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提要:2 耶稣在安息日医好患水臌病的人, 7 教导谦卑, 12 招待穷人,15 用大筵席的比喻说明蔑视上帝之道的人将要被关在天国之外。25 那些要作祂门徒,去背起十字架的人,必须事先考虑好,免得因后来背叛祂而羞愧,34 完全徒劳无功,像盐失了味道。
[ 和一个法利赛人的首领一起吃饭:路14:1-15。关于神迹,见本卷注释第208-213页;关于比喻,见本卷注释第203-207页]。
1 安息日,耶稣到一个法利赛人的首领家里去吃饭,他们就窥探祂。
安息日。在基督时代的犹太人中,安息日宴请客人似乎是一件相当常见的事。当然,食物是提前一天预备好并保温的,或者可能就是凉着吃的。安息日生火被认为是不合法的(见出16:23;35:3注释);因此安息日所有的食物都是在它前一天准备好的(见出16:23注释)。邀请朋友参加筵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永生的福分(见路14:15注释;参《基督比喻实训》219页)。
耶稣到一个法利赛人的首领家里去。这件事的时间和地点,我们没有其他线索,只是根据《路加福音》上下文的暗示,知道可能发生在比哩亚,时间是公元30-31年冬天的修殿节和接下来春天的逾越节之间。
一个法利赛人的首领。将这里和前一次耶稣接受一个法利赛人宴请的场合(路11:37-54)进行比较。这句话暗示宴请耶稣的人是一个有影响而富有的拉比。经文上没有记载说耶稣曾拒绝过任何一次邀请,无论是来自法利赛人的,还是来自税吏的(见可2:15-17注释)。
吃饭。这是犹太人的一个常用语,意为“进餐”。
他们就窥探祂。这个场合中显然也有间谍(见路11:54注释)。他们怀着恶意窥探祂(见路6:7注释)。这些奸细是否就是为患“水臌”病的人特别安排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们过去数次看到耶稣在安息日曾毫不迟疑地──违背他们律法的遗传──医治病人,因此他们推断祂这次也要这样做。福音书共记录了七次个人在安息日得医治的事。这是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见路4:33-36,39;6:6-10;13:10-17;14:2-4;约5:5-10;9:1-14)。
2 在祂面前有一个患水臌的人。
水臌。Hudrōpikos(“水肿”),这是一个常见的医学术语,来自希腊语hudōr(“水”),指人体组织中含有多余水分的病症。在希腊文圣经中,该词只在这里出现。这也是唯一一次记录水臌病进入耶稣的视线。这个病人可能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过来希望得到医治,尽管没有记载他亲自向耶稣提出医治的请求。有人认为也许是在场的某些法利赛人安排这个病人过来的,为要让耶稣在安息日医治他,从而陷害耶稣。医治这个病人显然发生在应邀的客人就座之前(见第7节)。
3 耶稣对律法师和法利赛人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
耶稣……说。耶稣并不是答复向祂所提的问题。祂是在“说”法利赛人心中所思想的,就是那些窥视祂将要如何做的人。“说”的这种用法在希伯来文中很常见(见路13:14注释)。
律法师和法利赛人。这两个词在希腊文中只有一个定冠词,表明在这里被视为一类人,而不是两类(参路7:30,那里的定冠词在希腊文中出现了两次)。关于“律法师”和“法利赛人”,见本卷注释第51,52,55页。
4 他们却不言语。耶稣就治好那人,叫他走了;
他们却不言语。就是“他们保持沉默”。谈话停止了;他们拒绝回答。他们显然意识到多说无益,于是就选择用沉默来逃避,一时间寂静笼罩了整个屋子。他们不敢说“可以”,因为他们自己拉比的规条似乎禁止这种情况的医治,但同时他们也不敢说“不可以”。路加似乎特别喜爱记录这种场合,就是当福音的仇敌“不言语”,或被迫保持沉默的时候(路20:26;徒15:12;22:2)。
叫他走了。apoluō,“使……得自由”,“释放”,“叫……走”,或“打发”。这似乎是在吃饭开始(第7节)之前发生的。耶稣或许是想救那人脱离现场的尴尬和窘境,就像犹太人领袖最近带给另一个在安息日得医治之人的(见《约翰福音》第9章)。
5 便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有驴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里,不立时拉它上来呢?”
