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六 章
提要:1法利赛人求神迹。6耶稣警告祂的门徒要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13百姓对基督的看法,16彼得承认耶稣是基督。21耶稣预言祂的死,23责备彼得劝阻此事:24并告诫跟从祂的人要背十字架。
[求神迹:太16:1-12=可8:11-12。注释主要在《马太福音》。见本卷注释221页地图;231页年表] 。
1 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来试探耶稣,请祂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
法利赛人。耶稣至少两次谈论“从天上显个神迹”的要求。第一次是在海边布道时,可能于公元29年秋天(见太12:22,38,39注释)。太16:1-4的事件发生在约九个月后,可能在公元30年秋初。关于此前所发生的事件,即第二次求神迹的背景,见太15:21,32注释。
和撒都该人。现在撒都该人与法利赛人第一次联合起来企图制止耶稣的工作。此前几周,耶稣离开了加利利,以避开这些挑剔的批评(见太15:21注释)。如今祂几乎刚刚重新踏上加利利的土地,他们就又向祂发起攻击。
试探。peirazō(见太4:1注释)。以前他们曾向耶稣提出过这个要求,所以他们无疑推测过祂可能会怎么回答(见太12:38注释)。祂会拒绝。他们可能要把祂的拒绝告诉百姓,证明祂声称自己为弥赛亚是错误的。他们试探耶稣,就像撒但在旷野里那样(见太4:7注释)。他们不是真心看想看见令他们信服的事情,而是希望祂不这么做,好使他们有机会公开攻击祂和祂的主张。耶稣显然有能力行这种神迹,但祂一贯拒绝这么做(见太4:3-11;7:6注释)。祂能够做,却不肯做,因为这与行神迹的原则不一致(见《历代愿望》366页)。
从天上。见太12:38,39注释。耶稣迄今已行过各种神迹,包括能抑制疾病,魔鬼,死亡和自然力的明证。每一件神迹都是祂对真正需要的回答(《历代愿望》366页)。实际上祂所行的一切神迹都是靠着上帝的大能实现的。每一件神迹所带给人的福气,都是祂神能的最好凭据。但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想“从天上显个神迹”,并否认耶稣所行的许多神迹,是祂的使命出于上帝的充分凭据。他们显然在寻求一个完全不受人控制的神迹,比如不合时令的雷声(见撒上12:17注释),火从天降下(见王下1:10注释)或日头停在空中(见书10:12注释),并准备宣称如果耶稣不这样做,祂就比不上古时的先知,如撒母耳和以利亚那么伟大。虽然他们知道天使对伯利恒牧羊人的宣告(路2:8-14),知道把博士带到耶路撒冷的星(太2:1-6),也知道圣灵仿佛鸽子降下以及从天上来的声音(太3:16,17)——这一切都是“从天上来的神迹”——但他们还是不肯承认这是证明耶稣为上帝儿子的直接证据(见太13:13-16注释)。他们没有知识是因为他们选择拒绝亮光(见何4:6注释)。
神迹。见本卷注释第208页。
2 耶稣回答说:“晚上天发红,你们就说:‘天必要晴。’
晚上。有文本省略了从这里起到第3节的全部。路12:54-56的意思与之相同,但形式上略有区别。这种比喻显然是基督经常使用的,十分适合《马太福音》这里的上下文。
天必要睛。耶稣指巴勒斯坦的天气。从地中海往西的风云一般会带来降雨。从阿拉伯沙漠往东南的风会带来干热的天气。
3 早晨天发红,又发黑,你们就说:‘今日必有风雨。’你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
今日必有风雨。直译是“今天,一场暴风雨”。
发黑。stugnazō,“显得阴暗”或“看上去悲伤”(见可10:22)。本节stugnazō指“阴天”或“有危险”。
分辨。diakrinō,“区别”,“分开”或“区分”。
这时候的神迹。见第2节;本卷注释第208页。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态度本身就是一个征兆,证明犹太人弥赛亚观念的“气色”是 “必有风雨”。
4 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求神迹,除了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看。”耶稣就离开他们去了。
邪恶淫乱的世代。“邪恶”指缺乏道德和属灵的识别力;“淫乱”指不效忠上帝(见太12:39注释)。
