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40马太福音 > 正文

马太福音13--SDA圣经注释

第 十三 章

提要:3撒种的和种子的比喻,18这个比喻的解释。24稗子的比喻,31芥菜种的比喻,33面酵的比喻,44隐藏的财宝的比喻,45珠子的比喻,47撒网的比喻:53基督如何被同乡人所蔑视。

[海边讲道:太13:1-53;可4:1-34;路8:4-18。注释主要在《马太福音》。见本卷注释219页地图;231页年表;关于比喻,见本卷注释203-207页] 。

1 当那一天,耶稣从房子里出来,坐在海边。

  当那一天。就是在太12:22-50事件的当天(见太12:22注释)。太8:18-27的事件发生在这一天结束的时候(见可4:35;见太8:18注释)。虽然没有证据证明耶稣这一日比其他的无数日子更忙,但比较完全的记录表明这是“忙碌的一天”。耶稣经常连吃饭和休息片刻的时间都没有(见《历代愿望》333页)。

  从房子里出来。表明太12:22-50所记录那天早些时候的事件,发生在某个住所,可能就是彼得在迦百农的家里(见可1:29注释),靠近革尼撒勒平原的北界,或可能在革尼撒勒平原南界附近马加丹的一个住家(见《历代愿望》405页)。

  坐。这是拉比施教常用的姿势(见本卷注释58页;见路4:20注释)。

  在海边。可能在加利利海沿岸,迦百农和马加丹之间,革尼撒勒平原与加利利海的交汇处(见《基督比喻实训》34页)。

2 有许多人到祂那里聚集,祂只得上船坐下,众人都站在岸上。

  有许多人。关于公元29年秋耶稣第二次加利利布道之旅时拥挤着祂的群众,见太8:1,18;12:15注释。这此他们几乎把耶稣挤到海里去了。

  船。耶稣离开“房子”(第1节)后去了海边,想上船马上渡到对岸去。但是患病之人的迫切请求和百姓对真理话语的需要留住了祂(见《基督比喻实训》33-34页;参太9:36)。

岸上。aigialos,“海岸”或“海滩”。

[撒种的人,种子和土壤:太13:3-9,18-23=可4:3-20=路8:5-15。注释主要在《马太福音》。关于比喻,见本卷注释203-207页] 。

3 祂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

  讲许多道理。此前基督只是偶而使用比喻讲道(见太7:24-27等);现在祂第一次(《历代愿望》333页;《基督比喻实训》20页)用比喻作为传达真理的主要方式。登山宝训可能是在几周之前发表的(见太5:1注释)。现在可能是公元29年秋天。在全加利利产量最多的革勒尼撒勒平原,农夫们正在播种冬粮(《基督比喻实训》34页;见《SDA圣经注释》卷二108页)。关于这个忙碌一天所发生的事件,简见太12:22;13:1注释。

  基督这次至少讲了十个比喻。马太记录了八个,马可补充了灯的比喻(可4:21-23)和种子自然生长的比喻(可4:26-29)。马太把这些比喻记录为一个整体,提供了一幅有关天国重要事实的合成画面。

  一个撒种的。基督说话的时候(《基督比喻实训》34页),农民们正在革尼撒勒平原肥沃的土壤上播种。这个平原从加利利海兰色的海面延伸到丘陵地带。这个比喻叫称为撒种者的比喻,但称它为土壤的比喻,或撒种者、种子和土壤的比喻更加合适。其主要特征不在撒种者和种子,撒种者和种子在稗子的比喻里也是有的(第24-30节),而在于种子所撒落的四种土壤。这个比喻强调四种土壤各自对种子的态度,以及这种态度对种子成长的影响(见《基督比喻实训》43页)。对于这四种土壤,撒种者的技术和种子的质量都是一样的。见第8节注释。

  在这个比喻中,种子所代表的特别真理乃是基督作为弥赛亚在地上使命的性质。基督国度的本质从某种程度上说乃是一个“奥秘”(见第11节),因为骄傲蒙蔽了人对《旧约》理解。犹太人盼望弥赛亚作为一名强大的征服者来到,坐在大卫的宝座上,使列国都顺从犹太人(见《历代愿望》30页;见路4:19注释)。但在撒种者的比喻中,耶稣阐明了祂使命的真实性质。事实上,祂来不是要为以色列人征服外邦人,而是要征服“以色列家迷失的羊”的心(太15:24)。祂曾在登山宝训中正式阐述过这个真理(见太5:2注释)。

  出去。在东方国家在某些地区,古时和今时一样,农民聚居在村庄里防备强盗团伙的劫掠。他们在清晨从自己的村庄“出去”到周围的田地,黄昏时再回家。同样,播撒真理的基督,从天父那里“出去”,来到这个世界的“田地”(见第38节),“为真理作见证”(约18:37;参太10:10)。

