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44使徒行传 > 正文

使徒行传10--SDA圣经注释

第 10 章

提要:1 哥尼流是一个虔诚的人。5 他奉天使之命派人去请彼得。11 彼得见异象,15,20 蒙指示不可鄙视外邦人。34 彼得向哥尼流及其家人宣讲基督。44 圣灵降在他们身上。48 他们都受了洗。

1 在凯撒利亚有一个人,名叫哥尼流,是意大利营的百夫长。

  凯撒利亚。指巴勒斯坦的凯撒利亚,位于地中海沿岸,不是凯撒利亚腓立比。它是罗马行省的首府(见徒8:40注释)和犹大罗马总督的常驻地,无疑是一座世界性城市和商业中心。见本卷注释240页地图。

  哥尼流。路加可能在凯撒利亚逗留的时候得知这件事的详情(徒21:8;23:33;24:27)。哥尼流的悔改标志着教会成长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哥尼流是一名罗马官员,但是他不完全是异教徒。他是一个“虔诚人”,“敬畏”上帝,还多多周济百姓(见徒10:2注释)。尽管如此,在犹太人眼里,他依然是一名外邦人,因为他没有受割礼。所以,允许哥尼流加入教会,标志着基督教发展的新阶段。我们不难理解,对于这件事情,耶路撒冷的使徒们进行了特殊的考虑(徒11:1-18)。哥尼流悔改显著的超自然的特征一定是导致使徒们接受未受割礼的外邦人加入教会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教会还要化好几年时间才认识到外邦人应该与受割礼之犹太人享受同样的地位与特权(见徒15:1-31;加2:12)。

意大利营。据说在罗马人与犹太人的战争期间驻扎在叙利亚,显然早就在那里,如本章的故事发生的时候。据认为这个营是由自由民组成,或至少是是罗马血统的人组成。这是弓箭手的辅助部队。

营。说明哥尼流不是这个营的主官,而是营里的一名军官。营是罗马辅助部队的一个单位,由500或1,000名士兵组成。

百夫长。见路7:2注释。百夫长率领约一百名士兵,属下级军官,直接指挥部队,主要负责保证士兵的履行职责,以及维持纪律。百夫长在罗马军队通常不会晋升到高级职位。哥尼流是罗马公民。

2 他是个虔诚人,他和全家都敬畏上帝,多多周济百姓,常常祷告上帝。

  虔诚人。路加经常用这个词组,以及下面相似的“敬畏上帝”(徒10:22,35;13:16,26,50;16:14;17:4,17;18:7),来指象哥尼流那样接受犹太教、敬拜耶和华的外邦人。在好多时候,至少“虔诚”涉及遵守安息日,不吃律法所禁止的饮食。但像这样的外邦人还没有完全加入犹太教,因为他们还没有行割礼,一丝不苟地遵守所求于虔诚犹太人的一切规章制度。见本卷注释第62,63页。

  这些用语引起了学者的热议。七十士译本所说“敬畏的人”(代下5:6),使一些学者认为这是指一等特殊的人,不在具有完全资格的犹太人之列。约瑟弗斯(《犹太古代史》第十四章7.2 [110];洛伯版卷七第505页)也说到“敬拜上帝的人”从世界各地来送礼物送到圣殿。

  还有人认为,在《使徒行传》所提到“敬畏上帝”和“敬拜上帝”的人,就是“改信犹太教的人”。他们构成了一个半归化的群体,因为他们虽然敬拜耶和华,遵守犹太人的一些律法,但没有受割礼,不能被认为是完全的犹太人。然而有人质疑这种解释。

  所以,“敬畏上帝的人”和“敬拜上帝的人”,在《新约》时期特指一个半归化犹太教的阶层,经常提到他们在犹太会堂获得一定程度的认可。后来犹太教中出现了一个类似的词组“敬畏上天的人”可能就是指这类人。“敬拜上帝的人”几乎不可能在犹太人团体中享有正式承认的地位。他们与犹太教的关系也不很正式。不过在罗马世界这类虔诚人的存在,为基督教的传道士提供了外邦的听众。他们虽然不拘泥于犹太教的律法主义,却诚心寻求上帝,对犹太人的圣经(同时是七十士译本)和犹太人的信仰有一定的认识。

  他和全家都敬畏上帝。哥尼流不满足于自己找到更高尚的真理,还设法把这个真理介绍给他的家人,仆人和受他影响的人。哥尼流派去请彼得的士兵被称为“虔诚兵”(第7节)。

  多多周济。哥尼流像另一位百夫长一样慷慨。犹太人说那位百夫长“爱我们的百姓,给我们建造会堂”(路7:5)。

  百姓。指犹太人,与外邦人相对照。

  祷告。周济和祈祷相结合在犹太教和早期基督教中很常见(见太6:2,5;徒10:4;彼前4:7,8;《多比传》12:8)。

  由于以下的异象无疑被视为对哥尼流祈祷的答复,我们自然会想到,他正在寻求引导,以便更多地认识上帝的道(见徒11:14)。

3 有一天,约在申初,他在异象中明明看见上帝的一个使者进去,到他那里,说:“哥尼流。”

  异象。horama,“所看到的”,特别是如本节来自上帝的景象。“在异象中”也可译为“默示”。见撒上3:1注释。

  明明。phanerōs,“清楚地”,“明显地”,“明白地”。

  申初。指耶路撒冷圣殿下午祷告的时辰(见太27:45;徒3:1注释)。哥尼流显然采用了犹太人祷告的时辰。当上帝的异象临到他时,他正在祷告(徒10:30)。

4 哥尼流定睛看他,惊怕说:“主啊,什么事呢?”天使说:“你的祷告和你的周济达到上帝面前,已蒙记念了。

惊怕。圣经说天使“穿着光明的衣服”(第30节;参徒1:10)。他的突然显现使哥尼流十分害怕。守卫基督坟墓的罗马士兵,属灵的状况不像哥尼流。他们在复活的使者耀眼的光芒面前,吓得浑身发抖,甚至像死人一样(见太28:2,4;参但10:7-11)。

