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五 章
提要:3保罗以基督的复活,12证明我们必然复活,驳斥一切对身体复活的否认。21复活的成果,35 复活的方式,51和末日活着之人的变化。
1 弟兄们,我如今把先前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告诉你们知道;这福音你们也领受了,又靠着站立得住,
我如今。de,“但是”,“现在”,这里标志着思路的转变,引人一个新的话题,就是复活。
本章包含着被称为这封书信中最为荣耀的内容,展示了复活的真理。论述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复活的证据(1-34节);二,复活之人身体的性质(35-50节);三,基督复临时活着的人所发生的变化(51-54节);四,这个道理的实际效果(55-58节)。3-8节有关耶稣复活的见证是福音书中没有记载的一些事件(见6,7节)。本章宣称基督的死和复活是古时预言的主题,是有健在证人的见证支持的事实(5,6节)。这是有关复活最早的书面见证之一,写作的时间离事件的发生不到二十五年(见《SDA圣经注释》卷六102,103页)。这说明复活的证据作为真实的历史事实足以使保罗同时代大有智慧的敌对者信服。
因着一些哥林多信徒降低道德标准而潜入教会的错误中,有否认复活的信念(见3:3;5:1,2;《使徒行述》319页)。保罗详细论述这个道理,说明它很重要(参约5:28,29;11:25;徒23:6;24:14,15;罗1:3,4;腓3:10,11;启20:6)。撒但随时准备抢夺重要的真理,代之以似是而非的谬论;因此基督徒应当时常好好地重温福音的重要真理,使之充满他们的思想,不给错误的观念以任何余地(见提后2:15注释)。
福音。见可1:1注释。保罗传给哥林多信徒的福音或“好消息”的内容,可以从1:7-9,17-24;2:2等处得知。从这些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基督的十字架在信息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需要把救主赎罪受死(15:3)的道理与这个中心的题目结合起来。凡与基督在地上生活有关的每一件事对于信徒来说都是重要而有意义的。但是保罗在这里说明离罪得救的荣耀信息在复活中达到了高潮。
告诉你们知道。gnorizo,保罗既然是在重述他所已经告诉哥林多信徒的话,该词就有“重申”,“提醒”的意思。使徒认为需要重申他传道的主题,从而特别强调了复活的道理。
领受。保罗曾忠实地传讲福音;现在他提醒教会的信徒:他们已经得到并接受了福音的信息。
站立得住。该希腊动词的形式表明他们已经并且继续站立在保罗传给他们的真道之上。他已经在哥林多建立了教会(见徒18章),所以他有理由提醒他们教会所赖以建立的伟大真理,但他们的注意力因潜入他们中间的其他事物而转离了真理,比如纠纷和争论的事。经常提醒基督徒圣灵所藉以使他们悔改的福音,对他们是有好处的。这种重申能够帮助他们保持谦卑,并保守他们不依赖自己的哲学成就(参西2:8)。
2 并且你们若不是徒然相信,能以持守我所传给你们的,就必因这福音得救。
得救。直译是“正在蒙拯救”。得救乃是持续的经验(见罗8:24注释;参《天路》65页)。
徒然相信。所传讲的信息并没有错,但哥林多信徒信仰信息的态度有问题。他们的信心如果是三心二意的,就没有什么价值。但他们的信心如果是坚定的话,就会发现保罗的道理足以引导他们进入得救的道路。说完了这些话,使徒就着手向他们保证,他确实已经传给他们真正的福音。
持守。就是坚守保罗所传给他们的。这种持守不仅意味在理智上接受道理,而且表明绝对信服所相信的。这种信服的结果是与他们的信仰相称的行为,并不允许自己接受错误的思想。
3 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
传给。保罗从来没有说他所传的福音是自己发明的。他说明自己所传的是主赐给他的信息(参林前11:2,23;加1:12;弗3:2,3)。这就强调了他所传的道理是来自上帝的,从而高举了他的信息,使人有了遵从这信息的义务。
第一。首先表述或第一重要之意。使徒列出了他所传给信徒的四个“第一”的事实:一,基督为我们的罪而死,二,基督被埋葬,三,基督复活,四,基督显现(3-5节)。有人指出,这是已知最早的基督教信条的基础。
圣经。保罗显然已经为他信徒的信仰提供了充分的圣经依据;现在他可以引证《旧约》中许多有关弥赛亚的预言(参路24:26,27,44注释)。他在其他地方也熟练地运用有关所应许之弥赛亚的生活,受难和受死的经文,使听众信服,并使批评他的犹太人住口(见徒9:19-22;13:14-41;17:3;18:4-6;24:14;26:4-8,22,23;28:23)。
为我们的罪。huper,有“为了”或“因为”之意。上帝的羔羊耶稣为我们的罪成为赎罪祭而死。祂的死是为了赎罪(见罗3:24-26;4:25;5:8;林后5:21;加1:4;彼前2:24)。这是保罗教导哥林多信徒第一个伟大的事实。基督为赎我们的罪而死,但祂并没有留在罪恶的权势之下。因为祂没有罪,死亡无法拘禁祂。祂从坟墓里胜利地复活了(见约10:17;徒2:22-24注释)。
4 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
埋葬。基督的埋葬证明我们的救主确实死了,从而为复活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亚利马太的约瑟要求允许把耶稣的身体从十架上取走,导致彼拉多询问有关耶稣死亡的事实(可15:43-45)。福音书所记载为耶稣的埋葬而作的准备,祂被放在坟墓中,以及应大祭司的要求由罗马士兵看守,这一切都证明祂确已死了(见太27:57-60,62-66;路23:50-56;约19:38-42)。
复活。“复”是外加的。动词用了被动语态完成时态,表达的意思是“已经活了并且依然活着”。前面的动词“死”(第3节)和“埋葬”(第4节)都是是过去式的,表达过去的历史事实,没有完成时所体现的持续概念。保罗就这样不仅强调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并且祂保持复活的状态,是永远活着。
第三天。关于从基督的死到复活的间隔时间,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248-251页。参太12:40;路24:46。