没有神迹。批评耶稣的人需要的是内心属灵的重生,而不是某种外在的记号(见《历代愿望》406页)。耶稣的话本身就是需要他们留意的重要“神迹”。
先知约拿。基督在这里首先指约拿传道改变人心的能力,成了给尼尼微人的一个“神迹”,正如祂自己的传道是祂时代百姓的一个神迹(见《历代愿望》406页),其次指约拿经历中的三日三夜(见本卷注释248-250页)。
耶稣就离开他们。见太10:14,23;15:21注释。耶稣不肯继续与这些伪善者争论。这样做没有用处,也达不到任何效果,既说服不了他们,又不能启发旁观者。进一步讨论只能使百姓思想混乱,增强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故意的不信和欺骗。
5 门徒渡到那边去,忘了带饼。
那边。他们想前往伯赛大(见太11:21;可6:31;8:22注释),离马加丹约13公里。《马可福音》的记载(可8:13-22)乍一看来似乎暗示耶稣与门徒的交谈发生在渡海途中。但马太指明那是在他们到了“那边”之后(见《历代愿望》407页)。
忘了。他们因与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冲突而匆匆离开马加丹。伯赛大属于外邦人的区域。犹太人去一般会携带食物,免得向非犹太人购买(见《马太福音》十五章补充注释)。
6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
见太13:33注释。这里的“酵”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道理(见太16:12),就是他们的原则和教训。酵怎样充满面团,一个人所接受的原则也怎样充满他的生活。这个比喻非常合适,不论原则是好是坏。宗教领袖的精神,教训和品格,显明了他们的伪善,骄傲,张扬和形式主义,不可避免地会影响那些尊重他们,遵循他们指示之人的生活。耶稣在这里特指导致法利赛人和撒教该人求神迹的精神(参可8:15)。耶稣后来把他们的伪善比作酵(见路12:1;参太23:2,3)。
7 门徒彼此议论说:“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带饼吧。”
议论。或“商量”。
没有带饼。见第6节注释。就是没有充足的食物。门徒只有一个饼(见可8:14)。他们把耶稣要他们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之“酵”的警告,误解成应当避免向法利赛人或撒都该人中制饼的人购饼(见《历代愿望》408页)。门徒是多么迟钝啊!竟未能推断因果关系,领会耶稣想赐给他们的属灵真理(见《马太福音》十五章补充注释)。
8 耶稣看出来,就说:“你们这小信的人,为什么因为没有饼彼此议论呢?
耶稣看出来。祂即使没有听见门徒说什么,也知道他们心里所想的(见可2:8注释)。
你们这小信的人。见太8:26注释;参太6:30;来11:6。领会属灵的真理需要信心。门徒的困难一部分在于他们没有认识到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真正品格(见《历代愿望》398,408页)。他们依然相信这些宗教领袖的外表,而没有认清他们的真面目,未能看到隐藏在他们假虔诚面具后面的伪善。
9 你们还不明白吗?不记得那五个饼分给五千人、又收拾了多少篮子的零碎吗?
你们还不明白吗。耶稣对门徒感到失望,因为他们对属灵真理的领会如此迟钝(见可6:37注释)。就在数小时之前,祂曾使4,000人吃饱;几周以前,曾使5,000人吃饱。他们为什么认为祂所关心的只是食物的缺乏呢?
五千人。见可6:30-44注释。
10 也不记得那七个饼分给四千人、又收拾了多少筐子的零碎吗?
见太15:32-39注释。
11 我对你们说:‘要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这话不是指着饼说的,你们怎么不明白呢?”
12 门徒这才晓得他说的不是叫他们防备饼的酵,乃是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训。
[退到凯撒利亚腓立比,伟大的宣告:太16:13-28=可8:27至9:1=路9:18-27。注释主要在《马太福音》。本卷注释221页地图和231页年表] 。
13 耶稣到了凯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有古卷无“我”字)人子是谁?”
