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书库 > 健康改良讲稿 > 正文

健康课高壓力飲食

高壓力飲食 均衡飲食-認識食物種類

第三類食物:高壓力、低壓力食物

進餐攝食乃英文字「 Meal 」,此字在古老英國社會原始涵義為穀物(grains),

即是以全穀物與蔬菜所組成的食物-這種足以代表全世界各國各民族傳統的飲食結

構。譬如中國人南方以米飯,北方以小麥、粟為主,北歐以燕麥、大麥、小麥為主,蘇聯以蕎麥為主,中東以小麥、大麥為主,非洲以玉米、粟為主,中南美洲以玉米、馬鈴薯為主,印度以米、小麥為主,日本以米為主。按現代營養學之?點,分析傳統飲食乃以五穀類為基礎,依循著各民族的地域性,風俗性而建立其各具特色的主食文化,但均不出均衡、健康之原則,因此傳統飲食能夠選擇全穀類及蔬菜為主,乃是充滿智慧且深具預防疾病的抉擇。因為按人體生理之結構及功能,顯示這種組合乃合乎天然,應乎生理的設計。吾人可從五個方面來進一步剖 析:

1.牙齒結構:人類有32顆牙齒,其中20顆(60%)用以磨碎多數含有高纖維食物如全穀類、種子、常綠帶葉及根莖的蔬菜。

2.內在器官:人體內在器官對穀類、豆類、蔬菜所組成之飲食,能很平穩的工作,如碳水化合物可提供穩定的熱量,不會增加胰臟?度勞動。相反地假設飲食中含有太?量的飽和脂肪、蛋白質、糖分及鹽分,器官中如肝、腎、膽囊、

心臟均會?度工作而變成疲乏衰弱及障礙,久而久之,反而消耗有機體本身

的生命力,造成能量下降而衍生疾病。

3.腸道結構:傳統飲食富含高纖維,高纖維食物可以達到人體自我調節及清除廢物之功用。相反地,現代的摩登飲食(如美式低纖維、低渣、高油脂、高糖、

高蛋白)會導致消化機能遲緩、消化不良、產氣多、腹脹、便秘、埋藏大腸

癌罹患率偏高的直接因素。

4.腸道內有益的菌落:倘使以全穀類為基礎的飲食,會促使腸道內有益菌落的生存;如果飲食被?多脂肪、糖類、肉類或人工化學添加劑(如食物中殘存的

抗生素,農藥,防腐劑,荷爾蒙等)取代時,有益菌落會死亡,取而代之者乃有害的微生物。此時常可藉著攝取發酵食物(如味噌、糯米醋)或生食芽菜(含豐富酵素)活化腸內有益菌落,以改善健康狀況。

5.健康的血液成分:在低油脂、低糖份飲食中,血液循環?為通暢;相對地,高脂肪飲食會使血液濃稠且阻滯。?度糖份攝取會造成體質的衰弱,血糖耐受

不良,胰島素分泌增加,胰臟對血糖調節失去自動性,終致糖尿病形成。

食物的組成,從傳統到現代的更變,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傳統飲食是屬於以低壓力食物為主,現代摩登飲食多屬於高壓力性食物。所?高壓力食物即是攝食後,足以產生各式各樣生理上及心理上的變動,小則輕微不適,大則癌症或終生無法恢復之痼疾。相對地,低壓力食物則是均衡,調和,相當中庸平和之食物,亦是心身健康賴以維繫之選擇。

高壓力食物

分成 (1)高脂肪 (2)高糖份 (3)高蛋白質 (4)高鹽份 四大類,依序介紹如下:

高脂肪類:包括乳製品、煎炸食物、脂肪含量高的肉類、堅果、火腿、香腸、奶油等。 臨床上可生成不良壓力性效應-動脈血管硬化,生成?多粘液分泌,眼、耳、鼻、氣管、胃液、泌尿生殖道等經常充血且分泌物增加,終致心、肝、膽、肺、腸及生殖系統功能障礙。精神上思想及情緒會阻滯及不安感。