5 并且显给矶法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
显给。动作的主体是复活的主,而不是毫无准备的彼得。保罗仍在列举他所传给哥林多信徒福音的要点(第3节)。
矶法。kēphas,的亚兰语Kepha'的音译,翻成希腊语是Petros,即彼得(见太4:18注释)。关于基督向彼得显现,见路24:34注释。保罗在这里提出了亲眼见过基督复活之人的见证,特别是那些仍活着见证其真实性的人。他只是提醒他们他从前所传给他们的道理,所以他并不想重申手头的一切证据,而只是概括了他们所知道的。
十二使徒。有文本为“十一使徒”,无疑是想把半节经文与犹大死后马提亚(参徒1:26)被选之前剩下门徒的数目协调起来。基督第一次向祂的门徒显现时只有十个人在场,多马不在其中(约20:24)。但保罗用“十二使徒”的称呼无疑是泛指使徒的群体,因此本节与历史事实并无大的矛盾。
6 后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还在,却也有已经睡了的。
五百多。福音书没有提到耶稣向这么多人显现的事实,但是太28:10,16所说的,无疑就是指这一次的聚集(见《马太福音》第28章补充注释)。十一位使徒遵从他们复活之主的指示(太28:9,10)前往加利利。这个神圣约会的消息他们是不大可能保密的。他们无疑告诉了耶稣想要会见的信徒。有五百多人回应这个信息,说明主的门徒比一般人估计的要多得多。
其中一大半到如今还在。即保罗在写这封书信时,五百人中的大部分还健在。他们可以一起为基督复活的真实性作出有力的见证,因为由这么多目击证人所作的见证是不易否定的。
已经睡了的。koimao,(见约11:11注释)。圣经用该词指死(见太9:24;徒7:60;林前15:18;帖前4:13-15;彼后3:4)。
7 以后显给雅各看,再显给众使徒看,
雅各。没有证据证明是哪一位雅各,但是多数解经家认为是指主的兄弟雅各。关于各位雅各的身份,见《雅各书》序言。圣经其他地方没有记载耶稣向雅各显现,但如果这里所提到的雅各确实是主的兄弟,即耶路撒冷教会会议上的领袖(见徒12:17;15:13注释),那么保罗就在耶路撒冷见过,并亲自从他那里了解到得到本节所提那次显现的情况。
显给众使徒看。无疑指基督最后一次向使徒显现,就是祂升天的那一次(见徒1:6-12)。
8 末了也显给我看;我如同未到产期而生的人一般。
末了。该词有力地证明了前面所列举的显现是依照时间顺序的;保罗是耶稣亲自向之显现的最后一位。
未到产期而生的人。“流产”,“死胎”。在希腊语《新约》中,该词只出现在本节,但在七十士译本中有使用(民12:12;伯3:16;传6:3)。使徒暗示,与其他使徒相比,他就像未到产期而生的婴儿。其他门徒的逐渐成熟起来参加圣工的,而他保罗却是突然担任使徒的。他也可能是表示自己不配列在使徒之中,因为他以前曾逼迫过基督的信徒(见徒7:58;8:1,3;9:1,13,21;26:10注释)。使徒的不懈努力似乎表明他觉得自己有很大的责任弥补他个人与耶稣关系上的缺欠。
9 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称为使徒,因为我从前逼迫上帝的教会。
最小的。前面他说自己是最后一个,现在他说自己是最小的(参弗3:8注释)。
不配。就是不适合,不值得,没有资格。保罗认识到人本身没有任何资格可以蒙召侍奉上帝(见林后3:5)。
因为我从前逼迫。他似乎一直未能原谅自己以前对基督徒的猛烈迫害。这段经历的回忆使他保持谦卑的态度并不断感谢上帝的良善(见徒22:4;26:9-11;加1:13;提前1:13)。在真正悔改的人心中,上帝的赦免会使他意识到自己的罪,并产生感恩和谦卑之情。这样的经验使人有了对别人作见证的资格。
10 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上帝的恩才成的,并且祂所赐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这原不是我,乃是上帝的恩与我同在。
今日成了何等人。这句话强调保罗的属灵状态,没有自夸的成分。
上帝的恩。关于“恩典”的定义,见罗3:24注释。保罗在侍奉主时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他都归功于他本不配得的上帝怜悯,恩典和大能。他已经学到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如果人的心离开了来自上帝的属灵生命,就是“恩典”,他在上帝圣工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没有价值的。保罗知道他作为使徒所有的热心,虔诚,能力和成功都是上帝向他所显恩典的结果。这恩典是他原不配得的。靠着上帝的恩典,他取得了超过其他工人的成就。
不是徒然的。保罗的话中洋溢着感激之情。他很高兴上帝的恩典没有浪费而赐给了他。
格外劳苦。献身和辛苦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但正如使徒下一句话所表明的,他不允许骄傲之心毁损他福音工作上的成就。
原不是我。保罗不让人有以为他归功于自己的任何余地。他把一切的荣耀都归给上帝。凡在上帝地上的圣工中真正取得成功的人,都会承认他们的一切成就都是出于上帝所赐的恩典(参加2:20;腓2:13;4:13)。
11 不拘是我,是众使徒,我们如此传,你们也如此信了。
保罗结束了他自己与其他使徒的比较(9,10节),并且下结论说,既然一切基督徒有效见证的能力都来自上帝,见证人的身份和个性就不那么重要了。
我们如此传。这是对使徒见证一致性的大胆肯定。关于基督的复活,所有使徒的见证都是一样的。所以他们中间哪一位把这个信息传给哥林多信徒并不重要。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现代教会记住这一条原则是很有好处的。人只是圣灵的代言人,向他人传递真理而已。如果他的努力成功了,功劳是属于上帝的(参3:6)。
你们也如此信了。保罗提醒哥林多的读者,他们当初接受他的道理,就是众使徒的道理。
12 既传基督是从死里复活了,怎么在你们中间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呢?