主啊。kurios,这是一个尊称,在指人时应译为“先生”(徒16:30),指上帝时,意思就是“主”(徒7:33)。这里采用哪一种译法,取决于哥尼流对天使身份的最初认定。译为“主”可能较好。

  什么事呢?哥尼流的这个问题说明他对异象不太明白,也说明他愿意接受上帝的引导。参基督在在快到大马士革的路上向扫罗显现时,扫罗的回答(徒9:6)。

  你的祷告和你的周济。见第2节注释。哥尼流的周济表明他内心属灵生命的真实性;他习惯性的祈祷维持了他的属灵生命。

  达到。或“上升”。祈祷可以被视为如同上升到上帝宝座的香(参启5:8;8:3,4),或希伯来语中被称为`olah的燔祭“上升”的烟。这是表达晚祭时所献上祈祷的非常合适的词(见徒10:3注释)。

  记念。mnēmosunon,在七十士译本中经常使用,指祭司烧在坛上的素祭的一部分(利2:2,9,16;5:12;6:15)。祭物上升的烟,代表以色列人的祈祷。该词还出现在《多比传》12:12中。该节有一位天使说:“是我将你祷告传达到上帝的宝座前”(R. H. 查尔斯,《旧约次经与伪经》卷一第234页)。哥尼流的祷告蒙上帝悦纳。他顺从了那“真光,照亮一切生在地上的人”(约1:9),接受了从世界之初就敞开称义之路的信仰,相信“有上帝,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来11:6)。

5 现在你当打发人往约帕去,请那称呼彼得的西门来。

  打发人。上帝希望哥尼流作出主动的努力,去领受福音的知识。通过个人的追求而得到的真理,往往比强加于我们的东西更受我们珍视。

  请那称呼彼得的西门来。百夫长无疑能查到使徒西门住在硝皮匠西门家里。然而无所不知的上帝知道彼得在什么地方,并给予哥尼流相应的指示。上帝凭着祂的全智,知道每一个人最详尽的细节。意识到这一点,会使人不敢犯罪,并极大地鼓励人过敬虔的生活。诗人说“我几次流泪,你都记数”(诗56:8)。连一只麻雀落下也受上帝关注。人的头发祂也数算过了(太10:29-31)。哥尼流的经历与亚拿尼亚和扫罗的经历(徒9:10-12)十分相似。

6 他住在海边一个硝皮匠西门的家里,房子在海边上。”

  硝皮匠西门。见徒9:43注释。有文本在本节的最后还有“他会告诉你应该做什么”。在彼得自己叙述会见哥尼流的话中有这样的意思:“他有话要告诉你,可以使你和你的全家得救” (徒11:14)。这说明《使徒行传》一些后来的文稿曾试图把前几章的叙述补充得完整一些,就把后几章的句子插了进去(参徒9:6)。

  关于完全皈依犹太教的人,和部分接受犹太人教信仰的“门口皈依者”,见本卷注释第62页。

7 向他说话的天使去后,哥尼流叫了两个家人和常伺候他的一个虔诚兵来,

  一个虔诚兵。“虔诚”暗示这名士兵像他的上司百夫长一样,也是敬拜真神的,但不是受过割礼的皈依犹太教者(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62页)。

8 把这事都述说给他们听,就打发他们往约帕去。

  把这事都述说给他们听。哥尼流马上坦率地把异象告诉他的部下,这说明他信任他们。他们无疑知道他先前的希望和祈祷,愿意分享所应许的回答。这一切都显示了哥尼流的品格,说明只要有可能,他就设法引导受他影响的人认识真理;这真理曾带领他个人过更高尚的生活。

  往约帕去。从凯撒利亚到约帕约有48公里。约拿当年蒙召对外邦人传讲使他们得生命的信息时,曾逃离约帕。如今,在同一座城里,彼得将蒙召传福音给外邦人。

9 第二天,他们行路将近那城。彼得约在午正,上房顶去祷告,

  将近。导致彼得见异象的事件,时间都是安排好的。使者们来到时,异象正达到高潮(见第17-20节)。

  午正。指中午。在犹太人中,这可能不是犹太人定期祷告的时辰。早期犹太人文献中没有提到这个祷告的时辰。特别虔诚的人可能遵守这个时辰(见诗55:17)。彼得在这个时辰的祈祷可以这样解释(见徒3:1注释)。但也可能有其他的解释。常规的晨祷通常是在上午九点,是献早祭的时候,可能会推到正午举行。所以这可能是彼得在进行晨祷。另一种有趣的解释源于一条犹太人的规则。这条规则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三世纪。即如果一个人在正午前没有吃东西,那他在吃东西之前应先献上下午的祈祷,因为下午的祈祷(通常在下午三点左右)不应在饭后马上进行。鉴于彼得“饿了”(徒10:10),那一天他可能还没有吃东西,所以故意将傍晚的祷告提前了。

不论怎么解释彼得此时的祷告,他的默想和虔诚显然为他在合适的时间见异象开了路,预备他接待百夫长哥尼流的使者。

房顶。dōma,“楼房”,“房屋”。彼得“上房顶去祷告”。东方的屋顶通常是平的。这是祈祷默想的理想地点。在约帕这样的城市,在硝皮匠的家里,这大概是唯一适合祷告的地点了。有关屋顶其他用途的例子,见撒上9:25;耶19:13;太10:27。

