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书库 > 病理学专题研究 > 正文

第068章名称:放射性肠炎

第68章名称:放射性肠炎

病理: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可分别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称为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根据肠道遭受辐射剂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发病的缓急,一般将放射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又根据射线来源放置的体内外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外照射放射病和内照射放射病。在早期肠黏膜细胞更新受到抑制,以后小动脉壁肿胀、闭塞,引起肠壁缺血,黏膜糜烂。晚期肠壁引起纤维化,肠腔狭窄或穿孔,腹腔内形成脓肿、瘘道和肠粘连等。

  原因:1.照射剂量、时间

  盆腔区放疗4~4.5周照射量低于4200~4500rad时,发病率逐步上升;如再加大照射剂量,发病率迅速增加。一般估计,在5周内照射量超过5000rad时,发病率约为8℅。

  2.肠道的不同部位对照射的敏感性不同

  其耐受性依次为:直肠>小肠、结肠>胃。

  3.肠道的不同部位活动度不同

  由于末端回肠和远端结肠比较固定,较易受照射的损害。炎症或术后粘连使肠半固定,限制了肠段的活动,使该肠段单位面积的照射量增加,发病率增高。

  4.子宫切除

  子宫全切后,直肠所受的照射量高于未切除者。

  5.其他基础病变

  动脉硬化、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患者原先已有血管病变,照射后更易引起胃肠道损害。

(选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