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提要:1 基督再次向祂的门徒显现,他们通过一大网鱼认出祂来。12祂与他们一同吃饭, 15 恳切地吩咐彼得喂养祂的小羊和羊, 18 向彼得预言他的死, 22 责备彼得对约翰未来的好奇心。25 结束。
[在加利利湖边的显现:约21:1-23]。
1 这些事以后,耶稣在提比哩亚海边又向门徒显现。祂怎样显现记在下面:
这些事以后。即在楼上的显现(约20:26-29)和加利利山边显现(太28:16-20)之间的这段时间。这一点从以下这个事实可以看出来,这次相见被描述为“耶稣……向门徒显现,这是第三次”(约21:14)。见《马太福音》第28章补充注释。
提比哩亚海。见约6:1注释。
显现。或作显示。
2 有西门彼得和称为低土马的多马,并加利利的迦拿人拿但业,还有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又有两个门徒,都在一处。
西门彼得。见可3:16注释。
低土马。见约11:16注释。
多马。见可3:18注释。
加利利的迦拿。见约2:1注释。
拿但业。见可3:18;约1:45注释。
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就是雅各和约翰,他们在《约翰福音》中只在此处提到(太4:21;可10:35)。
3 西门彼得对他们说:“我打鱼去。”他们说:“我们也和你同去。”他们就出去,上了船;那一夜并没有打着什么。
我打鱼去。打鱼是彼得成为耶稣门徒之前的职业(见太4:18-20)。雅各和约翰也是渔夫(太4:21)。彼得的这个建议无疑是想要弥补他们的生计。他们没有忘记耶稣更高的呼召,他们已经来到加利利要见他们的主了(见太28:16注释;见《历代愿望》809,810页)。
那一夜。夜晚的湖面波澜不起,水清风静,非常适合下网打鱼(见路5:5注释)。
没有打着什么。就像先前的那次一样(见路5:5注释)。
4 天将亮的时候,耶稣站在岸上,门徒却不知道是耶稣。
天将亮的时候。意思是天刚开始发亮。有文本为“天已经亮了”。
不知道。可能他们的眼也和那两个往以马忤斯去的门徒的眼一样,“迷糊了”(路24:16)。或者可能当时是拂晓,光线还不很清晰。马利亚在耶稣第一次向她显现的时候也没能认出祂来(约20:14-16)。
5 耶稣就对他们说:“小子!你们有吃的没有?”他们回答说:“没有。”
小子。在福音书中,耶稣只在这里用“小子”称呼祂的门徒。约翰在他的书信中使用过这个称呼(约壹2:13,18)。莫尔顿和米利根提出,该称呼在这里相当于“小伙子,”他们还引证了一首歌谣,里面把该词用在士兵身上(《希腊新约词汇》)。但无论如何这种称呼无法使人确认说话的人。门徒无疑把祂当成陌生人。
吃的。prosphagion,指除饼之外如肉,鱼,鸡蛋,蔬菜等食物(参见约6:9注释)。饼是犹太人的主食。这里既是问渔夫,prosphagion就可能指鱼了。希腊原文问句的形式暗示指望否定的回答。
6 耶稣说:“你们把网撒在船的右边,就必得着。”他们便撒下网去,竟拉不上来了,因为鱼甚多。
右边。耶稣站在岸上的一边,借着吩咐门徒将网撒在这边,祂是要教导他们关于信心和与上帝能力合作的功课(见《历代愿望》811页)。
鱼甚多。这次神迹使门徒们想起了早先那次使他们舍弃一切跟从主时的神迹(见路5:11注释)。
7 耶稣所爱的那门徒对彼得说:“是主!”那时西门彼得赤着身子,一听见是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里。
耶稣所爱的。关于约翰的这个称呼,见约13:23注释。约翰是第一个承认主并第一个相信主已复活(约20:8)。
西门彼得。彼得的急躁,冲动,热诚,同情心以及真挚的爱都在他鲜明的风格中体现出来了。
赤着身子。gumnos,该词既可指一个人完全光着身子,它可指一个人只是没有穿上衣,这里用的是后一种意思。显然,彼得为了急着去向他的主问安就顾不得穿上衣了。
一件外衣。ependutēs。
在海里。这片水域可能很浅,足以涉过去,这里没有说他是在水面上走过去的。
8 其余的门徒离岸不远,约有二百肘(古时以肘为尺,一肘约有今时尺半),就在小船上把那网鱼拉过来。
二百肘(古时以肘为尺,一肘约有今时尺半)。约等于91.4米。
小船。ploiarion。第3节中的“船”是ploion。有些人归纳说,第8节用ploiarion,表明门徒们因为水浅而舍弃了大船,改用小船将网拖到岸边。然而,ploion和ploiarion指的可能是同一条船,就像在约6:17,19,21,22,24中一样。那次只涉及一条船。
9 他们上了岸,就看见那里有炭火,上面有鱼,又有饼。
炭火。将这里与约18:18进行比较。
鱼。opsarion(见约6:9注释)。参prosphagion(见5节注释)。对于失望的门徒,耶稣预料到了他们的疲惫和饥饿。门徒们没有询问食物和火从哪里来。
10 耶稣对他们说:“把刚才打的鱼拿几条来。”
把……鱼拿几条来。来补充炭火上预备的食物。
11 西门彼得就去(或作“上船”),把网拉到岸上。那网满了大鱼,共一百五十三条;鱼虽这样多,网却没有破。
就去。彼得的性格比较急躁冲动。
一百五十三条。数字有整有零,这表明鱼的数量确实被数算过了。有的注释者将一些奇怪的解释富裕这个数字上,比如说“三”代表三位一体之类的。但其实这样的一些解释根本不值得我们考虑。