10 觉得饿了,想要吃。那家的人正预备饭的时候,彼得魂游象外,

觉得饿了。显然彼得没有在禁食,因为他打算去吃饭。他正午的饥饿为异象中叫他吃东西的命令做了准备(第13节)。命令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有力。

想要吃。“正想吃”,“开始想吃”。

  魂游象外。ekstasis,“站在一旁”,引申为思想从正常的状态下转移。英语“ecstasy”(入迷)就源于ekstasis。路加还用该词描述保罗在圣殿中所见的异象(徒22:17)。七十士译本用该词描述亚伯拉罕的沉睡(创15:12)。它表示一种正常的感官功能暂时中止的状态。因此异象只能在意识中看到,就象在梦中(见林后12:3)。彼得的ekstasis为上帝旨意的启示提供了通道。

11 看见天开了,有一物降下,好象一块大布,系着四角,缒在地上,

  天开了。说明异象及其信息来自上帝(见徒7:56)。

  有一物。skeuos,指家庭用具或其他用具。在这里通常指容器。

  一块大布,系着四角,缒在地上。 “角”字通常指“开始”,引申为尽头,这里就是布的角。彼得所看见的显然是一块大布,四个角从“开了”的“天”的四方垂下。

12 里面有地上各样四足的走兽和昆虫,并天上的飞鸟;

  有文本无“地上,走兽”。但是在徒11:6中还是有的。异象中有上帝所创造的各种动物。既有允许犹太人食用的,也有不允许他们食用,但外邦人却有食用的。

13 又有声音向他说:“彼得,起来,宰了吃!”

  彼得饿了。天上的声音刺激了他天然的食欲。他的拒绝是出于他的良知。他还不知道犹太人与外邦人的区别已经在基督里取消了(加3:28,29)。在这个异象之后,彼得还是没有完全接受这一点,所以后来他会在安提阿装假,结果受到了保罗直率的批评(加2:9-21)。

14 彼得却说:“主啊,这是不可的!凡俗物和不洁净的物,我从来没有吃过。”

  主啊!这是不可的!彼得连天上来的声音都断然拒绝,这与他的性情十分相符(见太16:22;约13:8)。彼得这里的惊叹使人想起以西结在预期以色列人吃不洁净之物时所说的话(结4:14)。戒绝不洁的肉食是犹太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他们严格保持的特色。在马可比战争时期,这是犹太人与叙利亚人最基本的矛盾之一(见《马加比下》6:18-31)。犹太人甚至愿意为此牺牲性命。

  然而《利未记》11章所确定洁净与不洁净动物之间的区别,在犹太民族之先就已存在。这个区别是上帝所规定的,为挪亚在监督动物进入方舟时所尊重(创7:2;参创8:20)。人类原来的食物是水果,五谷和坚果(创1:29)。在人类采用肉食之前(创9:2,3),洁净与不洁净的动物已经清楚区分。所以没有充分的依据证明仪文律法因十字架而废除之后,对不洁净食物的禁令就取消了。在彼得的异象中,这些饮食的限制寓指犹太人在自己和外邦人之间所设定的区别;取消这些区别乃是争议的要点(见创9:3;利11;徒10:15注释;《利未记》11章补充注释)。

  俗。根据摩西的仪文,这里的“俗”指“不洁净”,反映了犹太人对于外邦人的态度。凡不属犹太人的人都被视为“俗”人,被排除在上帝的圣约之外。这些在属灵上被排斥的人所做的事,与选民不同,被称为“俗”事。由于这些“俗”事通常是律法所禁止的,所有被禁止的事物和行为都被称为“俗”的。同样,人的手在礼节上玷污了,就被称为“俗手”(参可7:2)。

15 第二次有声音向他说:“上帝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

  在异象中,洁净与不洁净的动物放在同一块布上,从天上降下来。它们代表物体的混合,都不能被称为俗的或不洁净的。我们在解释这个异象时应该认识到,虽然这个异象是在肉体饥饿的背景下赐下的(第10节),但它不是指食物,而是指人。彼得要体验一种饥饿,是为了人的灵魂,即每一个地方各种人的灵魂。彼得学得了这个教训,至少是一部分教训之后,说:“但上帝已经指示我,无论什么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洁净的”(第28节)。通常被视为不洁净的外邦人,正等待彼得属灵的服侍。他要毫不犹豫地接待他们,不能再视他们为不洁的了。

16 这样一连三次,那物随即收回天上去了。

  异象重复了三次,无疑深深地印刻在彼得心中。法老的梦也曾重复两次(创41:32)。耶稣三次重复对彼得的命令:“你喂养我的小羊”或“你喂养我的羊”(约21:15-17)。这道命令如今对彼得有了更新,更丰富的意义。

17 彼得心里正在猜疑之间,不知所看见的异象是什么意思。哥尼流所差来的人已经访问到西门的家,站在门外,

  猜疑。或“困惑”,“不知所措”。该词曾用来描述希律在听说施洗的约翰从死里复活时的慌乱心情(路9:7)。彼得从异象中出来,不知道如何实施他所耳闻目睹的。就在这时,哥尼流的代表前来拜访,带来了答案。见徒10:28。

  站在门外。西门房子的大概位置已向哥尼流描述(第6节)。当他的使者发现细节都符合时,就深信他们的使命一定会成功。哥尼流的异象和彼得的异象所相距的时间,正好让使者们经过48公里的旅程后到达彼得的住所(见第8节注释),这决非巧合。

18 喊着问:“有称呼彼得的西门住在这里没有?”

