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50腓利比书 > 正文

腓利比书 01--SDA圣经注释

第 一 章

提要:1.保罗表达自己对上帝的感谢和对他们的爱,因为他们信心的果实,并与他一同受苦。9.他每天祈求让他们在恩典中增长。12.他说明自己在罗马的遭遇使基督教的信仰得到好处。21.他愿意用自己的生或死来荣耀基督。27.劝他们团结。28.在逼迫中坚持。

1 基督耶稣的仆人保罗和提摩太写信给凡住腓立比、在基督耶稣里的众圣徒,和诸位监督,诸位执事。

仆人。Douloi.见罗1:1注释。有人认为保罗这样称呼自己,是想到希腊人通过让一位神购买而让奴隶得自由的惯例。据说要把安排一次交易,让奴隶把他的赎价交给庙宇。然后奴隶的主人前往庙宇,收取赎价。这样,就假定奴隶已被神买走。他就成了该神的财产。但实际上他是自由的。保罗视自己是被耶稣基督用“重价买来的”(林前6:20;7:23),“得了释放”(罗6:18)。尽管他拥有这种自由,他却认为他不是属于自己的(林前6:20),而是爱他为他舍己的基督所赎买的。这种赎买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的。使徒的身心都曾从罪恶和撒但的奴役下,从傲慢与偏见的控制下,从律法和肉体的行为中被救赎出来,完全接受了人类救主的管理(见罗7:14-25注释)。

保罗。请注意他对自己身份的简单介绍。在写给其他教会的书信中,保罗觉得有必要声明自己的权威,但这里无此必要。因为腓立比教会接受他的身份。这是一封仁爱,感谢,称赞的信函,虽然含有警告和规劝的话语,但不是为了解决类似于其他教会里所发生的问题。

提摩太。见徒16:1注释。这位年轻的传道士曾与保罗同在腓立比(徒16:11,12),所以早期的信徒都认识他。他后来的一次访问(徒20:1-5)使他为新加入教会的信徒所认识。除了问候之外,没有迹象表明提摩太是这封信的共同作者。保罗从腓1:3起用第一人称说话,证明他是唯一的作者。

基督耶稣里。见罗8:1;林前1:2;弗1:1注释。

众圣徒。Hagioi.见罗1:7注释。请注意这封信是写给腓立比教会所有的信徒的。保罗不愿意让任何人感到自己受了冷落。

监督。Episkopoi.见徒20:28注释。

执事。Diakonoi.见可9:35注释。仆人之意,不是指社会地位,而是指服务而言。该词有时特指福音传道士(林前3:5;林后3:6;弗3:7)。保罗专门提到这些当地教会的工人,无疑是为了提高他们在信徒心目中的威信。这里没有迹象表明监督像以后的教会史中那样对好几个教会行使职权,反之在腓立比地方教会里倒是有好几位监督。见《SDA圣经注释》卷六25,26页。

2 愿恩惠、平安从上帝我们的父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恩惠。 关于这里的问候语,见罗1:7注释。在教牧书信里还加上“怜悯”。

上帝我们的父。见太6:9注释。

3 我每逢想念你们,就感谢我的上帝;

我每逢想念你们。保罗每逢想到腓立比信徒,重新意识到他们的美德时,就为这些模范的基督徒而感谢上帝。

就感谢我的上帝。见罗1:8注释。

4 每逢为你们众人祈求的时候,常是欢欢喜喜的祈求。

常是。保罗常常为他的信徒而喜乐。

欢欢喜喜。对于腓立比信徒的评价极高。他们的美德给使徒所带来的是快乐,而不是痛苦。但其他教会的情况不都是这样。

祈求。Deesis.源于动词deomai.恳求。

5 因为从头一天直到如今,你们是同心合意的兴旺福音。

同心合意。Koinonia.见徒2:42;罗15:28注释。该词从广义上讲是指“同心合意”,但也有“施舍”的意思,故这里有可能是指腓立比信徒对保罗的慷慨捐助(见腓4:10,15,16)。从他第一天在他们中间传福音直到他写信的时候,他们都能彼此相爱,精诚团结。一想到这种圣洁的友谊,使徒心中就欢喜不已,特别是从他被囚以来。

兴旺福音。基督的福音带来了个人的友谊。这种友谊反过来促进了福音。没有什么比福音的共同信仰和基督徒生活的同甘共苦更能把人的心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了。这种友谊会使他们一同努力把别人也争取到他们的团体之中。在这样的工作中他们将会更加团结。

