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44使徒行传 > 正文

使徒行传19--SDA圣经注释

第 19 章

提要:6 圣灵藉着保罗按手而赐下。9 犹太人毁谤上帝的道;这道因神迹奇事而坚固。13几个念咒赶鬼的犹太人,16 反被魔鬼所制伏。19焚烧行邪术的书。24底米丢因贪财而发起针对保罗的骚乱,35被城里的书记所安抚。

1 亚波罗在哥林多的时候,保罗经过了上边一带地方,就来到以弗所;在那里遇见几个门徒,

  亚波罗在哥林多的时候。关于亚波罗的插叙结束了。记录回到了保罗身上。亚波罗在哥林多找到了他在亚该亚有效开展工作的基地,似乎一时将它当作他的总部。这时保罗继续西进(徒18:23),穿过小亚细亚,前往以弗所。

  上边的一带地方。或“海岸上方”,是一片很大的区域(见徒13:50注释),属于内陆地区。保罗的行程可能经过他以前曾拜访的吕高尼、加拉太和弗吕家。

  就来到以弗所。这次访问是履行他以前离开这里时的承诺(徒18:21)。

  几个门徒。他们被成为“门徒”,是因为他们像亚波罗一样,曾学了一些有关耶稣的知识,在这样的基础上,被吸引来听保罗教导他们更多的真理。

2 问他们说:“你们信的时候受了圣灵没有?”他们回答说:“没有,也未曾听见有圣灵赐下来。”

  你们信的时候。或“既然你们信了”。保罗称他们为信徒。他刚到这里,不知道会众中这些人的背景。但保罗可能注意到他们需要属灵的恩赐,也许缺乏完全接受福音信息的人所表显的平安,喜乐和光明。

  受了圣灵没有。这些门徒的立场与亚波罗到以弗所时的立场相似。我们可以合理地推定,他们信从了亚波罗的道,当然从《旧约》和施洗约翰的教训中知道圣灵的名字(太3:11),但除此之外,他们对于圣灵的性质似乎一无所知。他们曾领受洗礼,作为悔改的标志,无疑过正直的生活。但他们还没有经历“圣灵中”的“公义,和平,和喜乐”(罗14:17)。他们显然是犹太人,而不是外邦人。

3 保罗说:“这样,你们受的是什么洗呢?”他们说:“是约翰的洗。”

  你们受的是什么。(见徒2:41;8:38注释)。《新约》中的“受洗”是指藉着浸入水中的象征性举动,与上帝建立密切的联合。这些人的回答说明他们所受的指导是不充分的,因着这种缺乏,他们不具备领浸者所应有的知识,和完善的属灵经历。他们无疑不知道自己的缺乏,可能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资格从属于信徒的会众。

  是约翰的洗。可能是亚波罗施行的洗礼;那是在他领受了百基拉和亚居拉更详细的指导之前。或者是像亚波罗那样的人施行的洗礼。除了本章第4节之外,这是《新约》最后一次提到施洗约翰。

4 保罗说:“约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告诉百姓当信那在他以后要来的,就是耶稣。”

  是悔改的洗。保罗归纳了约翰的教训──悔改的洗和相信以后要来的基督。但这些以弗所门徒不知道圣灵的洗和圣灵的恩赐,以及相信基督的道理。

5 他们听见这话,就奉主耶稣的名受洗。

  他们听见这话。“这”是译者加的,或许可以删除。这些信徒所听到的,无疑不仅是说耶稣是弥赛亚的话,而且是保罗以《旧约》为据,证明这是真的,显明《旧约》应验在祂身上。虽然这里的句子很简洁,但他们不一定未经充分指教就立即相信了。

  就奉主耶稣的名。关于“名”的意义,见徒3:16;4:12注释。这是个人接受重要新真理时重新受洗的一个例子,但不能作为多次重新受洗的依据。重新洗礼要慎行。基督徒每天行走在罪恶的世界中所沾罪恶的洁净,是依靠上帝藉着基督所赐的赦罪之恩(约壹1:9;2:1,2),由象征洗除罪恶的洗脚礼所见证(约13:4-10)。当一个人受洗归入基督之后,只有在公然背离基督徒信仰和准则的情况下,才需要重新受洗。除了这条总的原则,还有象本节所描述的例外。奉基督的名受洗,就是保证信守救恩的约,要成为一种永久常存的经验。

6 保罗按手在他们头上,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他们就说方言,又说预言(或作“又讲道”)

  按手。见徒6:6注释。

  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这是《使徒行传》所记载凡受洗的人所共有的经验。圣灵这次的下降,是为一项大工作准备。这项工作是要把这座完全献给底米丢女神(黛安娜)的以弗所,变成一个基督所充分征服的地方,变成这个地区基督徒生活的中心,达数世纪之久。

  就说方言。或“开口说方言”。就象五旬节圣灵沛降那样。在耶路撒冷,圣灵的恩赐曾影响了从帝国各地聚集来过节的犹太人,现在圣灵在这个异教活动中心的降下,也产生了类似的效果。人们对这种能力的惊讶,会吸引他们关注信息,并为基督赢得信徒。“他们就这样获得资格,在以弗所和周边地区担任传道士,并前往小亚细亚传扬福音”(怀爱伦《评论与通讯》1911年8月31日)。