  这是希望屋子里面的人出来。使者们无疑和哥尼流一样,都是外邦人,所以在引起对方的注意之前,没有贸然进犹太人的屋子。

19 彼得还思想那异象的时候,圣灵向他说:“有三个人来找你。”

  彼得还思想那异象的时候。彼得在思考他的困惑,求问上帝异象有什么教训。他正这样思索,答案来了。

  圣灵向他说。彼得已不在异象之中。上帝的灵现在对他的心灵深处说话。圣灵的指教暗示彼得应该将这些人的到来与他所见的异象联系起来。

  三个人。两个仆人和哥尼流所差遣的士兵(第7节)。

20 起来,下去,和他们同往,不要疑惑,因为是我差他们来的。”

  下去。这时彼得依然在房顶。

  不要疑惑。或“不要犹豫”。和先前一样,彼得不知道他的主在做什么,但以后他会明白(约13:7)。他和哥尼流的使者都是在圣灵的引导下行动的。异象并没有提示彼得要出行。如今彼得获得了这样的指示。他明白了“不要疑惑”的意思是在他旅程结束的时候,他不应再对犹太人和其他人区别看待。异象就这样一点一点为彼得所理解。他心中的困惑也消除了。

21 于是彼得下去见那些人,说:“我就是你们所找的人。你们来是为什么缘故?”

  有文本在“那些”后有“哥尼流所派来的”。圣灵告诉彼得,那些人在等他,他要随他们去,但没有告诉彼得这些人来的原因。所以彼得的第一个问题自然是关于他们来的目的。

22 他们说:“百夫长哥尼流是个义人,敬畏上帝,为犹太通国所称赞。他蒙一位圣天使指示,叫他请你到他家里去,听你的话。”

  百夫长哥尼流。使者的描述似乎暗示哥尼流在约帕并非完全不为人所知。彼得可能想起另一位百夫长,圣经中没有记载他的名字。他驻扎在迦百农,曾为犹太人建造会堂(见路7:5)。这些回忆可能使彼得想起他的主称赞百夫长信心的话:“从东到西,将有许多人来,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太8:11)。

  敬畏上帝。见第2节注释。

  为犹太通国所称赞。那是因为他所施的周济和他对真神明显的崇敬。哥尼流的虔诚不仅为凯撒利亚的普通百姓所知,也为所有的犹太人所知。

  蒙一位圣天使的指示。chrēmatizō,“劝告”。异教作者经常用该词指神喻的答复。约瑟弗斯多次用该词指上帝对人说话,在本节中显然也是这个意思。该词曾用来表示对博士门的指示(太2:12),对于约瑟的指示(太2:22),对西面的启示(路2:26)和给摩西的神圣信息(来8:5),给(来11:7)的神圣信息。所以有文本为“从上帝得了指示”。

  听你的话。就是听彼得有关上帝对哥尼流行动的指示(见徒11:14)。同样,犹太人经常称上帝的十诫为十言(参出20:1)。

23 彼得就请他们进去,住了一宿。次日,起身和他们同去,还有约帕的几个弟兄同着他去;

  彼得就请他们进去。彼得请这些外邦人进屋,是消除犹太人对外邦人顾忌的第一步。

  次日。由于彼得约在正午上房顶祷告,哥尼流的仆人是在彼得下午早些时候彼得见异象之后到达的。那时已经太晚了,当天回不了48公里之外的凯撒利亚,所以彼得到第二天才动身。使者们无疑也因为来约帕的旅程而需要休息。

  几个弟兄。他们当然是犹太籍的基督徒(第45节)。据徒11:12,他们有六人。彼得无疑记得基督的话:“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太18:16)。彼得希望他们向教会汇报他所做的事情。徒11:12说明他们在耶路撒冷所作见证的用处。彼得无疑告诉他们他的异象和哥尼流的仆人所带来的信息。哥尼流的好名声可能吸引了这些人,使他们愿意与彼得同去。

24 又次日,他们进入凯撒利亚,哥尼流已经请了他的亲属密友等候他们。

  又次日。显然彼得和他的同伴们在去凯撒利亚的途中过了一夜,就象哥尼流的使者在去约帕途中可能做的那样(见第7-9,17节)。他们的行程是沿着地中海的海岸。

  哥尼流…等候。“正在等候”。哥尼流预备的态度显明,他深信自己的异象是真实的;上帝即将答复他的祈祷。

  亲属密友。这些人无疑包括哥尼流手下的士兵;他们多少赞成哥尼流的宗教信仰;还包括他所结交的朋友们;哥尼流试图尽多地召集他们,来接触他即将领受的新光。

25 彼得一进去,哥尼流就迎接他,俯伏在他脚前拜他。

  拜他。这种姿势表达了东方人最高的敬意。睚鲁曾经向耶稣下拜(太9:18),约翰也曾向天使下拜(启22:8)。作为一名罗马军官,哥尼流这样做表明他承认彼得是上帝的使者。罗马士兵不常有这样的举动,特别是对犹太人。

26 彼得却拉他,说:“你起来,我也是人。”

  拉他。就是“拉他起来”。彼得的回答说明只能敬拜上帝。人决不可要求和接受这样的敬拜。彼得的话与保罗在路司得的话遥相呼应(徒14:15)。敬拜圣徒,敬拜甚至天使,都是在抹杀上帝与人之间的区别(见启22:9)。

27 彼得和他说着话进去,见有好些人在那里聚集,

  和他说着话。彼得以下的话表明,哥尼流对他说了许多圣经里没有具体记载的话。

  进去。会见的开头部分显然在屋门口进行。哥尼流出来迎接彼得的举动,出于福音书中那位百夫长相同的精神;他说,“主啊,不要劳动,因你到我舍下,我不敢当”(路7:6)!

