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44使徒行传 > 正文

使徒行传06--SDA圣经注释

第 6 章

提要:1 使徒们希望穷人既得到心灵的食物,就是上帝之道的供应,也在肉身上得到周济。3 选出七个人担任执事。5 其中一个叫司提反,大有信心、被圣灵充满。12 被他驳倒的人将他带走,13 诬告他亵渎圣殿和律法。

1 那时,门徒增多,有说希腊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因为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

  那时。本节与徒5:42形成对照。“那时”指徒5:41,42所说的那段日子。路加把他的历史资料编排得十分顺畅。他展示了在圣灵大能的带领之下教会的成长,以及大量涌入的新信徒。他也展示教会的经济至少在一段时期里实行公有制。本章说明这样的制度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接着引出司提反的经历,然后介绍大数城扫罗的悔改,再后便是保罗的传道活动。这显然是史实的叙述。本章与徒5:14密切相关,但这两件事的间隔有多久,我们无法得知。

  门徒。这是《使徒行传》中第一次用“门徒”来称呼基督徒。福音书中的门徒成了使徒,而“门徒”则是指普通的信徒。

  增多。几乎每天都有信徒增加。这样的发展自然会带来新的问题。从犹大所带的钱囊中周济使徒家庭的需要,这是比较容易的。照顾五旬节时早期信徒的团体,就比较复杂了,但并非不可能。然而如今基督教会的人数飞速增长,照顾他们的需要占据了使徒们的全部时间,以致他们挤不出时间来做更重要的工作。

  说希腊话的犹太人。Hellēnistai。《新约》认真区分了该词与Hellēnes(希腊本族人;约12:20)。说希腊语的犹太人源于历史上的大流迁(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59,60页;见约7:35;徒2:8注释)。他们不但讲希腊文,还吸收了希腊的文化。他们可能是出生在以希腊语为通用语地区的犹太人,因此不懂希伯来语和亚兰语。他们不参加巴勒斯坦希伯来语的崇拜,在耶路撒冷有自己的会堂。他们还包括讲希腊语的外邦皈依者。在这两种情况下,他们都来自犹太教,因为迄今福音还没有传给外邦人。五旬节那一天,许多皈依的人一定属于这一批人,如巴拿巴(徒4:36)和其他在叙述中特别提到名字的人(徒6:5)。

  这些说希腊语的犹太人阅读《旧约》的七十士译本。这个译本在《新约》经常引用。与许多当地的犹太人相比,他们通常是最热心的。他们付出很大的牺牲在耶路撒冷的神圣场所崇拜。然而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却把圣殿区域视为平凡(参徒21:27,28)。犹太人的希伯来传统用希腊语预备了《舍玛篇》(Shema )。这是希伯来人侍奉耶和华的信条(申6:4)。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57页。

希伯来人。他们是出生在巴勒斯坦,讲当地的亚兰语,即《新约》称之为希伯来话的犹太人(见徒22:2),与说希腊话的犹太人不同。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30页。

发怨言。不是小小的埋怨,而是严重抗议,需要予以重视。记录中没有指责使徒,因为他们没有责任。信徒的迅速增长超出了他们资源的供应能力,造成了困难。

供给。diakonia,“服务”,“分配”,参徒11:29。该词与diakonos(“服侍者”,“执事”)有联系。这种帮助是每天提供的。因为信徒的迫切需要,或许还缺乏储存的场所,他们无疑要天天分发救济,可能要从城中不同的地点发出。捐献和接济像溪流一样源源不断,一定耗费了使徒的大量时间。但使徒有任何偏心或疏忽,也没有人生怨恨他们。

他们的寡妇。就是说希腊语的犹太人中的寡妇。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占早期教会的多数,由于语言和习惯的差异,讲希腊语的犹太人的需要可能会受到冷落,但不是故意的。圣经强调要照顾寡妇(见出22:22;申14:29;赛1:17;路18:3注释)。这里可能指照顾所有的穷人和无助之人。显然教会的公有制也需要有组织地监督筹集的公款(徒4:32)。后来教会对照顾寡妇制订了一些制度(提前5:3-16)。

