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书库 > 健康改良讲稿 > 正文

健康课食物能改变你的一生

TXT图书下载网www.bookdown.com.cn:纪康宝

前言

目录(1)

目录(2)

目录(3)

目录(4)

目录(5)

目录(6)

目录(7)

序:食物能改变你的一生

人类80%的疾病是吃出来的(1)

人类80%的疾病是吃出来的(2)

饮食变化引发人类心理疾病(1)

饮食变化引发人类心理疾病(2)

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

杀虫剂残留:超标所造成的肌体侵害(1)

杀虫剂残留:超标所造成的肌体侵害(2)

杀虫剂残留:超标所造成的肌体侵害(3)

让儿童提前发育和性早熟(1)

让儿童提前发育和性早熟(2)

制药行业供应的食品(1)

制药行业供应的食品(2)

让人成为实验之中最无奈的实验品(1)

让人成为实验之中最无奈的实验品(2)

让食物中毒事件层出不穷(1)

让食物中毒事件层出不穷(2)

让食物中毒事件层出不穷(3)

你知道自己吃进多少食品防腐剂(1)

你知道自己吃进多少食品防腐剂(2)

抗生素让牲畜吃得少又长得快(1)

抗生素让牲畜吃得少又长得快(2)

抗生素让牲畜吃得少又长得快(3)

吃氢化油=吃掉健康(1)

吃氢化油=吃掉健康(2)

垃圾食品:不折不扣的能量炸弹(1)

垃圾食品:不折不扣的能量炸弹(2)

垃圾食品:不折不扣的能量炸弹(3)

癌细胞最爱吃微波炉食品(1)

癌细胞最爱吃微波炉食品(2)

我们的食物链已经开始毒迹斑斑(1)

我们的食物链已经开始毒迹斑斑(2)

我们的食物链已经开始毒迹斑斑(3)

吃微生物食物:被忽视的食物路径(1)

吃微生物食物:被忽视的食物路径(2)

吃微生物食物:被忽视的食物路径(3)

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1)

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2)

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3)

少吃含有亚硝酸盐的蔬菜(1)

少吃含有亚硝酸盐的蔬菜(2)

少吃含有亚硝酸盐的蔬菜(3)

不吃甲壳类、贝类食物(1)

不吃甲壳类、贝类食物(2)

吃深海产品,少吃或不吃近海产品(1)

吃深海产品,少吃或不吃近海产品(2)

节食是减肥的一大误区(1)

节食是减肥的一大误区(2)

节食是减肥的一大误区(3)

暴饮暴食会造成提前衰老(1)

暴饮暴食会造成提前衰老(2)

吃饭快会缩短人的寿命(1)

吃饭快会缩短人的寿命(2)

吃饭快会缩短人的寿命(3)

吃饭快会缩短人的寿命(4)

肉食者:小心动物被杀之前释放的毒

经常吃肉的人会寿命短(1)

经常吃肉的人会寿命短(2)

素食者:我不生病,我很强壮(1)

素食者:我不生病,我很强壮(2)

素食者:我不生病,我很强壮(3)

长期高糖饮食有损寿命(1)

长期高糖饮食有损寿命(2)

长期高糖饮食有损寿命(3)

皮肤健康——吃出你的美丽(1)

皮肤健康——吃出你的美丽(2)

食糖并非健康之敌(1)

食糖并非健康之敌(2)

代糖阿斯巴甜:关于致癌的疑惑

不起眼的盐窥探你的健康

远离让人上瘾的刺激物(1)

远离让人上瘾的刺激物(2)

生命的脂肪,离开它人就不存在

粗粮到底好不好(1)

粗粮到底好不好(2)

经常单独吃饭容易生病(1)

经常单独吃饭容易生病(2)

斋戒:让消化系统休息一下(1)

斋戒:让消化系统休息一下(2)

能让你舒服的食物才吃(1)

能让你舒服的食物才吃(2)

吃的食物越健康,对我们的身体越有利

吃的食物越健康,对我们的身体越有利

食物能令心情更愉快:不同心情的饮食

食物能令心情更愉快:不同心情的饮食

让你年轻十岁的食品(1)

让你年轻十岁的食品(2)

前言

  我们一生吃进去的食物总量约60吨,这么多的食物完全有能力改变我们的健康走向。同时,我们活在一个各种加工食物充斥的时代,那些影响食物安全的事件、基因改造、抗生素、激素、食品添加剂、功能性食品等等,无不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影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倡言,“你的食物就是你的医药”,但是我们所吃的食物真的能给我们带来健康吗?

  生活中充满着食物陷阱,看起来美味诱人的食品,其实却可能包含着不为人知的各种秘密,而这些秘密就是危害您健康的超级杀手!谁控制了我们所吃的东西?食物到达我们手中之前究竟发生过什么?我们会给我们的汽车加入充足的燃料,但我们又给自己的身体加入了些什么呢?

  健康饮食意味着从食物中就能很容易地获得营养素的恰当搭配,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几乎已经是奢侈的幻想了。在很大程度上,只要与巨大的健康风险无关,人造的化学物质就被准许进入人类的食物链,杀虫剂残留、激素食品、转基因食品、过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抗生素食品、氢化脂肪等等,已经使吃到真正有营养、安全的食物变得很艰难。现在,在健康方程中同样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尽量避免有害的化学物质添加,保护自己不受那些不可避免要摄入的化学物质的危害。现在的疾病,很大一部分是吃出来的,

  现代科学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每一个物种生存的化学环境,就饮食而言,我们不仅要考虑什么样的食物能带给我们真正的营养和健康,还要从保护自己免受现代食品之害的角度,对自己的膳食做一些改变,或许这个改变很艰难,却是让你远离现代文明病的捷径。

  健康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选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健康。为什么有的人常年精力旺盛,即使再繁忙也不会疲劳,几乎不生病;有的人却经常小病不断,药不离口?营养师的回答是:健康的身体是吃出来的,多病的身体也是吃出来的。食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营养来源,然而现代人往往因为忙碌,没有注意食物的适当选择,而在大快朵颐的同时,吃进了危害健康的东西。

  通过本书所提供的方法,我们可以马上采取行动恢复健康和保证自己远离有害食物。最后,我们要学会通过科学的饮食,用最适合自己的食物筑成比药物更为牢固的健康之堤。

目录(1)

  序食物能改变你的一生6

  食物决定健康:人类80%的疾病是吃出来的6

  八成疾病都是吃出来的6

  要口味却丢了健康6

  早餐桌上的逃兵危险!6

  快餐店和大排档不是好地方6

  能吃是福?不见得6

  炸弹已经开始计时:饮食变化引发人类心理疾病6

  吃的不对,心理会生病6

  关于心理的一个有趣假设6

  给你一份快乐的食谱6

  致命的食物: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6

  食品在生产时就已经染毒了6

  食品加工过程令人触目惊心6

  Part1小心餐桌上的变异食品6

  ——会吃的人对商品说明不屑一顾6

  1?杀虫剂残留:超标所造成的肌体侵害6

  全球每年数十亿人在间接“吃农药”6

  不声不响谋杀人体健康的杀虫剂6

  超市并非绝对安全场所6

  小心农药残留的“鸡尾酒效应”6

  别稀里糊涂把毒吃进嘴里6

  2?激素类食品:让儿童提前发育和性早熟6

  琳琅满目的水果可能是激素的功劳6

  从出生到餐桌只需7个星期的鸡6

  六成性早熟是因为我们的食物6

  受伤的不仅仅是孩子们6

  激素食品我们躲的了吗?6

  3?功能性食品:制药行业供应的食品6

  功能性食品有什么功能6

  功能性食品也可能带来致命伤害6

  天然食物是最好的食物6

  4?基因改造食物:让人成为实验之中最无奈的实验品6

  拿人类健康开玩笑的食物6

  转基因食品是否被妖魔化6

  你愿意当转基因食品的试验品吗6

  5?食品添加剂:让食物中毒事件层出不穷6

  食品添加剂,是天使还是魔鬼6

  纯天然的就一定好吗6

  滥用添加剂,性命堪忧6

  睁大眼睛看这五种食品添加剂6

  6?食品防腐剂:你知道自己每天吃进多少吗?6

  食物防腐剂,羞羞答答不敢示人?6

  食品防腐剂,防还是不防?6

  不含防腐剂的真的就OK吗6

  7?抗生素食品:抗生素让牲畜吃得少又长得快6

  餐桌上吃肉时,你绝对想不到的事情6

  别让人体成为抗生素的“收容所”6

  儿童是有抗食品的最大受害者6

  8?氢化油食品:吃氢化油=吃掉健康6

  带你认识氢化油6

  “坏油”吃太多,人就会生病6

  口感香酥的食物,氢化油的最佳藏身地点6

目录(2)

  9?垃圾食品:不折不扣的“能量炸弹”6

  世界卫生组织榜单上垃圾食品6

  拒绝垃圾食品为什么这么难6

  我们拿什么来取代垃圾食品6

  10?微波食品:癌细胞最爱吃微波炉食品?6

  微波炉,找麻烦的“捷径”6

  微波炉辐射和微波泄露6

  微波炉热牛奶:谋杀营养的愚蠢做法6

  Part2食物链生病了6

  ——了解食物距离与营养链6

  11?我们的食物链已经开始毒迹斑斑6

  食物链就在我们身边6

  我们是食物链中的最危险者6

  12?吃食物链中较低层次的食物6

  农药杀虫剂潜入食物链6

  毒素在食物中是怎样一步步增加的6

  越低层的食物越安全6

  13?吃微生物食物:一条被忽视的食物路径6

  被遗忘的角落:微生物世界6

  食用菌,微生物食物界的佼佼者6

  把菌菇类加入你的食谱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吃腿少的食物: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6

  四条腿的动物少吃点6

  为健康,尽量吃“腿”少的食物6

  一条“腿”食物更健康6

  15?少吃根、薯、芋类,多吃茄果类和蘑菇6

  蔬菜里为什么会有硝酸盐6

  癌从口入,不知不觉送命的蔬菜6

  将硝酸盐赶出您的餐桌6

  16?不吃甲壳类、贝类食物6

  甲壳类、贝类可能是藏毒纳菌之地6

  如果你实在不能割舍贝类的美味6

  17?吃深海产品,少吃或不吃近海产品6

  每周至少吃两次深海鱼6

  美味中的风险:近海鱼污染6

  哪些鱼是有毒的6

  Part3人体是很聪明的6

  ——你的吃相出卖了你的健康6

  18?节食是减肥的一大误区6

  节食减肥为什么瘦不下去6

  吃得太少也并不是什么好事6

  追求一种不必挨饿的减肥方法6

  19?暴饮暴食会造成提前衰老6

  暴饮暴食=慢性自杀6

  暴饮暴食,脑子变笨6

  吃七八分饱好过吃十分饱6

  20?吃饭快会缩短人的寿命6

  为什么生活节奏越快,肥胖的人越多?6

  少吃软化食品能延长寿命6

  多咀嚼能增进视力6

  速食容易让人迟钝,多咀嚼能增强大脑思维能力6

  慢一点,让食物给你一个健康的机会6

  一口食物咀嚼的理想次数是30次6

目录(3)

  21?肉食者:小心动物被杀之前释放的毒6

  动物死前留给人类最后的礼物——尸毒6

  动物可能让我们成为化学药品的汇集地6

  22?经常吃肉的人会寿命短6

  人类吃肉可并不合乎自然6

  肉类绝不是一种好的食物6

  23?素食者:我不生病我很强壮6

  素食者真的是古怪的一族吗6

  素食者其实比肉食者更健康6

  素食的人更禁得住疾病的侵袭6

  素食让你精力更充沛6

  素食带给你由内而外的美6

  素食就是仅仅不吃肉吗6

  24?长期高糖饮食有损寿命6

  对糖的了解你有多少6

  嗜糖=吸毒=吸烟?6

  危险的伙伴——食糖6

  高糖饮食和乳腺癌6

  孕妇偏爱高糖食品,胎儿容易畸形6

  25?皮肤健康——吃出你的美丽6

  皮肤问题不仅仅关系美丽6

  皮肤的敌人是谁6

  皮肤喜欢的食物6

  26?食糖并非健康之敌6

  糖的存在对于我们始终是一种诱惑6

  谈糖色变?你太过虑了6

  食糖是最好的天然甜味剂6

  在饮食中完全拒绝糖并不现实6

  27?代糖阿斯巴甜:关于致癌的疑惑6

  阿斯巴甜是什么6

  阿斯巴甜的食用标准6

  阿斯巴甜真的安全吗6

  28?不起眼的盐窥探你的健康6

  盐带给我们的健康隐患6

  从盐要求,健康一生6

  29?远离让人上瘾的刺激物6

  咖啡中潜在的危险6

  离令你上瘾的刺激物远点6

  30?生命的脂肪,离开它人就不存在6

  脂肪有益健康6

  科学地吃进脂肪6

  远离人造脂肪6

  31?粗粮到底好不好6

  粗粮并非鸡肋6

  粗粮不宜吃多6

  粗粮并非人人皆宜6

  Part4嘴巴里的饮食奥秘6

  ——嘴巴是最好的医生6

  32?经常单独吃饭容易生病6

  我们的肠胃也是有感情的6

  和大家一起吃饭,既分享美味又分享健康6

  身体也会说话:当心肠胃闹情绪6

  33?斋戒:让消化系统休息一下6

  欧洲流行的“斋戒生活法”6

  斋戒时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6

  斋戒能让人感到愉悦6

  斋戒让你的肠胃得到休息6

  别拿斋戒挑战你的身材6

  34?能让你舒服的食物才吃6

  让身体的本能来帮你挑选食物6

目录(4)

  饮食嗜好也是身体警讯6

  35?吃的食物越健康,对我们的身体越有利6

  通过食物选择健康和活力6

  吃这些对我们身体有利的食物6

  测一测你的膳食能否维持健康错误!未定义书签。

  36?食物能令心情更愉快:不同心情的饮食处方6

  食物影响你的心情6

  能让你保持快乐的食物6

  想改变情绪?先改变你的食物6

  37?让你年轻十岁的食品6

  让你越吃越年轻的九种食物6

  让你容易衰老的食物6

  少吃点,会让你更年轻6

  38?食物“好色”有益健康6

  每天吃不少于六种颜色的食物6

  是什么让蔬菜有五彩缤纷的颜色6

  多吃点颜色诱人的食物6

  莫以颜色论短长,每种颜色都吃一点6

  39?蔬菜怎样吃最有营养6

  了解这些蔬菜的营养误区吗6

  教你留住蔬菜营养6

  40?多种食物一起吃:喜欢的就多吃一点6

  饮食如何才不单调6

  让嘴巴钟情多样性食物6

  41?再饿也不能吃的十种食物6

  饿了也不能吃这些食物6

  空腹跑步,离疾病更近一步6

  饿极了吃什么6

  42?只吃你需要的食物6

  找到属于你当然“最好的营养”6

  人体的燃料——谷类6

  田园中的肉——豆类6

  食谱中肉类并非“越多越好”6

  永恒的忠告:多吃蔬菜和水果6

  油脂,别太多也别太少6

  43?少吃肉,多吃植物蛋白6

  你是否摄入了足够的蛋白质6

  你还在仅仅依靠动物获取蛋白质吗6

  我们的膳食系统更适合素食6

  颠覆你吃的观念:植物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6

  哪些食物含有丰富蛋白质6

  44?您可能不熟悉的化合物:寡糖6

  寡糖——人体健康的多面手6

  想减肥的人不必拒绝寡糖6

  45?致命的危害——营养失衡6

  45%的癌症和营养因素有关6

  营养摄取应循规蹈矩6

  Part5别让口感欺骗你的味蕾6

  ——餐桌上的“食色人生”6

  46?吃得好不如吃得巧6

  化学残留更少,更健康的有机食品6

  现在开始,多吃新鲜的食物6

  吃没有加工过的食物6

  47?偏食和速食可导致食不知味6

  锌:味觉的指示灯6

  快餐综合征让你吃不出味道6

目录(5)

  我们需要多少锌6

  48?好温度让你吃出好味道6

  饮食温度适宜味道好6

  食物冷热选好最佳温度6

  贪吃凉食肠胃“感冒”6

  吃饭千万别“趁热吃”6

  49?10种被“夺去”营养的食物6

  外表好看=营养好?6

  一些营养被几乎掏空了的食物6

  远离越吃越不健康的怪圈6

  50?喝水而不是喝饮料6

  水——占你身体的三分之二6

  应该喝什么样的水6

  果汁、合成饮料不能代替水6

  含咖啡因饮料过量饮用危害健康6

  51?有害健康的蔬菜6

  这些蔬菜不能吃6

  有些食物的皮不能吃6

  52?根据食物的四性五味对食物进行搭配6

  食物的温热寒凉四性6

  以五味来选择适合你的食物6

  食物四气五味有学问6

  53?食物中毒:美味之下的风险6

  食物中毒的真相6

  食物中毒的预防6

  食物中毒的家庭急救6

  Part6改变一生的饮食管理6

  ——你,吃对了吗?6

  54?过敏食物:别人的美食可能是你的毒药6

  一个人的美食可能是另外一个人的毒药6

  找出谁是你的食物“克星”6

  食物过敏,谁惹的祸6

  食物过敏也可以遗传6

  别让食物过敏害了你6

  55?酸性食品:酸性食物过量是疾病之源6

  酸性食品有哪些6

  酸性食物让你累6

  酸性食物害你没商量6

  酸性食物吃多了会变傻6

  56?碱性食物:吃了可以长寿吗?6

  碱性食物令你长寿6

  老觉得累吃点碱性食物6

  想戒烟,多吃碱性食品6

  碱性食物知多少6

  多喝一点碱性活水6

  57?阳性食物:吃得很多,仍能保持身材苗条?6

  食物也有性别:阳性食物6

  阳性食物,减肥者的热量燃烧弹6

  多吃下面的阳性食物能减肥6

  58?阴性食物:给易怒和易激动者的最佳食谱?6

  食物和情绪之间的关系6

  多吃阴性食品缓解紧张6

  “阴性”食物不要热后食用6

  59?全粒谷物:完美的食物6

  全粒谷物,不仅是提供纤维素那么简单6

  精细谷物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浩劫6

  吃全粒谷物可以抗疾病6

  60?有机食品:高质量食品6

  什么是有机食品6

目录(6)

  选择有机食品的理由6

  Part7给身体的营养建议书6

  ——尊重消化系统,饮食才能发挥重要作用6

  61?吃适合你血型的食物6

  血型——免疫功能的设计草图6

  血型决定你该吃什么6

  O型血适应高蛋白食物6

  A型血适应素食为主6

  B型血的人最有口福6

  AB型血消化系统敏感6

  62?多吃含酶多的食物6

  神奇的酶,决定你的健康和寿命6

  酶能帮我们解决的问题6

  有生命的地方就有酶的存在6

  一些富含酶的食物6

  63?多吃深色蔬菜6

  深色蔬菜营养更丰富6

  蔬菜颜色中的健康密码6

  要健康多吃这些深色蔬菜6

  64?多吃含纤维食品6

  人体健康多面手——食物纤维6

  膳食纤维让你减肥不反弹6

  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6

  65?多吃蒸煮食物有益身体6

  健康蒸煮,保持食物成分和营养6

  蒸煮对健康更有益6

  高温烹调所带来的健康隐患6

  健康蒸煮的要点6

  66?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食品6

  自由基,人体内的恐怖分子6

  抗氧化剂食品保护中风病人6

  抗氧化食物“吃掉”自由基6

  67?多吃生鲜膳食6

  “生食”拉起身体防护网6

  来自生鲜膳食的“奇迹”疗法6

  生鲜膳食会使你更加年轻6

  怎样吃生鲜食物?6

  68?低热量饮食延长生命6

  高热量饮食的危害6

  低热量饮食减缓衰老的脚步6

  低热量饮食有益健康6

  低热量饮食预防老年痴呆6

  如何选择低热量饮食6

  69?少碰精制食物为妙!6

  精制食品是缺乏营养的“摆样子”食品6

  准妈妈少吃精制食品为妙6

  精细食物是造成近视的原因6

  吃得太精细,容易便秘6

  食物变精细:“毁灭”一口好牙6

  70?多吃时令蔬菜6

  多吃时令蔬菜更健康6

  反季蔬菜:方便背后有隐忧6

  反季节蔬菜要选有“外衣”的6

  警惕使用了保鲜剂的反季节蔬菜6

  71?带馅食物营养全6

  带陷食物让营养锦上添花6

  带陷食物味道鲜美易消化6

  带陷食物让你不再偏食6

  带馅食物做法有讲究6

  72?补脑食品:从饭桌开始你的好智力6

目录(7)

  大脑工作需要充足的营养6

  食物中的“脑黄金”6

  73?性功能补品,性福生活的补给站6

  性功能的维持离不开这些营养6

  这些食物越吃越“性福”6

  74?吃得巧,睡得好6

  好食物帮你睡好觉6

  告别让你睡不着的食物6

  Part8长寿饮食法让你健康一生6

  ——健康饮食带来健康生活6

  75?卓越的罕萨人:罕萨人为什么不生病?6

  罕萨人的健康之谜6

  罕萨人长寿的秘密——多吃杏仁6

  生吃蔬菜能抗癌6

  罕萨人喜欢全麦主食6

  罕萨之水,健康的源泉6

  76?日本人为何长寿:日本人长寿饮食经验面面观6

  日本人低脂均衡的饮食结构6

  每天都吃鱼大脑不衰6

  米饭与豆类营养均衡且互补6

  日本人对海藻和菌类情有独钟6

  百岁老人近两万,饮食清淡是关键6

  口味清淡,低盐饮食更健康6

  77?美式饮食会缩短人的寿命6

  “白粥馒头”并不不输给“面包咖啡”6

  美式饮食危害健康6

  美式快餐正在侵害我们的下一代6

  78?长寿饮食法:“阴阳”均衡饮食吃出生命力6

  食物的阴阳之分6

  让疾病不治而愈的长寿饮食法6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食物6

  79?抗时差饮食法:吃得好→吃得差→吃得好6

  时差是怎么回事6

  食物刺激可以调整时差6

  吃得好→吃得差→吃得好6

  80?神奇的地中海式饮食6

  地中海饮食究竟有什么神奇6

  “地中海饮食”的七个关键词6

  81?3周饮食调理,净化你的身体6

  第一周:清除毒素6

  第二周:增加免疫力6

  第三周:充电更新6

序:食物能改变你的一生

  “人生最重要的智慧是: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人类80%的疾病是吃出来的(1)

  “病从口入”这句话,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它指的是我们身体上的毛病大多是因为我们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引起的。现在,我们的餐桌文化是越来越丰富了,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营养和卫生了,没有理由病却越来越多呀,我们免不了要犯嘀咕。营养学家给我们的解释是: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大多是吃出来的!

  八成疾病都是吃出来的

  朝鲜战争的时候,曾有人对一些年轻的美、朝死亡士兵进行尸检,结果惊奇地发现,两者的动脉硬化程度竟有很大差别,大部分美军士兵都存在动脉硬化现象。这是因为这些美军自幼年开始就把牛奶当水喝,每年大约要吃100公斤牛肉,这无疑在这些美国大兵体内埋下了“定时炸弹”,虽然他们已经长眠于地下,但假使他们能够在战争中存活的话,日后患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的危险也会大大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指出,高血压、高胆固醇、体重过重或肥胖、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不足,是引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这些都和我们的饮食方式脱不了干系。

  据统计,我们每个人一年的平均饮食消费量达1吨之多,试想一下这么多的东西被我们吃进肚子,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什么影响?或许一时半会你看不出饮食对你的身体有什么巨大的影响,因为它是悄悄地、一点点地进行的,等你察觉到的时候,就是症状出现的时候,往往就已经比较严重了。

  如今,由超重和肥胖引起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脑血管病、脂肪肝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越来越多。这些疾病与人们的不良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例如:脂肪、胆固醇摄入量过高,而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食入过少;各种营养素之间搭配比例不合理,食物中偏重于肉食和高蛋白、高胆固醇、高脂肪食品,却罕见五谷杂粮的身影;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不合理,饮食不规律、无节制,大吃大喝、暴饮暴食、食盐摄入量过高。这些不良的包含习惯都会在你的身体里埋下疾病的“根”。毫不夸张地说,这些疾病80%都是吃出来的。

  要口味却丢了健康

  许多人的饮食多是追求口味,用俗话说就是爱吃香的喝辣的,营养的均衡被放到了一边。比如,许多人爱吃肥肉,没有肉就吃不下饭,每顿都必须有肉,宁愿吃死也不愿馋死,结果吃出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当出现了症状和后果时才后悔,再怪自己的一张馋嘴就已经晚了。

  谁都喜欢吃有味道的东西,但是如果因此丢掉健康就不合算了。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达1.2亿人,在世界居于首位。除此之外,我国还有5000万人血压偏高,并且每年新发病人数约有200万。湖南人一直以口味重出名,据调查显示,湖南省脑血管病发病率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长沙市出血型中风的发病率在全国几乎可以排到首位。哈佛大学医学院布里格姆妇科医院南希?库克领导的研究小组对3126名“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在长达10~15年的跟踪研究中,由于这些“高血压前期”患者饮食中盐的摄入量得到了严格的控制,他们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比对照组低25%;即便患上心血管疾病,他们的死亡率也比对照组低20%。

人类80%的疾病是吃出来的(2)

  早餐桌上的逃兵——危险!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紧张,许多人不吃早餐。早餐是我们一日三餐的重头戏。不吃早餐时,能量和蛋白质摄入的不足又不能从午餐和晚餐中得到充分补偿,容易导致维生素A和维生素B、铁、钙、镁、铜、锌等营养素的缺乏。而且更为可怕的后果是,大大小小的结石在你的身体里产生了,胆结石、肾结石一串串恐怖的名字会和你挂上钩。另外,你还可能会患上慢性胃病和疲劳综合症等。

  快餐危害你的健康

  很多人因为工作繁忙而不得不成为外食族,经常在外就餐的一个恶果就是体脂含量增加。千万不要小看它,以为它仅仅是让你的身材看起来臃肿而已,它可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而且许多餐馆的卫生条件不容乐观,传播疾病易如反掌。

  还有许多人喜欢吃大排档,因为它又便宜又美味。可是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你可能想不到疾病也在悄悄地逼近你。你很难要求这些大排档有完善的卫生消毒措施,因此,惹上一些传染性疾病(如肝炎)就不足为奇了。

  能吃是福?不见得

  人们常常说的一句话“能吃是福”,似乎吃得饱、睡得香就是健康的标志。这么能吃,怎么会有病呢?