  又说预言(或作:又讲道)。或“开始说预言”。这标志着福音更有说服力的传播,《旧约》预言的诠释,和更大的传道能力。预言将来的事件对于当时的圣工没有帮助,所以不是这句话所指的意思。

7 一共约有十二个人。

  暗示这十二个人形成一组,也许一起出席教会的会议,但此前他们并没有充分参与教会的生活。

8 保罗进会堂,放胆讲道,一连三个月,辩论上帝国的事,劝化众人。

  进会堂。这符合使徒的习惯(见徒9:20注释)。进入会堂无疑主要在安息日,首先因为保罗是遵守安息日的人(见徒13:14;16:13),也因为保罗在平日要用双手劳动(徒18:3;20:34;见帖前2:9;帖后3:8),并因为安息日提供了与犹太人接触的最好机会。

  放胆讲道。见徒9:27注释。

  一连三个月。这几个字记录了一段劳碌的时期。保罗无疑像以前一样每天从事帐篷的制作(参徒20:34),但至少在安息日,他在会堂里传耶稣是基督,并教导祂工作的性质和祂国度的永恒律法。

辩论。或“探讨”如徒17:2;18:4,19;见徒20:7注释。

上帝国。见徒1:6注释。

劝化。或“试图说服”。

9 后来,有些人心里刚硬不信,在众人面前毁谤这道,保罗就离开他们,也叫门徒与他们分离,便在推喇奴的学房天天辩论。

  有些人心里刚硬不信。或“有些人心里刚硬,并不顺从”。见徒14:2注释。

  在众人面前毁谤这道。指毁谤基督徒和基督教。不信的犹太人在以弗所的活动就象他们在帖撒罗尼迦的同胞一样。他们可能试图煽动外邦人来攻击保罗,以发泄他们对保罗的仇恨。下层阶级的百姓是很愿意闹事的。

  保罗就离开他们。指保罗不再参加会堂的公共崇拜。

  叫门徒与他们分离。即基督徒和一切对他的教训感兴趣的犹太人退出会堂。这是第一次记载整个基督徒团体与犹太会堂脱离关系。撤离的过程在公元68-135年犹太人战争期间一定加快了。因为那时与犹太人联合不仅不愉快,而且在有些地方还很危险(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80页)。

  推喇奴。暗示推喇奴可能是一个著名的人物。关于这个人没有什么确切的信息。他可能是一个哲学教师或修辞教师。但若是这样,他就不大可能是一个完全没有悔改的外邦人。否则他不会让一个新信仰的教师使用他的教室饿;况且这种信仰在某些圈子里还是受人嘲笑的(见徒17:32)。有文本为“一个推喇奴”。

因此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犹太人的学校(“Beth-Hammidrash”),保罗的犹太人听众更有可在里面会聚。听众显然有一部分人是犹太人,有一部分人是希腊人。无疑在以弗所有足够的犹太人,可以开设这样的“学房”从事教育工作。这种学房的负责人除了自己的犹太名字之外,很可能再取一个外邦名字。所以“推喇奴”可能是一名犹太人。

学房。scholē。该词有一段有趣的历史。它原指“闲暇”,后指进行学术讨论和研究的闲暇时间;再后来如这里指进行学习的场所。最后变成一个集体名词,指某一个教师门下的学生,例如“齐诺学派”。该词在本节可能指一个空闲的房子,为私人所有,借给或租给使徒。

天天。不知道保罗在以弗所的头三个月时间里去会堂教导的频率如何。他每个安息日无疑是去的。也许其他时间也有去。现在保罗开始进行一个比较集中的公众布道项目,每天至少要投入一部分工夫。这这段时间里,保罗可能继续靠手艺谋生(见第8节注释)。

辩论。有文本为“在推喇奴的学房天天辩论,从五时到十时”。关于这样的句子是否原文就有,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若是有的话,就引出了一个有趣的推测,因为从五时到十时(约从上午11点钟到下午4点)是东方国家午休的时间。保罗可能利用推喇奴学房课余不上课的时间教导真理。

10 这样有两年之久,叫一切住在亚细亚的,无论是犹太人,是希腊人,都听见主的道。

  这样有两年之久。后来保罗在米利都对以弗所长老讲话的时侯,说自己曾劝勉以弗所教会达“三年之久”(徒20:31)。这两种说法并没有矛盾。本节所提到的“两年”必须加上第8节的三个月,以及他在进会堂讲道之前可能化掉的时间(见《使徒行述》291页)。

  一切住在亚细亚的。关于“亚细亚”,见徒2:9注释。显然以弗所成了保罗工作的中心。他无疑从这里出去访问周边的城镇。所以《启示录》所提到的一些教会(启2;3),有可能是保罗建立的,尽管有人没有见过他的面(西2:1;参徒18:23)。以弗所基督教新团体的成长,其成员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已成为一个显著的事实。献给亚底米的礼物减少了。女神纪念品的销售显著下降了。路加暗示保罗所吸引的听众不仅是以弗所的居民,还有访问这座城市的人。他们把这位传道者的新闻和他的信息传遍这个地区的每一个角落。歌罗西的腓利门可能就是保罗在这段时间劝化的信徒之一(见门19)。

11 上帝藉保罗的手行了些非常的奇事;