6 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

深信。见来3:6注释。

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指上帝。使徒希望他的信徒记住上帝是他们救恩的创始者(参腓2:13;来12:2;13:20,21)。

善工。指得救的工作。

成全。Epiteleo.“到底”,“完成”。上帝是完全的工人。祂会完成祂所开创的每一项工作,只要人允许祂这么做。而且这种工作的成果也是完美的。祂行善并不疲倦。祂已使腓立比信徒在福音里团结一致。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坚稳地成全的。信靠上帝不住的关心和引导是保罗著作的基调。他希望把这种信心传递给腓立比信徒。

耶稣基督的日子。就是“主的日子”(见徒2:20注释;参腓1:10;2:16)“成全”的工作要延续到基督再来接祂的子民。

7 我为你们众人有这样的意念,原是应当的;因你们常在我心里,无论我是在捆锁之中,是辩明证实福音的时候,你们都与我一同得恩。

我为你们众人。保罗引证自己的爱和他对信徒的关心,说明他对他们怀着极高的期盼。他思念这些可爱的信徒,因为他不能与亲自他们在一起。凡珍视自己的帮助者和同工的人必不会怀自私之心;而那些不顾念弟兄的人很快就会把他们完全忘记。

这样的。指腓立比信徒得救的保证。

意念。指保罗的心情,而不是他的实际思想。

原是应当的。因着上帝的步骤和腓立比信徒的品德。

常在我心里。保罗很少孤立地思考问题。他非常关心他信徒的利益,总是想到他们的实际状况。

在捆锁之中。指他在被拘禁在罗马。

辩明。Apologia.辩护。

证实。Bebaiosis.源于动词bebaioo.

与我一同得恩。腓立比信徒与保罗分享上帝的恩典。这恩典使他们分担他的拘禁,因为他们同情帮助他,忍受与他相似的迫害。这一切都是为了福音的缘故。他们在反对者面前为福音辩护,在信徒中为福音作见证。

8 我体会基督耶稣的心肠,切切地想念你们众人;这是上帝可以给我作见证的。

基督耶稣的。这里提到救赎主的爱心,温柔和同情。他怀着主耶稣对他们的感情对待他们。他用最温存最激烈的言辞表达他对他们依恋,也暗示存在于教会内部的团结。信徒们互相珍惜,怀着基督的激情和温存彼此相爱。他们享有一种广泛的友谊,负着共同的责任,互相代祷感恩,在彼此相爱中看到上帝慈爱和旨意的见证与保证。

心肠。见耶4:19注释。在古时,心肠被视为情感的所在。

这是上帝可以给我作见证的。保罗请上帝为他对腓立比信徒的挚爱和思念作证。

9 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

我所祷告的。9-11节是保罗为腓立比信徒祈求在属灵上不断成长的具体内容。

爱心。agape.见太5:43,44;林前13:1注释。

知识。epignosis.充足的知识(见罗3:20注释)。保罗在这里指一种实际的经验,即个人亲自认识基督教救恩的真理,表现在虔诚的生活直中(见约17:3;弗1:17;4:13注释)。

见识。aisthesis.该词原指感官。这里特指以道德的敏感来识别真理的能力,就像肉眼看见一件物体一样(参来5:14)。

多而又多。他们的爱心本是高水准的,但保罗希望他们达到更高的水准。他希望他们对上帝和对同胞的爱心能源远流长,充盈于基督徒服务的一切通道之中

10 使你们能分别是非(或作:喜爱那美好的事),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

分别。dokimazo.见罗2:18注释。原指经试验而喜爱。保罗在这里表达了他希望藉着他们爱心的增多(腓1:9)而达到的目的——让他们经过试验而保留美好的事物。

是非。ta diapheronta.特别的事,美好的事。保罗希望腓立比基督徒在人生的一切选择中只选最好的。

诚实。eilikrines. 可能源于heite或hele(“太阳”)和krino(“判断”),即“在阳光下十分清楚”,故有“纯洁”,“清白”,“真诚”之意。

无过。aproskopoi.直译是“不反对”,故意为“没有损坏的”,“无可指责的”。内心的纯洁会导致人在行为上无可指责,为基督来临的日子作好准备。保罗的所有勉言都是为了引导他的朋友们为那一切人的品格都显露出来的日子作准备。为了提醒他们这个目标,他重述第6节的话语,只省略了“耶稣”。