  经常饮食过饱,不仅会使消化系统长期负荷过度,导致内脏器官过早衰老和免疫功能下降,而且过剩的热量还会引起体内脂肪沉积,使人肥胖。而肥胖又往往成为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发病的温床。

  常常饱食,食物总是填满胃部,实际上就是取消了人的消化系统这部机器应有的休养,由于食物长时间滞留胃中,逼迫胃大量分泌胃液,破坏胃黏膜,很容易产生胃糜烂、胃溃疡,还能诱发胃癌。

  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长期饱食会导致大脑早衰。吃得太饱,胃肠道循环血容量增加,大脑的血液就供应不上了,不仅仅脑细胞的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引发冠心病人心绞痛,诱发胆石症、胆囊炎等。

饮食变化引发人类心理疾病(1)

  大家都知道,饮食及生活习惯会影响身体健康,但是您知道饮食习惯也会影响人类的心理健康吗?根据研究,饮食习惯会引发各种类型的疾病及症状,像自闭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性人格等精神疾病,别不以为然,这可绝不是危言耸听。

  吃的不对,心理会生病

  我们的情绪、思想、行为等都和脑中神经传导物质有很大的关系,食物正是通过影响神经传导物质的分泌和传导来影响我们的情绪变化的,比如矿物质、脂肪酸等都会造成人类情绪戏剧性的起伏,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有些抑郁症是吃出来的了。

  英国健康专家指出,最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饮食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导致该国心理疾病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营养价值低和不均衡的膳食结构导致了诸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多动症以及阿耳茨海默症等心理疾病的增加。杀虫剂、肉食中的脂肪结构的改变等因素,已经使某些关键营养物质如必需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不复存在。

  人们日常摄入的omega-3脂肪酸食量正在降低,而对含有omega-6脂肪酸的食物消耗量却在急剧上升,这不仅导致了抑郁症的增加,还会对注意力和记忆力等诸多方面造成影响。也有证据表明,患上阿耳茨海默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摄入太多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同时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又很吝啬。另外,大脑必须利用氨基酸来制造神经递质,缺乏氨基酸也会导致抑郁。据统计,英国每年因心理疾病导致的财政支出高达1000亿英镑。健康专家们呼吁,应将膳食营养作为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之一。

  关于心理的一个有趣假设

  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显示,一个人爱吃什么食物可以折射出他的性格和心理。这项研究认为,当一个人需要调整情绪时,会通过吃不同的食物来实现。比如说,一个人生气的时候偏爱有嚼头的食物;而沮丧的时候倾向于吃刺激性的食物,如甜食和咖啡等。

  这项研究还表明:如果一个人对食物有极度的嗜好,说明他性格外向、思想开放;常在自己的碗里堆满各种食物的人可能嫉妒心强;喜欢盐分多的食物往往精神压力大。

  当然,这只是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假设,还需要科学来验证,不过,它却给了我们一点启迪。你是否经常陷入抑郁之中?你是否感觉无计可施?其实,如果想要转变自己的情绪,只需改变一下你的饮食习惯:

  碳水化合物和一些食物成分,如叶酸、omega-3脂肪酸、硒和色氨酸等,被认为可以缓解抑郁症;

  钙有抑制脑神经兴奋的作用,脑神经有充足的钙,容易保持情绪稳定,缺钙则会情绪不安,易激怒、周身无力;

饮食变化引发人类心理疾病(2)

  经常吃海产品可以防止抑郁症的发生。

  有位美国科学家发现,糖能够缓解忧郁、紧张和易怒行为,这可能是体内血管收缩素“5-羟色胺”的功劳。当人摄入碳水化合物之后,这种血管收缩素便会在大脑中不断增加,使人的精神状况变佳。根据研究,约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虽然只是短期的心情改变,但吃完巧克力的确会使他们心情愉快;然而却也有五分之一的人认为,吃完甜食或含糖分高的食物会使他们有负面的心情或情绪。

  给你一份快乐的食谱

  一份包含足够碳水化合物、必需的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的膳食能够帮助人们改善情绪。如果你心理压力过重、情绪欠佳,体内所消耗的维生素C会比平时多8倍。这个时候吃点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或蔬菜,或者服用适当的维生素C片,能让你的心情云开雾散。

  当怒火攻上心头,就要大发雷霆的时候,赶快吃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乳酪、鱼干及虾皮之类,或者直接服用肠道容易吸收的钙片,过不了多久,你便会感到自己的脾气渐渐变得好了起来。

  富含维生素B类的粗面粉制品、谷物颗粒、酵母、动物肝脏及水果等,能够帮助你告别抑郁、沮丧、抑郁症。特别是B族维生素类有一种烟酸更能减轻焦虑、疲倦、失眠及头痛症状。

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

  从“问题奶粉”到“苏丹红”风波,从劣质火腿肠到各种方便食品,“色素加盐”酱油,色染瓜子、花生等,不一而足,在“钦佩”这些人的“聪明”和“胆量”的同时,却又让我们不得不开始提心吊胆,。如今面对再寻常不过的一日三餐,我们却越来越没有信心,也越来越无奈于这样一个疑问:我们身边还有安全食品吗?

  食品在生产时就已经染毒了

  孔雀石绿、福寿螺事件、有毒多宝鱼、红心鸭蛋、瘦肉精……食物中的这些毒究竟从哪里来?

  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特别是使用一些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也将农药残留在粮食、水果、蔬菜内,这部分食品还没到我们手里,就已经被污染了。在城市蔬菜市场上您恐怕看见过这样的场面:一些人购买蔬菜时,专挑有虫子的买,而那些没有虫子、干干净净的蔬菜却受到冷落。这是一个叫人听起来有点心酸的笑话。人们长期食用农药超标的蔬菜,会导致头晕、恶心、呼吸不畅,会影响到人体的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导致癌肿、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贫血性)和免疫系统紊乱所引起的诸多疾病,乃至窒息死亡。

  除此之外,过量使用化肥、催长素、催熟剂等,也会通过食物的摄入,影响到人体健康。

  2006年,上海市公布了对30件冰鲜或鲜活多宝鱼的抽检结果:30件样品中被检出含有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竟达100%,部分样品还被检出孔雀石绿、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禁用鱼药残留。鱼体内有大量的抗生素药物残留,会使食用者产生耐药性,降低此类药物的临床效果,而且人体长期大量摄入硝基呋喃类化合物,存在致癌的可能性。

  食品加工过程令人触目惊心

  大到安徽阜阳发生的劣质婴儿奶粉事件,让人闻红色变的“苏丹红”事件,山西发生的用工业酒精兑成白酒,造成人们饮用后死亡事件,已经发霉的花生、瓜子,在染上色彩的外衣下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还有石蜡抛光的大米、漂白的面粉、涂彩的卤肉,等等,小到像用工业油冒充食用油,在食品、饮料中滥用色素、防腐剂等,都不同程度地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据报道,在东北的个别大中城市市场上不断出现注水牛肉,个别不法分子利用小型水泵或注射器为牛肉注水,他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300公斤的肉牛增到360公斤以上。由于牛肉纤维组织丰富,比较“吃”水,150公斤左右牛肉约可注水25~50公斤。

  我国《食品卫生法》明文规定,生产厂家禁止生产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食品,禁止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然而,各式各样的毒药正堂而皇之地被用在我们熟悉的商品中,一起起,一桩桩,虽然听起来骇人听闻,可却经常在某个黑暗角落里偷偷上演着……

杀虫剂残留:超标所造成的肌体侵害(1)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这也许是人们最经常说的饮食箴言。但是深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比起其他食品问题,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更让消费者担心,那就是农产品中普遍存在的农药残留对健康的危害。尤其是近年来农药超标已经成为百姓餐桌上的一大突出问题。

  现代农业已经习惯于各种化学品比如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的应用,依靠着这些“得力助手”,生产出了越来越多的粮食,但是它们带来的危害足够抵消给我们带来的惊喜。杀虫剂的使用,剥夺了土地中后续用以生产有质量的庄稼的营养成分,也降低了食物的营养量,当然它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可怕的后果,杀虫剂的残留给我们的肌体带来了危害。

  全球每年数十亿人在间接“吃农药”

  过去三十几年来,帕金森病、早老性痴呆以及运动神经疾病等大脑功能紊乱性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大幅上升。一些科学家认为这和农药的使用有关系。

  有资料表明,目前全球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每年均有数十亿人不同程度受到农药的间接毒害。

  研究表明,蔬菜中残留农药在人体内长期蓄积滞留会引发慢性中毒,其主要是通过生物浓缩、蔬菜残留两个途径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以致诱发许多慢性病症,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患者的大量增加无不与食用农药残留蔬菜有直接关系。农药在人体内的蓄积,还会通过胚胎和人乳传给下一代,殃及子孙后代的健康。

  目前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⑴致癌

  诱导有机体突变,造成或增加细胞突变的可能产生畸形。

  ⑵造成肥胖

  当肝脏无法对有毒物质进行解毒时,会用脂肪将其包起来,形成脂肪团。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减肥之后会有生病的感觉的原因之一——因为脂肪减少了之后里面的农药重新进入了人体的缘故。

  ⑶干扰内分泌

  有些农药的分子与人体的雌性激素等荷尔蒙十分相似,从而使人体的激素平衡发生紊乱。这些激素干扰剂能影响我们的行为、大脑以及生殖器官的发育,并会导致癌症。

  ⑷使人体消化功能紊乱

  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主要表现是腹痛、腹泻及大便干燥。

  ⑸影响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

  引发癌肿、血液病和免疫系统紊乱。

  ⑹导致胎儿内脏发育不全或畸形

  残留农药中的有毒物质如有机氯在孕妇体内会通过胎盘和母乳被胎儿吸收,最终导致胎儿的某些内脏器官发育不全或畸形。一些科学家认为,在子宫内中毒是导致儿童行为失常疾病增多的原因。

杀虫剂残留:超标所造成的肌体侵害(2)

  ⑺影响生殖系统

  实验室研究表明,某些农药会降低精子数量,影响精子质量。据推测这些农药还会导致女孩早熟。

  不声不响影响人体健康的杀虫剂

  杀虫剂残留物会持续存在食物链中,透过生物累积浓缩进入脂肪组织。

  人体如果暴露在低剂量的有机磷杀虫剂下,会造成腹泻,影响情绪及神经组织的变化。长期持续暴露在低浓度的杀虫剂中会使农民患癌症的危险性增加,更会损害生殖系统,新生儿的早产和初生时体重的增加也和杀虫剂残留有某种联系。

  菲律宾大学医学院的一名教授指出,由于女性身上的脂肪组织比男性多,因此如果长期暴露在有杀虫剂毒素的环境下,体内储存的毒素也会更多。杀虫剂可造成妇女不孕、习惯性流产、死胎以及出生缺陷;对男性而言,杀虫剂可造成特定的生殖器癌症以及精子减少等。

  法国国家卫生与医学研究所专家曾对阿根廷一个杀虫剂使用非常频繁的重要农业产区进行了研究。他们对该地区189个不育男子的精液进行了化验,结果发现,这些男子精液中的精子数量和活力均远远低于正常水平。进一步研究显示,这些男子的激素分泌受到了严重干扰。究其原因,杀虫剂弥漫在空气中,其有害物质首先直接作用于睾丸,从而导致受害者激素分泌失衡,并最终影响整个生殖系统,造成男子精液质量下降或不育。

  杀虫剂还会污染地表的水质及地下水,破坏自然资源,危害我们的健康。

  超市并非绝对安全场所

  2006年6月12日,国际绿色和平环保组织在广州公布:“在本市三家大型连锁超市所销售的蔬菜和水果中,超过8成半含有农药残留,2成半含非法农药残留;其中,在某超市抽取的一砂糖橘中更是检出8种残留农药,包括3种禁用农药。尤为令人担忧的是,一种剧毒农药甲基对硫磷的残留量超过国家标准40倍。”在随机抽取的样本中检出如此大量的农药残留,表明国内蔬果农药残留形势十分严峻,消费者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由此可见,超市里的食品看似来源正规,实际上防止果蔬农药残留远没有人们想像的简单!

  在目前蔬菜生产中,不少菜农由于缺乏科学施用农药知识,滥用农药的现象很严重:例如,对未成熟的杏喷洒农药,为的是防止害虫给水果表面留下“黑斑”;对大棚里的生菜、黄瓜和番茄定期喷洒农药,为的是防止粉虱和红蜘蛛啮咬。除此之外,有的菜农为了争取蔬菜早上市,卖个好价钱,还采用早熟技术,使用化学制剂、激素类物质,促使蔬菜超越某个生长阶段和环节催熟。如番茄本来不到成熟期,喷洒药剂就会提前7~10天变红。有的菜农违反施用农药后安全期的规定,提早面市出售。这样一来,就导致了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出国家规定标准,不仅使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更严重的是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杀虫剂残留:超标所造成的肌体侵害(3)

  除此之外,化学农药施用以后,大部分由于风吹雨淋、日光分解和高温挥发等逐渐消失。但仍有一部分粘附在农作物的叶片上,被吸收或渗入植物体内;一部分渗入土壤和水中,又被植物的根部摄取,进入植物体内;一部分散布到大气中,随雨水进入到土壤和水中,被水生生物吸收。这些被植物、水生生物、鱼类、禽、畜等摄入体内的有毒农药,也被称为农药残留。残留的农药可通过食物链逐步富集,并通过粮食、蔬菜、水果、鱼虾、肉、蛋、奶等食物进入人体,造成危害。

  小心农药残留的“鸡尾酒效应”

  农药叠加使用后会产生加性或协同效应,也称鸡尾酒效应,即三种或三种以上农药的混合效应,往往超过其中各种农药单独效应的总和。也就是说,将三种不同农药残留物同时吃下肚对身体造成的危害,比单独一种残留物高100倍。英国利物浦大学毒物学家认为,几种不同化学品混合在一起给身体带来的影响要比把各种农药的影响叠加起来大得多。人们把能对人的身体造成危害的农药数量的千分之一作为农药残留物的最低标准,但在鸡尾酒效应下,这一标准很快就被打破了。有些地方对农作物喷洒多达36种不同农药,其中有些是属于吸收性质的,清洗和削皮都无济于事。因此,一份包括鲑鱼、黑面包、胡萝卜、生菜、苹果和草莓的看上去营养十分丰富的菜肴,很可能就会让你同时吃下去100多种农药残留物。

  别稀里糊涂把毒吃进嘴里

  多数蔬菜的生长周期并不长,在种植过程中需多次施用农药。在这些农药中以有机磷杀虫剂居多,如甲胺磷、氧化乐果、甲基对硫磷等,有机氯农药也占据了一部分。无毒的绿色食品诚然是个不错的主意,但是,高昂的价格和有限的供应渠道,使许多人吃不到健康的有机食品。那么我们是不是束手无策了呢?也不是,下面的方法或许有用:

  ⑴浸泡和冲洗

  杀虫剂在水中溶解性低,用清水浸泡20~30分钟,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当然浸泡的时间也别太长,长时间浸泡会使水中残留农药浓度增大,如果不用流动水冲洗反而会使得浓度较高的残留农药重新吸附在果蔬表面。

  ⑵利用碱水

  有机磷杀虫剂能较好地溶解在碱性水中,并在碱性条件下迅速分解,因此可以将果蔬在碱水中浸泡10~15分钟,然后用流动水冲洗2~3遍。

让儿童提前发育和性早熟(1)

  不少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现在水果没味了,猪肉、肉不香了,鱼肉也没有那么鲜美了,激素食品这个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于是一些模样不怎么好看的土鸡土猪,农民自种的农家菜等等就成了城市人餐桌上的“珍品”。

  很多人都以为,雌性激素一类的荷尔蒙是我们身体中产生的自然物质,它们在我们体内循环,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健康。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问题的真相。

  琳琅满目的水果可能是激素的功劳

  冬季里各色反季节水果飘散着阵阵或浓烈或淡淡的果香,但谁会想到,这些漂亮水果却隐藏着不少“猫腻”。就在人们品尝“靓丽”水果的同时,也不断传出一些不和谐音:济南、西安等地相继有三四岁的小孩因吃早熟的“激素水果”过多而出现男孩长胡子、女孩乳房鼓的性早熟症状。

  一部分心急的果农,为了让水果提前上市,在水果接近成熟期时就提前采摘,上市销售前再用大量的膨大剂、增红剂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在将其催熟的同时又令其外观变得更好看。像长着长尖的西红柿、身材特别“胖”的草莓、个头越来越大而口味却越来越酸涩的猕猴桃,都是由于添加了化学激素的缘故。这些水果中因缺乏充分的氨基酸、糖分等,口感较差,营养也会降低。

  据食品专家的测量结果表明,大棚蔬菜所含的维生素C、糖分、矿物质、钙、铁等营养成分都比大田中正常生长的蔬菜要低,而有害物质亚硝酸盐、砷的含量则比大田蔬菜高。

  从出生到餐桌只需七个星期的鸡

  为什么鸡肉不香了,猪肉没味了呢?经常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下面这则广告似乎能够帮助你解开疑惑——“四月肥,四月肥,四月不肥给你赔。”

  在这样一个“动物速成”的年代里,养殖户们最熟悉的可能就是各种激素的功能。使用激素也是他们最热衷的事情。鸡的自然寿命是7年,可是有的肉鸡生长期只有7个星期。哪怕是从小鸡一出生就被“填鸭”式地不停地喂食,也不可能在短短7个星期内就长得如此健壮。不用说,生长激素自然是小鸡迅速“成长”的功臣。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市场上的鸡70%有眼病,30%常咳嗽,15%有气喘和慢性支气管炎。这样的动物食品,我们吃了还会获得什么营养呢?

  六成性早熟是因为我们的食物

  当自己的幼女身高猛增的时候,家长会感到特别高兴;但如果您不懂事的女儿早早来了月经时,会不会吃惊呢?目前,由于常吃含激素食品等原因,儿童性早熟问题已经摆到了我们的面前。

让儿童提前发育和性早熟(2)

  孩子出现性早熟时,会出现一些发育提前的现象。女孩可能出现身高加速增长,皮下脂肪增多和骨盆发育,乳房增大,乳晕着色,阴部、腋窝着色并出现色素较浅的长毛,阴道分泌物增多,有时还会出现类似月经一样的阴道出血。男孩性早熟时会出现睾丸、阴囊增大、变黑,声音变粗,出现喉结,身高增长加速,乳头出现硬结和胀痛。

  受伤的不仅仅是孩子们

  某些用瘦肉精喂养大的牲畜、大个的草莓、畸形水果,以及无籽葡萄等食品中都含有激素,人在食用后激素沉积在体内会对人的生殖等功能产生破坏,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来不孕不育的人如此多的一个因素。

  由于饲养时间的不够,从而导致营养的不足,原本应含有40多种营养物质的鸡蛋,由于使用了激素,不仅营养不达标,反而有害物质超标,更严重的是营养的缺乏会使人患上佝偻病。

  长期进食激素食品还会影响甚至破坏肝脏、肾脏等人体器官,破坏肠道内的有益细菌,更有甚者,可能会导致癌症。

  激素食品我们躲得了吗?

  食品含不含激素,完全可以通过仪器设备检测出来,但是检测费用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比如说瓜果,一个单位的检测费用要数百元,而对于肉类的检测费用还要高很多,正是这种原因导致激素类食品能够在我们的餐桌上长盛不衰。

  由于担心激素的副作用,很多人在挑选农副产品的时候甚至会特意选择那些长得“丑”、个头小的,即使这样,他们还是免不了担心。

  其实过于忧虑也是不必要的。在购买时,首先要看水果的外形、颜色,比如:香蕉看起来很黄,但把儿还青着;西瓜瓤是红的,籽还是白的。这些水果很有可能就是在没有成熟之前使用了激素。自然成熟的水果,大多在表皮上能闻到一种果香味,催熟的水果不仅没有果香味,甚至还有发酵的气味。购买水果时最好是先尝后买,淡而无味或吃起来有生味的水果千万不要买。

制药行业供应的食品(1)

  在基本的生活得到满足后,人们往往希望能有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和延年益寿的食品,俗称功能性食品。放眼各大超市、大小便利店,功能性食品越来越多。添加维生素C的口香糖、添加钙的饼干、添加多种营养素的方便面……当然,怀疑声也没停止过,这些添加了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功能性食品,一般人吃了真的会有神奇的作用吗?如果吃得太多,会不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

  功能性食品有什么功能

  一些学者和营养学家把添加了维生素和营养素等的新的功能性食品称作“高技术食品”。一言以蔽之,功能性食品可以补偿吃垃圾食品、缺乏锻炼,以及现代生活压力所造成的种种不足。

  人们不由得开始纳闷:如果这些叫功能性食品,其他食品就没有功能吗?

  现在,无论你走进哪个超市放眼副食品货架,都会看见很多添加各种营养素的产品:运动后饮用的功能性饮料几乎全部含有维生素B6、维生素B12;不同的饮料中还含有维生素C、钠、钾、钙等;口香糖柜上有一排全部是添加维生素C的产品;杭州某食品公司出产的方便面里添加了各种维生素和铁、锌等营养元素,该公司还出产了一种添加15种营养素的饮料。

  功能性食品与普通食品的最大不同在于添加了功能因子。一般来说,功能性食品中包含一些有益于健康的原料,但通常也混合了许多不利于健康的食物。功能性食品的基本组成可谓千篇一律,以质量并不好的食物作为原料,加上几种功能性因子,然后就可以作为一种“永葆健康”的食品出售,但它的作用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虽然功能性食品从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人们的需求,但功能性因子的作用到底如何,目前国内尚无充足的科学检测结果。厂家大打“功能”牌的目的,是不是一种跟风炒作,还值得怀疑。营养学界公认为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极易流失或被破坏,如果维生素含量多,饮料的口味就会受到影响,可以说营养和美味难以兼得。但如果只是少量地添加,究竟对人体能起到多大作用呢?至于疲惫时或运动后喝点功能性饮料,能否起补充养分的作用,那就更难说了。

  功能性食品也可能带来致命伤害

  据西方媒体报道,2001年7月,瑞典有三个年轻人的死亡与饮用红牛饮料有关。他们中有两人在喝了掺酒的红牛饮料之后死亡,另外一人在繁重工作之后,连续喝了数罐红牛饮料后,因肾功能衰竭而死。

  2004年2月,欧盟法官作出一项裁决,禁止红牛饮料在法国境内销售,因为红牛饮料中含有过多的咖啡因,而长期过量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可引发高血压和心脏病。

制药行业供应的食品(2)

  这样的消息对于功能性饮料市场而言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

  天然食物是最好的食物

  可以说,一些真正的功能性食品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酸奶、燕麦片、全麦面包等,所以没有必要一味地去追求食物的功能。向一些垃圾食品中注入一些宝贵的营养物质的做法,其实是事倍功半。

  吃人造的功能性食品不能过量,特别是很多添加营养素的功能食品并没有标注所含营养素的含量。此外,功能性饮料虽然能提供比较多的营养元素,但还是不能忽视日常的合理膳食,否则同样可能引起营养不良。要想获得健康,并不是简单地吃一次营养强化的方便面、喝一瓶强化饮料或者吃一些营养饼干就可以实现的。

让人成为实验之中最无奈的实验品(1)

  对老百姓来说,“转基因食物”还是个新鲜事儿,似乎和自己没多大关系,可如果告诉您这种东西您已经吃了不少的时候,很多人会吓一跳:“什么是转基因食物啊?我怎么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吃了,会不会有毒啊?”恐惧是因为不了解,这不,很多人都慌了。

  其实,转基因食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身体成为实验品,那么还是了解一下什么是转基因食品,然后做出吃还是不吃的决定吧。

  拿人类健康开玩笑的食物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基本单位,记录着生物生殖繁衍的遗传信息。通过修改基因能改变一个有机体的部分或全部特征。转基因食品,就是指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再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比如人们可以用鲜鱼的基因帮助西红柿、草莓等普通植物来抵御寒冷;把某些细菌的基因接入大豆类的植株中,就可以远离害虫的侵袭。而以这些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在我国,转基因食品还比较罕见,到目前为止,经农业部生物工程安全委员会准许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仅有6个,其中有3个涉及食品,即两种西红柿、一种甜椒。就转基因产品的标志问题虽然两年前已经立法,可很多厂家出于商业目的,向消费者隐瞒这一事实,使很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了转基因食品。

  当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首先想到的问题就是:转基因食品能吃吗?吃了转基因食品后会有副作用吗?害虫都不敢轻易下口的转基因作物,却成为了我们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角色,那我们是不是连同那些抗虫基因也消化了呢?愈来愈耐贮藏的西红柿会引起人体的变异吗?

  在英国,就曾发生由抗虫土豆引起的环保组织狂摔超市中的转基因食品,各种媒体纷纷声讨转基因食品的事件。转基因食品虽然已为美国、加拿大两国的消费者所接受,但仍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消费者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转基因食品是否被妖魔化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作家玛丽?谢利于1918年所著小说中的主人公,他的职业是生理学研究,他最后被自己创造的怪物所毁灭。现在欧洲人把转基因食品称作“弗兰肯斯坦食物”,就是说转基因植物将造成生态灾难,威胁人类的生存。这种比喻可能或多或少有些夸张,但是不可否认,他们的担忧也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转基因食物进入我们的身体,可能会导致某种毒理作用和过敏反应。比如说,转入的生长激素类基因就有可能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转基因生物体中使用的抗生素标记基因,也有可能使人体对很多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又比如,改造大豆的基因来自细菌、病毒等,用以改造食品的基因有的甚至来自蝎子、老鼠。所以,人们免不了担心,这些改造的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环境被破坏、人体自身基因也被改造等恶果。当然,由于人体内生物化学的复杂性,有些影响还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表现和检测出来。

让人成为实验之中最无奈的实验品(2)

  英国农民曾经种植了一批转基因的油菜。一位德国教授做了三年研究后发现,这种油菜使采集花蜜的蜜蜂体内细菌的基因也发生了改变。消息传出后,引起轩然大波,政府不得不劝说种植者销毁这些油菜。因为,这些种子、花粉、昆虫、鸟类和蜜蜂可以不断地变换地点,可能会对周围的田地造成污染。

  尽管有些人认为人们已经吃了很长时间的转基因食物而没有任何问题,但这不能因此证明转基因食物就是完全健康的,因为正如吸烟影响健康谁都知道一样,有的吸烟人还是在不知不觉中得了肺病,而另外一些嗜烟如命的人却没有这方面的异常。

  你愿意当转基因食品的试验品吗?

