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40马太福音 > 正文

马太福音02--SDA圣经注释

第 二 章

提要:1东方的博士在一颗星的指引下来到基督那里。11他们敬拜祂,并献上自己的礼物。14约瑟带着耶稣和祂母亲逃往埃及。16希律屠杀儿童:20希律死了。23基督被带回加利利,来到拿撒勒。

[ 博士来访:太2:1-12。见本卷注释215页地图和227页年表] 。

1 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

希律。就是大希律(见本卷注释第39-42页)。

  耶稣生在。马太只是简单提到耶稣降生的事(太1:25),省略了路1:26至2:40所记载与耶稣降生有关的各个事件。由于马太强调耶稣是《旧约》预言中的弥赛亚,所以他接着证明耶稣实际上应验了所有这些预言(见太1:22注释)。他似乎主要介绍耶稣幼年与预言和弥赛亚王权有关的事件(见太1:1,6,17,23;2:2,6,15,17,18,23)。而路加则主要是为外邦人写的(见路1:3注释),强调上帝的儿子耶稣(32,35,76节)作为一个人在人间成长和生活,以便成为全人类的救主(路2:10,14,31,32)。

本注释将耶稣的降生暂定在公元前5年秋(见本卷注释240页;及227页年表)。

犹太的。以区别“犹太的”伯利恒与加利利的伯利恒。后者是位于拿撒勒西北(书19:15)约11.26公里处的一个城镇。

  伯利恒。直译为“面包房”。原名以法他(创48:7;弥5:2),意为“肥沃”(见创35:19注释)。伯利恒地区的丘陵和山谷布满了葡萄树,无花果树,橄榄树和谷物,可能是犹大的主要产粮区之一。这里对于基督时代的犹太人来说,和现代的基督徒一样,有许多值得纪念之处。路得曾在这一带波阿斯的田里拾麦穗(得第2-4章),大卫曾在这里看守他父亲的羊群(撒上16:1,11,17:15)。这里也是撒母耳膏大卫为王的地方(撒上16:13)。关于伯利恒,详见创35:19;得3:3;4:1注释。见本卷注释321页注释。

  博士。magoi,指各等受过教育的人。英语的“魔术师”(magician)即源与该词。但这些“博士”绝非现代意义上手法高明的魔术师。他们出身高贵,学识渊博,家世富裕,有权有势。他们是哲学家和国家的顾问,通晓古代东方的各种学问。前来寻找圣婴基督的“博士”不是拜偶像的人。他们既诚实又正直(《历代愿望》59,61页)。

  他们研究希伯来圣经,对真理有了更清楚的了解。《旧约》中关于弥赛亚的预言特别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在其中看到了巴兰的话:“有星要出于雅各”(民24:17)。他们也许还知道和明白但以理的时间预言(但9:25,26),得出了弥赛亚即将来临的结论。见本卷注释原文第61,62页。

  基督降生的夜晚,一道神秘的光出现在空中,变成一颗明星停留在西部天空(见《历代愿望》60页)。博士们有感于其特殊性,就再次查考圣经。当他们寻求明白圣经的意义时,就在梦中得到指示去寻找弥赛亚。他们像亚伯拉罕一样,起先并不知道要往哪里去。他们一路上跟随一颗星的带领。

  依据三样礼物(太2:11)而认定只有三位博士的传统说法并没有圣经的依据。一个有趣但没有价值的传说提供了他们的名字:加斯帕、伯沙撒和米尔基尔。认为他们是国王的观点是根据赛60:3推断的(参启21:24),但站不住脚。

  关于基督时代犹太人在罗马世界的影响范围,见本卷注释第59-62页。

  从东方。犹太人将阿拉伯北部,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视为“东方”。故哈兰是在“东方人之地”(创29:1,4)。后来摩押王“从亚兰[就是叙利亚]”把巴兰“出东山”带出来(民23:7;见民22:5注释)。以赛亚说波斯人居鲁士是“从东方来的正直人”(赛41:2)和“从东方来的鸷鸟”(赛46:11)。