4 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

  路旁。不是从村庄到田地的路上,而是在田边的路上,或田间的路上。因为路面坚硬,种子就裸露在外面,没有发芽生长的机会。路旁的听众代表肤浅的听众。福音的真理对他们没有效果。就像中国的一句谚语所说,左耳进右耳出。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需要福音,疏忽大意(第19节),似乎不明白真理。

  飞鸟。就是耕作和播种时节在场的野鸟。根据《马太福音》,飞鸟代表“那恶者”(第19节);根据《马可福音》,飞鸟代表撒但(可4:15);根据《路加福音》,飞鸟指魔鬼(路8:12)。

5 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

  石头地。显然不是指碎石地,而是指接近地表的岩层,上面覆盖着一层浅土。除了几处有利的地点之外,这种岩层限制巴勒斯坦丘陵耕作的价值。

  落入土浅石头地听众心里的福音种子有足够的土壤发芽,但是土层太浅了,福音的效果至多也是表面的。福音引起了他们的兴奋。他们立即作出反应,但所得到的印象很快随着无常的情绪而消失了。自私的岩石(见《基督比喻实训》46页)妨碍了福音对生活的改革。侍奉基督的任何一种努力都受阻于生活中侍奉自己的基本目的(见《基督比喻实训》50页),以致福音发挥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发挥不了。土浅石头地的听众喜欢随心所欲。他们的任何信念都是基于自己的爱好而不是原则。真理显然对他们有一定的吸引力。他们承认真理是好的;但他们爱自己。他们马上接受此刻认为是好的东西,却没有计算作门徒的代价,将福音的原则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给它机会改变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他们不愿面对必须改变自己习惯的现实。

  土既不深。石层在浅土下面,吸收土层的热量和水分。

  最快。就是“立即”。石层反射到土壤的热量使种子很快发芽。但“土既不深”,就无法储存水分。在根生长需要水分时,就得不到供应。

6 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

  发芽快,枯干也快。土浅石头地听众的唯一希望就是重生(《基督比喻实训》48页)。福音对他们肤浅影响没有使他们承认和离弃罪恶(见第5节注释)。他们没有称义的经历。他们对福音的反应没有使他们悔改。

7 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

  荆棘。akantha,也指任何有刺的植物,如“蓟属植物”。路加解释基督徒生活的“荆棘”就是“今生的思虑、钱财、宴乐”(见路8:14;参太13:22)。

  柔嫩的植物在荆棘地里不像在土浅石头地里枯干得那么快。同样,荆棘地基督徒的经验也比土浅石头地的听众更进一步。他们似乎真已开了头,经历了称义和重生。但是他们不久就“行善丧志”(加6:9),没有“进到完全的地步”(来6:1)。他们既专注于今世的享乐,追求其吸引人的事物,就忽略了清除生命中回应试探的倾向和品性。他们像那个脱离了魔鬼、后来又被七个更恶的鬼附身的人(见太12:43-45注释)。许多吸引荆棘地听众全神关注的事物本身也许并不是有害的。这种人专注于今生,没有时间去为来生作准备。

  荆棘长起来。荆棘使麦子无法成熟(见路8:14)。同样,世俗的利益也妨碍圣灵果子(加5:22,23)的成熟。宗教放在了次要的地位,成了许多兴趣中的一个,因为缺乏培育而枯萎,最终死亡。荆棘地听众缺乏道德的转变(《基督比喻实训》50页)。他们以为称义是宗教的全部,没有认识到基督徒的生活主要在于成圣的过程,藉以让耶稣基督完美的榜样取代罪恶的品性和倾向(见加2:20注释)。

8 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好土。这并不意味着人心在上帝真理的种子施行改变之前自然就是“好的”,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2:13)。人心中本来就“没有良善”(罗7:18)。“土”“好”只是因为它顺服真理的犁,响应圣灵软化的感化力。

  就结实。见太7:16-20注释。这里指品格的果子(见加5:22,23注释)。彰显在生活中的圣灵果子,乃是健康基督徒经验的证据。在路旁听众的心中,真理得不到回应。在土浅石头地的听众心中,真理只产生了瞬间的冲动。荆棘地的听众开始对真理有良好的反应,但遇到困难和反对就枯萎了。然而在好土听众的心里,对真理的回应是长期有效的。结果是生命按照耶稣基督完美生活的榜样改变了。成功的基督徒不屈从于环境;他会坚持到底的(见太24:13)。

