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40马太福音 > 正文

马太福音15--SDA圣经注释

第 十五 章

提要:3基督责备文士和法利赛人以他们的遗传违犯了上帝的诫命:11教导说入口的不能污秽人。21祂医好了迦南妇人的女儿,30和其他许多人:32并用七个饼和几条小鱼使四千人吃饱,还不算妇女和孩子。

 [关于遗传和仪文污秽的争论:太15:1-20=可7:1-23。注释主要在《马可福音》] 。

1 那时,有法利赛人和文士从耶路撒冷来见耶稣,说:

  关于马太所说的“那时”,见太4:1注释。

2 “你的门徒为什么犯古人的遗传呢?因为吃饭的时候,他们不洗手。”

3 耶稣回答说:“你们为什么因着你们的遗传犯上帝的诫命呢?

4 上帝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5 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

6 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藉着遗传,废了上帝的诫命。

  不孝敬。太15:6的第一句似乎是继续并完成第5节的思路,所以用“这就是你们”开始更好。

  诫命。有文本为“话”。

7 假冒为善的人哪,以赛亚指着你们说的预言是不错的。他说:

8 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

9 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10 耶稣就叫了众人来,对他们说:“你们要听,也要明白。

11 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乃能污秽人。”

12 当时,门徒进前来对祂说:“法利赛人听见这话不服(“不服”原文作“跌倒”),你知道吗?”

13 耶稣回答说:“凡栽种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种的,必要拔出来。

  凡栽种的物。这里指每一条遗传,每一个“人的吩咐”(见可7:3,13,15注释)。

14 任凭他们吧!他们是瞎眼领路的;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

  坑。“沟”或“洞”。

15 彼得对耶稣说:“请将这比喻讲给我们听。”

16 耶稣说:“你们到如今还不明白吗?

17 岂不知凡入口的,是运到肚子里,又落在茅厕里吗?

18 惟独出口的,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这才污秽人。

19 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奸淫、苟合、偷盗、妄证、谤讟。

20 这都是污秽人的;至于不洗手吃饭,那却不污秽人。”

[ 耶稣退到腓尼基:太15:21-28=可7:24-30。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见本卷注释221页地图,229,231页年表;关于神迹,见本卷注释208-213页] 。

21 耶稣离开那里,退到推罗、西顿的境内去。

  耶稣离开那里。接下来的事件可能发生在公元30年晚春约在五月间。加利利传道的高潮是使5,000人吃饱和在迦百农会堂里讲论生命之粮(见约6:1,25注释)。公众的潮流开始转过来反对耶稣了,就像一年前在犹太地一样(见《历代愿望》393页)。大多数自认为跟从祂的人都拒绝了祂(见约6:60-66注释)。再过几天就是逾越节了。耶稣没有参赴那一年的逾越节(见可7:1注释)。

  第三次加利利布道之旅使犹太领袖们大为惊慌(见《历代愿望》395页;见可6:14注释)。逾越节过后,一个代表团从耶路撒冷来到耶稣那里,指控祂违犯宗教条例(见可7:1-23)。但是祂揭露了他们的伪善,使他们哑口无言,于是就怒气冲冲地走了(见《历代愿望》398页)。他们的态度和威胁说明祂的性命处于危险之中(《历代愿望》398,401页)。所以遵照祂以前给门徒的忠告,祂暂时离开了加利利(见太10:14,23注释),就像祂一年前在犹太遭到领袖们拒绝时离开那里一样(见太4:12注释)。

  这次退到北方标志着基督传道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和祂在加利利传道的结束,祂在加利利传道约有一年时间,从大约公元29年的逾越节到公元30年的逾越节。这时距祂的殉难已不到一年。

虽然耶稣退到腓尼基地区的直接原因是与来自耶路撒冷的文士和法利赛人发生冲突,但这次旅行也有积极的一面。耶稣离开加利利和进入腓尼基有一个明确的目的。祂既被犹太和加利利的犹太人所拒绝,就寻找机会教导祂的门徒为非犹太人作工。外邦人需要福音。祂现在开始发表一系列教训,要让门徒认识到外邦人的需要,认识到他们也是天国的候选人。退到腓尼基给这样的教训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见《历代愿望》400页)。耶稣在这次访问腓尼基期间只行了一个神迹。但这次访问显然不带有三次加利利之旅的布道性质,因为耶稣一到那里就隐退了,不让人知道祂在那里(见可7:24)。

