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52帖撒罗尼迦前书 > 正文

帖撒罗尼迦前书 04--SDA圣经注释

第 四 章

提要:1.保罗劝勉他们在各种有关敬虔的事上继续进步。6.过圣洁公义的生活。9.彼此相爱。11. 安静地办自己的事。13.最后,全他们不必为死者过于悲哀。15.简述复活和基督再来施行审判。

1 弟兄们,我还有话说:我们靠着主耶稣求你们,劝你们,你们既然受了我们的教训,知道该怎样行可以讨上帝的喜悦,就要照你们现在所行的更加勉励。

还有。loipo.参林后13:11;弗6:10;腓4:8;帖后3:1(见腓3:1注释)。保罗现在从祈祷转到有关基督徒生活的进一步劝勉。

靠着主耶稣。参腓2:19注释。保罗所给的不是个人的意见或劝勉。他是在灵感下写作的。他敬奉主的圣名和祂的权威。这是聪明的做法,好使他说话的语气更具权威,从而在读者心中更具分量。

求。erotao。见腓4:3注释。保罗没有运用使徒的权威对读者发号施令,而是机智又谦卑地要求他们倾听,对他们如对兄弟说话。

劝。parakaleo.见太5:4注释。他除了要求还加上恳劝。他曾祈愿帖撒罗尼迦信徒能为主的来临作好准备(帖前3:12,13)。可是单单祈祷还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做一些事情。他们的责任就是要倾听所给的教训,并靠着主的恩典予以实行。

受了我们的教训。保罗提醒读者他在他们中间时所教导他们的话(参林前15:1;加1:9; 腓4:9)。他已赐给他们实际的教训(参帖前2:2,7,8,13)。

该怎样行可以讨上帝的喜悦。有的文本还加上“正如你们所做的那样。”行事为人的目的就是要讨上帝的喜悦(见帖前2:12)。使徒曾教导帖撒罗尼迦信徒不要像一般犹太人那样,不讨上帝的喜悦(帖前2:15),而是要遵循福音的原则,不断得到上帝的悦纳。

更加勉励。使徒已经看到信徒们的高尚品格。他相信他们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参《教育论》18页)。这样的信任会使撒罗尼迦信徒对以下的劝勉敞开心怀。

2 你们原晓得我们凭主耶稣传给你们什么命令。

晓得。参帖前2:1,2,9,11保罗强调他们亲身体验过他以前在他们中间的工作。他没有对他们提出新的要求。

凭主耶稣。保罗再次提醒他的读者他以前凭上帝的权威所给的教训。现在他要谈到一些教会成员所犯的特殊罪行。他非常希望每一个教友都能认识到他是在阐述基督自己的原则(参第8节)。这种认识会保证他们对他现在所提醒他们的标准有积极的反应。

命令。paraggeliai.该词在古典作品中常用来指军令。这里是指保罗以前在帖撒罗尼迦时所给的教训。

3 上帝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远避淫行;

上帝的旨意。指上帝对于祂子民的旨意。祂不愿意让祂家庭的任何成员因犯某种罪而灭亡(太18:14)。

圣洁。hagiasmos.见罗6:19注释。这里的“圣洁”是一个广义的词,不限于贞洁,尽管使徒在这里所想到的是贞洁的问题。然而只有我们完全献身,上帝的旨意才能实现。基督受死就是为了我们能成为圣洁(弗5:25-27)。但这不是一时之间能够完成的。称义是在罪人接受上帝的宽恕时顿刻发生的。但成圣却不是这样。这是恩典持续的工作(见罗12:1,2注释)。成圣“不是一时一刻一日的工作,而是一生一世的工作”(《使徒行述》560页)。

远避。apechomai.上帝希望基督徒远离罪恶,不要去招惹试探(见林前6:18注释)。

淫行。porneia.见太5:32;徒15:20;林前5:1注释。外邦的信徒需要特别防范这种罪行。因为他们是在淫荡的氛围中长大的,淫乱被视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见《SDA圣经注释》卷六91,92)。保罗写信时所在的哥林多,其守护神是爱情和生育女神阿佛洛蒂忒。她的崇拜伴随着最放荡的仪式。在任何异教城市里的基督徒要不受这种公然淫乱的行为所影响是很困难的。但不论在言语还是在行为上,凡有违于心灵纯洁的,都是与上帝十诫的命令和福音所要求的圣洁背道而驰的(参太5:27,28;徒15:29;林前6:18;加5:19;弗5:3)。今天,在性行为的标准降低,贞洁被视为过时,离婚现象如此普遍的时候,这条命令特别值得每一个自称是基督徒的人所重视。