  一百倍。这确实是了不起的收成(见创26:12注释)。美国麦子的平均产量是每英亩17.1蒲式耳,约为15倍的收成。马可所提的倍数是从小到大。路加则省略了小的倍数。

9 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见太11:15;13:13-18注释。

10 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

  门徒进前来。马太按照自己的习惯,将比喻同基督后来私下对门徒的解释放在一起,以保持主题的连贯。马可则特别提到主在“无人的时候”才对十二使徒和其他门徒解释(见可4:10)。

  用比喻。见第3节注释。

11 耶稣回答说:“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

奥秘。就是对不真正关心真理的人所隐藏的事物。这种奥秘不是无法理解的,也不是故意赐给某些人,而不给另一些人的。对某些人而言,福音是“愚拙”的(见林前1:23),因为“属血气的人”未经受圣灵的感化,无法领会“上帝圣灵的事”(见林前2:14)。他不知道上帝圣灵的事是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况且他缺乏掌握其意义所必需的辩别力或眼光。属灵的辩别力只能来自于圣灵的运行(见约16:13;参太16:17)。

  只叫你们知道。门徒休闲的心田已被圣灵的犁耕过(见何10:12注释)。他们乐意接受真理的种子。只有“立志遵着祂的旨意行”的人才能“晓得这教训”(约7:17)。对真理的理解主要取决于真诚的愿望,而非心智的敏锐。

  不叫他们知道。见第12节注释。马可说,天国的“奥秘”不让“外人”(见可4:11),就是信徒圈子以外的人明白。真理并不向那些不喜欢它的人揭示(见太7:6注释)。只有“饥渴慕义”的人才能得到“饱足”(见太5:6注释)。

12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凡有的。就是真心向往真理的人(见太13:11;参可4:24注释)。土壤在接受种子的利益之前,必须先做一番的准备。凡实行已向他们显示之真理的人,必获得更多的真理。那些有属灵悟性的人所领受真理的好处,要远远超过有最聪明的头脑却缺乏属灵悟性的人。天庭奇妙的恩赐,是留给那些热切希望得到它们之人的(见《历代愿望》827页)。

  连他所有的。就是“连他自以为有的”(路8:18)。凡疏忽利用自己领悟真理较少能力的人,连这一点能力也会丧失。

13 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

  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见第3节注释。基督并不想对属灵悟性迟钝的人隐瞒真理(见《基督比喻实训》105页),而是要穿透他们迟钝的心灵,希望他们能领会更多的真理(见路8:16)。基督来到这个世界,要“给真理作见证”,而不是隐瞒真理(约18:37)。有些人没能结出果子,原因不在撒种者和种子,而在土壤(见太13:3注释)。

  他们看也看不见。见第15节注释。这些人似乎在看,并自以为能看见,其实根本看不见。因为他们说:“我们能看见”,但实际上他们是瞎眼的。他们的“罪还在”(约9:41)。他们是故意盲目的(见何4:6注释)。他们像路旁的听众一样,悟性肤浅(见太13:4,5注释)。有肉眼的视力不一定就有属灵的眼光。

  也不明白。法利赛人知道基督比喻的意思,但装作不懂(见《基督比喻实训》35页)。他们拒绝了基督最明白的话语,因为他们不愿意接受,所以他们的罪就比别人重。他们故意弄瞎了自己心灵的眼睛,将自己关在黑暗里(见太12:31注释)。

14 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

  正应了。直译是“充满”,就像杯子被装满。

  以赛亚的预言。引自赛6:9,10,原文(太13:14,15)与七十士译本相同。见赛6:9,10注释。

15 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油蒙了。关于心地的刚硬,见出4:21注释。

心。指他们的思想。

  耳朵发沉。他们昏昏欲睡,似乎唤不醒。

  恐怕。像赛6:10一样,这是一句反语。上帝的旨意决非这样。祂也不愿意人不明白以致无法悔改。犹太领袖的状况,是他们自己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自然结果。正如比喻所指出的,这也是撒但的工作(见太13:4注释)。以赛亚所指的是路旁的听众。撒但实际上已经“弄瞎了此等不信之人的心眼”(见林后4:4)。使人们眼瞎的,不是天上的亮光,而是黑暗(见约壹2:11)。持续的黑暗往往使人在光明中睁不开眼睛;实际上,习惯于黑暗的眼睛总是想避开光明的。

16 “但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

  有福的。(见太5:3注释)。反之,那些有眼看不见、有耳听不见的人乃是不幸的。真正的幸福唯有在心灵的眼睛“看见”真光的时候来到。缺乏属灵眼光的人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17 我实在告诉你们,从前有许多先知和义人要看你们所看的,却没有看见,要听你们所听的,却没有听见。”

  实在。见太5:18注释。

  要看。就是要看弥赛亚和祂的国度。这是古代所有的圣徒所热切盼望的(见彼前1:10,11)。他们“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来11:13)。