藉保罗的手。源于希伯来习语,意为“假借”(见徒5:12注释)。

  行了。原文动词的时态暗示保罗在以弗所期间,上帝能力的不断彰显。不是指因某一次大有能力的讲道所导致的偶然彰显。

  非常的奇事。直译是“大能的(作为),不是偶然发生的”,不是任何日子都有的(参徒28:2注释)。“奇事”的希腊语是“dunamis”(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208页)。上帝施行奇事。保罗只是工具。

12 甚至有人从保罗身上拿手巾或围裙放在病人身上,病就退了,恶鬼也出去了。

  从保罗的身上拿手巾或围裙。希腊语的“手巾”和“围裙”译自拉丁语。“手巾”(希腊语sudaria)用来擦脸上的汗水;“围裙”(希腊语semicinctia)是工匠穿戴短围裙。奇怪的是,路加用简单几笔带过两年的传道工作之后,竟叙述了这些细节。出于他作医生的兴趣,他自然会关注超自然的治疗现象。保罗在从事手艺的时候,似乎有一些诚心前来的人,得到了保罗所用的手巾和围裙。这些物件的治疗效果,相当于耶稣衣裳的贴边(见可5:27,28注释)和祂用来医治瞎子的泥(见约9:6注释)。上帝超自然的医治,有两个普遍适用的条件:神能和信心。联接神能与人信心的物质,只是运用信心的工具。

  病就退了。如本章所示,在以弗所城里,巫术和符咒的法术和怪异的技巧,都在百姓眼前炫耀。上帝似乎以神奇的治疗,作为信心能力的特殊证据。

13 那时,有几个游行各处、念咒赶鬼的犹太人,向那被恶鬼附的人擅自称主耶稣的名,说:“我奉保罗所传的耶稣敕令你们出来!”

  游行各处、念咒赶鬼的犹太人。或“游行各处的犹太驱魔师”。骗子们试图用保罗和耶稣的名字牟利。这些犹太人自称能用魔法和符咒治病(见徒8:9;13:6注释)。犹太人的历史学家约瑟夫斯在写到据传的所罗门驱魔赶鬼的技术时补充说:“这种疗法至今在我们中间都大有能力”(见《犹太古代史》第八章2.5 [46];洛伯版,第五册第595页)。

向…擅自称主耶稣的名。从很早的时候起,犹太传统文学就把伟大的成果归因于奉无法表达的上帝之名。他们说摩西就是藉此杀死埃及人的。以利沙也是“奉耶和华的名”消灭嘲笑的孩子的。我们不难理解这些“游行各处” 犹太人看到了保罗奉耶稣之名的效果,就试图用同一个名去医病(参徒3:16)。

我奉。有文本为“我们奉”。“我奉”无疑是对的,因为驱魔时说话的是一个人。

14 做这事的,有犹太祭司长士基瓦的七个儿子。

做这事的。士基瓦的七个儿子用以上的话驱魔。这句套话似乎给他们带来了尊敬。

  犹太祭司长。或“一位犹太祭司长”。暗示他是24班祭司中一班的首领(见太2:4;路3:2注释)。若是这样,这个人可能因某种原因已失去了职务,但到以弗所之后,依然自称为祭司长。路加也这样称呼他。

15 恶鬼回答他们说:“耶稣我认识,保罗我也知道。你们却是谁呢?”

  恶鬼回答他们说。驱魔师与恶鬼面面相对。恶鬼与当年在加大拉与主相遇时一样强悍凶暴(可5:3,4;参太8:28)。

  耶稣我认识。ton Iēsoun ginōskō。“Ginōskō”不仅暗示亲自认识,而且承认权威。

  保罗我也知道。ton Paulon epistamai。Epistamai可能暗示熟悉或了解。

  你们却是谁呢?被鬼附着的人就这样与恶鬼合为一体(参可5:7-12)。他害怕保罗这样的人提说耶稣之名,但不怕这些骗子提说。

16 恶鬼所附的人就跳在他们身上,胜了其中二人,制伏他们,叫他们赤着身子受了伤,从那房子里逃出去了。

  跳在他们身上。恶鬼附身,就象加大拉人的例子一样,给了受害者异常的力气。他发作的时候,骗子惊慌逃窜了。

  胜了其中二人。有文本为“胜了他们”。可能指七个儿子中只有两个卷入此事。然而蒲纸文献证明原文的“二 ”也可指“所有”的,不止两人。

  赤着身子。不一定指扯掉了外套,只剩下短上衣(见太5:40注释)。记录到此结束。如果作者是在编造离奇的事情,他就可能把故事讲高潮,说士基瓦的儿子们失败之后,患者在保罗的手中得了医治。但路加的记录是以事实为依据的。

17 凡住在以弗所的,无论是犹太人,是希腊人,都知道这事,也都惧怕;主耶稣的名从此就尊大了。

  都知道这事。这个故事无疑很快传遍了当地。士基瓦的儿子们对这件事可能没什么说的。

  主耶稣的名从此就尊大了。动词的时态暗示持续的尊崇。这里的叙述表明耶稣的名远高过那些赶鬼的人所用的任何其他名字,同时显明如果不凭着信心贸然使用这个名字是很危险的。当以弗所的百姓看见亵渎这名的人所遭受的惩罚时,他们就空前地尊敬这名。