4 要你们各人晓得怎样用圣洁、尊贵守着自己的身体。

晓得。参帖前5:12。“意识到”,“知道价值”,“欣赏”,“尊重”。该动词的其他形式用于帖前4:5;帖后1:8;加4:8,指不认识上帝,不知道欣赏祂的人。

守着。ktaomai.“获得”。

身体。skeuos.“物体”,“器皿”,“坛子”,“盘子”。该词在《新约》中共出现23次。在KJV版中有19次译为“器皿”。关于该词在本节中的含义,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保罗指的是人的身体,特别是其性功能。这种解释与涉及性清洁的上下文吻合(3,5节),但与ktaomai(“获得”,见上文“守着”注释)不甚配搭。不过ktaomai也有“控制”之意。一般学者则把skeuos理解为“器皿”,即人的妻子。这种解释与彼前3:7的说法,即称妻子为“软弱的器皿”是一致的。拉比的文献也称妻子为人的“器皿”。如果这样解释,保罗就是说:“每一个基督徒都应该知道如何以圣洁尊贵的方式来娶妻”。

还有一种解释也值得考虑。有些注释家按本节的标点划分得出另一种译文:“你们每一个人都尊重自己的妻子,获得圣洁和尊贵。”他们认为后一层意思是用于商业关系,即获得财富方面的;保罗是在道德层面上提出这一劝勉的。但这样的解释中断了保罗的思路,因为保罗在3-7节中主要谈的是性纯洁的问题。

保罗在这封书信中所谈论淫乱和婚姻的话题,是与他在林前第七章讨论相同话题的说法一致的。他认为婚姻的结合是上帝所安排的,有助于基督徒避免性方面的诱惑(见林前7:1-5注释)。

5 不放纵私欲的邪情,象那不认识上帝的外邦人。

私欲。epithumia.“欲望”。但在《新约》中通常用于贬义,指“情欲”(见可4:19;罗7:7注释)。本节与上一节的密切联系表明保罗是在讨论婚姻所涉及的两性问题。在第4节中他作了正面阐述。在第5节中他强调了基督徒所应避免的行为。他们虽然生活在道德败坏的氛围之中,却不应该沾染那种污秽。

邪情。pathos.“情感“。原无褒贬之分。但在《新约》里专指邪情(见罗1:26;西3:5)。

不认识上帝的。见罗1:21,28注释。

外邦人。尽管撒罗尼迦信徒原来也是外邦人,但他们明白保罗是另有所指的。使徒现在把他们与外邦人区别开来,这就鼓励他们继续藉着拒绝像外邦人那样放纵情欲而坚持这种区别。

6 不要一个人在这事上越分,欺负他的弟兄;因为这一类的事,主必报应,正如我预先对你们说过,又切切嘱咐你们的。

在这事上。对于“这事”的理解会影响本节的解释。有人认为这是指商业交易;保罗是劝信徒在交易中诚实。这种看法中断了保罗在第5和第7节中涉及性清洁的思路。所以最好还是推定保罗在3-7节中的话题是连续的。他指出私通是一种抢夺的行为,因为它剥夺了属于他人的合法权利。

越分。huperbaino.“超越”,“违犯”。该词在《新约》中仅用于本节。

欺负。pleonekteo.在林前7:5中的另一个词apostereo也表示相同的意思。

这一类的事。指所有苟合,淫乱和纵欲的罪行。

报应。ekdikos.见罗13:4注释。这里把上帝描述为一位执法者。自从祂把夫妻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起,祂就一直关注着夫妻的关系(太19:5,6)。任何不为世俗法庭所追究的秘密勾当,在上帝面前都是敞开的(见来4:13)。祂必施行审判。犯罪的人无法躲避祂的惩罚。保罗就是这样提醒读者,所以的罪行,特别是他所提到的那些罪,是绝不会不予追究的。这是不要欺负弟兄的第一条理由。