  有些人认为博士们来自巴兰所在的“东方国家”(见《历代愿望》59,60)。巴兰的故乡最近被确定在阿勒颇和卡赫美士之间的萨朱尔谷,离幼发拉底河不远(见民22:5注释;又见《先祖与先知》438,439页)。若是这样,他们往伯利恒的行程约为400英里,如果骑马,需要两至三周持续的旅行;如果步行,则可能需要一个月。鉴于他们必须在夜里旅行,以便看见那颗星(《历代愿望》60页),他们旅行的时间可能还要再长点。假如他们的出发地是东方更远的地方,他们的行程就更长了。

  到耶路撒冷。他们经长途跋涉终于来到耶路撒冷东面的橄榄山顶。可能在黎明之前,那颗星消失了(《历代愿望》60页),不久,闪闪发光的圣殿大理石圆屋顶和墙壁,就反映出新一天的光辉。博士们被引到耶路撒冷而不是伯利恒(《历代愿望》61忒),表明上帝的旨意是要通过他们的来访,使这个民族的领袖关注弥赛亚的降生(见第3-6节)。当百姓得知博士们前来的目的时,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都激起来了。他们的思想也被引到预言上。

犹太领袖们一想到这些博士是外邦人,就很生气。他们不相信上帝会越过他们而悦纳外邦人(见《历代愿望》62,63页)。希律生气则是因祭司和文士们冷漠的态度(第3,4节),并推定博士的来访与谋害他的性命的某种阴谋有关(《历代愿望》61,62页)。

2 “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祂的星,特来拜祂。”

  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这个提问说明博士们不是犹太人,否则他们会说“我们的王”。人们似乎普遍认为,周围各国所期盼为王的救主将出现在犹大(见第1节注释)。博士们进入耶路撒冷以后,先来到圣殿。那颗星在圣殿上方不见的。但他们在圣地所看到的,只是无知,惊讶,恐惧和轻蔑(《历代愿望》60,61页)。

东方。anatolē,直译为“升起”。第1节的“东方”(anatolai),是anatolē的复数形式。在原文中,anatolē有定冠词,anatolai却没有。有人据这两个词差异认为,马太在第2节所说的东方不是指那星出现在空中的方向,也不是指博士们所来的国家,而是指anatolē的字面意思——“升起”。这句话可译为:“因为我们看见祂的星升起”,就是在它刚出现的时候。希律在听他们讲述的时候,最感兴趣的就是这一点(第7节)。当然,译成“我们在东方看见了他的星”也是可以的。

祂的星。既不是一些人所认为的行星交会,也不是另一些人说的一颗新星。出现在基督降生之夜的“星”乃是“远远的一群光明的天使”(《历代愿望》60页;第7节)。博士们得到引导,将这一异常现象解释为应验了“有星要出于雅各”的预言(民24:17;见《历代愿望》60页)。

3 希律王听见了,就心里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

  希律心里不安。希律曾犯下累累的暴行,特别是杀害了好几个他怀疑要推翻他、夺取他王位的亲属。所以他在听到那要作“犹太人的王”的一位已经降生的消息时,心里就不安(见本卷注释第61,62页)。祭司们对发表博士们无疑提到的弥赛亚预言的信息所抱的冷淡态度,使希律怀疑他们与这些博士勾结,可能要藉着发动一场公众暴乱,图谋推翻他的王位。况且希律可能也知道,大众期待一位注定要统治全世界的君王诞生在犹大。不仅如此,希律似乎已把自己当作弥赛亚,暗中渴望统治全世界(见约瑟夫·克劳斯纳《以色列人的弥赛亚观》第374页)。

  耶路撒冷合城的人。这是不足为怪的,因为城里的居民十分了解希律的暴行。他很可能会因为担心发生公开的暴乱,就下令屠杀数以百计或数以千计的人。

4 他就召齐了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问他们说:“基督当生在何处?”