  好些人。哥尼流的人格和品行为他赢得了许多朋友。他的热情与信心使他们聚在一起,去会见并倾听一位他尚不相识之人的讲论(见第24节注释)。

28 就对他们说:“你们知道,犹太人和别国的人亲近来往本是不合例的,但上帝已经指示我,无论什么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洁净的。

亲近来往。或“加入”(见徒9:26注释)。指直接接触。尽管生活的日常交易使犹太人不得不与外邦人经常往来,但在可能的情况下,他们尽量避免这样做,以免在礼仪上遭到玷污。

  是不合例的。彼得说明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就是犹太人不与外邦人往来。哥尼流的使者站在西门家门外,呼唤里面的人到露天来见他们,表明他们了解犹太人的偏见。古典时代的作者对于犹太人是这种排外态度十分清楚。尤维纳利斯说:“犹太人惯于藐视罗马法律;他们学习,实行和尊崇犹太人的律法,以及摩西在他秘密的书卷里留传给他们的一切,禁止向那些不与他们尊崇同样礼仪的人指路,惟独向受过割礼的人指明理想的泉源”(《讽刺》 第十四章.100-104;洛伯版.,第273页)。塔西图也说:“犹太人相互之间极其忠诚,随时显示同情,但是对于所有其他民族的人,他们只有仇恨和敌意。他们不在一起吃饭,也不在一起睡觉”(《史记》第五章.5;洛伯版卷二,第181,183页)。

  当然,使徒彼得是站在传统法利赛人的立场说的,而不是站在律法本身的立场上说的。但这种情绪四处流露,表现在对犹太人与外邦人接触的严格限制。严格的犹太人不大会进外邦人的家,正如《密西拿》的一条禁令所反映的:“外邦人的住处是不洁净的”(Oholoth18.7,松奇诺版《塔木德》第226页)。一条古老的《利未记》注释举了一个与外邦人接触在礼仪上玷污的突出例子:“我听说科目斯的儿子西门出去与阿拉伯的王谈话,国王口中的一滴唾液溅在西门的外衣上,玷污了他。他的兄弟犹大就进去,代替他担任大祭司”(《米德拉西·拉巴》利16:1注释,松奇诺版第263页)。印度人不愿意与低等人士来往的等级观念与犹太人十分相似,尽管这种观念在法律和自由意识的压力下逐渐消失。

  无论什么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洁净的。使徒现在说明他已经从这个异象中学到了教训。人类因基督道成肉身,牺牲和升天而得蒙拯救。即使是最低微的外邦人也不再是俗的、不洁的。上帝愿意接受所有的人,并且藉着耶稣基督做到了。惟独罪恶将人与上帝分开(赛59:2)。不洁应该被认为是道德上的污点,而不是身体以及种族上的污点。跟随上帝的人必须学会视每一个罪人都有可能成为得蒙,称义和成圣的人。由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经历这种神圣的改变,所以要尊重他,从他身上看到上帝的形象并未完全消失,有待恢复(见彼前2:17)。单单基于文化和机遇的差异,表现在轻蔑的言语和行为上的等级骄傲,从某种角度上说,比基于宗教的歧视值得原谅。宗教的歧视倒更易于克服。

  从这节经文中可以看出,上帝给彼得的教训所涉及的不是动物,而是人。所有的人都要听到福音。最终只有那些拒绝上帝拯救他们之努力的人,才会被视为不洁的。

29 所以我被请的时候,就不推辞而来。现在请问:你们叫我来有什么意思呢?”

  不推辞。彼得没有争辩,没有质疑,凭着信心顺从了圣灵的引导,来到凯撒利亚,尽管他只是隐约地看到上帝要他去做的事情。

30 哥尼流说:“前四天,这个时候,我在家中守着申初的祷告,忽然有一个人穿着光明的衣裳,站在我面前,

  前四天。这是包括首尾计时法的明显例子(见本《SDA圣经注释》卷一第182页;卷二第136,137页;卷五第249,250页)。第一天哥尼流见了异象,并派出了他的仆人(见第3,7,8节);他们第二天到达约帕(第9,17节);第三天和彼得以及他的朋友们离开约帕(第23节);第四天到达凯撒利亚(第24节)。由于他们见到哥尼流的时候,大约正是几天前哥尼流见异象的时辰(见以下“这个时候”注释),整个这个间隔几乎不可能超过72个小时。但由于涉及四天,所以哥尼流说“四天”。有文本在“前四天”后面还有“我在禁食,直到”。

  这个时候。原文的意思比较含糊,可能译为“四天前这个时候”最好,说明彼得到达凯撒利亚约在下午申初。哥尼流也是在申初见异象的。

  我在家中守着申初的祷告。或 “申初的时候,我正在祷告”。那是献下午祭的时候(见徒3:1;10:3,9注释)。

  穿着光明的衣裳。见徒1:10。这个词组与《雅各书》中的“华美衣服”在原文中是一样的(雅2:2,3)。约翰用“光明的”来形容天使(启15:6)和羔羊新娘的衣服(启19:8)。

31 说:‘哥尼流,你的祷告已蒙垂听,你的周济达到上帝面前已蒙记念了。

  你的祷告。与第4节相对应。第4节的“祷告”是复数;这里是单数,暗示特别的恳求,更加肯定了哥尼流的祈祷极其目的,无疑是为了获得更大的亮光和更丰富的真理知识(见第2节注释)。

  你的周济。见第4节注释。

  已蒙纪念。见第4节注释。

32 你当打发人往约帕去,请那称呼彼得的西门来,他住在海边一个硝皮匠西门的家里。’

  约帕。见徒9:36;10:8注释。

  硝皮匠西门。见徒9:43注释。

33 所以我立时打发人去请你。你来了很好;现今我们都在上帝面前,要听主所吩咐你的一切话。”