既传。使徒从本节起周密展开他有关复活问题的论述。他5-8节已藉着众多可靠证人的见证确立了复活的历史依据。他现在根据这些经过确证的事实问道,哥林多信徒怎么能否认死人的普遍复活呢。
没有死人复活的事。显然哥林多有人否认死人身体复活的可能性。保罗在13-19节证明这种否认的消极影响,指出这种信念不符合已经证实的耶稣复活的事实(也可见16节)。
死人。直译是“从死人中间”。
13 若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
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如果死人复活被认为是不可能的,相信死人复活被认为是荒谬的,那就说明基督就没有从坟墓里出来。因为否认普遍的死人复活,也就是否认主的复活。所以既然无法否认已经确证的耶稣复活,也就不能否认普遍的复活。保罗说,否认复活就必然否认基督教,取消基督徒永生的盼望。
14 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
所传的。kērugma,强调所传的内容(见林前1:21注释)。
枉然。kenos,“空的”,“没有内容的”,“缺乏事实的”(参第17节注释),这就是传福音不传耶稣复活的真实情况。这样的传道确实是“空的”,因为它否认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如果基督没有复活,基督徒的见证就要受到两点责难:一,耶稣一再说祂要从死里复活(见太16:21;17:22,23;20;17-19等)。如果祂没有复活,祂就是一个骗子;二,使徒的讲道是基于一个他们声称发生了的事实。他们因此参与了欺骗,坚持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盼望。
你们所信的。不相信复活不仅摧毁了使徒讲道的效果,也破坏了他们所宣讲基督徒信仰的效果。他们怀疑复活的可能性,就是摧毁他们以前所珍视的一切。
15 并且明显我们是为上帝妄作见证的,因我们见证上帝是叫基督复活了。若死人真不复活,上帝也就没有叫基督复活了。
为上帝妄作见证。意思是如果基督没有从死里复活,我们这样传讲就是犯罪了,因为宣称上帝做了一件祂实际上并没有做的事情,那是错误的,那就无异于否认复活的事,否认基督复活一样。这就好比使徒把一件没有发生过的事,说成是上帝所做的,并说自己亲眼看见。
上帝也就没有叫基督复活了。保罗充分思考了对于复活的怀疑态度。他的论述谈到了没有死人复活的假想,尽管他不赞同这个看法。那些否认普遍复活可能性的人认为基督不可能复活,从而否认了基督教信仰的整个基础。
16 因为死人若不复活,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
不复活。本节重申13节的结论,说明保罗关注那使一些哥林多信徒转离复活真理的谬道。撒但竭力破坏人对复活的信仰,是为了使人更容易接受他的第一个大谎言,就是否认上帝对悖逆者的死刑判决(见创2:17;3:4)。如果人类在今生结束时没有真正死亡,那就没有复活的必要了了。反之,如果死亡是生命的结束,来生就必须取决于复活(见诗146:4;传9:5,6,10)。
17 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
徒然。“无用”,“无目的”(参第14节注释)。这里的要点是,如果基督没有从死里复活,基督徒信仰就完全丧失了目标。哥林多信徒非常坚强,足以拒绝视他们的信仰“徒然”的说法,因而他们更加坚信复活的道理。
罪。保罗在16,17节中重申了13,14节的理由,但说法有所不同。13,14节强调说,否认基督复活的信仰的枉然的。16,17节说明人类若没有复活将会何等沦丧绝望。的确,“基督为我们的罪死”(第3节),但祂“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罗4:25;见罗10:9)也是真实的。如果基督没有从死里复活,祂就是一个骗子,信靠祂也不可能得到赦罪,罪人仍将留着他的罪过。凡体验过赦罪之乐的人决不会容忍这种看法。况且如果没有复活,那象征着基督受死、埋葬与复活的洗礼就将失去意义,因为使徒的劝勉是要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就像基督从死里复活一样(见罗6:3,4)。
18 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灭亡了。
就是。现在保罗提出否认复活的另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
在基督里。就哥林多信徒而言,这主要是指已经去世的基督徒,但从广义上说,也是指从亚当到人类历史结束为止、所有相信认罪和信靠救主赎罪宝血能保证他们获得赦免和永生的人。
睡了的。见第6节注释。
灭亡。如果没有复活,死了的人仍旧死亡,基督教的信仰就成了残忍的骗局,所有死了的义人也就注定仍睡在坟墓里。没有基督徒能够接受这种令希望破灭的结论。保罗的论述就这样重申了复活在基督教道理中的重要地位(见第6节注释)。
19 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
只在今生。有文本为“如果今生在基督里我们只是盼望”。这样的词序表明保罗强调的不是“今生”,而是基督徒信仰的依据不仅在盼望。他就是这样生动地描绘了基督教若失去活力将无益处。不相信复活就是剥夺人来生的现实,使他们今生抱着无效的信心。
可怜。eleeinos,“悲惨”,“痛苦”。值得注意的是,保罗这里并不是说,在今生虔诚和遵行上帝所显示的旨意不会伴随着幸福。信徒有理由比其他人更加幸福。但如果复活只是错觉的话,基督徒就比其他人更加可怜。没有其他人拥有享受永生这么崇高的盼望。同样,如果这些盼望因复活不成立而破灭的话,就没有其他人会经历这么深的失望。使徒用这样的推理向哥林多信徒证明,否认基督教复活的道理是摧毁信仰和不合逻辑的。此外,基督徒比其他大多数人遭受更大的试炼和迫害,因此他们既为信仰而受苦,如果复活的盼望幻灭了,他们的景况就真的很可怜。
本节有力地证明了基督教的真实性。可以理解,一些人如果确知他们的牺牲会得到报赏,他们是乐意忍受贫困和苦难的。使徒们如果明知他们所传讲的荣耀盼望是错觉,即基督没有复活,却仍辛劳受苦,那就不可思议的了。这样的主张非常荒谬,令人难以置信。
20 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