  祭司长。可能指现任的大祭司,和以前曾被希律任命,后来又被他废除,但仍健在的大祭司们。希律在当政33年里共任命了九位担任这神圣职务的大祭司。而这个职务原先是世袭和终身的(出28:1;40:12-15;利21:16-23;民16:40;17;民18:1-8;申10:6)。贝修斯的儿子西门,可能是当时的大祭司(约瑟弗斯,《犹太古代史》,xv.9.3)。也有可能是贝修斯的女婿马提亚或贝修斯的儿子约阿撒。他们都曾在西门之后走马灯似地当过大祭司(同上,xvii,4.2;6.4;13.1)。有人认为“祭司长”是24班祭司的首领(见路1:5注释)。希律所召集的这批人似乎是国内有学问的人,很可能持有他想要得到的信息。

  文士。他们有时被称为律法师(太22:35;可12:28),或“律法博士”,直译是“律法教师”(路5:17,21)。他们是有学问的人,其职责是研究,保存,抄写,解释和阐明律法或圣经(见本卷注释第55页;见可1:22注释)。

  问。原文暗示希律不断地询问。祭司们显然不直接答复。希律只好强迫他们说出来。博士们可能提到自己对希伯来圣经的研究。若是这样,希律很有理由猜测律法师们所知道的,要比表面上多。不管是对于预言本身,还是对于最近应验预言的事件,他们决不致像他们外表上那么无知。他们无疑知道撒迦利亚的异象(路1:22),牧羊人的报告(见路2:17注释)和西面的预言(路2:27,28,34,35)。但是骄傲和嫉妒关闭了他们接受亮光的心门,因为上帝显然越过他们,悦纳他们所视为粗俗的牧羊人和未受割礼的外邦人。他们称这些报告是不值一提的无稽之谈(见《历代愿望》62,62页)。

  基督当生在何处。希律在这里想打听基督降生的地点,像他后来向博士们打听基督降生的时间一样(第7节)。

5 他们回答说:“在犹太的伯利恒。因为有先知记着,说:

  祭司长和文士们所引用的(第6节)弥5:2,与希伯来原文或七十士译本不完全吻合,可能是《塔古姆》的意译或他们自己的即兴翻译。从约7:42可以看出,即使是百姓也知道弥5:2的意思。

6 犹大地的伯利恒啊,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

  诸城。弥5:2的希伯来原文为“数千”,也可以译为“家族”,就是一个支派之下的主要家族(见出12:37;弥5:2注释)。

  牧养。poimainō。以赛亚曾预言弥赛亚必“像牧人牧养自己的羊群”(赛40:11)。耶稣说自己是“好牧人”(约10:11,14)。保罗称祂为“群羊的大牧人”(来13:20)。彼得称祂为“牧长”(彼前5:4)。约翰称祂为“羔羊”,“必牧养他们”(启7:17)。

7 当下,希律暗暗的召了博士来,细问那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细。希律需要详细的信息。这里是指信息的准确性,而不是指希律热心寻求这个信息。

  什么时候。希律已从祭司长和文士那里得知基督降生的地点(第4-6节)。现在他向博士询问基督降生的时间。

8 就差他们往伯利恒去,说:“你们去仔细寻访那小孩子,寻到了,就来报信,我也好去拜祂。”

  就差他们。希律小心隐瞒自己在同情关心的外表背后的想法。他希望博士回报他表面的善意。博士们访问伯利恒不会引起怀疑,使他可以在不引起民众警觉的情况下实施他邪恶的计划。祭司长和文士们可能已猜出希律的意图,因为他们知道他对觊觎王位者的态度。

  仔细。或“准确地”(见第7节注释)。博士们要努力寻找,直至找到弥赛亚,并确认他们的发现。

9 他们听见王的话就去了。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头停住了。

  按照他们夜行的习惯(见第1节注释),他们在黄昏从耶路撒冷出发了。由于那颗星重新出现,他们又有了信心。

10 他们看见那星,就大大的欢喜;

