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44使徒行传 > 正文

使徒行传18--SDA圣经注释

第 18 章

提要:3 保罗亲手劳动,在哥林多对外邦人传道。9 主在异象中鼓励他。12 保罗被人告到方伯迦流面前,却被开释了。18 然后,保罗访问许多城市,坚固门徒的心。24 亚波罗得到亚居拉和百基拉更全面的指教,28 有效地传扬基督。

1 这事以后,保罗离了雅典,来到哥林多。

  保罗离了。有文本无“保罗”。

  来到哥林多。在雅典西南约64公里处。保罗可能沿着哥林多地峡行走,或经海路从比雷埃夫斯到森可瑞。哥林多城建在地峡上,两岸上都有港口──一个在东边的森可瑞,另一个在西边的里齐屋牧。从希腊早期起,它就是重要的商业城市。商业带来了奢华和败坏。保罗来到这里工作,成果远超过雅典。

2 遇见一个犹太人,名叫亚居拉,他生在本都;因为革老丢命犹太人都离开罗马,新近带着妻百基拉,从意大利来。保罗就投奔了他们。

  亚居拉。一个拉丁语名字,意思是“鹰”,相当于希腊语的“Akulas”。“Onkelos”可能是它的另一种拼法,是犹太塔古姆之一传统作家的名字(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95,96页)。犹太人住在外邦国家时,习惯于以动物起名。

  他生在本都。直译是“按种族是本都人”。从整部《使徒行传》可以看出,小亚细亚各省有许多因大分散而迁来的犹太人家庭(见徒2:9,10;参彼前1:1注释)。五旬节时有一些来自本都的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徒2:9)。此前约一个世纪,本都的国王米特达梯被庞培打败之后,本都就归罗马统治。

  革老丢命。苏埃托尼乌斯记录犹太人被驱逐出罗马城(见本卷注释第80页)说:“由于基里斯都的煽动,犹太人不断闹事,他(革老丢)就将他们驱逐出罗马”(《凯撒生平》第五章.25.4;洛伯版,《苏埃托尼乌斯》,第二册第53页)。当时在罗马城有一个很大的犹太人居住区,在杰尼卡勒山脚(见本卷注释462页地图)。他们对罗马的上层阶级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有自己的会堂和祈祷的场所(参徒16:13);他们被容纳为合法的宗教(religio licita);他们沿着阿庇安大道(一条古罗马大路)保留自己的墓地。将他们驱逐出罗马的命令似乎是突如其来的;苏埃托尼乌斯认为一个名叫基里斯都(“Chrestus”)的人与这道命令有关系。关于这个人,苏埃托尼乌斯绥没有更多的记载。但那时希腊文中“i”和“e”的发音几乎没有区别。德尔图良(《护教书》第三章第5页)说,那个希腊的名字“Christos”常常发成“Chrēstos”(“好的”,“有用的”,或“善良的”)。革老丢发布命令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五旬节之后,基督徒来到罗马;彼西底的安提阿(徒13:50),路司得(徒14:19),帖撒罗尼迦(徒17:5-8)和庇哩亚(徒17:13)等地发生了骚乱。基督的名字常挂在接受和拒绝基督为弥赛亚的人嘴边。而罗马的官员,象迦流,似乎对于犹太人名目和言语等问题并不关心(徒18:15),很容易认定基督是某个党派的领袖,还会猜想(如在帖撒罗尼迦,见徒17:7)这位领袖是否也想登上地上君王的宝座。这样的解释可以说明所发生的骚乱,名字的混淆,以及驱逐令的出台(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71页)。

  亚居拉和他的妻子在被驱逐之前一直居住在罗马。由于罗马的许多犹太人或他们的后代是自由民(见徒6:9注释),亚居拉或他的父母可能属于这个阶层。后来提到亚居拉和百基拉(罗16:3)时,他们似乎回到了罗马。如果他们的确返回了罗马,那必定是在他们同保罗在以弗所之后,因为当保罗在那里写《哥林多前书》的时候,他们与他在一起(林前16:19);他们所住的房子是以弗所基督徒礼拜的地方。如果保罗在写《提摩太后书》的时候提摩太在以弗所,那么他们依然在那个城市(提后4:19)。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其他行动。

至于谁是第一批到罗马传播新信仰的传道士,可以根据以下的资料形成概念:(1)五旬节之后二十五年时间过去了。罗马的犹太人不可能没有听到巴勒斯坦局面发展的明确消息。福音的传播在那里已经获得很大的成功。(2)参加五旬节的人有“从罗马来的客旅中,或是犹太人,或是进犹太教的人”(徒2:10)。(3)在与司提反辩论的讲希腊语的犹太人中,有罗马的自由民;司提反本人也可能属于这个阶层(见徒6:5,9注释)。(4)保罗所问候的安多尼古和犹尼亚,比他“先在基督里”(罗16:7)。因此罗马教会的创始人很可能在这些人中,而不是传统所说的彼得。每一件事情都表明,罗马基督徒的神学,象司提反所奠定的伟大原则。司提反对福音的见解影响了保罗。所以亚居拉和百基拉在哥林多时这么容易接受使徒保罗。保罗在罗16:3-15 所提到的许多人,很可能是在革老丢统治时期被驱逐出罗马城,后来又返回的。