11 并靠着耶稣基督结满了仁义的果子,叫荣耀称赞归与上帝。

靠着耶稣基督。保罗热心地提醒腓立比信徒,他们所有的好行为,都是藉着耶稣基督而来的(参约15:1-5;罗4:5注释)。基督徒是靠着与基督的联络而结出果子的。住在基督里的人生果实与基督自己生活的果实是一样的。

仁义的果子。耶稣试验品格的标准是“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见太7:15-20注释)。上帝所期待的不单是无可指责。祂指望有公义的果实。公义不仅是不犯罪,而是在信徒的生活中体现基督公义的的品格(见太5:6,20注释)。保罗所祈求的的上述一切步骤,使腓立比信徒表现出真基督徒的行为来。他们结满了这样的果实。不是零落的结果,而是我们所有的树枝都要结满果子。

叫荣耀称赞归与上帝。上帝的荣耀因祂儿女的圣洁生活而得到最大的增进。

12 弟兄们,我愿意你们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

我愿意你们知道。保罗在这里转移了话题,谈论他的被囚与福音传播的关系。

我所遭遇的事。这句话暗示腓立比信徒曾忧虑保罗境遇的变化对他个人和福音的传播所带来的后果。

更是叫福音兴旺。这句话暗示腓立比信徒曾有最坏结果的担心。但保罗热心地向他们保证,他的拘禁有益无害。他要他们明白,在上帝天意的引导下,他的试炼会反过来促进福音的传播。人的忿怒往往成全上帝的荣耀(见诗76:10注释)。

13 以致我受的捆锁在御营全军和其余的人中,已经显明是为基督的缘故。

在御营全军。en holo to praitorio.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现列举其中的四种:1,指禁卫军的军营。2,指长官的的住所(见太27:27注释);3,指审理保罗案件的司法当局;4,指在看守保罗的卫兵中间(见徒28:16注释)。最后一种解释似乎最为合理,与上下文吻合。卫兵们在看守保罗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了事实的真相,认识到他被囚只是为了自己的信仰和传播福音的缘故。这些卫兵经常轮班,故全营都知道了保罗的事。

其余的人中。或“在所有其他的地方。”不论在御营全军,还是在其他与被囚的使徒接触的人中间。保罗虽然受到拘禁,但他热情的基督徒生活的见证,远远超越了他所拘禁是地方。

为基督的缘故。他受到拘禁,显然不是因为任何过错,而是为了给基督作见证。

14 并且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锁就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上帝的道,无所惧怕。

在主里的。“在主里的”既可能修饰“弟兄”,也可能修饰“笃信不疑”。

弟兄多半。指大多数在罗马的基督徒。

笃信不疑。这进一步说明了保罗被囚是对福音有利的。大多数弟兄因而更加勇敢。这么出色的真理卫士被囚了,促使他们尽一切力量维护他所为之受苦的事业。保罗被囚的原因逐渐为人所知以后,对于基督教的普遍看法可能影响了他们。其他的人可能因与保罗的接触而受到鼓励,更加努力地捍卫基督教的事业。不管怎样,保罗的被囚导致了其他信徒更加无畏地传扬真理。

15 有的传基督是出于嫉妒纷争,也有的是出于好意。

有的。本节又改变了话题。“有的”不在14节的“多半”之列。

传基督。保罗在这里指出两等传扬救主之名的人。一等是出于对保罗的妒忌,一等是出于正确的动机。他们都传基督。所以前一等人不大可能指犹太教徒。保罗从来没有这样说他们(见《SDA圣经注释》卷六33,52-54页)。

出于嫉妒纷争。使徒没有说明这种敌意的原因。在罗马可能有一伙人妒忌保罗的影响,觉得现在正好可以乘机削弱保罗的影响,加强自己的力量。他既被拘禁,他们就有机会接触广大群众了。

他们可能在友善的伪装下暗示保罗有野心,向人施加不正当的影响;也可能猛烈攻击保罗而推广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甚至可能在教义上赞同他,但又设法诋毁他的人格。

他们自称传基督,故很难识别他们的动机。如果有一批犹太人一方面赞成福音的基本教义,一方面又拘泥于细节问题,同时因保罗关心外邦人而攻击他,这些人很可能就会一边传基督,一边对保罗心怀他所描述的那种恶意。