18 那已经信的,多有人来承认诉说自己所行的事。

  如本章第2节,“信”可能指悔改的全部过程,包括洗礼(参第3节)。这些信徒曾作过表白,但显然不完全。他们现在承认错误,也许涉及一些他们受洗之后秘密的行为。在圣灵的感动下,教会经历了一场彻底的自省。不清楚他们是私下到保罗或其他教师面前承认,还是当众承认。当众承认的可能性大一些,正象当年人们诚心到施洗约翰那里认罪一样(见太3:6注释)。他们看到恶者如何对付滥用耶稣名字的行为,不知道他们自称基督徒是否也是滥用了耶稣的名字。他们认识到自己必须面对万民的审判者耶稣。他们的良心被唤醒积极活动。他们承认自己的罪,因此就来到基督赦免和代求的恩典条件之下(见约壹1:9;2:1)。见《使徒行述》288页。

19 平素行邪术的,也有许多人把书拿来,堆积在众人面前焚烧。他们算计书价,便知道共合五万块钱。

  平素行邪术的,也有许多人。“邪术”意为迷信的法术。这些法术几乎是以弗所的专长。法术师和占星家到处可见,为数众多,进行符咒,预言书籍和解梦规则的繁忙交易。所谓“以弗所符咒”或“以弗所著作”(Ephesian grammata)是放在丝绸袋里的羊皮小纸片,上面写着晦涩不明的古老文字。亚历山大的革利免列出了这些文字(Stromata v.8)。尽管这些文字意义含糊,,很难进行语言分析,革利免仍将它们解释出来,意思是黑暗与光明,地球与年,太阳与真理。它们无疑是古代佛里吉亚人自然宗教的遗迹。它先于希腊的女神亚底米,后来与其他宗教的迷信混合在一起。

  把书拿来。一定是指把写有符咒的纸张,“以弗所著作”和有关巫术的书籍都集中起来。有些“著作”被视为珍贵的古董,也许可以追溯到摩西的时代。也许还带来一些法术和护身符之类的书。

  焚烧。行骗的驱魔师被魔鬼制伏以后,保罗治好了病人。焚烧邪术的书籍可能与这件事有关(见第12,16节)。“已经信的”人清楚地意识到基督教的能力超过“法术”。字符,神秘的名字,咒语和文书都暴露出虚假的本质。因此书面的咒语和法术的书籍都烧掉了。原文动词的形式或暗示一次性焚烧,持续好几个小时,一本一本书扔进去,或分几次焚烧。这样的行动一定吸引许多人关注。

  他们算计书价。信徒的牺牲不仅包括书的价值,还包括损失他们靠行“邪术”而获的潜在收入。

  共合五万块钱。许多人估计这些书的价值很高。由于这场轰动性的焚书事件发生在希腊人中间,路加所指的“钱“可能是古希腊的银币。若是这样, 50,000块钱的价值就稍超过5,000美元。然而当时的一块希腊银币相当于一天的工资,可见当时货币市场价值要远远超过我们今天按照美元计算出来的数字。其中一些书如果出售的话,无疑能卖出很高的价格。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49页。

20 主的道大大兴旺,而且得胜,就是这样。

  主的道大大兴旺。“大大”可以理解为“具有压倒一切,无法抗拒的力量”。

  而且得胜。或“继续增强”。

21 这些事完了,保罗心里定意经过了马其顿、亚该亚,就往耶路撒冷去;又说:“我到了那里以后,也必须往罗马去看看。”

  这些事完了。在以弗所有许多人加入教会。上帝藉着引人注目的事件,参与了教会和城市的活动。“信”的人经历了一场变革。邪恶的工具毁灭了,十分壮观,吸引了全城的注意。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罗觉得可以离开这座城市了。

  心里定意。原文意义含糊;可以指保罗自己的心意,也可以指保罗在圣灵的感动下拿定主意(见徒17:16注释)。

  经过了马其顿、亚该亚。《哥林多前书》提供了保罗意图的背景。保罗在以弗所年间,多少与马其顿和亚该亚的教会有所接触,因此有牵挂的理由。他必须给哥林多教会写一封信,但是这封信没有保留下来,信中警告他们防备淫乱的大罪(林前5:9-11)。革来氏家里的人带来了结党纷争的消息;保罗还听到教会严重混乱,缺乏纪律,甚至出现乱伦的罪(林前1:115:1;11:18-22)。这些事情需要保罗亲自关注。保罗还希望能再次访问耶路撒冷,并且将外邦教会的捐款带给巴勒斯坦贫穷的犹太籍基督徒(见林前16:1;林后8:1-4)。

  往耶路撒冷去。为携带上述的捐款。保罗曾说到“在以弗所同野兽战斗”(林前15:32),和在以弗所有“宽大又有功效的门”为他“开了”(林前16:9)。保罗在以弗所经历的严重困难,对于他来说既是机会的门,也是严重的威胁。现在他可以离开了,去访问希腊的教会,然后去耶路撒冷。