  新近…从意大利来。见上面“革老丢命”注释。

  百基拉。这个名字在其他地方(提后4:19;参罗16:3;林前16:19准确的希腊原文)拼为“Prisca”,是缩略形式。Prisca的名字可能反映了与Prisci氏族(gens)的联系。该氏族源于罗马最早的时代,曾为城邦提供了一系列执政官。亚居拉和百基拉的婚姻可能是受过教育的犹太人在罗马名门妇女中影响的例子。百基拉的名字列在前面(徒18:18;罗16:3;提后4:19),说明她可能出身罗马名门。她参与指教亚波罗(见徒18:26),说明她是一个有文化的妇女。

  夫妻二人是否因保罗而悔改,尚无法最后确定,但有些事实说明他们不是保罗所劝化的:(1)他们没有象吕底亚(徒16:14)那样有听过保罗教训的记录,否则路加是不会省略不谈的。(2)保罗在进会堂讲道之前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他们(徒18:3),说明他们是志同道合的。

3 他们本是制造帐棚为业。保罗因与他们同业,就和他们同住做工。

制造帐篷为业。保罗在他的家乡是大数城,很容易学习和操练制造帐篷的手艺。大数在当时和后来都以粗羊毛织品著称,对船帆和帐篷的需求量甚大,因其所属行省的名字“基利家”(cilicium)而为罗马人所知。亚居拉出身的本都省,也以这类产品而闻名,其原材料来自大数山脉和周边地区山坡上放养的山羊。保罗虽然家境富裕,曾到过高等教育,但并不能免除学习一门手艺的义务,因为有一句希伯来的谚语说:“不教授自己的儿子手艺,就是教他们做贼”。这样的教训在希伯来人中家喻户晓。比如伟大的希勒尔就是一名木匠。因此保罗在哥林多能象他在帖撒罗尼迦时一样,用自己的手艺谋生,免得在希腊人中传福音的时候受到利己的指控(林前9:15-19;林后11:7-13;见帖前2:9)。保罗在哥林多开始在以一名新匠人的身份赚取工资,或在犹太人的工场做合伙人。哥林多城的人只知道他是一个犹太人。

和他们同住。据《塔木德》(《住棚节》5lb;松奇诺版,第245页),至少在亚历山大,有各行各业的人在会堂的礼拜中坐在一起。一个陌生人来到之后,很快就会在会堂中找到他同行的人,并可以与他们住在一起。如果哥林多也这样做的话,保罗可能很快就在亚居拉和百基拉那里获得食宿和工作。

4 每逢安息日,保罗在会堂里辩论,劝化犹太人和希腊人。

每逢安息日。保罗在哥林多至少住了一年半(见第11节)。

  辩论。保罗总是先到犹太人那里去(见徒13:5,14注释)。但是在哥林多(徒19:8,9),他没有得到许可,在逗留于这座城市的整段时间里继续在会堂里讲论。后来在以弗所也是这样(参徒18:7)。

  劝化。或“设法说服”。

  希腊人。Hellēnai,可能不是指讲希腊话的犹太人,也不是按该词的专业意义指皈依犹太教的人,而是像其他地方那样(见徒11:20注释)指异教徒。如果他们是“敬畏上帝的人”(见徒10:2注释),保罗可能在会堂里遇到一些。但保罗与他们中许多人接触,无疑是因业务关系和在其他场合。

5 西拉和提摩太从马其顿来的时候,保罗为道迫切,向犹太人证明耶稣是基督。

  西拉和提摩太从马其顿来的时候。帖前3:2表明,保罗在雅典的时候,提摩太曾去见他,但马上就被派回帖撒罗尼迦,进一步了解那里教会的情况。提摩太带着帖撒罗尼迦信徒信心和爱心的好消息回来了(帖前3:6)。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从马其顿来的弟兄”(林后11:9)带来了接济,显示出对保罗爱心和关怀的新凭据。

  保罗为道迫切。或“他为道焦急”, “保罗忙于传道”。保罗既认识真道,就急于把它表达出来(参诗39:3)。不知道西拉和提摩太的到来与这次传道的激情有没有关系。没有迹象表明他们带来的礼物减轻了保罗所从事的手艺,《哥林多前书》第9章不认同这样的想法,但有可能这些礼物使他暂时能专门从事传道。保罗本来就急于传道。西拉和提摩太鼓励的话无疑加强了他的愿望。

  证明耶稣是基督。强调耶稣是受苦的弥赛亚,是救主。这是犹太人急需明白的真理。

6 他们既抗拒、毁谤,保罗就抖着衣裳,说:“你们的罪(原文作“血”)归到你们自己头上,与我无干(原文作“我却干净”)。从今以后,我要往外邦人那里去。”