推罗和西顿。见《SDA圣经注释》卷一128页;卷二67,68页;见创10:15注释。罗马人来到之前,腓尼基人在数百年时间里一直领导着世界贸易。

  境内。merē(“区域”,“分区”或“地区”)。耶稣退到加利利与腓尼基交界的丘陵(见《历代愿望》399页),从那里可以看到约37公里外滨海边平原上推罗和西顿的城市。这个地区属于罗马的叙利亚行省(见《SDA圣经注释》卷二69页)。

22 有一个迦南妇人,从那地方出来,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我女儿被鬼附得甚苦。”

  一个迦南妇人。腓尼基人属古代的迦南民族;实际上他们自称是迦南人(见创10:6,18注释)。希腊人称他们是腓尼基人,显然是根据一种紫色的染料(希腊语phoinix)命名的。这种染料是腓尼基人早年在爱琴海地区卖给希腊人的(见《SDA圣经注释》卷二68页)。迦南人是含的后裔,但他们住在巴勒斯坦的初期,就采用了闪族的语言并大量吸收了闪族文化,以致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闪族人。犹太人是闪族人。希伯来人和迦南人在语言和文化特征上十分相似。

  这是福音书中第四次记录耶稣为非犹太人服务。第一次是在撒玛利亚的叙加(约4:5-42)。第二次在迦百农(路7:1-10)。第三次在格拉森地区(可5:1-20)。当然撒玛利亚具有部分的犹太血统。耶稣为他们服务虽然不被认可,但不会招惹说祂为纯粹的外邦世界作工的指责。那位百夫长曾善待犹太人,相信他们拥有真宗教。基督是应犹太领袖的要求为百夫长施行神迹的。治好格拉森被鬼附着的人,不会被犹太人解释为基督故意与外邦人接触。反之,他们会视之为基督所遇到的一个紧急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说,祂赶出那些鬼乃是出于自卫。况且祂不让那两个摆脱了魔鬼的人作祂的门徒跟随祂。即便是现在耶稣在遇到这个腓尼基妇人的时候,祂也没有公开为那个地区的人作工(见可7:24)。是她来到祂面前提出恳求的。

  基督与巴勒斯坦的非犹太人交往,只是为“以色列家迷失的羊”(太15:24)服务的连带事件。祂为选民的工作若要取得功,就必须至少在表面上服从传统,不让犹太领袖有机会控告祂拆毁他们所建立起来防备外邦人的隔墙,尽管这些隔墙在许多方面是错误的(见《SDA圣经注释》卷四28-33页)。否则,祂就会破坏自己对所服务之百姓的影响力。今日,基督工人要视全人类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并谨记“上帝并不偏待人”(徒10:34)。

  那地方。Horia(“边界”),这里指四围是边界的地区(见第21节注释)。耶稣在推罗和西顿地区。那个妇人是当地人。本段所记录的事件就发生在这里。妇人一看见耶稣,就“俯伏在祂脚前”(可7:25)。这是东方人向上级提出请求时所常用的姿势(见太4:9;8:2注释)。

大卫的子孙。见太1:1注释。一个外邦的女子竟这样称呼耶稣,说明承认祂就是弥赛亚,确实令人惊讶。腓尼基住着许多犹太人。耶稣的奇迹早已在他们中间传开(见可3:8;路6:17)。这位妇人显然是从住在腓尼基的犹太人那里听说了耶稣的事迹(见《历代愿望》400页)。

可怜。eleeō(见太5:7注释)。

  被鬼附得甚苦。直译是“被鬼附身十分严重”(见《马可福音》第一章补充注释)。

23 耶稣却一言不答。门徒进前来,求祂说:“这妇人在我们后头喊叫,请打发她走吧。”

  一言不答。基督的目的是教导门徒为非犹太人作工。祂的教育方法是先表现出犹太人通常的态度,再将之与祂自己的态度进行对比(见第21节注释)。典型的犹太拉比会像门徒所提议的那样,对于妇人的请求不予直接回答就把她打发走。耶稣所说过的话,以及祂先前对外邦人所做的事,表明祂关心他们,承认他们进天国的特权(见路4:26,27)。耶稣绝无犹太人对外邦人的那种狭隘的排外情绪(见太15:22,26注释)。