耶稣到了。退到凯撒利亚腓立比可能在公元30年仲夏,就是耶稣暂时停止公开传道,专心教导祂门徒的那半年时间里。基督传道的这个阶段约从春天的逾越节期间祂在迦百农遭到拒绝(见约6:66注释),到秋天的住棚节(见约7:2注释)。为了避免与犹太领袖们和派来追踪祂的探子发生冲突(见可7:1注释),耶稣已在加利利境外的腓尼基和低加波利度过几周(见太15:21,22;可7:31注释)。但祂一回到加利利,犹太公会所派的探子就又向祂发出挑战(见太16:1注释)。祂就离开加利利前往伯赛大在希律腓力的境内(见本卷注释65页;见可8:22注释;见本卷注释321页地图)。探子没有跟去。
境内。见太15:21注释。
凯撒利亚腓立比。耶稣和祂的门徒离开伯赛大之后,向北行了约40公里,到了以土利亚的主要城市该凯利亚腓立比附近。以土利亚受加利利分封的王希律安提帕的兄弟腓力所管辖(见本卷注释65页;见本卷注释321页地图)。凯撒利亚腓立比原名潘尼亚斯,被确认为现代的巴尼亚斯(B?niy?s)村。潘尼亚斯是以希腊农林畜牧之神潘的名字命名的。潘是牧人和猎人的保护神。从潘尼亚斯(凯撒利亚腓立比)附近峭壁上一个曾奉献给潘的人工洞穴里,发源了常流的巴尼亚斯河(B?niy?s)。它是约旦河的主要水源之一。腓力重建和装饰了潘尼亚斯城,以自己和凯撒提庇留的名字命名为凯撒利亚腓立比(约瑟弗斯《犹太古代史》xviii.2.1;《犹太战争史》ii.9.1[168])。
问。或“开始问”,暗示长篇的讨论。基督退到这个外邦地区部分原因是为避开探子。只要祂留在加利利,他们就不容祂有休息的时间。祂同时也为了有机会教导祂的门徒,使他们可以预备好应付将来的危机。这场危机将结束祂短暂的传道生活(《历代愿望》411页)。接下来的讨论显然发生在耶稣和祂门徒的旅行期间(见可8:27),在祂的一次祷告结束的时候(见路9:18)。所记录细节暗示耶稣和门徒可能在黑门山丘陵露天过了一夜。要么祂整夜祷告,要么祂很早起来走到远离门徒的一个安静隐蔽之处祷告一段时间。祂即将告诉门徒有关祂在地上使命的最后场面。所以祂设法把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告诉门徒,并且祈求预备他们的心接受祂的教导(见《历代愿望》411页)。
人说我是谁。耶稣把门徒的思想引向祂的弥赛亚身份,这个问题是祂以前从未直接谈论的,作为祂即将受难之话题的开始。在他们明白祂在髑髅地为人牺牲的意义之前,他们需要认识到祂是弥赛亚。如果他们只认为祂是一个“从上帝那里来作师傅的”(见约3:2注释),或是一位从死里复活的古代先知(见太16:14注释),那么祂的死比任何其他伟人和义人的死就没有更大的意义。祂的死只能成为榜样,而不是代人牺牲,也没有赎罪的功效了。凡在髑髅地的十字架上发现救恩的人,必须先承认钉在十字架上的是上帝的儿子,世界的救主,弥赛亚,基督。只有认识到拿撒勒人耶稣是弥赛亚,才能正确地理解和赏识十字架。耶稣当然十分清楚百姓对祂的看法。祂也知道他们对于祂来建立之国的性质所持错误的观念(见路4:19注释)。祂向门徒提这个问题,是要使他们的心为下一个问题,就是他们自己认为祂是谁作好准备(太16:15)。门徒的信心与他们同胞的不信和半信半疑相比,就更显出色了。他们确已与夫子亲密相处了一段时间。
人子。见可2:10注释。
14 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
有人说。门徒提到了他们听到的关于耶稣的四种看法。这些看法的问题在于虽然承认耶稣是一个伟人,但没有承认祂是上帝,就像尼哥底母这样(见约3:2注释)。关于公众早期对耶稣的看法,见可6:14-16注释。
你是约翰。这是因为约翰及其短暂的工作在人心中,甚至在希律安提帕麻木的良心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象(见太3:1;可6:14-16注释)。关于耶稣的各种看法可悲地说明了,尽管上天提供了一切证据,“自己的人”却没有认出祂实际上就是《旧约》所预言的弥赛亚(见约1:11;路24:25-27)。
以利亚。见约1:19-25注释。
先知里的一位。见申18:15注释。
15 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
原文的结构强调“你们”。关于耶稣与祂门徒相似的对话,见约翰6:66-69。门徒陪伴耶稣已有一年多,有些人已有两年多了,远比其他人有机会看到耶稣神性的许多证据(见约1:1-3注释)。现在耶稣给了他们一个机会证明他们的信心。虽然他们对祂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但安得烈、腓力和拿但业显然从起初就相信耶稣是弥赛亚(见约1:40-49;《历代愿望》141页)。在经历了海上风浪之后,所有的门徒都曾拜祂(见太14:33注释)。加利利的危机之后,他们都表示相信祂是上帝的儿子(约6:68,69)。