  往罗马去看看。这是第一次记录保罗希望到罗马去。保罗打算去罗马(见罗1:13;15:23)表明这是他多年的宿愿,可能是在他最处蒙召做外邦人的使徒时就有的(徒22:21)。他在罗马有许多朋友,这无疑加强了他去帝国首都的愿望。这些朋友是他在其他地方认识的(罗16:1-15)。保罗觉得,他如果不能到帝国的伟大中心作见证,他的工作就不完全。但这些希望他一直没有实现;因此在他离开以弗所的时候,他宣布自己定意去罗马以及西班牙(罗15:28)。

22 于是从帮助他的人中打发提摩太、以拉都二人往马其顿去,自己暂时等在亚细亚。

  帮助。“diakoneō”(“服务”)。名词“执事”源于这个动词。参本卷注释第25页。

  提摩太。关于提摩太的使命,见林前4:17。他先被派去警戒劝勉信徒,为使保罗去访问哥林多的时候不至于过度劳累。保罗劝勉哥林多信徒恭敬地接纳提摩太(林前16:10)。后来他奉命回到保罗那里(同上第11节),因此在保罗写《哥林多后书》时,他同使徒在一起(林后1:1)。

以拉都。在哥林多曾经发现一块铺路石,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纪中期,上面刻着:“为报答市政官,以拉都自己出资铺路”。学者们普遍认为他就是本节所提到的以拉都(见罗16:23注释;参提后4:20)。

往马其顿去。无疑为了让各教会的捐款预备好,而且正如他写给哥林多信徒样,不必等他到时再现凑(林前16:2)。

23 那时,因为这道起的扰乱不小。

因为这道。见徒9:2注释。

起的扰乱不小。一种否定的含蓄陈述,为了强调。

24 有一个银匠,名叫底米丢,是制造亚底米神银龛的,他使这样手艺人生意发达。

  底米丢。其他地方没有提到这个人。这个名字在希腊人中很普遍。

  亚底米。Artemis。有文本为“罗马黛安娜女神”。自古以来,源于亚细亚宗教的亚底米崇拜,就是以以弗所为中心的。当希腊人在亚细亚建立殖民地的时候,发现那里已经建立了这种宗教,以及与他们自己信仰的一些雷同之处,于是就给这个亚细亚神明起了希腊女神亚底米的名字。

  亚底米第四个庙宇的富丽堂皇,主要靠的是克罗伊斯。据说在公元前356年亚历山大大帝出生的那天夜晚,这座庙宇被西罗司达斯烧毁。西罗司达斯被一种疯狂的欲望所驱使,希望自己的名声永垂不朽,或遗臭万年。在亚历山大大帝的时候,庙宇得到重建,比以前更加气派,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庙宇的柱廊是由希腊著名艺术大师的绘画和雕刻装饰的。庙宇中有专职的祭司和女祭司,还有一些男孩作为侍者。受雇于神庙崇事的孩子,在那里接受教育。祭司以及女祭司在60岁之后可以领到养老金(参提前5:9)。有一班祭司被称为theologoi,被指定解释宗教中的奥秘。

  有大量的捐款维持着这座神庙。捐助人被授予这座城市的最高荣誉。世界各地的香客前来朝拜,并购买用银子、铜、大理石或者陶土制作的纪念品。这些纪念品代表殿宇,里面有亚底米的神像。

  亚底米神像的上半部分是具有多个乳房的女性形象。腰部以下只是一个方形柱体,上面装饰着神秘的符号,包括混合奇异的蜜蜂,玉米穗和鲜花。神像是木雕的,现因为年代久远而发黑。梵蒂冈博物馆有这个雕像的复制品,看上去更像东方的古怪偶像。也许它的丑陋是人们假象它能力的秘密所在。

  多世纪以来,这种偶像崇拜在以弗所遭到的第一次真正打击是保罗住在这座城市期间引起的。奇怪的是,下一次打击却是来自疯狂的尼禄。他抢劫了希腊和亚细亚的其他神庙,也抢劫了亚底米女神的庙宇(塔西图《编年史》第十五章第45页),为了用这些艺术珍宝装饰自己在罗马城的金屋。图拉真后来把这座庙宇精心雕刻的大门作为礼物送给拜占廷的一个神庙。拜占廷就是后来的君士坦丁堡。

由于基督教的发展,亚底米的崇拜自然衰落了。不久之后,她的神龛就少有人问津。公元262年哥特人蹂躏小亚细亚的时候,洗劫了亚底米神庙。几个世纪之后,土耳其人彻底摧毁了这个神庙。当罗马帝国成为了基督徒国家时,以弗所的神庙和特尔斐的神庙一样,为圣索非亚教堂提供材料。这个教堂是查士丁尼在君士坦丁堡为尊崇神圣智慧而建造的。土耳其人入侵之后,它变成了一座清真寺。现为博物馆。以弗所沦为废墟,直到十九世纪才找到庙宇的遗址,发掘出许多相关的碑铭。

龛。naoi(单数naos,见太4:5注释)。一般译为“殿宇”,通常指内殿,据认为有神临格,因此本节应该指奉有女神神像的内殿。小型的银制(或陶土制)神龛里面可能有一尊微型的女神像。这些模型既可摆在家里,也可戴在身上作为装饰。

  生意。ergasia,“工作”,“业务”以及“产品的收益”,即利润。该词在徒16:16,19出现两次,指腓立比的主人们藉着被鬼附身的使女所获得的“财利”。以弗所的工匠发起了这场动乱,因为他们的利润越来越少。也许闹事的人中最疯狂的底米丢本人并没有做什么实际的工作,而是藉着雇佣许多工人获去大额利润。亚底米的一切肖像和象征物为银匠的手艺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25 他聚集他们和同行的工人,说:“众位,你们知道我们是倚靠这生意发财。

