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01创世记 > 正文

创世纪12--SDA圣经注释

第 十 二 章

提要:1 上帝选召亚伯兰,并以基督的应许赐福给他。4 他和罗得一起离开哈兰。6 他经过迦南,7 就是上帝在异象中应许要赐给他的地。10 他因饥荒下埃及。11 惧怕使他谎称妻子为妹妹。14 法老因从他那里取走了她而遭遇大灾,被迫将她归还。

1 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你要离开。从这里开始亚伯兰成为了《创世记》中的主角。这是第一处记载上帝向亚伯兰启示,尽管在徒7:2节中我们知道上帝在此之前至少曾向他显现过一次。耶和华的话是以命令起头的,接着是一个应许,最后是一个祝福。上帝向人显现,都带有这三个特征。只有遵守祂的命令,祂的应许才会应验,祝福才会实现。人们往往希望分享上帝的赐福,实现祂的应许,但没想要配合祂的要求。

  耶和华的呼召要求亚伯兰要与过去完全分离。他不仅要离开两河流域,即吾珥和哈兰所处的美索不达米亚,还必须放弃家庭的联系,甚至是他的父家,不再回到他的本族本民中去。这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哈兰和吾珥有着相同的文明和生活水平。当他离开两河流域而跨越到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时,所有的这一切都将立刻被改变。他前面不再是肥沃的牧场,而是森林茂密的山地。他将不再与亲人和具有高度文明的居民生活在一起,而是要在一个文明程度相当低下,特别是宗教方面很败坏的部族当中寄居。

  切断与他所爱故乡的所有联系,对于亚伯兰来说一定不是容易的事。这里是他一生所生活的土地,其中充满了美好的联想。离开故土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可能并不困难,但对于一个已经七十五岁的人来说,这样的一个决定并非易事。

  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创11:31指出亚伯兰的目的地是迦南。显然,上帝一定特别指明迦南地为他所要前往的地方。这里(创12:1)没有提到迦南,但亚伯兰显然知道迦南是上帝所希望他去的地方。他是以迦南为目标出发的(第5节)。保罗在来11:8节中说亚伯兰“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 。这显然是指他从今以后将没有确定的居所,而将成为一个客旅和外人(见来11:9;《证言》第4卷第523页)。从此上帝将天天引领他,而他将永不知晓遥远的未来将如何。

亚伯兰的行程

  1.亚伯兰蒙上帝选召离开了故乡吾珥迁移到了哈兰。哈兰也象吾珥一样是一座献给月神的城邑。

  2.在他拉死后,亚伯兰听从上帝的呼召迁移到迦南(创12:1-4)。

  3.先在示剑和伯特利停留了一段时间后,亚伯兰迁到了尼革,或南地。

  4.亚伯兰因饥荒便投奔埃及的法老。

  5.后来亚伯兰和罗得回到了希伯仑附近的地区。从吾珥到埃及再到希伯仑的旅行路程有二千四百多公里。

2 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

  叫你成为大国。作为亚伯兰离开本家和故土的报偿。当他看到自己已不再年轻,而又满意孩子时,肯定会想这一应许将如何应验呢?上帝不可能是指由亚伯兰的仆人、牧人和看护他羊群的监工组成所应许的国度。亚伯兰是如何理解这个“大”字的呢?它是不是指人数、或影响力、或在属灵事物方面的伟大?只有信心的眼睛,专注于上帝的应许,才能穿透未来而看到肉眼所不能看到的事物。

  我必赐福给你。这一应许既包括属世的,也包括属灵的福气,但主要是指后一种福气。保罗显然将因信称义的福包括在了赐给亚伯兰的福气中(加3:8)。

  叫你的名为大。真正的伟大来自遵守上帝的诫命并与祂神圣的旨意合作。巴别的建造者们想要借着藐视上帝来传扬他们的“名”,但他们的名字一个也没有存留下来。相反的,亚伯兰的出名只是单纯地跟从上帝的引领。亚伯兰的名现今广为人知,有不计其数的犹太人、伊斯兰教徒、和基督徒都曾经在历史上赞扬他,并且至今仍视他为他们属灵的祖先。