出于好意。有些人出于对使徒的善意更加努力地传扬福音。这些弟兄特别关心保罗,因为他在世界的布道工作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他们可能因保罗的缺席而更加努力地工作。这种善意应成为基督教布道事业中弟兄所共有的精神。当一位工人被迫放下工作时,其他的人就要填补他的空缺,继续推进他的工作。

16 这一等是出于爱心,知道我是为辩明福音设立的;

这一等。指15节中“出于好意”传扬基督的人。

设立的。即“我被任命为”。

辩明。pologia.见第7节注释。保罗视自己为一名辩护人,奉命在仇敌的恶毒攻击下为基督的福音辩护。当他的活动受到限制后,他忠实的助手继续他的工作,使福音不至无人维护。

17 那一等传基督是出于结党,并不诚实,意思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

那一等。指那些“出于嫉妒纷争”传基督的人。有的文本16和17节的内容是颠倒的。

结党。指结党纷争。

并不诚实。即动机不纯。他们的确在传基督,但目的是为了害保罗。

意思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他们想用引起纷争的道理加重保罗因拘禁而受的苦难。

18 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

这有何妨呢?保罗面对两等人传福音的局面勇敢地说:“这有何妨呢?”

假意。prophasis.源于prophaino(“表现”)或prophemi(“说出”),均有以外表的正直掩饰内在动机的意思。在本节指热心传扬基督,心里却想要加害于保罗。

无论怎样。保罗指出两等人传扬基督的积极后果。

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保罗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在任何环境中都看到好的一面。他当然希望有爱基督的人来传扬基督。但为了把基督传开来,他也愿意那些并不真爱基督的人传扬祂的名。即使不完美地传扬基督教也是针对异教的重大改进。这种传道的后果是什么呢?基督传开了。祂的故事被人讲述了。虽然传道者的动机可能不纯,其结果会是基督的胜利。

为此,我就欢喜。这是书信中第二次提到喜乐(参第4节)。保罗的喜乐表现了他的大度。他不为反对者的攻击所动。他因上帝把坏事变成好事而高兴,尽管有些是他的反对者所造成的。在他看来,传扬基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并且还要欢喜。保罗不但高兴一时,而且要继续为那些“出于好意”的传道者和反对他的传道者所取得的成功而高兴。

19 因为我知道,这事藉着你们的祈祷和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终必叫我得救。

因为我知道。指保罗目前的处境和信徒的态度。

你们的祈祷。配合保罗目前处境造成他得救的两种因素,第一是信徒的祈祷,第二是耶稣基督的灵。保罗十分看种朋友们的代祷(见罗15:30,31;林后1:11;门22)。他不是要求腓立比信徒为他祈祷。他是说他们已经为他祈祷了,就像他为他们祈祷一样。但愿所有的传道人都能这样。有时我们可能解脱某些责任,但绝不可放弃代祷的责任。上帝子民的领袖,全世界基督的工人都需要彼此代祷。特别是在艰难面前。

耶稣基督之灵。在《新约》其他地方没有这种提法。但在罗8:9;彼前1:11中有“基督的灵”。在加4:6中有“祂儿子的灵”。可能指激励耶稣和保罗的精神,促成了他的得救。但更普遍的理解是直接指圣灵(参罗8:9注释)。如果没有基督的灵充盈保罗的生命,他的磨难和同道的祈祷都无济于事。

帮助。epichoregia.或“支持”。保罗想到耶稣的灵以及朋友们的祈祷,结合他眼下的境遇,终必使他得救。

终必叫我得救。这句话的解释存在分歧。有人认为是指保罗希望从被拘禁中得救。也有人认为是指他最后得蒙救赎。使徒可能两方面都有想到。但20节暗示他最关心的是属灵上得救,而不是摆脱拘禁。他认识到上帝对待祂子民的一切做法都是为了培养他们圣洁的品格,使他们为永生作准备(《使徒行述》524页)。敌人的反对只能使保罗更加积极和真诚,从而使他自己的属灵福利得到增进。

苦难本身并没有使人成圣的能力。它可能会使人的心灵痛苦,刚硬和麻木。但在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成为磨练,深化和洁净基督徒属灵经验的工具(见来12:7-11)。我们的得救会受到我们利用苦难的潜在利益的方式所影响。如果我们抗拒老师的管教,苦难就可能延长,或换上另一种苦难。我们应该恳求很快地学到属灵的教训,使我们从属灵的一个阶段进到另一个阶段。