  抗拒。。这个动词暗示强烈的反对,就象一支整队待战的军队。反对保罗的势力是有组织的,且意志坚决。

  毁谤。blasphēmeō(“诽谤”,“责备”,“辱骂”)。来自blax(“愚蠢的”)和phēmi(“说话”)。无根据的责备是“蠢话”,“毁谤”就更严重了。这次犹太人的毁谤无疑不仅诬蔑保罗,还诬蔑基督。这是最恶毒的亵渎。参blasphēmeō(毁谤)用于彼后2:2:“便叫真道因他们的缘故被毁谤”。徒19:9也记录了这种行为,但用语不同:“在众人面前毁谤这道”。这些骚扰无非重演了罗马城(见徒18:2注释)和其他许多地方发生过的事(见徒13;14等)。这种毁谤回应了林前12:3 中“耶稣是可咒诅的”话。

  就抖着衣裳。关于这个动作的意义,见尼5:13;太10:14;徒13:51注释。这是犹太人对犹太人的动作,比其他动作更能表现使徒的愤怒。这是保罗最后的手段。他对理智和良心的呼吁遭到野蛮的践踏。

  罪(原文作“血”)。“血”寓指“毁灭”(参书2:19)。这是希伯来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见太27:25注释)。参以西结所说自己作为守望者的责任(结3:18,19)。

  往外邦人那里去。见徒13:46注释。保罗所说的离开犹太人显然仅限于当地。使徒并没有停止在犹太人中间的工作,只是放弃了对哥林多犹太人的传道(参徒9:15;19:8)。

7 于是离开那里,到了一个人的家中;这人名叫提多犹士都,是敬拜上帝的,他的家靠近会堂。

  到了一个人的家中。保罗利用这所房子传道和崇拜。他可能依然与亚居拉和百基拉住在一起。

  犹士都。这是一个罗马姓氏(参徒1:23)。有文本为“提多犹士都”。但没有理由认为他就是加2:3所提到、保罗后来留在克里特的提多。提多的名字在罗马中比较普遍。林后7:14;8:16,23表明,派往克里特岛的提多与哥林多教会信徒有密切的关系。本节的犹士都和提多一样,是没有受过割礼的外邦人,并参加会堂的崇拜,是“敬畏上帝的人”(见下面“敬拜”注释)。

  敬拜。sebomai。该词这里的形式表示“进犹太教的人”(徒13:43)和“虔敬的希腊人”(徒17:4;见徒10:2注释)。因此他的房子成了犹太人和外邦人聚会的合适场所。外邦人来到这里,无疑比进入犹太人的家更加乐意。

  靠近。或“相邻”,“隔壁”。保罗在哥林多的犹太人会堂遭到拒绝之后,无疑选择了附近一个场所聚会,便于那些改变了对福音看法的犹太人过来。但这种相邻也是遭惹敌视的另一个原因,特别是依附保罗的人渐渐增多,甚至连一个管会堂的人也接受了福音(第8节)。

8 管会堂的基利司布和全家都信了主,还有许多哥林多人听了,就相信受洗。

  管会堂的基利司布。“管”意思是“为首”。林前1:14提到过这位基利司布,是保罗亲自施洗的少数人之一。他悔改之前在犹太人中的领导地位,和他的全家接受福音,使他在基督徒中备受关注。

  就相信受洗。这两个动词原文的形式暗示在一段非特定的时间里持续的过程。在新信徒中还有该犹(林前1:14)。他的社会地位也许比其他人高。在基督徒中,他以好客而著称,并在保罗第二次访问时接待他(罗16:23)。司提反一家的成员是“亚该亚初熟的果子”,显然在最初的信徒当中(林前16:15)。保罗亲自给他们施洗(林前1:16)。以下的信徒也是当时或其后不久悔改的人:福徒拿都和亚该古(林前16:17);杰出的女信徒革来(林前1:11);兄弟括土和城内管银库的以拉都(罗16:23);和以拜尼土,也属于“亚该亚初熟的果子”(罗16:5)。这时西拉和提摩太同保罗在一起。无疑他们给大多数信徒施洗(林前1:14-16)。

9 夜间,主在异象中对保罗说:“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

  主…说。这是给保罗的另一个异象。显然从主的话来判断,使徒因某种原因正渐渐丧失勇气,面对了身体伤害的危险。保罗接受这个信息的方式,是与他接受马其顿呼声的方式是一样的(徒16:9,19)。但这里主亲自向祂的仆人显现。在保罗一生的各个重大危机中,上帝都赐给他异象。他悔改的时候第一次见到主耶稣(参徒9:4-6;参《使徒行述》115页)。他后来在耶路撒冷圣殿的异象中听见同样的声音,看见了同样的形象(徒22:17-21)。现在他又一次看见了主,并听见了主的声音。

  不要怕。或“停止惧怕”。暗示保罗这时有几分害怕和消沉,觉得他正在试图为主担负沉重的担子。他的信徒大都来自奴隶或自由民阶层。那些文化教养与他相当的人,不论是犹太人还是希腊人,似乎都不大容易接受他的道理(参林前1:26,27)。无疑他当时在肉体上正遭受着危险。他曾看见犹太人的辱骂演变为暴力。这种事情很容易再次发生。于是主和蔼地对保罗说:“不要害怕”。

