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50腓利比书 > 正文

腓利比书 02--SDA圣经注释

第 二 章

提要:1.保罗劝他们要团结,以基督的降卑和升高为模范,存谦卑的心;12.小心遵循得救之道,作这邪恶世界的明灯,16.并成为他这位使徒的安慰。他已准备好为上帝献身。19.他希望派他所十分赞赏的提摩太去见他们。25.他目前先派以巴弗提到他们那里去。

1 所以,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爱心有什么安慰,圣灵有什么交通,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

所以。保罗的原信并没有分章。他继续第一章,特别是第27节所开始的话题。他曾劝信徒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现在他展开这个话题,强调发展基督徒的团结和谦卑。他表白了自己的心迹,说明他对腓利比信徒的强烈关注,对基督本性和牺牲的深刻理解,他为他的属灵儿女所树立的崇高标准,他对他忠实同工的良好评价,以及他自己完全服从福音的利益。本章值得以上述分析为指南进行认真研究。

虽然腓利比教会给使徒的心带来那么大的喜乐,但他们的团结似乎处在危险之中。他们的队伍中已经出现了裂痕。保罗充分意识到他们的危险。他书信很大的一部分就是劝勉他们努力团结一致(参1:15,18,27;2:2-4,14;3:2;4:2)。他的呼吁不是依据他们对他这位属灵的父亲的个人的忠诚,而是依据他们对基督的爱心,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属灵水准。

本节四次出现“若”字,并不暗示保罗对自己言论的真实性有什么怀疑。原文结构表明,保罗肯定他自己的话语是真实的。

在基督里。保罗呼吁的依据是腓利比信徒在基督里的经验。这种积极的因素来自研究和效法祂的模范生活(参林前12:12,27;弗4:15,16)。

劝勉。paraklesis.“鼓励”,“安慰”(见徒9:31;罗12:8;15:4注释)。译为“劝勉”似乎最符合上下文。

爱心。保罗的意思可能是:如果你们的对基督的爱对你们的心有什么鼓励作用的话。

安慰。paramuthion.是上文“劝勉”(paraklesis)的同义词。

圣灵。这句话与“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平行,指出腓利比信徒一贯服从圣灵的管束。

交通。koinonia.见腓1:5注释。这里指伙伴关系。

心中。splagchna.见腓1:8注释。

慈悲怜悯。oiktirmoi.“同情”。保罗在原文中使用了复数形式,可能是要提请人注意个人的同情之举证实了真实的感情。

2 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

意念相同。(参腓1:7注释)下面两个分句为这种相同下了定义。

爱心相同。爱心相同会导致意念相同,从而达到行动一致(参约13:35;西1:4;帖前3:12;帖后1:3)。。

有一样的心思。sumpsuchoi.“和谐”,“平安”,“团结”,源于sun(“与……一起”)和psuche(“心灵”)。

有一样的意念。保罗认识到上帝的儿女需要表明:凡与上帝和谐一致的人是能够在生活中彼此和睦的。基督徒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合作,是最会误表基督教信仰的。我们了接受基督,就成为祂身体的一部分。身体必须统一行动,才能成就最大的善事(见林前12:12-17注释)。上帝的儿女如果团结合作,祂的工作就会兴旺(见《给传道人的证言》489页;《证言》卷一113,114页;《证言》卷八183,239-143页)。

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使徒本已喜乐(腓1:4)。喜乐只有满足,才能持久(参约3:29;15:11;17:13)。腓利比信徒应当接受他的呼吁,坚持和表现他所劝勉他们的美德,从而使他的喜乐得到满足。

3 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

结党。eritheia.“自私”,“自私的野心”,“结党”,“分派”。

虚浮的荣耀。kenodoxia.“虚空的骄傲”,“没有根据的高估自己”,“骄傲”,源于kenos(“空虚”)和doxa(“意见”)。如果抱着保罗所描述的这种精神,是不可能成就任何永久善工的。我们不应有任何想比被人高的目标和打算。出于这样的动机,即使目的本身是好的,也不能讨上帝的喜悦。

存心谦卑。tapeinophrosune.源于tapeinos“谦卑”和 phroneo“想”,即看自己卑微。Tapeinophrosune在世俗作品中用于贬义。保罗在西2:18,23中用它来指假谦虚。但在徒20:19;弗4:2;西3:12中,该词则是指基督教特定意义下的谦卑。基督教把谦卑提到一个新的地位,使之成为品格最吸引人的特征之一。真正谦卑的基督徒不会低估自己。他会按自己与上帝和救恩计划的关系来正确地评价自己。