16 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
彼得回答说。他不仅代表自己(《历代愿望》412页),与以前的场合一样,他也是十二个门徒的代言人(见约6:69;见太14:28;可3:16注释)。
你是基督。关于基督这个称呼的意义,见太1:1注释。虽然许多人已拒绝承认基督就是预言中的弥赛亚(见太16:13,14注释),但门徒依然效忠于祂,尽管他们不完全明白这个称呼的全部意义。当然他们后来确实明白了(参路24:25-34)。他们如果不凭着信心领会这一基本真理并坚定地持守,就不可能明白弥赛亚必须受苦的真理。但在最后的时辰来临时,“门徒们都离开他祂走了”(太26:56)。虽然如此,耶稣还是把教会将来的希望寄托在这一小群见证人的身上。如果连他们都不相信祂是基督,还能指望别人相信这个崇高的真理吗?见约1:11,12注释。
说耶稣只是一个伟人或世界上最好的人,那是荒谬而令人难以置信的。祂自称是上帝的儿子,并希望跟从祂的人赞同这个信念。祂要么是上帝的儿子,要么不是。如果祂不是上帝的儿子,祂就是编造出历史上最大的骗局。一个如此自称,又鼓励别人接受祂是世界救主的人,居然不是,那就不值得景仰,更不要说敬拜了。拿撒勒人耶稣要么是永生上帝的儿子基督,要么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骗子。
永生上帝的儿子。见路1:35注释。耶稣虽然接受了这个称呼,但祂似乎很少将它用在自己身上。耶稣一般称自己是人子(见太1:1;可2:10注释)。这次祂也自称是人子(太16:13)。耶稣问:“谁是人子?”门徒们回答说:“永生上帝的儿子”(见约1:1-3,14注释;《约翰福音》第1章补充注释)。
17 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
西门巴约拿。就是“约拿(或约翰)的儿子西门”(见约21:15注释;参可3:16注释)。根据犹太人的习俗,这是彼得的全名。
有福的。见太5:3注释。耶稣严肃地接受了彼得信心的表白。由于彼得是所有门徒的代言人(见第16节注释),对彼得的祝福就也属于他们,只要他们的信心达到了他的程度。
血肉。就是人。这是常用的犹太习语,指全体或部分人(参加1:16,17)。
我父。见约6:45;林前2:10。关于耶稣用“父”指上帝,见太6:9注释。
18 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权柄”原文作“门”),不能胜过他。
我还告诉你。天父已经启示了一个真理(第17节);耶稣现在再增加一个。
你是彼得。耶稣称西门巴约拿(第17节)为彼得,用了祂初次见彼得时赐给他的名字(见约1:40-42;见太4:18注释)。
教会。ekklēsia。见太18:17注释。
在这磐石上。这句话向来有好几种解释:1,彼得是“磐石”。2,彼得相信耶稣是基督的信心是“磐石”。3,基督自己是“这磐石”。上面三种解释都有一定的理由。要确定基督这句含蓄的话是什么意思,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圣经中查究这个比喻对犹太听众的意义,特别是对那些在场听耶稣说这句话的人(见《福山宝训》第1页)。门徒亲笔的见证显然比后人对耶稣话语的解释更加重要。幸亏有一些在场的目击证人(见彼后1:16;约壹1:1-3)留下了明白无误的记录。
这句话是对彼得说的。但彼得自己的教训断然否定了耶稣所说的“磐石”是指他(见徒4:8-12;彼前2:4-8)。马太记载了耶稣再次使用了这个比喻,显然是用来指自己的(见太21:42注释;参路20:17,18)。自古以来,希伯来人就把上帝比作磐石(见申32:4;诗18:2注释等)。先知以赛亚说基督是“大磐石在疲乏之地”(见赛32:2注释),是“稳固的根基,宝贵的房角石”(见赛28:16注释)。保罗说基督是古时陪伴祂子民的“磐石”(见林前10:4;参申32:4;撒下22:32;诗18:31)。从次要的意义上讲,耶稣所说的真理也是“磐石”。人可以放心在上面建造(见太7:24,25注释),因为祂自己就是成了“肉身”的活泼的“道”(见约1:1,14;参可8:38;约3:34;6:63,68;17:8)。