20 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

切慕。Apokaradokia.见罗8:19注释。保罗最大的愿望就是他使基督“显大”不受任何境遇的影响。

盼望。是侧重于外在表现的“切慕”的补充,表达内心的态度。

叫我羞愧。因着他个人生活的失败和被基督所拒绝(参路9:26)。他不希望有这样的遭遇,而是对成功抱着信心。他只是希望这样的事不要发生。

放胆。parresia.“大胆说话”。监狱并没有削弱使徒的热情。他要继续勇敢地宣扬基督和祂的救恩。他传扬祂的信息从不犹豫(参徒4:20)。他不希望有恐惧和失望来干预他的见证。

无论是生是死。他活着就藉着他的见证和工作荣耀基督。他死了也能藉着他的慷慨就义而崇扬祂。基督徒活着,是要藉着他们的悔改,成圣,献身为主工作,慨然忍受试炼,不断结出服务的果实来荣耀基督。在死亡时,上帝的真儿女也会因视死如归,把未来交托于主而荣耀基督。他敬虔的人生和他对死亡的坦然,将在他死后继续在活着的人身上发挥影响。

总叫。保罗问心无愧。回顾过去,他一贯勇敢做证。展望将来,他也会坚持同样的做法。

在我身上。一般”在我里面“。保罗面对死亡的威胁,视自己的身体为荣耀基督的工具。

显大。基督本身非常伟大。基督徒不能增进祂的的伟大。但他能使主在他人眼中显为伟大(见路1:46注释)。

21 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

我。保罗强调他个人的看法不同于大多数人的看法。他们贪生怕死。

活着。原文动词是现在不定式,指每天继续话着。

就是基督。保罗的人生被耶稣所包容和约束。他是心思完全倾注于他的救主。他的计划,期盼,愿望都集中在基督身上。他的一切念头都顺服祂(林后10:5)。所以他的思想不是自私和属世的,而是受他的主所控制(见罗6:11;14:7,8;林后5:15;加2:20;腓3:7-10;西3:3注释)。

我死了。原文的时态把生命的存在与死亡时生命的结束进行对比。

就有益处。这句话不符人之常情。死亡总会带来损失。对于圣徒来说,死亡会损失许多人生的纯洁快乐,家庭的纽带,以及为基督工作的途径和机会。但保罗的话不同于悲观主义的说法:“活着并不值得。”他并没有精疲力竭,享受过太多人生的欢乐。这位圣徒没有厌倦于辛劳的工作,急于想摆脱试炼和迫害。保罗没有伤心难过,愤世嫉俗。他对人充满同情心,一心过着真正基督徒的均衡人生。但他的这句话涉及比他的前途更为崇高的话题。他所关注的是崇扬基督。如果主认为他最好通过活在世上的服务来做见证,他就会正确地表显祂。但是一个义人的死也能为恩典福音的功效作出有力的见证。他的死与无盼望之人的死完全不同,会给基督的国度带来益处。一个完全信靠上帝之人所默默表达的信心,即使在死时也能产生感化人心的效果。

还可以考虑进一步的解释:基督徒不会因死亡而失去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他所失去的是试探,试炼,苦难和悲伤。他在复活时所得到的,则是光荣的永生。

22 但我在肉身活着,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该挑选什么。

在肉身。保罗指他继续活着。

活着。本节的结构有些复杂。有三种解释可以考虑。1,第二部分解释第一部分,第三部分作为结论,意为:“但如果我在肉身活着,如果这是我劳苦的果实,那么我说不出该选择生还是死。”2,第二部分属于结论,意为:“但如果在肉身活着是我现在的命分,那么我的劳苦将有成果,于是我说不出该选择什么。”3,前面部分是问句:“如果我继续在肉身活着结出果实,那将如何呢?所以我说不出该选择什么。”

本节必须依据上下文来考虑。这就涉及使基督“显大”的问题。保罗处于困惑之中,因为他无法断定究竟是生还是死才能更好地荣耀基督。当他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看到继续活下去肯定会结出果实。这对保罗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死亡也有其补偿。不论将来是生是死,只要对腓立比信徒有益,他都不在乎。

工夫的果子。即我艰难人生的果实。

我就不知道。或“我不能说。”