但。保罗已经从历史角度证明了基督复活的事实(5-8节),强调了否认复活的破坏性影响(13-19节)。现在他能够宣告这个错误道理发破产,并胜利宣布基督复活的真实性。“但”字向保罗的读者强调这种确实性,转离了12-19节的负面思考,大胆地指出复活信仰的积极效果(20-34节)。
复活。见第4节相同动词形式的注释。
成为。有文本无“成为”。
睡了之人。关于睡觉象征死亡,见第6节注释。“睡了之人”在本节指那些相信主耶稣为他们救赎主而后去世的基督徒。
初熟的果子。古代的以色列人曾蒙指示向祭司献上收成的第一捆大麦,由祭司在上帝面前摇一摇,作为随后丰收的保证。这个仪式要在尼散月16日举行(Abib,见利23:10注释;见11节)。尼散月14日吃逾越节的晚餐(见第5节注释),16日奉献初熟的果子。第一批的摇祭预表“初熟的果子”基督,也是将来大丰收的保证。在耶稣复临的时候,死了的义人都要复活(见林前15:23;帖前4:14-16)。摇祭在圣殿献上的那一天,基督复活了(见利23:14注释;路23:56;24:1;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248-251页)。正如第一批禾捆是全部收成的保证,照样,基督的复活也是那些相信祂的人从死里复活的保证。
21 死既是因一人而来,死人复活也是因一人而来。
死。罪恶因人类的悖逆而进入人间;罪的结局死亡成了所有人的命运(见罗6:23注释)。人类如果没有犯罪,就不会死。如果不存在罪恶,人类也绝不会看见死亡(见创2:17注释;见《先祖与先知》49,51,53页)。
因。从本节开始,保罗对第一个亚当和第二个亚当进行比较(21,22,45-47节)。其思路与《罗马书》相同(见林前5:12-19注释)。
一人。指亚当(参22节)。
复活。请注意保罗依然接续他复活的主题。死亡既是藉着一个罪人而来的,按照上帝精心制定的计划,得救离罪也是藉着一个无罪的人,就是基督而来的。罪既藉着一人进入人间,摆脱罪的影响也当藉着另一个人。
因一人。指基督(参22节)。
22 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
在亚当里。本节解释21节,也精当地归纳了这个主题。保罗在《罗马书》中更加充分地讨论了这个题目(见罗5:12-18注释)。对于哥林多信徒,保罗只是在亚当生命的结果──“众人都死了”和基督生命的结果──“众人也都要复活”之间进行比较。
众人都死了。见罗5:12注释。对亚当的判决影响了全人类。众人都必须死。判决在亚当犯罪时开始生效。
照样。但要记住,亚当的工作和基督的工作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因为亚当是罪人,基督是无罪的。
在基督里。就是藉着相信祂的赎罪牺牲和赐生命的复活。
众人也都要复活。因着亚当和他们自己的罪,所有的人都要死。惟有那些“在基督里”的人才会享受救主复活的永远福气。从这一点上说,本节的第一个“众”是普遍性的,而第二个“众”必定是局限性的。有人解释第二个“众”是指全人类,包括恶人和义人,这种解释是靠不住的,因为根据本节的“在基督里”和51-53节,“众”显然只是指信徒。
23 但各人是按着自己的次序复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后,在祂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
次序。tagma,“行列”,“部队”。该词在《新约》其他地方没有出现,原为军队的术语,意为等级次序,如本节所表达的。在复活的清晨,胜利的基督在前面带路,后面跟着已睡但复活了的圣徒队伍。
初熟的果子。见第20节注释。其他的人,如摩西(见太17:3注释)和拉撒路(见约11:43注释),在耶稣从坟墓里出来之前,就曾死亡和复活得生命。但他们的复活完全是依靠和寄希望于基督自己的复活(参《历代愿望》530页)。如果基督不胜过死亡,其他人的复活是不可能的。从真正的意义上说,基督是复活的人初熟的果子。
以后。epeita,用来列举以后的事件,通常按时间顺序,如6,7节中。其简略形式eita用于7,24节,意义相似。在本节,基督自己的复活作为初熟的果子,与义人的复活区别开来。
在祂来的时候。关于“来”(parousia),见太24:3注释。保罗明确地把赎民的复活与基督的再来联系起来。见约14:3;林前15:51-53;帖前4:14-16;启20:6注释。
属基督的。指那些相信救赎主而死的人,包括所有旧约时代因信称义的人,保罗时代相信基督的人,以及以后相信的人。各世代的赎民都可以称为“属基督的”,因为我们的救赎主用自己的血买下了每一个人。
24 再后,末期到了,那时基督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都毁灭了,就把国交与父上帝。
再后。eita,见第23节注释。它从来就没有“同时”的意思,参可4:17,28,其中eita (“及至”,“后”,“再后”)显然都是按时间顺序的。因而它并不与义人的复活同时。eita是间隔一段时间以后开始一个新的时期。
末期到了。如果保罗没有在下一节进行解释,人门可能对“末期”的概念产生疑问。从下面的经文中,保罗所指的是那给宇宙带来这么大悲哀的善恶大斗争的结束。除此之外,我们就没有把握了,因为圣灵并没有在这一点上给予特别的亮光。
那时。hotan,常用来指作者所确定要发生的事,但他并不想确定事情发生的时间。
基督既将……都毁灭了。或“将……都将取消”。
执政的。archē,“掌权”,“统治”,“管辖”。其复数形式archai在罗8:38中译为“掌权的”(见该节注释)。
掌权的。exousia,(见罗13:1注释)。
有能的。dunamis,“能力”,“权力”,“统治”,“权威”,这里指那些地上的和天上反抗上帝的势力,参弗1:21;6:12注释。
国。很难给本节的“国”下确切的定义,但可以从以下各点来考虑:一,这个世界的国背叛了上帝;基督来是要收复她回归上帝的政权。祂的任务完成以后,就把收复的国交给祂的父。二,救主来建立“天国”(见太3:2;4:17;可1:15注释)。当这项工作最后完成之后,他就会胜利地把这个国交在祂父的手里。这符合基督生活的宗旨,因为祂活着是为了荣耀上帝(路2:49;约4:34;6:38;17:4)。无论移交发生在什么时候,完全的主权都要归还天父,因为一切反对的势力都已消灭,全宇宙将实现完全的和谐(《善恶之争》678页)。
交与。paradidōmi,“交给(别人)”。
25 因为基督必要作王,等上帝把一切仇敌都放在祂的脚下。