耶稣基督是“拯救我们的磐石”(诗95:1;参申32:4,15,18;《历代愿望》413页)。唯有祂才是教会的根基,“因为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林前3:11),“没人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4:12)。在教会的根基上与“房角石”耶稣基督紧密相连的是“使徒和先知”(弗2:20)。同样,基督乃是“磐石”。“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弃,却是被上帝所拣选的”。信祂的人“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彼前2:4,5),“联络得合式……成为主的圣殿”(弗2:21)。但耶稣永远是唯一的“磐石”,承载着整个建筑,因为没有衪就没有教会。我们相信祂是上帝的儿子,就能成为上帝的儿女(见约1:12;约壹3:1,2)。承认耶稣基督确是上帝的儿子,像彼得这次所肯定的那样(见太16:16),乃是得救之门的钥匙(见《历代愿望》412,413页)。但是彼得这次作为所有门徒的代言人第一个承认和宣布他的信心,纯属偶然,并无特殊意义(见第16节注释)。
基督教早期最伟大的神学家奥古斯丁(约公元400年)让读者来决定,基督这里的“磐石”是指衪自己还是指彼得(《再思录》Retractiones i.21.1)。早期教会的另一位教父,“金口”传教士屈梭多模,说耶稣应许将教会的根基建造在彼得所宣布的信仰上[而不是在彼得身上];他在其他地方则称基督自己是我们的真正的根基(《加拉太书注释》加1:1-3;《提摩太前书讲解》,No. xviii,提前6:21)。早期教会的历史学家优西比乌斯引用亚历山大的革利免的话说,彼得、雅各和约翰并没有竞争耶路撒冷教会的最高地位,而是拣选了那义者雅各作为领袖(《教会史》,ii.1)。其他早期的教父,例如亚尔勒的希拉流也是这样教导的。
只是到了要给罗马主教作众教会之首的主张寻求经文依据时(见《SDA圣经注释》卷四836页),才把基督这次所说的话断章取义地解释为彼得就是“磐石”。利奥一世(约公元445年)是第一个声称其权威是通过彼得来自基督的罗马教皇。一位著名的教会历史学家肯尼思·斯科特·拉图莱特论到利奥一世说:“他坚持认为基督下令让彼得作为磐石,根基,天国看门者,实施捆绑和释放的人;他的判决在天庭依然有效;而且通过他的继承者教皇,继续执行委托给他的任务”(《基督教会史》[1953],第186页)。奇怪的是,如果这真是基督的意思,那么彼得和其他门徒,以及往后四百年里所有的基督徒竟都没发现这个事实!没有一个罗马主教发现基督的话里有这层意思,直到第五世纪的一位主教认为必须为教皇的最高权力找出经文的依据,这是多么不正常啊!强加于基督话语的这层意思,藉以将最高的权力授予彼得的所谓继承人,即罗马的主教,完全不符合基督给祂门徒的一切教训(见太23:8,10)。
也许基督没有指定彼得为“磐石”,让祂的教会建造在上面的最好证据,就是听到基督这次讲话的人,连彼得在内,都没有这样解释祂的话,无论是基督在世时,还是在以后。如果基督让彼得成了门徒的首领,他们后来就不会一再争论他们中谁“可算为大”了(路22:24;见太18:1;可9:33-35等;《历代愿望》817页;见太16:19注释)。
彼得的名字来自希腊语petros(“石头”),通常指一块小石板。“磐石”的希腊语是petra,指大岩石,“岩脊”,“岩层”或“岩顶”。petra是庞大稳固,无法移动的“磐石”。Petros则是小“石头”。但我们无法根据这两个词来判断基督心目中作何种程度的区分和解释基督所说的话,因为基督说的肯定是巴勒斯坦当时的通用语亚兰语。希腊语petros无疑可以表示亚兰语kepha'(“矶法”,见太4:18注释)。Petra则可能表示亚兰语kepha'。但基督也有可能用亚兰语中的其他同义词。福音书的作者再用希腊语的petros和petra予以区别。基督似乎有意进行这样的区别,否则马太在圣灵的引导下用希腊文写作时,就不会作出这种区别了。
小石头(petros)显然不可能成为任何大建筑的根基。耶稣在这里肯定,只有磐石(petra)的才能胜任。基督在太7:24中所说的话更加确定这个意思:“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就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希腊语petra)”。彼得(petros)是软弱易错的人上,建造在他身上,就像福音书所说明的,就等于建造在流沙之上(见太7:27注释)。
阴间。见太11:23注释。
权柄(原文作“门”)。古代的城门是城市领袖聚集的场所,也城市抵御敌军的重要地点(见创19:1;书8:29注释)。夺取了城门就能夺取全城。
