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01创世记 > 正文

创世纪10--SDA圣经注释

第 十 章

提要:1 挪亚的后代。2 雅弗的儿子们。6 含的儿子们。8 第一位君主宁录。21 闪的儿子们。

  摩西之所以在创10章中提供有关列国谱系的信息是为了说明希伯来人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延续记录法勒的后代至第五代后,就会使此家谱延续到亚伯拉罕:拉吴、西鹿、拿鹤、他拉、亚伯拉罕(创11:18-26)。)

1 挪亚的儿子闪、含、雅弗的后代记在下面。洪水以后,他们都生了儿子。

  创10章的准确性曾经被圣经批判家所抨击。他们认为它是依据错误信息补写的文献,或者可能是一种凭空的捏造。但新近的发现证实了其确实性。如果没有创10章的内容,我们对各种族之起源及相互关系的认识便不会象现今这样全备。本章证实了保罗在雅典所说的话语,上帝“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徒17:26)。

  挪亚的儿子。“……的后代记在下面”的话气在《创世记》中经常出现(见创6:9;11:10;25:12,19等),通常作为家谱信息的一个引言。挪亚的儿子们不是按照年龄排列的,而是根据他们与希伯来人关系的程度来排列的(见创5:32节注释)。三个儿子都是洪水前出生的。闪的意思就是“名誉”或“名声”,含是“热情”的意思,而雅弗是“美丽”或“扩张”的意思。雅弗名字的后一种含义根据其父亲对他的赐福,显得更为贴切(见创9:27节注释)。这些名字可能反映了挪亚在他们出生时的心情。闪的出生使挪亚的“名声”得到了保证;含在他的心中留有一处特别“温暖”的位置;他在雅弗的身上看到了他家族的成长。这些名字也暗示着一种预见。闪因成为亚伯拉罕和弥赛亚的祖先而出名;含的天性就是炽热、放肆和纵欲的;而雅弗的后代散布在各大洲之中。上帝默示的灵意不仅体现在挪亚为儿子所起的名字上,而也反映在对他们的咒诅与祝福中(见创9:25-27)。含的名字现今经常在犹太人的名字中出现,其现代的形式是坎(Chaim)。

他们都生了儿子。上帝对洪水幸存者明显的赐福就是人类的迅速增殖(见创9:1;10:32)。挪亚儿子的排名顺序采用了希伯来文学的“倒装并列”手法。在用了“闪、含、雅弗”的习惯顺序之后,摩西首列举了雅弗的后代,到最后才列举了闪的后代。这种手法的另一处例子在太25:2-4。

挪亚后代的地理分布图

  ※:挪亚的三个儿子迁移到了不同的地区。闪族人占据了两河流域的河谷地带和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地区;雅弗族人向北迁移至黑海,以后向西一直迁移到西班牙;含族人向南迁移至小亚细亚南部、沿海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岛的红海沿岸,并且主要迁移至了非洲。

2 雅弗的儿子是歌篾、玛各、玛代、雅完、土巴、米设、提拉。

  歌篾。歌篾是亚述碑文中被称为Gamir或Gimirrai之民族的祖先。他们是古希腊文学中所说的西米里族人,属于印欧种族。根据希腊作家荷马的记载,西米里族人生活在北欧。他们曾于撒珥根二世在位时,即公元前八世纪,在亚述帝国的北部省份出现过。他们侵略了古亚美尼亚,但被亚述人赶往西方。一封古老的亚述文书信评述说,他们没有一个翻译懂得歌篾人的语言。西米里族人先后推翻了小亚细亚地区的弗吕家国和吕底亚国,但逐渐被安那托力亚的民族所同化。当时的诗人讲述了西米里族人在人们心中所产生的恐怖。安那托力亚的大部分地区曾一度被称为歌篾,足以表明其势力之强大。古人谈到过“西米里伯斯波罗斯”。亚美尼亚人至今仍称他们国土的部分地区为歌米尔。有人认为克里米亚半岛至今仍带有他们的名称。

  玛各。此名称的认定十分困难。结38、39章说玛各的一个王歌革是上帝子民的的残酷敌人。公元前十五世纪巴比伦王写给一位埃及法老的一封信中所提到的歌该亚蛮族,可能就是玛各族。这一民族据推测为居住在黑海北部地区的民族,可能在玛各的兄弟歌篾的后代附近。

  玛代。米堤亚人或玛代人在公元前九世纪的亚述碑文中首次出现,作为生活在亚述东边伊朗高原上的一个民族。在古代世界中他们期扮演次要角色。公元前七世纪在西阿克萨里王的统治下他们突然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他们与巴比伦人联合推翻了亚述帝国。玛代人获得了北部的省份,统治着从伊克巴他拿(即圣经中的亚马他,见拉6:2)直至小亚细亚的哈里斯河的辽阔疆界。西阿克萨里的儿子亚士他基被波斯王居鲁士所征服并取代。居鲁士巩固了玛代波斯国的统治并随后推翻了巴比伦国。在历史中,世界的霸权首次落在了印欧人种的手中。

  雅完。希腊人或爱奥尼亚人是雅完的后裔。早期的爱奥尼亚人在赫梯人的记载中首次提到,为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的居民。这正是公元前一千五百多年,摩西撰写《创世记》的时候。在亚述碑文中,他们被称为雅乃(Jamnai)。

  土巴。希罗多德所说的提巴利尼人以及楔形文字的亚述文献中所提到的塔巴拉人都应被认定为土巴的后代。在公元前十二世纪的碑文中所提到的土巴被称为是与Muski(米设)和Kaski联盟并试图征服美索不达米亚东北地区的民族。撒缦以色三世在公元前九世纪首次提到一个被称为塔巴拉(Tabal)的国家。一个世纪之后的碑文确定了塔巴拉人的位置在迦帕多家南部的外托鲁斯山脉。后来,他们被赶到了亚美尼亚。古典时期的希腊作者们正是在这里与他们建立了交往。