  虽然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害仍有很大争议,如涉及抗生素抵抗、新霉素的产生、不可预见的过敏反应等,但是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很多的关注尚处于推测之中,没有人可以预见转基因食品进入我们的食物链可能带来的后果,但是很多转基因食品还是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流入了超市、市场,摆上了我们的餐桌。

  每个消费者都有知情权,有权知道自己买的商品的基本情况。按照规定,消费者在购买转基因食品时,可向经营者询问商品的性能、质地、有效期限、生产厂商等问题,而生产厂商则要在标牌上把产品的基本情况介绍清楚。

  如果“吃”进了没有粘贴标志的转基因食品,您可以向卫生、工商等职能部门举报,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对违反其规定的,可以没收非法销售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万~5万元的罚款。

让食物中毒事件层出不穷(1)

  可以说,今天的人们,只要一天离不开食品,就一天离不开食品添加剂。时间就是金钱,食品加工的价值就在于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但食物的营养价值常常因此丢失。事实上,添加剂所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从苏丹红到日落黄、对位红、漂白剂、防腐剂……食品添加剂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一直让我们担忧。

  食品添加剂,是天使还是魔鬼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共分22大类,包括1600多个品种,绝大多数从植物中提取,部分由人工合成。

  据了解,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包括:

  ⑴为增强食品营养价值而加入的营养强化剂;

  ⑵为保持食品新鲜度而加入的,如防腐剂、抗氧剂、保鲜剂等;

  ⑶为改善品质而加入的色素、香料、漂白粉、增味剂、甜味剂、疏松剂、抗结块剂和品质改良剂等;

  ⑷为便于加工而加入的消泡剂、脱膜剂、乳化剂、稳定剂等。

  食品添加剂的存在对于食品生产商来说是必要的,如果一种食品不香、不甜、不好看,有谁会去买?而食品添加剂恰恰弥补了加工食品的缺陷。

  当然,尽管添加剂在加工食品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过量或违规使用无疑给食品安全蒙上了一层阴影。

  很多我们喜欢的食品的味道,其实是许多食品添加剂制造出来的味道。食品加工的信息没有被公开,很多人天真地相信“一流厂家生产的东西没问题”、“大型超市销售的东西不会有错”,我们的舌头正在被食品添加剂破坏着还不自知,这实在是很可悲。

  纯天然的就一定好吗?

  出于对“添加剂”的恐惧,追求所谓纯天然就成为很多人选购食品时的重要甚至唯一标准。“不含防腐剂”、“无任何添加剂”等一时成为广为使用的食品宣传用语。

  然而,“纯天然”食品也有诸多的潜在隐患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如不含抗氧化剂的食品可能出现氧化反应,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氧化物质,而又不易被察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潜在危害;一些不含防腐剂的食品,因不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保存过程中可能腐败变质。因此,对于所谓纯天然食品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滥用食品添加剂,性命堪忧

  曾经有这么一个笑话:一个顾客问香肠店老板,他已经连续7年都在这里买香肠,能否给他优惠的价格。“7年!”肉食店老板转过身惊讶地说:“你现在怎么还活着?”

让食物中毒事件层出不穷(2)

  这个笑话告诉我们什么呢?它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提醒我们小心滥用食品添加剂之害。食品添加剂问题其实非常值得我们忧虑,因为它们可能影响儿童的学习能力,甚至是一种致癌物。

  理想的食品添加剂应是有益而无害的物质,但有些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往往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合标准,那么它就会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当然,食品添加剂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或剂量水平,才显示出毒害作用。

  香喷喷的卤鸭、晶莹剔透的粉丝、鲜嫩的野山菌,市场上花花绿绿的食品以其色、香、味时刻挑逗着我们的食欲。您可能没有想到,这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可能是食品添加剂的功劳。

  为了使卤味看上去色泽鲜艳,加入双氧水、亚硝酸钠、工业片碱、胭脂红等;为了使瓜子更好看,放进了大量的明矾、工业盐、石蜡、黑色素,还有泔水油;为了使野山菌看上去更加鲜嫩可口,将菌菇放在防腐剂、漂白剂里浸泡加工……人工合成色素在合成过程中,有的可能混入杂质如砷、汞等物质,具有致癌性,对人特别是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健康危害更大;防腐剂、漂白剂都含有硫磺成分,跟水发生作用后就会产生二氧化硫,是一种致癌物质。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研究人员早在2000年就调查了食品添加剂食用情况,结果发现食品添加剂对儿童行为有不良影响,导致儿童易怒、注意力差、多动和过敏等多种反应,这份研究被称为“怀特岛研究”。

  据近年来食品安全方面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20万人食物中毒,也就是说这些问题食品平均每天能毒倒500人!这其中有的发病急,症状明显、严重,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有的发病慢,毒素反复损伤肌体组织而发生慢性病变或癌变。在患癌症的人中,有一半左右是食品污染造成的,而其中的一些污染的根源就是食品添加剂。由于滥用食品添加剂,食物中的重金属污染会在人体内形成慢性积累,从而引发癌症、软骨病等多种以前闻所未闻的疾病,也难怪现在的怪病越来越多。

  睁大眼睛看这五种食品添加剂

  消费者应注意食品添加剂有五种:

  ⑴漂白剂

  用病死的母猪肉做肉松,为改变肉制品的色泽,就加入大量双氧水使死猪肉变色;用氧化漂白剂掩盖肉类、海产的腐败变质外观;将含甲醛成分的致癌的工业用品“吊白块”添加到米粉、腐竹等食品中去。

  ⑵着色剂

  滥用柠檬黄等加工情人梅;水果罐头中超量使用日落黄,使其看上去颜色鲜艳,不褪色;以添加一种名为加丽素红的色素类饲料喂养鸡,使其产出颜色偏红的鸡蛋。

让食物中毒事件层出不穷(3)

  ⑶防腐剂

  这在某些腐竹、米面制品中经常被使用。

  (4)香精、香料

  相当一部分企业私自生产、经销、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食品香料,或使用低质、违规原料,以牟取暴利。冷饮、糖果、烘焙食品、膨化食品、乳制品、肉制品等都可能含有过量的香精。?

  (5)甜味剂

  过量使用糖精钠的现象很常见,特别是在某些劣质饮料、蜜饯和果脯中。

你知道自己吃进多少食品防腐剂(1)

  有统计资料显示,几乎每一次食品抽检都不可避免地发现一些有问题的食品,防腐剂超标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事。中央电视台的每周质量报告中的“四川泡菜”就是一个颇为典型的例子。加工泡菜的工人透露,他们在加工泡菜中的保鲜剂——苯甲酸钠使用量居然是0.3%,超过了国际标准60倍之多。

  食品防腐剂,羞羞答答不敢示人

  食品防腐剂是防止因微生物的作用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它还有防止食物中毒的作用。因此,加工的食品绝大多数有防腐剂。酱油中一般含有防腐剂苯甲酸钠,面包和豆制品常常添加防腐剂丙酸钙,酱菜、果酱、调味品和饮料中常加入山梨酸钾,葡萄酒等果酒的防腐传统上用亚硫酸盐,等等。可见,防腐剂的身影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

  现在,食品加工业很发达,食物中毒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谋害我们的生命,人们对一些有害微生物的“威力”已有深刻的认识。比如说,有一种非常可怕的细菌叫“肉毒菌”,它能够产生世界上最毒的物质——“肉毒素”,它究竟有多毒呢?只需1克肉毒素便可以置200万人于死地。还有一种可怕的霉菌叫“黄曲霉”,它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是最强的致癌物质之一。当然,还有一些威力不那么大,但却同样危害我们健康的微生物,如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如果食品的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沾染了这些有害微生物,造成的后果就实在太可怕了。这种风险,无论哪一家食品企业也不愿意承担。

  食品防腐剂大显身手的机会到来了。目前国内能够做到“无菌包装”的食品还不多。大自然中微生物无处不在,即使生产过程中对食品本身进行了灭菌,如果包装环境不是无菌状态,食品也难逃被污染的厄运,所以添加防腐剂是必要的。正因为有了它们,我们才可以安心地消费许多细菌容易繁殖的食物。

  时至今日,人们对食品的选择逐渐变得理性起来。太甜的果脯、煮得太烂的肉、太咸的酱菜、干得掉渣的面包、油腻腻的方便面,都难以吸引人们的眼光。于是低盐的酱菜、低糖的果脯、入口绵软的糕点、非油炸方便面等应运而生。这些食品要想多保存几天,只好求助于防腐剂啦。

  食品防腐剂,防还是不防?

  超市里能买到的包装食品越来越多,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功不可没。总的来说,国家批准使用的防腐剂都是安全的,它们的毒性并不比每天吃的食盐高多少,完全不必因此恐慌。但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利用防腐剂兼具抑菌、消毒的特点,把防腐剂视为万能药剂,将防腐、抑菌、消毒等多种工序合而为一,这就意味着防腐剂的用量可能要增加许多。还有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往往使用最廉价但毒性也较大的防腐剂类型,例如,一些水产品销售商用甲醛来防止水产品的腐败,掩盖其品质劣变。这对我们的健康来说,可是不小的考验。

你知道自己吃进多少食品防腐剂(2)

  很多食品具有天生的稳定性,有防止变质和抵抗微生物的能力。但在产品中加入水后,便失去了这种抵抗力,必须通过防腐剂抵抗病原菌的袭击。防腐剂和抗生素一样,什么细菌都在劫难逃,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体内帮助消化的肠内菌也会受到伤害。有些防腐剂甚至含有微量毒素,长期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即使是作为国际上公认的安全防腐剂山梨酸和山梨酸钾,过量摄入也会影响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

  婴幼儿的代谢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即使是对成年人无毒的物质,也可能扰乱婴幼儿的代谢机能。为了保护婴幼儿的健康,国家规定在两岁内婴幼儿的食品中禁止添加除营养强化剂之外的任何食品添加剂,也包括防腐剂。

  不含防腐剂的真的就OK吗?

  走进超市卖场,打出“本品绝对不含任何防腐剂”、“真正安全、健康”等醒目字眼的食品广告不时冲击着人们的眼球。许多食品把“本品绝不含防腐剂”作为一个卖点,在包装上印得特别大。

  我们应理性看待防腐剂。防腐剂除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外,有时也可以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当然一些防腐剂由人工合成,使用不当会有一定副作用,长期过量摄入会损害人体健康。一些小厂商为谋求经济效益,本身使用了防腐剂而标注“不含防腐剂”,往往名不副实。例如,一些饮料一方面在配料表中标明了含有防腐剂苯甲酸钠,另一方面又宣传“不含防腐剂”,这无疑是典型的自相矛盾,自欺欺人。

抗生素让牲畜吃得少又长得快(1)

  香港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7%受调查的尿道炎个案,感染了很少在社区感染的抗药性恶菌——超广谱大肠杆菌,染病者越来越年轻。负责研究的学者推断,问题可能与农场滥用抗生素饲养禽畜有关。也就是说,含抗生素的肉食有可能削弱现代人抵抗力的问题开始浮现。

  餐桌上吃肉时,你绝对想不到的事情

  《羊城晚报》曾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发表题为《哗!这BB七种抗生素全耐药》的报道:一早产儿竟然对头孢、泰能、马斯平、复兴达等七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

  另据报道,广州市妇婴医院的一项统计显示,在对出现感染的新生儿进行的十几种抗生素药敏试验中,70%的婴儿对少则一种、多则数种的抗生素出现耐药性,且发生耐药的人数和耐药程度,较过去明显增加,以至于一些医院新生儿科的医生对此有些“见怪不怪”。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自身和亲人的健康都越来越重视。不仅孕妇很讲究产前进补,每天都要吃鸡蛋,喝鸡汤、猪蹄汤和牛奶,很多人也都养成了“药补不如食补”的习惯。但这些食补原料的安全性却越来越令人担忧。新生儿耐药现象就可能与准妈妈讲究产前进补,每天吃的鸡蛋和喝的鸡汤、猪蹄汤及牛奶中有抗生素残留有关。

  据报道,奶牛每到换季时容易发作乳腺炎,通过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后,其牛奶在一定时期内会残存抗生素,在加工为鲜奶产品的过程中也无法去除,对抗生素过敏的人饮用后就会产生过敏反应,也会使非过敏人群对抗生素类药产生抗药性。国家有关部门2003年底的一项普查显示,在北方市场近800份乳品采样中,抗生素残留超标居于不合格项目第一位。2006年上半年的一项检测显示,当前我国市场上有50%左右的牛奶抗生素残留超标。也就是说,只要是人类饲养的,绝大部分动物都可能被喂养抗生素,不仅包括猪、牛、羊等畜类,也包括鸡鸭鹅等禽类,还包括鱼、虾、蟹等水产。

  很多在药店需凭医生处方才能购买的抗生素,饲料场、养殖厂或养殖户则能轻易批量购买。据报道,中国每年生产700吨诺酮类(一种抗菌素),其中有一半被蟹场、蛇场、乌龟场、黄鳝场等养殖户用掉,再加上其他种类的抗菌素,不知总数有多少吨。一面是利益的驱使,一面是监管的漏洞,有了市场需求,不少饲料厂就会积极主动地生产“有抗饲料”,而那些陷入“耐药性”恶性循环怪圈的养殖场或养殖户,又不得不对生病的禽畜加大抗生素的用药剂量。恶性循环之下,“有抗食品”就通过餐桌变身成健康的“隐形杀手”,人体也成为抗生素残留的“收容所”,耐药性不断增强。目前在动物饲料中普遍加入土霉素、四环素类药物,实际上等于持续低剂量用药,有利于致病微生物获得抵抗力或“先天性抵抗力”的产生,成为抗药菌株。

抗生素让牲畜吃得少又长得快(2)

  别让人体成为抗生素的“收容所”

  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在2004年调查了13间化验所,共抽查519个尿道炎门诊病人样本及81个住院病人样本。研究发现,有42个尿道炎样本感染抗药性超广谱大肠杆菌,比率为7%。这些细菌会隐藏在动物体内经过食物链传播,加上现代人喜欢嗜吃生鱼、生肉或半生不熟的肉类,将隐藏在禽畜体内的抗药性大肠杆菌一并吃下肚,导致发病。

  想想为了加强补充体内所需要的各种营养,人们每天都要吃鸡、鸭、鱼和肉,喝各种汤,却不知道吃进去喝进去多少抗生素。好多人疑惑,抗生素不是治病的药吗,怎么会变成了有害物?

  经常食用含有抗生素的“有抗食品”,即使是微量的,也能使人出现荨麻疹或造成过敏性休克;与此同时,“有抗食品”还会使病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当人体患病时再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就会下降。而对治疗无效的原因,医生往往又不易查明,导致延误病情,耽误治疗。遇到这种情况,医生有时会加大抗生素使用量或使用更高效的抗生素,结果更糟。30年前,人体注射青霉素20万单位就可以了,后来逐渐发展到80万单位、100万单位,甚至更高。而且人体耐药的速度远远快于新药开发的速度,等于在人体内埋下一颗“隐形炸弹”,长此以往,会陷入“无抗生素可用”的境地,人类将再次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

  2006年4月,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北京一家知名医院收治了一名普通的咳嗽患者,尽管医生给他用了多种类型的抗生素,但仍然没能挽回他年轻的生命——夺去他生命的是对抗生素产生极强耐药性的“升级版”病菌。

  此外,由于抗生素本身就是一种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在所难免。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记录显示,中国药物不良反应有三分之一是由抗生素引起的,由于抗生素的种类越来越多,它引发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几乎已经涉及了人体的每一个生理系统。

  更为可怕的是,长期食用这种“有抗食品”,可能会使一些人畜共患的致病微生物或有明显变异的致病微生物直接传给人类。这样一来,那些原本对人类没有威胁的微生物也有可能夺去人类的生命,如果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流行,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儿童是有抗食品的最大受害者

  “有抗食品”对儿童的危害程度要比成人严重得多。儿童的生殖、免疫、神经等系统正在快速发育中,新陈代谢要比成人快得多,从食品中吸收有害物质也多。如果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残留在人体内大量积蓄,儿童会出现耳聋,成人则会影响肾脏;四环素滥用会对成人造成肝脏损害,对儿童会影响牙齿和骨骼发育;而氯霉素的滥用极易损害人类骨髓的造血功能,并由此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等等。

抗生素让牲畜吃得少又长得快(3)

  由于儿童不能独立选择食品,家长一定要增加对儿童的保护意识,避免“有抗食品”扼杀了孩子们的健康,购买食品特别是乳、肉、蛋等畜产品时,不仅要选择品牌和生产厂家,还要留心包装上是否具有“无抗生素”的相关标志或解说。目前我国已有“无抗牛奶”、“无抗蜂蜜”等具有相应标志的安全食品上市,消费者可以根据相关标志和品牌进行选择。

  当然,在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也不能一味迷信所谓标志或厂商承诺,最好还要多了解一下厂商的相关情况,认真想想它是否真的具有社会责任感,是否真的具备“无抗食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条件。

吃氢化油=吃掉健康(1)

  也许是因为脂肪和肥胖之间的亲密关系,使得人们谈“脂”色变,对脂肪敬而远之。其实,你的身体是需要脂肪和油的,脂肪酸是均衡饮食中的重要一分子,它是我们的神经正常运作、胎儿大脑发育的基础。这么说脂肪并非都是坏分子,但同时我们在生活中也容易看到很多人患上与脂肪酸有直接关联的皮肤病、心脏病、癌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答案就在于氢化了的脂肪。

  带你认识氢化油

  一个听起来非常专深而又陌生的名词,似乎只是食品科学家的事。其实,氢化油就是一种食用油,我们几乎每天都可能跟它打交道,只是我们见到时不认识罢了。氢化油也没有什么神秘的,只不过是含丰富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经过加氢、过滤、脱色、脱臭等工艺处理而成。

  植物油因为含有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有易氧化、不耐长时间高温烹调的缺点。为改善此缺点,食品加工业者将之氢化、饱和化,氢化油因此应运而生。

  植物油经氢化后其分子结构更加稳定而不易被氧化而变质,因而用氢化油煎炸的食品在货架上的保鲜期延长。超市或西式快餐店等场所出售的炸薯条、炸鸡腿等油炸食品都是用氢化油所加工的。氢化油还是制作饼干、糕点、酥皮的重要原料。我们平常吃的糕点中大多含有这种氢化油。氢化油可以让蛋糕、面包等变得更加松软可口,让炸鸡和炸薯条等变得更加香脆。

  鲜嫩的生日蛋糕端上餐桌,香甜的味道总让人忍不住大啖一番。其实制作生日蛋糕上的颜色鲜艳花朵的主要原料是人造奶油,而人造奶油中大部分都是氢化油。除此之外,氢化油还藏身于巧克力、冰淇淋、奶油饼干、方便面、蛋黄派、多纳圈、咖啡伴侣和奶油面包等食品中。

  “坏油”吃太多,人就会生病

  国外研究证实,经常摄入占总热量5%的氢化油,即每天10~15克(相当于100克奶油蛋糕或50克桃酥)就会危害健康。

  植物油脂肪酸多为顺式结构,但通过氢化后改变了这种原有的分子结构,变成了反式结构的脂肪酸。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会促使动脉硬化形成,增加人类心血管病的患病率,比饱和脂肪酸更不利于健康。有调查表明,人造黄油摄入量越多,患心脏病的危险性就越大。

  反式脂肪酸有增加血液黏稠度和凝聚力的作用。我们的血管就会像餐厅的墙壁一样沾满了油污,尤其是微血管,因为细小,更容易被这种油所堵住。有实验证明,摄食占热量6%反式脂肪酸的人群的全血凝集程度比摄食占热量2%的反式脂肪酸人群高,因而使人容易产生血栓。

吃氢化油=吃掉健康(2)

  孕期或哺乳期妇女食用氢化油过多,当母亲体内反式脂肪酸占总脂肪酸一定量时,反式脂肪酸还能通过胎盘转运给胎儿。母乳喂养的婴幼儿都会因母亲摄入人造黄油使婴幼儿被动摄入反式脂肪酸,使胎儿和新生儿比成人更容易患上必需脂肪缺乏症。反式脂肪酸还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干扰婴儿的生长发育。

  哈佛大学的沃尔特?韦莱特教授对6.7万名护士进行了一项研究,让她们保存12年以来的饮食记录。研究结果表明:氢化脂肪与心脏病、癌症和皮肤癌的增加率有明显的联系。

  口感香酥的食物——氢化油的最佳藏身地点

  虽然少用氢化油的呼声高涨,但目前尚无过多的法律约束,世界上只有丹麦一个国家明文禁止在食品中使用反式脂肪酸。其法律规定,每100克食用油中只能含有2~5克反式脂肪酸,这个含量极低,意味着基本不能使用。

  氢化油便宜好用,让商家爱不释手。由于氢化油食品无法由外观判别,凡标示上注有“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油、植物奶油、烤酥油”等字样,或是英文为“Hydrogenated”,一定要提高警觉,那意味着食品中含有反式脂肪酸。

  另外,“麦淇淋”、“烤酥油”、“植物奶油”、“人造黄油”等,这些听起来跟反式脂肪酸完全不沾边的添加物,实际上都可能是“氢化植物油”的美丽化身。

  很多的西点、饼干、糕饼、蛋糕、面包等烘焙食品在制做过程中需要加入烤酥油来增加酥脆的口感和浓郁的香气,而烤酥油就是一种氢化油。根据美国的调查,从这类食品摄取的反式脂肪酸几乎占总量的一半,只要是口感越酥脆的产品,加入的烤酥油就会越多,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自然也就越高。

垃圾食品:不折不扣的能量炸弹(1)

  油条、烧饼一直是我们的传统早点,而现在,汉堡、薯条作为时尚快餐是孩子们的最爱。汽水、果汁等取代了白开水成为很多人每天的主要饮料。就在人们在饮食上不断求精、求新、求洋的同时,“垃圾”食品也正悄然来到您的餐桌上。

  世界卫生组织榜单上的垃圾食品

  我们通常把仅仅提供一些热量、没有别的营养素的食物,或是营养成分超出人体需求量并最终在人体内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称为垃圾食品。

  世界卫生组织(WHO)经过3年的研究和“评选”发布了一张榜单。虽然这只是一张食品榜,但它揭示出了6种最健康食品和10大垃圾食品。在3年的时间里,世界卫生组织对人们日常饮食中涉及的各种食品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评选出了最佳蔬菜、最佳水果、最佳肉食、最佳食油、最佳汤食、最佳护脑食品等6种最健康食品。同时,油炸食品、腌制食品、加工肉食、饼干、碳酸饮料、方便食品、罐头、果脯、冷冻甜品及烧烤食品则“入选”了Top10垃圾食品。

  ⑴油炸食品

  代表食品:油条、油饼、薯片。

  垃圾标签:肥胖、高脂血症、冠心病、致癌。

  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最危险食品。

  在油炸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

  ⑵腌制食品

  代表食品:酸菜、咸菜、咸蛋、咸肉。

  垃圾标签:高血压风险、胃肠炎症、溃疡。

  在腌制过程中,需要大量放盐,造成常常进食腌制食品者肾脏的负担加重,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高。

  食品在腌制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亚硝胺,导致鼻咽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增高。

  高浓度的盐分可严重损害胃肠道黏膜,故常进食腌制食品者,胃肠炎症和溃疡的发病率较高。

  ⑶加工的肉类食品

  代表食品:熏肉、腊肉、肉干、鱼干、香肠。

  垃圾标签:血压波动及肾功能损害。

  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有导致癌症的潜在风险。此外,由于添加防腐剂、增色剂和保色剂等,造成人体肝脏负担加重。

  火腿等制品大多为高钠食品,大量进食可导致盐分摄入过高,造成血压波动及肾功能损害。

  ⑷烧烤类食品

  代表食物:羊肉串、铁板烧。

  垃圾标签:含有强致癌物质三苯四丙吡。

  肉直接在高温下进行烧烤,被分解的脂肪滴在炭火上,再与肉里的蛋白质结合,就会产生一种叫苯并芘的致癌物质。这种化合物随食物进入胃后,与胃粘膜接触,构成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垃圾食品:不折不扣的能量炸弹(2)

  ⑸饼干类食品

  代表食品:饼干、糖果。

  垃圾标签: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

  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易损伤肝脏;热量多而营养成分低。

  ⑹汽水可乐食品

  代表食品:汽水、可乐。

  垃圾标签:骨质疏松和动脉硬化。

  汽水是一种由香料、色素、二氧化碳和碳水化合成的饮品,含大量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导致骨质疏松;含糖量过高,超过人体正常需要;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⑺罐头类食品

  代表食品:水果罐头、鱼罐头、肉罐头。

  垃圾标签:胰腺负荷加重、导致肥胖。

  罐头内食物的营养素都遭到大量的破坏,特别是各类维生素几乎被破坏殆尽。另外,罐头制品中的蛋白质常常出现变性,使其消化吸收率大为降低。

  很多水果类罐头含有较高的糖分,可在进食后短时间内导致血糖大幅攀升,胰腺负荷加重。

  ⑻方便面

  代表食物:方便面。

  垃圾标签:心血管风险、影响肝脏。

  一方面,因盐分含量高增加了肾负荷,会升高血压;另一方面,含有一定的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加之含有防腐剂和香精,可能对肝脏等有潜在的不利影响。

  ⑼冷冻甜点:

  代表食物: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

  垃圾标签:导致肥胖、降低食欲、刺激胃肠道。

  因含有较高的奶油,易导致肥胖;因高糖,可降低食欲;还可能因为温度低而刺激胃肠道。

  ⑽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物

  代表食物:果脯、话梅和蜜饯。

  垃圾标签:致癌、损害肝脏。

  含有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可结合胺形成潜在的致癌物质亚硝胺;含有香精等添加剂,可能损害肝脏等脏器;含有较高盐分,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和肾脏负担加重。

  拒绝垃圾食品为什么这么难

  提到上瘾,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药品、毒品或者香烟,其实生活中的一些食品经常食用也会产生上瘾的症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害无益。

  多数人都偏爱汉堡、薯条、炸鸡翅、烤肠等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品,因为它们通常口味较重,对人的味觉产生刺激。某些油炸或加工食品中含有很多香料、色素、调味剂、膨化剂等人工添加剂,这些化学制剂使食物在颜色、味道、外观上对人产生巨大的诱惑,而人的味觉一旦接受了这种美味的刺激就会上瘾,难以抗拒。更有一些不法商贩在食物中加入使人上瘾的药物,这些药物会影响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依赖,甚至上瘾。

垃圾食品:不折不扣的能量炸弹(3)

  我们拿什么来取代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的诱惑难以抵挡,但满足口福的代价却是健康。戒掉垃圾食品确实很难,但不妨尝试多吃一些“好”食物:

  ⑴最佳水果

  依次是木瓜、草莓、橘子、柑子、猕猴桃、芒果、杏、柿子和西瓜。

  ⑵最佳蔬菜

  红薯里含有丰富的纤维、钾、铁和维生素B6,不仅能防止衰老、预防动脉硬化,还是抗癌能手,所以它被选为蔬菜之首。其次是芦笋、卷心菜、花椰菜、芹菜、茄子、甜菜、胡萝卜、荠菜、苤兰菜、金针菇、雪里蕻、大白菜。

  ⑶最佳肉食

  鹅肉、鸭肉化学结构接近橄榄油,有益于心脏。鸡肉则被称为“蛋白质的最佳来源”。

  ⑷最佳护脑食物

  菠菜、韭菜、南瓜、葱、花椰菜、菜椒、豌豆、番茄、胡萝卜、小青菜、蒜苗、芹菜都有补脑作用。此外,核桃、花生、开心果、腰果、松子、杏仁、大豆等壳类零食对脑子也很有好处。

  ⑸最佳汤食

  鸡汤最优,特别是母鸡汤还有防治感冒、支气管炎的作用,尤其适于冬春季饮用。

癌细胞最爱吃微波炉食品(1)

  在微波炉里烹调食物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它虽然不会像传统的烹调方法那样把我们的食物烧糊或者烤焦,但是微波炉却能够从根本上改变食物的化学性质,降低食物的营养成分并产生一些毒素。

  微波炉,找麻烦的“捷径”

  1980年,在巴黎日用电器展览会上,一种被称为“烹饪之神”的炊具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兴趣。将装有食品的器皿,放进一台类似于电视机的箱体内,关上箱门,启动开关,不一会儿,色泽鲜亮、香味浓郁的佳肴就做成了。而且,装食物的器皿并不烫手,箱体本身也没有被加热。究竟是什么这么神奇呢?是微波炉。

  微波炉里有个叫磁控管的电子管,释放频率为2450赫兹的微波,迫使食品中自由自在、杂乱无章排列的各个水分子,按照微波电场的方向首尾一致地“站队”。微波电场每秒钟变化几十亿次,水分子也随着节奏运动几十亿次,这样频繁的运动产生了大量的热能,将食品“烧”熟了。

  微波炉加工食物既快又方便,经济实惠,但是,在微波炉的方便背后却存在一个问题——它对我们的健康可能具有潜在的危害。

  1991年,一位名叫NormaLevitt的妇女死于一次输过经微波炉加温的血液之后。这是第一次有重大证据表明,用微波炉加热物品对被加热的物品的化学性质造成了根本的破坏。如果仅用微波炉把血液加热到体温就能使血液包含致人于死命的毒性,那么我们用更高的温度在更长的时间内加热食品,又能发生什么呢?