  讲。或“不住地讲”。

  不要闭口。或“不要保持沉默”。对于软弱时的试探,似乎保持沉默为佳,因为说出来也没有用。但这里劝告使徒比以前更加勤奋地传道。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保罗的见证。以利亚也经历过类似灰心的危机(王上19:4-14)。耶利米还不止经历过一次(耶1:6-8;15:15-21)。

10 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因为在这城里我有许多的百姓。”

  有我与你同在。原文的“我”是强调的。耶稣的命令紧随着一道应许,正是保罗此刻所需要的。虽然有人阻挡他,但基督与他同在。赐给整个教会的应许“我就常与你们同在”(太28:20),现在向保罗个人重复──“有我与你同在”。尽管顺从这道更深的命令意味着受苦的生活,但伴随着这道命令的保证是世人的恶计必受到抑制,保罗的工作不会永远受阻。

  下手害你。或“伤害你”,“虐待你”。基督没有应许保罗不会受到任何攻击,但祂不允许仇敌对他实施暴力。这个保证对保罗的意义,就象几个世纪以前以利沙所学得并宣布的:“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多”(王下6:16)。

  许多的百姓。这句话使我们想起主在以利亚软弱的时候对他说的话:“但我在以色列人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王上19:18)。即使在哥林多罪大恶极的人中间(林前5:10,11),仍有诚实的人渴望得救,等待悔改的呼召。保罗和他的追随者必须发出这样的呼召。

  由于这时哥林多是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在人看来,教会从一开始就必须利用自己的地位。从保罗后来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可以看出哥林多基督教团体的重要性和广泛性。主藉着异像慈怜地对保罗保证,他的讲道会有丰盛的收获。保罗起来,得了安慰,预备担负任何担子。

11 保罗在那里住了一年零六个月,将上帝的道教训他们。

  保罗…住了。“kathizō”(“坐下”,“安顿在一个地方”)。该动词暗示持久性和连续性。

  一年零六个月。保罗在哥林多度过的时间不仅使他有机会建立和组织一个教会,而且在周边地区,如坚革哩港作工(见罗16:1)。保罗除了向哥林多人传道和教导之外,可能还在这个时期写了致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两封书信。这两封信被视为保罗最早的书信,也许还是《新约》最早的作品,除非把《雅各书》定得更早一些。《哥林多后书》(林后1:1)是“写信给在哥林多上帝的教会,并亚该亚遍处的众圣徒”,清楚地表明福音的传播已超越了这个城市的范围。保罗认识到这个大面积的收获是上帝在异象中对他所发应许的实现。这个异象使他为下一次迫害的来临作好准备。

12 到迦流作亚该亚方伯的时候,犹太人同心起来攻击保罗,拉他到公堂,

  迦流。他原名“马库斯·阿纽斯·诺瓦图斯”,但他被一个名为“卢修斯·朱尼厄斯·迦流”的富裕罗马人收养以后,就被叫作朱尼厄斯·阿纽斯·迦流。他尼禄的导师、斯多亚派哲学家塞内卡的兄弟。塞涅卡曾把他的两本专著献给他担任方伯的兄弟:《愤怒》和《蒙福的生活》。迦流可能约在公元51年到公元53年作亚该亚省的方伯(见本卷注释第98页)。迦流因热病从亚该亚退职之后(《塞内卡书信》civ.1),返回了罗马。他起先得到尼禄的青睐,但据传最终他惹怒了这个暴君,被处死了。据另一个传说,他是自杀的。但塔西图说,迦流只是“因自己的兄弟塞内卡的死而惊慌”,恳求尼禄饶命(《编年史》第十五章第73页;洛伯版,《塔西图》,第四册第333页)。

  方伯。见徒13:7注释。路加在这里也显示出他准确记录官衔的典型特点。在提比留统治时期,亚该亚包括马其顿省南部整个希腊地区,是一个帝国行省,由行政长官进行管理。但到了大约公元44年,由于这里不再需要军队直接控制,革老丢使亚该亚再次成为元老院辖下省份(塔西图《编年史》第一章第76页;苏埃托尼乌斯《凯撒生平》第五章25.3)。因此在保罗访问访哥林多的时候,这里再次由方伯治理。

  犹太人起来。犹太人并没有发动叛乱。显然他们只是希望藉着结伙反对保罗,把使徒赶出城去。

  公堂。罗马行省的地方长官习惯在某些固定的日子,在集市或市场上开庭(见徒19:38注释),使任何人都可以向他们投诉,解决冤情。犹太人显然利用了这样的机会。他们结伙来到迦流面前,控告他们的一个同胞发表危险言论。如果迦流刚从罗马来的话,他就有可能在那里听说过有关于“基里斯都”的动乱(见徒18:2注释),并以为他们这次是为同样的事争讼。见本卷注释第448,449页插图。

13 说:“这个人劝人不按着律法敬拜上帝。”

  这个人。houtos,这个指示代词表达了他们的藐视;他们希望把这种藐视传递给迦流。

  律法。犹太人既向方伯诉讼,所指的显然不是摩西的律法,而是罗马的法律。他们想,虽然由于政策的原因,犹太人被驱逐出罗马,但犹太教依然是一个合法宗教,为罗马国家可以容和承认。所以他们的控告不应涉及犹太人的宗教问题,而要指控保罗宣传一种非法的新宗教(参徒17:7注释)。