该挑选什么。基督徒有时会在生死抉择面前无所适从。但上帝从起初就知道末了。如果我们能按祂的眼光看问题,就会接受祂的引导。

23 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

我正在。保罗现在述说他的为难。

两难。在保罗面前有两种选择:继续活下去还是放弃生命。

之间。sunecho.见林后5:14注释。意为“我被包围了”。保罗的处境就像一个旅客被墙拦住,左右为难。

情愿。想要。

离世。analuo. “解开。”如解开船缆,拆除帐篷等。我们可以设想保罗希望割断把他维系在世上的绳索,或拆除今生的帐篷要前往来生。他在提后4:6中使用了相同的话语(analusis)

与基督同在。保罗在这里并不是表述死后状况的教义。他只是解释他的希望,就是离开目前的苦难,与基督同在,但没有说明这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他强烈希望与他所忠心侍奉的主生活在一起。他的思想集中在来生与耶稣的个人交往。各世代真诚的基督徒都有这样的愿望,但不一定指望死后马上就来到救主面前。保罗的这句话必须与他在其他地方清楚指明死亡就像睡觉的言论结合起来(见林前15:51;帖前4:13-15注释;又见可5:39;约11:11注释)。死后没有知觉,故不知道时间的长短。对于逝者来说,复活的清晨就像在死后的下一刻。

这是好得无比的。原文符合保罗的表达方式(参罗8:57;林后7:13;弗3:20)。如果死亡临到他,他就希望能安歇在坟墓里直到主的复临,然后他复活接受永生,与基督永远同在(林前15:51-55;帖前4:13-18)。

24 然而,我在肉身活着,为你们更是要紧的。

我在肉身活着。就是活在属世肉身的生命中。

为你们更是要紧的。与“好得无比的”(23节)相对应。保罗把腓立比信徒的需要看得比自己的愿望更为重要。教会需要他亲自的指导和他虔诚生活的激励。这种需要是使徒思维的决定因素。

25 我既然这样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间,且与你们众人同住,使你们在所信的道上又长进又喜乐,

我既然这样深信。即相信他们需要他继续留在世上。

就知道。根据上下文,这不应视为预言,似乎保罗预见到自己会继续活着。这只是表达了他的信念。

仍要住在世间。保罗深信他们需要他,就表示他相信主允许他活着,继续作主指派他的工作。这个希望实现了。他在尼禄皇帝面前出庭以后,被宣判无罪释放(见《SDA圣经注释》卷六101页;《使徒行述》486,487页)。他在各教会中又工作了一段时期,也许曾到过腓立比探访。后来,他再次被捕就义。

又长进。指在信仰上取得进步。

又喜乐。信仰上的进步会给生活带来快乐。

26 叫你们在基督耶稣里的欢乐,因我再到你们那里去,就越发加增。

在基督耶稣里。说明他们快乐加增的原因——源于他们与基督的联络,而不只是他们与保罗的友谊。

欢乐。kauchema.“自豪”,“自豪的对象”,指自豪的原因,而不是自豪的举动。

因我。因着保罗。他是教会的主要代表,是他们欢乐的原因。

到。parousia.见太24:3注释。使徒充满信心地预料他的释放和造访腓利比信徒将给他的朋友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27 只要你们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叫我或来见你们,或不在你们那里,可以听见你们的景况,知道你们同有一个心志,站立得稳,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

只要。本节开始了书信的另一话题。他盼望与腓利比信徒重逢的时候能亲口劝勉他们。同时给他们书面的指导。

行事为人。politeuo.“作个公民”,“像个公民”。源于polites(“公民”,参腓3:20注释)。可意译为“行事为人像基督福音国度的公民。”这句话是非常合适的。保罗身为罗马公民,又是在罗马写信。他到罗马去是为了他行使他向恺撒上诉的公民权利(徒25:11,12)。他致信的地点住着许多罗马人。因为都市腓利比是一个罗马的殖民地(见徒16:12注释)。他曾在那里宣称自己是罗马人(徒16:37)。所以这里的比喻用得很自然。作为天国的公民,腓利比信徒行事为人应当相宜。

基督徒的行为应与他的信仰相称。在基督福音的影响下,他必须真诚,忠心,和睦,仁爱,恩慈和谦卑。他的行为方式应当始终如一,不论指导他的人在不在场。

或。保罗并没有擅自决定自己的计划。虽然他在22-26节中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他还是把去不去腓利比交给上帝来决定。

