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58希伯来书 > 正文

希伯来书 08--SDA圣经注释

第 八 章

提要:1 基督永远的祭司职任废除了亚伦的利未人祭司职任。7 福音的永约也废除了与列祖所立暂时的约。

1 我们所讲的事,其中第一要紧的,就是我们有这样的大祭司,已经坐在天上至大者宝座的右边,

  第一要紧的。kephalaion,“要点,”“总计,”“问题的要旨。”作者提出了迄今为止最重要的论点。

  这样的大祭司。基督不是普通的大祭司,象那些亚伦等次的祭司。他们是在地上侍奉的(第4节);而祂则是在上帝的宝座旁侍奉的。

  右边。见来1:3注释。

2 在圣所,就是真帐幕里,作执事;这帐幕是主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

真。alēthinos,地上的圣所只是天上圣所的副本。

帐幕。skēnē,“帐篷。”地上的圣所,用来表示天上的圣所。

  执事。leitourgos,“仆人,”“仆役”(参罗13:6注释;参腓2:25;来1:7)。

  圣所。ta hagia,这里不可能是阴性形式hai hagiai(见来9:2注释)。学者们一致认为该词是中性复数。关于这里用复数的意义和作用,存在在着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复数表示天上圣所的两个部分,就像地上圣所的两个部分那样。有人认为复数是为了加强语气,强调圣所中的圣物。该词解释的不确定性是由于在来9:2,3中,有文本表示第一层帐幕的希腊词复数形式也表示第二层帐幕(见该节注释)。因此复数形式ta hagia本身不能证明天上的圣所有两层。但根据地上圣所与天上圣所的比照,可以得知基督在天上圣所的工作是在“两大部分”里进行的,因为地上的圣所是天上“真圣所的一个影像”(来9:24)。又见出25:9;但8:14注释;参《希伯来书》第10章补充注释。

  支。这是比喻性用法,因为这里把圣所称为“帐幕”。不要以为天上真有一个上帝所支搭的帐篷。参出33:7。

  天上圣所的观念对于犹太人来说并不是新的,如下面所引公元前一世纪的犹太人文献所表明的:“天使为我打开天门,我看见了圣殿,在一个荣耀的宝座上坐着至高者”(《利未之约》5:1;查尔斯《旧约伪经和次经》卷二第307页)。“你曾下令在你的圣山上建造圣殿,在你居住的城邑修筑祭坛,按照你从起初所预备的圣幕式样”(《所罗门智训》9:8;同上第549页)。

3 凡大祭司都是为献礼物和祭物设立的,所以这位大祭司也必须有所献的。

  为献献礼物和祭物设立的。祭司在帐幕里的工作主要是献“礼物和祭物”。他们就是为此而任命的。他们早晚为民族献祭,白天为个人献祭。

  也必须有所献的。参来5:1;9:25。

4 祂若在地上,必不得为祭司,因为已经有照律法献礼物的祭司。

  在地上。作者想到在写这封信的时候,圣殿还依然存在(见《SDA圣经注释》卷七第389页)。

  必不得为祭司。指严格实施利未人祭司任职的规定。如果基督在地上,祂就不能担任祭司。因为只有利未人才可以担任。基督属于犹大支派。祂是按照麦基洗德的等次独立担任天上祭司的

照律法。就是在西奈设立的律法制度。

献礼物的祭司。这句话证明《希伯来书》是耶路撒冷和圣殿于公元70年毁灭之前写的(见《SDA圣经注释》卷七第389页)。

5 他们供奉的事本是天上事的形状和影像,正如摩西将要造帐幕的时候,蒙上帝警戒他,说:‘你要谨慎,作各样的物件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

  形状。hupodeigma,“副本,”“模仿,”“草图,”“摹图,”“代表。”但务要记住,地上的“副本”不可能在所有的细节上都表现天上的原型。例如地上圣所中不断献上的各种赎罪祭,基督一次性献祭就成全了。