驴。有文本是“儿子”。
井。phrear,“井”,“井道或坑道”。
6 他们不能对答这话。
批评耶稣的人现在绝望地处于防守的地位。他们决不愿意承认自己对牛驴比对人更关心。
7 耶稣见所请的客拣择首位,就用比喻对他们说:
比喻。“比喻”不一定有情节,它可能只是一句简短的谚语(见本卷注释第203,204页)。耶稣这里所讲的“比喻”可能是基于祂刚刚观察到的宾客们落座时的情形。祂“见”宾客们是如何“拣择”尊位的。门徒在最后的晚餐时似乎也发生了类似的争执(见路22:24注释)。
位。用“靠椅”更好一些。关于犹太人筵席上的习惯,见可2:15-17注释。根据《塔木德》,,尊贵的位置紧挨着主人的座位。在后来的一个场合,耶稣除了其他的事之外,还责备了文士和法利赛人寻求筵席上的高位(见太23:6)。
8 “你被人请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贵的客被他请来;
9 那请你们的人前来对你说:‘让座给这一位吧!’你就羞羞惭惭地退到末位上去了。
那请你们的人。或“主人”。
这一位。尊贵的客人。
末位。即最低的靠椅。所有中间的座位或许都已被占了,除了末位再不剩下什么位置了。
10 你被请的时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请你的人来对你说:‘朋友,请上坐。’那时,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
坐。这里译为“斜倚”更好一些。
人。有文本为“他们所有的人”。
光彩。即“荣耀”。
11 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凡自高的。耶稣在这里重复了一个祂经常用一种或另一种形式讲述的名言(见太18:4;23:12;路18:14等)。这个原则打击了骄傲的根本──想让别人视自己为尊贵的欲望;骄傲伴随着自私,是所有罪恶的根源。耶稣亲自树立了谦卑的最高榜样(见赛52:13,14;腓2:6-10)。
卑。即“卑微”。人生的定律是,人若以促进个人的利益为生活的主要目标,他通常就会发现别人将迫使他降到更低的地位。
高。相反,当一个人忘记了自己的利益并尽己所能地去鼓励和帮助别人时,他的同胞也会乐意去尊荣他。更明确地说,在天国中谦卑是走向尊荣的护照,而自高的欲望却是人进入天国的障碍(参赛14:12-15;腓2:5-8)。
12 耶稣又对请祂的人说:“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请你,你就得了报答。
午饭。ariston,最初是指第一顿饭或早餐,但后来就用来指午餐了。
晚饭。deipnon,通常指晚餐。
不要请你的朋友。原文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不要总是只请你的朋友”。耶稣并不反对招待朋友。祂是在警告一种自私的动机,致使许多人只宴请那些也会给予他们类似款待的人。耶稣鼓励基于真实关怀我们同胞需要的殷勤和好客,也许是需要食物,或许是需要友谊。祂指出,这种好客即使没有在今生得到回报,在来生也会获得报赏。
也。即为了前一次的宴请而回请。
13 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
请那贫穷的。根据摩西的律法,这是一种责任(见申14:29注释)。不应该被忘记有需要的人。
14 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
报答。直译是“回报”。
义人复活。提到“义人的复活”,暗示还有“恶人”的复活(见约5:29;徒24:15)。
15 同席的有一人听见这话,就对耶稣说:“在上帝国里吃饭的有福了!”