聚集。底米丢的手艺是雕刻这些神龛,所以被称为“银匠”。但产品在达到高级阶段之前,材料必须经过许多人的手,再送到熟练的工匠手中,进行最后的装饰和打磨。所有这些人都担心行业所面临的损失。

众位。或“先生们”。

  是倚靠这生意发财。“生意”与第24节相同。底米丢的话露骨地表明,宗教往往威胁到原有的经济利益,结果导致逼迫。这种情况大大增加了基督传道士工作的难度。每一座城市都有庙宇和祭司,庙宇和圣堂。献祭和节期制造了一个在其他情况下所没有的市场。所以在基督教的初期,当福音与异教发生冲突的时候,许多情况下都是因为经济冲突,经济因素往往引起了收入受影响之人的愤怒。

26 这保罗不但在以弗所,也几乎在亚细亚全地,引诱迷惑许多人,说:‘人手所做的,不是神。’这是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

这保罗。如果保罗的体貌真的象他自己所说的那么不出众的话(见林后10:10;加4:13-15),我们就很容易想像底米丢所说“这保罗”的讽刺意味了。

  在亚细亚全地。底米丢的话无疑添加了自己的恐惧,但证实了第10节关于保罗工作成功的话。如上所述,即使保罗没有亲自去,他的书信也已传到歌罗西、老底嘉和希拉波立。《启示录》提到了附近的城市别迦摩,士每拿,推雅推喇,撒狄和非拉铁非。福音以各种途径传遍了现在被称为小亚细亚的地区。大约半个世纪之后,普林尼用与底米丢相似的话写信给图拉真说(《书信》第十章第96页),在以弗所东北的本都地区,庙宇“几乎全都荒废”,祭品的“购买者寥寥无几”。

  引诱迷惑许多人。他们不再崇拜亚底米,所以不再购买神龛和其他与神庙有关的物品。

人手所作的,不是神。见徒14:14,15;林前8:4注释。事实上底米丢在盛怒之下承认了相反的观点──偶像是神。异教哲学家们总是坚持认为,偶像只是象征和理想的表达。

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这位银匠提醒说,他们都是以弗所发生之事的目击证人。由于基督教的传播和传道士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与偶像崇拜相关的产品需求量减少了。

27 这样,不独我们这事业被人藐视,就是大女神亚底米的庙也要被人轻忽,连亚细亚全地和普天下所敬拜的大女神之威荣也要消灭了。”

  事业。meros,“部分”,指行业,与第25节中的“生意”原文不是同一个词。

  大女神。形容词“大”(megas)特指以弗所的亚底米。它出现在以弗所的许多硬币和奖章上。

  要被人轻忽。直译为“被人视为虚无”。如果人开始认识到人手所造的物品并不是真正的神明,情况就会是这样。底米丢情急之下忘记提出以弗所城书记后来提到的事(第35节):神像被认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只关心与女神崇拜有关的收入问题。以弗所的这个银匠不知不觉预言了异教的厄运。

亚细亚全地和普天下。亚细亚是地方总督所管辖的行省。这里的“普天下”如路2:1一样,通常指罗马帝国。来自希腊,东方,甚至罗马百姓的财富,都花在这座华丽的神庙上。

大女神之威荣…要消灭了。大女神的威荣将被剥夺。希腊语的“威荣”常用来表示上帝的最威严。

28 众人听见,就怒气填胸,喊着说:“大哉,以弗所人的亚底米啊!”

  怒气填胸。底米丢不断地添油加醋,煽动百姓,令他们越来越生气。挑拨的话先触动他们的个人利益,然后触及他们的骄傲和迷信。

  喊着说。或“开始呼喊”。动词的时态暗示持续动作的开始。

  大哉,…亚底米啊!在底米丢演讲的煽动下,暴徒们把这句话当作行动的口号,一遍又一遍地呼喊,情绪越来越激动,在群情激昂的状态下丧失了理性。

29 满城都轰动起来。众人拿住与保罗同行的马其顿人该犹和亚里达古,齐心拥进戏园里去。

满城。城里的百姓所关心的,显然不是银匠的收入,而是以弗所作为亚底米崇拜中心的荣耀和辉煌。因此底米丢召集会议所发动的暴乱,感染了以弗所全城的人。

保罗同行的。不知道该犹和亚里达古何时成为保罗的旅伴。他们也许护送保罗从庇哩亚到雅典(徒17:15),也可能在保罗逗留以弗所期间,曾陪伴他到以弗所以外的地方去,只是没有记录下来。

  该犹和亚里达古。群众可能想寻找保罗,但没有找到,于是就抓住这两个人。信徒的团体中有这些马其顿人,说明保罗前一次传道旅程在马其顿的工作产生了持久的效果。《使徒行传》简单的记录使得这即便是无意的附带说明也更有意义。“该犹”是一个普通的拉丁名字(见徒20:4;罗16:23;林前1:14;约叁1)。亚里达古来自帖撒罗尼迦(徒20:4;以及徒27:2),可能经历过他现在遭受的这类暴力(参帖前2:14)。他似乎是保罗去耶路撒冷的一名旅伴(徒20:4),可能是马其顿教会的代表。他可能与保罗在罗马一同坐监(西4:10),或许作为狱友,或许为了服侍保罗的需要。