  门徒进前来。他们没有认识到这个外邦妇人的恳求所引起的宣传效果。他们视她如狗(见太10:5注释)。她不仅是一个陌生人,一个女人,还是一个外邦人。他们头脑中还没有对陌生的外邦女人传福音的概念。

24 耶稣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

  我奉差遣,不过是。见第21节注释。耶稣奉差遣主要是到犹太人那里去。但祂一有机会,就把给祂自己百姓的福气赐给外邦人(见《SDA圣经注释》卷四26-30页)。在基督升天许多年之后,犹太籍的基督徒才完全明白,上帝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天国的公民(见徒9:9-18,32-35;10:1-48;15:1-29;罗1:16;9:24等)。

  迷失的羊。见太10:6注释。

25 那妇人来拜祂,说:“主啊,帮助我!”

  拜。(见太8:2注释)。这是东方典型的恳求姿势,就是跪在敬拜的对像面前,甚至在人面前,特别是在寻求其恩待的上级面前(见斯3:2注释)。这个妇人用了弥赛亚的称呼“大卫的子孙”(见太1:1;15:22注释),表明她至少隐约地认识到耶稣的真实身份。不清楚她用这个称呼只是因为她的犹太邻舍在议论基督的奇迹时曾用过它,还是表示她在一定程度上相信耶稣就是弥赛亚。

26 祂回答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

  不好。就是不合适。基督在这里所表现的,是犹太人对外邦人的典型态度,即认为他们不配得上天的福气。 。

  饼。就是救恩的“粮”(见约6:32),是上帝委托给祂“儿女”犹太人,要分给外邦人的,但犹太人却将之私藏了(见《基督比喻实训》291,293页)。

  狗。Kunaria(“小狗”),这里指外邦人(见太7:6注释)。犹太人认为救恩的福气如果给外邦人就是浪费了。在犹太人看来,外邦人没有能力赏识或受益于这些福气。基督假装轻视那个妇人可能会使她气馁。但祂无疑相信她的信心不会失败(见林前10:13)。她似乎确信,只要基督愿意,就能满足她心中的愿望(见可1:40注释)。她不在乎傲慢与偏见。她也不让傲慢与偏见阻止她。她的信心和恒心确实是值得表扬的。

27 妇人说:“主啊,不错;但是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

  主啊,不错。在耶稣假装不关心她恳求的背后(见太15:23,26注释),她似乎看到了涌自祂伟大爱心源源不断的温柔同情。祂屈尊与她讨论这个问题,而不是像拉比们那样断然拒绝,显然给了她勇气,相信祂会同意她的请求。祂的声音没有丝毫的不耐烦。祂的面容表显出的祂常有的平静,尊严和无限的温柔。

  碎渣儿。psichia,是一个小词,意为“一点儿”或“碎屑”。连“狗”(见26节注释)都有权吃主人丢给它们的“碎渣儿”。这个了不起的妇人准备接受基督给她的任何帮助,甚至不为这一点争辩,只要祂肯答应她的请求。参考那位麻风病人在重大的障碍面前所表现的坚持(见可1:40-45注释)。

28 耶稣说:“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全了吧。”从那时候,她女儿就好了。

  你的信心是大的。她已经受了考验,表现出坚定的信心。她确信基督能赐给她女儿健康。参考基督对百夫长的称赞(见路7:9注释)。

那时候。就像大臣的儿子(见约4:43-54)和百夫长的仆人一样(见路7:1-10),这个迦南妇人的女儿远距离地好了,并没有带到基督面前;并且和那两个病例一样,都是立即完全治愈的。

 [治好一个聋哑人和在低加波利所行的其他神迹:太15:29-31=可7:31-37。注释主要在《马可福音》]。

29 耶稣离开那地方,来到靠近加利利的海边,就上山坐下。

30 有许多人到祂那里,带着瘸子、瞎子、哑巴、有残疾的,和好些别的病人,都放在祂脚前;祂就治好了他们。

  都放在祂脚前。这样做并不粗鲁,而是表明一种决心。他们把患病和受苦的人寄托于祂的怜悯。

31 甚至众人都希奇;因为看见哑巴说话,残疾的痊愈,瘸子行走,瞎子看见,他们就归荣耀给以色列的上帝。

[使四千人吃饱:太15:32-39=可8:1-10。注释主要在《马太福音》。见本卷注释221页地图和231页年表;关于神迹,见本卷注释208-213页] 。

32 耶稣叫门徒来,说:“我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也没有吃的了。我不愿意叫他们饿着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