一人。关于第15节的背景,对第1节注释。
吃饭。见第1节注释。关于“上帝国”的意义,见太5:2,3;可3:14;路4:19注释。在犹太人的习语中,“在上帝国里吃饭”是指享受天国的福气(参赛25:6;路13:29注释)。当然,这个法利赛人的话本身是对的,但是他说话的精神和动机却是完全错误的。说话的人自以为一定会受到邀请。
有福了。(见太5:3注释)。耶稣在第12-14节中列出了不受人欢迎的责任,使人想将话题引到一个比较愉快的方向(见《基督比喻实训》221页)。耶稣提到的复活(第14节)可能使这个法利赛人想到了他现在所说敬虔的套话。这个说话的人喜欢思想好行为的报赏,但他却发现做好事本身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观念。他热切地盼望享受天国的特权但却不愿承担天国的责任。他不愿遵从进入天国的条件,却似乎丝毫不怀疑自己将在福音的大筵席上占有尊贵的一席。
[大筵席:路14:16-24。参太22:1-14注释。关于比喻,见本卷注释第203-207页]。
16 耶稣对他说:“有一人摆设大筵席,请了许多客。
大筵席。耶稣这里用大筵席比喻指天国慷慨的福分。这个比喻是祂的听众很熟悉的(见第15节注释)。耶稣并没有直接反驳那个法利赛人的话(第15节),而是质疑了说这话之人的诚意。实际上法利赛人就列在此刻拒绝福音邀请的人中(见第18,24注释)。
这个比喻和国王儿子婚筵的比喻(见太22:1-14)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两个比喻讲述时的背景显然也有很大的区别。《路加福音》第14章的背景是在一个法利赛人的家里,而《马太福音》第22章则是与祭司长和法利赛人逮捕耶稣的企图联系起来的(见太21:46)。
请了许多客。这代表福音筵席的第一次邀请,是在整个旧约时代向犹太人发出的(见《SDA圣经注释》卷四第26-32页),特指上帝通过古代众先知对以色列屡次发出的呼吁(参第21-23注释)。
17 到了坐席的时候,打发仆人去对所请的人说:‘请来吧!样样都齐备了。’
打发仆人。从特殊的意义上说,耶稣自己可以被视为奉差遣宣告“样样都齐备了”的“仆人”。东方国家里,即便今天,筵席实际开始之前一小段时间里打发一个送信的去提醒宾客,仍是一种习俗。也许客人忘了,或不知道该几时赴筵,这可以留给他一点时间作准备并赶到宴会指定的场所。东方不如西方那样注意日历和时间,这样一种提醒有其实际的价值,可以使主宾双方都避免尴尬。
18 众人一口同音地推辞。头一个说:‘我买了一块地,必须去看看。请你准我辞了。’
一口同音地。看来被请的客人几乎是串通起来羞辱他们仁慈的邀请人。当然,受邀赴筵的不止三个人(见第16节)。显然,耶稣列举的三个人具有代表性。仆人不论往哪里去,听到的理由总不外乎如此。关于另一个涉及三个人以上的类似事例,见路19:16-21。
每个受邀的客人都各找托词,但没有一个人的理由是能站住脚的。其实,所有人真正的理由是,受邀的宾客发现自己有更加利益攸关的事情,如果参加筵席就不得不暂时将其放下。这些借口还暗示了他们对设筵之人的好客和友谊缺乏赏识。那些拒绝福音邀请的人看世俗的利益重于永恒的事情(见太6:33)。
在东方国家,除非是那种明显不能接受的,否则,拒绝邀请通常会被看作是拒绝友谊。某些阿拉伯人中,接受了原来的邀请,而又在主家提醒时(见对第17节的注释)拒绝前往,会被当成是敌意的表示。另一方面,接受邀请并参加筵席会被认为是表示友谊。
买了一块地。即便真如他所说,理由也是很苍白的,因为他的地已经买下了,买地的人在完成交易之前显然已经仔细检查过这块地了。
19 又有一个说:‘我买了五对牛,要去试一试。请你准我辞了。’
五对牛。交易也已经完成。买牛的人只是想证实自己做的是不是一笔好买卖,但他若真想参加筵席,这件事是很容易推迟的。
20 又有一个说:‘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
第三个推托的人显得比其他人更加无礼。前两个无论怎样还有点客气的表示,请求主人的原谅,而他却直接告诉仆人,“我不能去”。有人认为,这个人的拒绝可能是基于一个事实,即,一个人结婚的头一年可以豁免国家军事和民事的普通职责(见申24:5注释)。所以他说“我不能去”。但这条律法并没有免除他履行正常社会关系的责任,为此任何杜撰的企图都不过是虚伪的托词。这个人的借口真的比前两个人更加差强人意。
21 那仆人回来,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家主就动怒,对仆人说:‘快出去,到城里大街小巷,领那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来。’