2 十二使徒叫众门徒来,对他们说:“我们撇下上帝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

  十二使徒。马提亚显然也包括在十二使徒之中(见徒1:24-26注释)。

  叫众门徒来。使徒听到了怨言,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显然没有听下来为自己辩护。他们迅速采取措施。他们可能想到了摩西的先例(出18:25),决定象他那样选派专人负责。这里的“众门徒”不是指把耶路撒冷城里和郊外的每一个基督徒都召来开会,而是召集一次特别的会议,能来的都来了。使徒提出了问题和他们的计划。引起抱怨的经费是由多人分发的,所以与多人商议是正确的。根据这种在一个中心点所采取的步骤,教会管理的代议制自然诞生了(《使徒行述》96页)。

  合宜的。areston,说明使徒不“宜”花费这么多时间处理物资和杂务。

  撇下。kataleipo,“放弃”、“抛弃”。原文是强调的,暗示使徒化大量时间去照料穷人了。

  上帝的道。十二位使徒认识到他们的主要职责是通过讲道和教导传上帝的道。

  管理饭食。在犹太人会堂里,通常要指定三个人照顾穷人。

3 所以弟兄们,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我们就派他们管理这事。

  所以。或“然而”。

  从你们中间选出。十二位使徒直截了当地把责任放信徒肩上。信徒要从他们中间选出专人来。

  七个…人。使徒想到七的数字是很合理的。犹太人对这个数字普遍很重视。后来在犹太人的城镇中,至少要有七个人负责管理公众事务(《塔目德》《经卷》26a,松奇诺版第157页)。或更简单地说,当时的教会可能只需要七个人管理这事。

  《新约》中并没有称呼这样任命的人为“执事”。再次提到他们时,只说“那七个”(徒21:8),仿佛他们是一个特别的群体。然而这七个人是“执事”的起源(《使徒行述》89,90页),他们的职责与以后保罗所描述的执事十分相似(见提前3:8-13)。在一些教会,如罗马教会,执事的数目后来定为七个(优西比乌斯《教会史》第六卷43.11)。新凯撒利亚会议(公元314年;《教规》第14页)提倡一个地方设立七位执事。有许多注释者认为这里所选的七个人就是徒11:30;14:23等所提到的“长老”。见本卷注释第25页;《使徒行述》89,90页。

  有好名声。直译是“得到证实”或“证明他们”,就是在同道中有好名声的(参提前5:10)。该词在徒10:22中译为“称赞”。若没有可靠的人负责合理分配,局面决不会好转。他们必须是诚实、高效,为同道所信任的人。圣经关于作执事和长老的资格,见提前3:1-14;多1:5-11。

  被圣灵充满。第5节说到七位中的一位司提反是被圣灵充满的人。教会领导组织向使徒以外的第一次扩大是非常重要的,这所以要选出合适的人。他们各人除了好名声之外,还要被圣灵充满。使徒们显然认为圣灵的工作不只是预言和方言的恩赐。

  智慧充足。他们不但能照看穷人的属灵需求,还要表显远见,审慎,节俭和工作的智慧。保罗把智慧列入属灵的恩赐(林前12:8)。雅各强调智慧是上帝的礼物(雅1:5),伴随着好行为即“善行”(雅3:13)。在《使徒行传》中,除了本节之外,“智慧”只用来指司提反(徒6:10),以及用于司提反所说的话中(徒7:10,22)。圣经还特别提到他“大有信心”(徒6:5)。

  我们就派他们管理这事。使徒希望任命“弟兄们”所选出的人。这种态度促进了信徒与领袖相互之间的信任。

4 但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

  但我们。显然不是指那七位。

  专心。该词多次描述早期教会诚恳的行动(参徒1:14;2:42,46)。

  祈祷。这些虔诚的使徒,对基督祈祷的生活记忆犹新。他们把祈祷列为第一需要。但要记住祷告包括教会公众的祈祷和个人私下的祷告。

  传道。diakonia,第1节也用了这个词。七位执事负责物质的福利;十二位使徒则有时间以上帝的道谋求信徒属灵的福利。他们通过讲道和各种形式的教导从事这项工作。这就清楚地解释了“撇下上帝的道”的意思(第2节)。

5 大众都喜悦这话,就拣选了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又拣选腓利、伯罗哥罗、尼迦挪、提门、巴米拿,并进犹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