  齐心拥进戏园里去。无疑指以弗所的圆形露天剧场。它的废墟至今依然存在,表明它可以容纳24,500人。除了把该犹和亚里达古带进戏园之外,没有记录对他们做了什么。也许是为了让他们说出保罗的藏身之处。见本卷注释第353页的说明。

30 保罗想要进去,到百姓那里,门徒却不许他去。

  保罗想要进去。热心的保罗不愿意让他的同伴单独受苦。他随时准备挺身迎战。

  门徒却不许他去。门徒们担心保罗的安全,不让他采取危及自己性命的行动,同时又帮不了他的两位朋友。暴徒们被激怒之后,不知道他们会采取什么样极端的暴力。

31 还有亚细亚几位首领,是保罗的朋友,打发人来劝他,不要冒险到戏园里去。

  亚细亚的几位首领。指一年一度从行省的主要城市里选出来主持宗教节期和公众竞赛的官员。先从更多的城市代表中选出十人,然后地方总督(方伯)从中任命一个人担任主席。他们的责任是到举办节期或竞赛的城市去。他们与戏园,亚底米的崇拜和皇帝的敬拜有关系,可能知道这场暴乱及其原因。林前5:6-8 提到逾越节的崇事,被认为保罗写这封书信大约是在逾越节的时候。短短几周之后,保罗可能离开了哥林多(《哥林多后书》是在马其顿写的),他的离开是在这次动乱之后不久(徒20:1),这次的动乱可能是在逾越节之后不久发生的,是在春天。在这个事件中,百姓正在遵守或期待崇拜亚底米的大节期,时间是按她的名字命名的亚底米月(四月至五月)。结果他们便更容易受底米丢的煽动了。在每年的这个季节,这些首领也在以弗所。

  保罗的朋友。保罗热心和勇敢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和谦恭,显然赢得了当权者的关注和尊重。那几位首领也是如此。还有其他场合的士求保罗(徒13:7-12),迦流(徒18:14-17),非斯都(徒25:9-12),亚基帕(徒26:28,32)和百夫长犹流(徒27:3,43)。首领们的忠告与门徒是一样的,尽管动机不同。他们意识到保罗的出场非但无济于事,反而会激化群众的情绪。

  不要冒险。这些友好的官员关心保罗的安全。

32 聚集的人纷纷乱乱,有喊叫这个的,有喊叫那个的,大半不知道是为什么聚集。

  聚集的人。ekklēsia,集会。暴徒聚集在戏园里,并不是举行合法的政治集会,如ekklēsia在古典时期所表达的(见太18:17注释;参徒19:39注释)。更确切地讲,这是指一群乌合之众。

  纷纷乱乱。直译为“混合在一起”。一群没有头脑的暴徒盲目地跟随他们的首领。

  喊叫。或“不住地喊叫”。生动的描写表明来自目击证人。陪伴保罗到耶路撒冷的亚里达古和该犹(徒20:4),可能把这个故事告诉路加。

  不知道为什么。假如不是一场悲剧,因为福音的胜利处在危急关头,路加所描述大批群众在戏园里狂呼乱叫,多数人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来的状况,真是荒唐可笑。

33 有人把亚力山大从众人中带出来,犹太人推他往前,亚力山大就摆手,要向百姓分诉;

亚历山大。这位亚历山大可能就是在以弗所“多多地害”保罗的“铜匠”(提后4:14)。

  带出来。有文本为 “他们怂恿”。

  向百姓分诉。apologeomai。进行骚乱的基本上都是异教徒──底米丢是异教偶像的制作者。他对于保罗的指控只对于外邦人有意义。他们无疑知道保罗是犹太人。以弗所的犹太人也是拒绝敬拜亚底米的。他们显然害怕这场骚乱会演变成针对犹太人的屠杀。亚历山大的“分诉”是要对异教徒说明,保罗和他的同伴与以弗所的犹太人是没有关系的。

34 只因他们认出他是犹太人,就大家同声喊着说:“大哉!以弗所人的亚底米啊。”如此约有两小时。

  认出。亚历山大犹太人的特征和着装更加激怒了暴徒。他们知道犹太人恨恶偶像崇拜。有人指控犹太人经销庙中偷来之物(见罗2:22注释)。以弗所城书记的话(徒19:37)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因为他指着亚里达古和该犹强调说:“这些人没有偷窃庙中之物”。

  大家同声喊着说。暴徒们现在只有一个骚乱的目的。他们喊叫了两个小时。由此可见,他们不欢迎犹太人。底米丢的演讲所煽动对一个犹太人保罗的怒气,如今要转到全城所有的犹太人身上了。

35 那城里的书记安抚了众人,就说:“以弗所人哪,谁不知道以弗所人的城是看守大亚底米的庙和从宙斯那里落下来的像呢?