动怒。当仆人列举这些苍白的借口时,仁慈慷慨的主人激怒了。原先这些人都接受了他的邀请,他按照他们的情况提前为筵席做了准备。现在一切都已就绪,食物也预备好了,而他们却好像在合谋使他难堪(见第18节注释)。此外,为了这次筵席,他的花费不菲。
其实,那准备天国筵席的上帝并不像人那样“动怒”。虽然如此,考虑到祂所做的一切──祂为丧亡人类所预备之救赎的福分,人轻视祂恩慈的邀请,不来赴神圣公义恩典的筵席,的确是深深伤了祂的心。天庭所有的资源都已投入到救赎的工作中,人惟一能做的就是赏识并接受上帝所提供的。
快出去。显然主人不想让他耗资不菲的食物浪费掉。如果他最好的朋友不接受他善意的邀请,他将欣然邀请陌生人来赴他的筵席。另外要注意到,主人的行为与耶稣在这比喻之前所给的建议是一致的(见第12-14节),耶稣现在所在的筵席上的宾客似乎不喜欢这个建议,所以他们之中的一个就改换了话题(见第15节注释)。
大街小巷。福音的邀请首先是给犹太人的。“城”里的居民就代表犹太人。拒绝邀请的城里重要的市民,代表犹太人的领袖。他们中的一些人现在正与耶稣在一个法利赛人家里坐席(见第1节注释)。那些拒绝邀请的客人代表以色列的宗教贵族。现在,恩慈慷慨的主人去选那“城”里的陌生人作他的朋友,就是社会中被忽略、甚至有时受藐视的人。他们和那些被请的客人都是一个“城”里的居民,因此也是犹太人。但他们中间有些是税吏和罪人,无论男女,都是国家的宗教贵族认为被遗弃了的。然而,他们对福音却是饥渴的(见太5:6注释)。
贫穷的、残废的。犹太人普遍认为,那些遭受经济贫乏或肉体痛苦的人,都是被上帝所惩罚的,因此,这些人经常被他们的同胞轻视、忽略(见可1:40;2:10注释)。人们推测上帝已经将这些人遗弃了,因此社会也看这些人为被抛弃的。耶稣在这个比喻中否定了上帝已将这些人抛弃,并宣称这些人的同胞也不应该藐视他们,即便他们的痛苦是由于自己的错行或不明智的举动造成的。这里所提到的受贫穷所困和身体上的缺陷似乎主要代表了那些道德和属灵上腐败的人。他们自己没有什么好的行为来和上帝交换救赎的福分。
22 仆人说:‘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经办了,还有空座。’
还有空座。这个仆人显然认识到,他恩慈慷慨的主人一定愿意让筵席的位子都坐满。在福音的大筵席中也是这样。上帝创造世界并非使其“荒凉”(见赛45:18注释)成为一片混沌的废墟,而是定意要使它成为一个有幸福人类永居其中的家乡。尽管罪使这一计划暂时推迟实现,但它最终必要完成(见《先祖与先知》67页)。每一个生在世上的人都有机会参加福音的筵席并永远居住在新造的世界中。这个比喻清楚地表明,被一个人拒绝了的机会,却会被另一个人热切地接受(参启3:11)。
23 主人对仆人说,‘你出去到路上和篱笆那里,勉强人进来,坐满我的屋子。
路上和篱笆。那些起初受邀请参加福音筵席的是犹太人(见第16,21节注释)。上帝首先呼召他们,不是因为祂爱他们超过世上其他的人,也不是因为他们配得,而是为了让他们与别人分享这交托与他们的特权(见《SDA圣经注释》卷四第25-38页)。
耶稣经常与税吏和罪人交往。他们被社会所厌弃,尤其受犹太人领袖们的藐视(见可2:15-17注释)。耶稣在加利利传道的过程中热心为这些人服务。他们正是加利利“大街小巷”中那些属灵上“贫穷的”和“残废的”人(见路14:21注释)。但加利利人在公元30年的春天拒绝耶稣的时候(见太15:21;约6:66注释),耶稣像就对待犹太人那样多次服侍外邦人和撒玛利亚人(见太15:21注释)。然而,随着犹太人作为一个民族拒绝福音的邀请──这种拒绝在他们用石头打死司提反达到了顶峰(见《SDA圣经注释》卷四第33-36页;徒1:8),——福音的邀请就给予那些在“路上和篱笆”之处的人。这些人主要是指给外邦人。比喻中的“路上和篱笆”是在“城”外,因此恰当地代表了非犹太人,换一句话说,代表了异教徒(见路14:21注释)。使徒要将福音传遍世界。当他们遭遇到自己同胞的反对时,就转向外邦去了(徒13:46-48;参罗1:16;2:9)。