3 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

  我必赐福。这是上帝赐予亚伯兰的友谊和恩惠的最高保证。上帝将任何对祂朋友的侮辱和亏待都视为是对祂自己的侮辱和亏待,并且应许要与他合作,以他的朋友为友,以他的仇敌为敌。亚伯兰是“上帝的朋友”(雅2:23)。

  地上的万族。“地”(`adamah)的基本含义是“土地”或“泥土”。历代和列国都包括在其中。是“地”在人类犯罪后被咒诅(创3:17)。人类起初也是从这地土中被造出来的。因一人的悖逆,咒诅便临到了这地(罗5:12),现在“地上”的万族又都因一个忠心之人的顺服而领受上帝的赐福。作为他属灵的后裔,今日的基督徒分享着那赐予亚伯兰的祝福(加3:8,29)。那允诺给他的福气,最终将使在地上分离的家庭联合在一起,并将那因罪而临到地上的咒诅变为一个对全人类的赐福。对其他先祖和以色列的一切应许,都只是解释和丰富了上帝向亚伯兰所做的第一个为全人类所提供的救赎的应许。

4 亚伯兰就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了;罗得也和他同去。亚伯兰出哈兰的时候年七十五岁。

  亚伯兰就……去了。亚伯兰欣然地听从了耶和华的呼召,没有任何的争辩,也没有提及任何他顺从的条件。他就“去了”。

  罗得也和他同去。在亚伯兰所有的亲人当中,只有罗得和他的家人愿意继续和他一起前往应许之地。彼得称他为“义人罗得”和一个“义人”(彼后2:7,8)。他想要象他的叔叔那样顺从上帝,至少在一段时间内甘心顺从了上帝,分担出行的艰辛和变幻莫测的未来。

  年七十五岁。对亚伯兰年龄的记载,暗示着他前往迦南标志着一个新的重要时代的开始。当上帝呼召他去适应一个新国度的生活、气候和陌生的异国风俗时,他已经年迈了。

5 亚伯兰将他妻子撒莱和侄儿罗得,连他们在哈兰所积蓄的财物、所得的人口,都带往迦南地去。他们就到了迦南地。

  连他们……的财物。亚伯兰和罗得的财富主要包括大批的牛群和羊群。亚伯兰是一个富有的人(创13:2),但他的财富绝不是其宗教生活的阻碍。虽然财富确实会常常使其拥有者难以进入上帝的国度,但财富绝不是一种致命的障碍(见太19:23-26)。当一个富有的人将自身视为一个上帝的管家,并使用所托付给他的财富来尊荣上帝并推进祂的国度时,财富便是一种赐福而不是一种咒诅。

  人口(nephesh),当中包含有一些悔改相信真神的人(《先祖与先知》第127页)。他们自愿投靠亚伯兰家族,成为他的手下。圣经中提到亚伯兰和罗得都有牧人(创13:7)。亚伯兰后来能够率318名带着兵器、训练有素的手下搭救罗得(见创14:14),进一步证明这些“人口”都是他的家庭成员(见创14:14节注释)。