  米设。可能是希腊古典作者所说的摩斯克人(Moschoi)的祖先,或亚述碑文中的穆施库人(Mushku)。这些碑文将塔巴拉人和穆施库人说成是盟国,正如结38章所说的那样。穆施库人大约在公元前1100年亚述王提革拉毗尼色一世在位时,首次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北部出现。此后不久,他们便定居在弗吕家。从那时起,在他们的王米塔的率领下于公元前八世纪与撒珥根二世交战。在与亚述人的交战中,迦基米施的末代皇帝曾向米设王米塔求救,却没有成功。穆施库人在安纳托利亚北部统治了一段时期之后失去了对该地区的控制,先是被西米里族人征服,然后被吕底亚人征服。

提拉。可能是土耳森人(Tursēnoi)的祖先。提拉人居住在小亚细亚的西海岸,成为有名的海盗。他们可能与意大利的蒂尔森人(Tyrsenians)有联系。他们曾在公元前十三世纪的埃及碑文中出现,被称为土鲁沙人(Turusha)。他们在前希腊化时期的沿海移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 歌篾的儿子是亚实基拿、利法、陀迦玛。

  亚实基拿。雅弗的儿子歌篾的长子亚实基拿是印欧人种的亚实库萨人(Ashkuza)的祖先。他们在公元前七世纪亚述王以撒哈顿统治的时期,生活在乌尔米亚湖的东南部。亚实基拿的弗吕家湖是因他们而命名的。以撒哈顿将女儿嫁给亚实库萨王巴塔土亚,巴塔土亚凭着他的太阳神保证忠于亚述人。此后我们发现亚实库萨人与亚述人联合抵抗西米里族人(Cimmerians)和玛代人。巴塔土亚的儿子玛杜耶斯在尼尼微被玛代人和巴比伦人围困时,曾试图援助亚述人,但未获成功。随着亚述帝国的瓦解,亚实库萨人成为玛代人的臣民。他们与亚拉腊、米尼、玛代等印欧列国一起,为耶利米所呼吁,要消灭巴比伦国(耶51:27)。

  利法。利法由于其与歌篾、亚实基拿和陀迦玛的关系,可能是迦帕多家另一个印欧民族的始祖。但他的名字却没有在古代碑文中出现过。约瑟夫将他的后代认定为帕弗拉哥人。他们生活在小亚细亚的哈里斯河下游的西岸,其首都为西诺皮。

  陀迦玛。他迦玛(Tagarma)或他迦拉玛(Tagarama)的祖先,曾在公元前十四世纪的赫梯文献中被提到过。他们就是亚述碑文中所说的提迦利穆人(Tilgarimmu),位于托鲁斯山脉的北部。撒珥根的儿子西拿基立在提到他们的同时也提到了生活在小亚细亚哈里斯的基拉克人(Chilakki)。这两位亚述王都声称曾经征服他们的国土。以西结讲述(结27:14)他们带着马和骡子来到腓尼基人的市场。陀迦玛曾在结38:6节中作为玛各的盟国之一出现。亚美尼亚人的家谱一直追溯到陀尔根(Torgom)的儿子海克,因此似乎是陀迦玛的后代。

4 雅完的儿子是以利沙、他施、基提、多单。

  以利沙。根据推罗从“以利沙岛”,可能是西西里岛和撒丁岛,进口紫色布(结27:7),雅完的儿子以利沙的后代很可能住在这一地区。众所周知,撒丁岛和西西里岛是希腊人的殖民地,其上的居民是希腊大陆居民的“子孙”,正如以利沙是希腊人的祖先雅完的儿子。以利沙的名称与希腊地名伊奥里斯或伊利斯的相似性以及与“希腊”国名的相似性似乎表明以利沙最初是与希腊大陆有联系的。

  他施。在圣经中经常出现。根据赛66:19和诗72:10,他施是一个“辽远”的地方,与推罗有密切的贸易关系,推罗从那里进口银、铁、锡、铅等(结27:12)。当上帝差遣约拿去尼尼微时,他想要逃往他施去(拿1:3)。它可能是遥远的腓尼基殖民地,位于西班牙南部的矿区。希腊和罗马人称之为塔特索斯(Tartessus),位于贝提河(Baetis,现在的瓜达奎威尔河)的中下游。“他施”的意思就是“冶炼厂”或“精炼厂”,可能指腓尼基人当时与希伯来人进行金属贸易的几个不同的地点,这种贸易是用“他施的船只”进行的(诗48:7;见王上10:22节注释)。

  基提。许多圣经注释家将基提认定为塞浦路斯,因为塞浦路斯的一个首都叫做基提恩。这正好与赛23:1,12节吻合,其中提到基提离推罗西顿不远。在耶2:10节和但11:30节中,基提泛指希腊人。但其较早的含义,如在以赛亚的时代,似乎是较为狭窄的。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基提就是塞浦路斯或希腊附近的其他岛屿。

  多单。如果此拼写是正确的话,那它就是希腊文中的达尔单人(Dardanians),居住在小亚细亚西北岸。但希腊文七十士译本的拼写却是罗底人(Rodioi)。代上1:7节的同一地名多单在希伯来文中是罗单。如果确是罗单的话,那可能就是罗德岛上居住的希腊人。

5 这些人的后裔将各国的地土、海岛分开居住,各随各的方言、宗族立国。

  前面所提到的雅完的后代,希腊的各部族──希腊和附近岛屿的居民,以及西西里岛、撒丁岛、西班牙和塞浦路斯的居民──定居到地中海的海岛和沿海地区。本节暗示圣经所提到的只是主要部族的名字。到了摩西的时代,部族显然又进一步地分化。写《创世记》的时候,地中海中西部居住的人口已分为许多不同的群落。他们很可能都是雅弗的第四个儿子雅完的后代。