基督必要作王。按照上帝的计划,基督必然继续作王(见诗110:1;太22:43,44),直到完全制服上帝的仇敌。从林前15:24中看出,是基督平息了反叛。27,28节说明祂是遵照天父的命令下这样做的。
上帝。就是圣父(28节)。
在祂的脚下。与使徒所引诗110:1的“脚凳”相对应。
26 尽末了所毁灭的仇敌,就是死。
末了所毁灭的仇敌。这里把死亡拟人化,和55节和启6:8一样。“末了”在原文中不加冠词,位于句首,强调基督战胜一切反对的势力,甚至战胜人类最可怕的敌人——死亡。死亡的结局与罪的结局一样。当不再有罪恶时,也不再有死亡,因为死亡来自罪恶(见罗6:21,23;雅1:15注释)。有人主张没有复活,死亡就是结局。使徒给出惊人的回答:在上帝的计划中最终将没有死亡,因为死亡本身也被消灭了(见赛25:8;鸿1:9;启21:4注释)。
毁灭。katargeo,“废除”,“取消”,“镇压”(24节)。
27 因为经上说:“上帝叫万物都服在祂的脚下。”既说万物都服了祂,明显那叫万物服祂的,不在其内了。
因为。27,28节进一步解释24,25节所提出的问题,在开始时引用诗8:6。保罗用原来指人类管理上帝的所造之物的词,表示基督对“万物”的管辖权。第一个亚当丧失了主权,招致了死亡。第二个亚当重得失丧了的主权并摧毁了死亡。
既说。指天父说。
服。hupotasso,“置于……之下”,“制服”,“臣服”。该动词在27,28节中多次出现。圣经明确地保证,万物包括死亡在内,都完全归服于基督之下(参腓3:21;来2:8)。
不在其内。上帝不包括在服于基督脚下的万物之内。保罗谨慎地避免任何高举圣子在圣父之上的暗示(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917-919页)。他看到上帝交托基督一定的权柄来完成制服罪恶的共同计划。但他也清楚地认识到父与子的永恒关系不会因基督在善恶之争中所起的主要作用而遭到破坏。
28 万物既服了祂,那时子也要自己服那叫万物服祂的,叫上帝在万物之上,为万物之主。
那时。hotan de。27节论述基督在战胜罪恶中的领导作用;28节则描述此后得胜的圣子与圣父的关系。
子。在上帝救赎人类的计划中,圣父把一切都交在圣子手中(见太11:27;西1:19注释)。当基督完成了使命,制服了上帝的仇敌之后,就“把国交于父上帝”(林前15:24)。这个行动表明,圣子在圣父面前并不是为次的,而是证明了三位一体的上帝有着一致的宗旨,其中一位的行动所表达的是整体的意志(《SDA圣经注释》卷五第917-919页;见约10:30注释)。
叫上帝。这里总结了基督生涯的崇高目的:圣子活着就是要荣耀圣父(见约17:1,4,6)。基督若不使圣父的至高地位被全宇宙所承认,就决不罢休(见弗4:6;腓2:11)。没有什么是排除了上帝慈爱管辖的范围之外的。
29 不然,那些为死人受洗的,将来怎样呢?若死人总不复活,因何为他们受洗呢?
不然。或“否则”。保罗在这里回到了论述复活的主线上。
为死人受洗。这是保罗著作中难解的句子之一,至今仍找不到完满的解释。解经家对这句话的解释多达36种。多数解释不值得一提。有几种解释需要认真关注。解释这句话时必须记住两个要点:一,保罗是在论述复活,任何解释都要与15章的主题密切相连。二,合理的解释必须符合希腊词语huper tōn nekrōn(“为死人”)的正确翻译。Huper普遍认为是表示“为”。人们提出了三种可能的解释:
一,这句话应翻译为“那么受洗的人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死人吗?死人既不能复活,为什么还要受洗呢?我们为什么还要时刻为他们冒险呢?”这种翻译虽有道理,但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为死人”一词。
二,保罗所说的是异教的风俗。活着的基督徒为死人和未受洗的亲友受洗,希望以此帮助他们得救。教父们好几次提到这种习俗,是采纳了马西安异端的做法(德尔图良《驳马吉安》v. 10;《论肉体复活》48;克里索斯托《哥林多前书注释》xl. 1)。德尔图良还提到一个异教节日(Kalendae Februariae),崇拜者要为死者进行一种洁净之礼(《驳马西安》v. 10)。马西安派在公元第2世纪中叶十分兴旺。第二种解释需要把这种习俗推前到保罗的时代。其问题在于使徒不大可能用一个异教或异端的习俗来支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然而保罗并没有认可这种做法。他可能是说:“连异教徒和异端者都把他们的信仰寄托在复活的盼望上,他们都珍惜这个盼望,更何况我们呢”!耶稣曾用财主和拉撒路的故事作为比喻,但祂并没有认可故事字面上的内容(见路16:19注释)。
三,按照上下文(12-32节)可以把29节解释为复活的另一个证据:1,“不然”指12-28节的论点,可理解为“但是如果没有复活”。2,“受洗”喻指勇敢地面对极其危险的事或死亡,如太20:22;路12:50。3,“那些……受洗的”是指使徒。他们在传扬复活的盼望时常面对死亡(林前4:9-13;参罗8:36;林后4:8-12)。保罗根据自己在写这封书信的以弗所的经历,宣称他“时刻冒险”(林前15:30),“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林后1:8-10),而且似乎“天天”冒死(林前15:31)。4,29节的“死人”是指12-18节中已经逝世的基督徒,也可能指所有活着的基督徒。按照一些哥林多信徒的见解,他们死后是没有盼希望的(12,19节)。根据这种解释,29节可译为:“但是如果没有复活,福音的使者为那些注定要在死亡时灭亡的人不断地冒死,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死人不能复活”(16,32节),他们冒死拯救他人乃是愚昧之举(17节)。使徒不断勇敢地面对死亡,是他们相信复活的最好证据。
一些人教导说,基督徒可以为已逝的亲友受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许多经文明确地宣布,一个人必须亲自相信基督并承认他的罪,才能因受洗而获益并得蒙拯救(徒2:38;8:36,37;参结18:20-24;约3:16;约壹1:9)。即使是最公义的人,也只能“救自己的性命”(结14:14,16;参诗49:7)。死亡标志着人宽容时期的结束(见诗49:7-9;传9:5,6,10;赛38:18,19;路16:26;来9:27,28)。
30 我们又因何时刻冒险呢?