勉强。anagkazō,“强迫”或“迫使”,或是靠暴力,或是靠劝说。有些人认为这段话证明了用暴力迫使人归向基督是合理的。但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事实,耶稣从未采取暴力强迫人相信祂。祂也没有教导祂的门徒这样做,并且使徒时期的教会也没有这样做过。这些事实都证明耶稣决不想让人这样解释自己的话语。事实上,主反复通过教训和实例忠告祂的门徒──无论作为信徒个人,还是作为专职的传道人(见太10:14;15:21;16:13;26:51,52;路9:55注释)──要避免争论,也不要因冤屈而报复(见太5:43-47;6:14,15;7:1-5,12等注释)。门徒们不仅没有逼迫别人(路9:54-56),他们还温柔地忍受着逼迫(见太5:10-12;10:18-24,28注释)。
耶稣用“勉强人进来”这句话,只是强调了邀请的紧迫性以及上帝恩典令人信服的力量。爱的恩慈是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见《基督比喻实训》235页)。Anagkazō的这个意思还用在另一次耶稣“催”祂的门徒上船(太14:22)的事中。耶稣心中执着的恳求,与历代以来许多自称为基督徒的人所认为合理的诉诸暴力,实有天壤之别现今有些信奉基督之名的人如果有机会还要依赖这种手段。
这个比喻本身也表明,主人没有在任何时候使用暴力,来确保客人们来参加筵席。主人若存心使用暴力,那他在邀请第一拨客人的时候就会使用了。福音筵席的邀请总是带着“愿意的”(启22:17)几个字。这个比喻没有认可任何把宗教逼迫当作带人归向基督之手段的理论。任何以宗教的名义使用的暴力或逼迫都是出于撒但所怂恿的策略,而不是出于基督。
坐满我的屋子。见第22节注释。主人邀请了“许多”客人(见第16节)。此外,当仆人第一次出去到城中的大街小巷中时,他没能找到足够的人来坐满主人的筵席(见第22节)。
24 我告诉你们,先前所请的人,没有一个得尝我的筵席。’”
先前所请的人没有一个。比喻中的主人宣布,原先所请的客人将不得参宴。但这并不意味着上天独断地排斥任何人。故事中这位恩慈慷慨的主人只是取消了那被粗暴拒绝的第一次邀请而已。很显然,他的屋子现在已经“坐满”(第23节)没有多余的位子了。但天国对于任何愿意进去的人都有足够的地方(见第22节注释)。
耶稣的这个比喻中并不是教导说,人在世上的财产与天国就一定是水火不容的,而是说,对地上事物过度投入感情就会剥夺一个人进入天国的资格,事实上,那会使一个人对天上的事物丧失渴望。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见太6:19-24注释)。那些将地上的事放在第一位并把自己最大的努力都用来积攒地上财物的人,以及那些沉迷于世上宴乐的人,将被关在天国的门外,因为他们的心爱属世的事过于爱天上的事(参太6:25-34)。对地上事物的渴望最终将消除人对属天事物的羡慕(见路12:15-21注释),并且当这些贪婪的人被呼召去分散他们所积聚的财物时,他们便“忧忧愁愁地”走了(见太19:21,22注释)。一个“财主”进天国之所以“难”(太19:23),原因很简单。他们通常都不是很渴望进入天国。
尝我的筵席。即如果他们后来要改变他们的主意。救赎包括上帝发出的邀请和人接受邀请。两者缺一不可。经文中反复作出这样的警告,当那些轻看上帝恩典的人似乎要改变他们的主意时,却已经太晚了,再也听不到福音了(见耶8:20;太25:11,12;路13:25)。那呼召最终撤回,并不是因为超出了上帝怜悯暂时的界限,而是因为那些被排除在外的人已经做出了他们最后的决定。如果他们后来改变了自己的主意,这种改变也仅限于认识到了自己所做的错误决定带来的恶劣结果而已,并不代表他们突然有一种真诚的渴望去过顺从上帝的生活。
[ 作门徒的代价:路14:25-35。关于比喻,见本卷注释第203-207页 ]。
25 有极多的人和耶稣同行。祂转过来对他们说:
有极多的人……同行。发出这部分劝勉的时间、地点或背景等并没有确切的记录。时间可能是公元31年年初,地点是比哩亚(见第1节注释)。当耶稣在加利利公开传道的时候,众人再次拥挤到祂身边(见太5:1;可1:28,37,44,45;2:2,4;3:6-10等注释)。现在,将近祂传道结束的时候,许多人似乎更加确信耶稣马上就要宣布自己是以色列的领袖,并要带领他们反抗罗马人(见太19:1,2;21:5,9-11注释)。尽管许多人都是出于真诚的动机跟随祂,但大多数人这样做可能是出于好奇或自私的动机。
祂转过来。百姓似乎已经跟着耶稣一天的时间了。祂停下来,转过身来正面对着他们,向他们发出了记载在第26-35节中的原则。跟随主的人中,有好些对于祂的工作没有帮助,反而是妨碍。耶稣约请他们人人都要彻底想想他们正在做什么。
26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人……来。耶稣现在提出以下四条原则:(1)作门徒要背起十字架,第26,27节;(2)要仔细衡量作门徒的代价,第28-32节;(3)一切个人的野心和世上的财物放在牺牲的坛上,第33节;(4)必须永远保持牺牲的精神,第34,35节。