到了迦南地。迦南地不仅包括巴勒斯坦,也包括腓尼基和叙利亚的南部(见创10:19节注释)。公元前二千年期间的埃及和北叙利亚的碑文,在使用迦南一词时,所指的就是这个含义。由于亚伯兰要在迦南的南部(示剑、希伯仑、基拉耳)定居,所以他从哈兰到迦南的旅程约为725公里。这里地形特征只提供极少的路线,所以他的行程可以基本上准确地勾画出来。大队人马离开哈兰地区以后,一定非常缓慢地沿着巴里赫河向南迁移直到幼发拉底河,然后沿幼发拉底河往上游行走约九十多公里,再从这里跨越近130公里的沙漠,才能到达北叙利亚的俄隆提斯河。阿勒坡的大绿洲位于幼发拉底河和俄隆提斯河的中间。亚伯兰在旅程中很可能在这里休息,并给疲惫不堪的牲畜和人饮水。到达俄隆提斯河之后,他大概是顺着该河溯流而上地向南迁移,带领庞大的队伍经过了位于黎巴嫩山脉和前黎巴嫩山脉之间的叙利亚平原,即现今的贝喀(Beqa),经过俄隆提斯河向北流、利他尼河向南流的分水岭,沿着利他尼河行走,直到崎岖峭峻的加利利地带。

6 亚伯兰经过那地,到了示剑地方摩利橡树那里。那时迦南人住在那地。

  亚伯兰经过那地。巴勒斯坦在当时森林极其茂密。古埃及文献描述其道路为旅行者的噩梦。由于先祖所携带众多的牲畜和人口,队伍行进的速度可能非常缓慢。在行进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经常地停下来休息。经过加利利之后,他们来到了以斯德伦平原。在那里已经有许多强大的迦南城邑,诸如米吉多和他纳。然后,他们经过了迦密山脉进入了多山的区域,这里后来成为了以法莲支派的领地。他们在这里做了第一次长时间的停顿,可能是由于耶和华告诉亚伯兰(第7节)说,他已经到达了旅行的终点,就是应许给他的土地。

  示剑。(见创35:4等)。该城位于一个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之间狭长山谷的东部入口处。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点。现今,这里是一个荒废了的遗址,称为巴拉他(Balatah),在那布鲁斯城的附近。考古发掘和文献证据证明示剑在公元前二千年期间,就是亚伯兰在其附近安营的时候,曾是一个繁荣强盛的城市。据史料记载,埃及在巴勒斯坦最早的一次军事远征就是针对这座城市。一位效忠于第十二王朝森乌塞特三世(公元前1878-1840年)的埃及勇士在石版上描述了针对塞克门人(Sekemem)的战役,并提到当地的亚细亚人被打败。塞克门是埃及人对示剑的称呼。当亚伯兰进入迦南领土的时候,埃及对迦南邻国施加了极大的影响力。虽然埃及并没有实际上对迦南在政治上进行控制,但迦南在经济上却依赖于埃及。埃及在其主要城市中都驻有代表。这些代表保护埃及的经济利益,并担任地的迦南统治者的顾问。这就是亚伯兰来到迦南时的政治状况。

  摩利橡树。“橡树” 一词在这里可能用于泛指的集体概念。。有人认为这是指一片橡树林,因为摩西后来对该地名用了`elon的复数形式,表明摩利不止一棵橡树(申11:30)。树林的位置尚未确定,但一定是在示剑的附近,如这节经文和申11:29,30节所示。

  摩利的意思是“教师”。翻译希腊文七十士译本的古犹太译经家将其译为希腊文hupselen,即“崇高”的意思。圣经注释家曾试图解释摩利这个名字的意思,认为这个名字暗示了亚伯兰知道他要在这里领受上帝的“教诲”,或者这片树林属于一个有名望的教师。

  迦南人。如果亚伯兰以为上帝会领他进入一个无人居住之地,而不用与他人分享那里的草场的话,那么他便是想错了。可能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圣经中才加了一句:“那时,迦南人住在那地”。当亚伯兰发现自己居住在一群陌生人之中时,他无法将这地认定为自己的产业(见来11:9,13)。他只能凭着信心去做。

7 耶和华向亚伯兰显现,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亚伯兰就在那里为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这是上帝第三次向亚伯兰显现,在迦南则是第一次。其目的就是要安慰他并重新激起他的信心和勇气。经过漫长而艰辛的旅行,亚伯兰来到了那应许之地,就是他和他后裔的家园。但他所发现这里已被迦南人所占领。这个信息确认上帝在吾珥和哈兰所发的应许,向他保证说将按照上帝自己的时间和方式获得迦南。