  微波炉的作用可不仅仅物体加热那么简单。在食物被“烧”热的同时,许多新的奇怪的分子也出现了,而且它们并不能被我们的身体所识别和接受,有些具有毒性,还可能致癌。有添加剂、人造色素的食物,例如意式薄饼及薯片等,经微波炉加热后更会释出大量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据此,我们可以推断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或动物,体内会发生严重的生理变化。

  前苏联的金斯克无线电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经研究发现,微波炉会减少食物中60%~90%的营养素,包括矿物质和生化酶、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以及抗脂肪胆物质,甚至连蛋白质的营养成分也减少了。

  当你把食物放进微波炉时,恐怕你从未想过这会削弱你的免疫系统吧。1992年,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的志愿者,在吃了微波炉加热过的食物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数目下降了,白细胞数目增加了。可见,微波炉加热的时候减少了供给细胞的氧气的分量,加重了免疫系统的负担。

  除此以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的消化系统紊乱,淋巴系统发生障碍,血液中的癌细胞增加,更容易患胃肠癌。

癌细胞最爱吃微波炉食品(2)

  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微波食品包含了不同于普通食物的分子和能量。这些异常的分子和能量被人体吸收,不利于健康。

  微波辐射和微波泄露

  如果我们与工作的微波炉距离太近,会因受到过量的辐射能量而出现头昏、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状况。我们身体各器官中最容易受到微波伤害的部位就是眼睛。如果眼睛较长时间受到超过安全规定的微波辐射,视力会下降,甚至引起白内障。研究发现,当人眼靠近微波炉泄漏处约30cm,微波漏能达1mW/cm2时,会突然感到眼花,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黄斑部上方有点状出血。

  微波炉的加热腔体,是采用金属材料做成,一般来说微波不能穿透。微波炉的炉门玻璃也是采用一种特殊的材料加工制成,可以防止微波泄漏。如果微波炉内壁存在裂痕,或制造材料有瑕疵,那么微波炉内的射线就会泄漏,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你可以这样来对微波炉进行安全性检查:打开微波炉,拿着收音机站在一旁,如果收音机受到干扰的话,那么就表明你的微波炉有可能会泄露电磁波,需要修理或者调换。

  微波炉热牛奶:谋杀营养的愚蠢做法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越来越离不开微波炉,尤其是早餐的时候,人们更追求速度和便捷,而用微波炉加热牛奶就成为最常见的现象。

  直接把袋装奶放进微波炉加热,会影响人体健康。必须先将牛奶倒入微波炉专用的容器内,再用微波炉加热。

  当然,如果能避免加热饮用,就尽量不要加热,这样能保存牛奶完好的营养价值。如果用微波炉加热牛奶时间过长,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受高温作用,由溶胶状态变成凝胶状态,导致沉积物出现,影响乳品质量。牛奶加热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其中营养的流失就越严重,

我们的食物链已经开始毒迹斑斑(1)

  人和食物链有什么关系吗?应该说,不仅有关系,而且关系不是一般的大。在我们年幼时一定听大人们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土”,这是食物链的最生动表述。我们人类与大自然也通过食物链而连接着。

  食物链就在我们身边

  打开电视机收看“动物世界”栏目,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画面:凶猛矫健的老虎追逐鹿群,鹿群中的弱小者终于被追上,成为老虎的一顿美餐。

  食物链指的就是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互相提供食物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链条关系。这种关系在大自然中很容易看到。比如:有树的地方常有鸟,有花草的地方常有昆虫。动物吃植物,食肉动物吃食草动物,动物尸首腐烂为植物吸收后,植物又为动物所食。如此轮回,植物、昆虫、鸟和其他生物靠生物链而联系在一起,因相互依赖而共存亡。

  食物链的例子常常就在我们身边,比如植物长出叶子和果实是昆虫的食物源,昆虫又是鸟的美食,有了鸟的存在,才会有鹰和蛇,有了鹰和蛇,鼠类才不会成灾……当动物的粪便和尸体回归土壤后,土壤中的微生物会把它们分解成简单化合物,为植物提供养分,使其长出新的叶子和果实。就这样,食物链建立了自然界物质的健康循环,它形成了大自然中“一物降一物”的现象,维系着物种间天然的数量平衡。

  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一环扣一环。如果某一环节发生故障,链条就断了,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

  我们是食物链中的最危险者

  处于食物链最高层的人类,往往更容易受到毒害。环境污染物进入生物体的途径之一是通过食物链实现的。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积累和汇集,可使许多并不能造成危害的微量毒物,逐渐积累、放大到足以引起严重中毒甚至死亡的浓度。

  比如说如果自然界有了汞的污染,而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把汞转变成有机汞,鱼类吃了含有有机汞的微生物就会把有机汞储存在身体中,而人吃了这样的鱼,汞就会进入人的神经细胞中,人就会得水俣病。

  人类的食物几乎找不到一块净土,一项历时五年的研究之后,研究人员在鲸体内发现累积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当我们吃下那些带有大量杀虫剂残余的海洋生物和食品时,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中毒和产生许多并发症。这种食物链的污染是很难切断的。

  12?吃食物链中较低层次的食物

  现在一个中国北方汉子喝着二锅头嚼的猪头肉跟楚汉相争时樊哙啖的猪腿恐怕很难相提并论。现在的动物尸体是内外都有毒:现代农业广施化肥和农药,动物吃植物,毒素进入动物的体内,人又以动物为食,人便成为有毒物质的最高汇集者。没办法,食肉者位于食物链的较高环节。

我们的食物链已经开始毒迹斑斑(2)

  农药杀虫剂,潜入食物链

  从1939年开始,人们就使用杀虫剂DDT,以喷雾方式对抗黄热病、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虫媒传染病。之后,各式各样的杀虫剂就陆续出现,但很快一些昆虫及植物对杀虫剂及除草剂出现抗药性,于是化学工厂又研发出更多的新产品。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杀虫剂出现在了农田里,甚至我们的餐桌上。

  现在,全世界的农田都用有毒的化学物品(杀虫剂与肥料)来防治虫害和增加产量。农业使用的杀虫剂及肥料经由渗透与雨水冲刷,深入土壤,接着进入食物链,这些毒药就停留在植物与吃植物的动物身上。例如,农田里喷洒DDT作为杀虫剂,这种强烈的毒药已被证实会扰乱生物的荷尔蒙分泌。已有的医学研究表明它对人类的肝脏功能和形态有影响,并有明显的致癌性能。DDT以及其它类似的杀虫剂,会保存在植物、动物及鱼类脂肪内,并能在其中长期积累,一旦储存起来,便很难破坏。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achelCarson在其发表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中提出了他的怀疑和忧虑:DDT进入食物链,最终会在动物体内汇集,例如在游隼、秃头鹰和鱼鹰这些鸟类中汇集,结果使一些食肉和食鱼的鸟类接近灭绝。

  毒素在食物中是怎样一步步增加的

  食物链有累积和放大的效应,当捕食者吃了体内含有有毒物质的食物时,这些有毒物质就会积累在捕食者体内,这样营养级高的吃营养级低的,有毒物质就会越积累越多。许多人担心吃蔬菜水果会农药中毒,却不知道自己天天吃肉,使更多的有毒农药被吃进肚子里。

  人类食用的动物基本都是人类饲养的。用作饲料的植物在种植过程中,为了防止虫害,就大量使用农药,因此,植物上多多少少会有农药残留。由于这些植物是动物吃的,人们对农药的危险期不重视,往往直接用有农药毒的饲料喂动物。可以说所有的动物体内都有农药,只是或多或少罢了。人只要吃动物,那就同时把动物体内的农药也吃了。这样,人体内的农药也就越来越多了。

  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肉类中的DDT等杀虫剂残留物的含量是植物的13倍,那也就是说食肉者身上的农药残留量可能比食素者高出13倍。而且植物上的农药残留物可以洗涤,而动物肉内的农药残留物则无法洗掉。报告还指出,今天的美国人民和其他“先进”社会里的人民,吃进肚子里的有毒农药残余,如DDT的含量,九成以上是来自所食用的肉、蛋、奶,只有不及一成是来自水果、蔬菜、谷物类。

  由于生物放大作用,杀虫剂及其他有害物质对人和生物的危害就变得十分惊人。一些毒素在身体组织中累积,不能变性或不能代谢,这就导致杀虫剂在食物链中每向上传递一级,浓度就会增加,而顶级取食者会遭受最高剂量的危害。

我们的食物链已经开始毒迹斑斑(3)

  如果一种浓度很低的有毒物质被食物链的低级部分如草吸收,它对草的生长并不造成什么影响。但兔子吃草后有毒物质很难排泄,会逐渐在它体内积累。鹰又吃兔子,有毒物质会在鹰体内进一步积累。美国国鸟白头海雕之所以面临灭绝,原因就是DDT逐步在它体内积累,导致生下的蛋是软壳,无法孵化。如果我们人类吃了这种鸟或者蛋后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越低层的食物越安全

  有毒的东西进入食物链以后,从草到吃粮食的猪羊,到高蛋白,一层一层地不断累积,因此吃食物链中较低层次的食物无疑是一个保险的好办法。

  现在,全世界的农田里恐怕都充满了有毒的农药、化肥等毒物,这些毒物通过饲养动物而存留在它们体内,尤其是脂肪内。这些有毒之物一旦被贮藏到动物脂肪里,就很难再分解排泄,数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癌变形成肿瘤。

  你吃素食,吃蔬菜瓜果,最多只是吃下了一份的农药;而你吃肉,就是接收了该动物一生吃下的无数份农药。动物吃了草或其他饲料,里面含藏的化学农药绝大部分就会留在肉内。我们吃牛肉,就是全部接收那头牛一生之中所吃的毒物。这样作为食物链上最高级的生物,只会把浓度最高的毒药吃进肚子里。

  为了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多的肉以获取最大利润,动物们被关在不见阳光的房子里,被强迫喂食,注射荷尔蒙以刺激生长,给它们吃开胃药、抗生素、镇定剂以及化学混合饲料。于是你在吃肉的同时又把专门为饲养动物而添加的抗生素、镇静剂、开胃刺激药、化学催肥药物等有毒物质一起吃进了肚子里。

吃微生物食物:被忽视的食物路径(1)

  吃动物性食物和吃植物性食物,是人类传统的食物路径,其实还有一条被忽视的路径可以去走,就是吃微生物食物。

  被遗忘的角落:微生物世界

  可以说,吃动物加植物,是人类长期食物的主要模式。那么,除了动物和植物这两大食界成为人类的食物来源外,还有没有“第三食界”可以吃呢?有的,这就是微生物世界。

  大约距今32亿年以前,微生物就悄悄地在地球上出现了,那时,整个地球是它们独霸的天下,后来才陆续出现了植物、动物和人类。

  很早,人们就知道猎取动物当食品,栽培植物收获粮食,逐渐地发展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畜牧业和农业。但是,资历最古老的微生物却一直无声无息地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尽管人们也早已利用微生物来酿酒、发酵、造醋,但由于它们太小,小到人的肉眼无法看到,所以,人们无从知道它们的存在。

  直到300多年以前,列文?胡克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能放大200倍的显微镜,人类才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微生物的“倩影”。

  微生物的世界主要是由一群肉眼看不见的单细胞生物所构成的,其种类之繁多、数目之庞大,超乎我们的想象。如果把生物界划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个界别,微生物可称为“第三界”。

  微生物这个家族非常庞大,成员也很多,根据它们的一些特点,我们把它分成细菌、放线菌、真菌和病毒四大类。微生物形体虽小,然而它是生物界的一大类群。无论从万米的高空、数千米深的海洋到广阔的大地,从人们的体内到极端恶劣的外环境,到处都有微生物的足迹。它以最快的繁殖速度和“奇趣”的代谢本领,适应着千变万化的生活环境。

  微生物除了制造食物和生产有用的物质外,环境中的微生物其实是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中极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微生物所扮演的分解者,忠心地把死亡的生物体不断分解成活生物体成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地球上的生物很快就会面临食物短缺而停止繁衍。

  此外,人类所制造的垃圾和各类毒性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如果不是靠着微生物的分解,其对人类的危害将不只是现今的千百倍而已。

  食用菌:微生物食物界的佼佼者

  微生物也像动物、植物一样,具有生命。它可以由小长大,可以“生儿育女”,繁殖后代,也可以“吃”进食物,排出废物,直至死亡。也就是说,生命体(无论动物、植物)所有的特征它都具有,只不过是它的个子特别特别的小,小到我们根本无法用肉眼识别只能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它。当然,有的大型微生物我们用肉眼也可以看到,如蘑菇、木耳等,尽管它们比较大,但我们也把它仍归于微生物这一类。

吃微生物食物:被忽视的食物路径(2)

  食用菌是世界上公认的优质蛋白质资源,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人体必需的十几种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并含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多种抗生素等物质,被人们誉为“健康食品”,是人类的“第三类食品”。在我国2005年10月发射的“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船上所搭载的8类64种物品中,生物菌种也用于太空育种试验。

  食用菌中对肉瘤的抑制率达80%~90%以上的有100余种。其中香菇多糖、灵芝多糖、姬松茸多糖、猪苓多糖均在临床上得以应用,疗效显著。

  经常食用一些食用菌如香菇、蘑菇、草菇、灵芝、虫草菌等,有利于调动人的食欲,增加营养,增强人体免疫力,阻抑体内病毒的增殖,抑制体内肿瘤的增生。食用菌多糖具活性成分,有活化人体细胞免疫、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等作用,并能激活T细胞与β细胞。食用菌还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食用菌具有调节心脏功能、改善心脏血液流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等功能。

  不少食用菌可降低血糖值。银耳孢子多糖对糖尿病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冬虫夏草能促进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值降低。灵芝多糖B和灵芝多糖C有明显降血糖作用和抗放射作用。

  ⑴香菇

  香菇中的蛋白质含有18种以上氨基酸,而人体必需有的8种氨基酸,香菇中含有7种。

  香菇含有大量维生素,其中前维生素D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含量特别多。香菇所含无机物中钙和磷的含量较多。香菇中含有大量钾盐及其他矿物质元素,被视为防止酸性食物中毒的理想食品。

  晒干的香菇中麦角甾醇能转换成维生素D2,经常食用对预防人体特别是婴儿因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的血磷、血钙代谢障碍导致的佝偻病有益,可预防人体各种黏膜及皮肤炎症。

  香菇所含的香菇嘌吟能促进胆固醇的代谢,有助于胆固醇的体外排泄。

  香菇中含不饱和脂肪酸甚高,还含有大量的可转变为维生素D的麦角甾醇和菌甾醇,对于增强抗疾病能力和预防感冒有良好效果。肿瘤切除患者常食香菇,可以预防肿瘤的复发与转移。

  ⑵黑木耳

  黑木耳,性平、味甘,有凉血、活血、止血、益胃、润燥的功效;内含蛋白质、脂肪、多种糖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矿物质等;富含多糖胶体,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是矿山工人、纺织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

  黑木耳还能减少血液凝块,预防血栓等病的发生,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它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经常食用可防癌、抗癌。

吃微生物食物:被忽视的食物路径(3)

  ⑶猴头菇

  猴头菇是中国传统珍贵食用菌,与熊掌、海参、鱼翅并称“四大名菜”,并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说。同时猴头菇也是一种贵重的良药,古时候就被作为难得的健身补品。年老体弱者食用猴头菇,有滋补强身的作用。

  猴头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粗纤维、16种氨基酸、矿物质及维生素等。从猴头菇内提取的多肽、多糖和脂肪族的酰胺类物质,对肉瘤有抑制作用。医药上的“猴头菌片”,就是一种从猴头菌丝体中提炼出来的无毒性抗癌新药,已被广泛应用。猴头菇对消化不良、消化道恶性肿瘤、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也有较好疗效。

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1)

  各种肉类都有其特定的口味和营养特点,都可作为人的美味佳肴。但常与油盐柴米打交道的主妇们都知道,食物的营养很讲究。现在的营养学研究证明:吃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鱼肉。畜肉中,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即使是你以为不含脂肪的瘦肉,其中看不见的隐性脂肪也占28%。禽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不仅总的脂肪含量低,所含脂肪的化学结构更接近橄榄油,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保护我们的心脏。而以油脂的含量来说,四条腿的动物(猪、牛、羊等)多于两条腿的动物(鸡、鸭等),两条腿的动物又多于没有腿的动物(海鲜)……总的来讲,没腿的、少腿的比多腿的营养价值要高,所以尽量多吃少腿的。

  四条腿的动物少吃点

  所谓“四条腿儿”的,主要是指猪、牛、羊肉,也被称作红肉。这些肉类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但其脂肪以饱和脂肪酸为主。大家知道,脂肪高和饱和脂肪酸高会影响人体健康,包括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22个国家的调查表明,凡是脂肪摄入量高的地区,居民的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

  在四条腿的动物中,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即使是“瘦肉”,其中肉眼看不见的隐性脂肪也占28%。更重要的是,肉的脂肪酸多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低。饱和脂肪酸容易使胆固醇在冠状动脉血管壁上沉积。因此,某些需要限制脂肪酸摄入量的心血管、高血脂病患者,千万不要以为吃“瘦肉”就是安全的。

  而且医学研究资料指出,红肉中的一些物质与结肠致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欧洲科学家对将近50万成人开展研究后发现,每天吃两份牛肉、羊肉、猪肉或者火腿和咸肉等红肉制品者,罹患肠癌几率增加三分之一。高危险人群是每天食用红肉超过160克的人。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英国《癌症期刊》发布文章称,对中老年妇女来说,即使每天只吃少量的红肉,她们患乳腺癌的几率也会大幅增加。他们对3.5万名35~69岁的妇女进行了8年的跟踪研究,研究发现对于中老年妇女来说,即使每天只吃57克红肉,她们患乳腺癌的几率也会增加56%。对于过了绝经期的妇女来说,她们面临的危险更大,调查结果显示,如果她们每天吃103克的红肉,患乳腺癌几率将增加64%。这是因为饱和脂肪酸会导致胰岛素水平上升,而女性胰岛素水平上升有可能加快乳腺癌细胞的发育。

  地中海地区希腊的克里特岛人和意大利南部的萨卡人,20世纪60年代的慢性病发病率为世界最低,寿命最长。这是为什么呢?美国调查发现:克里特岛人20世纪60年代每周只吃红肉1~2次,而吃其他动物性食物比如奶类、禽肉比吃红肉多。

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2)

  为健康,尽量吃“腿”少的食物

  所谓“两条腿儿”的,主要是指鸡、鸭、鹅、鹌鹑、鸵鸟等禽肉,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大,又易于消化、吸收,是良好的肉类食品,被称作白肉。

  人类对脂肪总是不放心,常常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更多地担心过量摄入脂肪会不会对身体健康有害。科学家对此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据法国专家对该国西部加斯科地区居民食谱的分析发现:禽类脂肪与猪、牛、羊的脂肪不同,其所含有的成分更接近橄榄油。当地居民的脂肪摄入量是法国其他地区的两倍、是美国人的50倍,但死于心脏病的比例仅为1:1250。其奥秘就在于,这里的居民进食的脂肪大多来源于鹅、鸭等禽类,这不仅无害于心脏,而且还具有保护作用。

  当然,在进食白肉时,烹饪方法要科学,尽量清蒸或是清炖,而少用油煎油炸。如果一定要用油,也尽可能使用植物油,有条件的家庭可用橄榄油。

  尤其要注意的一点,鸡、鸭、鹅等禽类屁股上端长尾羽的部位,学名“腔上囊”,是淋巴腺体集中的地方,因淋巴腺中的巨噬细胞可吞食病菌和病毒,即使是致癌物质也能吞食,但不能分解,故禽“尖翅”是个藏污纳垢的“仓库”,千万不要吃。

  没有“腿”的食物更健康

  “没有腿儿”的主要是指鱼类和菌类,也包括其他水产品。

  常听到老一辈的人对小孩说:“乖!多吃点鱼,多吃鱼脑子聪明。”其实这话还真不假,鱼肉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鱼类的蛋白质含量约15%~24%,100克鱼肉能保证人体每天所需的蛋白质的一半。而且这些蛋白质吸收率很高,约有87%~98%都会被人体吸收。鱼肉还供给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鱼肉中还含有多种脂肪酸,它的脂肪含量比畜肉少。

  研究发现,有规律食用鱼肉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比如每两天吃80克鱼的人比一星期吃鱼不超过一次的人患病几率减少30%。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呼吁:人人多吃鱼肉,少吃红肉。

  医学研究发现,爱斯基摩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很低,原来是因为他们的饮食中有大量富含EPA及DHA的海鱼类;在日本的调查,也发现沿海渔村的居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较内地农民低。

  鱼肉中的EPA及DHA这两种特别的ω-3系列脂肪酸,可降低血脂质,特别是三酸甘油脂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的胆固醇);且会使血小板比较不会凝集,而有预防血栓形成引起的心脏血管疾病及脑中风的功效,可以保护心脏。

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3)

  多吃鱼还能使人快乐。芬兰地区的研究发现,一周吃不到一次鱼的人罹患轻微抑郁症的比例比常吃鱼的人高,因为鱼肉中的EPA及DHA可以消除忧虑,预防精神分裂症。总之,吃鱼可以让人更健康聪明。

  总之,各种肉类都可以吃,但最好能够兼“吃”并蓄,比如说“四条腿儿”的、“两条腿儿”的和“没有腿儿”的各占1/3。在加工烹调中,最好采用煮和炖的方法,尽量不吃炙烤、熏、腌的肉制品,以达到预防癌症的目的。

少吃含有亚硝酸盐的蔬菜(1)

  吃蔬果虽有益健康,但因氮肥施用过量,存在于叶菜中的硝酸也会诱发食道癌、胃肠癌及肝癌等疾病。近年来,不少农民普遍施用氮肥以加速蔬菜生长,菜农往往大量、单一地施用氮肥,超过了植物的需要量,甚至在要收摘之前还在施肥。由于植物来不及把它们全部用来合成营养物质,只好以硝酸盐的形式留在蔬菜中,成为隐患。

  蔬菜里为什么会有硝酸盐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副食品之一,人体中的许多微量元素需要通过食用蔬菜来摄入,它可提供丰富而又廉价的蛋白质、矿物质、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从而维持平衡。因此可以说,没有蔬菜人就不能生活,但同时蔬菜又是一种容易富集硝酸盐的作物。

  人体摄入的硝酸盐约81.2%来自蔬菜,这与蔬菜种植过程中施用氮肥有关。氮肥是指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元素氮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氮还能帮助作物分殖。施用氮肥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还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菜农种菜追求的主要是经济效益,菜农在生产过程中常滥施化肥,特别是单一地使用氮肥,一旦超过蔬菜生长的需求量,有的在采收前还在不断追肥。但过量施用氮肥,会造成土壤中硝态氮增加,致使蔬菜来不及把化肥全部合成为营养物质,只好以硝酸盐的形式将其存留于菜体内。含硝酸盐量最高的蔬菜出自于塑料大棚里的催生栽培,一年四季都能够栽培,长出的菜大多属于“反季节蔬菜”。由于催生蔬菜的生长期短,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导致硝酸盐大量蓄积在菜体中。

  癌从口入,不知不觉索命的蔬菜

  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不亚于农药等物。科学家们的研究报告说,硝酸盐会增加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的风险。糖尿病是目前高发病症,在发达国家发病率达10%左右,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发病率也达5%以上。不少专家认为,这与食用高含量硝酸盐的蔬菜有很大关系。

  硝酸盐不仅容易诱发糖尿病,对肾脏造成的损害也十分严重。肾脏是过滤血液和废物、排泄水分及盐分的重要器官。如果人们摄取了高浓度的硝酸盐,将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也能引起溶血性贫血。

  蔬菜储藏一段时间之后,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它在人体内与蛋白类物质结合,可生成强致癌性的亚硝酸盐类物质,严重者可致死。更为甚者,亚硝酸盐在强酸性条件下,能和胃中的含氮化合物结合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少吃含有亚硝酸盐的蔬菜(2)

  大量的动物实验已确认,亚硝胺是强致癌物,并能通过胎盘和乳汁引发后代肿瘤。同时,亚硝胺还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人群中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人类某些癌症,如胃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癌和膀胱癌等可能与亚硝胺有关。人类某些癌症的高发区,往往亚硝胺摄入高。我国河南林州市是有名的食管癌高发区,那里的居民有喜食酸菜的习惯。酸菜是一种霉变发酵制作的腌菜,开胃生津,但科研人员发现其中亚硝胺含量很高。