  大众都喜悦。显然并没有想剥夺或忽视任何一个人。现在因为这件事得到了重视,并提出了补救的措施,众人心中充满喜乐。

  就拣选。见第3节注释。所选七人的名字都是希腊语,可能他们都是讲希腊语的犹太人(见第1节注释)。然而许多犹太人取希腊名字,甚至在使徒中间,如安得烈和腓力(见可3:18注释)。再者,没有证据表明这七个人的工作仅限于讲希腊语的犹太人。关于他们后来的工作,圣经只记载了司提反和腓利。

  司提反。Stephanos,“花冠”,“冠冕”,“胜利的花环”。这个名字并不罕见,也出现在古代的碑铭上。

  据说,司提反和腓利列在七十个人之中,曾被派往各城镇乡村宣布弥赛亚已经来了(路10:1-11)。撒玛利亚可能就是他们传道的园地(见路10:1注释)。在撒玛利亚,讲希腊语的犹太人比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更受欢迎,所以派腓利去撒玛利亚传道(徒8:5)。

  腓利。Philippos,“爱马之人”(见可3:18注释)。与十二使徒中的腓力,以及大希律的两个儿子同名。在前几个世纪,这个名字经常在马其顿的王室中使用。我们不知道腓利以前的历史,只是根据传说他列在七十个门徒中间(见上面“司提反”注释)。保罗曾在凯撒利亚拜访他(徒21:8),那时腓利可能在当地担任教会领袖多年。保罗拜访腓利之时,他有四个女儿,并已经成人,这说明在按立腓利时,他已经成家。

  伯罗哥罗、尼迦挪、提门、巴米拿。关于这四位,我们一无所知,也无从猜测。

  进犹太教。无疑尼哥拉是一名“公义的归依者”,完全接受了犹太教。因此有良好的犹太教基础。见本卷注释第62页。据传,尼哥拉是尼哥拉教派的创始人。见《SDA圣经注释》卷六第58页;见启2:15注释。

安提阿。这是叙利亚城市居住着许多犹太人,与巴勒斯坦有密切的联系。大希律曾沿着安提阿的主要街道兴建了壮丽的柱廊。尼哥拉来自安提阿有特别的意义,因为信徒称为基督徒就是从安提阿起首的(徒11:26)。这座城市后来成了早期教会传道工作的总部(见徒11:19注释)。

尼哥拉。Nikolaos,“人民的主人”。是圣经所记载的第一位非犹太籍的基督徒。

6 叫他们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祷告了,就按手在他们头上。

  他们站在使徒面前。可能是为了审查,教诲,当然也是为了按立。

  祷告了。原文表明在为七位被拣选人按手之前,使徒做了祷告。早期教会采取任何重大的步骤之前都要祷告(见徒1:14,24;2:42注释)。

  按手在他们头上。这是《新约》中第一次提到这个动作。但在《旧约》中这个动作用来表示祝福(见创48:13,14注释),祭司的奉献(见民8:10注释),任命约书亚担任领袖(见民27:18,23注释)。所以忠实的犹太人并非不知道这个动作的意义。对基督徒来说,这个动作又增添了意义,因为主经常按手在病人头上医病(可6:5;路4:40;13:13;参可16:18)。耶稣还这样为儿童祝福(可19:15)。因此使徒们用按手来祝福和奉献七位执事,是有先例的。后来他们在相同的情形下也继续使用这种方法,见徒8:17;13:3;19:6。在使徒时代的教会,按手代表任命人从事福音工作(提前4:14;5:22;提后1:6)。据来6:2,这个礼节在教会规章中已成了的一个公认的程序,标志着被按立之人与上帝之间亲密的属灵联系(《使徒行述》161,162页)。

7 上帝的道兴旺起来;在耶路撒冷门徒数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许多祭司信从了这道。

  兴旺起来。或“不断增加”,说明逐渐持续地增长。这一句话暗示不只是下一句所提到了人数的增长,还指上帝的道兴旺了起来。“上帝的道”在这里指使徒所阐述基督的教训。后来的章节中显明,七位执事在教导的工作上十分活跃。七执事,尤其是司提反的工作,标志着基督教传道事业显著的发展和壮大(见徒6:8;8:5)。