  影像。或“预表。”也许可以把“形状和影像”理解为一个修辞手法,意为“模糊的样本。”

  警戒。chrēmatizō,“启示”。发出警戒的是上帝。

  作各样的物件。见出25:40;民8:4;徒7:44。

6 如今耶稣所得的职任是更美的,正如祂作更美之约的中保;这约原是凭更美之应许立的。

  职任是更美。作者从本节开始论述基督为“更美之约的中保。”基督的职任更美,因为祂是建立在更美应许上的更美之约的中保。

  更美。8-12节论述其优越性。

约。diathēkē(见来7:22注释)。

中保。mesitēs,“仲裁人,”“中间人,”在双方之间进行调停的人,要消除分歧或达到共同的目标(参加3:19注释)。该词在《新约》中共出现六次,四次指基督。基督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保(提前2:5),可以牵住双方。作为上帝,祂理解上帝并能代表祂说话。作为人,祂理解人并能在天父面前体谅地为人服务。

  更美之应许。见10-12节注释。

7 那前约若没有瑕疵,就无处寻求后约了。

  前约。作者用前约来表示旧约时代从西奈以来所实施的制度。利未人的祭司职任是该制度的一部分。关于这个制度与西奈所立之约的关系,见结16:60注释。关于“约”(diathēkē)的意义,见来7:22注释。当耶稣按照麦基洗德的等次成为大祭司时,这种制度及其律法就终止了(见来7:12,18,19注释)。

  瑕疵。就是有缺点的。但缺点不在约本身,而是百姓的误用(见结16:60;弗2:15注释)。律法本身不能使人完全(见来7:22注释),但如果加以正确运用了,就会向人指出救主和救恩。先知一再呼吁百姓接受永约的规定,却连遭失败。

  后约。就是新约(见第8节)。

8 所以主指着祂的百姓说(或作“所以主指前约的缺欠说”):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

  指责祂的百姓。可译为“祂发现了缺欠,就对他们说”。但这种译法不太自然,很少为人所接受。前约的缺点不在那约本身;缺欠也不在上帝,而在于百姓(见来8:7注释;参罗9:30-10:3;来3:18-4:2)。

  日子将到。8-12节引自耶31:31-34,与七十士译本一致,而不与希伯来原文一致,但差异很小。参《耶利米书》这段经文的注释。这段话原先是一个预言,说明如果以色列家和犹大家能在即将面临的囚掳中学到教训并真心回归上帝,上帝愿意为他们所作的事。从西奈以来,祂一直设法把百姓带进新约所代表的更高的属灵经验,但他们顽固地拒绝超越自己对于真宗教的有限观念。他们坚持认为可以靠严格遵守律法,特别是有关仪文活动和献祭的律法得救。机会是有利的。也许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不肯学习的教训,他们会在囚掳的严厉管教下学习。但被掳也未能成就真正的复兴。被掳回来的大多数人继续处在旧约的条例之下。

  在旧约时代是可以获得新约之下的属灵经验的。如果百姓履行了条件,就会得到那种经验。但犹太人作为一个民族拒绝了它。现在虽然基督的和使徒的教训特别清楚地说明了犹太人早就可以接受的“福音”(来4:2),他们还是觉得难以放弃旧制度的形式和仪文。《希伯来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他们实现这一转变。

《希伯来书》的作者用预言来支持他关于基督担任大祭司和开创新制度的主题。耶利米曾预言一个新的制度;现在就要开始了。

与以色列家。这里提到新约是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立的,因为它最早是提供给他们的(耶31:31-34)。当犹太人放弃了他们的宗教特权时,“上帝的国”就从他们夺去(见太21:33-43注释)。基督教会是肉身以色列人属灵特权和职责的继承人(见《SDA圣经注释》卷四第35,36页)。

  新。相对于“前约”(第7节)而言。基督的来临以及祂应验了仪文律法的种种预表,结束了利未祭司制度(见弗2:15注释)。祂所流的血确认了古时祂与所亚当订立,后来又向亚伯拉罕重申的约(见结16:60注释)。