  书记。grammateus,在福音书中译为“文士”。他是城市记录的保管员,在以弗所颇具影响力。所有的公共通信都是通过他传到市里并获得答复的。以弗所的许多碑铭上有这个希腊的官衔,往往同来自以弗所市民的“首领”的官衔,以及“方伯”的官衔联系在一起。这位公职人员的话非常谨慎,不象底米丢那样具有煽动性。他象“首领”们一样,十分尊重保罗和他的同伴。他不是狂热之徒,不想成为迫害者。他没有反对群众,却设法以维护他们宗教的姿态安抚他们。

看守。neōkoros,直译是“神庙清扫者”,引申为敬奉神明或神龛的人。全城都是奉献侍奉女神的。小亚细亚出土的硬币上有neōkoros的字样,表达了对神明或皇帝的忠诚。以弗所的百姓视亚底米为他们的守护神和保护者。在一块碑铭上,以弗所城称自己为亚底米的“看守者”,并以此为荣。

大亚底米。有文本为“大亚底米女神”。在以弗所的一些碑铭上刻着“最伟大的”,“最高的”。

  从宙斯那里落下来的像。Diopetēs,通常指古老史前的神像,例如雅典的雅典娜和特洛伊的帕拉斯(维尔吉《埃涅伊德》第二章第183页)。该词也可按字面的意思,指一块陨石,或直接崇拜,或经过原始的雕刻,因此不一定是指亚底米的神像(见第24节注释)。根据几位古代作者说,亚底米的神像不是用石头做的,而是用金子或橄榄木,黑檀木,雪松木,葡萄木制作的。

36 这事既是驳不倒的,你们就当安静,不可造次。

  驳。城里的书记宣称没有人能反驳他的话。他的话更象关于既定宗教的官方声明,而不象表达个人对宗教的虔诚。

  就当安静。或“有秩序”。该词的另一种形式在本章的35节译成 “安抚”。

  不可造次。直译是“不可贸然行事”。这个形容词充分表达了没有理由,没有好处,固执蛮横的喧嚣,以及群众捉拿那两个没有犯罪,无法诉讼之人的卤莽行为。

37 你们把这些人带来,他们并没有偷窃庙中之物,也没有谤讟我们的女神。

  偷窃庙中之物。由于以弗所壮丽的神庙里有一个庞大的库房,这种罪行不会不为人知。庙中的一切物品都受女神保护,故现为神庙的财产。偷窃神庙中的任何物品都算是亵渎。见第34节注释。

  我们的女神。有文本为“你们的女神”。根据流行的称谓,说话的人自然将自己与市民同胞视为一体。从本节我们可以理解,保罗和他的同伴在提到以弗所的特殊崇拜时,语言十分谨慎。他们倡导一个伟大的原则,即人手所制作的不是神,并让这句话产生效果(第26节)。在雅典的时候,尽管保罗“看见满城都是偶像”心里着急(徒17:16),他依然保持这份克制。

38 若是底米丢和他同行的人有控告人的事,自有放告的日子(或作“自有公堂”),也有方伯可以彼此对告。

  有…事。指如果有具体的控告,就提出来。如果事情真象他们所说的那样,那就可以作为诉讼的依据。但铜匠和他的朋友们制造骚乱是没有理由的。

自有放告的日子(或作“自有公堂”)。译文表达了大概的意思。原文是复数,指规定听讼的时间。或根据动词的时态指现在有诉讼的机会:“法院正在开庭”。

方伯。anthupatoi(参徒13:7,8,12;18:12)。亚细亚是由地方总督治理的行省(见徒6:9注释)。本节难解之处是“方伯”用了复数,因为一个省同时只能有一个方伯。因此以弗所书记所说的,只能是一位方伯。有以下几种解释:(1)指方伯的助理(consiliarii)。(2)书记可能提醒百姓帝国宪法关于伸张冤情的规定,似乎是说: “方伯是帝国设立的。在每一个象我们那样的省份,都有一个这样的最高长官,因此不要担心真正的伤害不会得到补偿”。(3)方伯锡拉努斯最近遭到拘禁(参塔西图《编年史》第十三章第1页)。这个复数的“方伯”可能指负责帝国在亚细亚事务的西勒和赫留斯。(4)可能基利家,塞浦路斯,庇推尼等邻近省份的另一位方伯此时在以弗所。在上述四种解释中,第二种似乎比较合理。

  对告。egkaleō,“指控”,“诉讼”。底米丢和他的追随者应该正式起诉被告。被告可以提出反驳,双方进行辩论,各自出具证据。

39 你们若问别的事,就可以照常例聚集断定。

  你们若问。或“如果你们寻求什么事情”。

  别的事情。显然有些事情可以呈到方伯那里审判,其他事情则可以在会上解决。

  照常例聚集。根据传统,希腊城市要举行公众集会,处理公共事务。城里的书记暗示,他面前的暴徒并不是举行合法的集会。根据克里索斯说(《圣经布道》第四十二章,徒19:21,23注释),合法的集会每月有三次。

40 今日的扰乱本是无缘无故,我们难免被查问。论到这样聚众,我们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今日的扰乱。或“今天的暴乱”。

被查问。或“控告”。

  聚众。sustrophē,“扭在一起”,“密谋”,“混乱”。

41 说了这话,便叫众人散去。

  他有这样做的权力。可能他最后的话对听众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他们的这种暴行传到罗马,他们城市的特权就会受到削弱。城里的书记安抚了暴徒,吩咐他们散去,安静地回家。

(选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