  门徒数目。教会人数飞速增长:“那一天,门徒约添了三千人”(徒2:41);“主将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他们”(徒2:47);“听道之人有许多信的,男丁数目约有五千”(徒4:4);“信而归主的人越发增添”(徒5:14)。如今教会的成员“在耶路撒冷门徒数目加增的甚多”。

  也有许多祭司。这句话非常重要。据悉此前基督公开的门徒中还没有祭司,在早期的信徒中也没有祭司的名字。人们可能推测,一些言语坦率的使徒和执事可能会引起全体祭司苦毒的仇恨。无疑有许多祭司成了敌人。但是在圣灵大能的运行之下,门徒的信息竟使“许多祭司信从了”基督。

  信从了。或“不断顺服”,暗示不断有祭司皈依。关于顺从的必要,见徒5:32注释。

  这道。关于如何正确理解“信从了这道”,有不同的看法。客观派认为“道”是指基督教的教义体系,祭司们表示赞成,并在生活中遵从(参徒13:8;14:22;16:5;加1:23)。但许多解经家认为这里的“道”采用了其主观的意义,路加是在说祭司们信从了“耶稣基督”。这样的解释与《新约》的普遍用法一致(参徒24:24;罗1:5;16:26;加3:2)。“道”也包括基督教教义,因为这种教义使人对耶稣基督显示有理智的信心。参罗1:5。

8 司提反满得恩惠、能力,在民间行了大奇事和神迹。

  满得恩惠能力。有文本为“满有信心和能力”。第5节说司提反“大有信心”。“恩惠”不仅是上帝的品性(参约1:14,16注释),而且指他传扬福音信息时优雅美好的精神(参路4:22)。“能力”指施行神迹奇事的能力。司提反似乎象十二位使徒一样,拥有丰富的圣灵恩赐。

  大奇事和神迹。(见徒2:19注释)。这些奇事证明司提反所充满的能力。我们不知道从司提反被按立为执事到他的殉道,中间有多长时间,但不会太久。

9 当时有称利百地拿会堂的几个人,并有古利奈、亚力山大、基利家、亚细亚、各处会堂的几个人,都起来和司提反辩论。

利百地拿。本节没有说明建立“利百地拿会堂”的犹太人的来历。这句话也可译为“这个会堂被称为利百地拿人,古利奈人和亚历山大人的会堂”。暗示只有一个会堂,其中一些敬拜者是自由民,其他人来自古利奈和亚历山大。然而这段译文也可以理解为,会堂只由利百地拿人组成,所提到的其他犹太人群体,并没有组织会堂,而只是按他们所来的地方分类。如果这两种译文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利百地拿人就是犹太人的子孙,他们在公元前63年被罗马的将军庞培虏获,从巴勒斯坦带到了罗马,后来被虏获者释放,成为自由民(libertini)。

  但这句话还可以译为:“这个会堂被称作利百地拿(会堂),他们是古利奈人和亚历山大人”。这说明利百地拿建造会堂的人来自古利奈和亚历山大,这两个地方犹太人非常多。

  考古学的证据表明,在公元70年以前,耶路撒冷至少有一所会堂,是专门给讲希腊语的犹太人使用的。在耶路撒冷发现过一个希腊文碑铭,说明了会堂是由一个狄奥多土斯的建造的,建造这会堂的目的尤其是为了那些从流迁中返回的犹太人使用。下面是这个碑铭:

  “狄奥多土斯,威提纳斯的[儿子],威提纳斯是会堂的祭司和领袖,他也是会堂领袖的儿子,狄奥多土是会堂领袖的孙子,建立了会堂为要诵读律法,教训诫命,有客人的会所,有若干房间,有水的供应,给外地前来之人需要时住宿,这[会堂]是他的父辈们以及众长老并西莫尼得创办的。”(见阿道夫·戴斯曼,《东方之光》第439-441页)

  尽管我们无法证明,但这个会堂仍有可能就是本节所提到的利百地拿会堂。不论是否真实,这个碑铭仍可以证明,在耶路撒冷有一个希腊化的会堂存在,其中的一些成员参与了同司提反的辩论。

  会堂。见本卷注释第56,57页。只要有十位成年人,就可以建一所会堂。后来在提比哩亚有十二所会堂。大为夸张的传统说法,称耶路撒冷有480所会堂。这个数字并不可靠,但至少说明首府会堂之多。