冒险。kinduneuo,源于kindunos(“危险”,“灭亡”),因此意思是“在危险中”。如果没有从死里复活的事,使徒为什么还不断冒着生命的危险传讲悔改相信基督呢?福音的使者冒险漂洋过海没有其他目的,只为宣扬与上帝国度的荣耀前景有关的真理。如果没有将来的快乐可以指望,冒这样的危险就没有意义。
31 弟兄们,我在我主基督耶稣里,指着你们所夸的口极力地说,我是天天冒死。
你们所夸的口。保罗意思是“我以你们夸口”(见林前9:2;参罗15:17)。
极力地说。是希腊语小品词ne的意译,表示强烈的肯定,或强调所说之事的确实性。保罗用最强烈的语气表达他的信念。
我是天天冒死。这句话原文置于句首。保罗是在展示他福音工作的果实中最自豪,最值得夸口事情,以支持他的论述,强调他天天冒死地“说”。他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归功于个人,而是归功于“基督耶稣我们的主”。这位大使徒在外邦人中的生活充满试炼、逼迫、危险和艰难,就像一个活着的死人(见罗8:36;见林后4:8-11注释)。但如果没有死里复活,这种天天冒死乃是愚愚昧的,所以保罗再次以自己的经历强调他关于复活确定性的论述。
“我是天天冒死”这句话还赋有教育意义,包含了保罗胜利经验的诀窍。他终生侍奉在大马士革的路上所遇到的主,发现自己未悔改的旧性竭力要作主,必须不断地予以抑制(见罗8:6-8,13;弗4:22注释)。他很清楚基督徒的人生必须步步克己牺牲(见加2:20注释;参太16:24-26注释)。那些拥有良好的愿望,却发现旧的欲望仍想得满足的基督徒,可以从保罗的相似经历中得到鼓励。基督徒的人生是一场不断的斗争,在耶稣再来之前是不会止息的,就像是作战和行军一样(见《服务真诠》453页)。但想到复活和复活以后的荣耀生活,信徒在一切试炼中就能得到鼓舞。
32 我若当日象寻常人,在以弗所同野兽战斗,那于我有什么益处呢?若死人不复活,我们就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要死了。
像寻常人。或“在人看来”。
同野兽战斗。似乎喻指保罗在以弗所遭遇凶残敌人的经历(参徒19:23-41)。一个罗马公民不能被处以与野兽搏斗的惩罚。他实际上是在问:“既然藉着耶稣基督复活得永生的信息是不真实的,我所遭遇犹如与野兽搏斗的苦难又有什么益处呢?我何必为传播一个错误的道理而冒这么大的风险呢?这是没有意义的。我完全可以闭口不言,任凭人们遭遇自己的命运。”我们不知道保罗指的是在以弗所的什么经历。崇拜戴安娜(即亚底米)女神的异教徒在狂怒之中更像野兽,而不像人类。但保罗在这里不可能指那件事,因为那发生在这封书信发出之后(参林前16:8,9)。
吃吃喝喝。引自赛22:13的七十士译本。如果死人不能复活,保罗或其他人为传讲从罪中得救以及将来永生快乐的福音而忍受穷困、艰难和逼迫,实在是愚不可及的。既然死亡是最终的结局,他最好还是在今生尽情寻欢作乐。这确实是许多人的享乐主义哲学,特别在基督再来临近的时候(见太24:38,39;提后3:1-4)。
33 你们不要自欺;滥交是败坏善行。
不要自欺。或“不要再入歧途”。
交。或“友谊”。这是米南德(古希腊剧作家,公元前343-291年)的一句诗,可能是格言。每一个人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受所交往之人的影响,所以在选择朋友和伴侣的问题上需要十分小心。保罗劝信徒要警惕那些否认死人复活的假教师油嘴滑舌的理论。不要与这种人交往。与坚持错误观念,生活不洁的人交往,会败坏信徒信心和品行。信徒每天与不相信死人复活的人交往,经常讨论这个题目,就可能对真理丧失清晰明确的见解。与错误过多接触,会使人消除对错误的反感与警惕。因此上帝总是劝勉祂的子民不要与不信的人紧密交往(见创12:1-3;出3:9,10;申7:1-4;赛52:11;耶51:6,9;林后6:14-17;启18:4)。
34 你们要醒悟为善,不要犯罪,因为有人不认识上帝。我说这话是要叫你们羞愧。
醒悟。eknēphō,“从沉睡(或“昏迷”)中醒来”。该词常用来指中毒后苏醒的人,在这里表示摆脱思想的困惑,离开怀疑复活真理的混乱与愚昧。这是呼吁从错误的思想转到正确的思想,警告自满和冷漠的危险。基督徒需要不断警惕假道的暗中渗入。
不要犯罪。或“停止犯罪”,“不继续犯罪”。要对错误保持警惕;不要接受既错误又导致犯罪的道理。拒绝复活的信仰会使人完全蔑视一切限制,放任不羁。保罗认为否认复活的道理必导致基督徒行为和生活方式上的危险后果。
认识上帝。在哥林多人中有人不认识上帝为永生全能之主;他们只是在理论上相信祂。这种状况导致他们容易接受没有复活的观念。这种人的存在是整个教会的羞辱,是不可容忍的。
35 或有人问:“死人怎样复活,带着什么身体来呢?”
怎样。人的本性是排斥复活观念的。根据观察,我们死后就会腐烂,身体最后会完全分解。所以那些相信人间哲学的人可能会问,四散的尘埃怎么能重新聚合使死了的人复活呢(见伯34:15;传12:7)。还有一个令人不解的问题是,那个重新组合的身体怎么与已经分解的身体相比较呢?
36 无知的人哪,你所种的,若不死就不能生。
无知的人。aphrōn,“没有感觉的人”。 35节的问题说明提问的人没有思想或知识。
你所种的。35节的问题可以用一个众所周知,毫无争议,不会在人心中产生疑问的现象,即谷物的生长来解释。一粒麦子播在泥土里,就会分解而死。但是这个过程对于新植物的产生却是不可少的。这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既被人毫无疑问地接受,那么对于新的身体从腐败的旧身体中复活又有什么问题呢?
37 并且你所种的不是那将来的形体,不过是子粒,即如麦子,或是别样的谷。
子粒。只是子粒,没有叶子,叶片或外壳。种下去的就是这样的子粒。长出来的植物与种下去的种子不一样。复活时从坟墓中出来的身体与放在坟墓中的身体也一样的。当然是相似的,但也有所不同。新身体不是由旧身体的物质所组成的,但保留着原有的个性特性(见42-52节怀爱伦注释)。
38 但上帝随自己的意思给他一个形体,并叫各等子粒各有自己的形体。
上帝随自己的意思给他一个形体。各类谷物繁衍的奇迹来自上帝。祂是一切生命和生长的作者。谷粒靠自己无法萌发生命(见《教会证言》卷八第259,260页)。同样,死人腐朽的身体也无法靠自己复活。但是上帝已为复活作出安排。这奇迹的发生完全是靠祂的能力。在复活时,每一个人都将有一个合适于他的身体。义人将拥有荣耀的身体,而恶人则带着沦丧的状态复活(见《善恶之争》645,662页)。
39 凡肉体各有不同:人是一样,兽又是一样,鸟又是一样,鱼又是一样。
肉体各有不同。肉体是组成身体的物质。肉体是各有不同的。上帝既已命定世上存在不同的身体,祂在人复活上时供给人不同的身体就不奇怪了。
40 有天上的形体,也有地上的形体;但天上形体的荣光是一样,地上形体的荣光又是一样。
天上的。epourania。解经家对该词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保罗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也有人认为是指天使。这两种解释都适于说明身体不具有一样的外貌。但下一节提到太阳、月亮和星星,似乎支持第一种解释。这里指出两种迥然不同的身体;一种完全不属这个世界,另一种则属于这个世界。既了解到这两种身体的巨大差异,就不难理解我们现在属世的人体与我们在复活时所拥有的身体之间的巨大差别了。
天上形体的荣光。天体灿烂,美丽而辉煌,与地上的物体迥然不同。虽然鸟类、花朵、树木、矿石和人类都有其自己的美丽和魅力,他们与天上的事物却是不同的。人类既不质疑天上事物与地上事物之美的差异,为什么不愿意承认今生的身体与在天上生活的身体之间的差别呢?