6 含的儿子是古实、麦西、弗、迦南。

  古实。希伯来人与含族人的联系要比与雅弗的后代有着更为密切。古实或库实就是古埃塞俄比亚,古称努比亚。它不是阿比西尼亚,但包括埃及和苏丹的部分地区,从位于阿斯旺的尼罗河干流一直向南延伸到喀土穆。在埃及碑文中,它被称为卡什(Kash)。在楔形文字的亚述文献中它称为库苏(Kusu)。但古实不仅包括非洲的努比亚,而且包括阿拉伯半岛以红海为边界的西部地区。古实的一些子孙在那里居住,是为人所知的。代下14:9节中的古实人谢拉和赛45:14节中与身材高大的西巴人一同提及的古实人被认为是西部的阿拉伯人。到了西希家的时代,犹大才与非洲的古实即埃塞俄比亚建立联系,从而在以后写成的旧约书卷中经常提到它(见王下19:9;斯1:1;8:9;诗68:31等)。

  麦西。埃及人是含次子的后代。希伯来语的麦西一词的来历不明。尽管此词在亚述语、巴比伦语、阿拉伯语以及土耳其语中是完全相同的,但类似的原始名称却从未在埃及文的碑文中发现过。埃及人自称他们的国家为“黑土地”,表示尼罗河两岸的肥沃地带,与称为“红土地”的沙漠相对应,或者自称他们的国家为“两地”,表明它过去分成两个国家。麦西一词在希伯来文中带有双数的后缀,是否反映了“两地”的说法,在学术界仍有争议。现代的埃及人使用名词Misr(米斯尔)和形容词Misri(米斯尔的)来指埃及。

  弗。弗传统上被认为是利比亚人的祖先。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希腊文七十士译本的时代。此译本将弗译为“利比亚”。这种看法很可能是错的。古埃及碑文提到一个非洲地名叫做蓬特(Punt),在巴比伦文献中叫做普塔(Puta)。埃及人自古就派遣远征队到那里去获取没药树、豹子皮、乌木、象牙和其他稀有产品。因此,蓬特很可能是位于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的非洲沿海地区,也就是本节经文中所说的弗。

  迦南。公元前二千年时期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的碑文将迦南的位置确定在西靠地中海、北临黎巴嫩、南接埃及的地域。而且,迦南是对巴勒斯坦人、腓尼基人、以及叙利亚北部赫梯城邦人口的统称。腓尼基人和住他们中间的北非迦太基人,在他们的钱币上一直自称为迦南人直到罗马时代(见第15节)。尽管迦南是含的儿子,但迦南语却是闪族语──正如迦南人的文字所显明的那样。他们似乎从其历史的初期就接受了闪族语。埃及人显然也是这样,因为他们的语言具有浓郁的闪族语特点。事实上,古埃及人的含族血缘关系在学术界是没有争议的,但他们的语言却采用了大量的闪族语成分,以至于有些学者将古埃及语归为闪族语。迦南人与居住在近东的闪族国家在地理上的邻近,可能是他们接受闪族语的主要原因。巴比伦人的文化、语言和文字几乎为所有生活在从幼发拉底河到埃及之间的民族所采用,如公元前十四世纪的亚玛拿书信所示。关于亚玛拿书信,详见106页。

  一个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并不一定表明其种族的根源。这一点可以用古今许多的实例来证明。阿拉伯人对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征服使得阿拉伯语成为闪族与非闪族人的口头和书面语言,从大西洋沿岸一直到印度洋沿岸。

7 古实的儿子是西巴、哈腓拉、撒弗他、拉玛、撒弗提迦。拉玛的儿子是示巴、底但。

  西巴。犹太史学家约瑟夫认为西巴就是米罗埃所说的努比亚王国,一个位于青尼罗河和亚特巴拉河之间的非洲国家。这种观点在约瑟夫的时代可能是正确的,因为那时埃塞俄比亚人已经从阿拉伯半岛的南部移民到了非洲。但西巴这个民族至少在起初是生活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的。诗72:10节描写了所罗门时代最遥远的国家向所罗门进贡的情景,包括南方的西巴、西方的他施、和东方的示巴。赛43:3节中说西巴与古实与相邻。赛45:14节强调了其国民身材高大。

  哈腓拉。除了圣经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文献提过哈腓拉。许多经文表明这是一个离巴勒斯坦不远的阿拉伯民族。创25:18节称以东的东部边界为哈腓拉。这也是扫罗攻打亚玛力人时所到达的东部边界(见撒上15:7)。关于洪水前的哈腓拉,见创2:11节注释。

  撒弗他。有些圣经注释家认为撒弗他是阿拉伯半岛南部国家哈得拉毛特的首都撒伯他。其他学者认为它是托勒密所说的在波斯湾的撒夫他(Saphtha)。人们无法给予准确的认定。

  拉玛。由于示巴和底但这两个阿拉伯部族起初都位于阿拉伯半岛的西南部,因此拉玛人很可能也生活同一地区。以西结在谈论示巴时一并提到了拉玛,说他们在推罗的市场上进行香料、宝石和金子交易。他们很可能就是罗马地理学家斯特拉波所说的拉曼人(Rhammanites)。他将他们的位置确定在阿拉伯半岛的西南部。一个著名的阿拉伯碑文提及他们。碑文的内容是将赞美归于当地的神祗,因他拯救米拿人脱离示巴和豪兰的攻击,从玛阴直到拉玛。