我预先对你们说过。proeipon.保罗所说的并不是新的道理,而是重复以前他所给予信徒的教训。

切切嘱咐。保罗忠心地警告信徒要抵制社会上所泛滥的腐败影响。上帝今日的教会需要牢记这些严肃的教诲。因为在她的周围,也是堕落社会的腐败影响。

7 上帝召我们,本不是要我们沾染污秽,乃是要我们成为圣洁。

上帝召我们。保罗在这里阐述了行为要清洁的第二条理由(见第6节注释;帖前2:12注释)。上帝的呼召是避免一切不洁行为的有力理由。参林前6:18-20;彼前1:14-16注释。

沾染污秽。见帖前2:3注释。介词epi(“沾染”)也可译为“为了”,表示目的。上帝并没有叫人污秽。

成为。en.直译是“在……里”。

圣洁。hagiasmos.见罗6:19注释。参帖前4:3(见该节注释)。这里的介词en(“成为”)不同于介词epi(“沾染”)。它表示上帝希望祂的选民所生活的范围,就是在圣洁之中(来12:14)。基督徒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当圣洁。

8 所以那弃绝的,不是弃绝人,乃是弃绝那赐圣灵给你们的上帝。

弃绝。拒绝保罗劝告(3-7节)的人实际上是拒绝上帝的话语。这句话强调了使徒所确立的道德标准。

赐。有文本为“也赐给”。这里的意思是“正在赐给”,而不是“已经赐给”。上帝不断地把祂的圣灵赐给祂的儿女。

给你们。有文本为“给我们”。保罗不是说自己受圣灵感到的事,而是说上帝已经为祂的子民作出安排,好使他们战胜一切形式的罪恶。上帝不仅要求祂的子民成为圣洁,明令他们抵制污秽,而且赐给他们能力好达到祂崇高的标准。基督徒得到这样的加强以后,就能克服一切障碍,追求像他的主那样的品格(参弗3:16-19;腓4:13;西1:11)。

9 论到弟兄们相爱,不用人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自己蒙了上帝的教训,叫你们彼此相爱。

论到。“关于”。

弟兄们相爱。philadelphia.见罗12:10注释。参来13:1;约壹3:14;4:20,21。保罗已经讨论了违犯爱之原则的一种特殊形式。他认为不必继续这个话题了。

蒙了上帝的教训。当一个人接受新约,允许上帝把祂的律法写在他的心上时,他就是蒙了上帝的教训,不再单单依靠人的指教了(见来8:10,11)。

彼此相爱。上帝指教人的目的就是在信徒心中引发弟兄之爱(参帖前3:12注释)。弟兄相亲相爱乃是信徒悔改最有力的证据(《使徒行述》262页)

10 你们向马其顿全地的众弟兄固然是这样行,但我劝弟兄们要更加勉励。

固然是这样行。这是保罗不必继续论述弟兄之爱的理由。帖撒罗尼迦信徒已经对希腊北部的信徒表现出爱心。保罗在书信的开头表扬了他们“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参帖前1:3注释)。他并没有解释他们的弟兄之爱所表现的形式。但这无疑是指基督徒对于马其顿同道的慷慨。他现在以这个明显的特征作为要求生活上纯洁的依据。他们既在这么大的范围里表现出爱心,他们也定会在与教会的弟兄日常的相处中实践爱心。

我劝弟兄们。参本章第1节注释

更加勉励。参第1节。帖撒罗尼迦信徒所表现的爱心还没有达到完全的地步。他劝他们要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就。基督徒的道路是不断进步的。我们只有彼此相爱。上帝的爱才会在我们里面达到完全(约壹4:12,20,21)。

11 又要立志作安静人,办自己的事,亲手做工,正如我们从前所吩咐你们的,

立志。直译是“喜欢尊贵”。这里指“切愿”。

作安静人。即过安静的生活。在帖撒罗尼迦信徒中可能有狂热的现象。少数人所散布凭空想象的观点和道理正骚扰着许多人(见帖后3:11,12;参《使徒行述》261页)。根据上下文和保罗的主题,这些令人不安的观点涉及基督复临(见帖前4:13-18;5:1-11;参《使徒行述》228,229页)。

办自己的事。由此可见,有些教会的成员喜欢干涉别人的事,甚至是教会的事务(参帖后3:11,12注释)。

做工。防止干涉别人事务的最好办法就是专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一些人似乎教训别人说,基督复临迫在眉睫,没有时间从事普通的事务了。结果有些人就不再劳动谋生,而专门依赖弟兄的接济了。