  在人们的日常膳食中,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像“过客”一样随尿排出体外,只是在特定条件下才转化成亚硝胺。所谓特定条件,包括酸碱度、微生物和温度。所以,通常条件下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只有过量摄入亚硝酸盐,且体内又缺乏维生素C的情况下,才会对人体引起危害。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上已证实:硝酸盐、亚硝酸盐同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常食用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的蔬菜,会引起慢性中毒,并能诱发食道癌、胃癌等疾病。

  另外,施入土壤中的铵态氮肥仅有30%~60%被作物利用,其余则在土壤中经硝化作用转化为硝酸盐污染水质等。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千克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分别不得超过4.32毫克、15.6毫克。而各地环保部门对蔬菜的检测结果是:许多蔬菜普遍超标。据有关食品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每千克有机栽培的菠菜中仅含有690毫克的硝酸盐,而催生菠菜中硝酸盐每千克高达3000毫克,吃这样的蔬菜等于吃硝酸盐。

  将硝酸盐赶出您的餐桌

  蔬菜硝酸盐含量因蔬菜种类和施肥措施而异,且同一种类不同品种、不同采收时间都有较大的差异。其中,雪里蕻的硝酸盐含量最高,圆茄子和胡萝卜最低,二者相差90多倍。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由强到弱的规律是:根菜类、薯芋类、绿叶菜类、白菜类、葱蒜类、豆类、瓜类、茄果类、食用菌类,硝酸盐含量高低相差可达数十倍。

  一般而言,蔬菜的根、茎、叶(即营养体)的污染程度远远高于花、果、种子(即生殖体),这可能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保护性反应。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吃瓜果和食用菌,如黄瓜、番茄、毛豆、香菇等。

  在日常生活中,对蔬菜的食用要有所选择:

  应少购温室里长出的种种“反季节蔬菜”。这种蔬菜营养低、口味差,硝酸盐含量高,过多食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最好选购本地生长的蔬菜。一般讲,经长途贩运而来的蔬菜,所含的硝酸盐往往会成倍增多,要多食根茎和瓜果类蔬菜。

少吃含有亚硝酸盐的蔬菜(3)

  另外,蔬菜最好吃新鲜的。如果将蔬菜放在冰箱中保存,转变为亚硝酸盐的速度会比较慢一些。但如果储藏时间较长,仍然有亚硝酸盐含量过高的问题。煮熟的蔬菜放置时间过久,蔬菜中的硝酸盐就还原成为亚硝酸盐,人们吃后非常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对不放心的蔬菜,在食用前应作一定的减害处理,如日晒、漂洗和浸泡等。这些方法是降低菜体内残留硝酸盐的有效方法。报告称,洋葱、大蒜有阻断人体内亚硝酸盐生成亚硝胺作用。进食时充分咀嚼,唾液也能使亚硝胺丧失对人体细胞的致突变作用。

不吃甲壳类、贝类食物(1)

  市场上的海鲜种类很多,各种海鱼、虾、蟹、贝类等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按说吃海鲜是最安全的,但现在的海水污染问题比较普遍,海鲜类食物的污染不容乐观,尤其是甲壳类、贝类海产品更可能是藏毒纳菌之地。

  甲壳类、贝类可能是藏毒纳菌之地

  蛤、蛏等贝壳类、甲壳类海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它们常年生活在水底污泥中,那里是化学毒物最集中的地方,在水产品中,它们是富集毒素最多的品种。

  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每年排放入海的污水总量为80多亿吨,而2005年排放入海污水达317亿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累计滨海湿地面积减少50%,海水养殖环境不容乐观,90%以上的贝类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当气候过暖、工业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使海水富营养化导致浮游生物急剧生长和高度密集(赤潮),在海上垃圾场所捕获的海产品中经常会含有细菌和重金属,有的还含有辐射性的物质,毒质在贝类体内积聚富集,便会令某些贝类有毒。

  已经进入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的致命化学毒素,绝不是简单浸泡和冲洗就能去除的。比之海洋的广大水域,河流湖泊中的污染物更不易扩散淡化。因此,淡水环境中的甲壳类、贝类食物尤其吃不得。

  贝类与鱼类不同,它的生长位置比较稳定,一旦遇到水质污染,较难回避。加上双壳贝类属于滤食性生物,它在滤食饵料生物的同时,也会将水中的有害物质吸入体内,从而会引起人的食用中毒。

  贝类毒素是目前已知最毒的有机化合物,包括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健忘性贝毒、神经性贝毒等。人类误食含有麻痹性毒素的贝类5~30分钟内,轻度中毒会出现嘴唇、舌头周围刺痛的感觉,在中度和严重中毒的情况下会发展到手臂、腿、颈部,最严重的患者会导致呼吸麻痹,直至死亡。腹泻性毒素的症状则类似于食物中毒,对人体的肝细胞具有破坏作用。

  另外,贝类本身带菌量比较高,蛋白质分解又很快,一旦死去便大量繁殖病菌、产生毒素,同时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容易氧化酸败。不新鲜的贝类还会产生较多的胺类和自由基,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过敏体质的人尤其应当注意,因为有时候过敏反应不是因为海鲜本身,而是由海鲜蛋白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导致的。

  在有霍乱流行的地区,贝壳类、甲壳类水产品不仅体外容易被病菌污染,而且贝类会把细菌作为食物来源,把细菌富集在体内。如果生吃、半生吃很容易使细菌进入人体,而加酱油等调料的腌渍品不仅不能杀死病菌,反而促进细菌繁殖,食后更加危险。还有些人喜欢吃海鲜火锅,但一定要把食品涮熟,如果温度穿透不到食物的里层,在食物里面染有病菌时,人进食后同样可以发病。

不吃甲壳类、贝类食物(2)

  研究表明,甲肝病毒在由传染源污染的一般环境中可存活1个月,在水生贝类里能存活3个月左右。人们可通过食用这些贝类生物感染甲肝。据权威机构报道,2001年7月份对蛤等贝类水产品抽样检查,结果发现有7%携带甲肝病毒,消费者在选购时还需谨慎。

  如果你实在不能割舍贝类的美味

  贝类产品在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中容易受环境影响被污染或变质,因此,消费者应在超市、大型批发市场等正规渠道购买贝类产品,食用时尽量不要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贝类产品。同时,要注意国家有关部门的消费预警公告,不要食用处于预警期有安全隐患的贝类。有一种织纹螺在广东地区比较常见,食用这种螺容易中毒,它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织纹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神经性毒素,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

  贝类等海产品从产地到市场售销,中间环节应有暂养、杀菌过程,一般情况需要7~10天方能上市。消费者选购时,要看清存放贝类的水质是否清澄,是否有排泄物。

  在加工烹调贝类等海产品之前,最好将它们放置于水盆或塑料桶内,加水,暂养两三天时间。同时在水中滴入少许植物油,闻到油味之后,它们便会将壳中的泥沙吐出,这样就可轻易巧妙地将泥沙去除干净,从而使烹调后的味道更佳,没有泥腥味。食用前要把贝类浸养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并定时更换清水,使贝类自行排出体内的毒素;食用时应避免进食其内脏、生殖器及卵子等。

  选购活贝之后也不能在家存放太久,要尽快烹调。但有些人吃贝类习惯于只在开水里烫一下,认为这样吃味道鲜美,其实这样很容易得病,因为病菌并没有死。烹煮虽不能把耐热的毒素消灭,但彻底烹煮达至沸点,会大大减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风险。儿童、病患者及老年人较容易因进食含有毒素的贝类而中毒,故应加倍小心。

  喜食贝类者最好提前接种疫苗,在度假前接种疫苗可以降低度假期间患黄疸性肝炎的危险。还有一个防治甲肝的好方法是:吃贝类前一定要将它在70℃以上的水里煮透。

  在烹调贝类时,可以适当放大葱,大葱不仅仅能够缓解贝类(如螺、蚌、蟹等)的寒性,而且还能够抵抗过敏。不少人食用贝类后会产生过敏性咳嗽、腹痛等症,烹调时就应多放一些大葱,避免过敏反应。

吃深海产品,少吃或不吃近海产品(1)

  在多种鱼类接连被查出问题之后,鱼到底该怎么吃还真成了问题。较之深海环境而言,所有近海渔场及养殖场都是高危地区,人工养殖的海带、基围虾尤其危险。深海鱼类大多沉积的污染物不多,可以放心食用。

  每周至少吃两次深海鱼

  所有生活在远海的鱼,一般汞含量都不会超标。因为远海中海水受污染少,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鱼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含量也大大低于近海鱼,食用起来比较安全。

  另外,我们平常吃的带鱼、鲳鱼、鲅鱼等,本来生活在近海,但由于海水污染,近年来转移到远海,因此也可以放心食用。

  有资料表明,在日本、韩国、冰岛等国家和地区女性的乳腺癌发生率较低,这与当地人喜欢吃深海鱼类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因为,鱼类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和ω-3脂肪酸可抑制癌细胞形成,阻止癌细胞繁殖。

  芬兰的研究人员曾发现,鱼油中ω-3脂肪酸可能会抑制一些癌细胞的生长,而深海鱼类往往富含这类脂肪酸。沙丁鱼、青鱼、黄鱼、大马哈鱼等都含有较多鱼油,墨斗鱼的墨汁也含有独特的抗癌物质。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高桥太郎教授以大量的实验结果证实,多摄取DHA和EPA能明显抑制老年性痴呆症、癌症、心血管病或减少其发病率,还能帮助青少年增强脑健康、提高记忆力。

  另有专家指出,日本成为全球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是与大量食用深海鱼特别是秋鲑鱼分不开的。

  美味中的风险:近海鱼污染

  海鱼在带给我们美味与营养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健康的隐患。美国FDA就曾宣布,鲨鱼、鲭鱼、鳕鱼、金枪鱼等含汞量过高,警示人们应少吃这些鱼类。其实,被污染的海鱼体内不仅有汞,还会有铅、镉等重金属以及其他污染物。

  海洋环境污染可以造成鱼类体内污染物含量较高,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那些能在人或者生物体内蓄积的重金属铅、镉、汞和难降解的有机物六六六、DDT和PCBs等。上述重金属和有机物可以在体内蓄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镉一旦进入人体就不容易排出。镉在体内蓄积到一定浓度就会造成损害,而且病程长,不易痊愈。镉的慢性毒性主要造成肝、肾、肺、骨和睾丸等组织的损害,其中以对肾脏的损害最为明显。镉的摄入还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等有关。瑞士有研究显示,给实验动物饮用含镉0.005mg/kg的水一年以后,动物的血压明显增高,它们患心脏病、肾衰竭、肺癌及前列腺癌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了。

  铅会损伤人的神经、消化及造血等系统。所以人们吃鱼头时若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铅中毒,出现肌肉关节酸痛或引发神经衰弱综合征等。急性铅中毒者还可出现中毒性脑病,严重头痛,甚至昏迷。据记载,1827年医生只是笼统地认为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死于肝病和水肿。直到一个多世纪后,经过科学分析,医学家才推论贝多芬可能是由于过多地吃了受污染的鱼而死于铅中毒。贝多芬生前非常爱吃多瑙河的鱼,而且食量惊人。而19世纪上半叶,正是欧洲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时期,很多工矿企业把大量的含重金属的污水排入多瑙河,造成河水的严重污染,喜欢吃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鱼的贝多芬当然就成了受害者。

吃深海产品,少吃或不吃近海产品(2)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DDT和PCBs等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类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干扰正常的生殖和发育。国外研究还表明,DDT可引起胎儿发育缺陷、先天性畸形发生率增加,并可导致孕妇自然流产率升高。

  有一些较易受污染的近海鱼,如大黄鱼、小黄鱼、乌贼等,这些鱼受污染后,人的肉眼很难辨别其污染程度,所以还是少吃为佳。如果你真的喜欢吃,也应尽可能地不吃或少吃鱼头、鱼皮和内脏。因为污染物一般蓄积在肝、肾、肺等内脏组织中,肌肉中含量较低。

  哪些鱼是有毒的?

  含有各种化学毒物的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海,使生活在这些水域里的鱼类发生中毒。多种化学毒物长期蓄积在鱼腮、肌肉和脂肪里,致使鱼体带毒。吃了被污染的鱼,人体可能慢性中毒、急性中毒,甚至诱发多种疾病,可致畸、致癌。因此购鱼时要特别注意鉴别:

  看形体。污染严重的鱼,形态不整齐,头大尾小,椎弯曲甚至畸形。

  看眼睛。带毒的鱼眼睛浑浊,无光泽,有的甚至向外鼓出。

  看外观。鱼鳞部分脱落,鱼皮发黄,尾部灰青,有的肌肉呈绿色,有的鱼肚膨胀。这是铬污染或鱼塘大量使用碳酸铵化肥所致。

  看鱼腮。腮是鱼的呼吸器官,相当于人的肺。大量的毒物就可能蓄积在这里。有毒的鱼腮不光滑,较粗糙,呈暗红色。

  闻气味。正常的鱼有明显的腥味,污染了的鱼则气味异常。被不同毒物污染的鱼有不同的气味。煤油味是被酚类污染;大蒜味是三硝基甲苯污染;杏仁苦味是硝基苯污染;氨水味、农药味是被氨盐类、农药污染。含酚量高的鱼腮还可能被点燃。

  当然,鱼类要适量进食,一次不要吃太多,或间隔几天吃一次。可以搭配吃些蔬菜、水果,在吃海产品的同时吃些西兰花、西红柿、香菇、苹果等蔬菜、水果,有利于污染物的排出。

  关于怎样烹调将毒素降到最低,美国弗吉尼亚的健康专家曾经撰文提醒我们:

  最好吃个头小的鱼,因为这种鱼被污染的可能性要小一些。

  在烹饪之前要去掉鱼的皮、脂肪,尤其是腹部和头部的,以及所有内脏。

  在烹饪之前可以将鱼稍微炸一下,这样可以避免污染物进入鱼肉内。

节食是减肥的一大误区(1)

  现在,不少女性常常为了保持苗条的体形,吃得越来越少,但你可知道,吃得多固然会增加脂肪带来了烦恼,而吃得太少也会造成很多困扰呢。节食减肥并不是减肥的好方法。即使在有些人那里节食减肥得到了验证,可那也许是以身体的某种损伤为代价换来的,只是这种代价被忽视了。

  节食减肥为什么瘦不下去?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很多人认为胖是吃出来的,减肥当然要从“吃”上打主意,比如限制脂肪、碳水化合物……很多胖人为了减肥而节食,在开始的几周确实会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他们的体重就开始反弹,甚至超过节食前,这是为什么呢?

  美国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科研人员在美国《儿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对相当多的人来说,节食不但不能减肥,反而会使体重增加”。他们用3年时间对1?5万名9岁~17岁的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经常通过节食减肥的人比不节食的人体重更容易超重,而且更容易暴饮暴食。

  美国研究人员还对一些坚持节食的减肥人士进行了调查,虽然这些调查对象在4~6周的时间里确实能减掉一些体重,但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数人的体重又会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甚至比减肥前更胖。

  人们在开始减肥时,会以为体重的减少是由于消耗了体内的脂肪,不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其实不然。人们在节食时,身体的第一个反应是从立即可得的能源处获得能量,这种立即可得的能源贮备在糖元里,而非脂肪里。也就是说刚开始节食的时候,体重的减少主要是消耗掉了糖元,只有当身体适应了规定的饮食后,它才开始消耗脂肪和肌肉。而缺少运动的减肥者,消耗掉的将会是肌肉,而不是脂肪。可见,靠节食减肥并能持之以恒的人,体重减少的既有脂肪,也有糖元、水和肌肉。

  还有人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减肥,不但节食,而且节水。这样时间长了身体会因脱水引起电解质紊乱,危及健康。况且因失水而减去的体重很容易回升,结果就等于没减。

  而久坐不动的人,节食减肥后身体开始变得虚弱。在规定饮食期一过,脂肪迅速地死灰复燃,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胖子便一个个“重新崛起”,甚至可能创下自己体重的新记录。

  不仅如此,当身体适应了节食的状态后,就会提高对能量的利用效率,降低新陈代谢率,从而使再次减肥更加困难重重。

  节食的人虽然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减掉部分体重,但减肥效果往往不能持久。因此,与其节食减肥,不如常年遵守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经常锻炼身体。

节食是减肥的一大误区(2)

  吃得太少也并不是什么好事

  美国一家杂志刊登了一项研究报告,报告称,控制饥饿的荷尔蒙同时也对生殖系统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当吃得太少时,过度瘦身对女性的危害有很多种,不可忽视。

  ⑴脱发

  对身体过瘦的人来说,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均供应不足,因此头发频繁脱落,失去光泽。如果过分节食,头发缺乏充足的营养补给,其中包括缺少铁的摄入,便会枯黄无光,最后导致大量脱发。

  ⑵骨折

  体瘦的女性髋骨骨折发生率比标准体重的女性高1倍以上,这是由于过瘦的人,体内雌激素水平不足,影响钙与骨结合,无法维持正常的骨密度,因此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发生骨折。

  ⑶脂肪肝

  如果有个不算胖但还一直在节食的人说:“我得了脂肪肝。”恐怕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实在有点不可思议。其实完全有这种可能。当人体处于长期饥饿状态时,机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葡萄糖、胆碱、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不能合成脂蛋白,就会影响肝脏的脂代谢,导致脂肪在肝脏大量沉积,从而形成脂肪肝。

  ⑷贫血

  营养摄入不均衡使得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物质本身就摄入不足;由于吃得少,基础代谢率也比常人要低,因此肠胃运动较慢、胃酸分泌较少,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⑸胃下垂

  长期饥饿使食欲不振、胀气、胀痛,这很可能是胃下垂的征兆。

  ⑹记忆衰退

  大脑工作的主要动力来源于脂肪,吃得过少,体内脂肪摄入量和存贮量不足,机体营养匮乏。这种营养缺乏使脑细胞受损严重,将直接影响记忆力,变得越来越健忘。

  ⑺月经紊乱

  脂肪参与了性激素的转化、代谢和储存,与生殖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节食减肥、过度消瘦、脂肪过少的女性,卵巢功能受到影响,以致月经紊乱,甚至会发生闭经或不孕等情况。

  ⑻子宫脱垂

  没有了足够脂肪的保护,子宫容易从正常位置下垂,甚至脱出阴道口外,形成子宫脱垂。

  面对众多疾病的潜在威胁,广大正在瘦身的女性,要注意自身的健康,不要舍本逐末,为追求一时的美丽而毁了自己的健康。

  追求一种不必挨饿的减肥方法

  别以为吃得少就能减肥,最新研究表明:一天只吃一顿500卡的热量和一天吃三顿累积的1000卡总热量,减重的程度和速度并没有什么不同。

  节食最初1~2周,体重会迅速下降,但逐渐地,人体发挥它的调节功能,肌体会对节食所造成的能量短缺做出反应——降低细胞代谢率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因此,到后来,即使你每天只吃一点点,体重也不会继续减轻,因为此时代谢率已变得很慢,体内脂肪无法迅速而有效地燃烧。

节食是减肥的一大误区(3)

  因此,要除脂减肥,必须提高代谢率,才能燃烧体内多余的脂肪。对于节食减肥者,每天的食物热量不能低于1000卡,既可以避免长新脂肪,还可以维持迅速有效的代谢率以烧掉旧脂肪。节食期间如果每周做3次以上的有氧运动,体内代谢就能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体重一定会继续下滑。

  对自己身材不满意的人,不妨借鉴此减肥方法,不必挨饿却能重获窈窕,何乐而不为?

暴饮暴食会造成提前衰老(1)

  剩饭剩菜占着锅没关系,把身体搞坏可就划不来了。暴饮暴食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它会给人的健康带来很多危害。曾经有人用两组老鼠做试验,一组限制其进食量,每天最低给18卡的热量,另一组则不加限制,让其放量进食,每天最少给75卡的热量。结果是吃的少的那组老鼠的个头长得小,平均体重170克,发育迟,但平均寿命长,达990天。而吃得多的那组老鼠个头大,体重600克,但平均寿命短,仅780天。这就提示,暴饮暴食有损健康。

  暴饮暴食=慢性自杀

  面对美味佳肴,人们都难以克制大吃一顿的欲望,有人甚至为此不到吃撑决不放筷子。但是长期饱食的危害不可小视。我们都知道,食物中的养料必须经过胃肠消化器官的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暴饮暴食时,在短时间内有大量食物进入胃肠,就会使胃肠负担一下子加重,消化液的分泌量显得不足,以致大量涌入胃肠的食物不能被充分地消化吸收,它们在胃肠停留过久,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因为胃液少,还会降低胃液的杀菌作用。食物在肠子里停留的时间过长,会发酵而产生毒素,使胃肠生病。因此,暴饮暴食之后容易出现头晕脑涨、精神恍惚、肠胃不适、胸闷气急、腹泻或便秘,严重的会引起急性胃肠炎,甚至胃出血。

  吃大鱼大肉、大量饮酒会使肝胆超负荷运转,肝细胞加快代谢速度,胆汁分泌增加,造成肝功能损害,诱发胆囊炎,促使肝炎病人病情加重。

  暴饮暴食可刺激胰腺分泌大量的消化酶和消化液,没有“出路”的胰液对胰腺进行“自我消化”,进而引起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十分凶险的疾病,常伴有强烈的腹痛、呕吐及全身症状。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可出现严重代谢紊乱,甚至休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还会影响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使胰岛素分泌得过少甚至分泌不出来,从而导致继发性糖尿病。

  据美国心脏病学会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暴饮暴食会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他们研究了2000名心脏病患者的饮食,其中有158人在发病前26小时曾大吃大喝,另有25人在心脏病发作前两小时曾大吃一顿。研究指出,暴饮暴食后两小时内出现心脏事件的危险几率是平时的4倍,1小时内发生心脏事件的几率则为10倍。进食过量的油腻食物、烟酒等刺激性食物,由于小肠的吸收,血内脂肪的浓度会随之增高,血液黏稠度加大,血流缓慢,而引发脑动脉闭塞,脑血流中断,脑梗塞形成。

  暴食会吃进过量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糖分的“三高”食物,这些都是酸性食物,使人的血液和体液偏向于酸性,造成身体免疫力下降。

暴饮暴食会造成提前衰老(2)

  暴饮暴食,脑子变笨

  除了肠胃外,大脑也是暴饮暴食的受害者。吃得过饱时,会使大脑反应迟钝,加速大脑的衰老。

  营养学家和医学专家研究认为,鸡、鸭、鱼、肉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麸酸钠,它们在进入人体后可分解为谷氨酸和酪氨酸等,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有毒有害物质,随血流到脑部后,干扰大脑神经细胞正常代谢。所以有人在大吃大喝后一段时间后,会突然出现头晕脑涨、眼球凸出、上肢麻木、下颌发抖、心慌气喘、血压增高等一系列“美味综合征”症状。

  过量饮食后,大量血液集中于胃肠系统时间过长,使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而不能正常代谢,患老年痴呆的时间会提前。

  长期饱食会使人体内热量摄入过多,脂肪过剩,血脂增高,引起一种叫“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增加,导致脑动脉的粥样硬化,使供给大脑的氧和营养物质减少,造成人的记忆力下降、大脑早衰和智力迟钝。

  吃七八分饱好过吃十分饱

  保持健康的最有效的方法在科学上称为“低热量饮食”,通俗地讲就是吃七八分饱最好。美国科学家曾经用猴子做过实验:让100只猴子吃十分饱,另外100只猴子只吃七八分饱,定量供应。结果发现,吃七八分饱的猴子要比吃十分饱的猴子高寿得多。

  小孩子长身体的时候,适当多吃一点问题不大,可是进入成年后,特别是到中老年时,由于身体各个系统的代谢功能已经趋于平稳,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因而人体所需的热量也相对平稳或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吃“十成饱”,就会增加胃肠负担,造成体内能量过剩。相反,如果每餐只吃“八成饱”,不仅能预防多种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肾病等,还能消除或防止许多常见的老年病症,如白内障、须发变白、身体虚弱等。此外,节制饮食还可以延缓或防止各种癌症的发生。

吃饭快会缩短人的寿命(1)

  吃饭需要咀嚼,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生存本领。生活中会发现不少人吃饭速度相当快,狼吞虎咽,三下五除二,10分钟不到一顿饭就解决了。这种吃法看起来经济,但并不智慧。咀嚼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把食物咬碎,而且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的关键,对于活化身体细胞和神经起着非常必要的作用。如果忽视咀嚼,则会把一切颠倒过来。

  为什么生活节奏越快,肥胖的人越多?

  我们常常在速食店或公司餐厅里见到邻座的人迅速用完餐就匆匆离去,快节奏生活之下,不少都市白领一日三餐的时间越来越短,然而殊不知吃饭过快会带来很多健康隐患!

  如果一个人的体重是正常的,那么他每餐进食的食物量是与他的胃容量和食欲相吻合的。吃饭快导致人肥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大脑每天都会接收很多的信息,当你饿的时候,你的胃反应给你的大脑,这时你才会知道你饿了,反之饱了也是一样。如果你吃得太快,不细嚼慢咽的话,大脑还没收到饱了的信息你就还会继续吃下去,到最后肯定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吃多了。这样就无法调整食物的摄取量,也就是说脑的中枢无法得到饱胀感的刺激。所以无论吃多少,总是觉得没吃饱而会吃得很多,变得肥胖。日本的相扑选手清楚并且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现在的青少年肥胖者越来越多,就是因为他们像相扑选手那样吃,又不像相扑选手那样运动,肥胖问题就是当然的事了。

  日本狮子牙科卫生研究所和东京牙科大学社会齿科研究所联合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超过肥胖倾向指数24的被调查者中,有43%的人表示是速食主义者;此外,50%吃饭犹如囫囵吞枣的人都具肥胖倾向。

  少吃软化食品能延长寿命

  现代食物加工越来越细,蛋糕唯恐不松软,蔬菜水果能“喝”就好了。饮食正在柔软化,各种方便食品、一口大小的膨化食品甚嚣尘上。在经济发达国家产生的现象是,人们开始追求柔软香甜的食物,但实际上这是非常危险的。饮食文化的西方化,使得便利店里出售的食品都是能够马上就吃完的。一口食物最多咀嚼七八次,少则四五次,在嘴里蠕动几下便咽了下去。这种食物不需要人们的咀嚼就可以吃很多,而这些都是高热量的食物。现在的年轻人所吃的汉堡包、通心粉只需要咀嚼620次。大约50年前,每顿饭的咀嚼次数大概是1400~1500次,半个世纪之后,咀嚼的次数下降了一半。现代人已从40多年前每餐咀嚼900~1100次、用时20~30分钟,下降为目前的每餐咀嚼500~600次、用时5~10分钟。这种饮食习惯很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并且威胁到老年之后的健康,很容易导致痴呆症。

吃饭快会缩短人的寿命(2)

  其实,食物在口腔里经过怎样的过程进入到胃里面,其结果有很悬殊的差异。经过细嚼慢咽的食物,以非常小的形状进入到胃里面,很容易消化,所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消化过程。

  但是如果不细嚼慢咽,把很大块儿的食物送进到胃里面之后,胃为了消化食物,就必须不断地运动。在这个过程当中,胃不仅要消化食物,还给予胃自身强烈的刺激。

  食物在进入我们身体之前,在口腔里就会发生这么复杂的变化。应该记住所谓吃得健康不仅仅是指食物的质量,摄取食物的方法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也许人的命运在把食物放进嘴里的刹那间就已经决定了——你的寿命长短由你的饮食习惯所决定!