看。hegeomai.“考虑”,“评价”,“权衡”。

别人。其他人。

强。参罗12:10注释。谦卑的眼睛会看到别人的优点,并从这个角度看待别人。真正谦卑的人会认识自己的缺点,不会去关注别人的缺点。那些正确认识自己身上缺点的人自然会以为别人没有这些缺点,比他们更加纯洁。他们觉得别人应比他更受重视。真正虔诚的人始终是谦卑的人,希望别人荣誉和地位比他们高。但他不会无视别人身上所暴露的缺点,然而他谦虚,不唐突。这种基督徒的美德是对贪图地位的一种谴责,会使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上帝的旨意对我们命运的任何安排(参腓4:11,12)。

4 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

单顾。skopeo.“关注”(见罗16:17注释)。

自己的事。保罗全基督徒不要自私,单顾自己和自己家里的事。他嘱咐他们要关怀整个团体的福利,忘我地顾念别人的利益。人没有权利单为自己活着而不顾别人的需要。

也要。保罗的这个结论表明他希望基督徒要适当地关心自己的事,也要关心别人的事。

别人的事。不是对别人的事擅加干涉(见帖3:11;提前5:13;彼前4:15),而是不要忘记别人的福利。保罗的劝勉是要消除狭隘的自私精神,形成关心同胞利益的气氛。

基督徒对别人的属灵利益负有特殊的责任。一个人如果在属灵上盲目,就不会到主面前来。把一个人领到救主面前,就像在黑夜中警告人前面危险的悬崖,或者把人从睡梦中叫醒,告诉他屋子着火了一样,并不属唐突之举。如果人不知道救主再来已迫在眉睫,告诉他这件即将发生的大事并无不当。告诉他荣耀的天国可以属于他,就像告诉他在他的农场里在一座金矿一样,并不是多管闲事。这是对他有好处的。作为一个朋友有责任把这些事情告诉他。世界需要教会提供有关来生的信息。每一个爱基督的人都会深爱邻居,设法启发他们,引导他们到救主面前来,帮助他们为救主的再来作好准备。

5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你们。在你们中间。

当以。使徒在1-4节中提出了团结和无私谦卑的需要。现在他指出如何充分满足这种需要。

基督耶稣。关于这个名称的意义,见太1:1注释。一般的顺序是“耶稣基督”。但保罗经常用“基督耶稣”,特别是在《腓立比书》中(腓3:3,8,12,14;4:7,19,21)。他这样做可能是要先强调救主神人本性中神性的成分(基督),然后是人性的成分(耶稣)。在保罗看来,一切属灵的生命都集中在基督身上。当他要教导谦卑和团结的教训时,他找不到比概述救主的生平更好的办法了,因为基督是他希望腓利比信徒所拥有之美德的最高范例。在下面的经典名言之中(腓2:6-8),他不想讨论神学的学术问题。他是用他对基督救赎大工的出于灵感的深刻理解阐明他的教训,勉励他的信徒效法救主。基督离开了莫可言喻的荣耀,披上最卑微的人性,做最卑微的工作,是为了人类的得救。基督徒应该按照主伟大的榜样来塑造自己的人生。

6 祂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

本有。huparcho.见路9:48;16:14;罗4:19;林前7:26等。Huparcho原指“开始”,后来才有了“存在”的特殊意义,而不一定指“开始”(参徒16:20;17:28;加2:14)。见《SDA圣经注释》卷五896,897,919页。

形像。morphe.这里指上帝的一切重要特征和性情,从这个意义上说,morphe代表上帝永恒特性的表现形式。不论是什么形式,都是表现在基督身上。因此祂与上帝乃为一体。祂和圣父是同等的,远超过其他一切的权势。保罗强调这一点,是为了形象地说明基督自愿降卑到了何等低的地步。

以。hegeomai.(见腓2:3注释)。保罗已谈到了基督与上帝同等的地位。现在他转而谈论基督的想法,说明祂的心意,使腓利比信徒能够效法。保罗的推论非常紧凑。他用一个句子说明了基督的心意。祂明知自己与上帝是同等的,却决定放弃这个崇高地位的荣耀,以实现祂拯救堕落人类的仁慈宗旨。

同等。意为永远与上帝同等。该词强调基督在上帝面前的地位。圣子与圣子完全平等,无主次之分(见《SDA圣经注释》卷五896-898,917页;见西2:9注释)。但保罗指出这个地位只是要说明基督为了拯救人类而甘心放弃它。

为强夺的。harpagmos. “抢夺”,“抢来的东西”,“要抓住的东西”,“奖品”Harpagmos源于harpazo,“抓住”,“据为己有”,“夺走”。“要抓住的东西”比较符合上下文。