  古利奈。或“古利奈人的”。古利奈居住着许多犹太人。古利奈在非洲的北海岸,埃及与迦太基之间。约瑟弗斯《犹太古代史》第十四章7.2 [115])引用了一位古代地理学家斯特拉波的话说,古利奈的市民分为四个等级,犹太人是其中的一个。据记载,古利奈犹太人曾经向耶路撒冷圣殿奉献过丰厚的礼物,并曾上诉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凯撒,要求他的保护,避免他们省份中的官员将不合理的税收强加给他们,因为这些官员们试图截取他们丰厚的财物(同上第十六章6.5)。为耶稣背十字架的古利奈的西门,显然就是这类犹太人(见太27:32注释)。五旬节也有古利奈犹太人在场(徒2:10),根据记载,这些犹太人将福音传给叙利亚的安提阿的外邦人(徒11:20)。

  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人的”。在罗马帝国,除了耶路撒冷或许还有罗马之外,没有什么城市的犹太人比亚历山大城人数更多,影响力更大了(见本卷注释第59页)。使徒时代亚历山大城中的犹太人口估计有100,000。他们有自己的区域,系亚历山大五个区之一。他们有自己的长官管理(约瑟弗斯《犹太古代史》第十四章7.2 [117]),就象是一个自治的共和国。罗马统治者承认他们的公民身份(同上10.1 [188])。《旧约》在亚历山大城译成希腊语(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39页)。犹太哲学家和作家斐罗,在一世纪住在亚历山大城。这个城市也是亚波罗的出生地(徒18:24)。

  基利家。在小亚细亚的东南角。大数城是其主要城镇之一。保罗就出生在基利家。这里居住着许多犹太人,是安提克三世掳到小亚细亚2,000户犹太人的后代(约瑟弗斯《犹太古代史》第十二章3.4 [149,150])。他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这个省份对他的效忠,也许有助于巩固防御。徒7:58-60说明,大数城的扫罗当时正在耶路撒冷。他似乎是与司提反辩论的人之一。司提反的激烈辩论无疑使扫罗持更加强硬的反对立场,尽管有证据表明他当时是无意中被他们召来的(《使徒行述》101页)。

亚细亚。在《新约》中指位于今日小亚细亚的一个罗马省份。它包括以前被称为吕底亚和爱奥尼亚的地区,以弗所是其首府。五旬节那一天有亚细亚的犹太人在场(徒2:9)。后来这些犹太人在捍卫圣殿的圣洁上表现出自己的热心(徒21:27)。

起来。见徒5:17注释。

  辩论。直译是“一起探讨”,“提问”,“争论”。辩论是由那些流迁的犹太人发起的。他们来到耶路撒冷带着非常虔诚的精神。人离侍奉的中心越远,他们往往就越热心。在司提反的讲论中,一定有一些令他们觉得他即使不是排斥,也是在贬低耶路撒冷圣殿非凡的属灵意义(见徒6:13;7:1注释)。这些辩论的人,来自他们的会堂,已经作好充分的准备与基督徒辩论神学问题。

10 司提反是以智慧和圣灵说话,众人敌挡不住,

  智慧。参第3节。在福音书中说智慧是属于上帝的(太13:54;路2:40,52)。太12:42说到“所罗门的智慧”。但司提反是新团体中第一位被称为有智慧的教师。在路加这样谨慎的作者笔下,使用“智慧”一词必有特别的意义。它说明司提反对于真理有独到的清晰见解,并具有发掘以前尚未认识之真理的能力。

圣灵。这里主要指司提反说话带着圣灵的能力。将此与施洗约翰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路1:17)进行比较。

