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书库 > 生机饮食 > 正文

生机饮食第06章 营养的奥秘

《生机饮食》第06章 营养的奥秘

怎样真正“平衡”饮食?

今天生活在台湾的人,在西式教育的环境长大,往往对于健康饮食有过分简单化的见解,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迷信肤浅的理论,误己误人而不自知。

这未必全是西方医学营养学之过,我看主要还是此时此地教育及傅播媒体宣传安排不周、视域追不上时代的结果。

最大的误解是天下间各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成分,我们只要“平衡饮食”,多吃有营养的东西,自然身体健康,这是就我所见一般人的信念,亦正是学校教育及傅播媒体给予大众的讯息。

从表面上看来,这种观念合情合理,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但事实上若只是单纯这样表面化的认识并奉行,会导致问题多多。例如鸡蛋、牛肉、乳酪、雪糕等等,都是“有营养”的食物,根据营养学(至少大众所理解的说法)而论,大家应该定期吃,可是专家们却忘了告诉我们:

■所谓“有营养”,无非是在实验室里化验出含有人体所需要的某些化学成分(例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但是该类食品中的这些成分,我们吃进肚里之后会不会好好吸收?

■这些成分在食物经过处理(例如鸡蛋及牛肉煮熟了、牛奶经过高温杀菌)之后,还剩下多少?

■这些食物在天然状态(例如牛和鸡自由自在生活并且吃天然的食粮)之下有营养、没有毒素,理论上应该对人体有益,但是今时今日我们吃到的,完全不是这样,甚至他们的遗传基因也改变了,吃进人体之内有什么后果?

■归根究底,人体究竟是不是设计来接受,消化这些食物的?如果不是的话,这些东西吃进体内之后,会产生什么可怕的连锁反应?

■就我的理解,东方养生之道对于饮食营养的理解,境界是高得多了,因为它比较没有那么简单化(simplistic)地看什么食物有营养(还是以当前简陋的化学工具验得到的成分来评估个别食品的营养成分价值),而是以整体的态度来理解食物与人生存在(不只是身体)的关系。

打一个比喻,时下流行营养学观点,由于要紧随狭隘的科学原则(要有充分“科学”验证才接受等等),往往见木不见林,被迫把人的饮食当成是汽车添加汽油一样来理解,认为只要吸收到足够的养分,就运作妥当,并且以为燃料只供应动力,对于整体(汽车)没有什么影响。

其实人是一人多层面存在的有机体,尤其是灵性的存在体,运作远远比汽车复杂,今天的科学尚未能了解个中实况的万分之—。

怎样拣饮择食配合养生之道?

根据东方养生之道,我们若想饮食妥当,不是多吃被科学验证认为是“有营养”的物质那么简单,还有多方面的智慧不能忽略。

(1)地理因素

同是一个红萝卜、一棵莴苣,在台湾种植和在美国加州种植所生产出来的构造成分(尤其是其中各种比较微妙的稀有元素组合)往往大不相同,偏偏这些差异对人体的影响特别大,目前的科学分析仍无法解释个中的奥秘,可是千百年来中外许多临床经验,尤其是中医的纪录,早巳证实这个道理。

(2)季节因素

同是一个红萝卜、一棵莴苣,在同一块田里长大,不同的时节种出来,其构造成分亦有不少差异,人吃进肚里产生的效果亦很不相同。

人体也是随着季节变化,在一年之中不同的日子,由于温度、湿度、人的活动及生理周期等等变化,需要不同的营养及化学物质来配合,所以即便是同一种食品,其在某季吃虽有益,但某季吃则可能会伤身。

更奇妙者,是大自然眷顾我们何止无微不至,简直天机难测:在每个时节,在我们生活的区域(注意即是本地,不是外地,这一点至为重要),总有最适合调节身体机能的食物生产出来,供我们享用,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例如大热天时有冬瓜和西瓜来消暑解热,秋日风干物燥偏偏有雪梨来滋润。

所以吃外地运到的食物,对身体往往很不利,吃南半球运来的,更几乎必然相冲、相剋,因为南半球的节令与我们这一边刚好相反,食物中含有的成分都不是当前我们身体需要的柬西。

(3)存在情况因素

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有些人身体比较需要某类营养,有些人对某些物质比较抗拒。

同一个人,如果原本从事体力劳动,之后转做白领,天天“用脑力谋生”,所需的营养成分就很不同;又如出门旅行或是参加重要的体力或脑力比赛,食物的“宜”“忌”亦随之改变。

同一个人,健康状况不断变化,除了人生阶段(年龄)之外,还有生物周期的影响、情绪的影响、疾病的影响等,因此不能说“某种食物有营养”,只可以说“在当前的情况下,哪几种最适合,可以为身体带来最佳效果”。

个人的精神状态及灵性境界,也跟营养供应有相互的关系,个人的喜好与憎恶,也大大影响饮食对自己的助益与损害,这些都是每个人不能不好好理解的因素呢!

(选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