基督战胜死亡和坟墓是基督教的中心真理。撒但无法用死亡的绳索来拘禁基督(见徒2:24)。他也无法拘禁任何信靠基督的人(见约3:16;罗6:23)。撒但象征性地把守着“阴间的门”,但基督藉着衪的死,进入了撒但的堡垒,捆绑了仇敌(见太12:29注释)。基督徒盼望在今生脱离撒但的诡计,和他控制坟墓的权势,并且在来生脱离他的干扰,所依据的就是这个严肃的事实。“尽末了所毁灭的仇敌就是死”(林前15:26)。死亡和坟墓最终都要“扔在火湖里”(启20:14)。
认为基督的话是指“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彼得,就是否认基督自己在太16:21中的解释(13-20节只是它的引言),并使彼得的反应毫无意义(见第22,23节)。
不能胜过。当彼得三次不认他的主时,“阴间的权柄”从寓意说胜过了他(见《历代愿望》413页)。在他死亡之时,“阴间的权柄”从真实的意义上胜过了他(见约21:18,19)。
基督所说“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的完整意义,最好根据衪紧接着说自己怎样“被杀,第三日复活”来理解(见太12:40注释;参《历代愿望》418页)。基督光荣地战胜了撒担的一切权势,并以此来保证衪在地上的教会也必得胜。
19 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天国。基督传道时经常用“天国”指现今其公民心中的上帝恩典之国,本节也一样(见太4:17;5:2注释)。凡没有进入基督现在恩典之国的人,就没有希望进入将来的荣耀之国(见太25:31,34注释)。
钥匙。天国的“钥匙”就是基督的话(见《历代愿望》413页;参约1:12;17:3)。值得注意的是基督这里所说的“钥匙”是指如何进入天国的“知识的钥匙”(见路11:52)。耶稣的话在所有接受的人乃是“灵”,就是“生命”(见约6:68)。上帝的话是重生经验的钥匙(彼前1:23)。
耶稣的话使门徒深信衪的神性,所以他们作衪的使者对别人重述衪的话语,就是使劝他们与上帝“和好”(见林后5:18-20)。唯有福音的拯救大能才能使人进入天国。基督只是赐给彼得和其他所有的门徒把将人带进天国的权威和能力(见太18:18;约20:23注释)。彼得只有明白了耶稣确是基督的真理,才拥有天国的“钥匙”,得以进入天国。所有跟从基督的人也是如此,直到末日。那种认为基督赋予彼得比其他门徒更大或不同权威的观点是没有圣经根据的(见太16:18注释)。事实上在早期耶路撒冷教会中行使管理职责的使徒是雅各而不是彼得(见徒15:13,19;参太1:13;12:17;21:18;林前15:7;加2:9,12)。至少有一次保罗曾“当面抵挡”彼得的错误做法(见加2:11-14)。他如果知道彼得享有现在一些人所声称彼得据太16:18,19所享有的特殊权利的话,就肯定不会那么做了。
捆绑。这句话的意思是,地上的教会只能要求天上所要求的,禁止天上所禁止的。这似乎是圣经清楚明确的教训(见太7:21-27;可7:6-13注释)。当使徒按照所领受的使命出来传扬福音时(见太28:19,20),他们要教导信徒“遵守凡”基督所吩咐的话,不可增添也不可减少。
把“捆绑”和“释放”的意思扩大到指示教会的信徒在信心和行为的问题上相信什么,做什么,乃是超越了基督这句话的意思,也超越了门徒对这句话的理解。上帝并没有认可这种主张。基督在地上的代表有权利和责任“捆绑”“天上”所已经“捆绑”,“释放”“天上”已经“释放”的,就是要求或禁止圣灵的启示所明白指示的。但是越过了这个范围就是用人的权威代替基督的权威(见可7:7-9注释)。上天不容许奉命照管地上天国公民的人这么做。
20 当下,耶稣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衪是基督。
实际上在耶稣的传道工作即将结束,光荣地进入耶路撒冷之前,衪一直避免公开讨论衪的弥赛亚身份。衪从未公开声明自己是弥赛亚。基督显然要避免暴露自己的弥赛亚身份(见可1:24,25注释),所以一再吩咐邪灵不可说衪是“上帝的圣者”(见可1:24,25,34;3:11,12;路4:34,35,41)。十二位门徒在加利利各地旅行布道时,也不可讨论耶稣是不是弥赛亚的问题(见《历代愿望》350页),因为公众对弥赛亚所抱的错误观念(《历代愿望》30,414页;见路4:19注释)会妨碍福音的传扬和接受。人们会从政治意义上理解在这种传播,就像他们基督光荣地进入耶路撒冷时所做的那样(见太21:1,5注释;约6:15)。
21 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衪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