我们从前所吩咐你们的。保罗在帖撒罗尼迦的时候曾经谈过这些问题,所以他现在可以提醒他们他以前的教导。他不仅指教过这样的生活方式,而且树立了一个勤劳,自立和帮助别人的典范(参帖2:12注释)。

12 叫你们可以向外人行事端正,自己也就没有什么缺乏了。

外人。就是教会以外的人士,即非基督徒(见林前5:12注释)。始终不渝的基督徒生活,本身就是对于未信之人的见证。

行事。euschemonos.见帖前2:12注释。

端正。euschemonos.不是指商业关系,而是指始终不渝地过好基督徒的生活,做好自己的事,勤劳谋生,达到自立。

没有什么缺乏了。基督徒应该谋求自立,不依赖别人的接济。

13 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

睡了的人。koimao.关于把死亡比作睡眠,见约11:11。希腊的碑文显示墓地有时被称为koimeterion。该词也有“寝室”,“卧室”之意。基督教视死亡为睡眠,等待复活的清晨。

我们不愿意。有文本为“我不愿意”。保罗有意识地在这句话中把西拉和提摩太也包括在内。但也有可能“我们”是后来的编者加上去的(见帖前1:1注释)。

使徒现在提出了一个新的话题,就是已故的基督徒与基督复临的关系。刚从帖撒罗尼迦回来的提摩太(帖前3:6)可能带来消息说,那个教会的成员十分担心那些悔改后去世之信徒的命运。他们如何能分享基督再来时国度的荣耀呢?保罗现在仔细讲述这个问题(帖前4:13-18节),然后再讨论另一个相关的话题,即基督显现的时候(帖前5:1-11)。他谈论这两个问题,并不是作为新的道理,而是作为信徒所熟悉的题目,只是需要进一步的指教和劝勉而已。保罗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没有时间解答他们的每一个问题。

恐怕你们忧伤。帖撒罗尼迦的信徒似乎为那些接受福音后去世的信徒过度地悲伤。活着的人担心死去的人得不到基督徒盼望在基督复临时所享受的荣耀。在3-18节中,保罗设法消除这种误解,给信徒带来安慰。他解释说,活着的的基督徒不必为死去的弟兄悲伤,因为复活的盼望消除了伤心的理由。保罗并不反对人与生俱来的悲伤情感。他只是教导信徒不要因悲情而绝望,而当抬头展望在主复临和复活的时候与分别的亲人重逢团聚。

像那些。指非基督徒。

没有指望的人一样。非基督徒不享有基督徒的盼望。不信的人无法指望死后的永生。对于他来说,死亡就是结局,因为他知道没有什么权势能打破死亡的锁链,给死者带来生命。只有基督徒认识那一位为了自己和祂信徒已战胜死亡的主。所以保罗将信徒的前景与他周围异教世界的绝望情形进行对照。

14 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上帝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

我们若信。原文表示毫无疑惑。这个条件句说明基督的死和复活乃是事实。保罗第一次进入帖撒罗尼迦时就已向他们讲明了这些道理(徒17:1-3),信徒们自当充分领会这些基督教的基本原则。保罗希望他们用这些教训作为确立已故基督徒将来复活之信念的基础。基督的死与复活给基督徒带来了复活的可靠盼望(见约14:19注释;见林前15:20-23注释)。所以帖撒罗尼迦信徒在看到亲人去世时不要绝望。

在耶稣里。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保罗指的是死亡只有藉着基督赐生命的能力才算为睡眠。这能力有朝一日会唤醒死者。如果基督的能力不运行,死亡就是结局。也有人把“在耶稣里”与本节后半句结合起来,译为“藉着耶稣,上帝也必将他与睡了的人一同带来”。这种译法虽有道理,但原文倾向于第一种解释。

睡了的人。指已经逝世的基督徒。

一同带来。就是像耶稣那样从坟墓里出来。保罗对困惑的帖撒罗尼迦所作的答复到了最重要之处。他们一直担心他们中间逝者的命运。使徒现在用明确的话语向他们保证,上帝已计划让这些逝世的基督徒像耶稣那样复活。他们的亲人并没有被遗忘。这种鼓舞人心的保证足以让帖撒罗尼迦满意放心。值得注意的是,保罗所主要关注的是逝世的义人没有被忘记,而不是复活的时间顺序问题。那是在林前15:23中所阐述的:“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后在祂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保罗所强调的是,上帝怎样使基督从坟墓里出来,祂也照样会使睡了的圣徒从坟墓里出来。