  你来了很好。不只是赞许,而且是衷心的感谢(见腓4:14)。

  我们都在。说明朋友们都聚集在哥尼流身边,和他一样急于想知道更多的真理,并准备遵守上帝对他们显示的一切旨意。

  要听。还暗示愿意相信和顺从(见约5:24注释)。百夫长期望听到彼得的话,好让他和他全家都得救。

34 彼得就开口说:“我真看出上帝是不偏待人。

  开口说。表示重要的讲话(见徒8:35注释)。

  偏待人。prosōpolēmptēs,“接受脸面”,指以貌取人的人,与一个希伯来文的短语nas÷o' phanim相似,直译是“举起脸面”,常指对人作不公平的区别。参英语的“lose face”(“丢脸”),见本卷注释第107页。彼得已经从他的主身上看到不要“偏待人”,不可按社会地位,知识或财富对人进行区分。甚至主的仇敌也承认这一点(太22:16)。对于这一点,雅各强调这是凡希望成为基督真门徒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品质(雅2:1-9)。彼得需要明白,要充分运用这条伟大的原则,就要求犹太籍的基督徒接受其他民族的人与他们平等相交。保罗是外邦信徒中最大的使徒。他在罗2:9-11中强调了这个原则。彼得从哥尼流和他自己的异象中得知,上帝愿意让所有的人都认识祂,不论他们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见申10:17;撒上16:7。

35 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

  在各国中。彼得隐约意识到基督教并不局限于某一个民族。在他对待哥尼流的事上,他开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尽管他还没有彻底明白。保罗不久后宣称,不论是什么民族,性别和社会地位,在上帝眼里没有什么区别(加3:28;西3:10,11)。

  犹太人认为自己是上帝唯一关注、保护和怜悯的对象。在他们被虏到巴比伦之前,他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惯例常效仿周围的外邦民族(见《SDA圣经注释》卷四第31页),但在他们被虏回归之后,他们尽力使自己与他们的外邦邻舍隔离。他们养成了一种排外的精神,使他们鄙视非犹太人,认为他们不会被上帝所接纳。

  起初这种排外的精神成了福音传给非犹太人的主要障碍。如果基督教只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就象犹太籍的基督徒最初所认为的那样──它就永远不会得到天下所有人的拥护。所以教会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挣脱犹太教的牢固镣铐。在哥尼流悔改的事上,上帝的圣灵带领早期教会朝这个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敬畏主。“敬畏主”和“行义”可以被视为律法的两条大纲──第一是指人对上帝的责任;第二是他对同胞的责任。见弥6:8;太22:34-40注释。

  悦纳。或“接受”。上帝不再有特选的子民。祂呼吁人人悔改。祂接受真心悔改之人。

36 上帝藉着耶稣基督(祂是万有的主)传和平的福音,将这道赐给以色列人。

万有的主。由于耶稣基督是万有的主,每一个人都必须平等地站在祂面前。彼得这样说,还防止哥尼流觉得他所理解为弥赛亚的犹太人,只是一名先知和教师。

  传。这里是希腊语动词euaggelizō(“宣布快乐消息”)的一种形式,按照专业的基督教观念,指“报好信”(见赛52:7)。

  和平。圣经说上帝要为远处和近处的人,为外邦人和犹太人缔造和平(见赛57:19注释;参赛49:6)。基督在上帝和各国之间传播和平,没有任何偏见(见太8:11;约12:32;参太28:19)。使徒们将这福音传给世界。保罗对外邦人说:“你们从前远离上帝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祂的血,已经得亲近了”(弗2:13)。使徒们一直在传扬,除了基督的名之外,在天下人间没有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4:12),不论是犹太人还是希腊人,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的(西3:11)。在藉着基督而来的和平的道理中,《旧约》与《新约》,使徒与先知之间就这样达到了和谐。基督是万有的主(罗3:29)。

  所应许的和平主要不是在人与人之间,而是在上帝与每一个人之间。当人凭着信、藉着耶稣基督获得赎罪的时候,就拥有了这种和平(罗3:24-26;5:1)。和平的使者是耶稣基督;和平的基础是祂赎罪的工作;和平的条件是信心;和平的福气是赦罪;和平的果子是圣洁。

这道。指弥赛亚的信息,就是藉着主基督救主给世界带来平安(见路2:14)。信息首先传给上帝的选民以色列人,但现在彼得认识到,上帝赦免每一个相信祂之人的罪(见徒10:43)。这和平的信息如今仅仅要在于上帝与祂的选子民之间,也存在于上帝与外邦人之间。

37 这话在约翰宣传洗礼以后,从加利利起,传遍了犹太。

  这话。rhēma,强调说话或讲道,而不是“道”本身,如第36节。在36节中,“道”是藉着基督得救的全部信息。在本节更加具体了,是在施洗约翰宣讲之后,广为传播的耶稣的消息。哥尼流和他的朋友们显然知道这消息。也许通过宣讲,这消息已传到远达凯撒利亚(徒8:40)。这个消息的内容是,虽然耶稣曾作为人生活在拿撒勒,祂却是上帝所膏的弥赛亚,并通过祂所行的大事证明出来(见徒10:38)。这说明基督的故事已广为人知──使徒和平信徒已有效而有力地将有关基督的信息传开。

  从加利利起。耶稣在约旦河受洗后,就在加利利开始传道(见可1:14)。

38 上帝怎样以圣灵和能力膏拿撒勒人耶稣,这都是你们知道的。祂周流四方,行善事,医好凡被魔鬼压制的人,因为上帝与祂同在。

  圣灵。耶稣受洗的时候,上帝的膏了祂,不是用油,而是用圣灵(太3:13-17)。

能力。当上帝的儿子降卑道成肉身之时,祂放下了独立发挥祂上帝第二位格特性的权利(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918,919页)。祂在地上所作的一切,都倚赖从上头来的能力,和世人一样(见《历代愿望》143页;参约5:19,30;8:28)。