  叫门徒来。关于此前的事件,见太15:21注释。关于行这个神迹的地区,和以前在同一地区行过的一个神迹,以及这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见可5:1,18-20注释。关于这两个事件的比较,见本章补充注释。时间可能在公元30年夏初,六月底或七月初。

  怜悯。救主总是同情人类的苦难和悲伤(来4:15)。

  众人。大部分是外邦人,即使不全是外邦人(《历代愿望》405页)。他们原来对耶稣怀有偏见,现在似乎不仅对祂友好,而且对祂的话很感兴趣。

  三天。根据东方的计算方法,可能指一整天,再加上之前和之后的部分时间(见本卷注释248-250页)。人们可能至少带了一两天的食物,因为耶稣到第三天才考虑这个问题。

  我不愿意。直译是“我不乐意”。

  恐怕在路上困乏。他们饿了。耶稣既关心他们身体的福利,也关心他们的属灵福利。

33 门徒说:“我们在这野地,哪里有这么多的饼叫这许多人吃饱呢?”

  参可6:35-37注释。

34 耶稣说:“你们有多少饼?”他们说:“有七个,还有几条小鱼。”

  有多少饼。关于在使5,000人吃饱时所提的类似问题,以及“饼”,见可6:38注释。

  几条小鱼。鱼不多,在门徒看来,简直是微不足道。

35 祂就吩咐众人坐在地上,

  地。关于没有像在记录给5,000人吃饱时那样提到草这一重要事实,见本章补充注释。

36 拿着这七个饼和几条鱼,祝谢了,擘开,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

  见可6:41注释。

37 众人都吃,并且吃饱了,收拾剩下的零碎,装满了七个筐子。

  众人都吃。见可6:42注释。

  零碎。见可6:43注释。

  筐子。spurides,是草绳或树枝编成了大篮子(见可6:43注释)。

38 吃的人,除了妇女孩子,共有四千。

  在让5,000人吃饱时,加上妇人儿童共有10,000多人在场(见《历代愿望》809页)。如果按这样的比例计算,在场的男女老少会有8,000多人。

39 耶稣叫众人散去,就上船,来到马加丹的境界。

  马加丹。Magdala,《马可福音》是“大玛努他”(可8:10)。它可能有几个不同的名称。大多数现代权威版本均为马加丹,并暂时认定它是在加利利海西岸迦百农和提比哩亚之间的Mejdel,其遗址靠近革尼撒勒平原南部边界。

第十五章补充注释

  批评家们经常提出使4,000人吃饱和使5,000人吃饱并不是两回事。他们指出了许多相似的细节,尤其是基督要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让这么多人吃饱时门徒的态度。但许多其他细节表明这是两个相似的事件,就像福音作者所肯定的,而不是像批评家们所说,是一个事件的两个版本。

  可以列出以下的相似处:1,行神迹的地点都在加利利海的东岸或东北岸;2,都有大群人聚集在空旷的山坡上听耶稣讲道;3,都缺乏食物,得到了耶稣的同情;4,耶稣与门徒商议,暗示他们应该采取行动供应食物;5,门徒疑惑的回答和耶稣询问可以得到的食物;6,群众都坐在地上;7,祝谢,擘开并分发饼和鱼;8,剩下食物的数量;9,遣散群众;10,回到加利利海西岸。

  不同点是:1,上下文所暗示,一次耶稣是从海路来的;另一次是从陆路来的;2,一次是靠近伯赛大;另一次可能在很远在南方,靠近加大拉;3,一次的主要对象是前往参赴逾越节的犹太人(《历代愿望》364页);另一次主要是住在当地的外邦人(《历代愿望》404页);4,一次教训了一天;另一个教训了三天;5,耶稣前去的背景:一次是祂与门徒同去;另一次是耶稣已在那里并医治病人;6,时间:一次是紧随着第三次加利利布道之旅;另一次是耶稣腓尼基之旅以后;7,一次是群众马上聚集的,没有带食物;另一次群众显然预备了一两天的食物,所以是按预定计划聚集的;8,一次是5,000人;另一次是4,000人;9,一次是门徒提出这个问题,建议打发群众回家;另一次是耶稣提出这个问题,暗示门徒有责任采取行动;10,一次在草地;另一次没有提到草;11,一次记录了有秩序的就座;另一次没有提到百姓如何就座;12,收集剩余零碎的器皿:一次是篮子kophinoi;另一次是筐子spurides;13,收集的数量:一次是12篮(kophinoi);另一次是7筐(spurides);14,一次是耶稣打发门徒先渡到海那边去,祂自己则退到山上祷告;另一次是耶稣陪伴他们;15,目的地:一次是迦百农或革尼撒勒;另一次是马加丹;16,一次后来发生了海上风浪;另一次没有提到在风暴中渡海的事;17,一次是有人看见耶稣离开,引发了群众的聚集;另一次是有些人从远方来,如果没有事先的计划,是不可能知道聚集的事或能否前往的。