11 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祂。

  房子。此时耶稣降生至少已有40天,或更长一些时间(见路2:22注释)。

  俯伏。这是东方人对人、对神像和对上帝表示尊重崇敬的习俗(见斯8:3;伯1:20;赛46:6;但3:7等)。

  拜。博士们虽然以前有过失望,但他们知道,这个孩子就是他们从这么远的地方过来寻求的一位。

  宝盒。thēsauroi,指存放装贵重物品的“盒子”,“宝箱”。该词在太6:20中译为“财宝”;在西2:3中译为“积蓄”。其单数形式(thēsauros)在太13:52中指库房。

  礼物。在东方国家,要进见国王或高官,必须呈上表示敬意的礼物。参献礼给在埃及的约瑟(创43:11),给撒母耳(撒上9:7,8),给罗所门(王上10:2)和给上帝(诗96:8)。

  乳香。割开乳香树皮获得的白色或浅黄色树脂。味苦,但是作香点燃时却很香。它是圣所中圣香的一种成分(出30:8,34)。乳香通常从阿拉伯进口(赛60:6;耶6:20)。

  没药。另一种芳香性树脂,在古时极为珍贵,味苦且略带辛辣,可能是从一种产于阿拉伯和东非的小树,即没药树上获得。它是圣油(出30:23-25)和香料(斯2:12;诗45:8;箴7:17)的一种成分,并且与酒调和用来镇痛(可15:23),还用于防腐(约19:39)。

12 博士因为在梦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见希律,就从别的路回本地去了。

[ 逃往埃及:太2:13-18。见本卷注释215页地图和227页年表] 。

13 他们去后,有主的使者向约瑟梦中显现,说:“起来!带着小孩子同祂母亲逃往埃及,住在那里,等我吩咐你;因为希律必寻找小孩子,要除灭祂。”

  梦中。天使曾用这种方式第一次向约瑟显现(太1:20)。

  逃往埃及。埃及当时是罗马的一个行省,不属希律管辖。埃及传统的边界就是所谓的埃及河,在伯利恒西南约160公里。当时有许多犹太人住在埃及,所以约瑟不会完全住在外人中间。在一段时间里,在埃及的各城市中都有犹太人会堂,甚至还有殿宇。据传统说法,约瑟和马利亚避难的地方是赫里奥波利斯(开罗,安城,参创41:45,50;创46:20)。。

14 约瑟就起来,夜间带着小孩子和他母亲往埃及去,

  约瑟无疑立即顺从,可能是当晚,也可能是略作准备就动身了。博士的礼物为这次旅行提供了必要的费用(《历代愿望》65页)。

15 住在那里,直到希律死了。这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说:“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

  希律死了。希律在屠杀伯利恒婴孩以后不久就死于最痛苦、最讨厌的疾病(《历代愿望》66页),时为公元前4年(见本卷注释第42,241页)。

  要应验。经文引自何11:1的希伯来文。七十士译本为:“我从埃及召出他的儿女来”。何西阿的这句预言原指希伯来人被救出埃及。摩西在要求法老释放以色列人时曾说:“耶和华这样说:以色列是我的儿子,我的长子”(出4:22)。关于马太将何11:1的话用于基督,见申18:15注释。

16 希律见自己被博士愚弄,就大大发怒,差人将伯利恒城里并四境所有的男孩,照着他向博士仔细查问的时候,凡两岁以里的,都杀尽了。

  愚弄。希律认为这是对他的侮辱。他无疑进一步确认存在着针对他的阴谋。

  四境。直译为“边界”。

两岁。根据一些地区依然采用的东方算法,孩子出生那一年就算“一岁”了。 接下来即使只过了几天或几周,到下一个的新年开始,他就算“两岁”。如果基督时代的犹太人是这样计算年龄的话,就不必推定基督是在希律死之前两年降生的;希律也不必为确保达到目到而设定年限,超过博士们所指的时间(太2:7)两年。在公元前4年或5年出生的任何一个孩子,在公元前3年或4年,即希律死的那一年,都会被称为“两岁”。关于耶稣降生的大致时间,见本卷注释第240-242页。

