的声明,以肯定所说话语和所作承诺的真实性。祂所指的不是该词普通意义上的亵渎,而是指发假誓,尤其是冒用上帝的名义,从而羞辱并亵渎了上帝的圣名。

  所起的誓,总要向主谨守。基督在本节指的是承诺,特别是对上帝的承诺。祂想到的,主要不是承诺的内容,而是承诺的实现。祂强调的不是承诺的方式,而是承诺的履行。因为对上帝所起的誓言是严肃而不可违背的。见利19:12;民30:2;申23:21注释。

34 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上帝的座位;

  只是我告诉你们。见22节注释。

  什么誓都不可起。耶稣不是指严肃的法庭宣誓(《福山宝训》66页;见太26:64注释),而是指犹太人中常见的誓言。一般来说,在一句肯定的话前面加上“我发誓”成了誓言。但是,像在其他情况下一样,犹太人设计了许多办法,使自己免除誓言的义务。基督在太23:16-22中详细论述犹太人起誓的这种随便态度。

  基督在该亚法面前曾亲自发誓言作答(太26:63,64)。保罗曾多次呼吁上帝证明他话语的真实性(林后1:23;11:31;参帖前5:27)。十诫禁止的不是起誓,而是假誓(出20:7,16)。“如果说有什么人能在起誓后始终诚实作证的话,那就是基督徒了(《福山宝训》67页)。

  当一个人心中要说真话时,起誓就变得多余了。援引上帝的圣名,有时暗示一个人这时所说的话比他在其他场合所说的更加可靠。基督嘱咐我们在人生的一切关系中都要真诚。“基督徒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应当光明磊落”(《福山宝训》68页)。

  不可指着天。拉比们宣称,“指着天和指着地”起誓不会使人受到指责,就像指着其他代替上帝圣名的事物起誓(见《SDA圣经注释》卷一172页),或者指着上帝的某种品性起誓一样(《米西拿》Shebu`oth4.13,《塔木德》松奇诺版202,203页)。但耶稣否定了他们的观点。

35 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祂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

  祂的脚凳。参赛66:1。用诗歌的语言强调地球及其居民与上帝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参赛57:15;传5:2;哀2:1)。

  大君。就是上帝。

36 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黑变白了。

  指着你的头起誓。另一种常见的起誓姿势。

37 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或作是从恶里出来的)。”

  你们的话。参弗4:29等经文。

  是,就说是。参雅5:12。对于基督徒和尊重自己话语的人来说,“是”和“不是”与更加详细的话具有同样的分量和责任。

  出于那恶者。或“从恶里出来的”(参太13:19;约壹3:12)。

38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你们听见。见21节注释。基督举出了解释律法属灵意义的第四个例子,与单从形式上遵守律法形成了对照。38-42节涉及基督徒在受到他人伤害时所应采取的态度。

  有话说。见第21节注释。引文依据出21:24;利24:20;申19:21(见出21:24注释;见《SDA圣经注释》卷一618页)。

  以眼还眼。设立这条律法,标志着对古时普遍实施的血仇司法制度的一大进步。血仇制度的通常做法是对伤害进行加倍的报复。这是一条民事法律,只能按法庭的指示实施惩罚,并不证明私人报复的正当性(《福山宝训》70页)。关于汉摩拉比法典中的相似规定,见《SDA圣经注释》卷一618页。

39 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只是我告诉你们。见22节注释。

  不要与恶人作对。就是不要试图报复所受的冤屈。耶稣在这里似乎是指主动的攻击,而不是被动的抵抗。“恶人”的原文也可指“恶事”。这里似乎是指恶人。它既包括对一个人所行的恶,也包括一个人所行的恶。基督徒不要暴制暴,而要“以善胜恶”(罗12:21),“把炭火堆在”亏待他的人头上(箴25:21,22)。

  脸。与21-47节的其他例子一样,耶稣更关心导致行动的精神,而不是行动本身。基督徒不要为自以为拥有的权利而战斗。他应该忍受伤害,而不是伺机报复。耶稣自己完全遵从了这条命令的精神,但祂并没有招致无谓的伤害(约18:22,23;参赛50:6;53:7)。保罗也一样(徒22:25;23:3;徒25:9,10)。基督在十字架上呼吁天父赦免折磨他的人时,表显了祂这时所说之话的精神(路23:34)。

