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42路加福音 > 正文

路加福音09--SDA圣经注释

第 9 章

提要:1 基督差遣祂的门徒去行神迹和传道。7 希律想见基督。17 基督使五千人吃饱:。18 问门徒世人对祂的看法;预言祂的苦难。 23 告诉众人祂忍耐的样式。28 变像。37 祂治好癫痫病人。 43 再次预言自己的受难。 46 推崇谦卑。 51 吩咐门徒对所有的人显示温和,不要有报仇的意念。57 好几个人要跟随祂,但附有条件。

[第三次加利利之旅:路9:1-6=太9:36至11:1=可6:7-13。注释主要在《马太福音》]。

1 耶稣叫齐了十二个门徒,给他们能力、权柄,制伏一切的鬼,医治各样的病,

  叫……十二个门徒。关于设立十二门徒,见可3:13-19注释。

2 又差遣他们去宣传上帝国的道,医治病人,

3 对他们说:“行路的时候,不要带拐杖和口袋,不要带食物和银子,也不要带两件褂子。

4 无论进哪一家,就住在那里,也从那里起行。

5 凡不接待你们的,你们离开那城的时候,要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见证他们的不是。”

6 门徒就出去,走遍各乡宣传福音,到处治病。

[ 施洗约翰的殉道:路9:7-9=太14:1,2,6-12=可6:14-29。注释主要在《马可福音》]

7 分封的王希律听见耶稣所做的一切事,就游移不定;因为有人说:“是约翰从死里复活;”

  游移不定。diaporeō,“完全不知所措”(参可6:20注释)。

8 又有人说:“是以利亚显现;”还有人说:“是古时的一个先知又活了。”

9 希律说:“约翰我已经斩了,这却是什么人?我竟听见祂这样的事呢?”就想要见祂。

  约翰我已经斩了。见可6:17-29。

想要见。在希律来说,这不仅是一种愿望,实际上他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与耶稣会面,而又不像他所想象的──折损他作为君王的尊严。希律似乎已经与施洗约翰有过这样的会面(见《历代愿望》214,222,223页),并且显然他找不到理由为什么他不与耶稣进行一次面谈呢。但是希律和尼哥底母一样(见《历代愿望》168页),觉得以他这么高的地位公开去见耶稣实在是件羞辱的事。希律似乎很重视耶稣的主张并且试图向祂请教。他很清楚对于这样一次会面希罗底的反应将是怎样的。希律一直没能得到一次与耶稣面对面的机会(见路23:8)。当他最终看见祂时,他那受挫的骄傲又使他转离了救主。

[ 使五千人吃饱:路9:10-17=太14:13-21=可6:30-44=约6:1-14。注释主要在《马可福音》] 。

10 使徒回来,将所做的事告诉耶稣,耶稣就带他们暗暗的离开那里,往一座城去;那城名叫伯赛大。

11 但众人知道了,就跟着他去;耶稣便接待他们,对他们讲论上帝国的道,医治那些需医的人。

12 日头快要平西,十二个门徒来对他说:“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四面乡村里去借宿找吃的,因为我们这里是野地。”

  平西。klinō(“弯曲”,“弯下”,或“斜倚在”(见可2:15注释)。英文单词“拒绝,衰败(decline)”“倾斜,倾向(incline)”“斜倚(recline)”“小诊所(clinic)”等都是源于klinō。

13 耶稣说:“你们给他们吃吧!”门徒说:“我们不过有五个饼,两条鱼,若不去为这许多人买食物就不够。”

14 那时,人数约有五千。耶稣对门徒说:“叫他们一排一排的坐下,每排大约五十个人。”

15 门徒就如此行,叫众人都坐下。

16 耶稣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擘开,递给门徒,摆在众人面前。

17 他们就吃,并且都吃饱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篮子。

[ 退到凯撒利亚腓立比:路9:18-27=太16:13-28=可8:27至9:1。注释主要在《马太福音》]。

18 耶稣自己祷告的时候,门徒也同祂在那里。耶稣问他们说:“众人说我是谁?”

  自己祷告。在17和18节之间,被称之为路加的“大省略”。路加这里省略了所有记载在太14:22至16:12;可6:45至8:26;和约6:25至7:1的内容;即耶稣在海面上行走,关于生命之粮的教训,与法利赛人的辩论,退到腓尼基,医好耳聋舌结的人,使四千人吃饱,医治伯赛大附近的瞎子。似乎为了补偿这个“大省略”,《路加福音》还有间或被称作“大插叙”部分,就是从9:51至18:14。这部分内容几乎没有出现在其他福音书(见路9:51注释)。

19 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还有人说是古时的一个先知又活了。”

20 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彼得回答说:“是上帝所立的基督。”

21 耶稣切切的嘱咐他们,不可将这事告诉人,

22 又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

  人子。关于第22-27叙述的关系,见太16:21注释。关于评论,见太16:21-28注释。

23 耶稣又对众人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24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生命”或作“灵魂”;下同)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25 人若赚得全世界,却丧了自己,赔上自己,有什么益处呢?