12 耶稣说:“你们来吃早饭。”门徒中没有一个敢问祂:“你是谁?”因为知道是主。
吃早饭。aristaō。
敢问他。门徒们在敬畏之中默默地吃饭。他们的头脑中闪过了许多的想法,但是却不敢表达出来。
13 耶稣就来拿饼和鱼给他们。
拿饼。耶稣热情亲切地款待他们。有文本前面还加上“耶稣祝谢了”。但即便没有这句话,从上下文我们也可以知道必定是会有感恩的祷告。
14 耶稣从死里复活以后,向门徒显现,这是第三次。
第三次。约翰这里数算的只是耶稣向门徒们显现的次数,而不是向妇女们显现的次数(太28:9;约20:14-17)。这三次分别是:(1)复活那天的晚上在楼上向门徒显现(约20:19),(2)一周后在同一个地方向门徒们显现(约20:26),(3)在加利利湖边向门徒们显现。见《马太福音》第28章补充注释。
15 他们吃完了早饭,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在马太十六章十七节称约拿)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
吃完了早饭。或“吃完了”(见第12节注释)。
爱。agapaō。彼得在回答耶稣的问题时用了另一个词来表示“爱”,即phileō。这两个词有的时候意思是有区别的,agapaō指一种更高形式上的爱,一种受原则控制而不是受情绪控制的爱;而phileō指的是一种自发的、出于情感的爱。关于这两个词语意思上的区别,见太5:43;约11:3节注释。关于这两个词在这里的用法,学者们的意见也存在分歧:有的认为它们的意思是不同的,也有的认为它们在这里的意思是一样的,就像在约14:23中一样;参约16:27。
耶稣在前两次提问时用的是agapaō,彼得用phileō进行回答。耶稣第三次用的是phileō,彼得的回答和前两次一样,还是用phileō。如果这两个词的意思在此是有区别的,它们的目的又不能确定,那么这三个问题或许可以这样解释:耶稣两次问彼得他是不是用一种更高形式的爱(agapaō)来爱他。然而,彼得只敢承认他对祂的爱是出于一种普通的友谊。“你知道我爱[phileō]你”。第三次耶稣用彼得已经用过两次的词来问他是否像一个朋友(phileō)那样爱祂,而这个问题是彼得已经两次承认过的。对彼得来说,第三次问题显然暗含着一种怀疑。根据这种解释,他的忧愁不是因为耶稣向他三次提出同样的问题,而是因为耶稣第三次改变了祂的问题,并似乎是在质疑彼得回答的真诚。
耶稣的三个问题可能指的是彼得三次的否认。彼得三次否认他的主,现在给他三次机会来承认他的主。
比这些更深。从语法上来说,“这些”可以指其他的门徒,也可以指渔船和上面的工具。但是,既然紧挨的上下文中没有提到后者,我们还是认为“这些”指的是门徒。
你知道。彼得的回答是谦卑的,他的骄傲和自夸都没有了。
你喂养我的小羊。小羊代表那些信心上没有太多经验的人。彼得后来将教会的长老比作牧人,而将那些在他们照管之下的人比作群羊,这些人是要长老们来喂养的(彼前5:1-4)。上帝的传道人是在牧长领导下的牧人。
16 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
第二次。这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重复,但没有了“比这些更深”(见第15节)。彼得的爱受到了直接的质疑。彼得的回答和上次一样谦卑。
牧养。poimainō,“放牧”,当然也包括喂养。第15节中表示“喂养”的词是boskō,“(像一个牧人那样)去喂养。”这两个词用在这里是一个意思。彼得作为牧人的责任被进一步强调了。如果“小羊”是那些信心上没有太多经验的人,那么“羊”就是指普遍意义上的群羊。尽管彼得失败过,但他将来仍旧是一个“得人”的渔夫(路5:10)。
17 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吗”,就忧愁,对耶稣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喂养我的羊。
第三次。耶稣第三次提问中表示“爱”的词与前两次不同。不知道是否表示不同的意思。如果表示“爱”的新词确实要与前两次有所区别,其意义见第15节注释。
忧愁。关于彼得忧愁可能的原因见第15节注释。彼得知道别人有理由怀疑他对主的爱。这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问使他清楚地回想起了他对主可耻的否认,这就像一支带倒钩的箭刺入他受伤的心灵。
你是无所不知的。彼得第三次不再像前两次那样说“是的”(见第15,16节)。他请求主用祂那洞察一切的眼睛看透他灵魂最深处的秘密。
喂养我的羊。耶稣在这里重复了前一次的命令(参见第15,16节)。彼得已经显示出他完全悔改了。他的心里柔和并且充满了爱。主现在可以将群羊交托给他了。
18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
实实在在地。见太5:18;约1:51注释。
你要伸出手来。显然指钉十字架(见第19节)。根据比较可信的传统说法,彼得是自己要求头朝下倒钉十字架的,因为他觉得与自己曾经否认过的主以同一种方式钉十字架,这种尊荣是他不配拥有的(见《使徒行述》537,538页)。
19 (耶稣说这话是指着彼得要怎样死,荣耀上帝。)说了这话,就对他说:“你跟从我吧!”