  撒弗提迦。人们对这个儿子和他的后代一无所知。有些人试图将他们的家乡认定为波斯湾的撒母达克。这种观点是不可信的,因为古实族的阿拉伯人似乎都定居于阿拉伯半岛的西部。

  示巴。示巴的后代示巴人在圣经和其他文献中经常被提到。在旧约时代,示巴是一个富有的贸易国家。人们普遍认定该国的女王曾对所罗门王进行了一次国事访问。后来,示巴人成为了阿拉伯半岛南部最重要的民族,位于现在的也门。大量的碑文,绝大多数尚未公开出版,记载了他们的宗教、历史、和高度发达的文化。通过修建大坝和广泛的灌溉系统,示巴人极大地提高了其国土的肥沃和富饶,以至于成为古典时代著名的阿拉伯乐土。对这些大坝的忽视和毁坏最终导致了示巴国逐渐的解体。

  底但。古实的这个孙子成为了一个南阿拉伯部族的祖先。人们对此民族所知甚微。此民族不可与亚伯拉罕由基土拉所生的孙子所形成的民族相混淆。由基土拉所生的孙子所形成的民族生活在以东的南部边界,而以东则位于阿拉伯半岛的西北部(创25:3;代上1:32;赛21:13;耶25:23;49:8;结25:13;27:15,20;38:13)。

8 古实又生宁录,他为世上英雄之首。

  尽管宁录的名字在巴比伦文的记录中尚未发现,阿拉伯人仍将某些古代遗址与他的名字相联系,如他们称波尔西帕废墟为比尔斯宁录,称迦拉为宁录。这些名称所依据的一定是非常古老的传说,不能单单归结于《古兰经》的影响。根据现有的历史依据,在美索不达米亚最早居住的居民不是闪族人而是苏美尔人。人们对于苏美尔人的来历所知甚少。宁录是含族人,建立了美索不达米亚的第一座城邦。这一事实暗示苏美尔人很可能是含族人。

  英雄之首。这种说法表示一个人因大胆勇敢的行为而出名,也含有“暴君”的意思。

9 他在耶和华面前是个英勇的猎户,所以俗语说:“象宁录在耶和华面前是个英勇的猎户。”

  在耶和华面前。希腊文七十士译本译为:“反对耶和华”。虽然猎人宁录藐视上帝,但他勇敢的作为却使他在同龄人和后代的人当中出了名。巴比伦人关于吉迦美施的传说可能指的就是宁录。吉迦美施经常在巴比伦人的浮雕、圆筒形石印和文献中出现。吉迦美施经常被表现为空手杀死狮子或其他的野兽。宁录是一个含族人,所以闪的后代巴比伦人故意将他的功绩归于他们自己的一个猎人而不提他的名字。

10 他国的起头是巴别、以力、亚甲、甲尼,都在示拿地。

  他国的起头。既可以指他的第一个王国又可以指其统治的开始。宁录在列国的记录中作为王国的创始人。他所统治的社会从族长制转变成君主制。他是圣经第一位被称为一国之首的人物。

  巴别。宁录的第一个王国就是巴比伦国。巴比伦人认为他们的城邑是他们的神天上的居所在地上的缩影,所以给它起名为巴比鲁(Bab-ilu)意思是“神的门”(见对创11:9节的注释)。巴比伦人的传说将该城的建立等同于世界的创造。美索不达米亚的一位早期的闪族国王撒珥根无疑知道这个传说,所以才从巴比伦取了圣土建造了另一座类似的城邑。即使是到了亚述统治的后期,巴比伦城仍不失其为美索不达米亚之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但其最伟大的声望和荣耀是在尼布甲尼撒王在位的时期。他使其成为世界上的第一个大都市。当巴比伦城被波斯王薛西斯毁灭之后,城市的部分地区变为了废墟(见对赛13:19节的注释)。

  以力。巴比伦的吾鲁(Uruk)即现代的沃尔卡(Warka)。新近的发掘证明这是最古老的城邑之一。人类发现的最早期的文献是在这里找到的。巴比伦人认为吾鲁位于吉迦美施施行大能作为之地的附近。这似乎证明吉迦美施的传说事实上是对宁录早期成就的回顾。

  亚甲。早期国王撒珥根和纳拉姆辛的王座所在地(第135页)。该城遗址的位置尚未被确认,但一定是在巴比伦城的附近。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古闪族人被人们称为亚甲人,而巴比伦语和亚述语则被统称为亚甲语。

  甲尼。尽管甲尼尚未确定,但很可能就是尼普尔,即现今的尼弗尔。相当多的苏美尔文献都是在这里发现的。这里被苏美尔人称为恩利勒基(Enlil-ki)“恩利勒[神]之城”。巴比伦人将该名称的两部分位置颠倒,在最古老的碑文中称该城为基恩利勒(Ki-Enlil),后来改为基伊利那(Ki-Illina)。这可能就是希伯来文“甲尼”的起源。仅次于巴比伦城的尼普尔城是美索不达米亚南部最神圣的城邑,并以其重要的神庙而自豪。从最早的时代到波斯后期,该城一直是一个文化和广泛贸易的中心。

  示拿。前面所提到的城邑都位于示拿地,旧约中通常用此词来表示巴比伦国,包括南部的苏美尔和北部的亚甲(见创11:2;14:1,9;书7:21,来原文为“示拿衣服”;赛11:11;亚5:11;但1:2)。此地名的含义比较含糊。以前人们以为此词来源于苏美尔一词,即古苏美尔,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最南端。但此词更可能来源于某些楔形文字文献中的珊哈拉(Shanhara)一词。它的具体位置尚未确定。有些文献似乎暗示它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北部而不是南部。尽管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示拿就是巴比伦国,但此词的起源不清楚。

11 他从那地出来往亚述去,建造尼尼微、利河伯、迦拉,

  在弥5:6节中,亚述被称为“宁录地”。宁录往亚述的迁移以及他在那里再次开始的建造,使其王国向北方的扩张。亚述在地理范围上的缺陷在其后来的历史中被其政治上的强大所弥补。