假設減少或阻斷攝取高脂食物,必能避免以下疾病,如高血壓,各種?敏病

(如皮膚、鼻炎、氣喘等),肥胖,心臟病,糖尿病,膽、腎結石,腸胃不

適,大腸等癌症。

高糖份類:包括各種甜食,精糖,蜂蜜,玉米或果糖糖漿,人工代糖(俗話糖霜),

巧克力等。

臨床上可造成血糖不平衡,胰臟?度疲乏,久則亦可波乃肝、脾、腸道,對

感染抗禦力減弱,情緒波變很大,經常自覺疲倦衰弱。

減少高糖飲食,自然可減少低血糖的發作,糖尿病發生,歇斯底里般情緒反

應,腸胃症狀及癌症發生。

高蛋白質類:包括動物性肉類,尤其紅肉如豬、牛、羊,及蛋類等。

高蛋白質飲食,生成高壓力效應的樞紐-酸鹼不平衡。因為倘若所攝取的食

物,以動物性肉類及蛋當做蛋白質的來源,其所含的磷質通常相當高,他們

歸屬在酸性食物,其所造成酸鹼不平衡之事實及毒害(請參考健康之道(三)),

相當廣泛。蛋白質攝取?度造成肝臟、腎臟?度負擔,故近十年來,醫學界

大覺醒,發現為了保護及延續肝腎功能,必須大幅度減少蛋白質的攝取。減

少的標準為目前攝取量四分之一即足矣。另一大震撼,高蛋白質攝取多寡與

骨質疏鬆症成正比關係。換言之,乳類製品如牛奶,起士攝取太多或動物性

肉類食用?度,不但不會增加鈣質含量,強化骨質,反而溶解骨質,消耗鈣

質。因為肉類及乳製品含磷量相對地高(屬酸性食物),血液酸度增加,自然

會由骨質中抽取鈣質,以維持血液中酸鹼平衡。由此可見身體吸收及利用鈣

質之能力,取決於飲食中「磷」質含量而定。通常每日飲食提供一五00毫

克鈣質,八00毫克磷質,身體即可保持鈣質的正性平衡。倘使鈣質攝取不

變,但磷質增到一五00毫克,鈣質平衡就變成負性平衡,生理自然會從骨

質中溶解鈣(骨骼為儲存鈣之銀行,生化反應不平衡信號出現,就如同一張

支票,馬上從銀行提「鈣」出來,供應血液需要,以維繫平衡),因此食物

中鈣與磷比例越高,骨質損失就愈少,骨架就愈強健,骨銀行就很充裕。市

場上,充斥著各種廣告,甚至有些醫護人員,營養保健從業者,依舊迷信-

『多喝牛奶,多吃動物性肉類,可以避免或減少骨質疏鬆症』,或『高蛋白

質奶粉可預防骨質疏鬆症』,誠為愚弄大眾,不實廣告,錯誤報導及傷害健

康的資訊。

蛋白質攝取愈多,骨質中流失的鈣質也越多,因此若想保持骨質的硬朗,應

當減少蛋白質量的攝取,並不是增加鈣的攝取。選擇適當蛋白質時,應參考

鈣與磷之比例,鈣磷比例愈低者,愈無法提供鈣質,造成負性平衡,亦是高

壓力性之成因。例如鈣磷比例,在綠色蔬菜中萵苣約為肝臟的七十倍,約為

牛肉及豬肉的廿三倍。雖然萵苣本身所含鈣並不是特別高,但蔬菜的鈣質卻

可被人體隨時利用,且其鈣磷比值高,故有一比喻,依鈣磷比值高低來檢視

食物,蔬菜如摩天大樓,雞肉牛肉如同小狗的窩一樣,天壤之別也。

阻斷高蛋白質肉類食物攝取,可避免腎結石,腎臟病,肝臟病,關節炎,骨

質疏鬆症,乳癌,攝護腺癌,胰臟癌,亦可長壽健康。

高鹽份類:鹽份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之食物,從海中生物進化成兩棲類,再到陸地

生物,吾人身體體液的保存,乃靠鹽份之維繫,亦賴鹽份調節人體電解質之平衡

性。鹽份雖然如此重要,但人類卻僅需要一點點鹽份即足矣。

鹽份需求量,隨著人體的成長及生理狀況而有所差異,約有下列4種狀況:

嬰兒期:此時期嬰兒身體擴張成長比例極快速,相對地,對於具有收縮性的鹽

份需求量極低也,不要隨意給嬰兒添加含鹽之食物,會造成高壓力性毒害 。

青壯年期:每日需要一點鹽份以維繫心智及精神的集中。

女性月經期:女性在月經前期症候群(Pre-menstral Syndrome),其症狀包括

膨脹感,沉重感,水份堆積增加,情緒不安,對於甜食特別渴望...... 以上

這些症狀出現時,可藉著減少鹽份攝取(尤其月經來潮前2週左右), 以減

緩症狀,月經來潮則進入收縮期,排泄多餘水份,分 泌物,一切又恢復。

年長期:年紀大後對於各種事物會失去興趣,精神渙散,不振,可藉著低鹽飲

食,穩定情緒。

購買鹽時,應注意不要採購精製食鹽,因為缺乏稀有金屬,亦不可購買味精(含

有 Monosodium glutamate'MSG)百害無一益,應購買粗鹽,海鹽,手工製作的,

因為其中含有豐富的稀有金屬(如鎂、鋅、銅、碘等)。

其實我們日用三餐中,並沒有額外再添加食鹽之必要,因為日常食物中,各類食

物均含有或多或少的鹽份,如果再添加鹽份,極易發生?量之事實。

?為優質的鹽份來源,如味噌,海鹽,海中紫菜,海帶,但只要酌量添加一點即

足夠。因為任何含鹽的調味品,如醬油、蕃茄醬、辣椒、黑醋等均為具有高壓力

性食物。

臨床上出現以下狀況,表示鹽份攝取太多,應當切斷──

1.感覺緊張。

2.夜間磨牙。

3.口渴厲害。

4.突然渴望吃甜食(平日吃太鹹故)。

5.牙關或口腔感覺很緊,無法張開。

6.頸背僵硬疼痛,四肢沉重,或腫脹。

7.血壓偏高,尿量減少。

相反地,如果出現以下狀況,反可酌量添加一點鹽份食物,此時最好取自天然食

物如味噌,豆鼓,海帶,紫菜。

1.無法集中精神。

2.感到極端疲倦、衰弱。

3.極易感冒、傷風或感染。

4.平日經常攝取?多甜食。

┌高脂肪 \

│ 極偏陰性 ┐

┌─高 壓 力 食 物 ├高糖份 / │

│ ( 現代飲食 ) │ │趨向各種疾病

│ ├高蛋白 \ │

│ │ 極偏陽性 ┘

│ └高鹽份 /

└─ ( 傳統飲食 ) ┌ 全 穀 類 - 微陽性 ┐

│ │回歸自然健康

低 壓 力 食 物└ 蔬果種子 - 微陰性 ┘

低壓力食物

蔬 全

豆 菜 穀

水 、 類 魚

果 種 家禽

高 茄料 子 乳製品 高

壓 油 牛羊豬肉 壓

力 蜜、調味料 味噌 力

食 白糖、咖啡 蛋 食

物 酒、化學人工物品 平衡點 鹽、味精 物

───────────────────────────────

(一) (二)

(选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