  多咀嚼能增进视力

  最近科学家发现,人们患近视普遍增多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人们比过去更喜欢吃软的食物。日本科学家用三维模型比较了古代人、现代人、未来人的脸型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三个时代的人其下巴和眼睛周围的变化非常明显。古代人的下巴非常发达,反过来未来人的下巴变得越来越长,眼睛周围的骨骼突出。负责研究的堤幸贞美说:“咀嚼的力量弱化,脸部骨骼的发育程度降低。这不仅仅包括下巴周围,就连眼窝也开始深陷。所以就很容易得近视眼。我们推测古代人由于吃的东西比较坚硬,所以咀嚼的力量是现代人的1.5倍。而未来人咀嚼的力量将弱化到现在的2/3。由于咀嚼力量弱化,未来人很容易得近视眼。”

  咀嚼和近视眼有关联的说法使我们联想到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数都带着眼镜的现象。去掉一些客观因素,怎么解释在一个班里一半以上的小学生都戴眼镜呢?使用计算机太多了吗?学习压力太大了?还是像教授说的那样咀嚼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呢?

  下面介绍一个有关饮食的变化对眼睛产生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罗连?科坦因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发表的一篇论文说,精制的面粉和谷物、白糖等使胰岛素的数值上升,影响眼球的发育,是导致远视和近视的原因。他以南达太平洋岛屿上的人们为研究对象,警告说一代人饮食习惯的改变就可以导致近视的蔓延。这个地方近视眼的发病率从过去不到l%发展到现在的50%。现在这些不需要咀嚼就可以食用的柔软食物的基本特征就是含有过量的糖分,扰乱了身体原来的秩序,对眼睛产生影响。把这种主张和现在孩子们的眼睛状况联系起来看,这种主张显得非常具有说服力。

  当我们吃较硬的食物时,颌面部的肌肉收缩力加强,通过牙齿传入中枢的冲动信号随之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随意动作的调控能力也有所加强。所以,喜硬食者,其视力、体质等状况都比较好。

吃饭快会缩短人的寿命(3)

  速食容易让人迟钝,多咀嚼能增强大脑思维能力

  日本是世界上对咀嚼活动研究最发达的国家,日本岐阜大学的咀嚼学会曾开展过咀嚼行为对大脑有着怎样影响的研究。被试验者躺在FMRI(大脑成像)设备上面,对眼前瞬间经过的影像进行记忆,研究者对他们记忆的程度进行测定:然后再让被试验者咀嚼两分钟的食物,再用同样方法重新进行测定。实验出现了令人惊奇的结果:被试验者咀嚼食物之后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比平常增加了30%,说明大脑海马层的活跃性提高了(咀嚼之前的正确率是56.25%,咀嚼之后的正确率是87.25%)。这个结果意味着两分钟的咀嚼行为使记忆力得到了提高。

  日本科研人员发现,咀嚼会刺激脑部主管记忆力的部分。脑部的海马趾细胞,也就是管学习的部分,会随着年纪渐大而衰退,短期记忆力也会衰退。日本研究人员用扫描的方法,发现咀嚼的动作或下巴的张合,可以增加海马趾区内的细胞活动,防止其老化。

  英国一所大学的研究表明,经常咀嚼能够增强记忆。研究人员让两个人通过咀嚼口香糖来做实验。实验对比发现,嚼口香糖者在记忆力测试中胜过不嚼口香糖者。研究人员认为,嚼口香糖时不断的咀嚼动作加快了心脏的运动,血液源源不断地输往脑部,脑细胞间信息往来频繁,由于刺激作用,脑的荷尔蒙分泌增多,大脑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从而促进大脑活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据美国医学专家的研究统计,咀嚼少的儿童智商普遍低于以耐咀嚼食物为主的儿童。

  咀嚼促使人分泌唾液,而大脑中负责分泌唾液的区域与记忆和学习有密切关系。咀嚼能活化大脑皮层。经常咀嚼或叩齿、漱口,有活化大脑皮层的作用,可预防大脑老化和老年痴呆。

  慢一点,让食物给你一个健康的机会

  医学工TXT图书下载网www.bookdown.com.cn研究发现,吃饭慢的时候,所分泌的唾液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物质——腮腺激素。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及骨、软骨和牙齿的活力,还有增强血管弹性和活跃结缔组织活力的作用。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到30岁左右,大量分泌腮腺激素的耳下腺开始萎缩。要活化它的功能,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咀嚼。咀嚼可刺激耳下腺,从而保持腮腺激素的分泌。有了足够的腮腺激素,血管和皮肤等组织的弹性和活力就能得到保持,人即使上了年纪,也会红光满面,不乏青春之色,显得格外年轻。

  咀嚼还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可调节体内糖的代谢,能预防糖尿病,并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疗。充分咀嚼食物,不仅可以按摩牙龈、锻炼颌骨和牙齿,有效地预防牙病,而且还可防治口臭、老年性便秘、老年性哮喘等疾病。

吃饭快会缩短人的寿命(4)

  除此之外,吃饭慢的好处是还能防癌。实验证明,人们在咀嚼食物时分泌的唾液,除有大量的淀粉酶帮助消化外,还含足量的溶菌酶,有很强的抑菌、消毒作用。唾液还能中和、消除食物中的致癌物质,所以多咀嚼还能防癌。专家们通过实验表明,细嚼30秒能使致癌物质的毒性降低。

  一口食物咀嚼的理想次数是30次

  一般应该咀嚼几次为好呢?据专家说,一口食物在嘴里至少经20次咀嚼,才能得到唾液给我们带来的恩惠,30次则较为理想。从营养学角度分析,在我们享用的食物里,谷类、肉类和蔬菜的比例应该是3:1:1。以此比例进食,就能维持健康。

  因为吃得快,粗嚼已成了习惯,一下子改为细嚼慢咽很有难度,要么不知不觉地忘了,要么一口食物嚼20次成了任务,数够数了,减负一般地咽下去。因此,吃饭快没有咀嚼习惯的人,可尝试在饮食里面增加需要咀嚼很多次的食物。例如我们常吃的各种野菜、辣白菜、海苔等食物,不仅仅帮助吸收营养,还可以激活包括中枢神经在内的整个身体机能。

  为了健康,何不把咀嚼看成愉快的事,把就餐时间视为与家人轻松享受食物的时间,慢慢体会“嚼”的节奏,你的生活也会越“嚼”越好。

肉食者:小心动物被杀之前释放的毒

  “人的确是禽兽之王,他的残暴胜于所有的动物。我们靠其他生灵的死而生活。我们都是坟墓。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发誓再也不吃肉了。总有一天,人们将视杀生如同杀人。”

  ——达?芬奇

  动物死前留给人类最后的礼物——尸毒

  科学实验表明,人体在恐惧、愤怒或紧张的时候,立刻会发生近似于病态的变化,呈现出一些临床症状,如心跳紊乱、血压陡增、呼吸窘促,乃至昏厥等。动物在碰上危险恐惧时同样如此,其体内的化学平衡会有极大的变化,产生强烈的毒素。

  动物死前的愤怒、怨恨、无奈,又见到其他的动物或死或生地躺在四周,自己也为了生存与自由而徒然地挣扎奋斗,其血液中的荷尔蒙——尤其是肾上腺素的分泌会亢进,大量的荷尔蒙及毒质会留在肉内,随着血液循环的紧急加速,全身马上就会布满有毒的元素,令整个躯体充满了毒素。

  而动物被杀后,血液停止循环,在10分钟内,尸体内的每一个细胞中的小液胞自然展开、产生溶解酵素导致细胞组织的自然破坏或自身分解。酵素开始蚀化肉细胞内的细胞组织,冷藏或加防腐剂只能降低腐败的速度,不能完全停止腐败。肉中代谢毒素含有黄碱,这种物质与咖啡、香烟中的有机碱刺激物极为相似。

  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在动物的血液与身体组织内含有各种毒素,包括尿酸及其他体内的有毒排泄物。人类吃肉,也把这些毒质吃进体内,毒化了自己的身体组织,使自己生病。据美国营养学会宣布:“动物尸体的肉里的确满载着有毒性的血以及其他副产废料。”

  动物可能让我们成为化学药品的汇集地

  在现在的人工饲养环境下,为了加快牲畜的生长速度,提高饲养动物的产肉率、产蛋率或产奶率,越来越多的化学添加剂、抗生素等被混合进饲料之中,科学家甚至在南极洲的动物体内也找到了农药的踪影。

  人类作为这些产品的最终消费者,也同时让自己的身体成为了这些化学添加剂和各种化学药品汇集总地,因为动物体内终生聚集的饲料残余农药和化学污染物质,在动物死后都会悉数“过户”给那些食肉者。在肉的美味的掩护下,动物身上的毒素进入人的体内。在人不知不觉中,它们张开利牙,破坏着人们的身体。到一定的时候,人的健康就一去不复返了。人们这时就算醒悟,也为时已晚。

经常吃肉的人会寿命短(1)

  很久以来,我们都以为要吃肉才能得到营养,动物都是生来给人吃的,因此有许多人听到“吃素”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吃肉有什么不好?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吃,我为什么不吃?”全球健康统计数字不断显示:吃肉最多的国家民族,其患病率特别是患心脏病和癌症的比率也最高,而各地吃素的民族患病率最低。

  在英国,素食者购买人寿保险花费的钱要比肉食者少。因为素食者患心脏病的几率较低,保险公司据此认为他们的风险也较低。而且,素食餐馆投保食物中毒的费用也较低,因为素食的食物中毒几率要比肉食低。

  人类吃肉可并不合乎自然

  经过许多近代的研究探讨,科学家们得到的结论是,早期的人类,除非是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否则他们是只吃蔬果而不吃肉类的。直到后冰河时期,他们平时所需的水果、坚果与蔬菜不敷所需,为了活命,他们才开始吃动物身上的肉。冰河时期以后,人类吃肉的习惯延续了下来。然而,在历史上却有许多人仍坚持作为素食主义者。

  人类吃肉合乎自然吗?

  不!科学家们知道任何动物的饮食必然与它的生理结构有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研人员曾对食肉动物和食素动物的消化系统进行过比较,他们发现:食肉动物如老虎、狮子等的消化道较短,大肠平直光滑,食素动物如牛、马、羊等消化道较长,并且大肠弯曲多皱。人类的胃肠结构虽介于食肉动物和食素动物之间,却更接近于食素动物。无疑,就人类目前的胃肠结构上看,我们更适合吃素。

  瑞典科学家林内曾说:“人类的结构,不论从内在或外表来看,都充分显示出蔬菜与水果是他的自然食物。”人类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我们发现素食品一直都被当成是人类自然的食物。

  肉类绝不是一种好的食物

  爱斯基摩人几乎全部吃肉,靠动物脂肪维生,很快就衰老,平均寿命只有27年半。前苏联东部的吉尔吉斯民族也是主要食肉,那些族人很早熟,寿命也很短,平均寿命是40岁。

  动物中的脂肪如胆固醇在人体内很难分解,附着于人体血管上,日积月累,血管变得越来越窄,通过的血液量越来越少,迫使心脏承受很大的负担,要用力将血液送到阻塞而紧缩的血管中,这就容易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海外一些素食主义者倡议素食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方式,他们警告:“吃肉是个人的慢性自杀,更是人类文明的慢性毁灭。”

  与心血管疾病一样,癌症也是当今人类的一大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仅1996年新增的癌症病例和因癌症而死亡的病例就分别达1000万例和700万例。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的癌症病例总数将增加2倍,在发达国家则增加40%。

经常吃肉的人会寿命短(2)

  相反,人类学家实地考察研究过全球各地不吃肉的民族,了解当地人的健康、体力、精神活力、寿命,他们研究的民族包括巴基斯坦的亨萨斯族、墨西哥原居民奥托米族、美洲西南部的原居土人等,发现这些部族活上110岁而仍然精力充沛、身体壮健者司空见惯。

  一个在希腊进行的调查亦发人深省。专家们令参与研究的对象分别开始多吃各种不同的食物,然后量度他们后来患肠癌的发病率,结果发现:

  多吃羊肉:患癌相对几率为2.61倍

  多吃牛肉:患癌相对几率为1.77倍

  多吃生菜或卷心菜:患癌相对几率为0.76倍

  多吃菠菜:患癌相对几率为0.44倍

  (1倍是对照标准,少于1倍即是患癌比率低于平均数。)

  该研究报告的结论肯定:多吃肉易患肠癌,多吃蔬菜较少患肠癌。

  在主要以淀粉、植物为食物的国家和地区,如亚洲、非洲等肠癌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北美和西欧等高肉食国家,其中以高纤维低肉食的日本人最为突出。

素食者:我不生病,我很强壮(1)

  “我认为,素食者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纯粹从身体上抵挡诱惑的有效方法,能带给人类最有益的影响。”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古人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人类所得的大部分的疾病是由饮食而引起的,所以人们若能节制并平衡饮食,就可以减少许多生理疾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素食,一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的“素食潮”正在兴起。

  素食者真的是古怪的一族吗?

  当今崇尚吃素的人,不仅中国有,其他国家也有;历史上,许多知名人士都是素食主义者,如爱因斯坦、莎士比亚、达?芬奇、达尔文、罗素、泰戈尔、托尔斯泰、萧伯纳、甘地等。当代崇尚素食的世界名流也不乏其人,已故英国王妃戴安娜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中的很多人认为素食者有些古怪,更不用说绝对的素食主义者了。但我们来分析一下具体情况吧!世界的主要宗教,如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以及印度教都在其核心学说里包括了素食主义的内容。

  素食者其实比肉食者更健康

  我们的身体并不只是一架精密的机器,它还是一个复杂而美妙的创造,我们必须依照天然的构造来供给它们应有的食物——天然的水果、蔬菜、豆类等。依据统计,美国的素食者大多数是较瘦而又较健康的。美国人有一半的人口超重,而平均素食者要比肉食者轻了20磅。美国国立健康学院研究过5万名素食者,发现他们活得较长,显然也较少患心脏病,与肉食者相比较,得癌症的比例要低很多。

  根据营养学家研究,素食者比肉食者活得更长。比如墨西哥中部的印第安人,它们是原始的素食主义民族,平均寿命极高,令人称羡。佛教的僧、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教友,也因素食而获得高寿。

  长期吃肉的人,其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如果太多,则往往会造成血管阻塞,成为高血压、心脏病等病症的主因。植物食品中不含有对心血管构成威胁的有害物质,因此素食可减少血管疾病的发生。

  人体内的废物,主要经由血液带至肾脏。肉食者所食用的肉类中,可能包含着动物血液,这无疑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而素食能起到让肾脏“休息”的作用。肾脏病患者如果坚持素食,外加乳制品的摄入,既可减轻肾脏负担,又不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实为一举两得。

  素食的人更禁得住疾病的侵袭

  对于素食,最大的误解之一就是它会使得一个人变得衰弱、缺少活力,苍白而且病恹恹的。但事实上,许多的研究显示,素食者较肉食者更为强壮、敏捷而有耐力。

素食者:我不生病,我很强壮(2)

  有关资料表明,长期吃素的人,其体内白血球的抗肿瘤能力比长期吃肉的人强两倍,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痛风、关节炎、肾功能衰竭、大脑痴呆症等疾病的比率也比普通人小得多。

  1998年底,美国“发现号”太空船发射升空前,美太空总署宣称,过去给太空人吃的“食用生物能量餐”将被废除,取代它的是专门为21世纪太空旅行所研制设计的“素食太空餐”。这份世界上最“高”的菜谱,是由康奈尔大学农业和生物工程学家简?亨特主持,是由太空总署赞助的三年研究计划的一部分,以“好吃、营养全面、简单省事”为宗旨,但是以马铃薯、小麦、大米、黄豆、地瓜、花生、豆子、莴苣、番茄、红萝卜和小萝卜为主。

  素食让你精力更充沛

  常看《动物世界》的人想必都知道非洲的猎豹是典型的食肉动物,它奔跑的速度非常快,可却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因为它的耐力很差;可斑马、羚羊、骆驼等非食肉动物,它们虽不及猎豹跑得快,却很有耐力,它们一口气快速奔跑的时间要比猎豹等食肉动物长得多。

  耶鲁大学的爱文?费舍博士做过一个耐力测验,令人惊讶的数据表明,素食者的精力几乎是肉食者的两倍。

  布鲁塞尔大学的吉伯尼与艾欧特克博士则做了更为细致的耐力分解实验。。他们的研究结果也证明,素食者在精疲力竭之前比肉食者在同样情况下所能承受负荷的时间多出了2~3倍;而每次耐力实验之后,素食者从疲劳中恢复过来的时间竟比肉食者快了近5倍。

  事实上,世界上最有力而长寿的动物都是素食的。马、牛、水牛、大象等都拥有强壮而健康的身体。它们的力气与耐力使它们能为人类搬运重物以及做其他粗重的工作,没有哪一种肉食性动物能有这种精力与耐力。

  素食带给你由内而外的美

  对于流行时尚,女人们绝不会袖手旁观。由于长期素食能保持皮肤光滑柔嫩,因此素食主义迅速在女性中蔓延开来。

  长期食碱性的植物性蔬果,血液中的乳酸便会大量减少,就很少产生有害物质随汗排至皮肤表面而损伤皮肤健康的现象。经常素食者全身充满生气,脏腑器官功能活跃,血液中的乳酸便会大量减少,自然就不会产生有害的物质,因而皮肤显得柔嫩、光滑、红润。素食堪称是种由内而外的美容法。

  素食能把血液调节为微碱性,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把蓄积体内的脂肪及糖分燃烧掉。因此,用素食方法来减肥相当有效,而且健康自然,不会有药物和节食减肥所产生的那些副作用。

  当然,素食者也要保持饮食平衡,每日各种蔬菜都吃一些,保证各种元素的摄取,那么身体就一定会健康。

素食者:我不生病,我很强壮(3)

  素食就是仅仅不吃肉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认为素食缺少营养会导致营养不良,是导致人们热衷肉食的主因。但对于素食倡导者们来说,这只是一个伪问题。素食并非就是简单的不吃肉,它也同样需要科学进食。早在1997年11月举行的国际素食食谱会议上,康奈尔大学的营养学教授克林堡就公布了一个“金字塔式的素食食谱”。这项研究成果显示,人身体的第一需要是每一餐都吃的多种基础食物(即金字塔的底层),包括水果、蔬菜、谷类食物、燕麦、小麦、粗麦包、大麦、面条、面粉制食品及玉米。至于中间的一层,也是每天都需要吃的,包括:果实、种子、蛋白、奶类制品、大豆乳酪、牛奶和植物油。顶部的尖端是一些“不是必需”的食物,可以间或少量地吃,例如:鸡蛋和甜品。这个营养均衡的素食食谱,可以帮助人们减低染上许多疾病,如癌症、心脏病、肥胖症、骨质疏松和一些慢性退化病症的机会。

  当然,光吃掉这座“金字塔”还是不够的,研究者们也强调了金字塔“外围地区”的重要性,比如每天适量的运动、喝大量的水等。克林堡教授指出,光靠吃低脂肪食物并不能完全防止癌症及心肌疾病,除非加上健康的心态和运气。

  相比之下,这比起肉食的人已经好很多了,有证据显示,以动物为基础食物的人,他们患癌症及心肌疾病的机会相对要多得多。

长期高糖饮食有损寿命(1)

  糖源于印度,已经有大约五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最古老的食品之一。但是直到20世纪初,糖还属于奢侈类性质的食品,当时每人每天的消费量还不到1羹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食糖的消费量有了2800%的增长,这不能不说是现代饮食中的最大变化之一。

  对糖的了解你有多少?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实,食糖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调味品,炒菜、熬粥、制作点心和小吃,样样都要用到它。黑熊为了饱尝蜜糖,不惜被蜜蜂蛰得遍体鳞伤;而苍蝇只要在1000毫升水中有0.2克食糖,就可以感到甜味。人们常用“甜蜜蜜”、“比蜜还甜”来形容美好的情感和幸福的生活,由此可见甜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几乎每一个人都喜欢吃糖,喜欢甜味。我们不仅从一出生就会对甜的东西感兴趣,甚至在胎儿阶段吸食的羊胎素也是甜的,另外母乳也是甜的。

  人们经常食用的是白糖、红糖和冰糖,从化学的角度来看,红糖、白糖、冰糖都是蔗糖,只不过纯度不同而已:红糖最粗,白糖纯些,冰糖最纯。制糖的过程也不复杂:主要是把甘蔗或甜菜榨出汁,滤去杂质;再往滤液中加石灰水,经过滤除去沉淀;然后将滤液通入二氧化碳,使石灰水沉淀成碳酸钙,再重复过滤,就得到蔗糖水;把蔗糖水放在真空器里减压蒸发、浓缩、冷却,就有红棕色略带黏性的结晶析出,这就是红糖。

  而白糖是由红糖经洗涤、离心、分蜜、脱色等几道工序制成的。

  白糖比红糖纯得多,但仍含有一些水分,再把白糖加热至适当温度除去水分,就得到无色透明的块状大晶体——冰糖。

  嗜糖=吸毒=吸烟?

  从水果到饮料,从牛奶到甜点,现代人的饮食中越来越离不开糖,这是否是一个值得忧虑的现象?英国健康专家弗里西蒂?劳伦斯对此表示,高糖饮食其实就像吸烟一样十分有害,多吃糖与吸尼古丁一样危险。

  医学实验证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含有大量白糖的甜食对大脑的作用和毒品有异曲同工之效。它会使你上瘾,期使你舒服,长期使你屈服。

  如果让动物习惯性地摄入甜食,就会刺激它们大脑中类阿片类物质的产生,这种物质会刺激神经末梢,让人感到兴奋,功用几乎相当于吗啡。大脑感觉到这种兴奋,就会对它产生渴望。一旦停止甜食供应,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失去平衡,它们就会感到痛苦、烦躁不安。这种现象与毒品上瘾的反应非常类似。

  不仅如此,科学家通过大脑扫描发现,嗜糖的人看见冰淇淋时大脑反应出的快感和吸毒者看见大麻时一模一样。

长期高糖饮食有损寿命(2)

  危险的伙伴——食糖

  世界卫生组织一份有关人类死因的调查分析显示,长期高糖饮食者的平均寿命比正常饮食者短约10~20年。

  研究人员指出,长期高糖饮食,会使人体酸碱失衡。糖是含钙的酸性食品,摄入过量必然和人体的钙发生冲突,使人体内出现中性或弱酸性环境,人体免疫力也随之下降,各种致癌因子便会乘虚而入,期摄入高糖食物易致肿瘤。平时好吃高糖类食物的人,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减退,患癌症的机会比普通人高4~5倍。

  糖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糖摄入过多,而运动量不相应增加,糖就会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堆积,导致肥胖,还可导致血脂过高、动脉血管硬化和肥胖症。

  吃糖过多,尤其是进食粗纤维类糖还会刺激肠黏膜,加重肝脏负担,引起腹胀、腹泻,进而阻碍各种营养素的吸收与利用,导致营养缺乏。

  常吃糖容易引起龋齿。糖为口腔内的细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这些细菌和残糖一起能使牙齿、牙缝及口腔里的酸性增加,由于牙齿经常受酸性侵蚀就容易引起龋齿或口腔溃疡。

  大量的糖在体内进行代谢,需要消耗大量维生素B1,从而导致丙酮酸、乳酸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如果这些代谢产物在脑组织内过多蓄积,就会使儿童情绪不稳定、爱激动哭闹。还有研究表明,少年儿童自幼嗜糖,极易罹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饮食中摄入的糖分过高可导致近视。日益精制的高碳低脂饮食,使摄入的糖分越来越多,而营养素越来越少,尤其是维生素A、硒元素和必需脂肪酸DHA。结果,眼睛“糖化有余,营养不足”。

  高糖饮食和乳腺癌

  据一项研究表明,控制糖类摄入的节食者,在减轻体重的同时,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也降低。

  在对1866名墨西哥妇女的研究中,碳水化合物占摄入总能量的57%或以上的患乳腺癌的风险比饮食较平衡的高出2.2倍。

  据研究,女性的乳房是一个能大量吸收胰岛素的器官,而早期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正需要大量的胰岛素。若长期大量摄入高糖食物,能使血内胰岛素含量经常处于高水平状态,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繁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孕妇偏爱高糖食品,胎儿容易畸形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孕妇经常吃高糖食物,产下畸形儿的机会比一般孕妇高出1倍。

  柏克莱大学的研究员分析,近1000名孕妇的血糖情况后发现,孕妇进食较多糖分或经过提炼的碳水化合物食品,出现畸胎的机会较正常人高,其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脊髓问题。如果孕妇本身太胖,胎儿脊髓发育不良的几率要高3倍。研究报告指出,高血糖会增加胰岛素分泌,可能刺激胎儿生长异常,而孕妇摄取过高糖分,则可能导致胎儿罹患糖尿病。

长期高糖饮食有损寿命(3)

  大量医学研究还表明,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力,使孕妇机体的抗病力降低,易受病菌、病毒感染,不利优生。

皮肤健康——吃出你的美丽(1)

  皮肤,如果没有它,哪里还会有我们?它不仅将我们所有的器官都包裹起来,而且可以保护我们免受感染、辐射和脱水的伤害,帮助我们维持体温,而且赋予我们美丽的外表。

  您是否注意到:住在沿海的人,皮肤往往呈一种酱黑色;生活较宽裕的人,肤色比较白皙。过去大多数人认为是晒太阳程度的不同形成这种肤色的差异。是的,这确实是一个原因,但不是全部,还有一种影响因素,那就是食物的组成不一样。