膏。chriō。它的另一种形式译为“基督”(见徒4:26注释)。该词紧接在彼得在本章36节有关基督的论述之后,似乎暗示拿撒勒人耶稣在受洗领受圣灵之时,公开正式地成为弥赛亚(见太3:16,17)和“受膏者”,尽管祂是“从创世以来被杀之羔羊”(启13:8)。

  行善事。耶稣的生活不断展示献身为人服务的榜样(见徒2:22;《历代愿望》70页)。

  医好凡被魔鬼压制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讲,一切的疾病和痛苦都来自撒但。连保罗“肉体中的刺”也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林后12:7)。但是还有一种特殊的魔鬼附身,现代的医学不一定能诊断出来。在福音传播的早年,这种魔鬼附身表现出它一切可怕厌恶的特征。每当遇到此种情况,耶稣便制服这种势力。主一次又一次地驱逐了污鬼。见《马可福音》第1章补充注释。

  上帝与祂同在。尼哥底母承认说:“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上帝的同在,无人能行”(约3:2)。

39 祂在犹太人之地,并耶路撒冷所行的一切事,有我们作见证。他们竟把祂挂在木头上杀了。

地。chōra,“地区”,“院子”,与耶路撒冷相对应(见路2:8;徒26:20)。

  有我们作见证。从耶稣开始工作时起,彼得就跟随祂了(约1:40-42)。使徒意识到自己使命的主要目的,就是遵照主的吩咐,向世人见证基督(见徒1:8,21,22;参太28:19,20;路24:48)。

  他们竟把祂挂在木头上杀了。见徒5:30注释。和徒2:23一样,彼得称耶稣被钉主要是耶路撒冷的官长和百姓所为,而不是罗马巡抚所为。

  木头。xulon,但是在七十士译本和蒲纸文献中也表示“树”。这里显然是指十字架,不像一些注释家所认为的,是指伊甸园中的分别善恶树。

40 第三日,上帝叫祂复活,显现出来;

  第三日。这是包括首尾的计时法。详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182页;卷二第136,137页;卷五第249,250页;参第30节注释。关于基督在坟墓里的时间,见太16:21;路23:53 至24:6。

  叫祂复活,显现。基督没有公开显现(见第41节),但是许多证据证明,那些见过祂的人都很清楚,曾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同一位耶稣,如今活着并得了荣耀。

41 不是显现给众人看,乃是显现给上帝预先所拣选为祂作见证的人看,就是我们这些在祂从死里复活以后和祂同吃同喝的人。

  不是显现给众人看。犹太人一般没有认出耶稣就是《旧约》所预言的弥赛亚,所以他们不可能愿意见证耶稣的复活(见路16:31)。甚至一些门徒起先也没有准备好接受复活的基督(太28:17;可16:14)。这说明耶稣即便在犹太人中公开露面也是没有效果的。

  预先所拣选为祂作见证的人。门徒从一开始就蒙拣选,不仅协助耶稣传道,而且在耶稣离开之后,见证他们所看到、所听到的事(见太28:19,20;约17:6-8;徒1:8;彼后1:16-18)。

  我们。见徒1:3;林前15:5-8.

  同吃同喝。见路24:42,43;约21:13-15。基督的吃与喝乃是重要的证据,证明祂不是门徒想象中的幻影。

42 祂吩咐我们传道给众人,证明祂是上帝所立定的,要作审判活人、死人的主。

  吩咐我们传。这个吩咐包含在太28:18-20 和徒1:8 的指示中,就是为上帝的国作见证(参徒1:2)。

  上帝所立定。根据永约的条款,基督要成就人类的救赎。这使祂也适于担任人类的审判者,完全成就圣约。

  活人。保罗(徒17:31)赞同彼得把复活作为复活的主将来审判万民的保证。耶稣是人,是战胜死亡和罪恶的人,同时祂也是上帝,是立法者,人要根据这部律法接受审判,所以祂理当成为万民的审判者(见约5:22,27注释)。

43 众先知也为祂作见证说:‘凡信祂的人必因祂的名得蒙赦罪。’”

众先知。和先前的演讲一样(见徒2:16,30;3:18),彼得在这里表明自己理解《旧约》的预言应验在基督和祂的工作上。无疑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基督从复活到升天之间向彼得和其他使徒向祂所领受的教训(见路24:27,44)。彼得在本节可能引用了赛49:6;珥2:32。彼得用《旧约》经文支持他的论点,表明他知道哥尼流及其家人熟悉这些经文。

凡信祂的人。这是约3:16的应许。彼得在本节予以重申,就象保罗后来所做的那样(徒16:31)。得救靠的是藉着耶稣基督,接受上帝的恩典(弗2:5,8),而不是靠行律法(加2:16,20,21)。在接受救恩的礼物之后,行为便随之而来(弗2:10;腓2:12,13)。

  因祂的名。这句话一定在使徒彼得热心的听众心中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是对他们怀疑和困惑的答复。他们寻求得救,不是靠行割礼,或服从犹太人的遗传,或遵循这些遗传所涉及的一切规条,而只是靠相信基督和祂圣名的能力(见徒3:16注释)。他们的得救在于基督神圣品质的大能;基督的名乃是代表性的象征。藉着拿撒勒人耶稣基督,他们虽然是外邦人,也会领受赦罪。他们醒悟的良知会教导他们与上帝和好的必要条件。他们先前所向往的满足使他们进入了一种属灵的状态,以致能参与下一节经文所阐述的奇妙经历。

  蒙赦罪。见徒2:38;3:19。

44 彼得还说这话的时候,圣灵降在一切听道的人身上。

  圣灵降在外邦人哥尼流和他的家人身上,是在他们受洗之前。这对于彼得的同伴们来说,是基督应许是直接应验:“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约16:13)。虽有彼得的异象,他们依没有预备好完全接纳外邦人加入教会(徒10:45),直到圣灵的降临证明论了上帝也接纳外邦人。