7 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

反倒虚己。基督降卑乃是自愿的(见约10:17,18注释)。祂既道成肉身,就不可能保留神性的全部特征。本节的剩下部分和第8节详细说明这种“虚己”的内涵。

取了。按原文结构,从这句起解释“虚己”的定义。

奴仆的形像。保罗把“上帝的形像”和“奴仆的形像”进行对照,强调两种地位的差异。本节和第6节的“形象”原文都是morphe。“奴仆”(doulos)一词通常有来指仆人(见罗1:1注释)。仆人的主要特征就是绝对的服从。圣子作为一个人同样也完全顺服圣父(参来5:8注释)。祂不争夺上帝的权势,反而以服务作为祂人生的主要宗旨(太20:28)。祂的一生都顺服圣父的旨意,正如我们所应该做的那样(《福山宝训》14,15页;《历代愿望》208页)。至于这是如何成就的,那是人所无法领会的。这是“敬虔的奥秘”的一部分(见提前3:16)。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所作的任何牺牲,与我们所自称跟从的主所作的牺牲相比,显得多么渺小!远比基督卑微的人类,竟依恋自己的区区名声,无法让自己的意志顺服上帝的旨意。我们若真拥有基督的精神,由祂住在我们心中,我们就会过上帝儿子的生活,保罗在本章上文劝勉的目的就会实现在我们身上。我们就会像基督。

成为。与第6节“本有上帝的形像”相对照。

人。原文采用复数形式,可能强调耶稣代表整个人类,而不只是个别人。

样式。“祂凡事该与祂的弟兄相同”(来2:17)。祂是完全的人,但祂也是神。人类在成为肉身的圣子身上所看到的是与他们一样的人(见《SDA圣经注释》卷五901,902,917,918页)。

我们对基督神性的信念不应削弱我们对基督完全人性的信念。如果基督不是完全的人,如果祂的神性对祂的人性有丝毫的干预,祂就不能作我们的榜样和替身了。

8 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既有。人们在祂身上所看到的是人的形状。

人。拿撒勒耶稣不只是一个人。祂像人,有人的外形,但祂不单是人,祂也是神。

样子。schema. 强调外形。基督在外形上完全是人。世上和祂相处的人也都视祂为人(参赛53:2,3;太13:55)。。

就自己卑微。tapeinoo.与 tapeinophrosune相关(见第3节注释)。它不等于“虚己”,而是“虚己”的一部分,是“虚己”的表现方式之一。本节剩余部分是这种自愿降卑的最高表现。

存心。说明基督自己卑微的最高表现就是祂自愿顺服以至于死。

顺服。即顺服上帝。见罗5:18;来5:8注释。

以至于死。耶稣顺服到舍弃自己生命的地步。上帝成为人已经是够降卑的了。祂还要作为人屈辱地死在十字架上。正如以撒在听说自己将成为祭坛上的牺牲时自愿顺服他的父亲,同样,本来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的基督,也是甘心顺服,为罪人受死。

我们也应该像基督那样顺服。基督顺服是“在肉体中”(罗8:3)。祂成为人,和我们一样有生存的愿望。祂曾受撒但的试探。但祂靠着圣灵的能力胜过了魔鬼。我们也可以这样。祂没有为自己运用我们所不能使用的能力。见来4:15;见《历代愿望》119,729,734页。

且死在十字架上。这句话不仅强调基督死的事实,而且强调基督死的方式。这种死法涉及极大的痛苦和屈辱。十字架的刑罚是为奴隶,非罗马人和最卑劣的罪犯存留的。这种死法被摩西的律法宣布为诅咒(申21:23;加3:13),甚至连外邦人也认为这种刑罚是最痛苦和残忍的。被钉十字架之基督的信息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林前1:23)。

保罗可能将自己的处境与耶稣进行比较。保罗虽身陷囹圄,但依据法律他不会受十字架的死刑,因为罗马公民是不会受酷刑的(见西塞罗Against Verres i.5,13)。作为罗马人侨居地的公民,腓利比信徒也不会有此遭遇。十字架作为基督自我降卑的最低点,就这样对保罗的读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们感受到救主留给他们的榜样的力量。保罗十分清楚,如果他的读者认识到为他们作出的惊人牺牲,他们的生活中就不会有自私的位置(参《使徒行述》332,222页)。

9 所以,上帝将祂升为至高,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所以。基督不是因为降卑而接受报酬,而是按照上帝的计划,自卑的自然会升高(太23:12;路14:11;18:14)。基督的经历证明了祂话语的真实性

上帝。为了让读者关注谦卑的话题,保罗强调了基督在救赎中的作用。现在使徒把圣父带进了画面。

升为至高。huperupsoo.“升到最高的权位”。源于huper(“超过”)和hupsoo(“高举”)。因为基督的“虚己”(第7节),上帝得以把祂提升到比以前更高的地位。圣子本已非常荣耀,但祂的自愿降卑增添了祂在世界被造以前与圣父所共享的荣耀(约17:5)。

又赐给。charizomai.见腓1:29注释。至高的统治者圣父有权把尊荣赐给如此忠实地完成祂们共同计划的圣子。作为神人,祂在地上过完美的生活,战胜了仇敌,为人类争取了救恩。这样的成就肯定会增加上帝的儿子无可估量的永恒荣耀!保罗采用过去时态说明这种提升已经发生。那就是在救主返回天庭,接受该得的尊荣之时(参《历代愿望》834页。见《SDA圣经注释》卷五919页)。