从此。13-20节的谈话十分恰当地引出了耶稣现在第一次提出的话题——衪即将受苦,受死和复活(见第13注释)。不知道21-28节的谈话和指示是紧接着前面部分,还是发生在不久以后。第23节和24节之间可能有短暂的间隔(见可8:34;《历代愿望》416页)。不管怎样,14-28节所记录的一切谈话和讨论都发生在该撒利亚腓立比地区(见第13节注释;参《历代愿望》411,418页),可能是在公元30年夏末(见第13节注释)。
此前,耶稣就连与十二个门徒也没有讨论过自己的弥赛亚身份(见第13,16节注释),没有向他们提到衪作为弥赛亚,必须为世人的罪而死。两年多前,衪确实在第一次洁净圣殿时说过一句暗示衪受死的话(见约2:19注释)。衪也曾私下里对尼哥底母说明衪受死的事实和性质(见约3:14)。然而从此以后,耶稣一再与衪的门徒讨论这个问题,无疑想消除他们心中所抱有的、当时犹太人对弥赛亚和衪国度的错误观念(见路4:19注释)。此时他们不愿意在这接受并欢迎弥赛亚必须受苦受死的想法(见太16:22),增加了基督消除他们心中这种错误观念的困难。衪一次(太17:22,23)又一次(太20:17-19)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但当那时候终于来到时,他们的失望表明耶稣现在努力传给他们的指示只取得了部分的成功。
衪必须。见路2:49注释。衪必须去,以完成衪在地上生活的计划(参可8:31;9:12等)。衪只有走十字架的道路,才能完成衪的使命。
耶路撒冷。几个月以后,可能是三四个月以后,衪“定意向耶路撒冷去”(见路9:51注释)。
长老、祭司长、文士。原文中用单数定冠词表示三类领袖人物——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在这里被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分开的三种人,所以可能指由这三种人组成犹太公会。关于祭司长,见太2:4注释。关于“文士”,见可1:22注释。犹太公会是以色列最高的立法和司法机构,有71名成员(见本卷注释67页)。
许多的苦。正如所预言的(见诗22:1,7,8,15-18;赛53:3-10等),耶稣的受苦对我们的意义在于衪是上帝的儿子,《旧约》预言中的弥赛亚和世界的救赎主。衪是弥赛亚,所以衪必须受苦。
被杀。耶稣再三说明衪被钉和复活的事实。但门徒没有领会基督的意思(可9:10,32),却盲目地相信他们所愿意相信的,忽略了他们所不喜欢的观念(见《历代愿望》30页)。
第三日。见本卷注释248-250页。
22 彼得就拉着衪,劝衪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
彼得就拉着衪。直译是“彼得把衪拉过来”,暗示他把耶稣拉到一边说话。
劝衪说。但耶稣没等彼得说完就制止了他。后来彼得在拔刀试图保护耶稣时,再次暴露了他的卤莽(见约18:10;参太26:51-52)。
万不可如此。这是一句译成希腊语的犹太成语,意为“愿上帝怜悯你”。彼得不明白弥赛亚怎么会受苦;在他的心目中,“弥赛亚”和“受苦的仆人”这两个概念是无法协调的(参赛52:13至53:1)。彼得的反对表明了他的自私。他愿意跟从耶稣,但他不喜欢牵涉到一种注定要导致受苦与死亡的计划(见《历代愿望》415,416页;见太16:24,25注释)。
这事必不。原文是双重的否定,以示强调。
23 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上帝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耶稣转过来。耶稣似乎从彼得转向其他门徒(见可8:33)。但衪这么做时却是对着彼得说话的。
退我后边去吧。彼得所表达的看法出于那试探者。基督的回答直接针对在暗中挑唆的仇敌。基督在旷野里也是用这句话击退拭探者的(见路4:8)。它表达了耶稣最严厉的责备。衪命令的意思是:“离开我!”或更为坦率的:“走开!”“从我眼前消失!”彼得似乎被“阴间的权势”所胜,成为邪恶之君的代言人(见太16:18注释)。基督的话不是对彼得说的,而是对唆使彼得讲那些话的魔鬼说的。
绊。Skandalon,原指放置诱饵的网罗的扳机,寓指“障碍。”主在这里说,彼得是衪走十字架道路的障碍(见第21节注释)。
体贴。phroneō,“明白”,“感受”或“思考”。刚才彼得还说出了天父所启示有关耶稣的神圣真理(第17节)。现在他却说出了众善之敌所暗示的话。在大斗争中,彼得竟那么快就改变了立场!