  许多基督徒认为领受圣灵取决于水的洗礼。他们教导人说,洗礼具有圣礼的能力,能给领受的人带来上帝的恩典。在本节的例子里,哥尼流和他的家人是在接受水的洗礼之前,就领受了圣灵的恩赐,这说明领受圣灵并不取决于洗礼(见第47节注释)。洗礼只是内心属灵新生的一个外在象征。它的意义在于实际的经验(见本卷注释第43,44页;见太3:6;罗6:3-6注释)。

45 那些奉割礼、和彼得同来的信徒,见圣灵的恩赐也浇在外邦人身上,就都希奇;

  那些奉割礼、和彼得同来的信徒。指徒11:12所提到陪伴彼得的六位犹太籍基督徒(见徒10:23注释)。他们的惊讶证明哥尼流及其家人所领受的恩赐是真实的。此前基督徒认定如果外邦人想成为基督徒,他们必须首先完全皈依犹太教。腓利给埃塞俄比亚的太监施行洗礼可能不是这种观点的一个例外。但是哥尼流以及家人都是外邦人。与彼得同去的犹太籍基督徒无法理解,这些人不先皈依犹太教,怎么就能领受圣灵的恩赐。他们惊讶的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一些古代的犹太人宣称,在弥赛亚的日子,不会有人改信犹太教而被接纳进以色列(《塔木德》《异教》3b,松奇诺版,第8页)。彼得的同伴们相信弥赛亚的时代已经来到,他们的思想可能受这种排斥改信者的态度所影响。

  外邦人身上。彼得的犹太籍基督徒同伴们,如今看到了使徒异象的明确应验。哥尼流及其家人被圣灵所充满,证明今后任何人都不得称外邦人为“俗”的或“不洁净”的。对于彼得的基督徒同道来说,这个证据无疑足够了。

46 因听见他们说方言,称赞上帝为大。

  说方言。上帝的恩赐在这里的表现,与五旬节在耶路撒冷的表现是一样的(见徒2:4注释)。这句话暗示一种属灵喜乐和兴奋的突然迸发,表显为一阵非预先准备的赞美。在使徒时代的教会历史中,记录了多次圣灵藉着说方言恩赐的显现(参徒19:6;参徒2:4;见林前14章注释)。这种恩赐是为了实用的目的。在五旬节时,这种恩赐帮助使徒们对那些聚集来过节、但不说亚兰语的听众传福音。保罗在以弗所让亚波罗的信徒重新受洗的事,使我们可以合理地推定,这种恩赐会预备他们进入一个更宽广的基督徒工作效力的领域(见徒19:6注释)。同样,在本节的例子里,说方言的恩赐对于彼得同伴们来说,乃是一个神迹和见证,因为他们还没有预备好接受外邦人加入教会。

47 于是彼得说:“这些人既受了圣灵,与我们一样,谁能禁止用水给他们施洗呢?”

于是彼得说。前面没有提到有人发问,但显然彼得本节的话回答了他犹太籍基督徒朋友惊讶的询问:即鉴于外邦人哥尼流及其家人已经领受了圣灵,彼得应该对他们怎么行。他既已顺从上帝的引导来对他们传道,难道他不接着给他们施洗吗?

与我们一样。彼得认识到上帝像拣选犹太人一样,拣选了外邦人,并赐给每一个人同样的恩赐。

  谁能禁止用水给他们施洗呢?洗礼所象征的内在属灵的恩典,既然这么明显地由上帝直接赐给这些人,难道就不能给他们施行外表的仪式吗?象撒玛利亚人的情况那样(徒8:15-17),受洗通常是在按手之后,并伴随着属灵能力的恩赐。但如今圣灵的恩赐首先赐下,所剩下的就是通过外表的仪式,使这些信徒加入教会。这件事说明只要人准备好领受,上帝就会直接赐下祂的恩赐(见徒10:44注释)。但又也显明,任何属灵的恩赐,不论多么神奇,都不会解除某种外在的形式,例如洗礼的义务。事实上,这次圣灵的意外赐予,正是为了打消奉割礼的人在给外邦人施洗的事上的顾虑。圣灵的恩赐扫清了道路,然后再施行洗礼。

48 就吩咐奉耶稣基督的名给他们施洗。他们又请彼得住了几天。

  吩咐…给他们施洗。本节的结构似乎暗示,彼得自己没有给这些信徒施洗。耶稣(约4:1,2)和保罗(林前1:14-16)通常不给信徒施洗。彼得显然这一次也如此行。保罗说自己一般不施洗,是为了避免结党,使教会的团结遭到破坏,结果按施洗者的名字分成派别。这也可能是彼得如此行的原因(见林前1:12)。

圣经没有告诉我们是谁执行洗礼。也许是由彼得的同伴施行的。可能由于腓利工作的结果,在凯撒利亚已经建立起教会组织。这里的长老,执事,甚至腓利本人,可能都听从彼得的“吩咐”。

耶稣基督。有文本为“主”。

  住了。彼得可能同意留下(见徒11:3),从而表明他愿意今后实行他异像的教训。他一定与新信徒自由交往,一起吃喝(徒11:2,3),并不担心遭到玷污。路加对彼得在凯撒利亚经历的大量描述,一定视之为使徒生活的一个转折点,证明了他与保罗基本上一致。尽管后来彼得动摇了自己对于外邦基督徒的态度(加2:11-13),受到保罗的指责,那次严厉指责的记录,证明彼得在很大的程度上已放弃了他的犹太人偏见,只是在一些从耶路撒冷到安提阿来的非常严格的犹太人影响之下,才这么做的。

  几天。见徒9:19注释。

(选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