超乎万名之上。见徒4:12;弗1:21;来1:3,4注释。基督能获得无与伦比的至高之名。祂被承认为万有之主。

名。有人认为是指尊荣,而不是指名号。他们的依据是《旧约》中对上帝之名的赞美(诗29:2;34:3;56:6等)。也有人认为“名”是指虔诚的犹太人所避讳不念出来的Yahweh(亚卫,见《SDA圣经注释》卷一170-173页),在七十士译本和《新约》中为Kurios(“主”),为保罗在腓2:11中所采用。还有人认为依据下一节,该“名”是指耶稣。这个可爱的名字在主升天之前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尊荣和意义。更有人认为该“名”体现了耶稣基督身上神人两性的结合,为保罗在腓2:11中所采用。关于该“名”的定义,无法从教义上确定。

10 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

在天上的。或“天上的生灵”。

地上的。或“地上的生灵”。与前面“在天上的”一起,或者指一切受造之物,或者指天地间一切受造生灵。第一种理解的依据是保罗在罗8:19-22中对受造之物的阐述。《诗篇》也曾描写一切受造之物赞美上帝(诗65:13;148篇)。第二种理解的依据是保罗用了“膝”和“口”(腓2:10,11)。除了比喻之外,它们均是指生物。参启5:13)。

地底下的。希伯来语习惯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来指一切受造之物(见出20:4注释)。“地底下的”可能喻指死人(见赛14:9,10,15,16注释)。

因耶稣的。可能指第9节所提到的“名”。

名。参徒3:16注释。

无不屈膝。保罗在这里运用了赛45:23的意念,说明全宇宙最终将尊崇救主(参罗14:11注释)。这句话还没有应验,但它保证了有朝一日所有受造之物将承认基督的主权(参启5:11-14)。那是在善恶的大斗争结束之后,所有的生灵,包括撒但和他的随从者都将跪在耶稣脚前,称颂上帝的道途义哉诚哉。

11 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上帝。

口称。exomologeo.“公开承认”(启3:5),“心里承认”(太3:6),“感谢”(太11:25)。第一种含义最适合本文。但其他含义也涉及最后承认基督的主权。

耶稣基督为主。使徒再次使用包括救赎主神人两性的双重名号,说明那位离开天庭变成仆人模样的基督,终将被宣布为主。关于《新约》其他地方称耶稣基督为主,见徒2:36;罗10:9;林前8:6;12:3注释。认清基督的主宰身份会增强基督徒生活中的信心。

使荣耀归与父上帝。从语法结构上说,这句话与“无不口称”相关联。全宇宙承认“耶稣基督为主”会给上帝带来荣耀。但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救主一生始终不渝的宗旨。祂为上帝的荣耀而活,为使一切受造之物把圣父的名所应享有的尊荣归给祂(见约12:28;13:31;17:1;林前15:24,28注释)。祂的门徒也应抱着这样的人生宗旨。本节是保罗有关降卑和升高原则简述的高潮。他先(1-4节)劝腓利比信徒不要自高和纷争,然后(5-8节)说明基督是谦卑的模范,最后(9-11节)指出谦卑的主获得了比祂道成肉身时所放弃的更大的荣耀。使徒想让他的读者明白,上帝只能高举那些在今生谦卑侍奉祂的人。仆人既不能大于主人(约13:16),我们的侍奉也必须抱着与基督相似的精神。

12 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你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

这样看来。12-16节与5-11节密切相关。出来谦卑以外,使徒还从基督的榜样中归纳出其他的教训。

我亲爱的弟兄。保罗采用这种亲密的称呼并不是出于礼节。他的所有书信都渗透着他对于信徒的真诚的爱(参罗12:19;林前4:14等)。

你们既是常顺服的。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基督谦卑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顺服(第8节)。腓利比信徒过去是顺服的。但保罗希望他们能更加领会主的精神。他相信基督的榜样会激励他们更加忠心地顺服。

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原文的这句话不是指“顺服”,而是指“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使徒希望信徒不仅在他亲自鼓励他们时,而且在他没有与他们同在时保持属灵上的勤奋,甚至更加勤劳。

恐惧战兢。参林前2:3;林后7:15;弗6:5。保罗并不是提倡为奴的恐惧。他是指完全不依靠自己。基督徒应当担心自己未能继续顺服基督,让品格中肉体的倾向控制他的生命。他应该担心会依靠自己的力量,松开基督的手,单独行走基督徒的道路(《天路》161页)。这种担心会导致他们警惕诱惑(彼前1:17),谦卑(罗11:20),并小心行路以免跌倒(林前10:12)。