18 “所以,你们当听这撒种的比喻。

  18-23节的主要注释见3-9节的注释。基督可能在晚些时候(见第10节注释)对撒种、种子和土壤比喻(第18-23节)所作的解释,应视为解释所有比喻之原则的模式(见本卷注释第204页)。

19 凡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

20 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

  当下。euthus,“立即”,“立刻”,“马上”。

21 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患难。或“苦难”。

  立刻。euthus,该词还译为“当下”(第20节),“随即”,“快快”(太3:16;约翰13:32),“就”(可1:12,28;约21:3)等(约19:34;见太13:20的释)。

  跌倒了。skandalizō(见太5:29注释)。

22 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

23 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明白。《马可福音》是“领受”(可4:20);《路加福音》是“持守”(路8:15)。

[稗子的比喻:太13:24-30。关于比喻,见本卷注释第203-207页] 。

24 耶稣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象人撒好种在田里,

  又设个比喻。稗子的比喻只出现在《马太福音》中。它指出,并不是所有自称接受天国原则的人,都像他们起初看上去的那样。犹大就是顺境型的基督徒之一。作基督门徒的人,看见“天国”里——上帝恩典的国此时在地上(见太3:2;4:17注释)——有人的生活没有被福音所改变,不要感到奇怪。基督希望人知道,这种人不是祂栽培的。他们的生活不是福音种子的结果。是“仇敌”把他们放在教会里的,目的是危害“麦子”(见太13:29注释),羞辱并毁掉“田”主。

  对他们说。直译是“摆在他们面前”。

  天国。见太3:2;4:17;5:3注释。

  撒好种。像上面的比喻一样,耶稣自己就是上帝真理的撒种者。祂来撒的是“好种”。祂不必为后来在地里发现长出稗子而受到指责。上一个比喻主要涉及接受真理的种子。这个比喻则涉及其成长。要高兴地记住稗子长在麦子里不会使麦子变成稗子。

  在田里。“田”就是“世界”(见第38节)。现今的世界确实既有“稗子”也有“麦子”,既有坏人也有好人。这是意料之中的。基督在这里特指上帝专有的“田地”——祂的教会(见《基督比喻实训》70页)。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比喻所说的“天国”,是目前上帝的恩典之国,即上帝在地上的教会。

25 及至人睡觉的时候,有仇敌来,将稗子撒在麦子里就走了。

  及至人睡觉的时候。仇敌是肉眼看不到的。人们只能看见他作工的结果,正如他们只能看见圣灵工作的结果一样(见约3:8注释)。

仇敌。就是“魔鬼”(第39节),即我们的“对头”撒但(见亚3:1注释)。世上一切良善的事物都出于上帝。一切邪恶的事物归根结底都是魔鬼撒在人们心中邪恶种子的结果。

稗子。zizania,可能是Lolium temulentum,即有芒的毒麦。这种巴勒斯坦常见的植物约有2英尺高,在早期与麦子无法区别。只有当毒麦成熟,颗粒转黑时才容易区分。这些麦子是有毒的,吃了会引起剧烈的恶心,腹泻,痉挛,有时甚至死亡。“稗子”被称为“那恶者之子”(第38节),因为它们在品格上相似。这个形象的比喻本身就几乎已充分说明了它所蕴含的属灵真理。

  撒。就是在原先前撒过过麦子或谷类上面又撒了稗子。在东方的部分地区,甚至至今还有人用比喻所说的办法进行报复。

26 到长苗吐穗的时候,稗子也显出来。

  见第25节注释。参太7:20,“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

27 田主的仆人来告诉他说:‘主啊,你不是撒好种在田里吗?从哪里来的稗子呢?’

  仆人。基督没有说明比喻中的仆人代表谁。这可能暗示,就比喻所涉及的真理而言,他们的身份并不重要。他们在叙述出现纯属偶然(见本卷注释第204页)。

  田主。oikodespotēs,就是“房主”(见路2:29注释)。撒好种的人就是“人子”(太13:37)。这个身份把稗子的比喻与撒种者、种子和土壤的比喻紧密地结合起来(见第3节注释)。

  从哪里来的。见第25节注释。

28 主人说:‘这是仇敌做的。’仆人说:‘你要我们去薅出来吗?’