  尼尼微。多世纪以来,尼尼微一直是亚述著名的国都。亚述人自己称其为尼努亚(Ninua),显然是献给巴比伦女神尼娜的。这表明巴比伦是宁录的故乡,这与圣经所说的他是巴比伦的第一位国王,也是尼尼微建造者的记载相吻合。考古发掘证明尼尼微是美索不达米亚北部最古老的城邑之一。它位于热闹的国际贸易通道的交叉口,很早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该城在公元前二千年期间不断地更换统治者,先后隶属于巴比伦人、赫梯人和米坦尼人,最终于公元前十四世纪落在了亚述的控制之下。后来,作为亚述帝国的国都,该城造起了宏伟的宫殿和庙宇,加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公元前612年,该城被玛代人和巴比伦人所毁灭,从此成为一片废墟。考古学家从亚述巴尼帕王创立的著名图书馆遗址内找到了数以千计烧成硬块的泥版,包括价值极高的历史、宗教、商务文献和书信。此外,此次发现还丰富了我们对古亚述和巴比伦的认识。

  利河伯。其字面意思是“宽敞处”或“城市街道”。可能是某些楔形文字文献中所提到的尼尼微的一个郊区,名叫利比特尼娜(Rêbit-Nina)。但其准确的地理位置仍无法确认。有些学者认为它位于尼尼微的东北部,而其他的学者则认为它在底格里斯河对岸位于现代的摩苏尔遗址。

  迦拉。即古亚述国的卡勒忽(Kalhu),位于大萨伯河与底格里斯河的汇流处,在尼尼微的南面约32公里远。其现代的名称为宁录,为纪念其创建者。宏伟的宫殿曾一度是该城的骄傲。该城曾断断续续做过亚述帝国的国都。在其辽阔的废墟中保存了巨大的石碑和一些最精美的亚述雕塑。撒缦以色三世的黑色方尖碑就是在其中的一个宫殿中发现的。上面出现了对一位以色列王,这是最早的希伯来人的图象。方尖碑上的碑文记载着以色列王耶户在公元前841年进贡的事项。

12 和尼尼微、迦拉中间的利鲜,这就是那大城。

  圣经将利鲜的位置定在尼尼微和迦拉中间,但其整齐位置还没有被发现。

13 麦西生路低人、亚拿米人、利哈比人、拿弗土希人、

  麦西生路低人。摩西接下来记载了含的次子麦西的后代,麦西一名后来被用来指埃及。有些圣经注释家认为是文士的笔误导致了一个可能的更改,使路比人或利比亚人变成了路低人或吕底亚人。但此名称在圣经的不同书卷中均有出现(代上1:11;赛66:19;耶46:9;结27:10;30:5),因此我们不可能认为在所有章节中的路低人或路德都写错了。在这些章节中,有些经文同时提到了路低人和路比人作为两个不同的民族。而且,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将路低人译为“吕底亚人”,将他们认定为小亚细亚的吕底亚人的说法是说得通的。他们一定是在其历史的早期从北非移民到了安纳托利亚。他们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多年前便出现在小亚细亚西部的撒狄平原并逐渐扩散到国土的多半地区,直到哈里斯大河。当赫梯人兴起称霸的时候,吕底亚沦为了他们的臣民。但在赫梯帝国于公元前十三世纪瓦解后,他们又再次成为一个强大的独立王国。居鲁士于公元前六世纪征服了吕底亚并将其纳入波斯帝国的版图,但其从前的国都撒狄在以后的许多世纪中仍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在基督教早期,当约翰写信给那里的教会时,它仍是一个兴盛的大都市(启3:1-6)。

  但如果圣经中所说的路低人不是历史上的吕底亚人的话,他们一定生活在北非的某一地区,靠近绝大多数麦西的其他后代。如果是这样话,我们便无法认定路低人,因为除了圣经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古代文献提到过这个民族。

  亚拿米人。亚拿米人可能生活在埃及的大绿洲,名叫凯尼米特(Kenemet,k的声音在希伯来语中通常被辅音`ayin,因此形成了`Anamim一词)。但阿尔布莱特于1920年根据亚述文的亚拿米(Anami)得出了一个不同的结论:是古利奈。

  利哈比人。可能是利比亚人(在埃及碑文中称为Rbw,可能读作列布Lebu),早期的文献证明其为居住在埃及西北部的民族。后来他们占领了北非的大部分地区。在圣经中他们显然也被称为“路比人”(见代下12:3;16:8;但11:43;鸿3:9)。将利哈比人认定为利比亚人否定了前面提到的将路低人误认为路比人的看法。

  拿弗土希人。此民族尚未确认。最有可能的是将其认定为居住在尼罗河三角洲的埃及人。在埃及碑文中,这些人被称为Na-patuh,可能就是圣经中所说的拿弗土希人。

14 帕斯鲁细人、迦斯路希人、迦斐托人;从迦斐托出来的有非利士人。

  帕斯鲁细人。帕斯鲁细人可能是上埃及的居民。在赛11:11节中,巴忒罗列在古实(努比亚)和麦西(埃及)中间。希伯来文的巴忒罗(Pathros)是埃及文Pa-ta-res的音译,在亚述碑文中被写为Paturisi,其含义是“南地”。结29:14节称巴忒罗为埃及人的故乡。这与他们自己的古老传说正好相符。传说中提到统一埃及的第一位国王美尼斯来自上埃及的古城提斯。

  迦斯路希人。尚未确定。他们是否有可能是埃及西边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居民尚未确定。