26 凡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自己的荣耀里,并天父与圣天使的荣耀里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

27 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上帝的国。”

[ 耶稣变像:路9:28-36=太17:1-13=可9:2-13。注释主要在《马太福音》]。

28 说了这话以后约有八天,耶稣带着彼得、约翰、雅各上山去祷告。

  以后约后八天。关于“八天”的计算,见本卷注释第248-250页。

29 正祷告的时候,祂的面貌就改变了,衣服洁白放光。

  面貌。直译是“祂的面貌变得不同了”。

  放光。即“闪光”,或“闪着火花”。

30 忽然有摩西、以利亚两个人同耶稣说话;

31 他们在荣光里显现,谈论耶稣去世的事,就是祂在耶路撒冷将要成的事。

  去世的事。Exodos(“离开”),来源于ex(“向外”)和hodos(“路”,见来11:22;彼后1:15)。这里是指将要降临到耶稣身上的厄运。

32 彼得和他的同伴都打盹,既清醒了,就看见耶稣的荣光,并同祂站着的那两个人。

  清醒了。行路、登山的疲乏以及时间的迟延使门徒们昏昏欲睡了(见太17:1注释)。

33 二人正要和耶稣分离的时候,彼得对耶稣说:“夫子,我们在这里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他却不知道所说的是什么。

  夫子。epistatēs(见路5:5注释)。

34 说这话的时候,有一朵云彩来遮盖他们;他们进入云彩里就惧怕。

35 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儿子,我所拣选的(有古卷作“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祂。”

36 声音住了,只见耶稣一人在那里。当那些日子,门徒不提所看见的事,一样也不告诉人。

[ 被鬼附着的男孩:路9:37-43a=太17:14-21=可9:14-29。注释主要在《马可福音》]。

37 第二天,他们下了山,就有许多人迎见耶稣。

  第二天.只有路加特别提到那个男孩子得痊愈是在基督变像的第二天。

38 其中有一人喊叫说:“夫子!求你看顾我的儿子,因为他是我的独生子。

  独生。monogenēs(见路7:12;8:42;约1:14注释)。

39 他被鬼抓住就忽然喊叫;鬼又叫他抽疯,口中流沫,并且重重的伤害他,难以离开他。

  忽然。exaiphnēs,“出其不意地”或“突然地”。

  抽风。sparassō,“抽搐,痉挛”(见可1:26注释)。

40 我求过你的门徒,把鬼赶出去,他们却是不能。”

41 耶稣说:“嗳!这又不信又悖谬的世代啊,我在你们这里,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将你的儿子带到这里来吧!”

42 正来的时候,鬼把他摔倒,叫他重重的抽疯。耶稣就斥责那污鬼,把孩子治好了,交给他父亲。

43 众人都诧异上帝的大能(“大能”或作“威荣”)。耶稣所做的一切事,众人正希奇的时候,耶稣对门徒说:

大能。megaleiotēs,“威荣“,“伟大”或“庄严”。

[ 经过加利利的一次秘密旅行:路9:43b-45=太17:22,23=可9:30-32。注释主要在《马可福音》]。

  第43节的后半部分应包括在44节中,作为下面内容的一部分。这样的划分混淆了思想的过渡。

44 “你们要把这些话存在耳中,因为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

  存在耳中。这是比喻,意思是“记住”。

45 他们不明白这话,意思乃是隐藏的,叫他们不能明白,他们也不敢问这话的意思。

  意思乃是隐藏的。这不是耶稣的本意,祂屡次想解释这件事。隐藏是因为门徒不愿意明白(见可9:32释)。他们不想明白,结果就不能明白(见太13:13注释)。

叫他们不能明白。“叫”(hina)在这里表示结果,而不是目的。这种用法的另一个好例子在帖前5:4(参罗11:11;加5:17;路1:43;约6:7)。

[谦卑,和好与饶恕:路9:46-50=太18:1-35=可9:33-50。注释主要在《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 。

46 门徒中间起了议论,谁将为大。

47 耶稣看出他们心中的议论,就领一个小孩子来,叫他站在自己旁边,

48 对他们说:“凡为我名接待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你们中间最小的,他便为大。”

  为我名。这是路加写作的典型用语(路21:8;徒4:17,18;5:28,40;15:14等)。

  大。根据耶稣的定义,这里最有可能是指“伟大”(见太5:5注释)。

49 约翰说:“夫子,我们看见一个人奉你的名赶鬼,我们就禁止他,因为他不与我们一同跟从你。”