40 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

  有人想要告你。就是“强拉你到公堂”。原文表明审判还没有开始,只是预期有诉讼活动。

  里衣。chitōn,衬衫类贴身内衣。

  由他拿去。基督徒要安静温柔地忍受冤屈。

  外衣。himation,这里指披风或外套,一般在晚上当被子盖,与内衣(chitōn)不同。穷人有时只有“外衣”可作为借贷的抵押。但摩西的律法禁止债主将这件抵押的外衣扣留到当天晚上(出22:26,27)。鉴于外衣比“内衣”重要,没有抗拒地交出它表明一种更高程度的让步,尤其是鉴于律法赋予人有关外衣的某些权利。

41 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

  强逼。aggareuō(“征用”)。其相关的名词aggaros来自波斯语,意为“骑马的信使”。在波斯人中,该词指帝国邮政系统中的皇家信使。波斯人这个系统的效率是惊人的(见斯3:13注释)。在罗马时代,aggareuō和aggaros指强行运输军事装备的劳役。爱比克泰德(iv.1.79)曾就这种劳役劝勉人说:“如果需要征用,士兵抓住了你的驴子,就放手吧。不要反抗或抱怨,否则你会先挨打,并最终失去你的驴子”。反抗会招惹虐待。太27:32和可15:21用aggareuō表示西门被迫背基督的十字架。

  耶稣提到这种情况,是因为犹太人很清楚罗马士兵依法叫人背行李走一里路的行为(参路3:14)。基督徒应该欣然提供律法所要求服务的两倍。迦百农是罗马的设防城。耶稣说话的时候,听众们看见一队罗马兵正在附近的一条路上走过(《福山宝训》70页)。犹太人盼望和相信弥赛亚会使罗马的骄傲降卑。耶稣在这里劝他们要顺从罗马的权威。

42 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

  不可推辞。就是不要拒绝。天国的公民要有慷慨的愿望和行动(见路6:30注释)。

43 “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

  你们听见。见21节注释。

  有话说。见21节注释。

  爱。agapaō,英语的“love”(爱)不足以表达其丰富的含义。英语的“love”有许多不同的意思,表达不同的概念,反而使agapē的意思含糊不清了。希腊语有三个词表达“爱”的概念:agapan,philein,和eran。

Philein一般指基于情绪和感情的情爱。由于它是以感情为基础的,感情若发生变化,爱就也发生变化。Eran指情欲的“爱”,实质上处于肉体的层面。某些形式的迷恋可归属于这种“爱”。《新约》中没有使用Eran。在《新约》中,当agapan和philein进行对比时,指的是出于尊敬和重视的爱。它让原则来控制感情。它运用了高级思维和理智的能力。Philein则只“爱”那些“爱”我们的人,agapan则将爱扩大到不爱我们的人。Agapan是无私的,eran则完全是自私的,甚至philein有时也沾染着自私。

名词agapē几乎为圣经所专用。《新约》中的agapē是最高级、最真诚的爱,没有比这更伟大的爱了。这爱能促使人为别人而牺牲自己(约15:13)。它暗示尊敬上帝并尊重自己的同胞。它是思想和行动的神圣原则,能纠正品格,控制冲动,支配情感,并造就高尚的爱情。见路6:30注释。

  你的邻舍。犹太人认为“邻舍”专指以色列同胞,包括生来的犹太人和后来皈依犹太教的。连有一半血统的撒玛利亚人也被排除,被视为外邦人。耶稣在良善的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中(路10:29-37)清除了这种狭隘的观念,宣布全人类都是兄弟或邻舍。基督徒的爱为所有的人谋利益,不论其种族或信仰。“邻舍”直译是“住在附近的人”。