  非利士人。摩9:7节说非利士人来自迦斐托。由于迦斯路希和迦斐托是同一位父亲的儿子,所以非利士部族的一些人可能起源于迦斯路希,其他的则起源于他的弟弟迦斐托。从克里特岛经过小亚细亚和叙利亚进入巴勒斯坦的非利士人可能最初居住在北非。作为南巴勒斯坦沿海地区的居民,他们在希伯来人的历史当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非利士人不仅在圣经中经常被提到,而且也在埃及文献中被称为Prst(可能读作普列撒提Puresati)。埃及的浮雕描绘了他们的相貌、衣着以及旅行和打仗的方式,从而补充了圣经对他们的描述。他们还在楔形文字的碑文中被提到,称为帕拉斯土(Palastu)。希腊人称非利士地为帕莱斯丁(Palaistinē)并用此名称来称呼整个国家,从此这里被人们称为了巴勒斯坦(赛14:29Peleshet在英文译本中译为“巴勒斯坦”)。

  迦斐托人。这个民族还在申2:23节,耶47:4节和摩9:7节中提到。公元前二千年期间的埃及碑文明确地称克里特岛上的居民为凯弗提乌(Keftiu),从广义上说也包括小亚细亚和希腊的沿海居民。凯弗提乌一词的这种用法暗示非利士人在克里特岛的居住和向沿海地区(包括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迁移。非利士人是这些所谓之“海上民族”的余民。

15 迦南生长子西顿,又生赫

  迦南。不可何故,摩西忽略了对含的三儿子弗后代的列举,直接转到了四兄弟中最小的迦南。迦南地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是连接亚洲和非洲的重要桥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与埃及两大古代河流文化之间。圣经中所说的迦南地是位于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向北延伸至现在的黎巴嫩和叙利亚。

  长子西顿。港口城市西顿在希伯来人征服迦南的时代被称为“西顿大城”(书11:8),在埃及的象形文字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的文献中均有提及,自古以来是腓尼基最强大的城邦。因此许多的腓尼基人,即使是邻近城邦的公民也自称为西顿人。

  西顿人占据了塞浦路斯并在小亚细亚的基利家和卡利亚、在许多希腊海岛、在克里特岛和黑海沿岸地区建立了殖民地。

  腓尼基城邦的领导权约于公元前1100年从西顿转移到了推罗。腓尼基人对大卫和所罗门以及后来对北方的以色列王国都十分友善,但也对以色列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宗教影响。以撒哈顿声称他曾经征服了海岛城市推罗,但尼布甲尼撒王在攻取了大陆的推罗之后,围攻了十三年后却未能攻取其海岛城市。结果西顿在波斯帝国时期再次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但它却被亚达薛西三世于公元前351年彻底消灭了。若干年后,当亚历山大王于公元前332年攻取推罗的时候,同样的厄命再次临到了该城。从此,腓尼基城邦漫长而辉煌的历史便彻底告终了。

  赫。赫人的祖先,被埃及人称为凯塔(Kheta),在楔形文字的文献中被称为哈提(Hatti)。赫人的首都在小亚细亚中部,于公元前十七世纪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他们统治了小亚细亚和叙利亚的大部分地区,并且在向南扩张的过程中与埃及的城市发生了冲突。这一中央集权的赫梯帝国后来被“海上民族”所消灭而分解体为许多的叙利亚城邦。亚述人称叙利亚为赫人的国度。赫梯文的文献是用一种既包括象形文字又包括楔形文字的印欧语言写成的。这些文献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此国家历史、法律、文化的大量信息。赫的后代很可能是较早期的“原始赫人”,其语言被称为哈提利语(见第137页)。

16 和耶布斯人、亚摩利人、革迦撒人、

  耶布斯人。这些以色列建国前住在耶路撒冷的居民似乎只是一个弱小和不重要的民族,因为他们从未在圣经之外的文献中提及,而且在旧约的记载中只限于在耶路撒冷居住(见创15:21;民13:29;士19:10,11等)。所罗门使耶布斯剩下的人的余民成为了国王的奴仆(王上9:20)。

  亚摩利人。先祖时代居住在从埃及边境到巴比伦边境之间的一个强大民族。他们是巴比伦第一王朝的创建者,其中最著名的国王就是伟大的巴比伦法典制定人汉穆拉比。现有的证据显示他们是在公元前近两千年前侵入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并且推翻了当地的统治阶级。当希伯来人侵入巴勒斯坦时,他们只遇到了从前强大的亚摩利人的一些余民而已(民21:21)。

  革迦撒人。只在圣经中提到。该民族是在巴勒斯坦本土的一个迦南部族(书24:11)。

17 希未人、亚基人、西尼人、

  希未人。希未人尽管在旧约许多经文中一共提到过二十五次,却只是一个来历不明的迦南部族。有些人认为希未人一词应读作“何利人”(户利人),在希伯来文中只需要改变一个字母即可,正如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两次所做的。(见第425,138页)

  亚基人。此民族居住在腓尼基的港口城市伊尔卡他,位于黎巴嫩山脚下的特里波利城东北部约25公里。法老图特摩斯三世于公元前十五世纪征服了整个地区。公元前十四世纪的亚玛拿书信所表明,它在埃及人的统治之下至少有一百年之久。亚述王提革拉毗尼色三世于公元前八世纪提到该城是一个向他进贡的民族。

  西尼人。该民族生活在西亚努城和附近的地区。提革拉毗尼色三世于公元前八世纪提到过该民族和其他腓尼基诸侯一起被列为属国。其具体位置尚不为人知。

18 亚瓦底人、洗玛利人、哈马人,后来迦南的诸族分散了。

  亚瓦底人。亚瓦底人居住在古亚发城。这是在腓尼基北岸的一个海岛上修建的城邑。该城在巴比伦、巴勒斯坦、和埃及的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公元前约1100年的碑文记载说提革拉毗尼色一世乘着亚发的船只进行了一次捕鲸活动。其中提到在公元前二千年期间出现在地中海里的鲸鱼,与约拿的故事和诗104:26节所提到的鳄鱼有重要的联系。结27:8,11节提到亚瓦底人,说他们是水手和勇士。