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经文的用法表明这里的“恨”并不是它平时的意思。在圣经中,“恨”通常被理解为一种典型的东方夸张手法,意思是,“少爱一些”(见申21:15-17)。这个事实在其他福音书相应的段落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耶稣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太10:37)。这个引人注意的夸张手法,用在本节显然是要使基督的跟随者清楚地认识到,他必须时刻都把天国放在生活的第一位。另外,关于物质的财产,其主导原则是,我们将什么放在生活的首位(见太6:19-34注释)。
就不能作我的门徒。不是“不愿”,而是“不能”。无论是谁,凡将个人利益放在对基督的忠诚以及服侍以上的,会发现自己是不可能满足基督这一要求的。无论何时,无论何种境况,天国的呼召必须占据优先的位置。对耶稣的侍奉要求全部并永久的舍己。关于第26,27节,见太10:37,38注释。
27 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
背着自己十字架。(见太10:38,39注释)。钉十字架这种死刑可能是由安条克四世带到巴勒斯坦来的(约瑟弗斯《犹太古代史》xii.5.4 [256])。
28 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
你们哪一个。第28-32节的两个比喻对那些轻率地承担门徒责任的人是一个警告。那些先前受邀赴筵的人一见有其他利益就轻易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在刚接到筵席邀请的时候没有认真考虑。下面两个比喻都是针对这等人的。
一座楼。“楼”可以是高大昂贵的建筑(参路13:4),也可以只是用树枝搭起来的棚子(参太21:33)。这里显然是指前者。也许现在耶稣发表教训的城中就有这样一个例子,与比喻的状况相似。
算计花费。半途而废是没有意义的。这样一个工程需要时间和精力,却没有任何相应的回报。门徒资格的“花费”是彻底永久地否定个人的野心和属世利益。那没有决心走完全程的人还不如不开始。
29 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见的人都笑话他,说:
笑话他。他缺乏远见招致的不仅是失败,还有个人的尴尬。
30 ‘这个人开了工,却不能完工。’
这个人。说到人时,有时用“这个”来表示轻蔑或讽刺(见路15:2注释)。
31 或是一个王出去和别的王打仗,岂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万兵去敌那领二万兵来攻打他的吗?
一个王。关于这个比喻的意义及其与整个讲话的关系,见第28节注释。前一个例子来自商界。这个例子来自政界,说明了同一个真理。
二万。这个国王少一万人,但或许其他因素将会抵消敌军数目上的优势,使他获得胜利。
32 若是不能,就趁敌人还远的时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条款。
和息的条款。或“和平条约”。
33 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这样。耶稣像往常一样,清楚地说明了祂的比喻旨在传授的教训。门徒的身份是要求一个人将他生命中的一切,凡是妨碍为天国服务的任何东西,包括计划,雄心,朋友,亲戚,家产,财富等,都放在祭坛之上(参路9:61,62)。这正是使徒保罗的经验(见腓3:8-10)。
34 “盐本是好的;盐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
盐本是好的。关于第34,35节,见太5:13注释;参可9:50。这里的“盐”味代表奉献的精神。耶稣宣布,做门徒若没有这种奉献的精神,就毫无意义。
35 或用在田里,或堆在粪里,都不合式,只好丢在外面。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有耳……的。见太11:15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