杀尽。也许只杀男婴。批评圣经记录准确性的人注意到约瑟弗斯在对希律暴行的长篇记录中,没有提到屠杀伯利恒婴孩的事。在一座人口很可能少于2,000人的小镇里,加上周边地区,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婴孩估计只有五六十名,男婴约占其中的一半。有人估计的数字比这略高。约瑟弗斯可能认为,与他所列希律犯下的大量更残暴的罪行相比,这只能算小事了。这种行为很符合希律的残酷本性。这是他一生中最后的暴行之一(《历代愿望》66页)。况且如果约瑟弗斯要提到这个罪行的话,就必须作出说明,象他详细记录的类似事件一样。这就可能涉及讨论拿撒勒人耶稣的弥赛亚主张问题。作为一个犹太人,他可能选择回避。由于他写这本书是对罗马人,特别是对韦斯巴芗皇帝为犹太教辩护,他会避免提到任何与罗马相抵触的事。见本卷注释第75,76,94页。

17 这就应了先知耶利米的话,说:

  见耶31:15。关于这段预言原来的应用,见耶31:15注释;关于它用在弥赛亚身上,见申18:15注释。

18 在拉玛听见号啕大哭的声音,是拉结哭她儿女,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

  拉玛。关于究竟是哪一个拉玛,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旧约》里提到过好几个名叫拉玛的城镇。它可能是指以法莲的拉马拉,位于耶路撒冷西北约14.5公里(见《撒母耳记上》第一章补充注释)。该城靠近以法莲和便雅悯支派之间的边界。以法莲是雅各的妻子拉结的孙子,便雅悯是拉结的儿子。

拉结哭。这里引用耶利米的话,原指希伯来人于公元前586年被掳到巴比伦的痛苦经历(见耶31:15注释)。拉结在生便雅悯时就死在附近(创35:18-20),所以用这个比喻特别合适。她给自己的儿子起名便俄尼,“我的悲伤之子”(见创35:18)。马太在圣灵的感动下把耶利米的话用到希律屠杀伯利恒婴孩的事上(见申18:15注释)。

 [ 回拿撒勒:太2:19-23=路2:39,40。主要注释在《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本卷注释215页地图;228,234页年表] 。见本卷注释第42页。

19 希律死了以后,有主的使者在埃及向约瑟梦中显现,说:

20 “起来!带着小孩子和他母亲往以色列地去,因为要害小孩子性命的人已经死了。”

  以色列地。泛指巴勒斯坦全境。

  他们已经死了。有人认为是指希律和他的嗣子安提帕特(他在希律死前不久被杀);有人认为还包括参与屠杀伯利恒婴孩的士兵。

21 约瑟就起来,把小孩子和他母亲带到以色列地去;

22 只因听见亚基老接着他父亲希律作了犹太王,就怕往那里去,又在梦中被主指示,便往加利利境内去了,

  亚基老。希律在遗嘱中将他的领土分地四分,给了亚基老两分,安提帕和腓力各一分(见本卷注释第63-65页)。

  亚基老是希律活着的儿子中最坏的一个。他既暴虐又无能,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无奈之下呼吁罗马将他撤职,在他统治的第十年,即公元6年得到批准。他被奥古斯都流放到了高卢(现在的法国),死在那里。

  又。de,“和”或“但是”。

  梦。这是圣经记载的约瑟第三个梦(见太1:20;2:13,19)。

  便往。约瑟和马利亚可能知道弥赛亚是大卫子孙的预言,故曾想定居伯利恒。

  加利利。希伯来词Galil或Gelilah的音译,意为“圆圈”,故有“范围”或“地区”之意。犹太人和外邦人在加利利混杂居住,犹大地犹太人的宗教偏见在这里不那么明显。加利利没有大城市。百姓大都住在乡间和村庄,从事辛劳的普通职业。较为世故的犹大省居民看不起加利利居民(约7:52;参太26:69;约1:46)。