  约。diathēkē(见来7:22注释)。

9 不象我拉着他们祖宗的手,领他们出埃及的时候,与他们所立的约。因为他们不恒心守我的约,我也不理他们。这是主说的。

  不像。关于旧约,见结16:60注释。

  他们不恒心。这里概括了《旧约》中以色列人的历史。百姓“嘻笑上帝的使者……以致……无法可救”(代下36:16)。于是上帝抛弃了他们。

10 主又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上帝;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将我的律法放在。上帝在西奈山把祂的律法写在两块石版(申4:13)和一卷书上(申31:24,26)。祂想要把这些律法写在百姓的心中。但是以色列人满足于视这些律例为外表的法典,只在外表上遵守。上帝不希望人这样看待祂的律法。祂向百姓提供了新心的经验(见结36:26注释),但是他们只满足于一种外表的宗教。在新约之下,人们的心思意念都发生了变化(见罗12:2;林后5:17注释)。人行义不是靠自己力量,而是因为基督住在心里,在信徒身上活出祂自己的生命(见加2:20注释)。他们是由圣灵生的,并结出圣灵的果子(加5:22,23)。这种改变只有上帝的大能才能奏效。只有上帝能将祂的律法“放在”跟从祂的人心里,但这当然需要人的同意与合作(启22:17;参《福山宝训》142页)。

  我要作他们的上帝。这是上帝所有圣约的目的(参出6:7)。上帝将拥有合法的位置;百姓将承认祂为他们的上帝。

11 他们不用各人教导自己的乡邻和自己的弟兄,说:你该认识主;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我。

  他们不用各人教导。他们不需要一再受警戒和劝勉,因为大家都有个人的宗教经验。基督徒现在可以直接来到上帝面前,不需要祭司作中介。他们都受“上帝的灵引导”(罗8:14),“蒙了上帝的教训”(帖前4:9),“从那圣者受了恩膏,知道一切的事”(约壹2:20)。基督徒很早就拥有全部的圣经正典,教导他们有关上帝的知识。但这并不排除需要属灵的教师。上帝已经赐给教会“牧师”和“教师”(弗4:11)作为恩赐。参《善恶之争》485页。

  都必认识我。所有的基督徒都将对上帝有个人的认识,而不管其年龄,社会地位或智力如何。

12 我要宽恕他们的不义,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愆。

  我要宽恕。耶利米在以色列人被掳前夕说这句话,乃是一个应许:如果任性的上帝子民肯回归祂,祂就会为他们成就什么事。对于基督徒来说,这句话是白白获得完全赦免的应许,靠的是耶稣的血,而不是祭司制度下牛羊的血。

  不再记念。上帝将不再纪念违法者的这些罪恶(参赛65:17注释)。上帝会将我们一切的罪扔在祂背后(赛38:17)。祂必将这些罪投于深海(弥7:19)。

13 既说新约。就以前约为旧了;但那渐旧渐衰的,就必快归无有了。

  约。“约”是外加的,符合原文的意思。形容词“新”与“约”性与数相同。“说”指的是第8-12节的引文(引自耶31:31-33),其中用了“新约”,进一步证明加上“约”是对的。

  就以前约为旧了。《耶利米书》的引文(8-12节)清楚地说明新约要代替旧约,而不是对旧约的补充。希伯来籍的基督徒难以领会这一点。

  渐衰。问题是,旧约既已在十字架上废除,为什么“渐衰”要用现在时态呢?有的注释家认为这是指耶利米发出新约预言的时间(耶31:31-33)。但也可以理解为写《希伯来书》的时间。仪文制度固然在基督死于十字架上时成全了(见弗2:15注释),但即使对于虔诚的基督徒来说,从旧制度转到新制度的过程和也是缓慢的(见来9:9注释;参罗14:1注释)。

  就必快归无有了。《希伯来书》的读者正在为旧制度彻底废除掉的时候作准备(见来9:9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