50 耶稣说:“不要禁止他;因为不敌挡你们的,就是帮助你们的。”

51 耶稣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祂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

[ 比哩亚传道的开始:路9:51-56=太19:1,2=可10:1。注释主要的在《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见本卷注释222页地图;229,231页图表5,7]。

  日子将到。见路2:49注释。基督的传道很快就要接近尾声。离祂钉十字架只有约六个月了。

  《路加福音》9:51至18:14有时被称作“大插叙”,因为这部分内容占了整卷书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所记载的资料没有出现在其他几卷福音书中。其他几位作者对耶稣这一阶段的传道工作几乎完全没有记载(见路9:18注释)。

  被接上升。来自希腊词语analambanō(“接纳”)。Analambanō通常指基督升天(见徒1:2,11,22;提前3:16等;参路24:50,51)。

  定意。自始至终耶稣人生使命的每一件事都是按照祂来世界之前就已存在的计划实行的,并且都有定时(见路2:49注释)。耶稣多次说祂的“时候”或“时辰”还没有到(见约2:4;7:6,8等)。就是在最近一次住棚节的前夕(见约7:6注释),祂也再次声明祂“向耶路撒冷去”并“被接上升”的时候还没有到。但是耶稣这最后一次从加利利出发,是有意识并定意要走向十字架的(见可10:32注释)。同样一种精神鼓舞着保罗踏上他最后一次前往耶路撒冷的旅程(见徒20:22-24;参提后4:6-8)。耶稣知道祂前面的是什么,但祂仍没有想要躲避或使它迟延。见太19:1注释。

  向耶路撒冷去。自耶稣最后一次从加利利起程时,福音书的作者就认为祂是要上耶路撒冷,去面对那里等待祂的事情(见路9:51,53;13:22;17:11;18:31;19:11,28)。这次耶稣进出犹太地,但只在耶路撒冷或犹太停留了很短的时间,否则危机可能要提前来到了。这最后一次往耶路撒冷去的行程迂回曲折(见《历代愿望》458页)且十分缓慢(《历代愿望》495页),前后达数月之久。

52 便打发使者在祂前头走。他们到了撒玛利亚的一个村庄,要为祂预备。

  打发使者。这里特别是指雅各和约翰(见第54节;《历代愿望》487页)。在这个特定的场合,使者似乎是要到前面去为过夜安排住宿。然而,这或许是指耶稣派遣使者去进行公开宣传,好使所有以色列人的注意力都转向祂,使他们对祂即将钉十字架有心理准备(见《历代愿望》495页)。这是耶稣后来差遣七十人出去的特别目的(见路10:1注释)。

  撒玛利亚的一个村庄。加利利和犹太之间距离最短的路线便是穿过撒玛利亚的群山。两年前耶稣曾采取相同的路线从犹太向北前往加利利(见约4:3,4的注释)。特别是在节期季节,当大批群众往耶路撒冷去的时候,犹太人为了避免和撒玛利亚人接触,往往宁愿选择约旦河谷中较长的路线。但耶稣却将自己传道时间余剩的部分给了撒玛利亚地区(见约11:54注释),并且那七十人也是首先向撒玛利亚的城镇乡村派出的(见《历代愿望》488页)。考虑到他们是两个两个“往自己所要到的各城各地方去”(路10:1),主一定亲自访问了撒玛利亚的很多地方。

53 那里的人不接待祂,因祂面向耶路撒冷去。

  不接待祂。他们连休息一夜的地方也不提供给祂(《历代愿望》487页)。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之间存在着刻骨的仇恨(见约4:9)。关于撒玛利亚人起源的历史,见王下17:23-41注释。关于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后来的经历以及他们之间仇恨的起源,见尼4:1-8;6:1-14。

  面向耶路撒冷去。加利利的犹太人经常穿过撒玛利亚往耶路撒冷去崇拜上帝,这暗示着撒玛利亚地区的次要地位,因此被撒玛利亚人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

54 他的门徒雅各、约翰看见了,就说:“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象以利亚所做的吗(有古卷无“象以利亚所做的”数字)?”