14 保罗刚要开口,迦流就对犹太人说:“你们这些犹太人!如果是为冤枉或奸恶的事,我理当耐性听你们。

  开口。这是正式讲话常用的开头语(参太5:2;13:35;徒10:34)。保罗准备进行正式的辩护,结果没有这样做的必要。

  迦流…说。迦流住在亚该亚,不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个新兴的基督教运动。他无疑了解犹太人的争端,可能还知道一些保罗的事。但根据他哲学家和政治家的立场,他觉得这件事不该由他来审判。他不想在罗马所承认和不承认的宗教之间划出明确的界限。

  冤枉或奸恶的事。罗马的地方长官应该审理的两类事是:(1)罪恶(参徒24:20)或冤屈的事。(2)不道德的行为。在审理这些案件的时候,他们作为罗马法律和公正的执行者,会履行自己的职责。上面的两种行为指的是公开的罪行,如抢劫,强暴等;第二种的主要特征是欺骗和狡诈。

  理当。或“按着道理”,“正确地说”。

  耐性听你们。就是听完你们的案子。这个动词是专业词汇,表示接受诉求。迦流的话表明罗马人视自己比他们所容忍的犹太人优越。但是如果犹太人的诉讼有正当的理由,就能享受这种耐性。迦流会调查属于他职权和罗马法律范围的任何案情。

15 但所争论的,若是关乎言语、名目,和你们的律法,你们自己去办吧!这样的事我不愿意审问”;

  言语、名目。这些犹太人如果有机会,会就保罗教训的许多内容提出指控。但耶稣是不是基督对于罗马人来说完全属于神学范畴,罗马的法律对其不起作用。如果迦流在罗马听过“基里斯都”的名字(见第2节注释),他会更果断地效法皇室的做法,尽快摆脱这些犹太争论者(参徒23:29)。

  你们的律法。迦流用强调的语气表明他已识破他们诉讼的意图。他们的案情所涉及的不是罗马法律,而是犹太人的律法。他拒绝卷入其中。

  不愿意审问。迦流坚决推掉了这个案件。原文的“审问”是强调的,“我”也是强调的。迦流推掉了这个案子,因为它与罗马的法律无关。

16 就把他们撵出公堂。

  迦流和他的扈从以及其他官员无疑坐在集市或市场上。现在他下令将那些争讼 “言语和名目”的人赶出去。在哥林多繁忙的商业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迦流审理过问。

17 众人便揪住管会堂的所提尼,在堂前打他。这些事迦流都不管。

众人。有文本为“希腊人”。

  揪住。参徒16:19;17:19。该动词在徒21:30 中表达耶路撒冷暴徒的暴力行为,以及之后不久(同上第33节)千夫长在营救保罗时所采取的行动。

管会堂。所提尼显然是在基利司布悔改之后被选为会堂领袖的(第8节)。他可能在方伯面前直接指控保罗,显示自己反对基督徒的热心。作为代言人,他一定引起周围群众的注意,其中有许多是希腊人。他们无疑听出迦流轻蔑的语气,就紧随着他的否决,用暴力把对方一顿。或者犹太人输了官司之后把怒火发泄在他们的这位新领袖身上(见上面“众人”注释)。保罗在外邦人中无疑有不少同情者。不管怎样,群众选择了所提尼作为他们特别攻击的对象。

所提尼。这是一个普通的名字;不必与林前1:1的“所提尼”混淆起来,尽管有可能这位逼迫的领袖后来悔改了,象保罗那样。

  打他。或“开始打他”。

  这些事迦流都不管。迦流所宣布的话反映了世人对真理的冷漠。但他的话不一定意味着他对宗教不关心。他只是意识到了自己正当的司法权限。他的裁决立了一个有利于基督教的传播的先例。

  关于罗马人眼中的犹太人生活(参第14节),见《SDA圣经注释》卷五60-62页;卷六59,60页。

18 保罗又住了多日,就辞别了弟兄,坐船往叙利亚去;百基拉、亚居拉和他同去。他因为许过愿,就在坚革哩剪了头发。295页

  住了多日。保罗安静地生活和工作了一年零六个月(第11节)。此后,或在这段时间的后期,他被拉到迦流面前。这场危机之后,他又有一段平安工作的时期。

  往叙利亚。这次旅行可能出于以下的动机:(1)象后来一样(见徒20:3,4注释),他无疑希望将门徒们所募集的款项亲自送到耶路撒冷(参罗15:25,26;加2:10)。显然当保罗决定返回的时候,他想尽快赶到耶路撒冷,因为他拒绝留在以弗所,尽管他的讲道比在其他地方更受犹太人欢迎。(2)他最近所许的愿要求他拜访圣殿。(3)他希望汇报自己在外邦人中间作工的成果,尤其是在遥远的马其顿和亚该亚地区(参徒15:4)。  百基拉、亚居拉。见第2节注释。