  仇敌。见第25节注释。

29 主人说:‘不必,恐怕薅稗子,连麦子也拔出来。

  两者的特征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来。如果照仆人的提议去做,就会造成惨重的损失。现在“薅稗子”显然会危害麦子,妨碍一些麦子的成熟。同样,基督让犹大成为门徒,否则其他门徒因不认识犹大的真正品格,就会对他们夫子的智慧产生疑问(见《历代愿望》294页;见24节注释)。基督在传道工作结束之前,一直没有公开责备犹大,因为门徒对犹大怀有好感,又羡慕他,就会同情他(见《历代愿望》563页)。他还会以这种责备证明自己的报复有理。

30 容这两样一齐长,等着收割。当收割的时候,我要对收割的人说,先将稗子薅出来,捆成捆,留着烧;惟有麦子要收在仓里。’”

  一齐长。见24节注释。两种人要在教会里一起存在到世界的末了。基督显然认为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对麦子没有什么危害。人的智慧可能会把犹大从基督门徒的核心——十二使徒中排除出去,因为担心他的影响会妨碍别人达到基督对于他们的目标。但福音书记录丝毫没有暗示他对他们有长期的影响。他的影响没有一次是决定性的。犹大既选择列身于十二门徒,耶稣就给了他与其余人相同的特权与机会来发展品格。

  收集稗子焚烧是在“世界的末了”“收割的时候”由天使来完成(见第39-42节),而不是由“仆人”在那之前完成(第28-30节)。历代以来,甚至在今天,许多热心的自命为基督徒者一直认为自己有责任薅出,焚烧或逼迫他们所视为异端的人。但基督从未将这种任务交给祂地上的代表。这不是说教会不可对那些在生活和教训上结出恶果的人采取行动。圣经已经阐明了这种行动的性质(见太18:15-20注释;参罗16:17;多3:10,11)。任何人都无权利越过所规定的界限,或企图现在就去做上帝说祂要在世界末了才做的事情。

  收割。“收割的时候就是世界的末了”(第39节),从宽容时期的结束开始(见《基督比喻实训》72页;见太3:12注释)。

  收割的人。就是天使(见第39节)。请注意收割的人不代表仆人(第27节)。

  先将稗子。可以预料,在焚烧稗子之前,会把麦子收集起来。基督先提到焚烧稗子的原因可能是:在世界的末日,恶人要受到他们的报应,然后地球要更新再造成为圣徒的家(见彼后3:7-13;启20:9,10,14,15;21:1)。

  捆成捆。如上说述,收割的工作开始于宽容时期的结束(《基督比喻实训》72页)。当恩典之门关闭时,上帝的忿怒就倾倒在地上不悔改的人身上(见启15:1)。那时最后的七灾降下来,完成将稗子捆成捆预备焚烧的过程。

留着烧。各样种子都要结出它自己的果实。稗子只能烧掉,免得恶种复发,再一次使世界陷入痛苦与冲突之中。必须注意,基督并没有指出,到了一个时候,稗子都会变成麦子。祂没有说他们有第二个宽容时期。

[芥菜种的比喻:太13:31,32=可4:30-32。注释主要在《马太福音》。关于比喻,见本卷注释203-207页] 。

31 祂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象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

  又设个比喻。《路加福音》中芥菜种的比喻与《马太福音》(太13:31,32)和《马可福音》的记载(可4:30-32)实际上是一样的,但要简短一些,是约一年以后祂在比哩亚传道内容的一部分。基督当时重述了祂以前的许多教训(《历代愿望》488页)。

  天国。见太3:2;4:17;5:3;路4:19注释。

  芥菜种。可能指Sinapis nigra,即黑芥子,在巴勒斯坦大量野生,但也经常种植,取其子作为调味品。在犹太文学中,芥菜子常比喻微小的东西。

  拿去种在。比喻中的芥菜种不是野生的。它并不是偶然生长的。

  田里。“祂的田里”。尽管仇敌撒但说世界是属他的,但它仍是上帝的“田地”,特别是教会。“祂的田地”可能特指教会(见《基督比喻实训》70页)。

32 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来宿在它的枝上。”

  百种里最小的。芥菜种比巴勒斯坦农民所播撒的任何种子都小,例如比小麦或大麦种小得多了。但芥菜长大后,比任何其他作物都要高大。犹太领袖看不起当时倾听耶稣讲道的混杂人群,特别看不起坐在祂身边的几个无学问的农夫和渔夫出身的门徒。他们下结论说,耶稣不可能是弥赛亚;祂所宣布的“国”既由这群默默无闻跟从者组成,就必一事无成。耶稣以小小的芥菜种为例说明祂的“国”在未悔改之人心中的看法,是最合适的。

成了树。不是指性质,而是指大小上。巴勒斯坦的Sinapis nigra,即黑芥子(第31节注释)通常可长到6至12英尺高,枝子有一英寸多粗。本节的“树”代表福音的信息胜利地传遍天下。天国及其公民现在看来也许微不足道,但基督说,情况不总是这样。

[ 面酵的比喻:太13:33=路13:20,21。注释在《马太福音》。关于比喻,见本卷注释第203-207页]。

33 祂又对他们讲个比喻说:“天国好象面酵,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团都发起来。”