众人抵挡不住。这种经历实现了基督对祂门徒的应许(路21:15)。

11 就买出人来说:“我们听见他说谤讟摩西和上帝的话。”96页

  买出人。hupoballō,“使处在……以下”。有时用该词表示雇佣,策动或唆使一个特工。

  谤渎。见太12:31注释。徒6:13的指控更加明确,是基于对事实的歪曲,正如他们对耶稣的做法。基督被控说了亵渎的话(见太26:65注释),因为祂自称是上帝的儿子,使自己与上帝平等(太26:63,64;约5:18),并据说还威胁要“拆毁圣殿”(太26:61)。所指控的每一条罪名都是通过歪曲耶稣确实说过的原话而建立的。司提反也可能说过一些话,为指控提供口实。他可能说不再需要一个圣殿了(参徒7:48),正如耶稣向撒玛利亚妇人所推论的(约4:21)。这种说法打击了犹太教的基础,自然会引起强烈的反对。面对这样的教训,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会联合起来反对。亵渎的惩罚是用石头打死(利24:16)。

  摩西。指摩西所设立的制度,记载在摩西五经中。请注意这里先提摩西再提上帝。律法主义者关注他们的礼仪过于他们的上帝。

12 他们又耸动了百姓、长老,并文士,就忽然来捉拿他,把他带到公会去,

  耸动了。直译是“他们制造混乱”。他们借助这些诬告,煽动司提反曾在他们中间施行神迹的人们(参第8节)。

  长老。他们已经被使徒激怒了(徒4:5-7),稍经挑拨就会反对司提反。

  忽然。出人意料地。正如文士和法利赛人到圣殿里捉拿耶稣那样(路20:1)。

  捉拿他。或“抓住他”。

  公会。就象耶稣的情况那样,公会的审讯之后是暴力的结局(徒7:57)。请注意司提反殉道的经历与他的主相似。

13 设下假见证,说:“这个人说话,不住地糟践圣所和律法。

  假见证。见第11节注释。

  这个人。带着轻蔑,甚至嘲笑的语气。

  糟践圣所。包括圣殿及其附属区域(见徒3:1注释)。有文本在这句前面还有“说亵渎的话”。

  律法。司提反一定像主耶稣(太5:17-19)和后来的使徒保罗那样(徒24:14-16;25:8)强调基督教并不改变犹太人所十分喜爱的道德律法的基本原则。但是关于上帝羔羊的宣告显然表明律法书所载献祭制度的结束。这样的教训会被解释为破坏犹太人所珍视的一切东西。

14 我们曾听见他说:这拿撒勒人耶稣要毁坏此地,也要改变摩西所交给我们的规条。”

  曾听见他说。司提反的讲论可能被诚实的人所误解,但显然遭到不诚实之人的歪曲。在引起宗教争端的事上,这样做并不罕见。

  这拿撒勒人耶稣。又一次用轻蔑的语气。但是在基督徒的口中,这个名字非常美妙(参徒2:22)。请注意假证人如何指控司提反继续倡导基督的教训。

  要毁坏此地。参太24:2;26:61;27:40注释。司提反可能重述的基督的话,显然在指控者心中留下了持久的印象。再者,尽管他们认为基督已经死了,但他们担心将来基督会拆毁圣殿,改变他们的习俗。

  改变摩西所交给我们的规条。这条指控可能是来自法利赛人,因为它涉及“规条”(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51,52页)。这条指控,虽然的针对司提反的,但与拿撒勒人耶稣及其教训有关。他们已在圣殿和律法的事上控告了司提反(第13节)。如今,他们又在涉及圣殿和律法的“规条”上控告司提反。他们宣称这些规条是摩西留给他们的,但这不是事实。一些令人厌恶的规条是公元前536年以后强加于人的,几乎比摩西迟了一千年(见可7:1-23注释,特别是第3节注释)。耶稣严厉谴责的,就是这些遗传(太15:1-13)。

15 在公会里坐着的人都定睛看他,见他的面貌好象天使的面貌。

  定睛看他。这是路加的常用语(见徒1:10注释)。指控司提反的人自然会专心地盯着看他,想知道他如何为自己辩护。公会的会员因他们所见所闻的大为惊讶。

  天使的面貌。司提反的表情不仅流露出自然高贵的神色,以及面对严重危险时惊人的镇静和安详,他脸上一定闪耀着神圣的光芒。圣经一再描写过天使的光辉,比如可16:5中的那位“少年人”。摩西从西奈山下来时脸上发光,因为他在山上与上帝同在(出34:28-35)。尽管如此,司提反脸上发光。是因为他与基督亲近,也因为他即将见到之异象的光芒。在异象中他看见基督站在上帝的右边(徒7:56)。

(选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