  愿。毫无疑问,这是私人性质的“愿”,是民6:1-21所描述临时性拿细耳人之愿的一种变通形式。这种“愿”要求与世俗和日常生活隔离(“拿细耳人”意思就是“分离”或“献身”的人)。在许愿做拿细耳人期间,他“清酒、浓酒都不可喝”,也不可以剃头刮脸。在许愿的日子结束时,他要在圣殿里剃头,并在他所献之祭下面的火上烧掉自己的头发。还了愿之后,徒21:24的拿细耳人就剃了头。离耶路撒冷较远的人似乎可以将头发剪短,然后将剪下来的头发带进圣殿,在他们剩余的头发剪下来的时候,将这些头发一起奉献。这就是保罗在出发到叙利亚之前在坚革哩所做。据林前11:14 ,保罗显然认为男人留长头发是不合宜的,但拿细耳人的愿又需要把头发留长。因此,虽然他在还拿细耳人的愿,但他采用了变通的方式,为外貌和风俗的缘故,在出行前,把头发剃短,除非他到达坚革哩的时候,他的拿细耳人之愿已经结束。

  许愿的主要动因,往往是得救脱离恐惧之后的危难所表现的感激。保罗在哥林多的工作记录中,有恐惧,希望,也有拯救。因此许下献身福音事业的愿,也是自然的结果。保罗从未轻视或谴责虔诚情感的表达,因为他没有视之为律法主义;他还遵守犹太人一些其他惯例。

保罗还可能实施了他的处事原则:“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见林前9:22),因此作为一名犹太人,他的行动与其他犹太人一致:“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同上第20节)。还拿细耳人的愿是向他的所有犹太同胞证明,他没有轻视律法,也没有教导其他犹太人藐视律法(见徒21:21-24注释)。

坚革哩。哥林多东边的港口,在萨罗尼克湾。罗16:1暗示那里有一个有教会组织。保罗感激地提到非比和她的基督徒服务(罗16:2)说明他与这个教会有密切的接触。这个教会可能是保罗自己建立的。

19 到了以弗所,保罗就把他们留在那里,自己进了会堂,和犹太人辩论。

  到了以弗所。原文的动词“到了”是一个航海词汇,意思是“到岸”。以弗所是一座著名的城市,原为希腊爱奥尼亚地区的首府,后归属罗马亚细亚省。它也是使徒约翰后来工作的场所。这个城市离海不远,坐落在卡斯特河口的丘陵地区,在赫缪斯和米安达两条大河之间。以弗所城早先是希腊在小亚细亚西岸的一个定居点,但是在公元前第六世纪,它落入吕底亚国王手中。它从起初就是敬拜亚底米(就是罗马的黛安娜;见徒19:24注释)的中心。当时已知世界各地的人都来拜访她的庙宇。几个世纪以来,东西方的人在以弗所亲密接触,在这里,希腊的宗教更具东方人的特色,和复杂的巫术,秘密仪式和魔法。在保罗的时代,以弗所是亚细亚省最繁华,最著名的城市。那里的犹太人口足以建一座会堂。

  把他们留在那里。亚居拉和百基拉可能在以弗所住了一段时间。关于他们的各次迁居,见第2节注释。

  进了会堂。这是保罗惯常的做法;他不能放弃自己的同胞,尽管他经常受到他们的亏待。他一到以弗所,就立即找到他们。不过他在这里的讲道似乎较少遭遇敌意,因为以弗所的犹太人请保罗再留一段时间(第20节)。以弗所人世界性的特点,可能与他们这种不同的态度有关。

  辩论。dialegomai(见徒20:7注释)。

20 众人请他多住些日子,他却不允,

  请他。“希望”,“要求”。他们的愿望是一个有希望的好征兆,预示将来的好收成。除了在庇哩亚之外,保罗没有在其他地方遇到比这里对所传的真理有更加接纳的态度。他视哥林多信徒为需要喂奶的婴孩(林前3:2),但是后来居然能将“所有上帝的旨意”传给以弗所人(徒20:27),因为他们能分享他福音奥秘的知识(弗3:4)。有文本在“请他”之后有“与他们”。

  不允。直译是“没有点头”,即不同意。

21 就辞别他们,说:“上帝若许我,我还要回到你们这里”;于是开船离了以弗所。

就辞别他们。或“离开他们”。

上帝若许我。保罗和雅各都认同依赖天父的旨意安排好一切事情。他们几乎用了相同的语言(参雅4:15)。对于他们来说,这不只是基督徒经常挂在口中的习语“上帝的旨意”(deo volente)。关于上帝的旨意藉着圣灵阻止保罗想做之事的实例,见徒16:6,7。有文本在这句话之前有“必须到耶路撒冷守这个节”,被视为按徒20:16的意思插入的。省略了这句话,就不必讨论这里可能涉及的犹太人节日。

  我还要回到你们这里。只保罗有机会,他就会履行自己的承诺(见徒19:1)。

22 在凯撒利亚下了船,就上耶路撒冷去问教会安,随后下安提阿去。

  在凯撒利亚。本节显然包含许多行动。他在凯撒利亚无疑又与腓利相遇。后来他曾在腓利家做客(徒21:8)。

  上。指从这个沿海城市到耶路撒冷。

  问教会安。这里只是略略地提到对当时基督徒生活和活动中心的访问。这是保罗悔改后第四次访问耶路撒冷(参徒9:26;11:30;15:4;21:17)。没有提徒14:27那样的教会聚会,也没有提汇报保罗和他的同伴所成就的工作。没有提保罗还愿的事。有的文本甚至没有提耶路撒冷的名字。有人认为保罗受了冷遇。他关于律法与外邦基督徒关系的立场,使他与为律法发热心的耶路撒冷基督徒疏远。但这只是一种推测。不论什么原因,保罗都尽快赶回安提阿与他志同道合的基督徒团体。