  天国。见太3:2;4:17注释。这个比喻把天国比作面酵。芥菜种的比喻象征天国对外的发展。照样,面酵的比喻象征天国成员内部质量的提高。在人来看,当时跟从那卑微加利利人的,都是一些没有学问的农民和渔夫,似乎是最没有前途的。但旁观的批评者却没有考虑到福音改变人、提高人的能力。

  面酵。面酵怎样透入面团的每一部分,基督的教训也照样渗入那些接受并愿意因而改变之人的生命。

  在旧约时代,面酵象征罪恶。逾越节之前,家家户户都要除掉象征罪恶的每一点面酵(见利23:6注释)。基督自己也曾以面酵象征罪恶,提到“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太16:6,12;参林前5:6-8)。但在这个比喻里,面酵并不象征罪恶,因为最后“全团都发起来”了。基督当然不是指祂的国会完全被罪所充满;否则那“饼”就全毁了。认为某一样东西只能象征一样事物,这是不对的。比如撒但(彼前5:8)和基督(启5:5)都曾被妇人的身份没有任何意义。她的出现纯属偶然,提到她只是为了使画面完整(见本卷注释第204页)。

  斗。源于希腊语saton,一种干量容器,约等于11又1/2美国夸脱(见本卷注释第50页)。所以三“斗”约为34又1/2夸脱,足以烤制大量的面包。提到这个数量亦非刻意的。

34 这都是耶稣用比喻对众人说的话;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说什么。

  这些都是。就是天国的真理,尤其是通过比喻说明的真理(见10-16,36节注释)。

35 这是要应验先知的话,说: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

  要应验。见太1:22注释。

  我要开口。引自诗78:2。

  隐藏的事。保罗说到“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藉着“所讲的耶稣”“显明出来”(罗16:25,26)。他在另一处解释这“奥秘”乃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荣耀的盼望”(西1:26,27)。它曾是“隐藏的事”,不是因为上帝不肯或不打算把它显明出来,而是因为人没准备好领受。

  创世。katabolē,“放下”或“奠定”。

36 当下,耶稣离开众人,进了房子。祂的门徒进前来,说:“请把田间稗子的比喻讲给我们听。”

  当下。像记录撒种者、种子和土壤的比喻一样,马太也记录了耶稣自己对稗子比喻的解释,并说明了这解释是在后来众人不在场时提供的(见第10节注释)。耶稣并没有中断祂的海边讲道,回到屋里对祂门徒解释这些比喻。

  打发众人离开。或“离开众人”。

  房子。可能是彼得在迦百农的房子(见可1:29注释)。

  讲给。有文本为“解释”。

37 祂回答说:“那撒好种的就是人子;

  祂回答说。关于稗子的比喻,见第24-30节注释。

  人子。见可2:10注释。

38 田地就是世界;好种就是天国之子;稗子就是那恶者之子;

  那恶者之子。约一年以后,基督公开指责犹太领袖是他们的“父魔鬼”的儿子(见约8:41,44)。

39 撒稗子的仇敌就是魔鬼;收割的时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是天使。

  世界。Aiōn(“世代”)。该词的不同含义可以从它在《新约》中的各种译法中看出来:“世界”(太12:32;13:22;24:3;28:20;可4:19等),“世代”(弗2:7;西1:26),“万世,永世”(弗3:11;提前1:17),“永远”(太21:19;路1:55等);它与否定词连用时,译为“永不,永远不”(可3:29;约4:14等)。关于其相关的形容词形式aiōnios(“永远的”),见太25:41注释;参可9:43。

  Aiōn是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世界”。Kosmos则从空间的角度来看世界,除了一个例外(彼后3:3),在《新约》中均译为“世上,世界”(见太4:8;5:14;13:35,38等)。圣经通常说世界的末了是aiōn的末了(见太13:39;24:3;28:20等),而不是kosmos的末了。关于kosmos,见太4:8的注释。译为“地球”,“世界”或“天下”的另一个希腊词是oikoumenē,特指“有人居住的世界”,是从是否适于作人类家园的角度来看待的世界(见太24:14;路2:1;4:5等)。

  收割的人就是天使。见太24:31;帖前4:16,17。

40 将稗子薅出来用火焚烧,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

41 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恶的,从祂国里挑出来,

  见太5:29注释。

42 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火炉。参第50节。指末日的火。也有人是指地狱的火(见太5:22注释)

哀哭切齿。形象地描述恶人意识到自己的罪恶行径招惹了永远灭亡的报应而懊悔不已。

43 那时,义人在他们父的国里,要发出光来,象太阳一样。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发出光来。eklampō,暗示光明突然迸发出来,就像太阳从黑暗的云层中出来一样。本节将包围恶人的完全黑暗与得救者的喜乐进行了生动的对比。