  赐给你的后裔。整个信息在希伯来文中仅有五个词。这虽然是上帝最短的启示之一,但对于寄居在异乡的亚伯兰来说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语言的简洁并不与其重要性和价值成反比。需要有极大的信心去相信迦南人会从他们坚固的城邑中被撵走,而他们的国土将赐给一个还没有孩子的老人。这样一种应许的实现是如此的令人难以置信,成为对先祖信心的极大考验。

  一座坛。这块土地因上帝的临格而成圣,亚伯兰将其奉献作为崇拜祂的地方。所筑的坛和所献的祭都见证了在天上的上帝,并且默默地向周围的偶像崇拜发出抗议。亚伯兰如此公开地表明了他对真神的忠心。作为一个大家族的主人,他也感到了对其仆人的责任,就是要让他们对他所服侍的上帝有一种更完美的认识(创18:19)。亚伯兰所献的祭物表明了他对于以上帝儿子的死作为赎罪之代价的信仰。

8 从那里他又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支搭帐棚;西边是伯特利,东边是艾。他在那里又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

  伯特利。由于对新鲜草场的需要,亚伯兰再度向南迁移了三十多公里,从示剑的附近迁移到了伯特利的东边。亚伯兰在伯特利和艾城之间的一座山顶上支搭帐棚。圣经在这里采用了较晚时期的名称来称呼该城。该城在亚伯兰的时代被称为路斯(见创28:19)。这座迦南的城市现今被称为贝廷(Beitin),位于耶路撒冷北部约十六公里的地方。该城在雅各的一生当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创28:19;35:1)。这也是约书亚首先征服的迦南城邑之一。在南北分裂的时代,以色列人膜拜偶像的两大地点之一便在此(王上12:28,29)。学者们将现代的埃特废丘(Et-Tell)认定为艾城,因为两者的名称极其相象。艾在希伯来文中表示“废墟”,而Tell在阿拉伯文中表示废丘。但这种认定是不可靠的。

  筑了一座坛。亚伯兰不论到哪里支搭帐棚,他都会筑一座坛(见创12:7;13:18),并且为他的家人和生活在附近的异教徒举行公开的崇拜。虽然崇拜的仪式可能很简单,主要包括祈祷、献祭牲、而且肯定还有一个传福音的呼吁,但蒙亚伯兰引领认识耶和华的众多手下一定使这些场合显得极为壮观(见创14:14;18:19)。许多人暗地里保存着他们的信仰,不敢予以承认,亚伯兰却非如此。不论他走到哪里,他都承认他所信靠和顺从的主。他的祭坛点缀着巴勒斯坦的郊野,成为真神的纪念碑。尚未恶贯满盈的迦南人(创15:16)如此便得以与宇宙的创造主相识。而且亚伯兰的训诲和榜样呼吁他们放弃偶像来敬拜祂。世界上第一位国外传道士亚伯兰不辞辛苦地周游巴勒斯坦。不论在哪里支搭他的帐棚,他都会传讲上帝。以撒和雅各也蒙上帝呼召将他们的一生都花在这片土地上。虽然这些先祖并非始终是真理的光辉榜样,但迦南人不得不承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希伯来人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在他们将来受审判的时候,他们将不得不承认说上帝为他们预备了所有认识祂的机会。

9 后来亚伯兰又渐渐迁往南地去。

  伯特利并不是亚伯兰永久的居所。他迁移到了“南地”,音译为尼革(Negeb),这里至今仍被称为尼革。尼革一直是一个半干旱的地区,位于后来属于犹大国之山地的南部和西南部。从古时起,别是巴就是其主要的城镇。别是巴位于许多商队路线的交叉路口。亚伯兰可能感到迦南人所占据的山区无法为他自己庞大的畜群和罗得的畜群提供充足的草场。尼革人烟稀少,而且拥有宽广的牧场,他觉得这里似乎更适宜居住。