24 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若有人。耶稣现在对所有的门徒说话(见路9:23)。马可(可8:34)补充说,除了衪的门徒之外,还有其他人在场,可能是当地一些相信衪的犹太人。他们听说过衪在加利利所行的奇迹。关于太16:24,25所表达的思想,见太10:38,39注释。
舍己。就是将自己的意志顺服基督,今后为基督而活,而不是为自己而活。
背起他的十字架。就是负起做门徒的责任,即使要付出最大的代价。十字架是罗马人处决罪犯的的刑具,而不是犹太人的刑具(见太10:38注释)。但在几十年时间里,十字架在巴勒斯坦已经众所周知了。
一个判处钉十字架上的罪犯,要“背起他的十字架”或至少十字架的横木走到刑场。基督在这里可能指这个意思。在基督提到背十字架的上下文中,衪似乎不是指门徒要遭遇的次要困难和障碍,而是需要准备面对死亡本身(见太16:21,22)。彼得刚才曾想劝阻耶稣放弃衪背十字架的神圣计划。耶稣回答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不是天父的旨意,此外,彼得如果要继续作门徒,就必须甘心付出同样的代价。他最后的确是付出了这样的代价(见约21:18,19注释)。基督在其他地方还提出,门徒们必须“天天”背起他们的十字架来跟从衪(见路9:23),献身于他们蒙召要从事的服务人生。人们既憎恨耶稣,就也会憎恨衪的代表,即门徒(见约15:18;16:33;见太10:22注释)。
跟从我。要成为门徒,首先必须先放弃自己,自己的计划和自己的愿望;然后要甘心背负责任所要求他“背起”的任何十字架;最后他必须“跟从”耶稣的脚踪(见彼前2:21)。“跟从”耶稣,就是在生活上效法衪的榜样,像衪那样侍奉上帝和为同胞服务(见约壹2:6)。
25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生命”或作“灵魂”;下同)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
救自己生命。见太10:39注释。救自己生命就是先寻求今生的事物,忘记“上帝的国和衪的义”(见太6:33)。
为我丧掉生命。一个人“舍弃”自己,背起基督的十字架,就为衪的缘故“丧掉”自己的生命(见太5:11;16:24注释;参彼前4:12,13)。
得着生命。这个伟大福音反论的另一面。就基督徒而言,没有十字架就没有冠冕。可是撒但在旷野里用十字架以外的道路向基督提供世界的冠冕(见太4:8,9;16:22注释)。
26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世界。Kosmos。这里指世界的物质财富和利益等。古往今来有形无形邪恶势力的野心都是“赚得全世界”。
拿什么换。基督在这里用有力的例证,说明了一个永恒的真理。这个问题是无法准确回答的。
生命。psuchē(见太10:28注释)。
27 人子要在他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那时候,衪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
人子。耶稣经常这样称呼自己(见可2:10注释)。
在荣耀里降临。当末日主在荣耀里回来时,那些为基督的缘故丧掉自己生命的人必得着生命(林前15:51-55;帖前4:16,17)。那时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自己的奖赏(见提后4:8;启22:12)。基督刚才说到基督徒为衪的缘故丧掉自己的生命(见太16:25)。如果他们像流行的神学所说的那样,在死时就领到了他们牺牲的“奖赏”的话,基督就不可能在这里特地宣布,奖赏要到末日衪在荣耀里回来时才赐下(见太25:31注释)。
同着众使者。参太24:31;林前15:52;帖前4:16。
照各人的行为。就是照各人今生的行为。基督在山羊和绵羊(太25:31-46),财主和拉撒路(路16:19-31),稗子(太13:24-30),撒网(太13:47-50)和婚宴(太22:1-14)的比喻中强调了这个真理。决不可把基督的教训理解为人还有第二次机会,可以逃脱今生恶行的“报应”。圣经一贯教导说,今生是“拯救的日子”(赛49:8;林后6:2)。人必须信靠基督,在圣灵能力的帮助下,“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腓2:12)。
28 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人子降临在衪的国里。”
实在。见太5:18注释。
必看见。值得注意的是三位同观福音书的作者都紧随这个预言记录了基督的登山变像,其间没有中断,原文也没有章节的划分。而且这三部福音书都提到基督登山变像发生在衪说了这话以后约一星期,暗示是应验了预言。两者之间的联系排除了耶稣在这里指登山变像之外其他任何事情的可能性。基督变像是荣耀之国的缩影。彼得无疑是这样理解的(见彼后1:16-18)。
人子。见太1:1;可2:10注释;见《约翰福音》第一章补充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