指着。将这里与约12:33进行比较。
荣耀上帝。即作为殉道者,默默见证基督教的力量。参彼前4:16。
你跟从我吧。彼前2:21反映了这个命令。
20 彼得转过来,看见耶稣所爱的那门徒跟着,(就是在晚饭的时候,靠着耶稣胸膛说:“主啊,卖你的是谁?”的那门徒。)
转过来。“转过来”和“跟着”这个词提示我们,耶稣带着彼得离开其他的门徒,私下里告诉他关于他死的事,就像他们过去在湖边散步一样。而约翰可能就在后面一定的距离跟着他们。
靠着耶稣胸膛。见约13:23注释。
21 彼得看见他,就问耶稣说:“主啊,这人将来如何?”
这人将来如何?彼得已经得到了关于自己将来的奇异启示,他本应因主向他启示的事情而满足。但他却好奇,还想要知道约翰将来如何。耶稣就用这次机会教导彼得学习重要的一课:集中精力做好当做的事。
22 耶稣对他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你跟从我吧!”
我若要。基督的话是一个假设句。这在第23节中已经显明了。但一些人误会了这句话并将其当作一个对事实的陈述。耶稣实际上是在说,“假设我要让他逗留,这件事与你有什么关系呢,彼得?”这个回答对彼得来说是个责备。他不应该对他的同胞的未来过于好奇。他的任务就是跟从他的主。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关心我们弟兄的福利。但是这种担心不应该使我们的注意力转离耶稣。过于注意我们的弟兄会使我们在他们跌倒的地方同样跌倒。
23 于是这话传在弟兄中间,说那门徒不死。其实,耶稣不是说他不死,乃是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
不死。弟兄们将耶稣的一种假设(见第22节注释)当成了对事实的叙述。他们显然相信耶稣很快就要再来(徒1:6,7)。
24 为这些事作见证,并且记载这些事的就是这门徒;我们也知道他的见证是真的。
这门徒。见约20:30注释。“耶稣所爱的那门徒”(约21:20)被认定为这卷福音书的作者(见本卷注释第891页)。第24,25节是整卷福音书一个适当的高潮(见约20:30注释)。
这些事。指本章的叙述,无疑也指整卷福音书。
我们也知道。没有说明这里的“我们”指的是谁。其他人,可能是以弗所的长老(见本卷注释第892页),希望证实这卷书写的是事实。伪造的讲述,无良作者的著作当时都已经出现并有泛滥的趋势。约翰迫切期望人们能够知道事情的真相。
25 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的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
还有许多。约翰在这最后一节中充满激情地宣称他的主还有许多值得注意的言行。他写作这卷福音时,心中带有一定的属灵目标。他将与此相关的主说过的话语和发生的事件写进书中(见本卷注释第892页)。其他福音书的作者也是这样。结果耶稣的好多行为和事迹就没能记录下来。
也容不下了。这里采用夸张的语气,有效地强调了耶稣的言行之多。据说与约翰写作大约同时期的拉本撒该也说过一句类似夸张的话:“就是以整个天空当作羊皮卷,把所有的树木当笔,有整个海洋的墨水,这也不足以让我写下我从我老师那里学得的智慧”(见斯特拉克和比勒贝克,《新约注释》,卷二第587页)。这个犹太人的比喻后来通过F. M.雷曼所写的赞美诗《真神之爱》得以流传开来。关于《约翰福音》的结束语,加尔文说,“福音书的作者既注意到基督威严的伟大,在激动中叫喊,即便整个世界也不足以容纳全部的叙述,我们难道不惊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