  恨你的仇敌。这句话不引自利19:18,但无疑是一句流行的格言。仇恨或轻视别人是骄傲的自然产物。犹太人既认为自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约8:33;见太3:9注释),比别人优越(参路18:11),就藐视所有的外邦人。耶稣似乎在说:“律法说要爱你们的邻舍;我说甚至要爱你们的仇敌”(见太5:44)。祂接着解释为什么我们要爱我们的仇敌——因为上帝也这么做(第45-48节);我们是上帝的儿女(太5:45;约壹3:1,2)。

44 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只是我告诉你们。见22节注释。

  要爱你们的仇敌。参罗12:20。这里的“爱”(agapan),表示出于尊敬的爱,与表示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爱(philein),比如孝顺不同(见太5:43注释)。这条命令如果吩咐人philein仇敌,那是无法做到的,因为他们不可能对仇敌怀有对自己家庭成员的温情;这是做不到的。Philein是自发的,出于情感的,在《新约》其他地方也没有吩咐这样的爱。在另一方面,Agapan则是可以下令表达的,因为它受意志所控制。要agapan(爱)我们最恶毒的仇敌,尊敬礼貌地对待他们,就象上帝对待他们一样。

  有文本还有 “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恨你们的,要待他好”,以及“凌辱你们的”等。参路6:27,28。

45 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你们天父的儿子。或“儿女”,在品格上像他们的天父(《福山宝训》75页;见43,48节注释)。对上帝的爱表现在爱同胞上(约壹4:20)。

  天父。“我”或“你们”的天父。这种说法乃是马太的特征。

  照歹人。耶稣藉着自然界这个明显的例子,驳斥了犹太人的谬论。他们说上帝只将祂的福气赐给圣徒而不给罪人(见约9:2注释)。犹太人将自己仇恨罪人和非犹太人的精神归到上帝身上。但无论是赐予自然界的福还是救恩的福,“上帝并不偏人”(徒10:34,35)。

46 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

  那爱你们的人。见43节注释。

  有什么赏赐呢?就是“有什么特别的功劳归给你们呢?这有什么特别呢?”见太7:12;路6:32-35注释。

  税吏。见本卷注释66页。

47 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吗?

  请你弟兄的安。东方常用的问候语shalom或salaam(“平安”),包括希望对方享受属灵和物质的一切福气。见第9节注释。

  外邦人。有文本为“税吏”。做人人都会做的事情是不足挂齿的。

48 所以,你们要完全,象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所以你们要。基督用这句话归纳了祂在21-47所举的六个例子。这些例子阐述了天国律法更高的属灵意义。然而第48节也许与43-47节的思路有更加密切的关系。基督在上述例子中说明,在祂来建立的国度中,决定完美品格的乃是内心的态度和动机,而不只是外表的行为。人可能只看外表,上帝却看内心(撒上16:7)。

  完全。teleios,直译是“达到目标的人”或“完成”。该词源于telos(“末端”,“实现”,“完成”,“限制”)。在希腊文献中,teleioi指无瑕疵的祭牲,充分发育的动物,发育成熟的成年人,受过训练并具有充分资格的专业人员。保罗曾说到“完全人”(林前2:6;腓3:15)。同时他认识到还需要达到新的高度;他自己还没有达到完全的地步。Teleioi在《新约》还表示身体和智力上成熟的人(林前14:20,“大人”;来5:14,“长大成人的”)。关于相应的希伯来词tam,见伯1:1;箴11:3,5注释。

  耶稣在本节并不是说今生要完全无罪(见《喜乐的源泉》62页;怀爱伦《评论与通讯》1890年3月18日)。成圣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犹太人在孜孜不倦地劳碌着,要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义人,靠行为赚取救恩。但他们拘泥于律法主义,过分注意律法字句的细节,完全看不到其属灵意义(参太23:23)。在登山宝训中,基督设法将他们的注意力从糠转移到麦子上。他们以律法本身作为目的,为律法而遵守律法,忘记了律法的宗旨是要他们关注崇高的理想,就是爱上帝为至上,并对同胞怀有舍己牺牲的爱(太22:34-40)。拉比们教导说,义就是在天国记录中一个人的善行超过恶行。

  值得注意的是48节和45节(第5章)的关系,因为做“你们天父的儿子”(第45节)就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第4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