  下安提阿去。保罗返回安提阿,标志着他第二次传道旅程的结束,约在公元52年(参本卷注释第102页)。

23 住了些日子,又离开那里,挨次经过加拉太和弗吕家地方,坚固众门徒。

  住了些日子。这次访问应该有几个月时间。有人认为保罗在加2:11-14所说的纠纷,就发生在这段时间。保罗很久没有来安提阿了,所以犹太化的派别有时间对外邦人自由发起新的攻击。他们给彼得施加新的压力。彼得生性不稳的品格使他屈服与他们。但其他人认为这这件事发生在耶路撒冷会议之后,保罗和西拉离开安提阿之前(见徒15:39,40注释)。

  又离开那里。和以前两次一样(徒13:1-3;15:36-40),安提阿是第三次传道旅行的起点。

  加拉太和弗吕家。保罗无疑朝着原来的方向,在他到达小亚细亚更北的地方之前,访问了路司得和特庇(见徒16章附注)。

  坚固。保罗不但是建立新教会的传道人,还是一位牧者,积极关心他教会长期的利益。对于保罗第一次传道旅程时所建立的一些教会来说,这是保罗第四次拜访了(见徒13:51;14:6,21;16:1,6)。

24 有一个犹太人,名叫亚波罗,来到以弗所。他生在亚力山大,是有学问(或作“口才”)的,最能讲解圣经。

  亚波罗。可能是“亚波罗尼斯”或“阿波罗德拉斯”的缩略形式。下面几节是插入的,提供了后来发生之事的背景。《新约》所记载亚波罗的事迹,说明他在早期教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作为基督教教师的影响在哥林多教会尤为显著。保罗提到过在哥林多跟从亚波罗的人(见林前1:12;3:5;4:6)。

  生在亚历山大。《旧约》七十士译本就是亚历山大的犹太人翻译的。亚历山大是学术的大中心。那里有古代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哲学家斐罗就是亚历山大犹太人中一名杰出的知识领袖。由于斐罗大约死于公元50年,亚波罗很可能受他的学术所影响。

  有学问(或作“口才”)的。logios。亚波罗有学问,也能有效地使用自己的学识。

  能。dunatos,“有能力的”。

25 这人已经在主的道上受了教训,心里火热,将耶稣的事详细讲论教训人;只是他单晓得约翰的洗礼。

道。行约翰所传之“道”的人,非常需要知道主“道”。这个字带有一定的专业含义,如“信奉这道的人”(见徒9:2注释),相当于我们今天所称的基督教。

  受了教训。katēcheō,“传声音给”,引申为“口头教导”。该词暗示亚波罗除了自己研究《旧约》之外,还受教于人。约瑟夫斯告诉我们(《犹太古代史》第十八章5.2),约翰的洗礼和教训在犹太人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怪不得在耶路撒冷和以弗所有犹太人领受了施洗约翰关于耶稣的教训。但是这些教训无疑比较简单。他们可能知道约翰的施洗是为一个将要来临的国度作准备。他们也可能听见约翰指着耶稣为上帝的羔羊,以及祂受洗之后从天上传来的声音。但约翰不久以后被砍了头,耶稣也在髑髅地受难。许多约翰的门徒可能还不知道耶稣后来的信息──就是建立祂的教会,基督徒洗礼和圣餐的设立,圣灵的沛降,悔改归主的教训,还有凭信心靠恩典领受救恩。施洗约翰本人只是隐约地理解耶稣所做的这些事,因为有一天他派人来问耶稣说:“那将要来的是你吗?”(太11:3)。

  心里火热。参罗12:11。指人心,而不是上帝的圣灵。

  耶稣的事。“主的道”源于《旧约》(赛40:3),为福音书的作者所引用,指约翰的传道(太3:3;可1:3;路3:4;约1:23)。亚波罗通过自己对《旧约》的研究,可能非常准确地传扬约翰关于天国来临的教训。他可能说明约翰是如何指证耶稣的,并述说基督的许多工作和教训,证明上帝已经派遣了犹太有史以来最更伟大的先知。因此,基督的生平表明救恩已经临近。但亚波罗的教师,不论他是谁,并没有引导他的学生超越施洗约翰的信息;约翰自己承认耶稣为基督。因此亚波罗无疑认为耶稣就是得了荣耀的犹太教的领袖;犹太教将保留其古老宗教的特色。他无疑还不知道“受割礼算不得什么”(林前7:19;参加5:6),也没有意识到献祭的制度已“归无有了”(来8:13)。

  晓得。epistamai,“精通”,“熟悉”。

  约翰的洗礼。“洗礼”一定包括它所涉及的宗教知识和经验。这个词组很有意思,表明身为基督先锋的施洗约翰工作,已经超越了福音故事的范围。它肯定达到了亚历山大。关于这种“洗礼”的局限性,见上面“受了教训”的注释。