  雅各、约翰。见可3:17注释。这两兄弟奉差遣到前头去安排食宿(见《历代愿望》487页),结果受到撒玛利亚村民不友好的对待,使得他们心中怒火中烧。雅各和约翰显然都有着一副火暴脾气,这种特点使得早前基督称他们作“雷子”(见可3:17注释)。之前不久约翰还自命不凡地行使权威,严厉责备了一个他认为是仇敌的人(见可9:38-41注释)。

  吩咐火。迦密山在望(见《历代愿望》487页),门徒们自然回想起当年先知以利亚对不悔改的百姓所采取的严厉措施(见王上18:17-46)。他们或许还回想起以利亚叫火从天上降下来毁灭了一些顽固的仇敌(见王下1:10,13注释)。

  像以利亚所作的。有文本无这几个字。但是雅各和约翰说话的时候无疑是这样想的。

55 耶稣转身责备两个门徒,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

  责备两个门徒。雅各和约翰所表现出的精神与基督完全不同,其结果只能阻碍福音工作的发展。耶稣刚刚警告他们,不要妨碍那些对他们友善之人的工作(第49,50节);现在祂忠告他们不要惩罚那些对他们不友善的人。复仇的精神不是基督的精神。任何想要强迫那些行为与自己意见相左之人的企图显然都是撒但的精神(《历代愿望》487页)。精神上的偏狭和宗教上的不容忍在上帝眼中都是有罪的,尤其是那些自称爱上帝并侍奉祂的人表现出来的时候。

  你们并不知道。有文本无第55节后半句和第56节前半句。但这里所发表的真理与其他福音书中所阐明的教训是完全一致的(见路19:10;等等;另见太5:17)。

56 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性命”或作“灵魂”;下同),是要救人的性命。”说着就往别的村庄去了(有古卷只有五十五节首句,五十六节末句)。

别的村庄。可能是另一个撒玛利亚人的村庄,一个较为友善的地方。基督这里提供了一个祂先前告诉过门徒之(见太10:22-24)教训的例子。有些人认为这里仍是叙加的一个村庄,或是另一个叙加附近地区的村子,那里的人原先听到过基督讲话,对祂较为友善(见约4:39-42)。

[ 门徒资格的考验,路9:57-62。参太8:19-22;16:24,25;路14:25-33注释。]

57 他们走路的时候,有一人对耶稣说:“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

他们走路。在太8:19-22中,耶稣和祂的门徒马上就要上船过湖了;而这里,他们是在“走路”,即还在陆地上。实际上,他们正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见太19:1注释;参路9:51)。

  的时候。第57-62节一般被认为和太8:19-22节中所记的是一件事,理由是,马太和路加只是将叙述插入到他们各自记载的不同位置而已。但这个解释不能令人信服。关于认为太8:19-22和路9:57-62的叙述是在述说不同事件的理由,见太8:19注释。两段叙述应当各有自己的背景和上下文。

58 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

59 又对一个人说:“跟从我来!”那人说:“主,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

  又对一个人说。在《马太福音》的相应段落中,耶稣发出以下忠告的对象是主动要跟从耶稣的。这里,耶稣是在吩咐那个人跟从祂。

60 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只管去传扬上帝国的道。”

  你只管去传扬。似乎强调:“你若在属灵上还没有死亡,就去传扬上帝的国吧。埋葬那些肉体上死了的人,这些事留给那些属灵上死了的人去做吧”。

61 又有一人说:“主,我要跟从你,但容我先去辞别我家里的人。”

  容我先去。这个借口暗示着犹豫不决,或许甚至是不愿作出门徒所当作的牺牲。

  辞别。这里不只涉及回一趟家。根据东方的习俗,离家的人要花费数月甚至数年来安排家里的事。耶稣传道仅仅剩下约六个月的时间,如果这个有希望成为耶稣门徒的人打算跟从祂,最好不要拖延。再过不多时候一切就都晚了。他现在打算离开耶稣去与他所有的故交告别,他们或许要阻止他再回到耶稣那里去。上帝的要求胜过这些人的要求,甚至是亲密的家人(见太12:48,49;19:29)。或许这个人想在他舍弃一切跟从耶稣之前再在生活中享乐一番。他的情况与当年以利沙蒙召跟从以利亚时完全不同。以利沙的反应是迅速的,他迟延以利亚的要求去与亲人告别也是很短暂的(见王上19:20注释)。

  我家里的人。他的亲戚或许要试图劝阻他,甚至像耶稣的母亲和弟兄那样试图使祂转离自己职责的道路(见太12:46注释)。

62 耶稣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上帝的国。”

  向后看。“向后看”的人没有集中注意力在手边的工作上。他最多是个不冷不热的工人(见太6:24;路14:26-28注释)。耶稣“定意向耶路撒冷去”(路9:51),任何想要跟从祂的人也必须坚定(参约11:16)。考验的时刻临到十二门徒时,他们都“离开祂,逃走了”(太26:56),但除了犹大,所有的人都在适合的时候回来了。无条件的、完全的专心是真门徒资格的基本要求。一个人想要在侍奉上帝的田地里耕任何一道笔直的垄沟都必须将全心全意的、不受干扰的注意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第62节的谚语在古代近东各国流传了多世纪。公元前八世纪的希腊诗人赫西奥德写道,“那想将垄沟耕直的人一定不能看自己”(《著作与生平》ii.60)。

(选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