  有耳可听的。见太11:15注释。

44 “天国好象宝贝藏在地里,人遇见了就把它藏起来,欢欢喜喜的去变卖一切所有的,买这块地。

  天国。[隐藏的珍宝:太13:44。关于比喻,见本卷注释第203-207页] 。见太3:2;4:17;5:3注释。

  好像宝贝藏在地里。只有马太记录了这个比喻,说明福音信息所提供救恩的价值,以及个人为获得它所必须付出的努力。这里的 “地”代表圣经。古时因政治动荡和经济不稳定,人们通常把贵重的物品埋在地里保存起来,死后往往依然留在地里。接手这地的人不知道埋藏的珍宝,下一位接手的人也不知道。那时的田主显然根本不知道地里埋藏着珍宝,否则他就会在卖掉那地之前把珍宝取出来。根据摩西的律法,发现别人遗失的物品要归还(见利6:3,4注释)。但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主人显然早就死了,珍宝不可能归还给他。所以发现的人就对它拥有充分的权利。他既拥有田地,就有对珍宝的合法权益。见太6:19,20注释。

藏起来。发现珍宝的人将它放回原处是为了保护它,以便按照正当的律法程序得到它。值得注意的是基督既没有表扬,也没有谴责这个发现珍宝之人的做法。如果对这个人的做法有什么疑问的话,就应当记住,就这个比喻的宗旨而言,那个人的品格与基督设法说明的要点,即天上珍宝的价值,以及获得它所需付出的努力没有任何关系(见本卷注释第204页)。

[重价的珠子:太13:45,46。关于比喻,见本卷注释第203-207页] 。

45 天国又好象买卖人寻找好珠子,

  天国。见太3:2;4:17;5:3注释。

  买卖人。Emporos(“批发商”),指到处旅行作买卖的人,与kapēlos(“零售商”或“小商人”)不同。隐藏珍宝的比喻说明那些在无意中找到真理之人的经验。重价珠子的比喻则说明那些真心渴慕真理之人的经验(《基督比喻实训》116页)。那位“买卖人”是经销珍珠的;这是他的业务。他在四处做买卖时,决意只购入最好的珠宝。想一想那些多年以来努力实行已有亮光的人。他们隐约意识到人生还有更重大的目标尚未发现。他们心中热切盼望找到生存的意义,最后终于找到了。

  寻找好珠子。那“买卖人”主要代表寻找救主的人,也可以代表寻找人类的基督。没有什么比不基督本身具有更大的价值,更需要殷勤地寻求。另一方面,在上天看来,没有什么比宇宙受造生灵的爱心与献身具有更大的价值。即使在人类堕落犯罪之后,在上天看来他依然具有很大的价值,以致上帝赐下自己的儿子来寻找他,使他重得上帝的悦纳。这一恩赐使我们得以利用全能上帝的无限资源。

46 遇见一颗重价的珠子,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买了这颗珠子。

  重价的。因为它具有贵重的价值,与这个比喻主要的意思一致。“重价的珠子”正是耶稣基督。祂“超乎万人之上”(歌5:10)。珍珠的价值在于它的大小,形状和光泽。耶稣的价值在于祂完美的品格和丰盛的上帝之爱。买卖珍珠的商人对拥有那无价的珠子一定非常满意。它已经属于他。凡在基督身上找到自己心中所渴望的答案和人生目标的人,就是找到了人生最贵重的珍宝。

  变卖一切。虽然救恩是不能购买的,但它需要人付出自己的一切。凡真正“遇见”基督的人,必像保罗一样“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基督耶稣为至宝”,并乐意“丢弃万事”,为要“得着基督”(腓3:8)。认识基督会填满生命中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满足的空虚。认识祂就是永生(约17:3)。

买了这颗珠子。为购买珠子而放弃了自私,骄傲,野心和恶习。与上帝和好,需要人付出所有的一切,但珠子的价值不知要大多少。人为“购买”救恩所放弃的东西本身并没有永久的价值,所以他在这笔交易中没有损失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撒网的比喻:太13:47-50。关于比喻,见本卷注释第203-207页]。

47 天国又好象网撒在海里,聚拢各样水族,

  天国。[见太3:2;4:17;5:3注释。

  网。sagēnē(“拖网”),而不是amphiblēstron(“撒网”。见太4:18)。英语的“seine”(拖网)系经拉丁语sagena源于希腊词sagēnē。sagēnē是一种又长又重的网,网端可向外拖拉,合拢而形成了一个大圆圈。网代表福音,就是得人的渔夫所付出的努力(见路5:10注释),为争取他人归向基督。