10 那地遭遇饥荒。因饥荒甚大,亚伯兰就下埃及去,要在那里暂居。

  那地遭遇饥荒。亚伯兰刚穿过应许之地就被一场大饥荒所迫而离开那里。迦南虽然十分肥沃,但却经常遭遇旱灾,特别是在人们所期盼的十一月和十二月的雨水没有降下或非常稀少的年份里(创26:1;41:56;王上17:1;该1:10,11)。亚伯兰刚进入该地时所发生的这场饥荒是对他信心的又一考验。这是为要教育他顺从、信心和忍耐的功课。他必须意识到即使是在应许之地,食物与赐福仍然只来自于耶和华。

  亚伯兰就下埃及去。由于亚伯兰住在迦南的南部,所以他很自然地投奔埃及这个富饶的国度去寻找生计。虽然埃及本身有时也会因为尼罗河未能泛滥而出现饥荒,但周遍的国家都知道这里是患难时的一个避难所。古埃及人的记载不断地提到亚细亚人进入本国来喂养他们饥饿的牲畜。有时,这些外来者会留下来成为对本地人的一种威胁。第十二王朝的第一位国王阿蒙尼姆赫特一世(公元前1991-1962年)在其东部边界上筑墙防御,其明确的目的就是“不让亚细亚人下到埃及来,以其习惯方式要水来饮他们的牲口”。一个较晚期的文献记载了希伯来人士师时代的一位边界官长的报告,其中提到以东的贝都因人被许可进入埃及以便养活他们自己和他们的牲口。

  亚伯兰时代的亚细亚人到埃及来的最著名的记录,见诸于一幅森乌塞特二世(公元前1897-1879年)手下一位贵族的陵墓壁画。其中描绘了三十七位闪族贝都因人来与埃及人进行化妆品的贸易。其中有他们的外貌特征、多彩的外袍、武器和乐器等。这一不寻常的文献对于理解亚伯兰的时代具有重要的价值。没有任何一位预备绘制先祖时代图景的现代艺术家可以忽视这幅与亚伯兰同时代的绘画。这一有关亚细亚人为了贸易或在急难时索取粮食而进入埃及的文献证据,使我们可以想象出亚伯兰为养活他的牧人和牲畜而下到尼罗河谷的景象(见第160页)。

11 将近埃及,就对他妻子撒莱说:“我知道你是容貌俊美的妇人。

12 埃及人看见你必说:‘这是他的妻子’,他们就要杀我,却叫你存活。

  亚伯兰将在埃及发现,人狡计毫无价值,只有耶和华能救人脱离恐惧和困惑(诗105:14,15)。快到埃及的时候,亚伯兰开始因他妻子撒莱的美貌而担忧自己的性命。由于她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他觉得有理由要求她说自己是他的妹妹(见创20:12)。迦南人的品行,如后来所多玛人的行为(创19:4-11),正是造成他焦虑的原因。以人的眼光来看他在埃及的经历,他的恐惧是有充足根据的。但他的担心却不是出于信心。当妻子自己都否认已结婚,他怎么可能指望他留住她呢?他怎么会觉得将她当作妹妹会比当作妻子更能有效地保护她呢?尽管他作为她假装的哥哥得到了法老热情款待并得到国王所赐的牲畜和奴仆,表示其恩惠和友情,但他的狡计却为他带来了他所惧怕和希望避免的结果(见对创20:13-16节的注释)。我们自以为“聪明”的盘算往往也是如此。

13 求你说,你是我的妹子,使我因你得平安,我的命也因你存活。”