41 日有日的荣光,月有月的荣光,星有星的荣光;这星和那星的荣光也有分别。
荣光。太阳、月亮和星星等天体各有其光辉与美丽。星星有不同的亮度,甚至有不同的色彩。保罗在40节说明天上的身体与地上的身体是不同的。在本节他论说明天上之间也是有差别的。他们不仅与地上的物体不同,他们彼此之间也有不同。保罗就是这样强调他的论点,即复活的身体与必朽的身体是他一样的。造成大自然界这种差异的上帝,具有无限的能力,可以在复活时给祂的圣徒一个不同的新身体。
42 死人复活也是这样:所种的是必朽坏的,复活的是不朽坏的;
必朽坏的。保罗转而将人与植物进行比较(37,38节)。他把赎民的身体比作种在地里的种子,将来能为上帝的国长出庄稼。墓地有时被称为上帝的陵园。那里正在静静地发生着看不见的分解过程,却是为荣耀的复活做准备。在基督复临时,这个世界历史的冬天过去了,永远的春天来到了(见林前15:52;帖前4:16)。
复活的。保罗强调,已死义人的复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这对于在今生因疾病而日渐衰弱,因死亡而恐惧的人来说,是最鼓舞人心的真理之一。
不朽坏的。信徒复活的身体不再患病、败坏和分解。
43 所种的是羞辱的,复活的是荣耀的;所种的是软弱的,复活的是强壮的;
所种的是羞辱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死亡的身体是有羞辱的。因为它会腐朽,很快就令人厌恶,故需要埋葬掉。
复活的是荣耀的。复活的圣徒将以高贵、美丽、荣耀和完善为特征。他们的身体就像基督的身体(腓3:20,21;《善恶之争》645页)。
软弱的。astheneia,“缺乏力量”,“虚弱”,“患疾”。不但指地上的身体活着时的软弱,也是指作为尸体时的完全无能,以及它无法抗拒腐朽。地上软弱的身体很快就受制于疾病,其生命力在死亡的冲击下迅速消失。
强壮的。dunamis,“力量”,“能量”,“能力”。上帝的大能将在复活的奇迹中彰显。复活的身体将不再有折磨今生身体的软弱,和缺乏耐力(见赛33:24;40:31;启7:15,16;22:5;《善恶之争》676页)。
44 所种的是血气的身体,复活的是灵性的身体。若有血气的身体,也必有灵性的身体。
血气的。psuchikos,是源于psuche的一个形容词。Psuche常译为“心灵”, Psuchikos意为“关于今生”。复活的圣徒将拥有真正的身体。保罗将短暂今生的身体与赎民复活后在上帝荣耀国度里享有永生的荣耀身体进行对比(见林前15:50,52;腓3:21;西3:4;约壹3:2)。属血气的身体是暂时存在的,会遭遇疼痛、疾病、疲乏、饥饿和死亡。这个身体在今生结束时放在坟墓里(见伯14:1,2,10-12;21:32,33)。属灵的身体将消除一切咒诅的痕迹(见《善恶之争》644,645页)。
若有血气的身体。保罗的推理不很明确。他似乎是说,低级状态的存在预示着高级状态的存在。或也许保罗是依据他所做关于复活必然性的论述。正如种子撒在地里一定能结出相应的作物,种下必坏的身体必能以不朽的身体复活。
45 经上也是这样记着说:“首先的人亚当成了有灵(“灵”或作“血气”)的活人”;末后的亚当成了叫人活的灵。
经上也是这样记着。指创2:7。保罗用“第一个”和“亚当”等词进行解释。
活人。psuche,psuchikos(“自然的”)即源于该词(见第44节注释)。
末后的亚当。就是基督(见罗5:14注释)。正如人类从第一个人亚当身上获得属世的本性,他们也藉着基督获得了复活的身体。亚当是广大暂时存在之人的头。基督是藉着相信在祂复临时能得着属灵的身体并进入永生之人的头(见罗5:15-18;林前15:51-54)。
叫人活的灵。就是能赐人生命的灵。亚当是“有灵的活人”。基督则是赐生命之主。耶稣说祂有权柄叫死人复活(见约5:21,26;11:25)。祂藉着让几个人从死里复活,行使祂对于这短暂属世生命的权力(见路7:14,15;8:54,55)。祂赐生命权柄的这些表现,证明祂在复临时能叫死人复活。
46 但属灵的不在先,属血气的在先,以后才有属灵的。
属灵的不在先。圣徒在复活时所得到的属灵身体,是他们自然生命的延续。先来是有自然的生命。属灵的身体并不存在,直到复活之时上帝给每一个圣徒新的身体。
47 头一个人是出于地,乃属土;第二个人是出于天。
属土。cho?kos,“尘土所造”。头一个人亚当是人类的始祖,是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的(创2:7)。
第二个人。指基督(参第45节注释)。
天。有文本为“天上的主”。耶稣是唯一从天上来作人类元首的。“第二个人”在与人类建立紧密关系之前就已存在。但是当祂来住在人间时,祂降卑自己,以人性遮盖神性(见加4:4;《历代愿望》48,49页)。
48 那属土的怎样,凡属土的也就怎样;属天的怎样,凡属天的也就怎样。
那属土的怎样。指亚当。亚当所有的子孙都带有他堕落的本性。他们是软弱必死的,就像的他败坏与必死一样。
属天。圣徒在复活时身体将要改变。新的身体将“和祂(基督)荣耀的身体相似”(腓3:20,21)。
49 我们既有属土的形状,将来也必有属天的形状。
将来也必有。或“让我们也有”。前者似乎更符合原文。见第44节注释。
50 弟兄们,我告诉你们说,血肉之体不能承受上帝的国,必朽坏的不能承受不朽坏的。
我告诉你们说。保罗再次强调他在35-49节所论述,复活的身体将与现在的身体不同。人类败坏的身体不适于享受荣耀完美的国度。在罪恶侵入人间之前,人类的身体适合住在完美的世界(见创1:31)。上帝所创造的都很完美。因此亚当和夏娃的身体也是完美的,不会败坏,与他们完美的环境相称。人类犯罪之后,他的本性改变了。因此在重新享受伊甸之福以前,他们的身体要变化,以适应天上的完美。