  洗玛利人。也是腓尼基人的一个部族。洗米拉(Simirra)在亚述、巴勒斯坦、和埃及文献中是一个由商人组成的富有城市。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和塞提一世分别于公元前十五和十四世纪征服了该城。但在亚述帝国称霸的时期,洗米拉和其他的腓尼基城邑一样成为了提革拉毗尼色三世和其继承者的属国。

  哈马人。哈马是一个著名的古城,位于叙利亚的主要河流俄隆提斯河上。此民族在埃及和亚述的文献中均有提及。提革拉毗尼色三世征服了该民族,但他们很快又重新获得了独立并与亚述的其他敌国相联合,与亚述帝国展开了一场漫长而未能取胜的斗争。

19 迦南的境界是从西顿向基拉耳的路上,直到迦萨,又向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的路上,直到拉沙。

  圣经在此未详述迦南的所有境界,只提到了东部边界南端的城市。(关于这些城市的地理位置,详见创14:3节注释。)虽然这里并没有提到东部和北部的边界,但我们可以肯定迦南的东部和北部边界分别是北阿拉伯沙漠和在俄隆提斯河(见第18节)边的叙利亚城市哈马。迦南人散居在腓尼基和巴勒斯坦的整个沿海地带。

20 这就是含的后裔,各随他们的宗族、方言,所住的地土、邦国。

21 雅弗的哥哥闪,是希伯子孙之祖,他也生了儿子。

  希伯子孙。在说完雅弗和含的后代之后,摩西接着列举了闪的后代。他的第一句话便与希伯来人有关。他们作为希伯的后代(创11:16-26)属于闪族人(或作闪米特人)。新近的考古发现充分地证明:巴比伦文、亚述文、赫梯文、叙利亚文、迦南文、和埃及文的碑文中所提到的哈比鲁人(Habiru)在公元前二千年期间在上国家当中均出现过,而且他们显然与希伯来人有血缘关系。我们有理由相信哈比鲁人和希伯来人都是希伯的后代,而且古代的文献有时称希伯来人为哈比鲁人。但可以肯定:并非所有在非圣经文献中所提到的哈比鲁人都是希伯来人。哈比鲁人在古代世界许多国家的广泛分布可能导致摩西写下了这句不寻常的话:闪是“希伯子孙之祖”。

  雅弗的哥哥。见创5:32节注释。

22 闪的儿子是以拦、亚述、亚法撒、路德、亚兰。

  以拦。这节经文将读者带到了闪族人的故乡,美索不达米亚和阿拉伯半岛的东部。以拦西靠底格里斯河的下游,在其东北面是玛代国。以拦的古都是苏撒城,即圣经中的书珊城(但8:2),后来成为了波斯帝国的国都之一(见斯1:2)。在苏撒城进行的考古发掘,将大量以楔形文字写成的文献公布于众,使我们得以重新了解他们的历史和宗教。闪族人以拦的后代,狠早就在这里定居,但他们显然是与其他民族混杂居在一起的,因为所发现的楔形文字表明的他们的语言并非闪族语,而属于亚细亚亚美尼亚语种。但后来的以拦人与其他已知国家的关系却不为人知。

  亚述。亚述占据了底格里斯河谷的中部,向北延伸到亚美尼亚的山区,向东到玛代高原。闪的儿子亚述的名字依次作为亚述人的主要神祗、该国最古老的国都(即现在的卡拉舍尔迦特)和其国家本身的名称。亚述在历史记载中是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开始出现的,直到公元前七世纪的后半叶被玛代人和巴比伦人所毁灭为止。亚述在最昌盛的时期,曾给一切国家带来灾难。它对被征服者的残酷是空前的。以色列国就是被亚述人所消灭的,连南方的犹大国也险些被它消灭。

  亚法撒。被一些圣经注释家认定为位于玛代和亚述之间的亚拉法(Arrapha)。更有可能是指位于吾珥米亚湖与梵湖之间古代的亚拉帕基提斯国(Arrapachitis),其国名可能是根据亚法撒一词(Arpachshad)而来的。

  路德。与第13节中的路低人不同。路德可以被认定为吕布底国(Lubdi)。在古代文献中该国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上游之间的地区。

  亚兰。亚兰人的祖先。在公元前近两千年,该民族占据了美索不达米亚的西北部地区,但他们后来向南扩张了。

  北方的亚兰人从未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而被分成许多的小部族和城邦。亚兰城邦中最强大的就是大马士革,最终被提革拉毗尼色三世于公元前732年所征服。这一事件标志着亚兰人政治历史的结束,但这绝不是他们对周遍国家文化影响的结束。他们广泛地散居在各古代民族中,将他们的语言文字带给了他们。结果,亚兰语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成为了一种普世性的沟通工具,从东边的印度边境一直到西边的爱琴海,从北边的高加索山脉一直到南边的埃塞俄比亚。许多世纪以来,亚兰语一直是在近东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而且也是耶稣时代的犹太人所使用的通用话。

  迦勒底人属于亚兰血统或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一个生活在“迦勒底的吾珥”的南巴比伦部族。他们曾与亚述人征战并于公元前八世纪时多次取得了巴比伦国的王权,后来建立了尼布甲尼撒二世强大的新巴比伦王朝。耶路撒冷就是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的。

23 亚兰的儿子是乌斯、户勒、基帖、玛施。

  亚兰的长子,拿鹤的长子(创22:21),另外何利人之祖先西珥的孙子都叫乌斯。因此很难确定乌斯地的位置。同样,我们也无法确定约伯所住在乌斯地的位置(伯1:1),更无法确认亚述王撒缦以色三世所提到的乌斯王子撒斯(Sasi)的身份。人们对亚兰族的户勒、基帖和玛施部族均不了解。