可以听见。保罗不论在哪里,都想得到他所创立的各教会的消息。他对他信徒的爱心始终没有减退。

一个心志。即同心合意(参太26:41;路1:80;2:40注释),团结一致。这种诚心追求的和谐乃是圣灵的恩赐(参弗4:3,4注释)。虽然这里没有直接提到圣灵,但上帝子民的同心合意,步调一致,最能体现圣灵的同在。特别是在末日,更需要团结起来,齐心协力。

站立得稳。steko.参该词用于林前16:13;加5:1;腓4:1;帖前3:8和帖后2:15。这是一个军事用语,可视为“公民”思路的自然延伸。,因为腓利比是一个军事驻地。教会在仇敌的攻击面前应像军队那样站稳立场。要为任何方式,任何来源的袭击作好准备。要警惕欺骗性运动和虚假的教训。在防御者的阵营里不可有纷争,否则他们的力量就会削弱(见腓6:13;《使徒行述》11页)。

齐心。psuche.见太10:28注释,这里指人的心智。“齐心”是修饰“努力”,而不是“站立得稳。”

努力。sunathleo.源于sun(“与”)和 athleo(“竞赛”)。英语athlete(“运动员”)一词即源于此。保罗在这里劝勉信徒齐心努力推广宣传福音的真理。这种同心工作会导致基督教组织的更深团结。保罗的劝勉暗示腓利比教会存在分裂的危险,尽管还没有明显的迹象。

28 凡事不怕敌人的惊吓,这是证明他们沉沦,你们得救都是出于上帝。

敌人。义人的敌人就是上帝的敌人。义人既有上帝在他一边,就无须害怕敌人人多势众。

惊吓。pturo.“害怕”,“恐吓”。基督徒既知道他的年月掌握在上帝手里,万事都互相效力,使爱上帝的人得益处(见罗8:28注释),就不必害怕。

这是。指基督徒的勇敢坚定。

证明。endeixis.或“表明”。

他们。指敌人。

沉沦。apoleia.“毁灭”,与下面的“得救”相对照。虽然敌人看不出来或不承认,教会勇敢无畏的事实证明他们将来必定灭亡,表明基督教有超自然力量的支持,暗示仇敌终将因他们所施行的迫害而受审判。在基督徒与仇敌的关系上,预示了恶人的惩罚和义人的安慰。

得救。基督徒坦然勇敢面对最强烈的反对和迫害,是上帝向我们显示祂自己的途径之一,是祂所应许充足救恩的保证。

出于上帝。敌人毁灭和信徒得救的证据都是出于上帝的。

29 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祂受苦。

蒙恩。charizomai.“施恩”,“给予特权”(见路7:21注释)。基督教十分珍视视为义受苦(见太5:10-12注释)。本节说为基督受苦是一种恩赐,是基督徒可引以为荣的(参腓3:10;提后2:11,12;《历代愿望》225页)。上帝用基督徒似乎经常遭遇的苦难来完善他的品格,预备他接受将来的荣耀(见罗8:17注释)。

信服。或“有信心”。关于基督徒经验中信心的重要性,见罗4:3注释;参约3:16)。

基督。基督徒不是为自己受苦。他乃是主的代表。以前落到基督身上的侮辱现在落到了他的身上。但基督的旨意是让他在将来必定分享荣耀。

受苦。自从使徒的时代以来,忠心的基督徒一直乐于为主的缘故受苦(徒5:41;彼前3:14;4:12-14)。凡是面对末日考验的人也必须拥有这样的价值观。彼得和他的同道所受的考验虽然严峻,但无法与最后的大艰难时期相比。只有充分认识到为基督受苦是最高荣誉和最大福气的人,才能在撒但的烈怒下坚持到底。

30 你们的争战,就与你们在我身上从前所看见、现在所听见的一样。

争战。agon.“竞争”,常用于体育竞技(见提前6:12;提后4:7;来12:1),本节指与仇敌作斗争。腓利比信徒所遭遇的迫害与保罗所受的相似。

使徒第一次访问腓利比的时候曾遭到毒打和拘禁(见徒16:22,23)。这件事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他在给帖撒罗尼迦信徒写信的时候也有提到。保罗在腓利比的朋友无疑清楚地记得他在该城所受的苦。他们也十分了解保罗目前在罗马所受的苦。以巴弗提很快就会告诉他们更多的消息。使徒对他们说:他们现在的斗争与他所经历过并取得胜利的斗争相似。他所曾忍受的,他们靠着基督的能力也能忍受。

一样。应与上面的“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祂受苦”相联系。腓利比信徒已经分享受苦的恩赐了。

(选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