有人认为这句话是说复活的身体无血无肉。这样的结论是没有根据的。“血肉”只是比喻世上的人(见太16:17;加1:16;弗6:12),不能按字面来理解。保罗只是说明人类现在的身体是不适于进入上帝的国度。复活的身体将有血有肉,因为我们新的身体将于基督荣耀复活的身体相似(腓3:20,21)。基督的身体是有“骨肉”的(路24:39;参《历代愿望》803页)。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论,复活圣徒的身体与亚当起初被造时没有多大区别(创2:7)。人类如果没有犯罪,无疑将永远保持那身体。
51 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乃是都要改变,
奥秘的事。见罗11:25注释。
不是都要睡觉。关于把死亡比作睡觉,见约11:11注释。保罗要我们注意到,有人将不会死亡,而从不完美的身体变为属天完美的状态。这瞬间的改变使他们与复活的圣徒一样(见《善恶之争》322,323页;《救赎的故事》412,413页)。
都要改变。“都”包括基督再来时活着和已死的人。前者必朽的身体瞬间变为不朽的,后者带着不朽的身体复活(参林后5:1-4注释)。
52 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
在一霎时。en atomo,“刹那间”,“即刻”。Atomos在《新约》中只出现在本节。英语的“原子”(atom)即源于该词。该词意为“眨眼之间”,表明活着的圣徒所发生的身体改变是极快的。
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下面说明这个荣耀的变化所发生的时间。在基督复临时,“上帝的号筒”将要吹响,死的忠心信徒将要复活,身体完全不受罪恶所影响(西3:4;见帖前4:16注释)。那时活着盼望主来临的基督徒将经历奇妙的改变。他们的身上将消除一切败坏的和不完美的痕迹,变得像基督荣耀的身体(见腓3:20,21;约壹3:2)。他们将奇妙地经历不尝死味而从地上被接到天上,像以利亚那样。以利亚是基督再来时所有活着的真信徒的预表(见王下2:11;《先知与君王》227页)。
53 这必朽坏的总要变成(“变成”原文作“穿”;下同)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总要变成不死的。
必朽坏的。圣徒的身体必然发生改变。已死的,将从死里复活,变成不死的,不朽坏的(42节);活着的,也将变为不朽的状态;因为他们现在这个样子不能进天国(50节)。
总要变成。enduo,“穿上”,如衣服等。这清楚地指出,在这种身体的改变发生时,个人的身份依然保留。每一位赎民将保持自己的特征(见《天路》332。361页;《教会证言》卷二第266,267页;《教会证言》卷五第215,216页;林前15:42-52怀爱伦注释)。
必死的。即受制于死亡。只有接受上帝藉耶稣基督所赐救恩的人,才能得到这不死的礼物。这礼物在耶稣再来时将归于他们(见约3:16;罗2:7;6:23;林后5:4)。
54 这必朽坏的既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既变成不死的,那时经上所记“死被得胜吞灭”的话就应验了。
死被得胜吞没。无疑引自赛25:8,但希伯来文圣经与七十士译本不完全一致。基督来时,死了的义人和活着的义人发生了必朽到不朽的奇妙转变。那时人类的大仇敌不再搅扰赎民。当死亡的阴影笼罩圣徒时,他们最后的思想是睡觉,最后的感受是死的痛苦。但当他们看见基督复临赐给他们不朽之恩典时,他们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大喜乐。他们不再受制于死亡的权势(见《善恶之争》550页)。
55 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
死啊。引自何13:14(见该处注释)。在这胜利的欢呼声中,所有凯旋的圣徒,就是那些永远摆脱死亡所带来苦难与分离之威胁的人,将死亡和坟墓拟人化,并对它们说话。基督复临时,赎民将永远脱离这个仇敌自亚当堕落以来一直对全人类的控制。
毒钩。kentron,“刺棒”,“(矛的)尖头”,“(蜜蜂、黄蜂、蝎子的)刺”。
56 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
死的毒钩。这里指“罪”。死亡像蝎子一样,是有毒钩的,那就是因罪而来的致命权势。罪是死的原因(见罗6:23)。但赎民将不再犯罪,因此也不再感受死的毒钩(见鸿1:9;赛11:9;启21:4)。
律法。见罗7:7-11注释。
57 感谢上帝,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
感谢上帝。本节展示全部圣经的主题,即藉着上帝的大能,通过我们的主耶稣,人类重新得到上帝的悦纳,恢复起初完美的状态,脱离罪的一切影响(见《教育论》125,126页;参罗7:25)。赎民因战胜仇敌的权势,千秋万代赞美和荣耀上帝(见启5:11-13;15:3,4;19:5,6)。
58 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
所以。鉴于所启示复活的荣耀真理,保罗劝勉信徒抵抗撒但的使者破坏他们对基督信心的一切努力。
我亲爱的弟兄们。保罗在生活中证明了耶稣的门徒要彼此相爱的真理(见约13:34,35)。这爱在他们甘愿为彼此受苦上显示出来(见加4:19;西1:24;2:1,2;帖前2:8,9;3:7,8)。
坚固,不可动摇。激励信徒要坚持他们的信仰,不允许什么事搅扰他们。这个如磐石般坚定的呼吁借着使徒在这一章巧妙解释的复活的真理而坚固。由于关于未来如此奇妙的保证,信徒不该被恶者各种形式的试探所影响,无论是肉体放纵,还是因为世俗哲学之路而转离这确定的福音事实。不允许人或物将信徒从他信仰和希望的根基上动摇。
竭力多作。为真理而不断工作的伟大动机是积极的保证,而这努力将不会“在主里徒劳”,但将导致心灵的得救和上帝荣耀的增进(见诗126:6;传11:6;赛55:11;林前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