14 及至亚伯兰到了埃及,埃及人看见那妇人极其美貌。

  她极其美貌。六十五岁的撒莱怎么可能象这里所说的那样美貌呢?要知道在亚伯兰的时代,人的寿命是现代人的两倍。撒莱是127岁时去世的(创23:1),因此她当时正处于中年。据说法老喜欢肤色较白的外国女子,后宫娶的是来自利比亚、赫梯人、美索不达米亚和巴勒斯坦的女子。

15 法老的臣宰看见了她,就在法老面前夸奖她。那妇人就被带进法老的宫去。

  埃及词汇“法老”的意思是“大屋”,本来不是国王的头衔,而是指宫殿的。在第十八王朝时期,摩西写下了《创世记》一书。此词在当时已成为一个对国王的尊称,就象后来用苏丹指帝制时代的土耳其,用白宫指美国总统。后来把国王的名字加在他的头衔后面。圣经中这种用法最早的例子发生在公元前十世纪(见王下23:29,“法老尼哥”)。

16 法老因这妇人就厚待亚伯兰,亚伯兰得了许多牛、羊、骆驼、公驴、母驴、仆婢。

  在这里所提到的家畜中,骆驼在当时是不常见的。但人们并不是一点也不认识。在公元前一两千年前的陵墓中发现的许多驮货骆驼的小雕塑证实了这一点。马尚未被引进到埃及,圣经在此也没有提及。考古学认为统治埃及一个多世纪的亚细亚人种的希克索斯人将马和战车引进到了埃及。摩西在约瑟时代提到了马匹而在亚伯兰时代却没有提及,这证明了他对埃及准确的了解。

17 耶和华因亚伯兰妻子撒莱的缘故,降大灾与法老和他的全家。

  人的尽头便是上帝的开始。虽然亚伯兰辜负了上帝,但上帝却为他出面干涉。我们无法确定这些灾难的性质,但它们显然是足以保护撒莱不受玷污,并迫使法老将她归还给亚伯兰。撒莱本人可能表明了她实际的婚姻状况,或许上帝直接与法老说话,正如祂后来向亚比米勒所做的那样(见创20:3)。

  这一经历应当使亚伯兰学会了信靠上帝而不是依靠他自身的小聪明。但奇怪的是,他不久以后又犯了同样的错误;更奇怪的是,他的儿子以撒也试图采用同样的诡计(见创20:2;26:7)。上帝愿意拯救祂的仆人脱离他们自己造成的麻烦,是祂怜悯与慈爱的证据。那些承认相信祂的人有时可能会做出一些与他们的恩召不相称的事情,但上帝却仍经常教训他们的对手要尊敬他们。耶和华一直对祂的儿女信实,即使是在他们不忠心的时候也不例外(见提后2:13)。但如果以为上帝必会拯救他们脱离不幸的结局,便任意妄为的话,他们便是自以为是了。对于此类的试探,基督回答说:“不可试探主你的上帝”(太4:7)。

18 法老就召了亚伯兰来,说:“你这向我做的是什么事呢?为什么没有告诉我她是你的妻子?

  法老责备的话语说明如果他知道撒莱已为人妻的话,就不会娶她了。他的动机是无可指摘的;他娶她为妻子的安排也是合法的。撒莱被带进宫中准备结婚,但尚未与国王结合。从亚伯兰的角度来说,他按照风俗接受了象征着国王厚爱的聘礼和其他礼品。

19 为什么说她是你的妹子,以致我把她取来要作我的妻子?现在你的妻子在这里,可以带她走吧。”

  这位国王意识到灾难降临在他的身上是因为上帝的不悦。他没敢粗鲁地对待亚伯兰,而是借着许可他离境以求减轻上帝的愤怒。法老的仁慈和上帝的怜悯使亚伯兰谦卑了下来,他在缄默中承认了自己的罪。当上帝的代表由于鲁莽与不光彩的行为而受到世人正当的责备时,祂的事业受到了何等大的羞辱啊!

20 于是法老吩咐人将亚伯兰和他妻子,并他所有的都送走了。

(选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