有人认为保罗所说的是脱离了肉体的灵魂。这些灵魂在人死的时候就就升天了;到基督复临的时候他们要随祂一同回来。但圣经从来没有教导说人的灵魂是不灭的;在人死时会升到天上(见太10:29;路16:19-31;林后5:2-8注释)。这样的解释也与上下文不合。保罗并没有说灵魂是不死的,而是说“睡了的人”(帖前4:13),“在耶稣里睡了的人”(14节),“在基督里死了的人”。活着的人不会在他们以先与主同在(15节)。大家要一同进入天国(17节)。如果死人在复活之前先与主同在一段时间,使徒的话就显得毫无意义,甚至是荒谬的了。他的安慰就是不着边际的了。保罗会告诉帖撒罗尼迦信徒,他们一点儿也不用挂虑,因为他们所爱的人已经在享受天国的福气了。但保罗并没有这样说。他也不能这样说。他的教训要与主的教训保持一致(见约14:3注释)。有些解经家既看到这些问题,就坦率地承认说:“这里所牵涉的不是脱离身体的灵魂问题(贾米森,福赛特和布朗)。

15 我们现在照主的话告诉你们一件事:我们这活着还存留到主降临的人,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

现在照主的话。使徒现在依仗比自己更高的权威说话(参林前7:6,10,12,25注释)。

我们这活着还存留。指基督复临时还活着的人,与逝世的义人相对而言。保罗在这里似乎表示希望他所致信的信徒能活到耶稣再来。但他没有明言自己会活到那个伟大的日子(见罗13:11;林前1哦:1;腓4:5;多2:13;见《罗马书》13章补充注释)。他在帖前5:1-11中表达了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他说他不知道主何时复临;也不知道主来时他和信徒是否还活着(10节)。帖撒罗尼迦信徒似乎误解了保罗的话。有的人则歪曲保罗的话,教导人说主马上就要来了(见帖后2:2注释)。保罗不久以后就写了《帖撒罗尼迦后书》,目的就是要纠正这种错误的观念(《使徒行述》264页;见《帖撒罗尼迦后书》序言)。

降临。parousia.见太24:3注释。该词有时用来表示一个罗马将军穿越街市的凯旋游行。所以它很适于描述基督胜利归来。

断不能。原文有强烈的否定语气。

之先。phthano.保罗向他的读者保证,活着的基督徒不会在睡了的信徒之先与主会合。“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16,17节)。所以活着的圣徒不会优先于在基督里死了的人。这个教训说明了“在基督里”死了之人的真实状况。他们是在睡觉,等候救主的来临。他们现在还没有与主会合。他们像那些活着的基督徒一样,都是在等候基督复临时与他们久已盼望的主会合(参约11:23-25)。这两等人都没有优先权。他们要在主再来时一起被接到荣耀里去。

16 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上帝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

因为。保罗为他15节的教训提供事实依据。

主必亲自。这里说明主的显现是威严可见的。基督不会差遣一位代表,或以属灵的形体显现。祂必亲身来临。升天的耶稣将从天而降。祂将要升天时曾承诺要回来(约14:3)。教会得到的保证是这位“怎样”“被接升天的耶稣”还要“怎样”回来(徒1:9,11)。保罗重申这些应许,并补充说明了其应验的方式。

从天降临。katabaino.该词在《新约》别的地方不表示基督再来,而是表示人子的第一次来临(约3:13;6:33,38等)。其他有关基督复临的经文也暗示了祂从天降下的方式(太16:27;24:30等)。

呼叫的声音。helabaino.“号令”。该词在《新约》中只出现在本节。在圣经以外的著作中,该词表示一个军官向部队发布命令,或战车手对马匹的吆喝。从原文结构中看不出是指基督在祂降临时发出命令,还是由另一位大声呼叫。但上下文暗示呼叫的是基督(见下面“天使长”和“上帝的号”注释)。这里没有说明“呼叫”的理由。但紧接着“呼叫的声音”,“天使长的声音”和“上帝的号吹响”的是“基督里死了的人”复活。因此“呼叫的声音”可能就是宣告义人复活的开始(参约5:25,28,29;11:43)。基督从天降下宣布祂的胜利。祂已战胜死亡和坟墓(启1:18)。再也没有死亡这个仇敌能把赎民控制在他的铁爪之下。逝世的义人要回应他们主的号令,从坟墓里出来。