  海。这样的网只能用在大面积的水域里。就比喻的整体意义而言,“海”只是顺便提到的(见本卷注释第204页)。

  各样。福音的网聚拢各种各样,带着不同动机,态度和个性的人。耶稣不“偏待人”(徒10:34),凡到祂面前的人,祂都接纳。祂与税吏和罪人交往,以便更好地争取他们进入祂的国(见可2:16,17注释)。祂乐意被称为“税吏和罪人的朋友”(见太11:19注释),使他们藉此赏识祂天国的友谊。

48 网既满了,人就拉上岸来,坐下,拣好的收在器具里,将不好的丢弃了。

  拉上岸来。见47节注释。

  拣好的收在器具里。区分的过程发生在鱼网聚拢所有能够捕获的鱼之后。上帝权衡人的品格是根据他在生活上有没有实行照耀在他道路上的亮光,尽己所知所能地与天上的力量合作,照着耶稣完美的榜样完善自己的品格(见传12:13,14;弥6:8;太7:21-27注释)。

  不好的。sapros,指鱼,就是“臭的”或“腐烂的”,所以是“不能吃的”。撒网的比喻强调“好”与“坏”最终是根据品格而分开的。

49 世界的末了也要这样。天使要出来,从义人中把恶人分别出来,

  世界的末了。见第39节注释。

  天使。见第41节。

  把义人从恶人中分别出来。见第48节注释;参太25:32,33。

50 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火炉。见42节注释。

  哀哭切齿。见42节注释。

51 耶稣说:“这一切的话你们都明白了吗?”他们说:“我们明白了。”

这一切的话。指这一次用比喻阐述的真理(参第34节)。

[新旧的东西:太13:52。关于比喻,见本卷注释第203-207页] 。

52 祂说:“凡文士受教作天国的门徒,就象一个家主从他库里拿出新旧的东西来。”

  凡文士。 “文士”不是秘书,而是官方的律法教师(见本卷注释第55页)。基督在本节所指的不是当时专业的文士或教师,而是指担任教师或“使徒”的门徒(见可3:14注释)。这里的“凡文士”指每一个参加向别人开启上帝圣言宝库的人。基督所论述的,不是十二个人明白“这一切的话”(太13:51)的能力,而是他们将这些话传递给别人的能力。

  受教作天国的门徒。就是在门徒应该知道和明白的事上接受充分的训练。基督在世时,专业的文士了解摩西律法的字句,却不明白其精义。基督在登山宝训,特别是在太5:17-48中阐明了这一差别(见太5:17,20,21注释)。基督教是“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的(弗2:20),这包括对古时先知所启示的,和基督亲自向祂门徒显示的一切真理(见来1:1,2)。

  天国。见太3:2;4:17;5:2注释。

  一个家主。oikodespotēs(见路2:29注释)。这里说门徒拥有福音的“珍宝”。他们是这些宝物的受托人。上帝希望他们在必要时把所需要的宝贝展示出来。从特殊的意义上说,每一位基督徒教师都是比喻中的“家主”(见《天路》131页)。

  他库里。就是他的宝箱,或他的仓库(见太2:11注释)。

  新旧。基督用“旧”指上帝“在古时藉着众先知多次多方地晓谕列祖”(来1:1;见申31:9;箴3:1注释)的全部旨意。祂用“新”指祂自己的教训(见来1:2;见可2:22;7:1-13注释)。

  值得注意的是,耶稣在这一次和其他任何场合都没有贬低《旧约》圣经的价值,甚至也没有暗示将来它们的效力会削弱(见太5:17,18;路24:27,44;约5:39注释)。《新约》并没有取消《旧约》,而是将其发扬光大并赋予新生命。新旧约圣经都是基督所默示的,充满了适合于真诚寻求者的真理。《旧约》启示了将来的基督;《新约》则显示已经降临的基督。《旧约》和《新约》并不像其仇敌引诱一些基督徒所相信的那样,是互相排斥和敌对的。反之,它们是相互补充的。

53 耶稣说完了这些比喻,就离开那里,

  耶稣说完了。海边布道的记录到此为止(见第1节注释)。

离开那里。见太8:18注释。

[在拿撒勒第二次被拒绝:太13:54-58=可6:1-6。注释在《马可福音》] 。

54 来到自己的家乡,在会堂里教训人,甚至他们都希奇,说:“这人从哪里有这等智慧和异能呢?

55 这不是木匠的儿子吗?祂母亲不是叫马利亚吗?祂弟兄们不是叫雅各、约西(有古卷作“约瑟”)、西门、犹大吗?

56祂妹妹们不是都在我们这里吗?这人从哪里有这一切的事呢?”

57 他们就厌弃祂(“厌弃祂”原文作“因祂跌倒”)。耶稣对他们说:“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

58 耶稣因为他们不信,就在那里不多行异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