  皮肤问题不仅仅关系美丽

  你的皮肤是你的身体是否健康的晴雨表。它的状态往往受到体内健康状况的极大影响。如在频繁参加几次晚会后,我们都会因身体感到疲倦而脸上看上去有点暗淡无光。体内发生的所有情况,都会在皮肤上面有所显现,比如在剧烈的运动之后以及感觉热和流汗的时候你就会脸红,或者我们对吃的某些食物有过敏反应的时候就会产生皮疹。因此,要让你的身体系统好好地运行,对皮肤问题的处理也显得很重要。

  许多皮肤问题,都可以追溯到消化道的失衡,不仅营养素的摄入不足会影响到你的皮肤健康,消化和吸收功能低下也一样会有影响。

  皮肤的敌人是谁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皮肤滋润、细腻、柔嫩,富有弹性。然而有些人的皮肤却不尽如人意,显得粗糙,缺乏光泽。分析其原因,一方面与遗传因素和疾病的影响有关,另一方面与后天的营养和保养有关。

  不同的外界因素以及我们身体内部的作用都会带来衰老的迹象。其罪魁祸首就是氧化剂导致的氧化损伤。氧化剂来自污染、香烟、油炸和烧烤食品、被氧化了的食用油、日光,甚至包括我们人体自身的消耗氧气制造能量的过程。

  氧化剂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伤害是毁灭性的,它们会损害脂肪、蛋白质、连接组织和核酸。身体中尤其容易受到影响的部位是细胞膜和细胞内的DHA。很显然,这会严重地影响皮肤的状态。

  皮肤喜欢的食物

  食物和皮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哪些食物是皮肤最喜欢的呢?皮肤科专家们为此做出如下总结:

  ⑴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化学实验证明,黑色素形成的一系列反应多为氧化反应,但当加入维生素C时,则可阻断黑色素的形成。

  酸枣、鲜枣、番茄、刺梨、柑橘、新鲜绿叶蔬菜等都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⑵含维生素A的食物

  维生素A可使目光明亮,皮肤滋润细腻。主要食物来源:动物肝脏(狗肝不可多食),全脂奶及其制品,绿色和黄色蔬菜,红心甘薯、胡萝卜、青椒、南瓜等。

皮肤健康——吃出你的美丽(2)

  ⑶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维生素E在人体内是一种抗氧化剂,特别是脂肪的抗氧化剂,能抑制不饱和脂肪酸及其他一些不稳定化合物的过氧化。而人体内的脂褐素是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物。维生素E则具有抑制脂褐素过氧化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抵制了脂褐素在皮肤上的沉积,使皮肤保持白皙。同时维生素E还具有抗衰老作用。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卷心菜、菜花、芝麻油、芝麻、葵花子、菜子油、葵花子油等。

  ⑷含铁质的食物

  皮肤光泽红润,需要供给充足的血液。铁是构成血液中血红素的主要成分之一,故应多食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海带、紫菜等。

  ⑸水——大自然的润肤霜

  水是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设想一下,一个充满了水的球,它摸起来就会感觉紧致而结实。如果放出一些水来,球就会萎缩,甚至会出现皱纹,我们的皮肤也是一样的。

  护肤健美显然离不开水。虽然至今尚有争论,多数人还是认为多饮水好。多喝水可使皮肤滋润、水灵,体态丰满,缺水会使皮肤显得干枯、多皱纹、无光泽。

食糖并非健康之敌(1)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就离不开糖,但是糖可导致肥胖、糖尿病、多动症、心脑血管等疾病,很多人认为糖是这些疾病的罪魁祸首,并且夸张地称之为“白色毒药”,一时间令许多人“望糖却步”。老实说,糖并不是一个坏家伙,它可是我们人体内的重要能源。我们日常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糖类。

  糖的存在对于我们始终是一种诱惑

  食糖对人体的营养价值主要表现在食用后能供给人体较高的热量。1000克食糖能产生4000千卡的热量。放出的热量越多,食糖的营养价值越高。人食用糖以后,糖分很快被吸收,仅3~5分钟后,血糖量就会增加,身上就会感到温暖,有利于强筋活血,促进血液循环。

  除了为人体提供热能外,糖还要参与细胞的多种代谢活动,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等。

  糖几乎是大脑唯一的燃料,它为大脑持续、稳定地提供能源。吃糖能刺激脑的活动,有利于提高功能,这已经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所证实。在情绪激动时适当吃点糖可以起到改善情绪的作用。

  红糖含有丰富的铁和钙,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多种维生素及锰、锌、铬等微量元素,具有补血、破淤、舒肝、驱寒等功效,尤适于产妇、儿童及贫血患者食用。

  可以说,糖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没有了糖和氧气以供我们进食和呼吸,我们将不久于人世。食糖让许多味道平平的食物变得好吃起来,它是人们难以抵挡的诱惑。

  谈糖色变,你太过虑了

  许多人认为,糖吃多了会肥胖,而且会得糖尿病。一些医生也建议人们吃低糖食品。我们经常听见这样的论调:“无糖”的才是“健康”的。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如果将人体比作机器,那么维持其运转的“燃料”70%来自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并不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血液中必须有充足的糖,才能充分供应细胞所需的能量。研究表明,当食物中的糖消耗殆尽时,人容易产生倦怠感。如果血糖持续下降,疲乏将变成衰竭,出现头晕目眩、虚弱以及站立不稳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心律不正常、两脚发软或者发生呕吐。

  澳大利亚营养专家雷特?瑞芙在一次研讨会上,专门谈到了学术界对食糖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成果。她认为,没有事实可以证明摄取食糖会破坏人体均衡摄入其他营养素,过去认为食糖不易保持体型是一种误解。吃糖可以抑制食欲,自然会减少对高脂肪食物的摄取。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糖的摄入量与肥胖的发生率没有直接关系,脂肪的摄入才与肥胖有密切关系。

食糖并非健康之敌(2)

  另外,吃糖并非糖尿病的诱因,因为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的功能受损才引起的。

  吃糖也不是引起龋齿的唯一原因。众所周知,英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食糖人均消费量,但龋齿发生率却较低。相比之下,在人均食糖消费量低的我国,龋齿发病率却很高。防止龋齿的关键是保持口腔卫生,吃完糖后及时刷牙。

  食糖是最好的天然甜味剂

  近年来,各种化学合成甜味剂展开了强大的市场攻势,有的产品甚至直接冠以“健康糖”的名称,各种无糖食品也应运而生。其实一些无糖食品并非真的无糖,因为食品中少不了米、面等淀粉类物质,而淀粉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要转化为葡萄糖。

  按国际惯例,无糖食品是指不含食糖即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和淀粉糖(葡萄糖、麦芽糖、果葡糖)的甜食品,但必须是含有食糖属性的食糖替代品,如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而一些所谓的“无糖食品”,虽然未使用蔗糖作为甜味剂,但却“偷梁换柱”,把蔗糖的替代品糖精充作甜味剂。这类甜味剂所产生的热量较低或基本不产生热量,但并不等于不含糖。

  对健康人来说,吃糖只要适量,对健康是无害的。因而健康人没必要专门去吃添加化学合成甜味剂的无糖食品。

  在饮食中完全拒绝糖并不现实

  完全拒绝吃糖是一件困难的事。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底该吃多少糖?吃什么样的糖才能更健康呢?

  每天最好不要超过40克糖。30~40克是什么概念呢?在人们常吃的甜食中,几块饼干约含糖10克,一大勺果酱约含糖15克,1罐可乐约含糖37克……只要稍稍不注意,30~40克糖的数量限制就会被突破。

  大量吃甜食虽然有害,但如果是少量并在合适的时候食用,对健康也具有一定的好处。比如低血糖患者饥饿时会感到眼前发黑、四肢发软,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上喝一杯糖水。当你工作或学习一段时间,感到大脑工作效率变低时,不妨饮一杯糖水,可以迅速补充糖分,提升血糖,进而提高大脑的功能状态。

  此外,运动医学研究证实,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前如果补充少量含糖饮料,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运动成绩;运动之后及时补糖,可以消除疲劳。普通人如果在洗澡前、饥饿时、需要提高注意力时少量吃糖,也有好处。

  食糖的健康吃法是与食物一起少量食用,以便减慢食糖的消化速度,防止血糖的迅速上升而引起精力和情绪的巨大波动。吃糖的时候,最好和高纤维素食物比如说全麦面包、蔬菜及天然谷物一起食用。

代糖阿斯巴甜:关于致癌的疑惑

  喜欢甜食吗?很多人的回答恐怕都是喜欢!可是我们也知道多吃甜食不好,会胖,会龋齿,会……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甜食更被严格控制。

  但是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只让你吃甜,不让你吃糖”的人工甘味剂(代糖),这好像是爱吃甜食的人的福音。目前被使用得最广、知名度最高的代糖是阿斯巴甜,但是它的安全性也一如糖精等人工甘味剂一样被人质疑,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阿斯巴甜是什么?

  阿斯巴甜并不是刻意研发的产品,和盘尼西林一样,它也是偶然之间被发现的。它由L-苯丙氨酸及天门冬氨酸所构成,由于甜味接近蔗糖,经溶解稀释后与蔗糖风味十分接近,有凉爽感,甜味纯净,没有苦涩余味、甘草味、化学味及金属味。其配制的饮料还可增加水果风味,降低咖啡的苦味,甜度又是蔗糖的150~200倍。因其用量少,热量低,被广泛地运用于食品加工。标榜低热量的可乐及防止龋齿的口香糖,都是利用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它已成为糖尿病患者与体重控制者的福音。

  阿斯巴甜的食用标准

  美国FDA(食品药物管理局)对阿斯巴甜的每天允许摄取量为每公斤体重50毫克,欧洲则为每公斤体重20毫克,国内则尚未制定相关标准。一罐易拉罐(355毫升)的低热量饮料约含180毫克阿斯巴甜。目前世界上有90多个国家准许将阿斯巴甜作为食品添加物。

  阿斯巴甜真的安全吗?

  阿斯巴甜包含三大组成部分:甲醇、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由于食物中阿斯巴甜的用量是毫克级,代谢所产苯丙氨酸的量也较低,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重大影响。研究指出,由于阿斯巴甜的用量极低,极微量的甲醇摄取不至于危害人体。

  另外,有人怀疑阿斯巴甜中的天门冬氨酸是否会造成脑部伤害、内分泌失调或肿瘤。事实上从一般饮食中会摄取到更多的天门冬氨酸。所以虽有质疑,但也因为阿斯巴甜的摄取量低,一般还是认为不会造成大害。

  苯酮尿症患者对于苯丙氨酸的代谢能力较差,阿斯巴甜就不适用。国内的法规也规定,含阿斯巴甜的产品也应加注警示语。也有报告指出有少数人对阿斯巴甜不耐,有头痛、抽搐、恶心、过敏反应的症状,但案例不多。

不起眼的盐窥探你的健康

  盐虽看似不起眼,却可让我们的食物变换无穷风味。在古代,盐是极为珍贵的东西,是财富的象征。盐历来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但是,你知道吗,盐并不是多多益善!

  盐带给我们的健康隐患

  通常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含盐的浓度为0.9%,即100毫升水中含0.9克盐,它是我们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盐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几乎参与人体的所有活动,具有调节人体内水分的均衡和分布、维持体液平衡的作用,适量摄取食盐有益于健康。

  医学专家证实,食盐过多,对人体是有害的,它会引起高血压,并对心、脑、肾等主要生命器官造成损害。

  饮食中钠盐过多,在肾小管重吸收方面,过多的钠离子与钙离子相竞争,使钙的排泄增加。同时,钠盐还刺激人的甲状旁腺,使之分泌出较多的甲状旁腺素,促使骨盐溶解,尿中钙的排出量大,极易发生骨质疏松甚至骨折。

  很多人都知道吃得太咸是患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您可能不知道,胃病与吃得咸也有关系。食入过量的高盐食物后,因食盐的渗透压高,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损害。高盐食物还能使胃酸减少,这样就使胃粘膜易受损而产生胃炎或胃溃疡。高盐及盐渍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它在胃内被细菌转变为亚硝酸盐,然后与食物中的胺结合成亚硝胺,具有极强的致癌性。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摄入钠盐量增加后,对组织胺的反应性增加,易于发病或使病情加重。而限制钠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和使病情加重。

  另外,饮食中的盐过多还加重心脏负担。吃得咸的人血液总量会增加10%~20%,对心脏将产生很大的压力,容易促发心力衰竭,出现全身浮肿及腹胀。患有肾炎、肝硬化的人,也会因食盐过度而加重病情。

  从“盐”要求,健康一生

  “少吃盐,血压低,活得健康长寿”的说法已众所周知。世界不少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也都发布了关于饮食中合理盐量的建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日摄入的盐不应超过6克。那么如何计算用盐量呢?记录一袋食盐(500克)从开始使用到吃完的天数,用500克除以天数,再除以家中就餐的人数,便可大致估算出每人每天食用的盐。

  在饮食上还要注意少喝汤、少吃泡面、少吃快餐食品。汤料平均含有60%的盐,喝愈多汤就是吃进愈多盐。一个99克的方便面含7.8克盐,一天的盐量就超过了,因此强烈建议少放或不放调味包。快餐食品如每块比萨饼中含盐高达2~3.8克。做菜时少放盐,多用葱、姜、蒜、辣椒、香菜来调味。多利用蔬菜本身的强烈风味,例如青椒、西红柿、洋葱、香菇、香菜,和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煮鱼和海鲜时,可以挤些柠檬汁,不必用盐就可增加美味。

远离让人上瘾的刺激物(1)

  人是永远追逐快感的动物,食物的色香味总能唤起我们记忆兴奋的神经。多数人知道在临床上控制使用的麻醉药品易使人上瘾,但不一定知道有些食物也会使人上瘾。

  咖啡中潜在的危险

  长久以来,多种饮料中均含有咖啡因,它作为香料可以令味道更好。在一些软饮料中加入的少量咖啡因,是构成饮料中微妙的口感及香味的主要成分。

  咖啡因能够给人带来兴奋感。多巴胺和肾上腺素这两种神经递质让人兴奋,而一种叫做腺苷的物质总是阻碍细胞释放这两种神经递质,咖啡因恰好抑制了腺苷的活动。这样,体内多巴胺和肾上腺素含量升高,人自然感觉头脑清醒、兴奋、激动。

  咖啡因在帮助人们完成工作任务、保持清醒方面的确有作用,但是前提是人们应该选择正确的方式来消耗咖啡因。咖啡因的提神益处对于那些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都在喝咖啡的人是没有帮助的。

  此外,还有许多研究表明,咖啡因会降低人记忆单词的能力。正如一位研究人员所说,“咖啡因让这个节奏紧张、人人疲惫不堪的社会雪上加霜。”这确实是现代人生活的写照!

  美国芝加哥拉希大学医疗中心的睡眠专家让一组实验对象少量多次地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另外一组则完全不碰咖啡因。结果显示,第一组实验对象在认知能力测试上表现更佳,他们没有在傍晚出现疲劳现象。不过,仅仅是在下午或者晚上喝咖啡,并不会有助于你在睡眠时间保持清醒。

  咖啡并不是咖啡因的唯一来源。一杯浓茶中的咖啡因含量几乎与一杯普通咖啡中的含量相等。咖啡因是许多饮料如可乐、功能饮料红牛中的必要成分。巧克力和绿茶中也含有少量咖啡因。

  离令你上瘾的刺激物远点

  如果想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你必须远离这些刺激物。下面是戒掉刺激物的方法:

  ⑴戒咖啡

  对于已经染上了咖啡瘾的人,如果突然停止使用咖啡因,则可能会产生所谓的“咖啡因戒断症候群”。聪明的做法是先减少咖啡摄入量。原来每天喝两杯,变为每天喝一杯,最后一个月是隔一天喝一杯,有时候连续两三天不喝,也没觉得什么。也许前三天,你会感到疲倦、无力,十分渴望喝杯咖啡,那说明你已经对咖啡上瘾了。

  挺过这几天后,如果感觉很好,健康也得到恢复,则说明你没有咖啡也可以过得很好。当然,如果能用大麦茶、花草茶或草药茶代替,那就更好了。

  ⑵戒浓茶

  浓茶能通过神经反射以及直接的影响使胃黏膜出血,分泌功能失调,黏膜屏障破坏,促成溃疡发生。

远离让人上瘾的刺激物(2)

  如果你对茶上了瘾,每天都必须要喝几杯,那么你应该强迫自己少喝茶了。你可以试验性地戒两个星期左右,看看没有茶是否也能感觉不错。

  茶的最佳替代品是花草茶或果茶。当然,偶尔饮用淡茶也有利于身体健康。

  ⑶戒巧克力

  一项关于巧克力上瘾的研究发现,当所谓的上瘾者处于抑郁的情绪状态时,他们倾向于吃更多的巧克力,但是,消极的情绪状态往往并不因吃巧克力而得到改善,以致巧克力上瘾者常常体验到不断增加的内疚感。

  最佳的戒瘾方法就是一个月不食用巧克力和含有巧克力的食品。你可以用不含糖和巧克力的健康食品来替代。一个月后,你便会发现,你似乎已经不那么需要巧克力了。

  ⑷戒可乐

  每一罐可乐或功能饮料含有46~80毫克的咖啡因,丝毫不比咖啡低。此外,可乐含有大量的糖和色素,其刺激作用不可小视。在需要饮用饮料之前,最好查看一下它的配料表,尽量远离含咖啡因和色素的高糖饮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变长期养成的饮食习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做到的,不要给自己增加压力,最好先试验性地戒一个月左右,观察其效果和自己的感觉。

生命的脂肪,离开它人就不存在

  俗话说病从口入。由于摄入量大于消耗量,体内就会出现热量过剩、脂肪堆积等现象,进而损伤心脑血管功能,导致疾病发生。所以,很多人认为脂肪是健康的大敌,对脂肪或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敬而远之,以此来保证健康。这种做法是明智之举吗?错!

  脂肪有益于健康

  脂肪有益于健康,关键在于正确地食用脂肪。必需的脂肪可降低癌症、心脏病、过敏反应、老年痴呆症、关节炎、抑郁、疲劳等患病率,而现在的情况是,这些与脂肪缺乏相关的疾病和症状正在逐年上升。

  如果你恐惧脂肪,那你就剥夺了身体进行健康基础维护的必须营养素,增加了出现亚健康的风险。

  脂肪提供人体所需总能量的10%~40%。它分布在各内脏器官间隙中,可使其免受震动和机械损伤。脂肪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在脑细胞和神经细胞中含量最多。此外,脂肪还具有调节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关节的作用。

  科学地吃进脂肪

  首先是要控制脂肪摄入总量。成人每公斤体重需要2.5克脂肪,体重为50~60公斤的成人,每日必需食用125~150克脂肪。每餐保证吃些肉、蛋、奶等食品,基本上可满足需要。

  其次是调整膳食中脂肪酸的摄入比例,特别是保证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合理搭配。人们所需的脂肪酸有三类: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我们常用的食用油通常都含人体需要的三种脂肪酸。中国人的日常膳食中往往是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量而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足。饱和脂肪酸可以使血胆固醇升高,而不饱和脂肪酸则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补充一些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这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

  远离人造脂肪

  人造脂肪,很多人过去不注意它,现在开始小心了。我们平常所吃的食物中很多都含有人造脂肪,如植物奶油、冰淇淋、糕点,快餐店里的炸鸡和炸薯条等。人造脂肪不但增添食品外形美观,而且使烘焙后的食品如饼干、面包等口感更酥软,加上成本低廉,效果可以与天然黄油媲美,保质期也很长,因而颇受人们青睐。但是,由于其氢化加工的同时破坏了人体的必需脂肪酸的结构,因而使它失去了应有的营养价值。

  如果在配料表上注有“氢化植物油”、“植物奶油”,就说明该食品中含有人造脂肪。为了健康,这类食品还是少吃为妙。

粗粮到底好不好(1)

  我们平时习惯把大米、白面称为“细粮”,玉米面、小米、高粱米等称为“杂粮”或“粗粮”。并且,多数人认为吃细粮比吃粗粮好。其实,从营养学的观点来看,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粗粮并非鸡肋

  我们习惯将大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为粗粮,包括小米、玉米、高粱和豆类,因而很多人对其不屑一吃。其实,多吃粗粮对人体的健康大有益处。

  首先,粗粮营养丰富,可供给人体所需热量的60%~70%、蛋白质的50%~60%,还可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食物太精细,膳食纤维必然很少,往往食后不容易产生饱腹感,很容易造成过量进食而发生肥胖。这样,血管硬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就会增高。粗粮所提供的纤维素更是任何动物性食品所不能比拟的。纤维素在肠道内能吸附水分,并使之呈凝胶状,这能使人体对糖分的吸收缓慢而均匀,从而降低血糖,起到防治糖尿病的作用。纤维素还能阻止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并促进对胆固醇的排泄,有利于防止动脉硬化和心脏病。

  此外,膳食纤维还会与体内的重金属和食物中有害代谢物相结合排出体外,是肠胃杰出的“清道夫”。

  多吃粗粮还可强化人的咀嚼和消化功能。正如刀越磨越快的道理一样。人的咀嚼和消化功能也只有不断受到外界的刺激和磨炼,才能健康发达。吃粗粮能有效地锻炼牙周组织、面部肌肉和强化消化系统的功能,达到延缓这些器官的退化的目的,从而延缓人体衰老,增进健康长寿。

  从营养角度看,粗粮比精加工的粮食,营养保存得更多。经过精加工的粮食,将损失掉大部分维生素和无机盐,因为这些营养素大部分存在于谷皮、谷膜和谷胚中,碾磨加工越精细,谷皮、谷胚脱落越多,维生素和无机盐也就损失得越多。

  粗粮不宜吃多

  吃点粗粮的确有益于健康。不过,进食纤维素并非多多益善。若过多进食纤维素,对人体也不利。长期大量进食高纤维食物,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无机盐和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会使人体蛋白质的补充受阻,脂肪摄入量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因而影响骨骼、心脏、血液等脏器的功能损害,降低人体免疫抗病的能力。

  那么吃多少高纤维素食即粗粮才真正有利人体呢?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的纤维素摄入量以10~30克为宜,蔬菜中纤维素较多的是韭菜、芹菜、茭白、番瓜、苦瓜、空心菜等,不妨适量食用。

  粗粮并非人人皆宜

  粗粮虽好,但也并非任何人都适合,因而应该认真选择,食用有度,否则会给一些人群带来伤害。

粗粮到底好不好(2)

  胃肠功能较差的老年人(60岁以上)及消化功能不健全的儿童要少吃粗粮,并且要做到粗粮细吃。

  患有胃溃疡、肠溃疡、急性胃肠炎的病人的食物要求细软,所以要尽量避免吃粗粮。

  缺钙、铁等元素的人群应慎食粗粮。粗粮里含有植酸和食物纤维,它们结合形成沉淀,阻碍对矿物质的吸收,影响肠道内矿物质的代谢平衡。

  患有慢性胰腺炎、慢性胃肠炎的病人要少吃粗粮。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应适当吃粗粮,不可超量。如果长期每天摄入的纤维素超过50克,会使人的蛋白质补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造成骨骼、心脏、血液等脏器功能的损害,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

  粗粮最好在晚餐食用。食用粗粮最好安排在晚餐,正常人吃的频率以两天一次为宜,如果是因为“三高”病情需要的话,也可安排一天两次。

经常单独吃饭容易生病(1)

  很多人上班时家人往往还没起床,所以只好自己一个人吃早餐甚至不吃;至于午餐则在公司附近的餐厅吃饭,如果没有邀同事一起吃饭的习惯,就只有一个人匆匆地吃完饭再赶回公司,这恐怕是很多上班族的生活模式;如果回到家时已经很晚了,家人早已吃过晚餐,只好又一个人边看电视边吃饭。

  其实如果经常一个人单独吃饭,即使营养充分,也往往会觉得健康状况不甚理想。如果同时又感觉食欲不振,就该留意了,这是因为单独进食容易产生紧张并引起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我们的肠胃也是有感情的

  胃肠道也是有感情的器官,它们的蠕动尤其是各种消化腺的分泌,都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进行的。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心情好的时候,即使粗茶淡饭,也感到特别香甜;忧愁的时候,纵有山珍海味,也会味同嚼蜡。可见,胃肠的机能对情绪极为敏感。如果你性格忧郁,多愁善感,或整天伏案工作,思虑过度,更吃饭不香,尽管吃得很少,仍然感到肚腹饱胀。

  人的胃肠道拥有非常丰富的神经细胞,很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反应异常灵敏,一旦受刺激就会“闹情绪”,出现一系列的植物神经功能性紊乱如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下降和饱胀等消化不良样的症状。

  人们情绪良好的时候,神经系统处在正性的适度兴奋状态。植物性神经也是如此,肠胃也会以相同的速度快乐完整地蠕动和分泌、接纳和消化食物,从而有益于健康。

  如果人们长期在紧张、忧虑等恶劣情绪下进餐,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肠胃功能也会进入紊乱状态,可能会恶心、呕吐、打嗝、食之无味、腹胀、腹痛或者情绪性腹泻。若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则可能变成器官性疾病。

  现代医学家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测试,发现情绪对胃机能的影响十分明显。与试验者进行紧张的谈话或采用催眠暗示的方法,使受试者处于不同的情绪状态,结果发现:气愤、恐惧、激动、焦虑等情绪可使胃的分泌量增加,酸度增高;而抑郁、悲伤、失望等情绪,则使胃液分泌量减少,酸度下降,胃的运动也减慢。

  和大家一起吃饭,既分享美味又分享健康

  一群人吃饭,你一言我一句的,浪费时间,一个人吃饭效率更高。你可能会这么想,其实这是错觉。

  我们先看看一家人进餐的状况:当一家人心情舒畅地围着餐桌吃饭时,大家心情平和,每个人咀嚼着自己爱吃的美食,有说有笑,气氛融洽,既交流了感情,又享受了佳肴,十分温馨。

  当然,和家人或朋友一起进餐可不仅仅是温馨这么简单。在这种充满亲情的环境下进餐时,心情轻松愉快。人们精神愉悦时,其胃液的分泌也相对地旺盛,可促使肠胃加快蠕动,使食物尽快消化和吸收,消化系统自然畅通无阻。

经常单独吃饭容易生病(2)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据英国一调查机构的调查显示,20年前,英国人每餐吃饭时间平均为33分钟,那时的人有充分的时间与家人一起享受美食和轻松的气氛。但现代人每次吃饭匆匆忙忙,就像打仗,很多时候都是独自进食。数据显示,现代人平均吃一顿饭时间仅是14分钟27秒,只有20年前的一半多。