24 亚法撒生沙拉;沙拉生希伯。

  沙拉。从亚法撒至亚伯拉罕的家谱将在创11章中做进一步的探讨,所以摩西在此没有加以详述。但他记述了开头的几代人以便显示约坍阿拉伯人的后代。约坍阿拉伯人是希伯来人的远亲,他们共同的祖先就是希伯。

  希伯。关于希伯与非圣经文献中所提到的哈比鲁人可能的联系,见第21节注释。

25 希伯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名叫法勒(就是分的意思),因为那时人就分地居住;法勒的兄弟名叫约坍。

  法勒。法勒的意思就是“分”。他是希伯的长子,亚伯拉罕的祖先之一。法勒的字面意思虽然是分“地”,但更可能是指着地上的人说的,正如创9:19节和11:1节。摩西很可能是为下一章要描述的事件埋下了一个伏笔,就是变乱口音和人口分散。他在创10:5,20,31节中所提到的各随各的方言,也应这样理解。如果变乱口音的事是在法勒出生时发生的话,我们就能很容易地理解他为什么被称“分”了。“因为那时人就分地居住”。

  约坍。法勒的兄弟约坍是另一个重要民族的祖先,就是约坍阿拉伯人。西部或古实族阿拉伯人的后代记载在第7节中,亚伯拉罕后代的阿拉伯人的家谱记载在《创世记》后面的章节中。这里所记述的第三类阿拉伯人似乎定居在阿拉伯半岛的中部、东部和东南部。人们对这他们的了解远不及对其他两族阿拉伯人。

26 约坍生亚摩答、沙列、哈萨玛非、耶拉、

亚摩答。的名字在非圣经文献中尚未发现。因此我们对他的认识也只限于本节的信息。

沙列可能是一个阿拉伯民族,被托勒密称为撒拉毗尼斯(Salapenes)。

  哈萨玛非。即南阿拉伯碑文中所说的哈得拉毛特。这是一个盛产香料、没药和芦荟的国家。其古代民族热心于崇拜月神辛和他的信使霍勒。阿拉伯的耶拉部族,不详。

27 哈多兰、乌萨、德拉、

  哈多兰。是南阿拉伯的亚德兰族人。乌萨可能位于也门。德拉的位置仍未被确认。

28 俄巴路、亚比玛利、示巴、

  示巴。在解释阿拉伯半岛南部古实族的示巴时已经提到(第7节)。约坍族的示巴人可能是北阿拉伯的示巴人。他们在提革拉毗尼色三世和撒珥根二世(公元前八世纪)的碑文中被提到过,被描述为亚利比人(Aribi)的盟国。人们对俄巴路和亚比玛利不了解。

29 阿斐、哈腓拉、约巴,这都是约坍的儿子。

  阿斐。既指民族也是地名。虽然在旧约中经常被提到,但其具体的地理位置仍未确认。由于所罗门的船只花了三年的时间才完成了从红海的以旬迦别港到阿斐的航程(王上9:28;10:11,22等),因此阿斐一定是一个相当遥远的国度。学者们将其认定为阿拉伯半岛东南部的某一地区,或一处位于波斯湾东岸被以拦人称为阿皮尔(Apir)的狭长地带,或印度。根据从阿斐进口的产品金、银、象牙、猿猴和孔雀来看,阿斐更有可能是印度而不在阿拉伯。如果阿斐是在印度,人们便很难解释为什么约坍的其它后代会在完《创世记》后都向东迁移至印度次大陆,因为摩西已经确定了约坍所有后代的地理区域(见第30节)。另一种解释认为本处的阿斐是在阿拉伯半岛,而所罗门遣船前往的阿斐是在印度。但根据最新的埃及碑文证据,阿斐似乎就是蓬特,位于东非的索马里地区。

  哈腓拉、约巴。两者的位置均皆未确定。

30 他们所住的地方是从米沙直到西发东边的山。

  这里所提到的地名无法确定。米沙可能位于波斯湾西北端的米西尼(Mesene),而西发很可能是托勒密和普林尼所说的撒普拉法(Saprapha),即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岸的现在的多发。紧挨着多发有一座高山,符合圣经中所提到的“东边的山”,似乎证明这种认定是正确的。

31 这就是闪的子孙,各随他们的宗族、方言,所住的地土、邦国。

  圣经用了与第5和20节中对雅弗和含相同的归纳结束了对闪之后代的列举。这里所列举的名字无疑主要指民族和部落,但也间接地指个人。

32 这些都是挪亚三个儿子的宗族,各随他们的支派立国。洪水以后,他们在地上分为邦国。

  对于上述各国的名字、认定和其他信息的详细探讨,证明圣经的国名列表是一份古老而可靠的文献。许多的名字出现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非圣经文献中,有些甚至远至公元前2000年或更早。由于古代的记载往往是残缺不全的,所以有些国名只在较晚期的记录中才出现。例如玛代人在世俗文献中直到公元前九世纪才出现。这并不是说该国在此以前并不存在,而是说他们所写的或有关他们的记录没有被发现。有些民族,如约坍阿拉伯人可能与我们拥有记录的国家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可以预料,对古代历史原始资料的不断发现,将进一步蒸明创10章的内容。

  此份列表声明了人类的统一性,宣告说全人类都是一个共同祖先的后裔。他们现今虽然在地理位置、外貌特征、或民族特色方面各有不同,但他们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挪亚和他的三个儿子。它宣布一切认为人类起源于不同祖先的学说都是完全错误的。它还提供了证据证明下一章中所述的人类因口音变乱为散布各地的记载。摩西(申32:8)和保罗(徒17:26)都坚信地域的疆界是上帝所划定的。

(选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