作成。katergazomai(见罗5:3注释)。这里并没有靠行为得救的意思。我们是靠恩因信得救的(见罗3:20-22,24,28;弗2:8注释)。但这种恩典会导致我们有好的行为(见罗6:11-16注释)。这种行为是拯救我们的恩典的结果(罗6:18;参林后6:1)。许多人被基督教所吸引,但他们不愿意满足获得基督徒报赏的条件。如果他们无须自己努力就能得救,他们是很高兴接受主给他们的所有恩赐的。但圣经教导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配合上帝的旨意和能力。要“努力进”(路13:24),“脱去旧人”(西3:9),“放下各样的重担”,“存心忍耐”(来12:1),“抵挡魔鬼”(雅4:7)和“忍耐到底”(太24:13)。得救不是出于行为,但它必须“作成”。它只能来自基督的调停,但它也是靠个人的配合而成就。我们怎么强调必须完全依靠基督的功劳,行为和能力也不过分。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个人也有责任每天依靠上帝的恩典,过符合天国原则的生活(见《使徒行述》482页)。见罗3:31注释。

你们得救的工夫。保罗未能在场亲自帮助腓利比信徒。他们得自己照看自己的属灵需要。得救是个人的事。朋友,牧师,甚至是使徒,都不能帮别人作成得救的工夫。“虽有挪亚,但以理,约伯在其中,……他们连儿带女都不能救,只能因他们自己的义救自己的性命。(结14:20)。

13 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

因为。保罗现在解释上帝在人类得救工作上的主导作用,免得遭人误会。

立志行事。说明上帝帮助我们下决心接受救恩,并帮助我们使这种决心生效。这并不是说我们是完全被动的,单凭上帝的摆布。祂只是唤起我们心中得救的愿望,帮助我们下决心得救,赐给我们能力使决定生效,让救恩实现在我们的生命中。保罗就是这样说明救赎是一件神人合作的工作,由上帝向人提供一切所需要的力量供他使用。

上帝。整个句子所强调的是“上帝”。

运行。energeo.通常指有效的运作。它与12节的“作成”(katergazomai)不是同一个词(见该处注释)。该词经常用来指上帝在基督徒生命中的运作(林前12:6,11;加2:8;弗1:11,20)。使徒在本节强调拯救的能力来自上帝。这种能力在我们心中运作,达到其仁慈的目的。

美意。eudokia(见罗10:1注释)。上帝希望人得救。祂千方百计要达到这个目的。祂的“美意”就是使人得救。没有谁比圣父更希望我们得救的了。

14 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

凡所行的。保罗现在把他的教训运用到生活的实际方面。上帝既希望他们得救,腓利比信徒就当欢喜快乐,充满信心地作成自己得救的功夫,深知上帝必要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力量。

发怨言。goggusmoi.拟声词,模仿牢骚者的怨言(徒6:1注释)。七十士译本用该词表达以色列人在旷野所发的怨言。使徒似乎想到了以色列人,因为他在腓2:15中引用了摩西的话(见申32:5注释)。《新约》里经常使用动词gogguzo(“发怨言”)(太20:11;路5:30;约6:41,43,61)。

起争论。dialogismoi(见罗1:21注释)。怨言会引发争论。保罗劝勉腓利比信徒不要抱怨上帝所引导的道路,也不要怀疑祂所使用的方法,因为祂的旨意是要救赎他们。顺从必须出于甘心乐意,否则就没有用处。基督徒在逼迫之下或在回应上司命令时所表现出来的任劳任怨,说明他乐意顺服出于上帝的更深的磨砺。

15 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上帝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象明光照耀,

使你们。就是在作成得救工夫的过程中不发怨言,不起争论,以致无可指摘。

无可指摘。即不致受上帝或人的指摘。

诚实无伪。akeraioi(见罗16:19注释)。该词描述基督徒内心的状况,是对“无可指摘”的补充。那是指他人对基督徒的评判。

弯曲悖谬。见太17:17;徒2:40注释。

世代。genea.指在某一个世代生活的全体人类。

无瑕疵。amemtoi.无可指责。保罗希望他的信徒有无可指责的名声,知道上帝在这个世界的名声部分取决于祂儿女的名声。

儿女。tekna.指儿子(见罗8:14注释)。本节引用申32:5摩西描述以色列人的话:“乖僻弯曲”。

明光。phosteres.七十士译本用该词来指天体(创1:14,16)。尽管腓利比的基督徒还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生活仍要照亮他们所处的这个世界(见太5:14注释)。保罗的话同样适用于末世的人。他们所处的黑暗要超过以前的世代(《天路》414页)。那时上帝的儿女要带着特殊的光芒“兴起发光”(见赛60:1,2注释)。

16 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夸我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

生命的道。保罗的其他著作中没有出现这个用语。见约6:68;徒5:20;注释;参约壹1:1。生命的道就是福音的信息。认识圣父和圣子就是永生(约17:3)。我们首先是通过听道而认识上帝的(罗10:13-17;约6:63),从而获得只能来自上帝的生命。属灵的生活是靠这道的能力开始和维持的。人活着“乃是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4:4;《历代愿望》390,391页)。