26 他在会堂里放胆讲道;百基拉,亚居拉听见,就接他来,将上帝的道给他讲解更加详细。

  放胆讲道。这需要勇气,因为犹太人不是都愿意聆听有关弥赛亚来临的信息。讲道的人不仅需要学问和口才,还要有勇气来探讨这个话题,因为在这个问题上,犹太人曾多次遭遇骗子的迷惑。

  百基拉、亚居拉。有文本为“亚居拉、百基拉”。参罗16:3;提后4:19。在指教亚波罗的事上,百基拉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说明她在基督徒中间是一位大有能力和热心的妇女。亚居拉和百基拉显然继续参加会堂的礼拜。当亚波罗以拉比的身份来到会堂传达信息的时候(参徒13:14,15),他们听见了,并对他发生了兴趣。

  就接他来。凭亚波罗对约翰信息的理解,他关于基督的立场与亚居拉和百基拉有更多的共同之处,超过了还没有这么深入研究的犹太人。他预备接受弥赛亚,但不明白耶稣如何符合弥赛亚的各种条件。

上帝的道。他们向亚波罗“讲解”的是他们从保罗那里学来的,也可能包括先前他们与罗马的基督教徒接触时所学来的道理(见第2节注释),包括靠恩得救,因信称义,悔改受洗后圣灵的恩赐,圣餐的意义和必要性。象徒19:1-7所记载十二个人那样,原来只知道约翰洗礼的亚波罗“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重新受洗了。

讲解。或“阐述”,“解释”。

  更加详细。或“更加准确”。

27 他想要往亚该亚去,弟兄们就勉励他,并写信请门徒接待他(或作“弟兄们就写信劝门徒接待他”)。他到了那里,多帮助那蒙恩信主的人,

  想要往。即希望去。

  亚该亚。可能往亚该亚的首府哥林多去。徒19:1和林前1:12提到亚波罗,说明他的确到了亚该亚。他所受到的训练,他的天才,以及他最近所获的指导和经验,使他有资格在那里开展一项工作,与保罗在雅典所开展的相似。圣经没有亚波罗受任使徒的记载,但一些哥林多人认为亚波罗与保罗是平等的(林前1:12)。因此在那个教会里产生了强烈的派别情绪,受到了保罗的责备(林前3:3-17)。没有理由猜测是亚波罗本人造成这种局面,因为保罗曾说他自己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林前3:6)。可能亚波罗知道了这个教会存在派别的情绪,就不愿意回到哥林多(林前16:12)。

弟兄们…写信请(或作“弟兄们就写信劝”)。这是第一个“荐信”(见林后3:1注释;参罗16:1,2;西4:10)的记录,由一个教会写给另一个教会,推荐一个人。这是当时的“资格证书”。以弗所教会愿意为亚波罗写推荐信,说明他在以弗所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劝。或“鼓励”。

  多帮助那蒙恩信主的人。或译为“靠着恩典多帮助相信的人”。亚波罗是靠着上帝的恩典,加上智慧与口才,才能引导别人在基督里有更深的经验。这同保罗所说亚波罗与他自己工作的关系是完全一致的:“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我照着上帝所给我的恩……立好了根基,有别人在上面建造”(见林前3:6,10)。

28 在众人面前极有能力驳倒犹太人,引圣经证明耶稣是基督。

  极有能力驳倒。Diakatelegchomai(“彻底驳倒”,“彻底说服”)。亚波罗用圣经驳斥犹太人的反对意见,驳倒了他们,使他们得出了与保罗曾经劝导他们的一样的结论。亚波罗的方法可能与保罗不同,因为他有自己的个性。他在工作自然把人吸引到他这位新来的传道人身边;也许他的工作比保罗吸收了更多的人。由于亚波罗没有再出现在《使徒行传》,这里就关注一下他后来的历史。虽然他的名字出现在哥林多书信中作为针对结党的警示,但是保罗并没有说自己与亚波罗有道理上有分歧。由于这两个人都与亚居拉和百基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不会有没有什么不和。据林前16:12,亚波罗最后回到了以弗所,可能带来哥林多教会的荐信(林后3:1)。保罗信任亚波罗,希望他能同司提反、福徒拿都和亚该古再回到哥林多(林前16:12,17)。之后亚波罗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之外,直到保罗生涯的结束。我们可以相信,在这段时间里,他一定认真从事传道工作,就像他在以弗所和哥林多一样。保罗在他的传道工作行将结束之时(大约公元67年),再次提到了亚波罗(多3:13)。他与律师西纳在一起。西纳和亚波罗一样,以精通犹太和罗马法律而著称(见太22:35注释;《SDA圣经注释》卷五第55,56页)。保罗显然对亚波罗依然满怀深情,要求提多给予他一切可能的帮助。亚波罗曾在克里特传道,显然凝聚了一批特别的信徒。保罗将他们与自己所交往的信徒区别出来(多3:13,14)。

  耶稣是基督。或“基督就是耶稣”(见第5节;徒17:3注释)。

(选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