天使长。archaggelos.由archi(“主要的”,“高的”)和aggelos(“天使”)复合而成。该词在《新约》中只出现在本节和《犹大书》第9节。《犹大书》称米迦勒为“天使长”。本注释认为米迦勒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见但10:13;犹9;启12:7注释)。这样解释就可以把基督降临时“天使长的声音”理解为祂自己的声音(见犹9注释)。

上帝的号。不一定指属于上帝的某一种号,而是指崇拜上帝的一种乐器。在《旧约》中,号声经常与上帝的临格伴随着一起,不论是在真实的临格中,还是在预言之中(出19:13,16,19;诗47:5;赛27:13;珥2:1;番1:16;亚9:14)。号声也用来招聚上帝的子民(民10:2-4),宣告战争的警报(民10:5-9节)和全国性的节期(民10:10节)。在《新约》中号声用于聚集选民和宣告死人复活(太24:31;林前15:52)。

在基督里死了的人。这是响彻云霄的声音所带来的结果,即逝世之义人的复活。“在基督里死了的人”指那些抱着信心而睡的人,包括旧约时代的圣徒(见罗4:3;林前15:18注释;参启14:15)。他们属于耶稣所说的“复活的人”(路20:36)。保罗在其他地方称他们为“以后在祂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林前15:23)。这是“头一次的复活“(见启20:5,6注释)。“在基督里死了的人”把睡了的圣徒与其他两等人区别开来:一,死了的恶人。他们在基督再来时不会复活;二,活着的基督徒。他们得到保证:他们已故的亲人在耶稣再来时并不会处在不利的地位。他们要先复活。这样,他们与活着的圣徒就处在相同的地位上了。

必先复活。就是在活着的圣徒被提空中与主相遇以前。

17 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

以后。即死了的义人复活以后。

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见15节注释。

一同。hama sun.副词hama意为“同时”;介词sun意为“在一起”。保罗解释说,那时已逝世的基督徒和依然活着的基督徒将同时与他们的主相会。这样的保证使帖撒罗尼迦的信徒放心了。

被提到。harpazo.指圣徒的被提升天。有人解释说,在基督带着能力和大荣耀,在众目睽睽之下显现前的几年,祂将秘密来到人间,把圣徒接走,把其他人留在世上受敌基督者统治一段时期。

他们说本段指的就是这一次秘密的来临。但既有“呼叫的声音”,“天使长的声音”和“上帝的号吹响”,那又怎么可能是秘密的事件呢?再则,帖撒罗尼迦信徒所关心的“与主相遇”发生在“敌基督者”(帖后2:1-3)出现之后,而不是“患难前被提”的观点所说的在此之前(见《启示录》20章补充注释2)。太24:30也把号声与基督的显现联系在一起:“地上的万族……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所用语言绝没有暗示《马太福音》第24章和《帖撒罗尼迦前书》第4章所描述的基督复临是不同的。两处所描写的是同一时间的同一事件。关于秘密被提的错误观点,见《启示录》20章补充注释2。

云里。参太24:30;徒1:9;启1:7注释。

在空中。圣徒从地上升到空中,基督和护卫的天使从天上降下来。他们在天地之间的空中相遇。

与主相遇。这是义人从地上被提的目的的实现,即与他们的主相会。这时,基督徒最大的愿望实现了,那就是与他所最爱的主在一起(参腓1:23注释)。

这样。由于基督再来和16,17节所描述的相关事件,所有的信徒将与他们的主在一起了。

和主永远同在。保罗不想让他的读者只停留在这个快乐的时刻。历世历代的门徒最后要与主相聚在一起。来生已经有了保证。在这一点上不必再作进一步的探究。但我们从其他经文中得知,赎民与主团聚以后还要继续他们所已经开始的路程,与基督一同行走在天家。他们就是这样“和主永远同在”。

18 所以,你们当用这些话彼此劝慰。

所以。本节是保罗13-17节论述的总结。他已经解释了已故的信徒和活着的信徒在基督复临时的关系,使那些担心逝世者无法分享主再来之荣耀和福气的帖撒罗尼迦信徒放下心来。

彼此劝慰。这不仅是一个建议,也是一道温柔的命令。他要信徒思考“这些话”(13-17节),认识到其安慰的作用,彼此劝勉,使大家都从这些信息中得到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