表明出来。这句话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认为“表明出来”是上一节的延伸,把教会传扬生命之道比作举起火把照亮黑暗。当基督徒表现圣道在他们生活中的功效,并清楚而简明地宣扬这道时,他们就是向别人展示生命和光明的道路。

生命就是光。基督既是生命(见约1:4;6:48;14:6),也是光(见约8:12;9:5;12:46),是生命和光的源头。祂的门徒也是光,但这光是主所赐的(见太5:14注释)。福音的实质也的光(弗5:8)。正如思想用言语来表达,真理的光也是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

基督徒可以把生命之道传给未信的人,但他不能强迫对方接受。每一个人都必须亲自乐意地接受。一个人不能替别人接受这道,正如他不能替别人吃饭保持体力一样。在圣灵的帮助下,人得以明白这道,并把它接到生命之中。不论是谁传扬生命之道,都是上帝藉着这道在运作来改变人的心。

基督的日子。这是本书信所特有的用语。在其他地方均用“主的日子”(见腓1:6注释)。保罗时刻牢记人生的伟大目标将在基督复临世界的日子里实现。他知道今生的一切欢乐和称赞,皆因人的软弱而无法与那日的真欢乐相比。他知道如果他能在基督的日子因他的劳苦的成果而受到夸奖,这种荣耀乃是永久的。保罗认识到在基督的日子里,每一个人的工程都将受到试验(见林前3:12,13;4:3-5;林后1:14)。

好夸我。eis kauchemaemoi. 关于kauchemaemoi,见腓1:26注释。保罗想要找到以他腓利比的朋友始终不渝的生活为乐的依据(参帖前2:19,20注释)。

没有空跑。保罗用体育竞赛的画面来说明他传道工作中不倦的努力(参林前9:24;来12:1)。“空”意为“无目的”,“无结果”(参林后6:1;加2:2;帖前3:5)。使徒对他的信徒怀有强烈的责任心。他渴望他们继续忠诚事主(《使徒行述》206,207页)。他不满足于已有的成果,而是希望他的劳苦牺牲能结出永恒的果实。

也没有徒劳。“劳”kopiao来自名词kopos(“劳累”)。保罗准确地描述了他传道工作的辛苦(参林前15:10;西1:29;帖前2:19)。

17 我以你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我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并且与你们众人一同喜乐。

供献。leitourgia.在《新约》里指公共的礼拜。

祭物。thusia.指祭物本身,而不是指献祭的仪式。在本节指腓利比信徒作为基督教的祭司(见彼前2:9)呈献在主面前的基督徒信心。

被浇奠。spendo.献为奠祭。参民15:4-9;提后4:6注释;见民28:7。保罗视腓利比信徒的信心为供献给上帝的祭物;视自己的性命为浇在祭物上的奠祭。只要有利于福音的推进,他愿意用自己的鲜血来陪伴腓利比信徒忠心的见证。这位外邦人的使徒拥有最大的爱心(约15:13),但他不认为舍弃性命有什么特殊的价值,除非它能鼓励腓利比信徒作出更大的牺牲,或帮助人接受他所顽强坚持的信仰。

喜乐。即使保罗为别人的辛劳会导致他丧失性命,他仍然要与他们一同喜乐。参罗8:18注释。

18 你们也要照样喜乐,并且与我一同喜乐。

腓利比信徒也应与保罗一同喜乐。使徒没有为自己将要牺牲的前景而悲伤。他希望朋友们分享他蒙准牺牲帮助他们和福音工作的喜乐。书信强调在信奉基督教信仰,彰显其真理时,喜乐不仅是一种特权,也是一种责任

19 我靠主耶稣指望快打发提摩太去见你们,叫我知道你们的事,心里就得着安慰。

指望。我希望。

靠主耶稣。基督徒的思想是由主所管束的。他的爱心,盼望和工作都集中在主身上(参罗9:1;腓1:8;2:24,29;3:1注释)。

提摩太。见徒16:1-3;腓2:20注释。保罗曾劝勉腓利比信徒“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12节),不要过于依赖人间的教师。在另一方面,他也想尽量帮助他们。他希望派提摩太去。

我知道。或“我发现。”使徒在得到提摩太个人的报告以后才会感到满意。在提摩太离去和回来之前,他会为腓利比教会忧虑。

你们的事。即你们的状况。

心里就得着安慰。保罗曾表达了对腓利比信徒的关怀(腓1:27-30)。但他并没有真地担忧他们的立场。他似乎相信提摩太会给他带来好消息。参保罗对哥林多和帖撒罗尼迦基督徒的关怀(林后2:13;7:6,7;帖前3:1-9)。