  几处差异的偶发性质排除了这两个故事源于同一件事的可能性,也排除了福音书作者用一件事情编出两个故事的企图。值得注意还有,相似点实际上大部分是总体性质的,不同点却主要涉及具体的细节。况且不同点多于相同点。有几个重要的差异特别值得注意:

  一,在给5,000人吃饱时,有许多草(太14:19;可6:39;约6:10)。在给使4,000吃饱时,没有一位福音书作者提过草。第一个神迹发生在逾越节前几日,所以可能是公元30年的三月底或四月初(见可6:30注释)。在巴勒斯坦,最后一次大量降雨是在三月。一般说来,随着几周后干旱季节的到来,草就枯干了(见《SDA圣经注释》卷二110页)。马太和马可都记载了这两次神迹之间的事件,这就要求两者之间至少要有间隔几个星期(见可7:1;太15:21注释)。到了第二次神迹时,草应该已焦黄枯干了。两次神迹记录中的这方面差异能起到互相佐证的作用。但要是反过来第二次提到草,第一次中没有提到,那就有矛盾了。

  二,第一次用的小的篮子(kophinoi)。第二次用的是大的筐子(spurides,见可6:43注释)。门徒与5,000人在一起时,带的是篮子(kophinoi)。这是犹太人短途旅行用的。第一次在不到24小时旅行不到16公里。第二次旅行要穿过的主要是外邦地区,花几周时间,行程约80到120公里。在穿越外邦地区的时候,犹太人会避免向外邦人购买食物,所以门徒带较大的筐子(spurides,见可6:43注释)。如果与5,000人在一起的短途旅行用筐子,而另一次长途旅行却用小篮子,那就有矛盾了。耶稣后来提到了这两次神迹,并对kophinoi和spurides作了区别,再次证实了这两个神迹之间的差异(太16:9,10;可8:19,20)。有人认为这两种器具的区别在种类,而不在大小。但福音书作者一贯主张大小的区别。

  三,第二次群众在耶稣身边待了三天,显然到第三天才断粮。人们据此推测他们准备来至少待一两天。换一句话说,他们知道会找到耶稣,并显然盼望与祂共处一段时间。他们中有一些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可8:3),说明这是有计划的聚集。第一个次却不是这样。但福音书的记录无意提供了一个非常满意的解释,说明人们是如何聚集的,尽管这不是与故事本身一起提到的。那两个被鬼附医好的人把他们的故事传遍了低加波利(可5:20;路8:39)。他们恳切热心地作工,以致那里的人都很想见耶稣(见路8:40;《历代愿望》404页)。过了好几个月耶稣回来的时候,那两个被鬼附医好的人,无疑还有其他人,高兴地传开了这个消息,并可能得到耶稣的事先同意,从远近各处召了人来。

  批评家们反对这是两次神迹的主要原因,是门徒第二次与第一次一样,对基督能力的这种显示没有准备(太15:33;参可6:35-37)。况且从第一次神迹以来,最多不过三四个月,门徒在第二个次显得那么迟钝,似乎难以令人置信。然而第一次的群众全部都是犹太人,被认为是可以吃“从天上来的粮”的。但第二次的群众全是外邦人(见《历代愿望》404,405页)。耶稣自己不是最近还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吗(太15:26)?这句话的意思确实主要不在字面,而在其寓意。但门徒迟钝的心(参太16:6-11),显然是按字面理解了。不到24小时以后,耶稣再次责备他们那么迟钝,未能领会祂话语的意思(太15:9-12)。就门徒们而言,感到惊讶和意外的并不是耶稣能提供食物,而是祂竟愿意为外邦人这么做。

(选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