  据路加(路2:39)的记载,约瑟和马利亚在圣殿为耶稣行了奉献礼后似乎立即返回加利利。马太则记载他们去了埃及(见路2:39注释)。没有理由怀疑这两处记录在任何矛盾之处。见本卷注释321页彩色地图。

23 到了一座城,名叫拿撒勒,就住在那里。这是要应验先知所说,他将称为拿撒勒人的话了。

  拿撒勒。是耶路撒冷以北约102公里处的一个小乡镇,在加利利海低端和地中海之间,约在现代纳绥拉泉的位置上。这个古老的村庄可能位于四面环山的洼地西坡上。这片洼地是梨状的,宽约一英里,梨子的颈部朝南,开口处有一条狭窄蜿蜒的沟壑通往广阔的耶斯列平原。这个村庄位于海拔约348米,比平原高出约280米。它古时属于西布伦支派的领土。见本卷注释第512页插图。

  有人追溯“拿撒勒”意为“保护”或“看守”的词根,说它有“了望塔”的意思,很符合其加利利山区的位置。还有人认为它源于一个意为“树枝”或“嫩枝”的词根。这样,它成了一个描述性名称,会使人想起周围山间茂密的树林。原名的准确形式和意义都不确定的。

  这是圣经第一次提到拿撒勒,可能暗示它要么不重要,要么以前并不存在。约瑟弗斯没有把它包括在加利利约200个城镇和村庄的名单里。即使在加利利人中间,拿撒勒也是以其罪恶而闻名的(见路1:26注释)。

  从这个小镇上方的山顶,可以看到四周壮丽的景色。西边约32公里,是兰色的地中海。南面是广阔肥沃的耶斯列平原,再远处是撒玛利亚群山。东边约8公里是塔沃尔山,远处约旦盆地以外是基列高原。北边是黎巴嫩山脉和前黎巴嫩山脉。

  先知。《旧约》中没有这里所指的预言。批评圣经的学者据此认为这句话是错的,证明马太没有得到灵感。但值得注意的是,马太在前面引用预言时提到的“先知”是单数形式(太1:22;2:5,15,17)。他在本节经文用了“先知”的复数形式,强烈暗示这不是特指一个预言,而是把几个预言综合起来得出这里的结论(见拉9:11;尼1:8注释)。还有可能马太引用了没有列入《旧约》正典的灵感著作。

  拿撒勒人。有人提出这个名称来自希伯来文nazir,“拿细耳人”,意为“分别出来者”,还说马太的原话是:“他将被称为拿细耳人”(见民6:2注释)。但这样的词源是绝不可能的。况且耶稣显然不是拿细耳人(太11:19;路7:33,34;参民6:2-4)。比较可能的词根是nasar,派生出neser,意为“嫩芽”,“小枝”,或“嫩枝 ”。

  Neser在赛11:1中译为“枝子”,这显然是有关弥赛亚的预言。在有关弥赛亚的预言中,表示“枝子”比较常见的词是semach(耶23:5;33:15;亚3:8;6:12)。所以拿撒勒源于neser可能是对的;说耶稣像“苗裔”的预言可用来指他在拿撒勒长大的事实(见申18:15注释)。

  还有人认为马太说基督是拿撒勒人是指先临到拿撒勒镇,后临到耶稣和祂门徒的指责。一般人对拿撒勒的态度可以从约1:46中看出来。参约7:52。弥赛亚要“被藐视、被人厌弃”(赛53:3;又见诗22:6-8)。耶稣将出现,不是作为一个著名的统治者,而是作为人群中一个谦卑的人。祂甚至没有被称为伯利恒人,好享有大卫之城公民的荣誉。这一点和上面对问题的解答似乎是符合圣经的。

(选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