20 因为我没有别人与我同心,实在挂念你们的事。

同心。参申13:6。保罗可能指没有人像他,或没有人与提摩太一样。提摩太就像是第二个保罗。保罗不能亲自去调查教会的状况。能代替他去了解腓利比情况的最佳人选是提摩太。

提摩太是保罗信仰上的儿子(提前1:2)。提摩太认识到这种属灵上的关系,并有相应的表现(林前16:10;腓2:22)。这位青年人从他属灵的父亲那里继承了爱心和情感。故没有人比他更适合担负眼下的任务了。因为他肯定会关心保罗属灵的儿女,也就是提摩太信仰上的弟兄姐妹们的利益。很少有人与使徒完全同心,像他那样真诚,主动,热心和克己。但主耶稣需要这样的人。提摩太是与保罗同心的,因为他们都有基督的心志。只有具备基督的心志,才能在末日成功地引导上帝的教会。教会是上帝最为爱护和关怀的对象。凡与主同心的人,不论是平信徒还是领袖,都会抱有同样的态度,时刻关注着所有教会的成员与活动。他们肯定是会这样做的。

实在。或“真正”。

挂念。merimnao.见太6:25注释。保罗是绝不会漫不经心的。

21 别人都求自己的事,并不求耶稣基督的事。

都。即保罗周围的基督徒。

求自己的事。鉴于保罗对腓利比信徒(腓1:3-5),提摩太(腓2:19-22)和以巴弗提(腓2:25-30)的高度评价,他写出这样的话来似乎有些奇怪。他称这些与他同在的人为弟兄(腓4:21)。但他们似乎了没有他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保罗暗示他们不敢冒险前往腓利比。他只好叫他所几乎离不开的提摩太去。以巴弗提(腓2:25-30)和路加当时可能不在。因为他们两人同样也是忠实无私的。

耶稣基督的事。保罗指的是有关基督的国度,祂的荣耀和我们得救的事。保罗把那些献身于教会事业的人与那些主要关心自己利益的人进行比较。保罗和提摩太所献身从事的是共同的事业,那就是拯救上帝犯错的儿女。但令保罗伤心的是,与他同在的人并不都怀着这样的心志。

22 但你们知道提摩太的明证;他兴旺福音,与我同劳,待我象儿子待父亲一样。

你们知道。腓利比信徒与年轻的传道士提摩太之间似乎经常有交流。他曾与保罗一同创建了这个教会(见徒16:1,13;17:14注释)。在保罗第三次传道行程中,提摩太似乎至少去过腓利比两次(见徒19:22;20:3-6)。

明证。腓利比信徒知道提摩太的品格是经过考验的,并且知道他忠实于保罗和福音的事业。

待我象儿子待父亲一样。保罗似乎要述说提摩太对他个人的忠实服侍。但他谦卑地把自己和提摩太说成是福音工作的同工。从保罗在《提摩太前书》和《提摩太后书》给提摩太的指示中可以看出,提摩太的秉性是温柔热心的,而不是武断的。保罗可能觉得需要强调他朋友的这种优点(参林前16:10注释)。

23 所以,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样了结,就盼望立刻打发他去;

所以。保罗回到原来的想法,就是派提摩太前往腓利比。

要怎样了结。保罗打算让提摩太推迟到事情有了眉目。当时似乎有一场与他的被囚有关的危机。他在下一节中表示希望很快到腓利比去,表明他已想到了自己的释放。若是这样,提摩太就会把好消息带给马其顿的信徒了。

立刻。马上。

24 但我靠着主自信我也必快去。

靠着。peitho.与19节的“指望”不是同一个词,但其对象都是“主”(见19节注释)。保罗显然认为主肯定会很快出手救他脱离囚禁。

25 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做工,一同当兵,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

然而。25-30节谈到保罗的另一个朋友以巴弗提。他也是腓利比会众所熟悉的。以巴弗提曾把该教会的礼物带给保罗,并留下来很好地伺候保罗。他的回去是因疾病而耽搁了。

我想。因为他不能马上派提摩太去。原文采用过去时,表面上看似乎是说保罗已经派以巴弗提前往腓利比。但动词“想”和“打发”无疑运用了希腊书信的过去不定式。写信人置自己于读者的立场,把时间定在读者收信的时候。当信函到达目的地时,这些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已经发生。所以保罗用了过去时,尽管他写信时事情还没有发生。由此可见,以巴弗提还没有动身前往腓利比。这封信是由他带给信徒的(《使徒行述》479页)。

以巴弗提。这是希腊和拉丁的常用名,意为“可爱的”,“有魅力的”,“迷人的”,源于希腊女神阿芙洛蒂特。这个名字只在《新约》的这封信函中出现。有人认为他就是西1:7;4:12和门23的以巴弗。尽管以巴弗是一个长名的缩略形式,但不可能是以巴弗提。以巴弗提来自马其顿的腓利比。以巴弗则是小亚细亚歌罗西的一位传道人。他可能是那里当地的人。