  和家人或者朋友一起进食,有助于培养细嚼慢咽的习惯,有利于促进唾液的分泌。唾液中含有多种物质,既可以促进机体对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又可以改变食物中的有毒物质的化学结构,杀菌、解毒。经常多次地咀嚼还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因为咀嚼是接受大脑的指挥,同时又不断地给大脑以刺激。

  身体也会说话:当心肠胃闹情绪

  一个人吃饭,有的一边看书报一边吃饭,有的一边看电视一边咀嚼,有的则一边想着不愉快的事情或没完成的工作一边进餐。单独进餐的人往往心情不开朗,容易产生紧张、烦恼、气愤等不良情绪。负面情绪对消化器官所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它能使胃肠的血管收缩,阻碍其活动,并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对胃而言,这是相当危险的事。

  我们知道,从胃壁分泌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胃液素。胃液可以使食物消化、溶解。从实验中显示,如果把导管伸入胃中取出胃液,并倒在盘中的牛排上,过不了几分钟,牛肉就会被消化溶解掉。那么,我们的胃为什么没有被溶解掉呢?这是因为,胃壁在分泌胃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分泌黏液,以保护胃壁免于遭受胃液的侵蚀。

  但是,当一个人情绪不稳定甚至感到孤独、苦闷、紧张、烦恼或气愤时,胃壁的血管便会自动收缩,血液循环变慢,保护胃壁的黏液分泌也大为减少,但是胃液的分泌可没有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胃液极容易导致胃壁穿孔,造成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有的是长年累月单独进餐形成的,也有的人是在受到了沉重打击的时候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胃穿孔的,医学上称之为“突发性胃溃疡”,它往往在不到10秒的时间内发生。

  当然,如果一个人单独吃饭一次,胃就穿孔一次,那也太夸张了。但如果你长期养成了独自进餐的习惯,你得胃溃疡的几率就比别人高,所以吃饭时最好和家人、朋友或同事等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如果实在没有办法,你只能独自进餐,则可一边进食、一边观赏轻松的电视节目,总之,尽量使自己在轻松的心情下进食。

斋戒:让消化系统休息一下(1)

  想像一下,如果我们必须连续工作几十年,没有休息时间,甚至连周末也被剥夺,那该多么恐怖。经过一天的辛苦工作,我们需要在睡眠中得到放松和休息,以恢复精力迎接第二天的工作。但是你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们的消化系统是24小时不停地工作的,它们是没有休息和恢复的机会的。对于一些经常应酬或者饱食终日的人来说,更是这样,他们的消化系统从出生起。一直到死亡,就一直没有休息过,因为里面始终有需要消化的食物,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胃需要一刻不停地工作。

  欧洲流行的“斋戒生活法”

  斋戒作为一种自然疗法早就有了,而在宗教中,它的历史更为久远,它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益处具有辉煌的历史。

  欧洲现在流行一种“斋戒生活法”,有很多非宗教人士在尝试练习“斋戒”疗法。据报道,现在德国,至少就有几百万人,在一年中的某一段时间里尝试斋戒。这种斋戒生活法的要求相当极端,在斋戒期间,几乎不能吃任何固体食物,只能大量喝水、果汁、蔬菜汁、茶或汤。有些人希望用这种方式挑战自己身体的极限,有些人希望能治疗某些疾病,更有人是希望减肥,各种需求不一而足。

  一些人错误地认为,斋戒要忍饥挨饿,肯定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和发育。殊不知,斋戒不仅在精神和道德方面有许多教育意义,而且它对人的身体健康还有许多裨益。

  斋戒时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斋戒食素,信佛敬神,自然是人们的一种信仰。去除其迷信的成分,认真加以分析,斋戒还是可以提倡的。尤其是在物质生活十分富裕的今日,美酒迭进,珍肴频频,适当斋戒,可清理胃肠,降低胆固醇吸收,软化血管,防止肥胖病、心脑血管病等。

  斋戒,在饮食上就是吃素,禁荤腥。纤维素被营养学家称之为第七营养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能增强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促进胃肠蠕动。食物中的粗纤维能降低肠道中胆固醇的摄取,并且促进胆固醇在肝脏的分解,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

  我们肠道中寄存的细菌,会产生大量毒素,如吲哚、吲哚乙酸等。这些毒素被人体吸收后,会导致机体慢性中毒,从而促进衰老。斋戒膳食中的粗纤维食物可刺激肠管蠕动而促进排便,防止便秘,预防痔疮、大肠或结肠癌的发生。

  美国科学家宣称,动物实验表明,定期采取“斋戒”来控制饮食有益于健康。科学家将老鼠分成三组,其中一组每隔一天才喂食一次,另外两组分别保持正常三餐和将摄食量减少40%。实验表明,“隔天斋戒”的老鼠在对付糖尿病和其他一些脑部神经系统病症时表现出色。

斋戒:让消化系统休息一下(2)

  科学家猜测,当动物处于“轻度饥饿”状态时,将会对体内细胞产生某种柔和的压力,结果反而加强其抵抗外界压力和疾病的能力。人类和老鼠“共享99%的基因”,所以,这个实验不仅仅对老鼠有意义,对人类健康也是同样道理。

  斋戒能让人感到愉悦

  当一个人虔诚祈祷时,如同练气功的入静,的确能平和心气,让身体得到休息放松,进而也可以治疗一些因情绪或心理上的郁结导致的慢性病。在斋戒的日子里,我们在适度忍受饥饿的同时,会感受头脑的清醒,摈弃平时的杂念,可以安心思考。

  “斋戒能让人感觉到一种愉悦感,”德国神经学家格哈德这样解释“斋戒愉悦”的现象,“当我们的身体得不到食物,我们的大脑便会释放一种快乐激素‘血清素’。”“当一个人开始斋戒24小时以后,血液中的糖分消耗完了,压力激素充满人的整个身体。3天以后,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调整到紧急状况。到了第3天,他面临一场饥饿危机,不过12到24小时以后就会消失。”

  斋戒让你的肠胃得到休息

  人的肠胃终年累月处于高效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不利于肠胃调整休息和人体的新陈代谢,容易增加脂肪和肠道残留物,形成肥胖等慢性病。再加上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污染,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五谷、蔬菜等食源过多地受到残留农药和化学药剂的侵害,越来越多的“毒”被我们吃进了肚子,“病从口入”已不是危言耸听。人体内有害细菌和毒素的堆积时刻危及人体健康。

  而斋戒能使肠胃做一次彻底清理,消除瘀积或潜藏于肠胃内的病菌与毒素,增加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能力。毒素排出,肠道清洁,身体也就健康了。

  斋戒有利于人体消化系统的新陈代谢,给肠胃减压,使它们得到合理的休息,不会因过分疲劳而导致衰老或疾病。

  别拿贸然斋戒挑战你的健康

  很多人希望利用斋戒来减肥,但贸然这么做是危险的。

  人体每天摄入足够的营养素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常年进行斋戒的宗教人士,可以说身体已经习惯了斋戒期间的新陈代谢规律,而普通人却难以适应。在“斋戒”期间,我们的身体还是需要进行正常的代谢,如果没有足够的营养来补充,新陈代谢就会受到影响。没有摄入足够的营养,就会导致营养缺乏。

  对于普通人来说,最普遍的营养规律就是营养均衡,膳食合理,就是要求每天食入足够的三大营养素。而斋戒减肥期间,只吃蔬菜汁等,只能补充一些维生素和糖分,这不利于肌体的正常运行。

  当你进行了短时间的斋戒之后,就会知道是否可以继续斋戒。进行斋戒也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进行长时间的斋戒,最好从短时期的斋戒开始。完全不吃不喝对身体是不利的,最好从半斋戒开始,每天喝几次蔬菜汁、水果汁是必要的。

能让你舒服的食物才吃(1)

  你每天挑选食物时是根据食物的营养价值还是仅仅凭自己的口味,实际上一份健康的饮食是这两者综合的结果。虽然一般营养学杂志很少写,且营养学会议很少讨论,但你的本能往往会替你找到最有益于健康的食物。

  让身体的本能来帮你挑选食物

  味觉在本质上是一种“化学感觉”。这就是说,食物中的化学物质跟味蕾发生反应并产生一个信号,信号在传入大脑后立即被精确地予以分析,由此甜、酸、苦、辣一一体味出来。

  有些人的味觉特别灵敏。加拿大有位厨师能用舌头辨别出一吨清水中仅仅一滴醋的存在。俄罗斯有个双目失明的姑娘,灵敏的舌头轻轻一舔便能准确地分辨出数百种蘑菇是否有毒。有的人爱吃甜食,而有的人嗜好辣味,每个人的口味都不同。

  如果你细心观察自己的身体,会发现即使你仅是想想而已,有些食物已让你感觉到美味和舒服,另有些食物则让你反胃。我们吃东西时,味觉和愉悦很重要,而且很多有益于健康的食物是可以让我们心情舒畅地进食的。

  在你生病的时候,或许有这样的发现,有些平时难吃的食物,突然变得美味了。例如,当你感冒或咳嗽时,柠檬或许不那么酸了,甚至甜甜的。这又是另一个大自然暗示我们,如何在患病时疗愈自己,以及在重病时,依照饮食的本能而行会较有益处的原因。

  饮食嗜好也是身体警讯

  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和接受,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对味的选择。一般的味觉是指辨别食物味道的感觉,是由溶解于水或唾液中的化学物质刺激舌面的味蕾细胞,反映至大脑皮层而引起兴奋的结果。这叫化学味,包括咸、甜、酸、辣、苦、鲜、香和千变万化的复合味。你突然爱吃某些食物时,这可能是身体本能需求的自然反应,或是体内缺乏某种营养素,这是身体给你发出的警讯:

  ⑴爱吃甜味

  甜与脾脏关系密切。爱吃甜食是脾脏的需要,当你脾虚的情况改善了,你就不会那么爱吃甜食了。突然爱上甜食,可能是脾脏机能退化的征兆。

  ⑵爱吃酸味

  首先联想到的就是怀孕,这是由于体内荷尔蒙变化而改变口味。胆道功能和肝功能不佳,也会偏爱酸味。

  ⑶爱吃苦味

  苦味入心脏,当心脏机能衰退的时候,会突然变得“能吃苦”或“爱吃苦”。

  ⑷爱吃咸味

  口味重,爱吃咸味的人,可能是体内缺碘。口味过咸会有损肾脏,造成高血压。

  ⑸爱吃辣味

  阴阳五行说中有辣入肺的说法,即如果想吃辣的食物,则表示肺脏的气过虚。已有科学资料显示,口腔癌癌前病变的前兆——口腔白斑,正是因为人群喜吃烫、辣食物而致。

能让你舒服的食物才吃(2)

  ⑹爱吃香蕉

  香蕉中钾质含量丰富。当你特别想吃香蕉时,说明你的身体缺钾。当感到压力紧张时,我们的新陈代谢就会加快,因而使钾的水平下降。钾含量高的香蕉,正好作补充。

  ⑺爱吃冰淇淋

  冰淇淋是乳制品,含有钙质,砂糖含量很高,低血糖患者和嗜吃甜食的人,很难抵挡它的诱惑。

  ⑻爱吃咸鱼

  因咸鱼中含有高盐分,人体肾脏在排除这些过高的盐分的时候,负担非常重。爱吃咸鱼的人应注意肾脏病、高血压。肾脏不好的人最忌讳吃得太咸,对咸鱼,能不碰就不碰。

  ⑼爱吃泡菜

  泡菜又酸又咸,胆、肝和肾脏功能不佳的人,可能对泡菜特别喜欢。

吃的食物越健康,对我们的身体越有利(1)

  食物能给你带来什么?难道食物仅仅是为了给你提供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吗?错!食物带给我们的可能是健康,也可能是疾病。我们吃的食物越健康,对我们的身体就越有利。

  通过食物选择健康和活力

  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从出生到死自己无法选择。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快乐,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充满健康活力。

  说到健康,它最好的朋友就是饮食,然而它最大的敌人同样也是饮食。现代人对于饮食的追求,远远超越了填饱肚子的本能。西方有句谚语“吃得怎样,你就怎样”,意思是说:吃得健康,你就健康;吃得不健康,你就不健康。假如,我们有两只鸡可以选择,一只是羽毛脱落的瘸腿鸡,另一只则羽翼丰满、非常富有生命力,我们就一定会选择那只充满旺盛生命力的鸡。

  人类从婴儿呱呱落地直到生命的终结,体内不断进行新陈代谢,通过呼吸及饮食物,吸取营养素,排出废物,以维持生命和健康。可见食物能影响我们的一生。

  吃这些对我们身体有利的食物

  健康就像一座天平,天平的一端是你的饮食习惯,天平的另一端就是你的健康。也就是说,你的饮食习惯决定了你的健康水平。在这当中,食物的种类更是充当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一些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食物能让你的养生和健康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⑴最佳蔬菜

  红薯为所有蔬菜之首,其次是芦笋、卷心菜、花椰菜、芹菜、茄子、甜菜、胡萝卜、荠菜、金针菇、雪里蕻、大白菜。

  红薯中富含纤维、钾、铁、维生素B6,能防止衰老,而且还能有效预防动脉硬化、肿瘤和癌症等。

  芦笋,可改善机体代谢,消除疲劳,所含的微量元素如硒、钼、锰、铬等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治疗癌症上可起到重要作用。芦笋还能清除人体内代谢过程产生的有毒物,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卷心菜营养相当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及各种矿物质。除此以外,卷心菜内还含有维生素U,维生素U是抗溃疡因子,并具有分解亚硝酸胺的作用。

  芹菜、茄子、甜菜、金针菇、大白菜等含丰富的维生素C,含有抗氧化物质,可阻止致癌物质的活性,增加解毒化合物的数量,抑制亚硝胺、多环碳氢化合物等致癌物质。

  ⑵最佳水果

  最佳水果是以水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以及热量进行综合评估的。最佳水果依次为木瓜、草莓、橘子、柑子、猕猴桃、芒果、杏、柿子和西瓜。

吃的食物越健康,对我们的身体越有利(2)

  木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其所含的木瓜碱具有抗癌作用。木瓜有助于青少年荷尔蒙的生理代谢平衡,可减少青春痘、色斑的产生。

  草莓营养丰富,含有果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水杨酸、氨基酸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此外,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非常丰富。草莓的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多吃也不会受凉或上火。草莓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柑子、橘子、猕猴桃(奇异果)、杏、柿子、西红柿也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预防癌症发生的作用。

  ⑶最佳肉类

  鸡肉、鸭肉、鹅肉是最佳肉类。

  鹅肉、鸭肉,脂肪虽不少于畜肉类,但其化学结构近似于橄榄油,有益于心脏病人,也是动物蛋白良好的来源。鸡肉则被称为“蛋白质的最佳来源”。

  ⑷最佳汤食

  鸡汤是最佳汤食。

  鸡汤特别是老母鸡汤向来以美味著称,“补虚”的功效也为人所知晓。鸡汤还可以起到缓解感冒症状,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的作用。所以,在战胜感冒和流感过程中,鸡汤是一种积极的“非正规军”。

  美国精神科医生发现,精神抑郁时,饮用鸡汤可以促进人体肾上腺素的分泌,使人精神振奋。

  ⑸最佳健脑食品

  菠菜、韭菜、葱、椰菜、菜椒、豌豆、西红柿、胡萝卜、小青菜、蒜苗、芹菜等蔬菜,核桃、花生、开心果、腰果、松子、杏仁、大豆、坚果等壳类食物以及糙米饭、猪肝等是最佳健脑食品。

  为了保护大脑,需吃一些能阻止脑血管病变的“还原物”。如下食品含有维生素E,具有还原物的作用,能保持血管壁的弹性:核桃、花生、开心果、松子、杏仁、大豆以及糙米等。营养保健专家研究发现,这些食物有助于发展人的智力,使人的思维更加敏捷,精力更为集中,甚至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菠菜虽廉价而不起眼,但它属健脑蔬菜。由于菠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是脑细胞代谢的最佳供给者之一。此外,它还含有大量的叶绿素,也具有健脑益智作用。

  坚果素有“强脑之果”的美称,含优质蛋白质、十几种重要的氨基酸以及对大脑神经细胞有益的多种维生素、钙、磷、铁、锌等。无论是对准妈妈还是对胎儿,坚果是补脑、益智的佳品。

食物能令心情更愉快:不同心情的饮食处方(1)

  不说您可能不知道,人的心理和情绪状态还与食物有一定关系呢!只要注意吃得对、吃得好,远离怒、疑、懒、悲等不良情绪并非难事。

  食物影响你的心情

  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情绪变化与平时所吃的食物是密切相连的。有的食物会引起人们焦虑、愤怒、悲伤、不满、恐惧、狂躁;而有的食物则能令人愉快、恬静、安宁。他们发现,游牧民之所以骁勇好斗、粗犷、剽悍,与他们长期进食肉类、乳类等食物,并且伴以超量的饮酒不无关系。而出家人之所以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是由于他们长期食用蔬菜、水果及豆类制品等,并且极少饮酒。

  研究发现,食用碳水化合物比吃其他食品更使人精力充沛,心情舒畅,这是因为碳水化合物在消化分解时会使大脑产生大量的羟色胺,促使人心情变得舒畅、安宁,甚至可以使人减轻痛感,而狂躁和忧郁症患者的大脑内通常缺少羟色胺。

  英国医学专家研究证明,水果、蔬菜、黑面粉及糖类,对心情焦虑、压抑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如马铃薯、燕麦、黑面包、水果、蔬菜中就含有能使人心情愉悦、安宁的物质,常吃会使人心情舒畅、恬静。

  研究者还认为,英国人之所以比较安静、幽默,是因为与他们喜欢吃燕麦有很大关系。许多失眠者都有这样的体会,睡前喝一杯热牛奶或糖水,或者吃一两片面包,就可安然入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些食物可以促使人的大脑产生更多的5-羟色胺。5-羟色胺可促使人心情舒畅、安宁,甚至可以减轻人的痛感。

  “一个好心情,胜过十副良药”,而吃出一个美好的心情,则可能要远远胜过十剂良药,因为吃的本身就是为人体提供营养的最重要途径。

  能让你保持快乐的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指出,未来人类将受到三大慢性疾病的威胁,分别是癌症、心脏病和抑郁症。而有些食物却有助于保持心理平衡,吃下它们,你会变得心情开朗,因为它们所含的物质,都有抗抑郁功效。

  ⑴深水鱼

  研究显示,全世界住在海边的人都比较快乐和健康。

  哈佛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鱼油中的Omega-3脂肪酸,与常用的抗忧郁症药如碳酸锂有类似的作用,能够阻断神经传导路径,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

  ⑵香蕉

  自尊心受挫、意志消沉都与5-羟色胺水平低有关。5-羟色胺是一种来源于色胺酸的有机物。香蕉含有大量的色胺酸,所以,细嚼慢咽地吃上一根香蕉有助于改善情绪。

  ⑶葡萄柚

  葡萄柚不但有浓郁的香味,还能净化繁杂思绪,也提神醒脑,加强自信心,其所含的高量维生素C,不仅可以维持红血球的浓度,使身体有抵抗力,而且也可以抗压。

食物能令心情更愉快:不同心情的饮食处方(2)

  ⑷全麦面包

  碳水化合物可以帮助增加血清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茱蒂丝?沃特曼博士就说:有些人把面食、点心这类食物当作一种可以经常吃的抗忧郁剂。吃复合性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苏打饼干,能量释放缓慢而又均衡,可使人体血糖水平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因而不会很快感到饥饿且精神饱满。另外,全麦面包富含微量矿物质硒,能起到振奋情绪的作用。

  在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奶酪等食品之前,先吃几片全麦面包,可以保证色氨酸能进入大脑,而不至于被其他氨基酸挤掉。

  ⑸樱桃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发现,樱桃中有一种叫做花青素的物质,可以降低发炎。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们认为,吃20粒樱桃比吃阿司匹林更有效。

  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人会有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如每次能吃20粒樱桃,每天吃3次,这些症状可有所改善。

  ⑹大蒜

  德国一项针对大蒜对胆固醇的功效的研究,从病人回答的问卷中发现,他们吃了大蒜之后,感觉比较不容易疲倦、不容易发怒,而且自信心增强。研究人员之前没想到,大蒜竟然有这种额外功效。

  ⑺葵花子

  葵花子富含镁。镁有助于维持肌肉和神经的正常功能,保持心率稳定。镁还参与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想改变情绪,先改变你的食物

  ⑴烦躁的人

  措施:应多吃含钙、磷丰富的食物。

  饮食处方:要多吃含钙、磷的食物,如可多吃花生(含钙量多)、牛奶、大豆、鲜橙、牡蛎、蛋类(含磷较多)、菠菜、板栗、葡萄、土豆等,且要吃得清淡一点,不可口味太重。

  ⑵脾气暴躁的人

  措施:补钙、补维生素B。

  饮食处方:首先要减低盐分及糖分的摄取,少吃零食,多吃海产品,如贝、虾、海带、蟹;多食各种豆类(含有丰富的钙质)、桂圆、干核桃仁、蘑菇。

  ⑶抑郁伤感的人

  措施:补充色胺酸。

  饮食处方:缺乏色胺酸是诱发抑郁症的重要原因,记得多补充富含色胺酸的食物——花豆、黑大豆、南瓜子仁、鱼片等。另外,香蕉、葡萄、苹果、橙子能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感觉,让忧郁远离。

  ⑷粗心大意的人

  措施: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

  饮食处方:多吃辣椒、鱼干、笋干、油炸萝卜、牛奶、红枣、田螺、卷心菜;多食瓜果蔬菜,减少摄取肉量,少食酸性食物。

让你年轻十岁的食品(1)

  从古至今,女人最为害怕的就是衰老,当自己发现脸上第一条皱纹的时候,那种惴惴不安的感觉对每一个女人都是刻骨铭心的。衰老固然不可避免,但是总可以让衰老的脚步放慢些、再慢些。许多工作繁忙而渴求美丽的女性尽管能抽出时间来做美容、买衣服,甚至服用保健品,却往往会忽视自己的饮食,千万不要忘记,饮食具有神奇的身心健康力量,远不是保健品和美容品所能完全替代的……从今天开始你该更加关注一下自己的食谱了!

  让你越吃越年轻的七种食物

  爱美的女性,谁不想使自己更年轻,并能留住一份健康的美?想要年轻10岁,其实没有那么难。多吃下面的食物,并且长期坚持下去,你就会看到效果:

  ⑴香蕉

  香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和铁质,还含有协调身体酸碱度平衡的磷和矿物质,是提神醒脑的最佳保健食品之一。

  ⑵酸奶

  酸奶不仅有助于消化,还能有效地防止肠道感染,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与普通牛奶相比,酸奶脂肪含量低,钙质含量高,还富含维生素B2,这些元素都对人体大有裨益。

  ⑶绿茶

  绿茶内含有的多酚是一种健康作用百倍于维生素C的植物化学因子。日本的研究表明,每天饮用10杯绿茶可以减低患心脏病的危险,用它做漱口水还可以抑制口腔细菌的生长。

  ⑷果仁

  因为果仁中含有丰富的铁质和各种维生素,能强健皮肤细胞,把氧带到红血球,使您保持健康美丽。

  ⑸番茄

  番茄里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它是同类营养素中最强有力的抗氧化剂。除此之外,其中的胡萝卜素在消灭氧自由基方面也很出色。据研究测定:每人每天食用50~100克鲜西红柿,即可满足人体对几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

  ⑹花菜

  花菜中含有大量的抗癌酶,其含量远远超过其他含酶食物。除此之外,花菜还含有可以防止骨质疏松的钙质、女性常常缺乏的铁元素以及有利于孕妇的叶酸。

  ⑺燕麦

  燕麦里含有茁葡聚糖,是一种海绵状可溶解的纤维素,可以化解早期的胆固醇,所以每天吃点燕麦可以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燕麦里还含有亚油酸,所以燕麦有抑制胆固醇升高的作用。燕麦所含的多种酶类有较强的活力,能够帮助延缓细胞的衰老。

  让你容易衰老的食物

  我们在生活中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相同年龄和相同工作环境的人,从外表上看可以相差十岁甚至更多。有些人之所以有未老先衰的现象,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常吃某些易催人早衰的食物是一个重要原因。

让你年轻十岁的食品(2)

  ⑴含铅食品

  科学家发现,含铅量过多的食物例如松花蛋等不宜多吃。含铅量过多的食物容易造成神经传导阻碍,引起记忆力衰退,还会使人面色灰暗,过早衰老。

  ⑵含铝食物

  铝制的锅、盆、勺、碗、筷等,西药中的胃舒平、氢氧化铝,食品中的油条等都含有较多的铝。人如摄入过多的铝,将会直接破坏神经细胞内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菠)的功能。如,老年痴呆症与铝有密切关系,铝能促使人过早衰老。

  ⑶腌制食品

  腌咸菜中含有硝酸盐,在人食入后,在肠道细菌作用下,还原为有毒的亚硝胺。现在认为,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毒害身体,促人早衰,甚至诱发癌症。

  ⑷霉变食物

  黄曲霉来自被污染的花生、黄豆、玉米、薯干、肉类、油类等食物,被认为是一种致癌物。如果食用被黄曲霉污染的食物,就会引起中毒,轻则头昏、心悸、呕吐、腹泻,加速衰老,重则甚至引起癌症。

  ⑸某些水

  水壶、水瓶等储水用具,久用会产生水垢,如不及时清除,经常饮用,会引起消化、神经、泌尿和造血器官病变而老化。经常喝没有烧开的水,也容易致癌,促人衰老。

  ⑹酒精饮料

  大量或经常饮酒,对健康极为不利。酒中含有酒精,它不是人体正常所需要的成分,在胃内就被吸收,进入肝脏进行解毒。久而久之,其超过了肝脏的解毒能力,就会使肝脏产生酒精中毒,进而引起炎症或肿瘤。特别是那些肝有病变的人,尤其不能饮酒,以免影响肝功能,促进衰老。

  少吃点,会让你更年轻

  美国的一项实验表明,老鼠每天减少30%的食量所换来的结果居然是延长了30%的生命。更不可思议的是,一个瘦人的心脏可能比胖人年轻10~15年。

  这个结论也在自由基学说中找到了旁证。自由基学说认为,氧负荷对细胞衰老有深刻影响,如果适当限食,人体的氧负荷降低,就减少了氧自由基的产生,延缓衰老进程,延长寿命。适当限制饮食的同时要加食一些清除自由基的食物,如含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A或富含β-胡萝卜素的食物,同时适度运动,就可以减慢衰老的步伐。

  上述研究告诉我们,稍微少吃一点,减少热量的摄取,就能够帮助身体延缓衰老的速度。少吃一点,既简单又不伤身,对追求生活质量的现代人来说,不妨试试!

(选段)    复制