我的兄弟。即我的“弟兄”,“同工”,和“战友”。“弟兄”指他与保罗有共同的信仰。“同工”指他与保罗一同从事圣工。“战友”指他们同经战斗和危险。三种关系是逐层加深的。从保罗热情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以巴弗提已经像使徒一样参加了传道工作。由于他是自由身,故可以从事保罗所无法从事的事。这样做可能带来危险,所以使徒说他是“当兵”的(参提前1:18;提后2:3,4)。

你们。与“我的”相对应,强调以巴弗提与使徒和腓利比信徒的双重关系。

所差遣的。apostolos(见罗1:1注释)。这里只是指“使者”,“代表”。以巴弗提原为腓利比信徒所特派,带礼物给保罗的(见腓4:18注释)。

供给我需用的。leitourgos(见罗13:6注释)。

26 他很想念你们众人,并且极其难过,因为你们听见他病了。

他很想念你们众人。本节说明保罗决定派以巴弗提到腓利比去的理由:这位忠心的弟兄想要回去,以消除人们对他健康的忧虑。保罗巧妙地用“他很想念你们”来介绍他的使者,强调以巴弗提对他们众人的深情厚意。

极其难过。ademoneo.该词可能有两个来源。1,a(“离开”)和demos(“人们”或“家”),故有“离家”之意,意译为“想家”。2,源于ademon(“难过”,“伤心”)。ademoneo的第二个意思用于太26:37和可14:33,描写救主在客西马尼园的心情,译为“极其难过”。但以巴弗提不是为自己忧虑,而是为他在腓利比的朋友担心。他知道他们已听说他病了,并且可能以为他已经死了。

27 他实在是病了,几乎要死;然而上帝怜恤他,不但怜恤他,也怜恤我,免得我忧上加忧。

实在。第26节的最后一句话说得比较含蓄。现在保罗告诉读者他朋友病情的严重性。

几乎要死。没有说明病因及其性质。

上帝怜恤他。尽管保罗在过去的年间曾行过许多医病的事,但这里并没有暗示是出于神迹的立时痊愈(见徒19:11,12;28:8,9)。神迹医病的恩赐并不是每一次都能使用的,尽管医病的人有时很想使用这个恩赐。这个恩赐来自上帝,是受上帝控制和指导的。

忧上加忧。保罗可能认为自己被囚已经够愁心的了。如果在他捆锁中前来服侍他的以巴弗提死了,他的忧愁将倍加增添。

28 所以我越发急速打发他去,叫你们再见他,就可以喜乐,我也可以少些忧愁。

急速。赶快。

打发。见25节注释。

再。原文指“再喜乐”,而不是“再见到”。

就可以喜乐。腓利比信徒素常的喜乐曾因他们的代表患重病而减弱。但现在他们可以重新快乐起来。他们的快乐会减轻保罗的忧愁。因为他虽然仍旧被囚,却将消除对于以巴弗提和腓利比教会的担忧。

少些忧愁。因着腓利比信徒与以巴弗提重逢的喜乐,保罗自己也得到安慰和快乐。

29 故此,你们要在主里欢欢乐乐的接待他,而且要尊重这样的人;

在主里。参腓2:19注释;参罗16:2。保罗嘱咐腓利比信徒视以巴弗提为上帝的礼物和上帝的仆人,是因上帝的恩典而归还他们的。

接待他。保罗派遣以巴弗提是为了使信徒重新得到喜乐(28节),所以他告诫他们要保证以巴弗提完成任务。

尊重。这样高度评价以巴弗提,体现了我们对于高尚品格的人所负有的重大责任。基督徒有义务尊敬高尚和虔诚的人,特别是那些忠诚于主圣工的人。有人认为29节暗示腓利比信徒以前与以巴弗提存在不和。若是这样,保罗现在就是希望能消除他们之间的一切误会。

30 因他为做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不顾性命,要补足你们供给我的不及之处。

基督的工夫。以巴弗提得到接待和尊重是因为他所做的工作。这给他造成了严重的疾病。他的工作是服侍保罗,而不是直接从事传道。在上帝眼中,服务的精神要比服务的工种更加重要。

不顾。或“冒险”。表达了以巴弗提因帮助使徒而遭遇的危险。

补足。暗示对于腓利比信徒没有批评,只有表扬。保罗知道距离的相隔使信徒无法提供他们的善意所愿给予的全部帮助。他把以巴弗提的服侍当作他们的服侍。以巴弗提的疾病可能是因为过于劳累,而不是因为迫害。他的患病,也许是因为危险的长途旅程之故。

供给。leitourgia(见17节注释)。再次暗示腓利比信徒通过以巴弗提所带来的礼物具有宗教的意义。因为他们所奉献给保罗的,被接纳为奉献给主的礼物(参太25:35-40)。

(选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